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看白俄羅斯如何收拾立陶宛

看白俄羅斯如何收拾立陶宛

發布時間:2023-05-04 16:54:18

俄羅斯如何報復立陶宛俄媒分析

第一,撤銷對立陶宛獨立的承認。事實上立俄絕洞兩國早在1991年開始就立陶宛是否獨立的問題已經存在了巨大的矛盾和爭議。因為根據當時的法律,1991年蘇轎者聯的國務委員會已無權修改蘇聯邊境也無法做出分割蘇聯領土的決定。因此早在1991年開始俄羅斯國內就存在了大量認為立陶宛獨立不合法的聲音。其次,退出和歐盟關於立陶宛的協議。這一條也跟第一點有關,因為當時為了保證加里寧格勒的穩定因此才承認了立陶宛的邊界承認了立陶宛獨立,所以立陶宛才能夠加入歐盟和北約。第三俄方要求收回克萊佩達。因為俄羅斯是蘇聯的合法繼承者所以對於蘇聯解體之後立陶宛邊界可以由俄羅斯決定,因此如果歐盟違約那麼俄羅斯有權收回克萊佩達。第四則是俄方提議建成「蘇瓦烏基走廊」,而這項政策可以有效的解決並帆枯被別國切斷向加里寧格勒運輸線的問題。最後則是切斷對立陶宛的能源供給,而這是俄羅斯針對立陶宛最有力的經濟反擊

Ⅱ APH波蘭立陶宛全盛時期和白俄羅斯的關系

事實可能沒有妹紙想像的那麼美好,事實上在波立全盛時期波子和白鵝的矛盾還是挺尖銳的,立陶基本被夾在(基友和喜歡的女生)中間……
其實我很早就向寫白鵝的養成文,查了資料,可是才淺。
今天看到妹紙的提問挺開心的,那些資料沒白查……
14世紀初,立陶宛崛起,白俄羅斯領土歸屬立陶宛大公國,但立陶宛大公允須白俄羅斯的這些公國保留一定的自主權及其領土完整。(帶入二次元:這樣做是因為因為立陶宛喜歡白鵝……)
從1569年起,白俄羅斯歸屬波蘭立陶宛王國。
在波蘭立陶宛王國時期,為加強波蘭封建主和天主教會的勢力,強迫東正教會(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的民族宗教)於1569年與天主教會簽訂《不列斯特合並條約》,強迫東正教徒改信天主教或合並兩個宗教,加強對白俄羅斯等其他民族的迫害,隨著宗教壓迫的加深,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白俄羅斯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各地武裝起義不斷。(帶入二次元:白鵝加入波立聯合王國,波子以「入鄉隨俗」為借口強迫白鵝改信天主教。可是東正教是白鵝與哥哥姐姐,尤其是哥哥的共同信仰及羈絆,所以她不從。於是白鵝威逼或者挾持立陶去威脅波子或者與波子和事,白鵝最終獲勝。因為直到今天白俄羅斯人仍然大部分信東正教。)
1569年的話是十六世紀,我這邊也有十六世紀的男女服裝造型,想要圖片的話留個郵箱~

