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航天技術比中國先進多少年

俄羅斯航天技術比中國先進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3-04-14 00:43:51

A. 普京:俄羅斯的太空核能技術領先全球6-7年!這是真的嗎

編者按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討論航天業發展前景會議上表示:俄羅斯的太空核能技術領先全球6-7年!此前,俄羅斯航天集團宣布招標研究組織載人登月飛行的問題。那麼俄羅斯的太空核能技術是什麼情況呢?

2020年,一張俄羅斯核動力太空拖輪的合成照片出現在網路上。

這是由俄羅斯航天企業KB Arsenal正在實施的項目: 運輸和能源模塊(TEM)

TEM的概念起源於早期的太空 探索 年代,它試圖將核反應堆與電動火箭發動機結合起來。傳統的電力推進系統通過加熱和加速電離氣體產生推力產生的射流,因此,被稱為離子或等離子發動機。為了擴大耗能型電動推進器的運行規模,工程師們長期以來一直考慮用核動力代替笨重的太陽能電池板,這種電源可以提供數年甚至幾十年的電力,而且不會依賴太陽系偏遠和寒冷地區的太陽輻射。

到了21世紀初,俄羅斯軍方對核反應堆的巨大容量產生了興趣,這些反應堆不僅為推進系統提供電力,而且還為大型航天器上的其他設備提供電力,例如用於監視目的的強大雷達天線或能夠使敵方航天器上的感測器失明的反衛星激光。

擁有大量的核技術和巨額預算,俄羅斯國防部似乎成為後蘇聯第一次試圖為太空建造核能發電系統的主要支持者。

太空核動力反應堆的工作基本上是保密的,但在2020年, KB Arsenal 發布了一些照片,顯示了全尺寸TEM飛行器或其原型的裝配,以及它在軌道上的部署動畫。

TEM拖輪的核心是一個產生熱量的核反應堆(並非低能量的核衰變電池),再通過機械渦輪機或所謂的熱發射法將熱量轉化為電能。

反應堆工作過程中產生的過量熱能將通過散熱器系統釋放到空間。

KB Arsenal 在2020年發布的照片顯示了這款大型飛行器的關鍵部件,包括推進模塊、固定式和可展開散熱器,以及承載反應堆的可展開吊臂。

這是KB Arsenal公布的一個全尺寸的桁架運輸部模型。

這不是一個PPT項目。

KB Arsenal介紹,在2016至2018年期間,該公司進行了幾項早期研究,設計一種兆瓦級核動力航天器方案。該方案包括開發和測試 TEM模塊 及其組件的設計和技術模型,如桁架運輸部分、推進單元模塊、核動力單元模塊和電源單元,並且這些模型元素已經通過了功能測試。

2018年和2019年, KB Arsenal 進行了核心系統研究, 論證了兆瓦級電力模塊的軍事和民用應用,包括它作為反衛星武器的隱含用途 。根據 KB Arsenal 的定義,正在考慮的潛在任務包括「對地球表面和領空的遙感、對無線電電子指揮和控制資產的電磁影響、偵察、通信、導航、軌道間運輸和向近月球軌道運送貨物」。這些建議甚至 包括使用該模塊為火星上的數據中繼航天器提供動力,以及向火星表面基地輸送發電核系統

2019年,俄羅斯曾經在航展上展示過該核動力太空拖輪的模型。

大家可不要小瞧KB Arsenal!

KB Arsenal可不是核動力航天裝置的新手!

早在前蘇聯時期,KB Arsenal便以開發核動力衛星而聞名。


在蘇聯時代,它建造了被稱為「RORSAT」的核動力衛星,其中之一於1977年在加拿大北極地區墜毀。1987年,KB Arsenal發射了兩顆配備了5千瓦熱中子反應堆的實驗衛星。

有報道稱, KB Arsenal目前 正在為俄羅斯研製一種 配備核動力源的新型軍用衛星 。 它的任務很可能是執行太空電子戰。

俄羅斯自2009年開始啟動核動力太空拖輪項目,加上俄羅斯此前在核動力衛星上的成就,再看看2020年展示的公開資料,說「 俄羅斯在太空核能技術領先全球6-7年 」恐怕一點也不過分吧?

