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蘇聯(俄國)的土地所有權的演變過程
一、 20世紀20年代:土地從私有到公有
俄羅斯的土地歸私人所有有著悠久的歷史。俄羅斯最初的土地制度是氏族制度解體的時候,土地等自然資源實行公有公用和公有民用兩種形式。農村公社,公社的森林、牧場、水源、荒地等為公有,耕地則家庭分配使用。封建時期的土地所有製表現為沙皇領地、世襲領地和獎功份地三種所有權形式。世襲的領地可以出讓、買賣和交換。獎功份地是俄羅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可以繼承、換取世襲領地。
15世紀到17世紀鄉的農民可以相當自由地處分自己的開墾地:買賣、租賃、抵押和互換,這說明當時的農民對自己開墾的荒地可以比較充分地行使權利。18世紀下葉,俄羅斯國家對土地私有有更為深刻地認識,認為被開墾的土地在私人手中比屬於國家更能夠帶來益處,因此,國家做好准備,敏和以犧牲數千萬畝國家的土地進枯老行總測量,以消滅地界的爭議和沖突。﹝2﹞可見,整個封建時期以土地私人所有權為主,尤其是18世紀下葉對土地私人所有權有相當明確地認識,甚至不惜犧牲國家的土地作為爭議地邊界的補償。而此時,我國正處於漫長的封建社會,奉行的土地政策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國家的一切財產都是皇帝的,包括土地。沒有、也不可能意識到土地私人所有權能更好的利用土地。
1835年斯別蘭斯基主持制定的《俄羅斯帝國法令全集》對土地所有權給與很大關注。土地所有權得到了鞏固,但在轉讓方面有很大的限制。農民被禁止離開村社,雖然加強了土地份額的私人所有,但卻將農民束縛在土地上。1861年農奴改革時,農民擁有土地永久使用權,地主擁有所有權,農民向地主提供勞役或租金,只有按照規定的價格贖買後,農民才能成為分得的土地的所有人,但十年內不允許轉讓。村社制度使俄羅斯的行政體制與村社土地佔有形式產生密切聯系。村社土地佔有意味著每一個成員平等參加公社事務和使用土地的機會,如果農民遷移到其他的地方,就喪失了村社土地和經營地的佔有權,無償地將自己的土地留給了村社,沒有任何補償。這與我國現行的集體所有制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的是成員能平等參加集體的事務和使用土地;不同的是成員在離開的時候大有不同規定。村社土地佔有制度的特點是,農民有權使用自己的土地,但是不能出讓給其他人。這就使得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任何脫離原來居住地的遷移,在沒有新的收入來源的情況下,都意味著基本生存條件的喪失。而中國集體土地所有製成員只有進入設區的市才喪失農村的土地。
1905年革命摧毀了嚴格限制農戶自由發展的村社制度。每一個家長——村社成員,有權要求從村社分出自己的份地歸他所有,允許農民退出村社另立單獨的田莊或家庭農場,土地變成個人所有財產,可以買賣、抵押、出租。1910年6月國家杜馬批準的法律補充承認了全體農民是村社土地的所有人,村社土地24年內不再重新分配。可見,1905年後俄羅斯的土地制度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如沒拿升果俄羅斯沿著這條道路一直走下去,現在的俄羅斯可能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但是,歷史沒有假設。
(二)土地國家所有權的建立
1917年十月革命後,俄羅斯取消了土地私人所有權,實行土地國有化,土地不能買賣、出租、抵押,以及以其他方法轉讓,隨後頒布的土地法典從立法上確立了這一基本制度。1953年斯大林逝世後,赫魯曉夫登上蘇共中央最高領導人座位,隨後開始的對斯大林暴政的揭露使前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犧牲三千萬人生命代價樹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一落千丈。而此時的蘇聯已是世界社會主義陣營的核心,是世界兩大陣營中的一極,這種做法的後果是在人民的心理上投下了沉重的陰影。
