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戰爭與和平》為什麼被稱為史詩小說它具有怎樣的影響
《戰爭與和平》展現了俄羅則瞎斯歷史轉型時期的社會面貌和人們的精神狀態的全景、多層次的畫面,即戰場上的血與火之爭、年輕貴族們對不同人生道路的選擇、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愛國熱情、城市與鄉村的詩意比較,這些都統一在人民為國而戰的主題下,成為俄羅斯歷史生活在某一階段的客觀縮影。
無論是相對獨立的客觀歷史階級的反映,還是小說史詩藝術形式的完美體現,《戰爭與和平》已經「完成」了它的文學使命。但就整個歷史而言,《戰爭與和平》是「未完成」的。在此基礎上,作家可以寫出人們生活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之所以稱其為史詩小說,正體現了史詩小說的完成性與未孫燃空完成性的統一。
另一方面,這部俄國小說作為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巔峰之作,是最具全人類性。就其內容而言,它不僅是俄羅斯貴族的一幅壯麗的「英雄田園詩」,而且表達了整個人類的愛與恨、生與死、戰爭與和平。就形式而言,它全面繼承了歐洲以往小說的豐富傳統,將長篇史詩這一藝段搏術體裁發展到極致。
『貳』 為什麼俄羅斯小說現在受到了很多讀者的歡迎
俄羅斯小說現在之所以受如此多的讀者所歡迎,是因為人們對於俄羅斯的直白式的敘事形態比較的喜歡。和許多的作品不一樣,俄羅斯寫的作品通常所表達的觀點都是非常鮮明的。因此我們在觀看這種作品的時候,不需要通過大量的思考去理解文章當中主要表達的觀點。也正是因為如此,俄羅斯小說和很多國家的小說都有一定的差異。就比如說俄羅斯小說和日本的小說之間在描寫的方式上有著巨大的差異。俄羅斯的小說非常的直白,並且通過閱讀就能夠了解到其中所包含的內含,但是日本的小說則需要通過不斷的閱讀,對作者的意思進行揣摩,才能夠明白這個作品所想表達的觀點。
也正是因為通俗易懂的俄羅斯小說能夠受到許多人的歡迎。我們在閱讀書籍的時候,對於各種類型的書籍都要有所了解,才能夠更好的全面的增長我們的知識。如果只是片面的對一種書記進行觀看,那麼會對自己全局的觀念有弱化的現象。
『叄』 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戰爭與和平》為什麼被譽為「空前最偉大的小說」,作何評價
俄羅斯偉大作家列·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部不朽名著。小說最突出的藝術成就是那氣勢磅礴、宏大復雜的結構與嚴整有序的布局。托爾斯泰以一天才之筆,游刃於戰爭與和平輪灶、心理則擾與社會、歷史與哲學、婚姻與宗教之間,主次分明,匠心獨具。他把一幅波瀾迭起又層次井然地向前推進著的歷史畫卷寫得有聲有色。既全面反映了時代風貌,又為各式各樣的典型人物創造了極廣闊的典型環境。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臘盯扮稱這部小說為「偉大作家的偉大作品」,說從中可以「更加直接和更加准確地了解俄羅斯人民的性格和氣質以及整個俄國生活」,讀它「勝過讀幾百部有關民族學和歷史的著作」。
『肆』 如何評價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
該作寫的是彼得堡貴族青年奧涅金,他厭倦了上流禮會生活,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到了俄國的鄉村。在那裡他結識了地主拉林家的長女達吉雅娜。達吉雅娜對奧涅金一見鍾情。經過遲蔽激烈的思思斗爭.她給奧涅金寫了一封深表愛慕之情的信。而奧涅金卻根本不能理解達吉改慎雅娜的真摯情意,竟輕浮地當面表示拒絕,說什麼自己不宜享受家庭幸福等等。後來,奧涅金在決斗中殺死了自己的好友連斯基,便離開了鄉村。幾年之後,奧涅金在彼得堡上流社會的一次交際活動上又遇見達古雅娜。此時的達吉雅娜已從一個純朴的農家少女出落成上流社會「女神」般的貴婦人。奧涅金為虛榮心所驅使,為她神魂核旦敬顛倒,拚命追求達吉雅娜。而達吉雅娜則真誠地告訴他:此刻她仍然愛他,卻不能屬於他,因為她要忠於自己的丈夫。
俄國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首先我們在《葉甫蓋尼·奧涅金》種看到一幅描繪俄羅斯社會的詩的圖畫,並且選取了這社會發展種最有意義的一段時期。」他稱這部詩作是「俄羅斯生活的網路全書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
『伍』 哪些特徵定義了俄羅斯文學
共產主義的垮台標志著我們文學的分水嶺。它變得越來越邊緣化,越來越分散,遍及整個地方。但在此之前,俄羅斯文學的主要特徵是:
·它的貴族基礎。除了少數例外,像尼古拉Kluyev,謝爾蓋·葉賽寧,「村作者在蘇維埃統治的幾十年中,它是由羅曼諾夫斯皇家法院衍生而來的狹a受過教育的精英人士的遺產塑造而成,並以此成為我們統治者的進步主義愛好者俱樂部,智囊團和道德法官
弗魯貝爾(Vrubel)的《墮落的惡魔》(Fallen Demon)下面的畫描繪了俄羅斯小說的基本英雄:一個足智多謀,敏銳,好看,經常困惑但基本上是好人—總是表現得很悲傷,混亂,自我破壞。
『陸』 【親近俄羅斯文學的崇高倫理境界】人生最高境界一句話
一 作為世界文學高峰的19世紀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其高峰價值既不是僅就單一的現實主義文學而言,也不是僅就19世紀單一時段而言,而是就整體的世界文學而言。例如托爾斯泰,正如王安憶所說,托爾斯泰就不是靠特徵性取李仔核勝的,特徵性在他這里甚至不是特別重要的,他靠的是高度。「托爾斯泰永遠不怕別人模仿他,也不用怕別人擠了他的地盤,因為他超出地面,站在高處。」托爾斯泰的高處應該是他的作品在情感和精神境界上達到的高度。這種高度永遠和作家個人的靈魂質量捆綁在一起,這就是托爾斯泰不怕模仿的原因。托爾斯泰是位很不「惟我」的人,他有這種心腸:看到窮苦人無衣禦寒,他會因為自己多有一套衣服而感到恥辱。你模仿《復活》,你就必須讓自己變得有托爾斯泰那樣博大的悲憫情懷,這絕對是一種世界觀、人生觀的改變。19世紀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只有托爾斯泰一處高峰,而是高峰林立,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契訶夫等都是高峰。
