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為什麼和俄羅斯合作登月

為什麼和俄羅斯合作登月

發布時間:2023-04-26 18:45:45

① 中俄宣布合建月球科研站,意味著什麼

中俄宣布合建月球科研站,據俄羅斯《記者真理報》4月24日報道,俄「基礎」歷史研究基金會會長安皮洛戈夫稱,俄中共建這一科研站,對兩國都是有益的。「這將使我國與中國一起分享開拓者的桂冠。對於人類來說,其意義類似於加加林首次太空飛行。這意味著人類在外層空間發展的下一階段將到來。」

《俄羅斯報》認為,中俄的這一聯合聲明是對美國質疑做出的有效回應,美國認為,「沒有自己的許可不能建立任何聯盟哪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019年宣布,依據其「阿爾忒彌斯」計劃頌叢,將於2028年前後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中俄兩國均未參與該計劃。

中俄將與其他國際夥伴共同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4月野緩櫻23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聯合主辦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宣介會在南京召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表示,中國、俄羅斯將與其他國際夥伴一起,共同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是中俄兩國為推動聯合國外空活動長期可持續發展做出的又一新的重要貢獻,中國國家航天局與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國際月球科研站廣泛合作,共同推動人類航天科技發展和經濟社會進步。

以上內容參考環球網-中俄宣布合建月球科研站,俄學者:意味著人類在外層空間發展下一階段將到來

② 逐漸興起的新一輪登月熱潮是如何來的

前蘇聯、美國的月球探測獲得了無價的月球樣品、數據和探月經驗,大大促進了人類對月球、地球和太陽系的認識,帶動了一系列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的創新和發展。

月球探測帶動了月球科學,尤其是月球地質學的發展。派老人類第一次對除我們居住的地球之外的天體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包括對物理特性、軌道參數、空間環境、表面結構與狀態、礦物岩石與化學組成、內部物質構成等的了解。

月球探測還催生了一些新的學科如比較行星學。大量探測數據和樣品分析結果,使得對地球與月球的詳細比較研究成為可能,並依此延伸到探測數據有限的其他行星的對比研究,極大地加深了人類對其他類地行星的認識同時,由於在地球上研究地球不可避免地會導致「近視」,要完全了解我們居住的星球,必須研究其他行星,比較其異同之處,因此月球探測科學研究也促進了地球科學的發展。

21世紀,月球探測將進入一個新的高潮期,這期間除了發射月球探測器對月球做進一步深入探測以外,開發利用月球資源,建立月球基地將成為新一輪月球探測熱潮的重要目標。

美國:重返月球計劃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又發射了「克萊門汀」和「月球勘探者」兩顆月球探測器。

「克萊門汀」探測器1994年1月25日,由「大力神」火箭從范登堡空軍基礎發射「克萊門汀」環月探測器,2月21日進入月球軌道,該探測器重424千克,三軸穩定,它裝載有紫外/可見光相機、近紅外相機、高解析度相機、激光雷達系統、長波紅外相機、星跟蹤器相機等設備。其主要目標是對美國國防部下一代衛生所需的輕型成像遙感器及組件技術進行空間鑒定。它獲取的180萬張月面圖像證明月球極區可能有水存在。

「月球勘探者」探測器1998年1月7日,用「雅典娜2」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46號工位發射了「月球勘探者」探測器。它是繼「阿波羅」計劃後美國發射的第二顆環月探測器,採用自旋穩定方式,質量295千克,環月軌道高度為100千米,其主要載荷為γ射線探測儀、α粒子探測儀、磁場儀和多普勒重力計。這項計劃耗資0.59億美元,主要任務是對月球火山口的寒冷區和極區冰的含量進行測定,為今後建立月球基地獲取資伏漏料,還將完成月球表面化學成分的測定、月球全球磁場和引力場的測繪。「月球勘探者」所發回的數據比「克萊門汀」探測器要詳細得多,這對了解月球起源和整體構造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2004年1月14日,美國總統布希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宇航局總部發表講話中,宣布新太空計劃,重返月球是其中的最重要的任務。美國航天員最早將於2015年,最晚不超過2020年重返月球,並將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常駐基地,以月球作為跳板,為下一步將人送上火星甚至更遙遠的星球做准備。為了實施這一宏大的計劃,美國將投入2000多億美元資金,並研製新的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和月球工作居住艙。

具體來說,前總統布希的太空計劃內容包括完成空間站建設、停飛太空梭、航天員重返月球、人類登上火星等。這個太空計劃雄心勃勃,正如布希自己所說:「不知道這次旅行將在哪裡結束」。

長缺羨爛期以來,美國航天界對美國載人航天的下一步目標,是登上火星還是重返月球,一直存在爭論。雖然美國有許多人對火星情有獨鍾,但登火星在技術和經費上都有巨大困難。顯然,在月球上建立太空基地,要比登上火星容易得多。首先,月球與地球的距離較近,事實證明,採用現有的火箭技術,可以將人和貨物送上月球,月球與地球之間的通信也沒有任何問題。其次,月球沒有火星上的那種沙塵暴,在月球表面較容易著陸。當然月球上豐富的資源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為了達到重返月球的目標,美國必須重新設計在月球著陸的航天運輸系統。在1969~1972年,美國在執行登月任務時使用的「阿波羅」號飛船系統,只是為一次著陸和短暫逗留設計的,指揮艙只能裝載3人,月球登陸艙則只能容納2人。因此,美國必須設計出布希稱為「乘員探索飛行器」的新一代飛船。這種飛船能夠向月球運送一組航天員和大批物資設備。顯然,它將不同於美國原有的「阿波羅」號飛船和現有的太空梭。另一個技術難題是能源問題。在月球上建立太空基地,需要建立太陽能電站或核反應堆。如果美國計劃在2030年之後將航天員送上火星,看來還必須發展採用新能源的火箭如核動力火箭,以縮短航天員的飛行時間。

