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烏克蘭為什麼如此反俄
烏克蘭反俄羅斯的主要原因是親俄的領導人腐敗,導致民眾失望和反感,其次就是美國在其中的教唆,給了烏克蘭很多口頭上的承諾。
因為俄與西方對立,西方富裕且先進,俄窮,烏民眾滋生親富厭窮情緒,民眾希望向西方靠攏,所以滋生厭俄反俄情緒,由於民眾的行為,所以烏政治精英要站在民眾一起,進而導致烏政府也反俄。這是不理性的、不客觀的、膚淺的、情緒化的烏克蘭民眾一手推動而形成的對抗。
烏克蘭反俄羅斯的情緒是一種長期以來的民族情感,這是一種在記憶深處的東西,而且還有就是烏克蘭相鄰俄羅斯的地理位置,給了美國給他援助的條件。
『貳』 捷克和俄羅斯的關系
捷克和俄羅斯算是老對頭。
捷克過臘扒差去和斯洛伐克是一個國家,就是捷克斯洛伐克,二戰時捷克斯洛伐克被納粹德國佔領,1945年捷克斯洛伐克被蘇聯解放,後又加入蘇聯陣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蘇聯方面的政策失誤,捷輪皮克斯洛伐克此陵爆發了有關政治自主和改革的運動,這就是「布拉格之春」。
『叄』 二戰的導火線
二戰的導火線是在波蘭!
1938年5月,德國決心吞並捷克斯洛伐克,但是這一政策存在幾乎不可克服的阻力,捷克既是法國的盟友,也同時是蘇聯的盟友。這個時候,波蘭出現了。
波蘭在蘇聯和德國的中間,以一個中立集團的面目出現,但是由於波蘭在一戰後因為軍事佔領原屬於俄羅斯的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地區,所以對蘇聯一直存在嚴重的警惕,與德國關系相對密切。波蘭在德奧(奧地利)合並後,也受到激勵,提出了波蘭與立陶宛的合並計劃。
1938年3月,波蘭向立陶宛發出了最後通牒,咐姿衡波蘭的這一計劃立即遭到蘇聯強烈反應,俄國警告波蘭,如果波蘭武裝進攻立陶宛,俄國保留採取行動的權利。波蘭退卻了,但波蘭對此損失希望從其他地方得到彌補。
對領土利益的渴望促使波蘭背棄了與法國的盟約,波蘭宣布加入德國反捷克斯洛伐克的聯盟 ,並誘惑匈牙利也加入了這一聯合。
對於滅亡感到恐懼的捷克求助於法國和蘇聯,法國鑒於與波蘭的條約拒絕支持捷克,因為這意味著法國必須為保護捷克而與波蘭翻臉。而對蘇聯,波蘭宣布絕不允許一個蘇聯士兵或一粒蘇聯子彈越過波蘭邊界送到捷克。
捷克斯洛伐克總參謀部估計他們可以頂住德國人三個月到六個月,必要時甚至還可以頂住匈牙利人,這樣便能爭得時間讓俄國支援部隊取道羅馬尼亞及時到達,讓法國支援部隊進攻萊茵蘭。但是由於波蘭的強烈反對,法國背叛了自己承擔的義務,這個計劃的基礎便被破壞了。
1938年9月21日,波蘭向捷克發出了最後通牒,捷克總統貝奈斯絕望之下宣布接受波蘭的通牒 ,願意割讓領土以求避免兩線作戰的處境。如果波蘭接受了捷克的妥協,那麼捷克可以單獨抵抗德國,等待蘇聯軍隊繞道羅馬尼亞前來解救。
讓世界震驚的是,波蘭拒絕捷克的妥協,宣布將配合德國對捷克進行軍事佔領,波蘭的表態使捷克徹底喪失了抵抗的基礎。
1938年9月30日 ,波蘭再次向捷克發出最後通牒,第二天,德國軍隊開進了捷克,波蘭和匈牙利軍隊則隨後從背後和側面進攻捷克。在發生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戰斗後,捷克斯洛伐克被衡做瓜分了。參與瓜分了捷克並與新盟友德國會師後,波蘭憧憬在中歐強國的幻覺中,並積極支持德國向西發展的計劃,一再表示願意聯合德國打擊和削弱俄國,但是早有預謀的德國很快轉變了態度,宣布與蘇冊逗聯締結《互不侵犯條約》,並隨後進攻了波蘭,而這一切變化,離波蘭參與瓜分捷克還不到一年!