那麼俄羅斯的太空核動力反應堆是什麼樣的設計呢?下次聊!

https://russianspaceweb.com/tem.html

B. 中國導彈技術與俄羅斯的差距有沒有十年以上

中國現在的技術俄羅斯幾十年前就有了,中國目前防空主力紅旗9,仿製坦差s300,俄羅斯1978年裝備部隊,之後是s400中國買不到,現在俄羅斯s500已經試驗成功2015將裝配部隊,也就是森兄俄羅斯領先中國兩代,差距差不多有30年了,其實不要小看俄羅斯,他有僅次美國的頂尖軍工技術,只是因為缺錢所以很多東西設計出來沒法投入生產,中國恰恰相反,有錢沒技術,所以才有現在的俄羅斯計劃投7000億美元在2020年之前完成70%軍事現代化,並且希望和此信襲中國互補,中國出錢買俄羅斯武器,俄羅斯輸出更好的技術給中國

C. 中國的航天技術與美國和俄羅斯的差距在哪

航天技術雖然在日常生活中看著沒有什麼重要性,甚至很多人認為航天技術可有可無,我想說的是航天技術對於子孫後代有著很大的好處。近年來我國的航天技術可以說是突飛猛進,但是還是和美國、俄羅斯這種航天大國有所差距。

里邊的差距最主要的就是在運載能力方面。美國的圖形無是一款超大推力的運載火箭,而且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可以將45噸的物體發射到太空。而中國的長征三號推力只有土星五號的八分之一。

不過航天技術不是光靠運載技術的。中國的成功率甚至超過了美國和俄羅斯,航天技術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一定可以超過美國和俄羅斯。

D. 中國神舟13號和俄羅斯聯盟飛船到底差在哪裡

兩者之間的降落時間不一樣。神舟13號和俄羅斯聯盟飛船相比較,中國著實有較大的提升范圍。說到二者之間的差異,俄羅斯聯盟飛船降落精確度是27千米,一個外徑為27千米的范圍,在哈薩克遼闊的草原有14個范圍滿足給飛船降落標准。

神舟13號用了9個鍾頭安全著陸,和神舟12號相比較已經縮減了很多時間。以前神舟12號順利返回地球那可是耗費了28.5個鍾頭。當然,神舟12號在返回地球以前還實施了一個秘密任務,即軸向連接檢測,用時4.5個鍾頭。減掉4.5個鍾頭,神舟12號返回地球的時間也到達24個鍾頭,等於神舟13號的3倍多,可以表明中國太空站技術水平是越來越優秀。

E. 中國的航空航天技術已經超越俄羅斯

中國航空工業不算強,在核心的發動機領域是排在俄羅斯 英國 法國之後的。航天技術不好評斷,各國思路不一樣,航天工業也不是只拿運載火箭比就行了,像航空工業一個國家的發動機水平先進基本上就不算差,航天技術日本和歐空局的航天工業以前沿技術著稱,造價也很昂貴。俄國則是蘇聯留下來的遺產多,各種東西都能搞一搞但基本沒落了。美國則是各方面都有,在一些領域都是獨步天下的,有點高端玩家的意思。中國則是綜合能力比較強,跟各國都有一比,有些技術是很頂尖的水平。真要硬排美俄第一梯隊,中歐日第二梯隊,第三梯隊印度以色列韓國。

F. 中國的航天技術和美國、俄羅斯的航天技術相差多遠

美俄屬於第一梯隊,中國、日本、歐洲屬於第二梯隊、印度、以色列等國屬於第三梯隊。中國的航天技術和美國不論在航天材料、計算和控制技術還是數據傳輸技術都相差甚遠,總體上有30——40年左右的差距,雖然俄羅斯在航天技術領域尚和美國有相當差距,但是俄羅斯在其傳統強項火箭、宇宙飛船等方面仍然世界一流,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差距也是很大,估計有20年左右。