俄羅斯文學的高峰品質,首先在於它是具有偉大而崇高的倫理境界的文學。它是一種充滿著肯定性人性內涵和積極情感力量的文學,作家對自己筆下的諸種人物、對讀者總是表現出一種健康而溫暖的道德情感來。19世紀俄羅斯現實主哪掘義文學,當然不乏批戚槐判意識,不乏尖銳和深刻,但更重要的是這種文學同時不乏感人的人間情懷,不乏真誠的人類之愛。在社會陰暗、人性弱點面前,俄羅斯作家並不喪失對人的理想和信心。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家日記》里就這樣說:「人們不是僅僅由無賴構成的;也有真正的聖人――這是怎樣的聖人啊!他們自己是光芒四射的,並且為我們所有的人照亮了道路!」陀思妥耶夫斯基當然並不認為人生來就是天使,相反,他似乎更傾向於認為罪和惡總是纏繞著人的靈魂,是人必須與之周旋、搏鬥的消極力量,而且正是在這種驚心動魄的較量過程中,人展示了自己的精神的豐富和偉大。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的基本主題,《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白痴》都力圖昭示這一點。
而在我們當代文壇,道德的處境是最不妙的。早就有 口號 :「道德是文學自設的陷阱」。鄙視道德是我們一些作家標榜「先鋒」、「現代」的時髦精神標簽。有的就以「不用道德眼光評價書中人物」作推銷自己作品的廣告詞。最高的道德感情是愛,是「從停止愛自己開始」的那種對「他人」的愛和同情。拒絕道德的文學,註定是缺愛的文學。「愛一不見,地獄就在眼前。」「愛並不在時間的盡頭,如果它不在當下出現,便永遠不會出現了。」(克里希那穆提:《愛的覺醒》第4頁)在見不到愛的文學里,見得最多的就是別樣的東西了。文學的根本道理與人的道理本來是一致的,人間若是不要了道德,人間怕就沒有辦法與「獸間」相區分了。但是最不好理解的是中國當代文壇卻偏要在要不要道德這一點上,將文學劃入了不準道德進入的「特區」。這只能說明,在有這種文學「特區」地方的人群里,不可救葯地發生了「道德的人」和「非道德的人」的嚴重分裂。
二
顯然,接近俄羅斯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偉大而崇高的倫理境界,是艱難的。難在這種倫理境界不是由文學技術因素形成的,而是由作家自身的靈魂質量決定的。讓當下中國一些「著名作家」從靈魂上接近俄羅斯作家的精神境界,差不多需要「換魂」。
我們常常用「才氣」稱贊一些作家。看來,文學之「才」,主要不是技術,最要緊的還是作家的情感品質和精神走向,是他把自己的情感用在什麼地方。「才氣」、「才情」並提就對了,講「氣」、講「情」,就講到胸襟和精神品質了。一個作家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會使用什麼技巧(盡管沒有技巧也就沒有文學),而是因為他在道德和倫理上達到了一般作家難以達到的境界。一個沒有善良的情感和健康的道德境界的小說家,永遠不會寫出偉大的作品來。這是我們仰望19世紀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應該獲有的心得。
19世紀俄羅斯現實主義作家的文學寫作,堪稱是一種靈魂寫作:以自己的靈魂作抵押書寫靈魂。作家自身的精神世界深沉而寬厚,他們對人類不失望,他們對生命滿懷著愛意的期待,他們懂得哪裡是人類的精神家園。他們有資格、有能力、有熱情用文學為人類建構安妥靈魂的精神世界。靈魂寫作絕對是重在書寫人物命運、塑造各類人物形象的寫作,通過這種寫作呈現人的心靈之旅、精神搏鬥,成長和墮落、懺悔和救贖。19世紀,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就是以塑造出富有靈魂呈現意義的典型人物形象,來作為自身存在的堅實標識的。沒有了醒目的典型人物,差不多就等於沒有這種文學。典型人物,是這種文學不可動搖的核心精神圖景。文學就是用這種高品級的虛構的文學形象,把本來沒有行跡的人的精神世界打扮得有了行跡,變得「實在」和具體起來,可以供現實生命通過文學閱讀自由地出入其間,去呼吸精神的氣息,去到其中尋找、認領或檢討自己的靈魂和精神形狀。這種文學裡面,現在人們經意朝文學要求的那種東西,比如意識形態宣達或批判,尖銳、深刻的社會學批評,這種那種的「叩問」、「顛覆」之類,可以是要什麼有什麼的,但它留在人們記憶里的,卻始終是人類的心靈圖畫,或者說它始終是通過感性的心靈圖畫從情感上震撼你。這也就是說,你沒有辦法遮蔽它作為藝術品的審美品性,你必須首先尊它為藝術。這才是有抵抗「異化」能力的文學。
文學給出的非現實的精神世界,只活著兩類人物,一類是由擅長靈魂寫作的文學家虛構出來的能夠在人們心裡存活下來的文學形象。另一類是塑造了這種文學形象的文學家,他們是受自己筆下小說人物的「牽連」而在文學給出的精神世界裡獲得長壽,陪伴著自己筆下的文學形象,享受著人們永遠的紀念。
聯繫到我們的當代現實主義文學,在塑造人物方面顯然有著太多的漫不經心。要以數量計繁榮,當下絕對是空前的。但我們的小說家多數寫不出醒目的文學形象來。傳媒有的是辦法讓人們記住小說家的名字,但我們就是不容易記起「著名」的小說家們給出了哪些值得記憶的人物形象來。我們正處在一個「小說家比小說人物更著名的文學時代」。我們不僅從觀念上而且也從實踐上輕松地擯棄了「文學典型」,於是我們小說家們的「著名」,沒有了他們自己筆下人物的堅強支撐,所以才顯得霧一樣的輕飄不實。而在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面前,我們總是因為小說家給出的人物形象值得記憶,才忘不了小說家的。這種差異不應該視為枝節性質的差異,而是一種連及文學整體境界的差距。
『柒』 《俄羅斯森林·列昂諾夫》原文|讀後感|賞析
【作品提要】
波麗婭·維赫羅娃中學畢業後來到莫斯科求學。她此行租枝還有另一個目的——了解父春型陪親的為人。她的父親維赫羅夫是莫斯科林學院的知名教授,由於與妻女長期分居以及學術觀點不斷遭到批判,他的人格使女兒產生了懷疑。後來,她知道了父母分居的原委,了解了父親崇高正直的為人,解除了誤會。衛國戰爭爆發,波麗婭終於帶著無愧的心走上前線。在前線她遇到了父親的養子謝廖沙,兄妹兩人英勇衛國,情感深厚。坎坷一生的森林衛士維赫羅夫則在一場場林學論戰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他的護林思想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和理解,最終徹底恢復了名譽,並被任命為林學院院長。新春來了,在家鄉延加河畔,互相取得理解的維赫羅夫一家在新希望里歡聚一堂。