美國在通過「水星」號飛船和「雙子星座」號飛船掌握了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之後,在1961~1972年,耗費240億美元研製了「土星」號系列運載火箭和「阿波羅」號登月飛船,先後完成了6次登月飛行,把12人送上了月球,實現了登月方面超過前蘇聯的目的,也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但這項耗資巨大的計劃由於缺乏應用目標而無法繼續下去,美國不得不轉向近地太空的開發,研製太空梭和空間站。這樣,在登月計劃中研製的「土星」號系列火箭(「土星5」號的低軌運載能力為126噸)和發展得比較成熟的飛船技術,至今還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應用。美國在研製太空梭和國際空間站過程中,雖然在技術上取得了許多重大突破,在太空科學實驗方面,也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它所花的費用遠遠大於它的科學目的和實際用途。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機毀人亡,又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國際空間站的廣泛爭議。在這種背景下,布希提出太空新計劃既可以激發民族自豪感,也可以重新修正美國航天的發展方向。

2005年9月19日,美國正式宣布新的登月計劃,新登月計劃將耗資1040億美元,將採用新一代航天工具,包括新型運載火箭、形同「阿波羅」號的宇宙飛船和登陸艙。如果一切順利,美國航天員將在2018年(最遲2020年)重新登上月球。

新型載人航天器將結合太空梭和「阿波羅」登月工程中安全可靠的設計和技術,性能更佳。新運載火箭將使用太空梭的主要部件,諸如外掛燃料箱、固體燃料助推火箭和主發動機,並分為體積較小的載人火箭和體積較大的貨運火箭兩種,其中貨運火箭大小與109米高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接近,用來把貨物運到月球表面,留做儲備。航天員乘坐的宇宙飛船,名叫「載人探索飛行器」,將被置於運載火箭頂部,它的外形酷似放大了的「阿波羅」號,但質量增加1/2,能搭載6名航天員,在月球軌道運行達6個月之久,並能送4名航天員登上月球,在月球上逗留4~7天。

著眼國際合作的俄羅斯20世紀60年代,發生在美、蘇兩個航天大國之間的那場登月競賽給俄羅斯人留下的是失敗的痛苦回憶。

1958年,前蘇聯完成了對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火箭的改造,使之可以發射月球探測器。當時有一些科學家建議把一枚原子彈送上月球並在月球上引爆,讓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都來拍攝爆炸時的情景,以此顯示前蘇聯的技術實力。但物理學家認為,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核爆炸的時間可能會很短,很難讓地面上的天文學家拍攝到爆炸時的景象。因此,前蘇聯當局否定了這個建議。後來,前蘇聯政府把注意力轉向載人登月上,從此開始了與美國長達10年之久的登月競賽。

與美國一樣,前蘇聯的登月飛行任務也打算使用一種大型運載火箭和一個軌道聯合體來完成。登月運載火箭代號為「N1」號。1964年,前蘇聯政府決定要趕在美國之前率先將航天員送上月球。為完成這項任務,1962~1966年,「N1」號方案幾經修改,有效載荷質量從最初的50噸增加到近98噸,第一級發動機的數量也從26台增加到30台。為了趕進度,第一次發射時,這些發動機都沒來得及集體試車,就組裝在一起發射,結果釀成了重大的發射事故。由於技術問題和設計過於復雜,「N1」號火箭在後來的幾次發射中,也都以慘敗而告終,導致了前蘇聯登月計劃的破產。後來,俄羅斯航天專家總結經驗時說:「這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當時美國比我們富裕多了,特別是當時蘇聯的國力由於與德國法西斯的戰爭和軍備競賽而被削弱了很多。登月競賽一開始,我們就知道,我們不可能贏。」

而現在,在新一輪月球開發熱中,俄羅斯人以低調和務實的姿態開始月球研究,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將重點放在月球車的開發和人類在長期宇宙航行中的生命保障系統研究上,並在各項航天事業中積極謀求國際合作。

除了准備參加印度的月球探測計劃外,俄羅斯與歐洲空間局在太空開發和衛星的商業發射領域的合作已進入了一個重要階段,通過俄羅斯獨一無二的宇航技術與歐洲空間局的科技和資金二者的結合,全新的六座位宇宙飛船「快船」號有可能在2010年前取代「聯盟」號載人飛船。新飛船能將人員與貨物送入軌道站,需要時可將航天員與設備緊急撤回地球。它能用於長達10晝夜的自動軌道飛行,也可用於科研目的。此外,俄羅斯還與德國加緊合作,研究航天員如何預防空間輻射這一當代航天事業中最為復雜、最為緊迫的任務。

俄羅斯在載人航天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因此也有可能參與美國新太空計劃,包括火星考察人員的培訓等。

俄羅斯的月球計劃大體分3個階段:2010~2015年為第一階段,使用「聯盟」號系列飛船開展月球探測;2015~2020年為第二階段,實現航天員登月,建立經常性的月球交通體系,即先用「快船」號新型飛船把氦-3從月球運到停在國際空間站的太空拖船上,然後再用這種可攜帶25噸貨物的太空拖船把氦-3運回地球。2020~2025年為第三階段,在月球上建立常設基地,開發氦-3能源。

歐洲未來的月球探測早在1994年,歐洲空間局就提出了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詳細計劃。1994年5月歐洲空間局召開了一次月球國際討論會,會議一致認為人類在機器人技術、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等方面取得的巨大發展,已使人類對月球進行低成本的探測和研究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歐洲空間局成立了月球研究指導小組,提出了今後應加強月球探測與研究,主要包括:發射月球極地衛星,研究和獲取高解析度的月面地貌、化學和地質圖像;設立月面站和機器人系統,測量月岩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採取月球樣品,用於地面研究。2020~2035年載入登月,建立月球基地。