1964年勃列日涅夫為首的蘇共中央集體作出赫魯曉夫退位的決定,由勃列日涅夫擔任國家最高領導人,社會上開始出現對過往理想絕望的情緒,漫長的政治和經濟的「停滯期」開始了。1965年時農業生產急劇下降,幾乎達到1913年水平,﹝3﹞爆發了執政以來的第二次經濟危機。1969年至1984年連續多年歉收。蘇聯政府在20世紀70年代起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展開了土地使用收費的討論,認為土地付費是合理有效使用土地的根本出路,以改變農業企業集中大量土地不利用的情況;1979年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在國家經濟中開始試行經濟核算和市場化運行成分;1982年效仿歐洲國家,實行集體承包制。1987年實行土地租賃制50年,1989年頒布租賃法。 1985年,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執權。這位新領導試圖通過漸進式改革政策給社會主義制度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所有這些措施都無濟於事,都沒有挽救俄羅斯的經濟狀況,生產效率依然十分低下。
蘇聯時期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實行單一的土地國家所有制度,但是國家一直沒有調整好土地關系,從1964年到1987年,政府對衰落不起的經濟採取了承包、租賃等一系列措施都無濟於事,甚至都沒有解決糧食問題。這段時期是中俄兩國關系處於冷凍時期,相互之間往來甚少。但這段歷史恰恰是90年代俄羅斯土地私有化的前提和背景。如果對這段歷史不了解,就無法理解俄羅斯20世紀90年代的改革。
不否定俄羅斯土地改革中的缺點和不足,雖然對西方國家經驗的移植在很多地方被認為是不正確的,但不能臆斷它不成功,俄羅斯土地所有權改革的功績在於為市場經濟做了充分准備。因為土地私人所有流通自由,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土地價值得到實現,同時通過合同形式實現各種各樣的土地佔有,將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是個了不起的歷史進步。但是,俄羅斯最近二十年來的土地私有化改革並沒有改變農村的狀況,土地市場也沒有活躍起來,農民依然很窮。與俄羅斯不同的是,中國人多地少,私有化的結果必然出現土地的兼並。中國現階段的農民守不住土地,也無力維護土地權利,因為資本與權力結合的力量足夠強大,近年席捲全國的城市拆遷、農村土地徵收沖突就是實證。集體所有制盡管效率低,但能保障農民普遍獲取利益,在現階段仍然是保障農民利益最好的方式。
土地問題是非常復雜的社會現象,不僅受法律制度的制約,還受政治經濟等很多因素影響。 中國農民身上蘊含著無限的創造力,只要政權別干涉得太死,他們就能找出生存的辦法。當年的安徽小崗村村民冒死承包了集體的土地,後來轉化成遍及全國的土地承包責任制。但也正是在席捲全國,甚至是強行推進的土地承包責任制下,華西村、南街村等7000個村莊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制和發展集體經濟不變,成為當今中國最幸福的村莊。這其中包括地處偏遠,不沿海、不沿江、不沿鐵路線、不靠近大中城市,既無礦產資源,又土地貧瘠的邊陲小村——黑龍江興十四村。
現階段,中國的農民又發明了小產權房。農民在國家立法禁止城市居民到農村購買宅基地的情況下,不出賣宅基地,卻也獲得了巨大收益。而那些買了小產權房的城裡人還在等待國家有朝一日承認小產權房的所有權。學者們也以當年的小崗村為例,認為此時非法的東西彼時就會合法化,呼籲政府承認小產權房合法化。
法的本質是公平和正義,任何以犧牲一部分人利益換取另一部分人利益的做法都是不可持續的。農村基層政權的任務就是要保證農村集體的民主制度,避免少數人對農民利益的侵害,給農民更多的選擇機會,農民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㈡ 俄國人取得領土的條約有
1858年,中俄簽定了《璦琿條約》,該條約中沙俄割占黑龍江以北、外興安悔神嶺以南的六十多萬平方公型如里土地,還把烏蘇里江以東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作兩國共管。取得陸路通商和沿海口岸通商的權利,還取得在通商口岸停泊軍艦、內地傳教、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
《璦琿條約》是沙皇俄國迫使清政府簽訂的中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璦琿系滿語「母貂」之意,明末清初,璦琿一帶曾以產貂聞名。建於明朝的璦琿舊城地處黑龍江東,史稱江東璦琿。
由於江東璦琿隔黑龍江與內地往來多有不便,清政府遂於舊璦琿下游12公里的江西岸重築城池,將軍衙門也遷移到這里,相對江東璦琿而稱此地為江西璦琿,也稱黑龍江城或璦琿新城。《璦琿條約》就是1858年5月28日在璦琿新城簽訂的。