【作品選錄】
又過了一個月,算總賬的日子到了。在切列季洛夫那篇文章的左右下,林學院為維赫羅夫舉行了專門的學術答辯會。一個以格拉齊安斯基為首的專門委員會,調查了伊凡·馬特維伊奇的教學活動。人們私下紛紛傳說,塔拉坎采夫在讀過共有六十三頁的調查報告之後,用老年人的尖嗓門說了一句《奧涅金》里的名言:「他死了。」大家心裡明白,維赫羅夫的教研室主任是保不住了。人們參加答辯會的唯一目的是: 聽聽林學界的巨頭們說些什麼,以便窺測今後的風向……一度曾是葉卡捷琳娜女皇時代貴族歡跳瑪祖卡舞的學院大禮堂,現在又被擠得水泄不通了。格拉齊安斯基的伙計們單獨坐在後排左側的敞廊下面。他們的核心人物安德烈伊契克、葉伊契克和契克表情嚴峻地坐在中間。契克年歲最大,也最狠毒,兩綹灰白的髭須垂落著,戴一副寬邊大眼鏡。提到上述三位人物,林學界都有不寒而慄的感覺,甚至不敢拿他們姓氏的偶然諧音開玩笑。答辯報告一開始,不吸煙的契克擺出公訴人的架勢,在前排落座並且開始做筆記,其餘兩個「契克」退到走廊里,一邊吸煙一邊探頭探腦,注意著會議的進展。他倆交換著眼神,准備待機而動。格拉齊安斯基本人沒有露面,人們在會前不無敬意地傳說,他貴體欠安,血紅蛋白又急劇地減少了。
這回,伊凡·馬特維伊奇很有自知之明,只用規定時間的一半就答辯完了。他沒有說教研室的工作,更沒有洗刷加給他的種種罪名,而是開門見山地重復了他的理論,態度鎮定、執拗,語言深入淺出,就像給小孩子講課一樣,對自己的厄運似乎絲毫不放在心上。他邊講邊憑記憶在黑板上寫著數字和表格。他知道自己的信譽已經一落千丈,因此只好援引俄國傑出人物關於森林的論述,甚至還引用了不搞林學的化學家門捷列夫的話: 我們留給子孫後代的,絕不應該少於我們得到的。盡管他被譴責為罪惡的悲觀主義者,但他仍然堅持重復說,要過多少年人工林方能長成,即每公頃出產五百立方米彼得一世時代那種船材林。這就使朋友們都不得不為他捏一把汗了。最後他說,他願意聽取對立派提出的任何積極建議,並同他們展開討論。這種若無其事的大膽行為不僅激起了敵對營壘的憤怒,而且也使得部分主席團成員懊惱沮喪。
「死到臨頭,總該有點改惡向善之心嘛,」契克從座位上插言道,啪的一聲合上了筆記本。
接著是宣讀調查委員會的報告。為了不使聽眾感到枯燥,它免去了維赫羅夫「冗長累贅」的統計表格和數字,卻在維赫羅夫反對平推式砍伐,認為那會破壞植物生態平衡的結論上,大做文章。結果,調查報告得出的結論是: 維赫羅夫認為自然界是自發力量,人類是自覺力量,因此能夠隨意抑制或強化自然。這樣,維赫羅夫就把人類和自然看成了對抗體,人類的勞動成了自然的仇敵。委員會由此推導出另一結論: 維赫羅夫既然認為人類活動不可能同自然協調一致,不可能認知自然過程,那麼也就必然陷入不可知論。盡管維赫羅夫力主研究森林規律,掌握自然力量,但是這一點卻被作為微枝末節略而不談了……調查報告接著說,維赫羅夫向學生宣揚人類和自然、自覺和自發、精神和物質的沖突,效果十分惡劣,實質是在宣揚宗教迷信。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維赫羅夫醉心於康德餘孽、斯賓塞流毒、馬赫主義、教條主義,在某種程度上說,竟然甘心同愚昧的瓦庫拉為伍。瓦庫拉·特列佩列先科是學院的老更夫,他拒絕接受新的思想,堅信靈魂不死……接下去的辯論,很像音樂會演出那樣生動有趣扒蠢。
奧斯敏諾夫作了十分拘謹的辯護發言。維赫羅夫其他的辯護者同樣畏畏葸葸。塔拉坎采夫也發了言。他指出,永久性剝蝕盡管 *** 植物—生物—地理—群落的異化,但是他仍然認為異化不可和退化等量齊觀。這之後,對方放出了第一個赤膊上陣的伙計。他毫無顧忌地吠道,維赫羅夫要求森林提供愈來愈多的進益,使人不禁想起普魯士地主,正是他們主張通過長遠的森林經營,使大地變成為富豪永不枯竭的源泉。在蘇聯,這是早已遭到唾棄的觀念了。這可以說明維赫羅夫對反蘇的異國社會經濟制度保有濃厚的興趣……這個傢伙還說,仔細地分析一下維赫羅夫同舊世界千絲萬縷的聯系,是大有裨益的,而過去,這一點恰好被人忽略了……他的妻子出身於德國波莫瑞地方的女地主之家,正是這家地主使我國延加河的森林遭到了洗劫。由此不難看出,不是別人,正是維赫羅夫才是濫砍濫伐的罪魁禍首,正是他企圖用阻撓森林再造的手法,使社會主義的子孫後代陷入絕境。「這里是學術聖地,所以我們且不去說維赫羅夫的政治動機,但這並不等於說,不需要對此採取緊急措施……」他的發言剛剛結束,契克就跳上了講台。他很像一門攻堅炮,敦實粗壯,走起路來一搖一晃,鬍髭間透著輕蔑的微笑,像是在說: 什麼大事,浪費了他的寶貴光陰。維赫羅夫座下的地板,也隨著契克的腳步嘎吱著,輕顫著。
契克先是開著玩笑,承認他從來沒有到俄羅斯森林裡去過,盡管從前僑居國外時,常常漫遊於蒂羅爾所謂的長生林區……不過那是出於旅行目的,決不是出於對古代殘跡的迷戀。對於我們這個先進的時代,森林是什麼呢?不過是嘴巴上的胡須罷了。契克斷言,作為低效作物的森林,不久就要讓位給成熟期較短的植物,例如亞麻或者其他。但使他大為開心的是,瘸教授為緬懷消逝的闊葉林和針葉林而發出的冗長的哀號,這使契克想起了雅羅斯拉芙娜的悲泣和丹尼爾·扎托奇尼克詞藻華麗的《祈禱》。
「要我說,方才我們聽到的答辯報告,是夠令人噴飯的了,」契克喘著粗氣,做出受到聽眾嬌寵的演說家神態說道。「它說明,請原諒,坐在我們面前的這位森林人道主義的代表,思想是何等的貧乏啊……盡管在這種驚天動地的時代,我們的社會絕不會同他的感傷主義妥協,更不會同意把普通的原木奉為圖騰。他使我想起了我國另一位林學家格拉夫,他在告別大阿納多爾林管區時,雖然沒有喝酒,但是卻逐個地擁抱了每一根樹干……如果大家想聽,我還可以舉出另一個更能讓人捧腹的丑角,他是死於一八七四年的護林軍上校。他負責管理圖拉省國有森林,死前留有遺囑,希望用樅枝塞滿他的棺木,同時請求樹木寬恕他這一奢望,嘻,嘻!……我不幸有緣拜讀維赫羅夫的大作,對不起,書名早已忘得一干二凈了……但他的熱忱呼號和不分青紅皂白,對任何思想家都給予五體投地的頂禮膜拜,使我不禁為之咋舌。噢,當然啦,貝納德·德·克萊沃把橡、櫸擬作導師,從而說明其學說道德水平之低下,另外,福瑪·開姆比斯基只有在深山老林里,才能得到內心的平靜……但是,我國敏感、美好的青年一代的教育者應當知道,為了尋求永不止息的解放的風暴,我們早已摒棄了庸俗的安寧。如果作者已經墮落到必須向蘇維埃讀者嘩眾取寵的地步,那麼我奉勸他,在他奉若神明的古董里,切不可忘記孔老夫子,因為我記得,孔夫子關於松柏也說過一些類似至理名言的東西!不,我的可疑的同行啊,饒恕我們吧,拋棄您那一套道德說教,從我們的康莊大道上搬開您那些不值一提的死人吧,——就從上述第一次十字軍遠征的煽動者貝納德開始吧!不必奢談瓦蘭吉亞人的六百年古史,我們也完全能夠搞清我們握有主權的、已經發生某些混亂的森林狀況!