2003年9月27日格林尼治時間23:00,歐洲空間局從法屬蓋亞那的庫魯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智慧1」號月球探測器,這是21世紀人類發射的第一顆探月衛星。雖然「智慧1」號只是一顆小衛星,主要目的在於通過探月的實踐,檢驗在未來深空探測中將使用的一系列高新技術,但它已經把新一輪探月高潮的序幕拉開了。

「智慧1」號月球探測器的英文名為SMART—1,它是Small Missions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Technology的縮寫,意思是研究先進技術的小型航天器。作為歐洲探月的急先鋒,「智慧1」號就像一個飛向月球的小精靈,它的外形近乎正方體,尺寸為1570×1150×1040毫米,發射時的質量為370千克,太陽能帆板展開後翼展為14米,能提供1.9千瓦的電力,造價約1.08億美元。由於總經費較少,「智慧1」號大量採用了模塊化、通用化設計,結構緊湊,而且它上面的許多零配件都是直接從商店購買,這使其成為了小型化的傑作。它攜帶的用於完成10多項技術試驗和科學研究的有效載荷的質量僅為19千克。

「智慧1」號裝載著6種科學儀器,其中3套遙感儀器用於月球探測,它們分別是多光譜微型照相機、高解析度的紅外光譜儀和小型X射線光譜儀。

多光譜微型照相機平均解析度為80米,在300千米近月點的解析度為30米(美國月球「勘測者」號的空間解析度為200米)。通過對極區高解析度成像,可辨別陰影區,進而尋找隕石坑中的水冰。此外,微型照相機還與地球上的光學地面站相配合,進行激光通信試驗。

紅外光譜儀在0.93~2.4微米范圍內劃分256個譜段。利用這些數據,可精確地確定各種礦物的成分。例如,可將月壤中的輝石與橄欖石辨別出來,這對了解月球外殼物質的演變是很重要的。這種紅外光譜儀是由歐空局第一次研製和使用的,如果在探月中獲得成功,將在未來的火星探測、水星探測、小行星和彗星探測中進一步應用。

小型X射線光譜儀用來測量X射線熒光,從而繪制月球表面的元素成分圖。利用這些數據,可准確地計算月球外殼的成分,研究南極的隕石坑結構特徵,繪制月球資源分布圖。這種小型X射線光譜儀也是今後水星和太陽系其他行星探測的必備儀器。

「智慧1」號還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太陽能電火箭作為推進裝置進行遠距離飛行的航天器。

按照預定計劃,「智慧1」號的整個飛行過程分為發射與早期入軌、地球逃逸、月球俘獲和月球觀測4個階段。除了發射採用化學火箭外,包括早期入軌在內的其他階段的飛行都依靠太陽能電火箭提供推力來完成。這是它最為突出的特色和亮點。但是,由於電火箭產生的推力很小,加速很慢,故而進入最終飛行狀態需要的時間要比採用化學火箭所用的時間長得多。

為「智慧1」號提供飛行動力的太陽能電火箭發動機,嚴格說來是太陽能等離子體發動機。它使用氙氣作為工作介質,並採用高效的砷化鎵太陽能帆板將太陽光能轉換成電能進而產生電磁場,利用電能電離氙氣原子,形成等離子體,再通過電磁場的作用,使氙離子流高速噴出,從而為「智慧1」號提供推力。這種太陽能電火箭比通常使用的化學火箭效率要高10倍,所需推進劑即工作介質較少,可使航天器有更多的空間裝載有效載荷。由於它利用的是取之不盡的太陽能,故而能在太空無重力狀態下連續運轉幾年時間。它的缺點是推力和加速度都很小,要使航天器達到預定的飛行速度,用時很長。它的重要意義在於,假若這次飛行試驗成功,今後就會在更遠距離航行的航天器上採用這種推進系統。

為了掌握太陽能等離子體發動機的實際技術性能,「智慧1」號上裝置了電推進診斷組件,用來監測推進系統的工作情況及其對航天器的作用效果。同時,它還攜有航天器電勢、電子與塵埃實驗件,用以監測推進系統對電子通量、電場和航天器電勢的影響,並研究地月空間的帶電環境。此外,它還載有用來試驗地球與遙遠航天器之間的激光通信技術、實驗航天器自主導航計算機技術等先進設備。

在「智慧1」號上所試驗的太陽能等離子體發動機等新技術和它採用的多項探測技術,如被證明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將會對未來歐洲乃至世界航天技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和重要作用。歐洲「智慧1」號攜帶的主要科學儀器及其任務儀器名稱目的主要任務電推進診斷組件新技術實驗監測推進系統的工作及其對航天器的影響航天器電勢、電子與塵埃實驗件新技術實驗監測推進系統對電子通量、電場和航天器電勢的影響,研究地月空間的帶電環境深空X/Ka波段測控試驗件新技術實驗試驗地球與高速飛行的航天器之間的下一代無線電通信技術,由深空轉發器在X波段接收指令,並在X和Ka波段發射遙測數據

不甘示弱的日本1996年,日本提出了建造永久月球基地的計劃,預計投資260多億美元,在2030年建成月球基地,包括居住艙、氧和能源生產廠以及月球天文台。

日本於1970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都處於國際航天業的前列。在「飛天」號科學衛星繞月成功後,日本航天界信心大增,1991年又制定了別出心裁的月球探測計劃,其中包括研製和發射「月球A」號和「月女神」等探測器。1994年,日本制定了一個更加雄偉的計劃:投資260多億美元,在2024年建成一個6人的月球基地,包括居住地、氧和能源生產廠以及月球天文台等。

「月球A」號由日本空間和宇宙科學研究所研製,重540千克,計劃在上面搭載兩個各高80厘米、直徑16厘米的「矛型」鑽探裝置,衛星到達月球表面以後,兩個鑽探裝置將插入月球地表,裝置上攜帶的地震測量儀、熱流量計等科學儀器將探測到的數據向衛星傳送,再傳回地球。