Ⅲ 波羅的海三國的政治狀況

沙皇俄國土崩瓦解之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在1917年4月授予愛斯特蘭省民族自治權。當地資產階級很快便選舉出了一屆「地方自治會」,並宣布該地方自治會是愛斯特蘭省最高政權的唯一體現者。但不久以後,愛斯特蘭省的布爾什維克就解散了資產階級地方自治會,愛斯特蘭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分子被迫轉入地下。與此同時,駐守在塔林以北奈斯島上的俄國海軍官兵起義,宣布奈斯島獨立,成立「奈斯蘇維埃共和國」。1918年2月24日,利用紅軍撤退後、德軍入侵前的權力真空機會,地方自治會元老院宣布「愛沙尼亞共和國」獨立,並組成了一個臨時政府。第二天,德軍進駐塔林。德國佔領當局既不承認愛沙尼亞臨時政府,也不承認愛斯特蘭的獨立。26日,德軍佔領奈斯島,奈斯蘇維埃政府被迫解散。
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後,愛沙尼亞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卷土重來,但遭到了蘇俄紅軍和愛沙尼亞布爾什維克的抵抗,內戰爆發。這場戰爭被愛沙尼亞資產階級稱為「愛沙尼亞獨立戰爭」。戰爭一開始,紅軍就把愛沙尼亞白軍打到了塔林城外,愛沙尼亞布爾什維克在10月末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18年11月29日宣布建立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被稱為「愛沙尼亞勞動公社」。然而,愛沙尼亞白軍在總司令約翰·拉伊多內(Johan Laidoner)的領導下很快就組織了反擊,並得到了一支英國小型艦隊的支持。芬蘭、瑞典和丹麥的資產階級甚至派遣了志願軍協助愛沙尼亞白軍。到1919年2月,紅軍被迫完全撤離愛沙尼亞。
1919年初夏,在德國正規軍「鐵師」的幫助下,以拉脫維亞為基地的波羅的海日耳曼人軍事組織「Landeswehr」北上進攻愛沙尼亞,企圖把愛沙尼亞並入由日耳曼人為主導的「波羅的海公國」。1919年6月,愛沙尼亞軍隊在北拉脫維亞有力的粉碎了這支由呂狄格爾·馮·德·高茲(Rüdiger von der Goltz)將軍率領的波羅的海日耳曼人武裝力量的進攻。
從1919年10月到1919年12月,愛沙尼亞白軍還協助俄國西北白軍總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尤登尼奇將軍向列寧格勒發動進攻,但被蘇俄紅軍擊退。
1920年2月2日,愛沙尼亞共和國和蘇俄簽訂俄愛《塔爾圖條約》,蘇俄放棄對愛沙尼亞的一切領土請求。愛沙尼亞共和國隨即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並在1921年被接納為國際聯盟成員國。
獨立後,愛沙尼亞開始了一系列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方面的改革。在經濟上和社會上,1919年的土地改革是最重要的一步。原本波羅的海貴族所掌握的大量土地被重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尤其是分配給那些在愛沙尼亞獨立戰爭中效力的志願人員。愛沙尼亞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場變成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英國和西歐,少量商品出口美國和蘇聯。在文化上,少數民族獲得了文化自治權,猶太人地位大大提高。
在國內政治上,1920年通過的第一部愛沙尼亞共和國憲法宣布愛沙尼亞為一個議會制共和國。議會由100名議員組成,每位議員任期3年。從1920年末到1934年初,愛沙尼亞總共產生了11屆政府,政府首腦被稱為「愛沙尼亞國家元老」。這期間,康斯坦丁·帕茨(Konstantin Päts)5次成為國家元老。