……不,我的愛森林的同行,請允許我對您說,人類恰恰是從樹上落到地面,走出原始森林,來到開闊的平野,才開始具有思維能力的。就是說,森林的毀滅在文化發展史中,即使不是十足進步的現象,至少也是完全合乎規律的……西方國家早已擺脫了阻礙它們發展的森林。盡管多德·多德列早在一六六五年,科利涅則在四年以後都預言過,濫砍濫伐將給他們的國家帶來不可挽回的災難……但是事到如今,森林匱乏並沒有妨礙它們過富足的生活,或者向一個握有世界森林儲量三分之一的大國挑戰,嚯,嚯!……維赫羅夫把森林比作巨人阿塔蘭特,認為森林是千百年來世界經濟的擎天支柱,這使我們不禁想起阿塔蘭特的弟兄普羅米修斯。後者的名字,如其說源自希臘語,倒不如說更近似印歐—日耳曼語系的Pr^amathyus,意即鑽木取火。不難設想,假如普羅米修斯有幸被我們斥責的教授收作門徒的話,那麼世界上就永遠別指望燃起資產階級的進步之火了!同樣,如果維赫羅夫先生對資產階級採取這樣的態度,那麼可想而知,他會怎樣對待我們無產階級的進步之火了,——只要他大權在握的話!應該指出,一些資產階級蠱惑家已經不止一次地因為我們在歷史上採取果敢行為,詛咒我們將會自食惡果,我們絕不再允許任何人用『光禿的地表』那一套讕言,恐嚇我們了……特別是,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本人就不是植被的富有者……甚至完全相反!」契克說到這里,撫摸了一下自己光禿禿的頭皮。「但是這並不使我覺得有什麼不便……除了在美好的女性面前……她們不論怎麼說,都不肯原諒我沒有柔如波浪的秀發……」
「您可真夠厚臉皮的,都一大把年紀了,還那麼心術不正!」維赫羅夫坐在那裡,搖頭嘆息說。在這種時刻,他的勇敢無畏精神不免使大家十分驚詫。
契克裝作沒有聽見,給自己倒了一杯水。
「對於這位聲嘶力竭地號召咱們退回到莽林中去的林學狂人,確實應該給予妥善的安置,」契克結束發言時說。「我本人並不反對美妙而又低廉的野人生活,我只是擔心,像我這種年老力衰、體態肥重的人,難以安穩地坐在枝椏上,即使那是最舒適的枝椏。可以設想,這位頗不值得尊敬的同行能夠高度評價我們的由衷願望: 讓他自己擺脫文明的桎梏吧,連同他所佔據的職位!祝您一路平安,向後轉吧,回到森林中去,in saecula saeculorum,長了鬍子的自然之子。」
在高度濃縮的半小時發言里,契克像噴放煙火一樣,旁徵博引,大耍噱頭,但是當他走向座位時,卻聽不到掌聲。他多年的經歷中,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大家都困窘地低頭瞧著自己的膝頭,只有那群伙計在一旁為伶牙俐齒的契克鼓噪助威。不過看得出,他們有些人也顯得膽怯心虛。其餘兩位躲在門外吸煙的「契克」見勢不妙,乾脆沒有露面。聽眾一致把同情的目光投向泰然自若的維赫羅夫,正在這時,格拉齊安斯基親自出馬,投入了戰斗。他在一位得意門生的攙扶下走了進來。他的整個神態表明,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肯在惡劣的健康狀況下,前來履行社會的以及道德的職責。他儀容不整,蹣跚著,似乎每走一步路都是在死亡線上的掙扎。他穿過鴉雀無聲的觀眾,下巴藏在緊緊裹著的羊毛圍巾里,表情既悲哀又庄嚴,只有為一位久病不死,最後終於謝世的人物舉行殯儀時,人們才會有這種表情。盡管格拉齊安斯基缺少大量血紅蛋白,可是當他走近自己的獵捕對象時,魔鬼般的歡樂火花還是止不住從拚命垂著的眼皮下面閃耀出來,而且愈來愈強烈。由於他幾乎是在奄奄一息的情況下參加會議的,所以他不等茫無所措的主席為他安排發言,就徑直上了講台。
大廳里寂靜無聲。好一陣子,亞歷山大·雅科夫列維奇低垂著眼皮,沉默不語,不知是因為氣力不足,還是沉入了千頭萬緒的回憶之中。
「你好,伊凡……你在哪裡,答應一聲吧!」終於,他開口了,聲音是那樣壓抑,目光是那樣黯然。他看著坐在斜對面的面如死灰的維赫羅夫,兩人的距離不會超過五步。「你好啊,從前的兄弟,從前的好友……你看到了,我病得很厲害,但是多年的手足之情所產生的內疚,使我從孤獨的病榻上掙扎著起來了,噯……不單是為了當眾懺悔我同你的長期交往,首先是為了同你訣別……幾十年的歲月我們一道過來了,雖不能說是手攜手,但卻是腳跟腳啊!請你相信,我的良心是純潔的。我盡我所能,曾經上百次地想挽救你,不讓你跌入深淵……噢,不,我這里指的不僅僅是克尼舍夫那回事!……但深淵對你竟是那樣富有魅力。我承認,我採用的方式方法有時過於激烈,不過對我說來,朋友的社會聲譽要比他的自我感受更要緊啊……你想必知道,當從旋渦里拖起一個溺水者時,人們是不會考慮保留他的發式乃至吝惜他的頭發的。要是你肯把自己的卡路里和體力,把你那危險的、無窮無盡的精力用於另外的目標,你會寫出多麼完美的著作啊,你會使在座的,噯……可愛祖國的先進的林學家們怎樣地歡欣鼓舞啊!……」說到這里,亞歷山大·格拉齊安斯基的聲音變得悲痛已極,發出了大提琴一般的低沉的嗚咽。
「請談正題吧,格拉齊安斯基……」奧斯敏諾夫鼓起勇氣插話說。他甚至站了起來,但是在對方冷冷的逼視下,立刻又坐了下去。
「在此訣別的時刻,伊凡,我還是要回顧一下那些促使咱倆分道揚鑣的嚴重分歧,」亞歷山大·雅科夫列維奇繼續用追薦亡魂的語調說下去。「在當代吃人生番克尼舍夫之流毫不費力地弄斷你的脊骨之後,並且企圖進一步使我們大家都匍匐在地時,你開始表面上為森林的公民權利奔走呼號,暗地裡卻想使森林擺脫一切公民義務……是的,我們曾經寵愛過你……可是我們怎麼能夠依從你的主張,坐等幾十億年,讓森林自生自滅,最後變成無煙煤呢?親愛的伊凡,敞開你的胸懷吧,像對親兄弟那樣,讓我們看看那裡面郁積著什麼樣的塊壘,噯……我們可以幫你剜除病根。你能否向我們這些普通人解釋一下,你呼籲我們每砍一棵樹之前都要斟酌再三,究竟出於什麼政治考慮?伊凡努什卡,你這人堪稱思路清晰,學識淵博,你不會不知道吧,蘇聯共有伐木工人一百萬,每人浪費一分鍾,累積起來就是整整兩年啊!……伊凡,處在深淵邊沿的你,能否最後坦率地告訴我們,你急於用年成長量阻礙蘇維埃的森林採伐,換句話說,給我們的五年計劃來一個釜底抽薪,究竟懷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快去喊民警來……夠了,拙劣的表演!」後排有人喊道,但用的是假嗓,免得被人認出來。
會場頓時一陣騷亂。
「森林好比水源,」奧斯敏諾夫再次忍不住插言道,「請問,沒有水……讓旱風來發動渦輪機嗎?」
「不許在公民追悼會上搗亂!……」契克轉身反唇相譏道。這時,亞歷山大·雅科夫列維奇說話的嗓音顫抖了,就像遺孀聽到頭第一次敲在亡夫的棺材上那樣。
「是啊,伊凡,我們大家都在異口同聲地呼喚你,可你卻無動於衷。我們懷著巨大的悲痛同你告別了,我們將用神聖的勞動彌補你至死執迷不悟所造成的損失。我懷著感慨之情撮一捧鮮土,撒向你的新墓,為了早年夭亡的你,為了你賦予我們的歡樂和,噯……和成了泡影的期望。伊凡,我指的是你年輕的時候以及我們共同從事革命斗爭的年代!……」