『肆』 為什麼原來的蘇聯的衛星國都和俄羅斯反目成仇
蘇聯解體的時候,蘇聯權貴向白俄羅斯轉移了大批資金,好比蔣介石運黃金一樣,導致了現在的俄羅斯經濟實力很差,靠賣武器和資源來維持外貿。原蘇聯的加盟國不能叫衛星國,東歐的部分都是老牌的工業國家,新中國很多外派的工程技術學習也都是到東歐的黑海附近學習而不是什麼莫斯科、聖彼得堡。解體之後就跟老蔣跑台灣一樣,大家沒有理由再合作了。只要人民滿意,國家之間的仇視沒辦法消除的。而且實際上他們祖宗上不同源,俄羅斯人是東斯拉夫民族,還有南斯拉夫民族的捷克黑山什麼的,中亞那些還都有突厥血統以及伊教民族,所以當年除了共產主義外沒有血緣、宗教共同點。而且二戰之後,斯大林是以侵略的方式挺進阿富汗方向的,所以有血淋淋的仇恨在那裡
『伍』 捷克斯洛伐克曾經是世界第七強國,有如此實力為何卻在二戰中投降
原因主要有二:
一,國內分裂勢力太嚴重。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內部民族眾多,沒有一個相對較為強勢的主體民族。在它1500萬的總人口中,捷克人只佔到了一半左右,剩下750萬人中,有一大半是日耳曼、匈牙利等“少數民族”,其中更是以日耳曼人居多,佔到捷克斯洛伐克總人口的22%。而日耳曼人是德國的主體民族,這就讓捷克斯洛伐克在面對德國時,有一種矛盾的心理。經濟危機加上德國納粹的有意煽動,捷克斯洛吵正唯伐克內部的矛盾升培分裂愈發嚴重。在德國打上門時,捷克清坦斯洛伐克政府始終沒能拿出一項決策出來,這才最終導致了德軍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就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二、英法兩國的縱容。在總人口上,德國比英法捷三國加起來都多,這意味著德國可以動員的軍隊數量十分龐大,其次,德國當時的空軍力量十分強大,擁有2800架最新式的戰斗機,而英法捷三國加起來也才2600架,而且都是十分老舊的型號。這些數據,讓英法兩國退縮了。此外,還有一點,那就是英法兩國的“虛偽”,他們深知此時的德國並不好惹,為了安撫德國,避免戰火波及到自己,他們選擇了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選擇了背叛曾經的盟友。
『陸』 外媒:波蘭對捷克提出領土要求,兩國邊界爭端為何會持續這么久
波蘭向捷克索要領土,事出反常必有妖!波蘭這招從對外關系角度看是趁火打劫,從國內角度看則是想轉嫁矛盾。
其實,2005年的時候,捷克拿出過一個解決方案,說要賠錢給波蘭了事,但被波蘭拒絕。當時的波蘭政府很堅決,說無論捷克給多少錢,波蘭也絕不放棄這塊領土。本想用錢解決問題的捷克一看波蘭的態度這么強硬,也開始針鋒相對,說這里根本就是捷克合法固有領土,波蘭的聲索是非法的。
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因為波蘭右翼民族主義勢力膨脹,波蘭執政的法律與公正派,是典型的激進民族主義政派;另一方面,還是離不開萬惡之源—錢。
『柒』 哥薩克人為什麼要背棄『蘇聯』
可能和歷史經歷有關。
哥薩克人,算是一群自由人,游牧民。在俄羅斯歷史上,沙皇通過收買哥薩克上層人物而控制哥薩克人。哥薩克人組成的瞎賀騎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俄國向西伯利亞擴張的過程中哥薩克是俄國的主要依仗。所以一直以來,哥薩克人在自由的基礎上,算是沙皇的幫手,所以在十月革命之後,哥薩克臘巧人少數參加布爾什維克政府的蘇聯紅軍,而多數參加反政府的白軍。二戰的時候更是有一些人趁機反叛蘇輪神鍵聯的統治,建立了一個哥薩克共和國。
但是總的來說,這個民族還是驍勇善戰的愛國群體。
『捌』 捷克向俄羅斯發出最後通牒,這個最後通牒是什麼
這個通牒的內容,就是要求俄羅斯22號中午,允許驅逐捷克外教官返回嗯莫斯科。否則將會驅逐在捷克的外俄羅斯外交官,直到雙方的規模相等而已。俄羅斯這邊態度非常強硬,直接懟回去,我們不接受這樣腔調。明眼人看得出來,這個是雙方又一輪外交“戰爭”,捷克有可能是美國的“提線木偶”。