1934年,帕茨發動了一場軍事政變,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取締一切政黨,解散議會。帕茨自任「護國者」,開始了其獨裁統治時期。1938年,帕茨被「選」為總統。
1939年,愛沙尼亞和納粹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但第二年,蘇聯紅軍就進入了愛沙尼亞。帕茨獨裁政府倒台,愛沙尼亞共產黨成為唯一合法政黨,愛沙尼亞重新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56年,帕茨病逝於加里寧。 1917年7月底,維德澤姆蘇維埃、里加蘇維埃和拉脫維亞步兵聯合蘇維埃舉行聯席會議,選舉了產生拉脫維亞蘇維埃。十月革命爆發後,拉脫維亞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宣布接管拉脫維亞政權,並於12月19日宣布蘇維埃是拉脫維亞境內唯一合法政權,同時解散了「農民蘇維埃」,沒收了地主的財產。拉脫維亞蘇維埃執委會還派遣了以П·斯圖奇卡為首的代表團參加了布列斯特和約談判。1918年2月,拉脫維亞全境被德軍佔領,蘇維埃被迫轉入地下。
隨著德軍在一戰中的失敗,拉脫維亞資產階級於1918年11月17日宣布建立「拉脫維亞人民委員會」,卡爾利斯·烏爾馬尼斯(Kārlis Ulmanis)擔任臨時政府主席。第二天,人民委員會宣布拉脫維亞獨立,但並沒有得到國際承認,主要原因是新成立的資產階級政府沒有驅逐德軍,反而支持其境內的德軍「鐵師」干涉蘇俄和愛沙尼亞。
1918年12月4日,拉脫維亞蘇維埃再次在里加召開秘密會議,成立拉脫維亞臨時蘇維埃政府。1918年12月17日,蘇維埃政府宣布成立獨立的拉脫維亞蘇維埃共和國。22日,蘇俄「承認拉脫維亞蘇維埃共和國獨立」。
1918年12月,以拉脫維亞步兵為主的蘇俄紅軍一部攻入拉脫維亞境內。1919年1月2日,里加爆發無產階級武裝起義配合紅軍的行動。1月3日,里加解放,成為蘇維埃拉脫維亞的首都。1月13日,拉脫維亞蘇維埃正式宣布成立,並於1月15日通過了拉脫維亞第一部憲法,即《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
1920年1月13日,經過了將近一年的內戰,拉脫維亞白軍最終還是在國際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將紅軍徹底擊潰,拉脫維亞蘇維埃政府被迫解散。5月1日,拉脫維亞資產階級制憲會議召開,資產階級人民委員會完成其職能。具有諷刺意味的是,8月11日,蘇俄宣布承認「拉脫維亞共和國」,成為國際社會第一個承認資產階級拉脫維亞獨立的國家。1921年9月22日,拉脫維亞被接納為國際聯盟成員國。
經歷了13年的資產階級民主體制後,拉脫維亞最終還是沒有頂住資本主義大蕭條的沖擊。一時間,政治經濟形勢的惡化加劇了人民對民主政治的厭惡。以此為契機,1934年5月15日,卡爾利斯·烏爾馬尼斯發動了一場軍事政變,顛覆了民主政府。他解散議會,取締一切政黨,自認總理。1936年,阿爾伯茨·科維耶希斯(Alberts Kviesis)總統卸任後,烏爾馬尼斯又自認總統。1939年,他同希特勒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
盡管烏爾馬尼斯對拉脫維亞實行的是獨裁統治,但在這一時期,拉脫維亞的經濟和文化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國民生產總值、外貿出口和成人識字率都位居歐洲前列。因此,除了共產主義者,當時在拉脫維亞國內幾乎沒有人反對獨裁。