亞歷山大·雅科夫列維奇走下講台時,坐在前排的人甚至看到他噙著一顆大大的、渾濁的淚珠,但也許是燈光照射下的幻覺。伙計們立即用大氅把他裹緊,送他回家去恢復血紅蛋白指數去了……遺憾的是,他們一夥取得的赫赫戰果,隨即被學院黨組織書記沖淡了。書記是一位年紀較輕的、正在機械化教研室寫畢業論文的研究生。他是來自五年計劃建設基層的,被提拔擔任社會工作領導職務的黨內知識分子新秀。他的專業同正在進行的林學之爭牽涉甚少,因此並不偏袒任何一方。但是答辯會本身卻使這位熱情、直率、講求實際的人忿忿不平。他不想維護維赫羅夫的觀點,但是尖利地指出,維赫羅夫的論敵採用的論戰方式是罕見的、可疑的,同共產主義建設者的身份毫不相稱,特別是在解決國民經濟生活最重大的任務時,這種方式更是不妥。雖然他對格拉齊安斯基教授的過去極其敬佩,可是他不得不說,教授剛才的發言不過是資產階級詭辯術的大發作。他認為,要想推翻對方的數據資料,最好是自己拿出數據來。最後,他嚴厲地抨擊了契克同志,因為契克在發言時態度庸俗、放肆,竟把社會批評搞成了燒紅的煎鍋……他問伊凡·馬特維伊奇有什麼要說的,後者回答說,不想再說什麼了。晚間,人們聽說,會議速記記錄立即被上級要走了。
人們還聽說,第二天傍晚要在維赫羅夫的教研室里改選主任,連無記名投票的選票都准備停當了。與此同時,又有謠傳說,被貶黜的維赫羅夫將要到阿爾泰某林管區去任職,切列季洛夫將要兼任教研室主任,——雖然大家一致認為切列季洛夫當個殯儀館經理還差不多……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選舉結果是維赫羅夫獲得多數選票。切列季洛夫被從林業科委撤職趕走了。早上,在一大摞賀電中,伊凡·馬特維伊奇發現也有驚慌失措的格拉齊安斯基的一份。他的名字簽在伙計們之後。電文歷數了伊凡·馬特維伊奇的優秀品德,並且說,對此從未有過任何懷疑。上述值得懷念的事件發生於一九三六年。它對伊凡·馬特維伊奇的健康和社會地位並未產生影響,如果不算他兩年之內沒有發表一行文字的話。不過,到了大戰前夕,他的兩卷集《森林科學導論》突然問世了。格拉齊安斯基認為,這是維赫羅夫蓄意撕毀停戰協定。他以十倍的力量對這部書進行了揭露和批判。與此同時,人們開始認真地傳說,亞歷山大·雅科夫列維奇即將當選為科學院通訊院士。幸好,這一謠傳並未兌現。
(姜長斌譯)
注釋:
原文為拉丁語: In articulo mortis。
奧地利的游覽區。
雅羅斯拉芙娜,源自古羅斯作品《伊戈爾遠征紀》,丹尼爾·扎托奇尼克是十四世紀的詩文作者。
阿塔蘭特,希臘神話中的巨人,奉宙斯命令,用頭和雙手支撐著天空。
拉丁語: 永遠永遠。
【賞析】
1953年,蘇聯著名作家列昂諾夫發表了長篇小說《俄羅斯森林》。在「粉飾現實」、「無沖突論」盛行的50年代初期蘇聯文學中,這部史詩般作品的誕生一改戰後蘇聯小說單調、呆板的面貌,顯示出清新不俗的風格,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它堪稱作家眾多創作中的代表作,並為其帶來了首屆列寧文學獎的殊榮。
這是一幅廣闊的俄羅斯森林盛衰史畫卷。軸卷在歷史與現實的背景中,圍繞曠日持久的林學論戰展開,畫面中心是兩位觀點與立場相對立的林學教授維赫羅夫和格拉齊安斯基。它探索了一系列哲學與倫理問題,展示了蘇聯衛國戰爭前後半個多世紀間蘇聯社會的變化和城鄉人民的生活。事實上,這部小說難於歸類,可以把它看作生態小說,亦可以視之為哲理小說。作品中不同道德觀、人生觀、倫理觀,以及人與自然、各代人之間的繼承性關系等等矛盾不停地出現並發生沖突——廣泛的生活場景與多層次的復雜結構,使它更像一座充滿曲折階梯與附屬建築的古老大廈。小說的藝術手段花樣百出,但同時,作家把深邃的寓意和辛辣的諷刺,用時而直率熱烈的政論、時而細膩馥郁的抒情熔為一爐,使這清新不俗的創作表達出一種高屋建瓴的全景氣勢。
從題目上說,在俄蘇文學里寫森林已不算新鮮,但列昂諾夫的獨特之處在於,他不僅僅寫森林,通過森林這個小小的支點,他撬起的是困惑當代人類的巨石: 什麼樣的追求才能真正實現有價值與意義的人生?生態危機究竟是自然的危機還是人類自身的危機?如何才能緩解現代社會進步與道德進步之間愈演愈烈的矛盾?一系列問題的提出,使得這部寫森林的看似簡單的小說變得不簡單,成為最具有現代意義的一部作品。
小說並沒有多少 *** 情節,又由於反復運用倒敘與插敘等多種手法,其復調結構使更多的內容像是一段段插曲,蒙太奇般閃現在讀者一路的「觀光」、想像途中。節選部分林學家維赫羅夫的學術答辯會這一段,就是小說中的一個插曲。雖說《俄羅斯森林》是以護林方法的爭論為中心展開的,兩位林學教授公開地面對面爭論、交鋒卻僅有這一次。這是一個轉折點,看似普通的論爭,卻審判了兩種不同的人生道路。這場關於貫徹什麼樣的森林採伐原則的論爭過程寫得很有趣,其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巧妙的情節結構和人物諷喻讀來令人暢快淋漓,是列昂諾夫創作技巧的閃光點。
答辯會像是一場音樂會,以老年人的尖嗓門宣讀開始了,過程中大調小調齊鳴、舒緩湍急共奏,煞是熱鬧。禿鷹們原以為狠狠啄食了普羅米修斯就奠定了勝果,卻不料音樂會的演奏越來越像為葬送自己而舉行的殯儀。格拉齊安斯基出場時,用壓抑的聲音與黯淡的目光「發出了大提琴一般的低沉的嗚咽」,又用「追薦亡魂的語調」進行他的詭辯術演奏,最後他用顫抖的聲音「像遺孀聽到頭第一次敲在亡夫的棺材上那樣」結束自己的表演。只可憐這樣賣力的演出,讓原本奄奄一息的術士又散失了大量的血紅蛋白——巧妙的比喻與揶揄大快人心。
列昂諾夫擅長人物肖像的刻畫,早在20年代中期,他就宣稱把塑造「永恆的世人形象」視為自己的使命。他無疑是成功的。作品中各色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使得結構復雜的作品有清晰的來龍去脈。在《俄羅斯森林》里,用不同人物的個性、身世來標注框架,使得這部小說沒有哪個環節會被遺忘,因為每個飽滿的人物形象都很典型。比如在節選的這場獨特的「演奏會」上,契克「像一門攻堅炮,敦實粗壯,走起路來一搖一晃,鬍髭間透著輕蔑的微笑,像是在說: 什麼大事,浪費了他的寶貴光陰。」他的言語大耍噱頭、嘩眾取寵,像噴放煙火般的半個小時發言似乎要將論敵置於死地;奄奄一息的格拉齊安斯基則扮演久病不死的魔鬼,蜷縮在大氅里閃耀著歡樂的火花,隨時准備獵捕他的「好兄弟」——然而列昂諾夫卻沒有讓這拙劣的表演得逞。不乏陀思妥耶夫斯基般心理和思維探討能力的作者,早早就躲在這場審判的幕後,時而調皮訕笑,時而尖刻冷嘲,把審判的權力交給不偏不倚的年輕書記。至於戴著偽裝面紗賣弄學問的格拉齊安斯基,縱有一場迷惑人心的病態詭辯術表演,聲音再婉轉悅耳也難以挽回失敗的定局。作者在小說末節里毫不客氣地形容其為附在海象身上的皮虱,恰如其分。