眼下俄羅斯外交處境,確實有點問題,外交官驅逐猶如走馬觀花一般,天天上演。隨著美俄之間新一輪爭斗開始,有些外交手段又開始“頻發上演”。眼下雙方展開了新一輪的外交爭斗戰,捷克這邊的言論,更是讓很多人十分詫異。表示捷克不排除2014年軍火爆炸事件,要求俄羅斯道歉並賠償。結果毫無意外,再次被懟回去,俄羅斯強烈反抗,認為應該向美國索要賠償。不知道接下來,雙方又會採取什麼新的行動呢
『玖』 歷史上蘇聯和捷克的關系
1934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與蘇聯建立外交關系。1935年5月,為了抵禦來自德國的威脅,兩國簽訂《捷蘇互助條約》。條約規定,締約雙方在任何一方受到進攻的情況下均應迅速提供支援(但同時又規定,只有在法國提供支援的情況下,雙方才有義務互相支援)。1935年12月,捷總統貝奈斯將俄羅斯視作捷同盟體系中僅次於法國的第二個最重要的國家。二戰期間,捷蘇兩國關系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蘇聯對「慕尼黑陰謀」和德國納粹武裝佔領捷克都進行了抗議,這有助於蘇聯與後來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之間同盟關系的建立和發展。1941年7月,捷流亡政府與蘇聯碼山簽署條約。根據此條約,兩國政府同意互派公使,雙方在反德戰爭中有義務互相支援,蘇聯同意在其境內成立捷克斯洛伐克海外軍隊。1943年12月,兩國簽署了關於友誼、互助和戰後合作的條約,其有效橡桐期為20年。1945年5月,在蘇聯紅軍幫助下,捷全境得以解放。
二戰後初期,捷保持同蘇聯的同盟關系,蘇聯在一些問題上(如遣返捷克境內的德意志族人和試圖遣返斯洛伐克南部匈牙利族人)支持捷的立場,雙方的貿易往來也得到加強,蘇聯還幫助捷恢復軍隊的裝備,但另一方面,蘇聯竭力影響捷內政和外交的企圖也越來越顯現出來,如蘇聯插手捷波同盟條約的簽署、阻止捷參與美國提出的復甦戰後歐洲國家經濟的「馬歇爾計劃」等。
隨著梁模坦1948年2月捷共執掌政權,捷加入了蘇聯集團,在各個方面鞏固同蘇聯的關系。1948年12月,兩國簽署新的經濟貿易協議;1949年1月,捷成為以蘇聯為首的「經互會」創始成員國;1955年5月,捷同其他東歐國家一起加入了 華沙條約組織。
1968年,以杜布切克為首的部分捷共領導人提出一套對現行社會主義制度進行民主化改革並從蘇聯爭取更多獨立自主權的計劃,得到捷社會大部分人的擁護,但卻遭到蘇聯的反對。同年8月20~21日,以蘇聯為首華約成員國以75萬兵力軍事佔領捷,造成捷部分平民的傷亡,以杜布切克為首的捷擁護改革的領導人被劫持到莫斯科。經過談判,雙方簽署了《莫斯科議定書》,蘇聯軍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得以合法化(7.5萬名蘇軍留駐捷直至90年代初)。
「布拉格之春」被鎮壓後,在蘇聯的直接壓力下,捷親蘇派占據了黨、政、軍領導職位。為了使捷局勢逐漸「正常化」,1970年5月,兩國簽署由蘇聯擬定的新同盟條約,該條約使捷國家主權不僅在事實上,而且在形式上受到限制。70~80年代,捷成為蘇聯衛星國中最順從的國家之一。
1989年劇變後,捷竭力擺脫蘇聯的控制,希望與蘇聯建立新型平等的國家間關系,著手解決蘇軍撤離的問題,並先後退出經互會與華約。
1990年2月26日,捷總統哈韋爾訪蘇,簽署了「捷蘇雙邊關系聲明」和「蘇軍從捷撤離協議」。雙方認為,捷蘇關系應建立在主權平等和互不幹涉內政的原則基礎之上,而不應受政治局勢和意識形態的影響。同日,蘇軍7.35萬官兵及其家屬、1 220輛坦克、2 505輛步兵戰斗車和運輸車、1 218門大炮、77架飛機、146架戰斗直升機、50~60枚短程和中程地對地導彈、120枚火箭炮、210枚防空導彈(這些軍事力量分布在捷克境內的67個衛戍部隊和斯洛伐克境內的16個衛戍部隊)開始撤出捷克斯洛伐克。1991年6月25日,捷蘇政府簽訂「蘇軍從捷撤離的議定書」。27日,蘇軍全部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