「繆斯A」月球探測器

1990年1月24日,日本宇航研究開發機構,用M—3S2—5型火箭成功發射了「繆斯A」月球探測器(又名「飛天」號探測器),同時還搭載有「羽衣」環器,由於星箭分離時速度太低,探測器的遠地點只有290000千米,後經多次變軌才達到遠地點為476000千米的正常探測軌道。「飛天」探測器共繞月飛行了10圈,離月球最近的探測距離為16472千米,它於1993年4月10日在結束其使命後撞向月球。

子衛星「羽衣」重12千克,外形是一個26面體,上面裝有一個4千克的固體發動機,用於環月探測,其太陽翼可以提供10瓦的電力,在「羽衣」的頂部安裝有轉發器和全向天線,用於數據傳輸和測控。原計劃在1990年3月18日「飛天」探測器首次到達近月點時被釋放,但由於轉發器發生了故障,「羽衣」未能被釋放,無法開展探測工作。

「月女神」

2007年9月14日,日本用H—2A火箭成功發射了「月女神」環月探測器,並搭載有「中繼星」和「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星」兩個子探測器。兩個子探測器均分離成功。「月女神」重量為3000千克,設計壽命1年,環月高度為100千米,共載有X射線光譜儀、γ射線光譜儀、多波段成像儀、光譜剖面儀、地形相機、月球雷達探測器、激光高度計月球磁強計、帶電粒子光譜儀、等離子體分析儀等15種探測儀器。兩個子探測器各重50千克,分別負責從探測器到地球的通信傳輸和精確測量月球的位置及運動情況。

「月女神」探月計劃是自美國「阿波羅」計劃以後規模最大,同時也是最復雜的探月計劃。日本科學家希望通過隨身所帶的儀器了解月球表面成分和礦物組成、月球表面的結構、重力場、磁力場、高能粒子環境以及月球的等離子區等。通過上述研究活動,希望進一步揭開月球的起源及演進的秘密。

「月女神」探測器計劃由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與日本空間和宇宙科學研究所共同實施。該計劃的主要目標是解決探索太陽系所必需的關鍵問題,特別是軟著陸和數據中繼技術。日本稱「月女神」是日本未來月球探索計劃的第一步,將為2024年日本建立有人月球基地奠定基礎。

目前,日本已在月球機器人上技高一籌,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日本宇宙科學研究所和東京大學開發成功了一種月球探測鼴鼠機器人,它的外形是一個直徑10厘米、長20厘米的圓筒,可以像鼴鼠一樣鑽入月球地下11米,採集礦物質加以分析,弄清月球地表的結構。它有排沙和掘進兩種裝置,排沙裝置有兩根旋轉的滾柱,能把挖出的沙石碾軋結實,掘進裝置則把活塞頂在碾軋後的沙石上,用活塞推動身體前進。研究人員下一步的任務是製作月球地面配合設備,設計中的地面設備直徑為20~30厘米,內裝有太陽能電池。月球地面設備除了向機器人供應電力之外,還負責接收機器人的探測數據,向地球發送信號。

印度:後生可畏

印度將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在2011~2012年間,實現「錢德拉揚2」號探測器登月計劃,在月球表面進行探測。

印度的航天事業從1962年起步,經過40多年的發展,如今在世界航天國家中占據重要的一席。在月球探測中,印度同樣不甘落後。

2003年年底,印度設計製造的一台使用液氫、液氧為燃料的低溫火箭發動機在地面試驗中成功燃燒了1000秒,超過了太空飛行所需的721秒的最低要求。這次試驗的成功使得印度成為繼美、俄、法、中、日之後世界上第6個有能力自行製造低溫火箭發動機的國家。隨著印度研製的低溫發動機取得巨大進展,加上已有的衛星遙感技術走在世界前列,印度實施月球探測計劃的技術已經成熟。

也是在這一年,印度啟動了月球探測計劃。該計劃代號為「錢德拉揚」(即「月球初航1」號),准備耗資8500萬美元,在2007年發射一顆重1050千克的繞月衛星。

印度繞月衛星將由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發射,最終進入距離月球100千米的月球極地軌道運行,對月球表面進行兩年的探測,主要任務是測繪地貌、分析化學成分和調查礦物分布。

印度科學家目前正在加緊研製32通道的頻譜儀、低能和高能X射線頻譜儀、太陽X射線頻譜儀和激光測高計。另外,用來測量極地水冰的合成孔徑雷達將由美國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應用物理實驗室研製。為了接收月球探測器的信號,印度正在建設34米直徑的天線,印度衛星測控中心的專家認為,對於印度的探月任務來說,25米直徑的天線就足夠了,但為了今後的深空探測任務,必須留有餘地。

2004年11月22日~26日,第6屆月球探測與應用國際會議在印度召開,印度不但以自己的月球計劃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也以輝煌的航天成就向世界證明了,印度正在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航天大國。

美國與八國合作探月2008年7月29日,美國宇航局在華盛頓總部宣布,美國與印度、韓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署一份合作協議,將共同開展探月活動。

③ 斯諾登發微博說:俄羅斯是首個登月的國家 這是真的嗎這樣說其目的何在

斯談嫌諾登那純屬閑的沒事干,或者就是為了迎合俄羅斯人。這種叛徒就該死,死得越慘越好。
大家都知道登月的照片沒有星星,這是為了能把反射強烈的宇航員穿著的宇航服正常的拍下來,採取了較短時間的曝光,無法將暗淡的星星納入照片。
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心智健康的檢查培棚,假如NASA知道無法把人送上月球,並且絕對不能廢止登月計劃,於是他們精心製造了全套設備,僱傭了數萬名專業人員和科學家,這些人知識淵博到了可以偽造所有一切,並且最終為這個計劃花了大筆大筆的錢。結果,他們拼湊出了人類歷史上最完美的騙局並且配侍則在全球,尤其是蘇聯那空間技術強國面前播放,卻忘記了在攝影棚上加星星?