1940年6月15日凌晨3點,紅軍進入拉脫維亞。烏爾馬尼斯號召國民不要抵抗蘇聯紅軍,他在廣播中說的「我將坐在我的位子上,你們坐在你們的位子上」成為當時的名言。6月17日,烏爾馬尼斯獨裁政府倒台,拉脫維亞共產黨成為唯一合法政黨,拉脫維亞重新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42年,烏爾馬尼斯病逝於土庫曼克拉斯諾沃茨克。 1915年,立陶宛全境被德國佔領。1917年7月,德國扶持了立陶宛資產階級會議。隨著俄羅斯帝國在一戰中的崩潰,1918年2月16日,德國策動立陶宛獨立。1918年7月,資產階級會議宣布成立「立陶宛王國」,國王由德國人指定。11月,成立了以奧古斯丁納斯·沃利迭馬羅斯(Augustinas Voldemaras)為首的第一屆立陶宛資產階級政府,政府臨時所在地,即立陶宛臨時首都為考納斯。1919年4月,資產階級廢除了君主制,宣布立陶宛為共和國,安塔納斯·斯梅托納(Antanas Smetona)為立陶宛首任總統。
早在1918年12月8日,在維爾紐斯就成立了立陶宛工農臨時革命政府。12月16日,臨時革命政府宣布建立立陶宛蘇維埃政權。12月22日,蘇俄政府通過了《承認立陶宛蘇維埃共和國的獨立》的法令。1919年2月2日,白俄羅斯共產黨和立陶宛—西白俄羅斯共產黨一致決定立陶宛和白俄羅斯兩國合並。2月28日,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工農政府在維爾紐斯宣告成立,同時,國旗和國徽也被確定,白俄羅斯共產黨和立陶宛—西白俄羅斯共產黨也合並為立陶宛—白俄羅斯共產黨。然而,工農政府實際只控制了立陶宛東部。以西部重鎮考納斯為基地的立陶宛白軍在協約國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很快便占據了上風。1919年8月,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社會主義蘇維埃政權被推翻,工農政府被迫解散。
戰勝了布爾什維克後,立陶宛資產階級政府面臨的第二個威脅是「柏蒙特白匪軍」。柏蒙特白匪軍由一群一戰期間被德軍俘虜的俄國士兵組成。他們被釋放後,答應協約國打擊布爾什維克。不過,在俄國白軍將領保爾·柏蒙特—阿瓦洛夫(Pavel Bermont-Avalov)的率領下,他們決定向新獨立的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發動進攻。
柏蒙特認為布爾什維克在俄國內戰中必敗,因此根本沒有必要讓自己的部隊浪費在打擊布爾什維克上。相反,他更熱衷於再次吞並剛剛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最多讓他們在今後資產階級俄羅斯的統治下享有更多的自治權而已。對於柏蒙特白匪軍而言,首要任務就是奪取西立陶宛。
柏蒙特白匪軍每次奪取一個城鎮,就強迫當地居民改說俄語。這成了他們在控制區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在拉脫維亞,他們已經兵臨里加城下;然而,攻克立陶宛臨時首都考納斯對他們而言依然遙遙無期。盡管有來自東面布爾什維克的威脅,但立陶宛白軍仍然湊足了兵力給予了柏蒙特白匪軍沉重的打擊。柏蒙特白匪軍最終兵敗拉德維利什基斯,一個主要的鐵路中心。在那裡,他們被遣返俄國。與此同時,愛沙尼亞也幫助拉脫維亞收復了失土。據說作為交換,拉脫維亞將魯赫奴島割讓給了愛沙尼亞。
立陶宛資產階級政府面臨的第三個威脅是波蘭,也就是前面介紹波蘭時提到的「立波戰爭」。這兩個新獨立的國家之間有著大片有爭議領土,其中甚至包括維爾紐斯。立陶宛認為維爾紐斯自古以來就是立陶宛民族的首都,盡管這個城市現在只有2%的立陶宛人。不過,在以這個城市為中心的整個「維爾紐斯區」,立陶宛人還是占人口大多數。此外,這個地區還有一些白俄羅斯人和猶太人。因此,在俄波戰爭中,立陶宛資產階級毫不猶豫地站在了蘇俄一邊向波蘭宣戰。最終,在1920年10月,也就是俄波戰爭後期,波蘭派遣特種部隊佔領了維爾紐斯區,並在當地建立了「中立陶宛」傀儡政權。