小說里負載重大主題的主人公,形象必然是高大的。如同黑格爾所說,史詩人物的胸中集合著整個奧林比斯山,心裡充塞著一組神所具有的力量。維赫羅夫是俄羅斯千千萬萬個優秀知識分子的寫照,同時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物。全書花了大量筆墨塑造這位永遠以國家的命運、事業的利益為最高原則,並以社會原則排擠了個人榮辱與情感,全身心投入到事業中去的人物形象。也許他唯一的缺點是喋喋不休的說教,比如在求婚時大談森林、與女兒相認時的話題是人生哲理等等。但在這場學術答辯會上,這個理想人物剔除了唯一的缺點,列昂諾夫讓他達到更加凈化的道德完美境地: 面對格拉齊安斯基們的咄咄逼人,維赫羅夫只搖頭嘆息地在與森林無關的話題上,回應了一句指出對方「心術不正」的話。主角似乎放縱論敵而顯得過於憨直與軟弱無力,然而奇怪的是,他的創造力卻不因此退色——這正是作者藝術形象塑造的魅力所在。從小說的整體結構上說,答辯會這個插曲顯然不是維赫羅夫形象塑造的重點,可「好大喜功,孟浪浮躁」的格拉齊安斯基在亦幻亦真、模稜兩可、不擇手段後,卻被作者以退為進的一招擊中,反襯出維赫羅夫原本就「躑躅於深山野嶺,徘徊於無名川溪」的穩重而不爭功名、更加踏實的理想學者形象。
從這里可以充分看出列昂諾夫藝術技巧的老練和精湛,細節看似普通,實則蘊涵深刻的美學考慮。小說中的每個部分都代表著特定的世界,每個人物都是作者哲理思想與創造理念的載體: 創造與破壞、真實與虛偽、謙虛與自傲——形象之間存在著有機聯系,而這個聯系的樞紐就是小說最大的主題——俄羅斯森林。這無疑是作品最重要的象徵意義所在,寄寓了作者的詩心。大自然最為公正,事實上無言的森林才是答辯會的最終審判官。它在這場論戰中已然不再是一種純粹的自然物,而是一塊鑒別真偽善惡的試金石,是一面能夠照出人類美醜妍媸的鏡子。
貝婁曾說:「藝術從森林開始。」彌漫在俄羅斯森林間的神秘與沉靜,造就了列昂諾夫深沉寧靜的心理,使《俄羅斯森林》充滿哲理內涵。這部以林學問題為主線的小說觸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廣闊的時間跨度上,歷史地理、哲學倫理、社會道德、林學、美學——無所不包,對人類社會和歷史、生存與哲學都有積極的現代意義,無愧於「二十世紀俄國社會網路全書」的美譽,讀後令人受益匪淺。
(羅巧玲)
『捌』 如何解讀列昂諾夫的《俄羅斯森林》
列昂諾夫的長篇小說《俄羅斯森林》是他描寫人與自然關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他的主要思想是保護森林。作家在作品中描述了人們為了發展而毀壞自然、亂砍濫伐,最終導致一系列惡果,提倡保護人類的綠色朋友,留給後人美麗的綠色。列昂諾夫是俄羅斯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他的寫作生涯近70年,他曾說過,祖國和人民是他創作的中心,他的作品飽含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人文關懷,而其作品中富有科學性的生態作品深深吸引了眾多觀眾和評論家的眼球。他首次從社會歷史的角度富有哲理性地思考了生態環境問題;森林,可以說是俄羅斯民族的魂靈,在這部作品中列昂諾夫提出了保護森林。《俄羅斯森林》發表於20世紀50年代,正處於蘇聯文學發展階段,它的出版引起了蘇聯文學界的關注,俄羅斯森林可以稱為大自然的代表,也可以稱為俄羅斯民族的象徵,保護俄羅斯森林即保護俄羅斯民族。縱觀俄羅斯文學史,從生態角度提出保護森林的作家當數列昂諾夫,作者揭露了人類破壞森林、掠奪資源、破壞生態平衡的嚴重後果,呼籲為祖國的明天和後代而奮起保衛我們的綠色朋友——俄羅斯森林。小說中,主人公維赫羅夫和格拉齊安斯基的性格形成對比,他們的各種觀念都有諸多不同,在親情上最為突出。維赫羅夫因為對森林有特殊的感情,所以他在林學界學術思想上很有建樹,維赫羅夫論述了森林及保護森林的意義,他明確提出了森林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人類應該保護它。只有保護森林人類才能永續發展。目前就筆者掌握的資料,國內還沒有研究列昂諾夫和他的《俄羅斯森林》的專著。僅大學者王諾先生的《歐美生態文學》、青年學者楊素梅和閏吉青的《俄羅斯生態文學論》及周湘魯的《俄羅斯生態文學》三部著作對其有所涉獵。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的評論性文章是袁建平在1999年《中國社科縱橫》雜志上發表的《列昂諾夫和他的〈俄羅斯森林〉》,文章解讀了作者選題及寫作意圖,評價《俄羅斯森林》是具有哲理內涵的傑出生態佳作,小說論及社會、道德、倫理問題,有深刻的哲理性,列昂諾夫善於運用豐富的哲理思想刻畫俄羅斯人的魂靈——森林。
黑龍江大學碩士生董冬雪的《生態視角下的〈俄羅斯森林〉研究》分析了長篇小說《俄羅斯森林》,認為小說從保護森林、保護自然的角度對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了有力批判,並從哲理的高度對破壞森林的醜行進行了譴責,譴責了人心的不古及倫理道德的淪喪。論文從生態倫理觀和生態意識兩個方面對《俄羅斯森林》進行深入的探究,論證了作傢具有的預警生態憂患意識及對意識形態、倫理道德問題的關注。還有幾篇較有研究價值的評論:《透過〈俄羅斯森林〉重識生態道德》和《〈俄羅斯森林〉時空范圍縱橫》、《列昂諾夫和他的〈俄羅斯森林〉》等等。《俄羅斯森林》一書在俄羅斯生態文學界中所佔據的重要地位是可想而知的。有很多碩博士研究俄羅斯生態文學,卻很少有人研究《俄羅斯森林》,因此目前成果頗乏。
『玖』 如何評價《戰爭與和平》這部小說
這部小說的結尾分析了歷史的成因,賣坦與一般的思考不同。它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了歷史產生的原因以及歷史人物的活動與歷史演變的關系,而不是過去以他人的唯心主義視角片面地看待歷史的演變(小說中提到的英雄人物來決定歷史的進程顯然是唯心的、不合邏輯的),這是它區別於其他小說的另一點。悲傷卻平靜,快樂卻不優雅。它以全面客觀的視角看待社會生活中的人和事。雖然這部小說分為浪漫主義小說,但我認為《戰爭與和平》是一部更好的結合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作品。