④ 俄專家期待中俄攜手登月,談得很好,這一次美國將被拋棄

圖為嫦娥五號

圖為嫦娥五號升空

俄專家描繪中俄合作藍圖

圖為俄羅斯總統普京

俄羅斯或將退出國際空間站

在11月,俄羅斯又一次發出警告,要重新考慮2024年之後是不是還繼續參加國際空間站,自從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導致俄羅斯和西方關系惡化之後,就不斷有友旁消息稱,俄將退出國際空間站。但這更多是俄方用自己的空間技術作為要挾合作國家航天局的一種手段。可在美國飛速發展載人火箭及航天技術的同時,俄羅斯的底牌漸漸失去效果。而在美俄打擂台的情況下,美方的步步緊逼也讓普京感到生氣。在前不久的限制戰略進攻性武器的措施條約的續約儀式中,俄方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接連背約行為讓他們失穗辯去了信用。雙方關於武器的約束要更加嚴格。甚至考慮凍結美國的核武庫,這樣劍拔弩張的 態度,彼此之間的殺意都已經無法掩蓋了。

圖為中國空間站

中國變得搶手

在美俄又一次互相博弈的情況下,中國變得搶手起來。曾經態度強硬的前國務卿基辛格甚至喊話拜登,務必和中國建立新的好族橡合作關系,以度過目前美國經濟上的窘境,在特朗普的政策下,連年財政赤字的巨大虧空變得棘手起來。而蘇聯作為中國曾經的合作夥伴,彼此之間較為熟系,重新建立合作關系更為簡單快捷。無論是中俄恢復合作還是美俄建立關系,主動權還是在中國手裡。(夏術)

⑤ 拒絕美國,選擇中國聯合登月,俄羅斯是雪中送炭或是想搭順風車

根據俄羅斯《觀緩衡點報》在2021年2月15日的消息稱,俄羅斯正式拒絕了美國的「重返月球」計劃邀請,轉而宣布將與中國聯合建立月球科研站。目前,俄羅斯與中國的航空擾肆做界人士正在研究該項目的技術實施問題。這意味著,隨著俄羅斯的選邊站,新世紀登月太空競賽格局正式形成。

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與蘇聯兩個大國展開了航天領域的競爭。在1995年時,蘇聯在航天領域是領先於美國的,他們率先發射了人造衛星,又向月球發射了幾個探測器。但是隨著蘇聯重型火箭計劃幾度受挫,以及蘇聯航天核心科學家科羅廖夫不幸辭世,蘇聯最終在登月大戰中落敗。

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蘇聯依託「禮炮」系列和「和平」號國際空間站項目,在長時間載人航天領域經驗非常豐富。至今俄羅斯航天員仍然保持著太空停留時間最長,出艙行走次數最多的世界紀錄。中國載人航天起步較晚,並且由於諸多的原因無法參與國際空間站的使用。所以俄羅斯擁有的寶貴經驗,對解決未來月球軌道空間站和永久居留月球科考站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

之前俄羅斯公布了新一代的載人登月計劃,計劃表明,俄羅斯宇航員將在2031年完成登月。但是俄羅斯登月計劃面臨的最大的問雹衫題有三個:

沒錢、沒錢、還是沒錢

目前俄羅斯新一代載人航天器依舊只是草圖和模型,並且俄羅斯缺乏能夠承載幾十噸重量進入月球軌道的重型火箭。現在看來,登月的費用將不低於300億美元,而2017年俄羅斯宇航局的預算只有30億美元,單憑目前俄羅斯一家的力量完成登月計劃是非常困難的。

目前看來,中國的航天技術雖然與美國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世界范圍來看依然屬於前列。其中4項俄羅斯極為缺乏的技術突破,也成了中俄此次登月合作的基石。

月背探測與通信中繼

由於月球與地球潮汐鎖定,使得月球有一面一直正對地球。這使得月球背面的探測器與地球之間的通信會被月球本身阻隔,這也是限制月球背面探測的主要原因。

但是中國通過「鵲橋」通信中繼衛星,使得玉兔2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持續探測。雖然美國成功進行了阿波羅登月計劃,但是目前月球背面依舊是一片處女地。如果可以完成月背載人登月 探索 任務,這將不是對航天界已有成果的簡單重復,而是一項全新的創舉,意義非凡。

月球軌道自主對接

蘇聯發射了幾次可返回月球探測器,都只帶回了數量很少的月球土壤。歸根結底在於蘇聯沒有掌握月球軌道器自主對接技術。相對於中國使用上升器和著陸器組合體採集月壤,在軌道中對接,再使用返回器運送月壤的計劃,蘇聯人的方式則簡單粗暴得多。由於自動化技術的缺失,他們的上升器直接返回地球,雖然帶回的月壤數量大幅下降,但是這樣就避免在月球軌道上進行對接。

目前中國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對於空間無人對接技術的突破,彌補了俄羅斯在自動控制方面的劣勢。為未來的國際科學月球站的無人建造工作和無人飛船貨物補給任務奠定了基礎。

新一代載人飛船

目前從世界范圍來看。中國,美國,俄羅斯和Space X都提出了自己的下一代載人飛船。除了space X,其他三家的下一代載人飛船都考慮了未來可能進行的月球任務。

但是從進度上來看,美國的「獵戶座」飛船目前進度嚴重滯後於計劃,俄羅斯的「聯邦」飛船連實驗機都還沒造出來,而中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已經在去年完成試飛任務,並且進行了一次軌道空投實驗。

不僅如此,根據洛克希德馬丁公布的消息,獵戶座計劃最終總成本估計為2,170億美元,這遠遠超出了美國的預期,這也是為何目前獵戶座飛船陷入停滯。如此龐大的經費需求,對於現在的俄羅斯來說,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與中國在登月計劃上進行合作,有助於俄羅斯節約資金,轉向月球科考站和環月空間站技術的研發。