以上三次戰爭被立陶宛資產階級成為「立陶宛自由戰爭」。盡管有勝有負,但它們換來了國際社會對立陶宛獨立的認可。從1922年開始,立陶宛進入了穩定的民主時期。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任期7年。議會議員由全國各地選舉產生。這期間,立陶宛政治生活中最棘手的兩個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維爾紐斯歸屬問題」和「克來彼達歸屬問題」。
由於戰後立陶宛堅持對維爾紐斯地區的主權,因此在整個立陶宛民主時期,它一直同波蘭處於戰爭狀態。1922年1月8日,維爾紐斯地區舉行了一次議會選舉。一開始,立陶宛和波蘭都試圖把傾向於自己的議員候選人塞進議會,但後來,當地的立陶宛人和猶太人抵制了選舉。這樣,新一屆維爾紐斯地區議會便完全被親波蘭勢力所控制。新議會通過議案,正式決定中立陶宛並入波蘭。1922年3月22日,波蘭色姆(波蘭議會下院)接受了維爾紐斯地區議會的決定。國際聯盟也在1923年3月15日確認了這一事實。但是,立陶宛考納斯當局拒絕承認波蘭對維爾紐斯的吞並,繼續保持與波蘭的戰爭狀態。
克來彼達是德國和立陶宛兩國間的有爭議領土。這個城市最初由利沃尼亞騎士團在1252年創建。1328年,它成為普魯士的一部分;從15、16世紀開始,大多數居民就講立德雙語,並認為克來彼達屬於普魯士。1920年,按照《凡爾賽條約》,整個克來彼達地區被法軍佔領,不再歸德國管轄。1923年1月10到15日期間,立陶宛利用「魯爾危機」的機會順利吞並了克來彼達地區,並將其改名為梅梅爾地區。1924年5月,它成為立陶宛境內一個自治區,並保持戒嚴狀態直至1938年。
連續經歷了幾屆保守派政府後,立陶宛首屆左翼政府於1926年6月被選舉上台。但6個月後,一場軍事政變就將這個短命的新政府趕下了台。政變發動者是首任總統安塔納斯·斯梅托納。政變後,他自任總統,對立陶宛實行獨裁統治。戲劇性的是,首任總理奧古斯丁納斯·沃利迭馬羅斯也在政變後被指定為總理。沃利迭馬羅斯是立陶宛法西斯主義組織「鐵狼」的領袖。雖然沃利迭馬羅斯在1929年就下台了,但立陶宛的法西斯專政體制一直持續到1940年。
1938年,立陶宛和波蘭發生邊境沖突,一名波蘭士兵陣亡。隨後,波蘭向立陶宛下達最後通牒,要求立陶宛在24小時內放棄對維爾紐斯的主權,否則將向立陶宛宣戰。當時歐洲列強都忙於應付希特勒製造的緊張局勢,因此無暇顧及維爾紐斯危機。在這種形勢下,弱小的立陶宛不得不屈服於波蘭。兩國代表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簽署協議,立陶宛承認維爾紐斯是波蘭領土。協議的簽署盡管導致了立陶宛國內的大規模抗議,但立陶宛和波蘭的外交關系正常化了。兩國實現了郵件、鐵路和電話的互通,邊境貿易蓬勃發展,人員往來日趨頻繁。雖然立陶宛官方依然聲稱維爾紐斯是其法定首都,但兩國還是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系。得到立陶宛資助的地下抵抗組織「維爾紐斯解放同盟」也停止了活動。
在梅梅爾地區,親德的民族社會主義黨(克來彼達納粹黨)贏得了1938年的地區議會大選。這樣,立陶宛當局實際已經喪失了對該地區的控制權。1939年3月,立陶宛屈服於德國最後通碟的壓力,把梅梅爾地區歸還德國。
1939年9月18日,蘇聯紅軍佔領維爾紐斯,並把它還給了立陶宛。1940年7月14日和15日,立陶宛選舉產生「人民議會」,立陶宛共產黨上台執政,成為立陶宛境內唯一合法政黨。斯梅托納政府倒台。7月21日,「人民議會」宣布立陶宛加入蘇聯。8月3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宣布立陶宛為蘇聯境內的一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44年1月9日,斯梅托納病逝於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