《璦琿條約》使中國的領土、主權蒙受重大損害,而俄國從中獲得巨大的領土利益碧租虧和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航行權,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
正如恩格斯所說,俄羅斯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
俄羅斯將穆拉維約夫割佔中國黑龍江地區的行動方式概括為一個侵略公式:「必須以實際佔領地方的辦法來支持俄國外交上的要求」。
其後,俄羅斯通過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等一不平等條約又侵佔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和外西北地區大片領土,都是這樣乾的。《璦琿條約》的簽訂,為沙俄進一步掠奪中國領土開了一個罪惡的先例。
㈢ 俄國的土地是怎麼多起來的
公元九世紀後半期,居住在歐洲東部的一些斯拉夫人的部落聯結成了一個以基輔為中心的大公國——「基輔羅斯」,這是最早的俄羅斯國家。它的范圍大體在普斯科夫以東、木羅姆以西,南起基輔、北至拉多加湖,是一個面積很小的內陸國。十五世紀末,莫斯科公國征服周圍各公國,第一次作為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俄羅斯中央集權制國家出現在伏爾加河和第聶伯河之間。十六世紀中葉改國名為沙皇俄羅斯(簡稱沙皇俄國或沙俄)。自1547年伊凡四世作為第一代沙皇開始,至1917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廢黜,共經歷21代沙皇,他們個個都野心勃勃,侵略成性,不斷地向外侵略,貪婪地擴張領土和嚴重地威脅鄰國,妄圖征服歐亞,稱霸世界。
在歐洲,沙皇很快控制了伏爾加河流域,打通了南下裏海的道路;向西佔領了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奪得了向西的出海口;通過多次戰爭,掠取了黑海北岸及高加索地區;為了打通通向地中海的道路,先後佔領了黑海東岸大片土地。
早在十六世紀沙皇剛登基時,就把魔掌伸向了亞洲。十六世紀下半葉,沙俄越過烏拉爾山,十七世紀初到達葉尼塞河,十七世紀三十年代越過勒拿河,至中葉即佔領了遠東地區,以後又越過白令海峽侵佔了阿拉斯加。十九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在短短的半個世紀里,沙俄迫使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侵佔了我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整個沙皇統治的370年中,俄國面積由280萬平方公里擴大到2,280萬平方公里,即增加了七倍多,平均每年侵佔別國土地5.4萬平方公里。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根據列寧的民族自決原則,宣布廢除沙俄強迫周圍國家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歸還了沙俄侵佔的部分領土,芬蘭、波蘭和波羅的海沿岸的一些國家獲得獨立,大約共放棄了1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及戰後,蘇聯從鄰國中又取得了近7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形成了現今2,24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
㈣ 蘇聯解體後到現在俄羅斯的土地是國有的還是私有的
二者兼有,目前俄羅斯的土地所有制為俄聯邦(中央)、俄聯邦主體(省)、地市(包括城市)三級國有及企業和個人土地所有權私有四種所有制形式。
四種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國有土地佔92.2℅,個人所有土地佔7.3℅,企業法人所有佔0.5℅。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土地並非簡單的私有化,只有農業、居民點、專門用途的土地可以私有,且必須在土地法的框架下合理開發利用。
(4)俄羅斯人如何獲得土地擴展閱讀:
四種土地所有制在俄羅斯聯邦憲法中有明確規定,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第九條:
1.在俄羅斯聯邦,土地和其他自然資源作為在相應區域內居住的人民生活與活動的基礎得到利用和保護。
2.土地和其他資源可以屬於私有財產、國有財產、地方所有財產和其他所有制的形式。