G. 有人說中國火箭技術與美國有60年,與俄羅斯有40年巨大差距,你怎麼看

實事求是的說,我國與美國在運載火箭這個方面差距確實很大,因為科學本來就是容不得半點虛假!圖片上就是美國為執行「阿波羅登月計劃」而研製的「土星5」大推力運載火箭,它是由著名的馮.布勞恩博士團隊研製的,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根據資料顯示「土星5火箭」可以將45噸的重量發射到月球軌道,目前這個能力其它火箭還不能及!而將「嫦娥4」發射到月球背面的我國「長征3乙」火箭的發射推力只相當於「土星5號」的八分之一,這是巨大的差距(460:3408)。
那麼,「土星5」
火箭為啥要用到3400噸的推力?就是因為「阿波羅計劃」是載人登月,需要將人、登月艙、月球車…其它儀器,並且登月艙和人要返回,這就需要非常大推力才能將這些人和物發射到月球軌道,否則根本執行不了計劃!

「土星5火箭」主直徑10米、高度110米,這樣大大火箭在製造過程中:冷彎(滾卷)、鉚接、焊接、多級間連接…出現一個微不足道的差池都會發射失敗,連同運載的人和物都成灰燼!
「土星5」火箭第二級(五台)、第三級(一台)所用的J2液氧液氫發動機,設計非常精巧,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氧液氫環保型火箭發動機。

「土星5火箭」火箭的研製和製造成本極高,第一張圖片是整個「阿波羅計劃」所發射的13枚「土星5」火箭,一共耗資64.16億美元,平均一枚4.93億美元,而1968年建造的「尼米茲級核航母」造價也不過4.5億美元一艘,一次發射就燒了一艘尼米茲航空母艦!以至於美國自己都感受到了巨大的資金壓力,終止了「阿波羅計劃」。
蘇/俄「質子號」系列運載火箭,當年也是打算實施登月計劃,後來遇到了極大的技術阻礙和看到美國巨大的耗資…轉為發射太空站使用,從圖片上就能看出火箭的設計遠不如「土星5」精巧,第一級火箭發動機和助推火箭發動機多的駭人!火箭發動機需要同時間點火,同時間形成推力,一個出現滯後或者延時火箭發射就失敗了!但蘇聯當時在火箭發動機研製是確實是不如美國,要想獲得3000噸的推力只得增加發動機多數量,但是這樣多的火箭在控制上是極大的難題。
「土星5」
火箭第一級僅五台F1發動機,設計簡潔明了!

我國航天發展雖然取得了重大進展,形成一整套的航空 科技 ,當年美蘇所有涉及到的太空項目我們目前都有實施,但是航天工程是一個復雜而頂級的 科技 ,需要有長時間的工業、工藝製造的積累,運作價格非常昂貴需要國家大量的投入,不能一就而僦!要腳踏實地,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的扎實工作才能上到更高一級的台階。
將在2028年發射的「長征九號」運載火箭,技術水平將超過「土星5」火箭,起飛推力要達到5800噸以上、月球軌道載荷66噸,兩項指標都將超越「土星5火箭」和「質子M」火箭,它將是我國建設太空站工程、載人登月工程、火星探測工程的有力裝備!

不吹不捧,中美兩國的差距的確是巨大的。

載荷是衡量航天水平最為重要的標准之一。

1973年冷戰時期,讓人類實現了登陸月球夢想的土星五號,起飛重量3038.5噸,總推力達3408噸,月球軌道運載能力4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18噸。

再來看看美國民用航空典範SpaceX現役的重型獵鷹,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63.8噸,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26.7噸。

德爾塔IV型重型火箭,收費2004年底,是美國現役並已執行任務的最大型運載火箭,低地軌道有效載荷28.79噸。

你看,即便是跟美國自己相比,到目前來說,還沒有哪款火箭可以是土星五號的對手,土5仍然是人類 歷史 上最牛的火箭。

再看美國正在研製的SLS太空發射系統。SLS第一階段以70到110噸的 星座 計劃載人任務為主,之後會發展出130噸的貨艙型載荷任務。最終運載能力將達143噸,甚至165噸。這已經與土星五號差不多,因此它也號稱是史上最強運載火箭系統。