重型火箭技術

之前俄羅斯提出了「葉尼塞」超重型運載火箭,該型火箭可以將27噸的物資運往月球軌道,並且計劃在2028年進行試射。但是今年年初俄羅斯媒體宣布,「葉尼塞」火箭計劃正式下馬,今後將不再為該項目提供任何資金。

除卻「葉尼塞」火箭,目前俄羅斯正在開發的新式重型火箭名為「安加拉a5」。該火箭與我國長征五號十分相似,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左右和長征5號基本一樣,不過它的地球同步軌道運轉能力只有長征五號的一半——7噸左右。

之前俄羅斯的計劃是使用4枚「安加拉」運載火箭。將一個有人駕駛的宇宙飛船、一個月球登陸返回艙以及兩個氫氧助推器運送至地球軌道。這4個單元將在地球軌道上完成組合,最終完成載人登月返回的任務。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種多枚火箭組合式任務失敗率極高,再加上俄羅斯航天界傳統的高故障率風格,如果真的使用4枚火箭完成一次載人登月,這無疑是一場災難。

而中國在長征5號運載火箭多次成功之後,下一代重型火箭技術也正式提上了日程。根據航天 科技 集團一院的消息,中國航天的下一代火箭直徑將達到10米,從尺寸上來說,並不亞於美國當年的土星5號重型火箭以及目前美國正在研製SLS火箭。

目前已知的是重型火箭10米及直徑過渡環研發成功,燃料儲存箱、超大型彎管、新型隔熱層技術、分離氣囊技術等子項目先後突破,項目推進符合計劃。該運載火箭的最終技術指標為近地軌道運力不小於140噸地月轉移軌道運力不小於50噸,地火轉移軌道運力不小於44噸,運力指標全面超越土星5號,完全滿足月球計劃的火箭需求。

從目前已有的技術水平來看,在中國有俄羅斯聯合的載人月球探測、月球空間站以及月球表面科考站建立任務中,中國將提供新一代載人飛船、重型火箭、自動控制技術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而俄羅斯將在空間站建設、長時間滯留太空航天員心理及生理變化以及低重力條件下突發情況解決方法等方面提供寶貴的經驗。

2019年10月31日,中國航天 科技 集團宣布,中國將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地月空間經濟區。在2030年完成基礎問題研究,突破關鍵技術;2040年,建成高可靠性、低成本、航班化的航天運輸體系;到本世紀中葉,完成月球永久居留科考站和月球軌道大型空間站建設。隨著新一代載人飛船以及下一代重型火箭技術的進步神速,再加上與俄羅斯航天界的精誠合作,30年之後月球之旅,能否像當下的出國 旅遊 一般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兔子還是非常期待的。

⑥ 真好意還是另有所圖嫦娥五號成功落月,俄羅斯美國紛紛送上祝福

11月24日,中國文昌發射場傳出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這不僅標志著月球探測工程又向前邁出了巨大一步,還對人類研究月球的 歷史 和發展有著巨大的意義。經過數天的等待,12月1日,嫦娥五號正式於月球著陸,開始進行我國航天史上迄今為止最復雜,最艱難的任務之一。

根據我國航天局的計劃,本次嫦娥五號將採集大約2千克的月球土壤。據悉,本次嫦娥五號的著陸地點是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岸的呂姆克山,與之前美國和蘇聯採集的玄武岩不同,本次嫦娥五號採集的是呂姆克斯山噴出的相對「年輕」的玄武岩,大約有10到20億的 歷史 。所以人類有望通過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本,進一步填補在月球研究方面的空白。

本次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不僅推動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同時將有助於人類對月球的研究,於全人類有益,也因此也備受其他國家專注。

12月1日,俄羅斯國家航天局副槐梁局長謝爾蓋·薩維列耶夫代表該機構對中國嫦娥5號的成功著陸表示祝賀。

薩維列耶夫說,這對中國的太空計劃來說是一個真正的 歷史 性事件,在中國的太空研究 歷史 上,中國國家航天局第一次完成了月球采樣返回任務的落月環節,並表示希望通過向地球運送月球土壤樣本,中國能全面完成科學計劃。

與此同時,薩維列耶夫表示,月球研究仍然是所有國家太空計劃的優先事項,俄羅斯和中國經常討論在這個領域的發展合作。

薩維列耶夫似乎「話中有話」。有媒體報道,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之後,俄羅斯科學院的一位主任表示俄方願意與中國聯合研究,不過中國需要提供少量的月球土壤。而本次嫦娥五號著陸之後,俄羅斯航天集團領導人也貌似表現出了這個意願。

眾所周知,在蘇聯時期,該國的航天技術在全世界遙遙領先,也曾帶回過月球土壤,但是由於經費有限,近些年俄羅斯的登月計劃被擱淺,甚至有美國研究員認為,在「登月競賽」中,俄羅斯已經落後於美國和中國。從「航天大國」到被別人指著鼻子嘲笑,任誰也不願意,俄羅斯想要實現自己月球計劃的心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托馬斯祖爾布琴博士也對嫦娥五號成功在月球著陸表示祝賀,宴帶他在社交媒體上先是強調了本次嫦娥五號執行的任務異常困難,然後稱,從月球帶回的樣本是一種能促進國際科學界進步的寶物,當所收集樣本被送回地球後,希望所有人都能從中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美國航天局也發布過一條推文。推文中稱,他們希望中國和全球科學界分享自己所得數據,以增進他們對月球的了解,就像阿波羅計劃和阿爾忒彌斯計劃一樣。

據悉,上世紀70年代,美國採回了大約382公斤的月壤,在當時的那種條件下,只有美國有能力做到。後來美晌明蘆國總統安全事務顧問訪華時,向中國贈送了1克的月岩樣本,還讓我們分成了兩份,用其中的0.5克進行了研究。