1991年蘇聯解體後的土地改革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將國有土地交由集體農場和國營農場,再由農場把土地以名義地權的形式分配給農場成員。所謂名義地權,即農場成員獲得類似股份的一紙地權文書,但並未指明是哪一塊實際的土地。
1992年總統令將集體和國營農場改造成類似合資企業的大農場企業(Large Farm Enterprises),農場成員成為新企業的職員,無償分得非土地和土地股權(平均3-15公頃),而不是具體的土地所有權。
拿到名義地權的農民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兌現土地股權。一,可以把股份轉讓給所在企業即原來的農場,農場重新收回土地。二,農民可以要求根據股權分割出具體的土地,成立私人/家庭農場。
因此,俄羅斯的土地改革實現了去國有化,農場改了名號,成為企業,但並沒有失去土地,削弱集體經營的基礎。土改同時也避免了出現大量的小規模私人和家庭農場,使普京時代農業集團和國外資本大規模的圈地成為可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俄羅斯聯邦憲法
㈤ 俄羅斯給去他們國家發展農業的中國人都贈送15畝土地,給他們自己國家的公民分配的土地也全是免費的嗎
俄羅斯遠東勘察加地區去年五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遠東1公頃土地法》法案,凡是俄羅斯公民都可以免費得到1公頃土地,也就是15畝土地,按一家三口計算,每家可得到45畝土地。俄羅斯薩哈共和國也向每人提供2.5公頃土地。
俄羅斯遠東地區約有600萬平方公里,人口大致也是600萬。其中薩哈共和國的土地有300多萬平方公里,佔去一半,但薩哈共和國人口不過100萬,可以說是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地區。楚科奇州有7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比德國加英國還大,但人口只有5萬人,就一個小縣城的人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遠東寒冷與遙遠,另外自蘇聯解體後遠東成為被遺忘的土地。
沙皇俄羅斯時代與蘇聯時代也曾號召俄羅斯農民到遠東居住,幾百年來有數百萬俄羅斯農民遷移到遠東地區,雖然沒有美國開發西部那樣出現短時間大規模遷移的現象,但也算是得到了響應。沙俄時土地兼並嚴重,無土地的農民較多,所以有眾多的農民遷移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蘇聯時期集體農庄式農業發展緩慢,甚至是倒退,導致糧食與各種農產品缺少。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
現在俄羅斯城市人口超過70%,農民只有30%,在俄羅斯歐洲地區與西西伯利亞地區有大量的土地,已經足夠了。從2000年起,俄羅斯農業在十七年內得到大發展,不僅能滿足國內的需要,甚至在2015年小麥出口超過了世界糧食出口大國美國與加拿大。另外俄羅斯近年來人口出現下降,地廣人稀的情況總體上得不到緩解,還有大量的俄羅斯人移民到歐洲與美國居住。所以對俄羅斯國家與個人來說,人口過少與土地過多的矛盾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給土地實在是沒有吸引力。
㈥ 俄國農奴獲得"解放"獲得土地。
「解放」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解放
1861年二一九法令
從政治上:農奴獲得人身自由,不再成為私有財產;有公民權,可以有自己的財頌亮沖產……(解放了)
從經濟上:土地仍然歸地主,農民可以鍵漏贖買一塊份地(面積小,貧瘠的土地),要為地主承擔各種臨時義務。(未解放)
經濟上的這些規定使得農野殲民為了生計,不得不又重新租種地主的土地,受剝削的處境沒有改善,又因為贖地錢,反而被剝削的更加嚴重了。
㈦ 個人如何在俄羅斯租土地種植需要什麼手續有了解的朋友請詳細說說
你必須注冊一個農業技術公司,價格很便宜也就是1000元人民幣,然後和當地的集體農庄簽土地租用合同,你以農業技術公司的名義辦勞動大卡,邀請中國的農民工入境,必須品可以以公司名義進口。這樣就可以生產了。你需要一個俄羅斯人幫你擺平和當地混混的,這個人必須大學畢業,年齡不能太小,已婚,不能有自己的產業。
㈧ 俄羅斯是怎麼得到這么多領土的呢
俄羅斯面積1.71億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它比法國大25倍,比德國大47倍。俄羅斯龐大的規模背後的原因可以從它的歷史中找到。