再看中國的火箭。

長征5號已經是目前最先進的了,2016年首飛成功,它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和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分別達到14噸級、25噸級。

長征九號是中國名副其實的重型火箭,發射重量3000噸,近地運載能力為140噸,可以說遠超SpaceX的重型獵鷹,但是目前還剛剛立項,八字僅有一撇而已,還要等最少10年才能研製成功。

雖然,只比運載能力不是很科學,但就這一項而言,中美差距還是很明顯的,說差60年有些誇張,差15年還是實打實的。

至於俄羅斯,已經不知多少年沒有進步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在航天技術方面還是領先於中國的,但這種差距正在迅速的縮小。

嫦4奔月,就要完成人類史上的一項創舉,登陸在月球背面看一看,網路上有關何時載人登月的問題多了起來,登月需要的是大推力高可靠的火箭,長征九號目前只是航天人做的一項預先論壇項目,因此載人登月,暫時還無法實現。胖五隻能在2020前完成我們探月三步曲的最後一步,取樣返回。有人因說道,我國火箭技術與美國差距60年,與俄羅斯差距也在40年以上,這一說法,本身沒有什麼錯,問題是元芳怎麼看。關於是一問題的答案,中國現任火箭總師龍樂豪,早就給出了答案,雖然我們的火箭差距明顯,真要國家下定決心搞的話,有個十年光陰還是有希望搞出來的。瞧瞧,這便是我們的航天人,信心堪謂滿滿,琢磨一下,再思考網議所謂60年,魂舞大漠以為他的話至有道理。

↑ 我們不搞航天比賽 。本著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精神,來說差距,當年我們面臨的情況,沒資金,少技術,還有一座高高的圍牆,我們講話,是得考慮這些,才會謹慎些。當年美蘇二國,舉國之力,開展航天比賽,僅阿波羅計劃就投入18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呢?一艘航母當時無過5億美元。沒人吃得消,「土星5號」於1973年完成最後一次航天發射,便偃旗息鼓拉倒了,拆了生產線,現在也只得呆在航天博物館,大約也只有一點重溫的意義。美國登月,也上不去了呢,這是倒退還是進步?我們不搞這個,為的是國計民生。航天只有走上可持續開展的路,才會變得平順些。

↑ 話說胖五 。能力還是不行,由於沒有大推力的液氧煉油和固體發動機,也沒有高比沖的氫氧發動機,僅第一級就組合了10台發動機,增加了設計復雜性,更要面臨可靠性的問題。這一構型,不說美俄,就是與歐航局的阿里安5相比,在技術上也存在明顯差距,阿里安5ES,只需要1台火神2,2台固體助推器和1台上面級,所可喜的是,立足客觀實際,我們在推力上實現了等類並肩,胖五還是蠻不錯的。相關發動機項目,已展開了研製,包括200噸級的液氫發動機,360噸和500噸的固體發動機,都在研究之中。

↑ 勞力費心 。花錢不多,辦事不少,這便是我們的航天追求呀,我們的發射,是美俄投入的十分之一,卻達到了兩家70%的載荷,這個還不叫成功嗎?所有航天項止從1992到2011年,才花了100億美元,我們取得的成績,世人哪個看不見?有人統計,我們的探月工程第一期和第二期,繞和落,總共花的錢,也就是修兩公里地鐵的費用。我里個天,我們偉大的航天科學家呀,你們真牛!看見沒有,這才是我們的能量,這種能量,無可限量,怎麼說都不過份。魯迅曾經寫下這樣的話,在當今之世要掙一地位,需要非凡的智識、道德、品格和思想,才能站住腳,想想這事極須勞力費心。先生的話,用之我們的科學家,想想吧,想想,他們可真是偉大。魂舞大漠在此新年到來之際,謹向他們致以滿滿的敬意。

這種差距年份的說法,無非是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就搞出了推力巨大的土星5火箭、並且完成了人類登月壯舉;俄羅斯在蘇聯時期就有了 質子、 能源等重型火箭。但是,僅靠這個就說中國與美國、俄羅斯差距60年、40年沒有啥說服力。例如美國現在造出來的運力最大火箭重型獵鷹的63.5噸的近地軌道能力也才是土星5火箭的一半多點,德爾塔4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只有土星5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宇宙神5、安塔瑞斯火箭還要依靠俄羅斯的RD-180、RD-181火箭發動機;俄羅斯的能源火箭早已停產,現在搞的安加拉5重型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只有24.5噸,還不到能源火箭的十分之一(能源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70噸),難道就此說美、俄的火箭技術這些年還越來越倒退了?