Ⅳ 立陶宛大公國的歷史

史書上第一次提到立陶宛是在奎德林堡編年史中,這個編年史記載日期從1009年開始。

12世紀,斯拉夫編年史將立陶宛記載為羅斯人攻打的地方。

起初立陶宛異教徒向波洛茨克進攻,但隨後勢力增強,並組織自己的小規模襲擊。

在1180年至1183年的某一時刻,事態發生變化,立陶宛人開始連續不斷地進襲斯拉夫地帶,襲擊波洛茨克公國和普斯科夫,甚至威脅到了諾夫哥羅德。

這樣星星點點的軍事襲擊體現出立陶宛人在奧克什泰蒂亞的領土的鞏固。

軍事修士會利沃尼亞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出現在這一地帶,前者在1202年建立於里加,後者1226年紮根於普魯士。

基督教騎士團形成了對信奉異教的波羅的部落的重大威脅,並進一步促使這一地區形成國家。

簽訂於1219年的與加利西亞-沃里希連的和約證明了立陶宛人與薩莫吉希亞人的合作。

這份條約羅列出21位立陶宛公爵,其中包括5位來自奧克什泰蒂亞的高等公爵(日溫布達斯、道約塔斯、維利凱拉、道斯普倫加斯和明道加斯)和幾位來自薩莫吉希亞的公爵。

盡管立陶宛人和薩莫吉希亞人雙方此前彼此交戰,但現在他們得面對共同的敵人。

可能日溫布達斯擁有最大權力,至少幾位公爵來自同一家族。

對共同利益的正式承認,和建基於條約簽署人的統治階級的建立,預示著一個新生國家的興起。

南立陶宛公爵明道加斯在與加利西亞-沃里希連的條約中被提到,是5位高等公爵中一位。

根據利沃尼亞押韻編年史,到1230年代中期,明道加斯就已得到統治整個立陶宛的最高權力。

1236年,維金塔斯領導的薩莫吉希亞人在蘇勒戰役中擊敗利沃尼亞騎士團。

該騎士團被迫成為普魯士條頓騎士團的一個分支。

這意味著,薩摩吉希亞這一將利沃尼亞與普魯士分隔開來的狹長地帶成為了兩大騎士團的主要目標。

這場戰役讓騎士團和立陶宛在戰爭期間得以喘息,而立陶宛利用此機會向魯塞尼亞地帶進攻,吞並新格魯多克和格羅德諾。

1248年明道加斯與他的侄子陶特維拉斯和埃迪維達斯之間爆發內戰。

後兩者與維金塔斯、利沃尼亞騎士團、加利西亞的丹尼爾和沃里希連的瓦西里科結成反明道加斯的前大同盟。

明道加斯利用內戰與利沃尼亞騎士團結盟。

他保證昄依基督教,並獻出西立陶宛的部分領土以換取騎士團對他的侄子的軍事打擊和王位。

1251年明道加斯受洗,教宗英諾森四世發布教宗詔書,宣布成立立陶宛王國。

內戰結束後,明道加斯在1253年被封為立陶宛國王,開始10年的相對和平時期。

明道加斯試圖將其影響力向道加瓦河岸重要商業中心波拉茨克與平斯克蔓延。

條頓騎士團利用這一時期蘆信雀在薩摩吉希亞和利沃尼亞加強地位,但卻在1259年的斯庫奧達斯戰役和1260年的杜爾貝戰役失利。

這兩次失利激起瑟米加利亞人和普魯士人反抗騎士團。

在特萊尼奧塔的鼓動下,明道加斯撕毀與騎士團的和約,可能重新信奉他的舊神明,並與諾夫哥羅德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結盟。

他希望將所有波羅的部落聯合在立陶宛的統治下。

因為軍事行動不成功,明道加斯和特萊尼奧塔的關系惡化。

特萊尼奧塔與道曼塔斯在1263年刺殺明道加斯和他的兩個兒子魯克利斯和魯佩基斯。

立陶宛此後陷入多年的內戰陰霾之中。

自1263年到1269年,立陶宛出現3位大公——特萊尼奧塔、瓦伊什維爾卡斯和斯瓦爾恩並存的局面。

但是,國家沒有分裂,特萊德尼斯在1269年掌權。

他加強了立陶宛在黑魯塞尼亞的控制權並與利沃尼亞騎士團交戰,取得了1270年卡魯塞戰役和1279年艾茲克勞克萊戰役的勝利。

至於在1282年特萊德尼斯死後到1295年維特尼斯宣稱擁有大公之位之間的這一段時期,立陶宛大公是誰至今仍存較大爭議。

這一時期騎士團定下他們的征服行動。

1274年大普魯士起義結束,條頓騎士團繼續征服其他波羅的部落:1274年到1277年征服納德魯維亞人和斯卡爾維亞人,1283年征服約特溫吉亞人;利沃尼亞騎士團則在1291年繼續征服立陶宛坦沖最後的波羅旳盟友塞米加利亞。