最後一章,經過幾場戰斗,俄羅斯終於贏了。皮埃爾碰巧在莫斯科遇到了娜塔莎,兩人成了情侶。安德烈公爵的妹妹瑪麗亞也嫁給了娜塔莎的哥哥尼古拉,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和平是美好的,但也需要武力來維護。人類自古以來就是互相侵略,互相爭斗,弱肉強食。人們在享受和平的同時,決不能沉溺於享樂、放盪和頹廢,而應時刻保持勤奮、警惕和發展力量,這樣才能確保長久中陵桐的和平。
『拾』 《俄羅斯套娃》經典讀後感有感
《俄羅斯套娃》是一本由三三著作,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本書定價:52.00元,頁數:282,特精心從網路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俄羅斯套娃》讀後感(一):後記:謝謝你們來看這場表演
寫這個標題時,我設想了一位小丑。四十年來,他每天都戴一副紅白假面表演。他害怕失誤,害怕被窺探,害怕某個鄰居突然認出他說「啊,竟然是你呀」——幸好這些終究都未發生。在他從業的每一天,當演出結束時,他都認真鞠躬,心中默念:謝謝你們來看這場表演。他真摯地感謝觀眾,而這真摯背後,實際上隱藏著對自己的寬慰。他試圖靠感謝來抵消觀眾的好意,一種關系始終維持著平衡,也就是說,他們互不虧欠。到他退休這一天,自然,他完全厭倦了這種感謝儀式。他的做法是,大聲將這句話喊出來,歇斯底里地,為了破壞他辛勤維護過的一切以及因此承受的孤獨。
「謝謝你們來看這場表演——」
我沒想為這位小丑套上任何象徵服飾。他或許存在,或許不存在,這都與我無關。但他的台詞,是我此刻想對讀到這里的人說的。同樣,帶著對精美、意義、安全、逃避、快樂(維度真是五花八門)的厭倦。
這些小說多寫於2015至2017年間,最早一篇《悲傷島嶼》寫於2014年,其中便開始有一種笨拙、恐懼重重地向某種東西靠近的姿態。
小說集最初想叫《黑洞與十二故事》。「十二故事」發生在相應的十二個月,互無關聯;如今把七月放在第一篇,原因也相當任性,因為七月懷藏著我的生日。「黑洞」則也是字面意思。愛麗絲.門羅在《亞孟森》里寫一個男人反悔婚約後,開車將女孩送往回多倫多的火車站,女孩的感受是「每一次拐彎都像從我剩下的人生中剪去一塊」。女孩想必還年輕,久而久之,人們便會對心中的黑洞無動於衷——當然,那也是一種安全法則。
在2013年出版《離魂記》時,我彷彿表現得像一個並不堅定的寫作者。我自詡懶散(那也是真的),是唯恐對寫作抱有期待會拔苗助長,「期待」是毀滅平等的利器。而一旦與寫作的關系不再平等,那就會失去「真實」。沒錯,在此我想講講自己寫作的原因:我希望通過它抵達「真實」。所謂真實究竟是何物,我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它需要被凝視才能慢慢呈現出一種輪廓。並且因為我們的無能,它將永遠在相對概念的范疇內。假如有一天你以為自己確切捕捉到它,那麼恭喜你又為盲人摸象提供了一個例證。非要歸納一個通用的法則,那暫時可以說的是:沉下去,繼續觀看,不要輕易下結論。很多年來,為了不影響被觀測的事物,我盡可能以溫和、弱勢、隱形的形態來觀察它們,我甚至通過控制意識消除了自己的表達欲,在此也感謝寫作稍微容納了一些反噬的力量。
最後,祝大家都有好運氣。
2021.7.24
台風將臨的時刻
《俄羅斯套娃》讀後感(二):未來已定
這是三三的第二本小說集。讀完後,我折服於那些細膩綿密得令人感到芒刺在背的敘述和對一個凝滯的現實與無法掙脫的庸碌日常的靜默觀察。人們往往用固定搭配來描述日常之事,但是三三卻不斷地擊毀著它們,在那些出其不意的詞語中散發著奇特的色彩,這是人生被重新觀察的印記。因為有著自我的觀察方式,三三的這些作品都顯得格外成熟。盡管有一些別人的影子,但讀來依然讓人沉迷。
在這些小說中,我讀到的並不是被加繆所定義過又被人們用來安慰自己的西西弗斯精神。如果說三三在小說里給出了一些類似生活真相的東西,並且這些發現足夠准確,那麼就無需西西弗斯來站台。三三所發現的東西其實就是「俄羅斯套娃」,她用俄羅斯套娃象徵著生活。這樣的生活彷彿是靜態的景象,而非西西弗斯那般動態的勞作。
在與小說集同名的短篇《俄羅斯套娃》中,三三賦予了這個玩具關於生活的沉重含義:「從大到小,所有套娃都長得一樣,這意味著我們本質上也不會有長進——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痛苦將無盡地循環。」這句話從一個研究黎曼函數的數學家嘴裡說出來,而他長期的研究最終向他展示了一個更沉重的真相:「人的命運本來就由數據組成」。一個人的一生是預定的,也是可以被辨認出來的。
看見而不是預知命運,這是一種奇妙的能力,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能力。可如果我們真的看見命運,會是一件幸事嗎?會和從前不一樣嗎?
這樣的能力令人想起了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在一種外星語中,語言有著奇特的對命運的展現功能,人們在說話的同時便看見著命運。不同的是,三三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是對生活和命運的悲觀,而非肯定。不過這種悲觀卻使得小說擁有了一種超脫的、空靈的、輕盈的結局與質地。
在《俄羅斯套娃》這篇小說中,那位數學家最終在精神病醫院消失了。或者說,他依然存在,但對我們隱身。彷彿命運對我們收起了它的面目,它只對那些敏銳的靈魂偶爾展現。同樣的,在另一篇叫做《補天》的打通現實與神話的小說中,那位堅信自己是女媧選中重新去補天的叫做一藏的網友,最終消失在了星空之中,盡管在他的敘述中是如此:「換句話說,我比你們先看見未來」。而此時地上的「我」,堅信了那個堅固的現實,選擇做一個碌碌無為的人,或者說自認為是這樣的人,「未來對我而言失去了美妙的形態」。
未來依然存在,然而它不再展現自己。因為我們不願意看見它。在這些小說中,家庭是很重要的存在。在這個封閉的空間里,成員彼此互相折磨,甚至發展出一種受虐傾向的表演。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人們如何磨損了隨機,回應著一個必然的呼應。
未來已定,是這些小說中許多角色共同的感受。或許也會是讀者的感受。這種感受攀附在那些日常事物之上,痕跡是如此之深,無不強烈地提醒著你肉身對現實的無奈。這些感受也同時攀附在那些將喚醒未來記憶的事情上,但卻只有在未來時日你大腦中關於遙遠現實的通路才會打開。三三所揭開的套娃,正是這樣的一條通路。
《俄羅斯套娃》讀後感(三):《俄羅斯套娃》——當我們看透生活的真實,又該如何面對?