美蘇當年為了爭霸太空,不惜血本發展重型火箭,冷戰之後沒有那個需求了,自然而然對重型火箭的需求也就降下來了。這幾年美國重新發展運量大的重型火箭,是因為發現後面來了一個強有力的追趕者。

與美、蘇/俄相比,我國在火箭方面起步最晚、投入最少、總體技術實力和經驗積累也最弱,再加上沒有那麼大的需求,所以沒有搞重型火箭。但是,我國這些年的航天成就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這說明我國的火箭能夠滿足當下時期的需求,而不是為了追求什麼排位。

火箭技術也不只是看推力,還有燃料、材料、控制系統等一大堆技術,以及高可靠性要求,而在這些方面,我國與美俄的差距並不是很大,特別是可靠性方面不僅不落後,甚至還超過了美俄。現在,我國有了新的航天發展規劃,比如未來的空間站、載人登月、深空探測等,對於重型火箭的需求越來越大,這才開始發展重型火箭,如長征5、長征9。但是我國仍舊採取的是穩扎穩打、量力而行,並不是要和誰搞太空競賽,所以顯得從容不迫。按照我國目前的火箭發展節奏,再有10-15年,與美國的差距將大幅縮小,對俄羅斯將可能形成超越。(S)

60年、40年的?根本沒有這么多,要知道,火箭的綜合評定也不只能單單看推力,運載能力,安全方面是很重要非常重要的因素。

蘇聯、美國在上個世紀發生的火箭爆炸事故不少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詢一下,之前也有許多人回答過相關問題,可以去搜索一下。

你要說沒存在差距吧,那確實是不實事求是了。差距存在也很明顯,俄羅斯一大部分繼承了前蘇聯的技術,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火箭發動機的技術也要比我們厲害。

(圖為長征七號)

再來看美國,美國的私人航天公司SPACEX現役的火箭是獵鷹九號,運載能力與我們的長征七號差不多,但我們的長征七號2016年6月份才首次成功發射,還有許多技術指標需要達到,目前來看還不能大量承擔現在的航天發射任務,2020年左右將開始承擔大部分的發射任務。

(獵鷹九號)

而且馬斯克的這個公司主打可回收、重復使用的火箭,這大大降低了火箭發射成本,太空 探索 技術公司算是可重復利用火箭的第一家,可它只是個私人航天公司,能做到這一步讓人驚嘆。而且,他們的目光是朝著火星進發,他們的老闆還希望在火星上退休呢。

(土星五號)

土星五號確實是很牛的火箭,完成了1969年以及之後的幾次登月任務,土星五號是世界上第二大運載能力的火箭,第一是蘇聯研製的能源號超重型運載火箭,其近地運載能力約是長征五號的五倍,差距是很明顯的。

(蘇聯能源號)

我們的長征九號還在研發當中,長征九號設計的指標是與土星五號、能源號差不多的,將承擔更遠的太空 探索 任務。你要說差距60、40年未免太過了,20、15年還差不多吧,還是那句話,不能單看運載能力。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談到與美國火箭技術的差距,頂破天,242年,你會問,為什麼是242年?告訴你,美國的建國日是1776年7月4日。顯然,不是這個數字。第二個數字是1926年3月16日,美國的羅伯特.戈達德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火箭,飛行了2.5秒鍾,高度13米,飛行距離達56米,還沒有達到運用水平。第三個數字,1942年,德國人研究的V_2火箭,長達14米,重量達1噸,飛行了2000多米,是人類 歷史 上第一枚真正意義上的實用火箭。算到今天,76年時間。