騎士團現在可以將注意力全部集中於立陶宛了。

由其他波羅的部落構成的「緩沖地帶」消失,立陶宛大公國被迫自己與騎士團作戰。

格迪米納斯王朝統治立陶宛大公國已歷幾個世紀,而維陪早特尼斯是該王朝第一位統治者。

他的統治時期被看做是與騎士團、波蘭王國和魯塞尼亞之間的連年交戰。

維特尼斯被捲入與波蘭王權繼承權相關的斗爭之中,他在斗爭中支持馬佐夫舍的博萊斯瓦夫二世,後者與立陶宛女公爵高德蒙達結婚。

在魯塞尼亞,維特尼斯試圖收復在明道加斯遇刺後失去的土地,攻下平斯克公國和圖羅夫公國。

在與騎士團的沖突中,維特尼斯與里加市民結盟。

里加利用其穩固的地位鞏固了貿易路線,並為進一步的軍事行動提供根據地。

大約1307年,重要商貿中心波洛茨克被軍隊包圍。

維特尼斯也開始在尼曼河沿岸建設防禦工事網。

這條防禦工事網逐漸成為對抗條頓騎士團的重要防線。

領土擴張在格迪米納斯治下達到 *** ,此人建設了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 *** ,並建立了一個國土由黑海向波羅的海延伸的帝國。