就算是中國可以為了報答當年美國給予1克樣本的恩情,他們也沒有道理直接要求我們公開研究數據,並且在不久之前,美國和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盧森堡,阿聯酋剛剛締結了一份《阿爾忒尼斯協定》,組成了太空聯盟,而這份由8國聯合制定的2024年登月計劃還試圖將中國和俄羅斯排除在月球開發領域之外。現在讓我們共享成果,果然是美國能做得出來的事。

總之,嫦娥五號本次肩負著重大的任務,不僅我國對它即將取回的土壤翹首以盼,還有不少國家打著它的主意。不過能順利取回月壤終究是一件好事,只要它被成功帶回,那就將成為航天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⑦ 中俄合作建立月球基地,美國醋意大發,指責中俄武裝太空

俄羅斯和中國目前正處於雙方關系很好的蜜月期,中國和俄羅斯在太空領域的合作也將迎來蜜月期。

未來中俄兩國將在空間站,載人登月等領域展開合作,並將很有可能在完成載人登月後合力建造月球基地。

中國和俄羅斯在未來將會運用對方的運載火箭來發射自己的飛船。中俄還將在月球一起建立永久性的月球基地。

中國人的航天夢一直都沒有斷過,雖然近代美國一直在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禁止中國參加航天領域的技術合作。但是中國依然白手起家成為了第三個自主完成載人航天的國家,現在又在著手建立自己的空間站。

最近,中國又向世界展示了強大的航天技術能力。中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祝融號探測車成功降落火星表面開始探測火星並發回照片。許多俄羅斯航天專家都對中國表達了祝賀。他們表示,天問一號的成功表示中國在火星探測中已經比肩美國了。他們很敬佩中國航天人最近取得的偉大成就。

俄羅斯是世界航天大國,擁有著非常完備的航天理論和非常豐富的航天經驗,而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沉澱,已經逐漸趕超美俄了,中國在航天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俄羅斯與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合作屬於「強強聯合。」對中俄雙方來說都具備很高的價值。

中俄航天合作其實都是美國逼的,美國制定了針對中俄的瓜分月球勢力范圍的阿爾忒彌斯計劃。這一針對中俄的計劃這將大大推進中俄兩國登月計劃的進程。中俄兩國未來在火星探測領域也會有相關的合作。

中俄之間在太空領域正建立親密的合作關系,美國難免會醋意大發,這也難怪,當初為了限制中國的發展,美國出制定了禁止中美航天技術交流的法案,現在看來是給自己設置了一個障礙。

有消息稱中國准備在天河號主模塊上安裝機械手臂,這瞬間就讓美國產生了擔憂,他們覺得中國會用機械手臂擊落美國的衛星。他們還強調,中國和俄羅斯都擁有大功率的激光武器系統,擁有摧毀美國衛星的能力。指責中國和俄羅斯轎瞎彎大搞太空武裝。

如今,在美國極力遏制中國和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背景下,無法想像到美國會與中俄一起聯合開發太空。而美國對神岩於中俄關於太空的合作一再指責,大有一種吃不到葡萄卻說葡萄閉悶酸的感覺。(無缺)

⑧ 俄批准與中國合建月球科研站計劃,此次合作都有哪些意義

俄羅斯政府批准了與中國合作建設月球科學研究站的計劃。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曾拒絕美國提出的合作計劃。據當地媒體報道,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已獲總理米舒斯金批准,即將與北京簽署合作備忘錄。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和中國國家航天局簽署了空間合作文件,以期對月球和太空進行科學探索。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里·羅戈津在俄羅斯聯邦理事會會議上證實,北京向莫斯科提議合作探索木星衛星。

我國近年來的科研成果確實取得了非常實質性的突破。例如,對月球的探索甚至震驚了世界各國。畢竟,中國的嫦娥四號能夠登陸月球,並成功地在月球上播種生命的種子。這種成就不是靠吹噓來推動的。中國目前的科研成果確實非常先進,但並不意味著中國能夠在所有科研領域取得頂尖的成就。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獲得的利益最大,其科技實力甚至可以與美國媲美。中國怎麼能因為一個小小的突破而忘卻自己呢?也就是說,在當今世界,只有合作才能實現共鳴,閉門造車也不會帶來好的效果。雖然我們不知道俄羅斯這次中俄合作建設月球基地是善意還是惡意,但中國的綜合國力並不是任意能欺負的。

⑨ 再次傳來喜訊!「坐中國火箭上月球」引發熱議,俄羅斯這回來真的

隨著中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同中國在航天領域展開合作。俄羅斯方面也同樣有著這樣的想法,當地時間5月24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執行總監亞歷山大·布洛申科就表示,俄羅斯方面正計劃借用中國的超重型運載火箭來發射載人登月飛船。

布洛申科所提到的中國超重型運載火箭,實際上就是中國的「長征九號」運載火箭。

事實上,「長征九號」並不是一款專門為載人航天任務而設計的火箭,雖然「長征九號」的確是中國規劃中的下一代主力運載火箭,但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實際上還有其它飛船,那便是被稱為「921工程」的新一代載人火箭。

這款新一代載人火箭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2200噸,可以將中國最新一代的載人飛船直接送達地月軌道。這也就是說,憑借著這款新一代載人火箭,中國將可以實現登月任務。

俄羅斯方面所希望做的,實際上也是這一點。俄羅斯希望藉助中國的航天飛船,將俄羅斯的載人飛船送上月球,完成俄羅斯方面的登月任務。

同時,俄羅斯方面也表示,中國方面也可以搭乘俄方火箭登陸月球。事實上,俄羅斯方面正在籌劃打造新一代的重型運載火箭以及載人飛船。

中俄在航天領域加強合作,不僅對於中俄兩國對於外太空的 探索 是有利的,對於全人類的航天發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反,美國等西方國家則不願意同中國展開類似的合作。2020年,美國政府針對開采月球資源一事,就擬定了一項名為「阿爾忒彌斯協定」的項目。這一計劃是由美國牽頭,加拿大、日本以及歐洲多國共同參與的,其目的就是要將中國和俄羅斯排除在登月項目之外。