首先,俄羅斯和許多其他歐洲國家一樣,經歷了一段領土擴張時期。直到15世紀和16世紀,眾多的公國一直在相互交戰,直到莫斯科佔了上風,鎮壓了所有的對手,統一了俄羅斯人居住的領土。
與此同時,俄羅斯在西部和南部的擴張速度要慢得多,它不得不與波蘭、土耳其和其他有影響力的國家爭奪新的領土。然而,俄羅斯帝國繼續擴張,最終覆蓋了2180萬平方公里的巨大面積,甚至超過了現代的俄羅斯。
1865年,俄羅斯政治家亞歷山大Polovtsov指出,俄羅斯的龐大規模使它極難管理,有時政府官員一點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在這個國家的邊界:「今天進來的一份報告說,通用(Mikhail) Chernyayev塔什干(當前的烏茲別克首都)。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這樣做,為了什麼目的。然而,在我們帝國的邊界上卻發生了一些情色的事情……」
國土面積大,人口少
取代俄羅斯帝國的蘇聯甚至更大,佔地2240萬平方公里。俄羅斯目前的邊界是在蘇聯解體後形成的。蘇聯解體時,這個龐大的國家未能建立起一個具有足夠凝聚力的共產主義帝國,解體為15個獨立國家。
盡管俄羅斯幅員遼闊,但其1.46億人口僅排在世界第八位。這只比日本多1000萬,而日本的面積是日本的45倍。科洛索夫強調,西伯利亞和遠東的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北部地區,大部分地區仍然無人居住,氣候惡劣,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挑戰。
㈨ 俄羅斯為什麼能擁有那麼大的土地比中國大兩倍。
俄羅斯侵略擴張習性源於大國沙文主義,而俄羅斯的大國沙文主義受到蒙古人的侵略擴張影響很深.
俄羅斯(蘇聯)鼎盛時期,其領土包括勢力范圍達到3500萬平方公里,勢力范圍包括中歐,東歐,中亞的阿富汗,伊朗北部,蒙古,中國東北蘇聯領土為2200萬,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領土為1700多萬.
俄羅斯當初只是蒙古人統治下的一個小邦國-----莫斯科大公公國,領土只是包括今天的莫斯科州一代.
-------------------------------------------------------
俄羅斯歷次領土擴張:向東擴張:
1.成吉思汗的兒子術赤,術赤的長子拔都,征服俄羅斯,俄羅斯第一位沙皇伊凡雷帝人征服了蒙古喀山汗國,而後跨過烏拉爾山,沿著蒙古人西征的路線東征,繼承了蒙古人擴張領土的侵略習性,蘇聯的版圖就是現在的蒙古帝國除去了中國 中亞 中東.
2..當俄羅斯征服了哈薩克,西伯利亞,已經和中國接壤,1860年鴉片戰爭中,以及其後幾十年從腐朽懦弱的滿清政府手中劃走了150萬平方公里土地.整個東北朝鮮被劃為俄羅斯勢力范圍.
3.日本人,一戰時期日本人佔領了南千葉群島,二戰時期蘇聯出兵東北,除了奪取當年俄國在東北的利益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斯大林耿耿於懷日俄戰爭失敗恥辱,對日開戰報仇雪恨是必然的,俄羅斯不僅重新奪取了南千葉群島,還強占日本北方四島.
------------------------------------------------------向西擴張:
1.美國人,蘇聯與美國爭奪全球霸權,在全球沖突地區,中東拉美非洲,支持親蘇的勢力范圍,輸出社會主義革命.
2.瑞典人,入侵俄羅斯被大雪擊敗,俄羅斯與瑞典連年征戰,打敗瑞典人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彼得大帝在一片沼澤的出海口上建立起了一座號稱北方威尼斯的聖彼得堡.
3.波蘭人,俄羅斯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夥同普魯士三次瓜分波蘭,白俄時期波蘭在英法慫恿支持下入侵蘇聯,二戰時期蘇聯宰割波蘭領土.
4.法國人,拿破崙打到莫斯科,沙皇率領反法同盟打到巴黎,逼迫拿破崙退位.
5.德國人,希特勒打到莫斯科,斯大林也要打到柏林玩玩,將德國一分為四.
6.奧斯曼土耳其,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從土耳其手中奪取了黑海出海口,吞並了克里米亞半島.7.東歐的華約組織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捷克,二戰後都被納入了俄羅斯的勢力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