真實的生活是什麼樣子,有鮮花,有歡笑,也有眼淚和孤獨,生活有時如同夢幻般美好,有時又真實得讓人不得不直面所有的苦痛,而當我們看透生活的本質之後,我們該符合面對生活呢? 《俄羅斯套娃》是90後實力作家三三的蛻變之作,這本書由十二個短篇小說組成,這十二個由月份做導引的故事,講述了十二次生活中國的沉潛,也是作者對於生活進行的十二探問。這探尋直指生活的本質,這探問直指我們的內心,我們會在這些故事中看到人生的百態,也會在這些故事中與內心的自己展開一次直擊心靈的對話。
十二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自己的故事,她們是晚年與舊愛重逢,卻仍與丈夫妹妹在情感上撕扯的女子;他們是收到補天者發出的求助信卻無法信任的懷疑者;他們是身份成謎的研究黎曼函數的男子;她們是把金魚當做珍貴寶物,卻又被生活逼迫著將金魚倒入油鍋的女孩;他們是找回自我,離開不忠貞丈夫的女子;她們是因為父親意外身亡,與母親隔閡半生的女孩……每一個故事都有著曲折的劇情,也許我們也會在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那些掙扎,那些痛苦,也許我們都曾經經歷過。
作者在《俄羅斯套娃》中對套娃就兩種不同的解釋,在我看來,一種是就像受傷的我們,每次受傷都要和過去的自己剝離,變成一個和以前相同又不同的自己;一種是每一個套娃,都是我們自己,痛苦將無盡的循環。那麼,當我們閱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們都會對俄羅斯套娃有自己的理解,這理解,也許與我們的經歷有關,也許與我們的成長有關,因為,這也是我們對於人生的參悟啊。也許當我們參透了這復雜卻又真實的人生,也能找到我們生活的方向。
這十二個故事也許並不那麼美好,是的,故事的背後是一個個受傷的靈魂,一個個在沉浮於往事、掙扎於現實的靈魂,而每個故事盡管有陰郁的那一面,但從未放棄給予期望,就像書封所說,這本書是「致每一個從深水中上岸的人」,是的,哪怕生活是無邊的海,哪怕我們總是在這海中浮浮沉沉,但我們總能努力伸手觸碰到岸邊,找到新的自我。
生活總是無法完滿,每一個受傷人的都遭遇了生活的磨難,這傷痛也許是時間都無法撫慰的,但生命終將在某一個時刻,給予每個人一次機會,讓她能夠與過去重逢,讓她重新審視自己,讓她能夠與那個在苦痛中掙扎的自己和解,而這,也許就是生活最美好的地方吧。 這一刻,當我們看透生活的真實,當我們感受到生命的殘忍與溫柔,我們是否就會懂得應該怎麼去面對生活?
《俄羅斯套娃》讀後感(四):三三的情書
三三的情書
來源:《西湖》|2019年03月26日08:57
在我一直覺得茫然又灰暗的少年時代,身邊總是穿梭著一些生機勃勃的小夥伴。他們去陌生城市實習,必須住在吵鬧和繁華的市中心,保持每年幾次的出國行習慣,追隨潮牌當季新品,又或者談論著我不知道的冷門外國作家、藝術家、小眾獨立音樂,讓我這個當時從來不逛街也無法對旅行感興趣的人,常常對他們所談論之物一臉懵。好在自己特有的遲鈍和超長反射弧,讓我即使對毫無了解之物,也並不表現出窘迫,只是時而呆滯時而好奇地望著大家,讓我並沒有被他們拒之門外,反而有機會和這些小夥伴成為朋友。
三三呢,她既知道我的這些小夥伴們知道的一切,卻又十分守拙地保持沉默。她看起來是善解人意的軟體動物,實則是內心暗藏宇宙的「傲嬌」蘿莉。她不像那些喜歡源源不斷展示自己所知一切的年輕女孩,也不對我這種總是莫名其妙不按常理出牌之人常常的出神與茫然表現出一絲急躁。她更像那個明明知道一切的人,安靜地聆聽每一個夥伴的意見,然後在或冷靜或歡脫的飯局中,給出一些自己客觀的想法,又或者根本不發一語,只是聽完大家的喋喋不休。在很多人都學不會閉嘴之前,三三最先學會了沉默。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我和我的朋友們,都喜歡跟三三做朋友、信任她的原因。
然而,在這份成熟抵達三三內心的小小宇宙時,她的少女心並未遠離她。她嬌小的身軀總是保持著端正的坐姿,在某些夥伴情緒的灰色瞬間,給出三三特有的賣萌式安慰。三三也時時在微博和朋友圈寫一些腦筋急轉彎般的段子,寫她暗地裡被我們戲稱為「撩妹指南」的美麗情書,讓我覺得她應該去「開放麥」,並取一個諸如「法律界最會寫小說的女辯手」或「比我妖艷的沒我可愛,比我可愛的沒我妖艷」之類的slogan,成為綜藝界新生代小S。當然,這是玩笑了。
實際上,2009年我剛認識三三時,她是我心中不折不扣的天才少女。她很早就開始寫詩,詩風華麗又有層次,細節綿密且言之有物,思考角度新奇。她高中時代寫下的短篇小說《章魚公園》,剛在上海作協創辦的「新創作網」上貼出時,我覺得簡直驚艷,直到現在也常常會說《章魚公園》是當時那些文章里最具才氣的作品。也因為有了對三三早期作品的印象,我們第一次在上海見面時,我對她莫名信任。盡管很多細節都已經淡忘,我仍記得她穿著高跟鞋(也許沒穿)半低著頭從上海作協某間辦公室的東頭走到西頭,說起自己將要讀的大學。那一幕,在或遠或近地看著她成長為更成熟的青年女性時,反復在我心底出現。我總覺得,三三是很早對自己人生有判斷的人,所以她即使在比較莽撞的精神時刻,也不會沖動地讓自己置身並不合適的情境。這份對自我無比珍貴的審視,於我,是寫作和生活都遇到巨大問題之後,才開始展開的自我教育。於三三,則在成長初期,就緩緩灌入她的言行。也因此,在同齡人中,我一直都十分關注三三的寫作。盡管我更多是因為其人,而並非因為寫作將三三引為朋友,但同樣也因此,在才華之外,對三三總是格外留意些。我覺得自己很早就認出了三三的天分與才華,一直關注著她,關注她的作品,關注她如何使用自己可以稱得上得天獨厚的感知力。
很高興的是,雖然三三低調,老說自己寫得不多,多次坦言——她能一直堅持寫作,源於一些前輩對她的不斷鼓勵,她不願意讓那些鼓勵自己的人失望。但如果是一個真的不願意把心思花在寫作上的人,又怎麼可能像三三這樣寫了十年?大學畢業前後,三三交出了《離魂記》這部古靈精怪的小說集,既總結了她的青春期寫作,又在小說結構、故事世界觀、人物精神質地等方面,露出她的野心。近兩年,她又在《花城》、《西湖》等很多雜志上發表了中短篇小說。在寫這篇印象記前,她發給我她近期的三篇小說——《惡有惡報》、《補天》、《鳳凰於飛》。三個小說,《惡有惡報》最復雜,《補天》最空靈,《鳳凰於飛》讓人降落到密密匝匝的日常生活。我的驚喜是,拋開那些成熟華麗的筆調,依然能在三三的小說中看到她少年時代的影子。那絲善意,卻又冷眼旁觀的色彩;那絲感動,卻堅決不變的決絕——不論是她每隔一段時間的出國游,又或者在我不知道的那些時間,她也曾帶著另一些朋友一起穿過另一些河流。
相比擅長比喻的三三,我或許只能粗糙地說——正是對她寫進小說中的暗淡生活信任而了解,三三才一次次想要暫時離開她身處的上海,在朋友圈留下土耳其或者塞爾維亞的足跡,留下她涉水而過時拎著相機的身影……正是她有這樣的心懷,她筆下才有像《補天》中的一藏那樣隻身上天之人。在日常生活縫隙中,有人看見人間璀璨,有人則希望從中看見銀河。三三是後者,而我期待她的銀河直達宇宙,不只是逃離的方式,更不會是墜回泥濘的河。也許聰慧如三三,人生與寫作最大的難題,早已不是如何書寫,而是究竟向誰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