除此之外,美國政府早就已經禁止NASA與中國展開任何形式的合作,這實際上斷絕了中美兩國展開航天合作的任何可能性。

在這種情況下,中俄兩國更要加強合作。俄羅斯有著豐富的航天經驗以及航天技術,而中國的航天技術也在迅速發展。中俄兩國的合作,是有利於雙方的共同發展的。

美國的這種做法,是非常之狹隘的,而中俄的合作,則是向全世界其他國家敞開大門的。只有這樣,人類對於太空的 探索 才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⑩ 美俄宇航員一同返回地球!國際空間站「矛盾」加深,為何俄願意

回來了!這就是俄羅斯的「格局」!載有美俄宇航員的俄羅斯「聯盟MS-19」號飛船著陸艙已在哈薩克草原完成著陸,兩名俄羅斯宇航員和一名美國宇航員一起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

此前,曾有美國媒體質疑俄羅斯是否會拒絕將美國宇航員送回地球,這下「質疑」變成了真實結果,並不是美國媒體質疑的那樣,這就是俄羅斯的「格局」。

不過,很多人也在問,為什麼要把美國宇航員送回,為什麼願意這樣做?這有點不可思議。我們下面就一步一步地來看。

對於國際空間站來說,它的出現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阿爾法磁譜儀的運用,對暗物質和反物質的尋找等物理學前沿研究有重大意義。

雙胞胎實驗,發現了人體端粒出現了不規則的變化等等。而這些研究成果,在地球上是無卜胡世法做到的,所以,隨著國際空間站「矛盾」加深,的確,未來再想看到新成果,這個可能性較低。

本身站在國際空間站的角度來講,都是以「科學研究」打造的。是由16個國家共同建造,運用等等,這說明了人類在太空的和諧是可以做到的。它是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台,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可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

然而,關於國際空間站「矛盾」加深背後的因素,我不說大家也知道。這也說明了國際空間站未來的命運已經進入了「坎坷」狀態。

不過,在2022年2月,美國宇航局(NASA)指出,計劃在2031年摧毀國際空間站(ISS),殘骸將沉入南太平洋的無人區「尼莫點」(Point Nemo),所以無論怎麼樣,國際空間站的最終命運,可能就是「摧毀」,未來可能再也沒有了,除非型肢大家再建一個。

這不,在國際空間站「矛盾」加深之中,美國媒體質疑美國宇航員送回地球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證實。這是徹徹底底得「打臉」了。

據法新社、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莫斯科時間30日下午,載有美俄宇航員的俄羅斯「聯盟MS-19」號飛船著陸艙已在哈薩克草原完成著陸,兩名俄羅斯宇航員和一名美國宇航員一起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

俄羅斯「聯盟MS-19」號載人飛船是在2021年發射升空,並且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而在它進入國際空間站之後,還為宇航員們提供了一個「安全」避難所。

在2021年11月,一塊危險的太空垃圾將在國際空間站附近飛過,有發生撞擊的危險。俄羅斯宇航員接到指令進入「聯盟MS-19」號飛船躲避。

所以,在「聯盟MS-19」號載人飛船還沒有送宇航員回來之前,還出現了這樣的事情。當然說到太空垃圾的問題,這里我們也就簡單說明下。

太空垃圾威脅有多大? 大家都知道,太空垃圾在太空運行的速度非常快,動能可達到7km/s以上,若與它們相撞可能會嚴重損壞尚在運作的航天器,甚至威脅到宇航員在艙外活動時的生命安全。

而近些年來,隨著人類不斷發射衛星等等,帶來的太空垃圾越來越多,據統計,大於10厘米的太空垃圾至少有1.6萬,如果出現了碰撞或可「摧毀」航天器。

所以,這下來看,宇航員們在「聯盟MS-19」號飛船之中躲避,完全是正常的。要是真的撞擊上了國際空間站,那必然可能是災難性的影響,這里就多說了一點。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在美俄這種背景之下,的確,兩名俄羅斯宇航員和一名美國宇航員一起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這個確實讓不少人感覺到意外。但是,這也並非是真實的意外,俄羅斯願意將美宇航員帶回地球,其實原因也非常地簡單。

俄聯邦航天局強調,國際空間站成員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優先事項。所以,俄羅斯給出的原因很簡單,這也是為何大家認為「俄羅斯大度」的原因。

至少從俄羅斯的角度來講,把美國宇航員還是放在首位的。大家要知道,西方對俄羅斯的動物都制裁了,這也是為何曾有美國媒體質疑俄羅斯是否會拒絕將美國宇航員送回地球。

這下,美俄宇航員共同乘坐俄飛船著陸,也說明了,俄羅斯並沒有在意這些,將這些問題追加到美國宇航員身上,這就做宏是大概的情況。

整體上來說,如果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講,我們還是期待國際空間站能夠長留,畢竟建設一個不容易。國際空間站在合作之下,帶來的成果已經是顯而易見的。

雖然國際空間站最終會面臨被「淘汰」,但是在有限的時間之中,我們還是期待好好合作。而在國際空間站「矛盾」加深的時候,美國宇航局(NASA)也公開說明了,與俄羅斯的合作也還是存在。所以最終會不會在這次美國宇航員回來之後,不再進行合作,暫時就不明確了。

我們「旁觀者」也只能繼續等待,看看未來國際空間站如何發展,畢竟國際空間站上也沒有我國的「足跡」。我國自己倒是在建立空間站,未來在國際空間站退休之後,將可能成為唯一的空間站,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和俄羅斯合作登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