當然,我們並不想玩數字 游戲 ,何況到底差多少年也無從算起。正如我國改革開放40年,所取得的飛速發展成果超過了有些西方國家100年的發展歷程,無法用時間來衡量和判斷。但是非常清楚,我們的火箭技術與美國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正視差距,找到差在什麼地方,通過不懈努力,奮起直追,縮小差距,甚至趕上世界頂尖技術,達到一流火箭技術強國。這才是我們國人所期盼的。

我認為,說中國火箭差距和美國俄羅斯存在60年40年的差距,肯定是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阿波羅計劃和蘇聯對水星金星的探測計劃得出的結論。

不可否認,當時美蘇競賽,兩國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航天領域對月球、金星、水星、火星以及一些遠日行星都有了較多的認識。但是,美蘇兩國對外太空的 探索 是建立在兩國爭霸的基礎上的,雙方為了搶先一步,都在航天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可以說是不計代價。但是也由此帶來了一些嚴重後果,比如火箭的失敗率很高:美國60年代的「水星計劃」,耗資近3億美金(60年代),在15次發射中,失敗了3次,「部分」成功1次,失敗率高達20%。而在2018年我國進行的36次發射中,成功率100%。

所以我認為,判斷火箭技術高低除了看載荷之外,還要看發射成功率等。我們不否認在火箭載荷上和美俄存在大的差距,還要認可我國航天人堅持不懈,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

我國已經是世界三大航天強國,如此傲人的成績身為中國人理應感到自豪,因為中國航天事業是建立在一窮二白之上,在中國決定搞航天事業時,美蘇就已經是兩大陣營的boss,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

差距是存在的,但成績也更應該值得肯定,正式差距,才會繼續埋頭苦幹,要相信,終有一天,以中國人的智慧,不止在航天事業上,在各領域中國都將登頂!

哪有那麼大差距?不說別的,就說發射火箭所必備的測控、衛星中繼和通信技術,今天比60年前要高若干個數量級。美國當年登月靠的恰恰是舉國體制,今天探測火星,Space公司一家就能進行;中國今天也不需要舉全國之力去探月。

動輒以差多少年來說事,很不科學。同樣是20年,美國的20年、中國的20年、俄羅斯和印度的20年能一樣嗎?看看20年前的98年咱們是什麼狀態,那時還沒有一公里的高鐵,大多數家庭都覺得擁有一輛車只不過是幻想,上網還是少數精英的專利,裝個座機還要交初裝費……然後20年一晃就過去了,今天的中國跟20年前的中國根本就是兩個國家。

我們在航天領域的發展,一定會綜合運用各種資源,各方面都在進步,跟美歐等發達國家的差距不是在擴大,而是在不斷縮小,某些領域還有依靠優勢,這才是航天工業的現狀。看問題要全面,就像美國今天還在進口俄羅斯的大功率火箭發動機,但你能說他們的航天技術比俄羅斯落後嗎?局部落後是有可能的,但在整體實力上還是要強一大截。

技術的發展,是加速進行的。有了1,就會有後面的100,能把探測器送到月球背面,再將它送到火星上就是早晚的事,起碼這不需要60年的時間。

在運載火箭方面,中國與美國存在60年的差距是不爭的事實。目前我國能穩定發射的,起飛重量最大的火箭是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起飛重量為460噸,而美國人在上世紀1969年,發射的登月飛船的土星五運載火箭起飛重量高達3400多噸,這正好在50年以前。而50年後的今天,我們不僅不能生產這樣的重型火箭,就連長五這樣起飛重量才869噸的運載火箭也沒試驗成功。中國 科技 人要奮起直追啊!承認落後不甘落後,努力趕超才是中國火箭科研,製造團隊應當秉持的態度。

H. 中國航天現今的技術實力,與美俄相比,還相差多遠

和美國還差鎮彎的遠,如果把空間站組裝完畢的後,應該超過目前的俄羅斯!!起碼現在美國在上世紀已經登陸月球了,外星系已經發射不知一枚探測衛星了,火星上已經登陸探測車了!!!太空觀測方面,在軌的全球最先進的太空望遠鏡都是美國的,地面觀測站全球最大的也是美慶空國御差悶的!!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航天技術比中國先進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4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