1320年,西羅斯人的公國不是向立陶宛稱臣,就是被立陶宛直接吞並。

1321年格迪米納斯攻下基輔,流放統治基輔的最後一位留里克王朝成員斯坦尼斯瓦夫。

格迪米納斯重建了立陶宛大公國的永久首都維爾紐斯,這個首都可能是在1323年從特拉凱移過來的。

包括16世紀的馬切伊·斯特雷伊科夫斯基在內的部分學者認為新格魯多克是13世紀立陶宛的首都。

立陶宛是基輔羅斯西部和南部的理想繼承者。

幾乎周圍的所有國家被蒙古人劫掠或擊敗,但是蒙古的鐵騎卻在現在的白俄羅斯邊界停了下來,立陶宛大公國的大部分地方未受荼毒。

立陶宛的擴張浪潮也加快了,因為蒙古人對他們征服的地方統治薄弱。

羅斯諸公國從未被直接編入金帳汗國。

相反,它們一直是附庸國,享有程度尚可的獨立性。

立陶宛的擴張在東斯拉夫人的領土上只受到非常微弱的抵抗,而蒙古人對他們的抵禦也非常有限,立陶宛的崛起進入理想狀態。

但是立陶宛大公國不只建基於赫赫武功,外交與軍隊對立陶宛而言一向同樣重要。

立陶宛所征服的絕大多數城市,但非所有城市雖然在戰場上未被打敗,但也情願向立陶宛大公國稱臣。

因為它們中的大部分此前已向金帳汗國或莫斯科大公國稱藩,對它們而言這樣的決定不是放棄獨立,只是換了個主子而已。

在諾夫哥羅德可以看出這一點,這個國家經常進入立陶宛的勢力范圍,但只是偶爾附庸立陶宛大公國。

一定程度上,立陶宛的統治是城市內部斗爭的結果,這些城市試圖避免向馬佐夫舍投降。

但是這樣建國並不穩固。

城市內部政策的變化可能會將其拉出立陶宛的統治范圍,諾夫哥羅德和其他東斯拉夫城市多次出現這種情況。

立陶宛在1387年昄依基督教。

此次改宗由約蓋拉發起,而此人又將基督教祈禱文譯為立陶宛語。

立陶宛在維陶塔斯大帝統治時期(1392年到1430年)國力達到頂峰。

維陶塔斯是立陶宛大公國最著名的統治者之一。

他在1401年到1430年是大公,此外還是格羅德諾(1370年-1382年)與盧茨克(1387年-1389年)王公。

維陶塔斯是科斯圖提斯之子,約蓋拉堂兄,和瓦西里二世祖父,他的堂弟約蓋拉在1386年成為波蘭國王。

1410年,維陶塔斯親帥大公國軍隊參與格倫瓦德之戰。

此戰波蘭-立陶宛聯軍對條頓騎士團取得決定性勝利。

維陶塔斯支持國內的經濟發展,進行了多次改革。

維陶塔斯在統治時期內在立陶宛大公國逐步推行中央集權,他用忠於自己的地方長官取代那些與大公有著血緣關系的本地王公。

這些地方長官為富有地主,形成了立陶宛大公國的貴族階層。

維陶塔斯治下,拉齊維烏家族和戈什陶塔斯家族開始獲得影響力。

但是,莫斯科大公國因其影響力的迅速擴張成了立陶宛大公國的敵人,在1478年吞並諾夫哥羅德後,莫斯科大公國確實是東北歐最突出的國家。

1492年至1508年間,伊凡三世在關鍵之戰維德羅沙戰役取勝後,收復了基輔羅斯故土,譬如切爾尼戈夫和布良斯克。

立陶宛的領土遭到莫斯科的侵佔,以及後者對立陶宛國家產生威脅的局面,迫使立陶宛與波蘭走得更近,立陶宛與它的西部鄰國在1569年的盧布林聯合中合並為波蘭立陶宛聯邦(「兩國聯邦」)。

根據聯合, 過去由在很大程度上被魯塞尼亞化的立陶宛大公國的諸多領土被轉給波蘭王國領地,立陶宛自身在波蘭的統治下也逐漸被波蘭化。

大公國在聯邦仍保留諸多權力(包括也已擁有自己的 *** 、國庫和軍隊),直到1791年五三憲法通過。

波蘭立陶宛王國成立初期,開始對周圍各國展開侵佔,如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並與沙俄君主伊凡雷帝於1558年展開維持25年的拉脫維亞戰爭,爭奪拉脫維亞。

戰爭中王國雖獲勝,但之後又與沙俄及瑞典持續戰爭與沖突,國力因此日漸消耗。

16世紀中期開始,沙俄以蠶吞方式逐漸入侵該王國,並兼並大片土地,王國搖搖欲墜。

18世紀,普魯士崛起,最終,該王國土地遭沙俄、奧地利和普魯士三國瓜分。

1795年,波蘭立陶宛王國正式滅亡。

在瓜分波蘭立陶宛聯邦後,前大公國的大部分領土被俄羅斯帝國直接吞並,而不置入波蘭會議王國(由聯邦的剩餘部分構成,君主是俄羅斯沙皇)但是,在1812年,在俄法戰爭前夕,前大公國領土發生反抗俄國的暴動。

在拿破崙抵達維爾紐斯後,他宣稱成立立陶宛大公國臨時代表 *** ,並相應地重建波蘭立陶宛聯合。

但是,因為僅半年後拿破崙的「大軍」被俄國擊退,並繼續向西撤退,聯合從未實現。

1812年12月,維爾紐斯被俄軍重新佔領,將所有重建大公國的計劃畫上句號。

Ⅳ 如俄羅斯對立陶宛進行軍事打擊,一天時間能把它全部拿下嗎

如果單純從軍事實力來講,以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以及戰斗民族強悍的作風,在一天時間把立陶宛拿下來,是可以的。但是,俄羅斯不會這樣乾的,為什麼呢?

三、立陶宛雖然是波羅的海的一個小國,但國家不分大小,作為一個主權國家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已經被美國等西方國家貼上了「入侵"的標簽。如果又對立陶宛發動軍事打擊,這可真的會觸犯眾怒,連中國、白俄羅斯這些力挺俄羅斯的兄弟國家也很難說話。

綜上所述,俄羅斯不是能不能在一天時間把立陶宛拿下的問題,而是這樣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

Ⅵ 立陶宛為什麼喜歡白俄羅斯

原因1:立陶宛首都靠近白羅斯邊境
地理原因是其中一項最重要的考量。白羅斯與立陶宛、波蘭、拉脫維亞、俄羅斯、烏克蘭接壤。這幾個國家,近日都有就白羅斯危機發表意見。
但對立陶宛而言,她與白羅斯最為」親密「。其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幾乎與白羅斯國土相接,距離邊防海關只有約35公里,大半個小時車程而已。
維爾紐斯和明斯克相距也只有約170公里,慢慢開車一個半小時就到了。因此,白羅斯局勢一旦出現什麼巨大變化,首當其沖必是立陶宛。
原因2:家門口的核電站帶來怨氣
而且,適逢近期立陶宛就著白羅斯政府在邊境建成核電廠,積極向國際,尤其歐盟各國,表達強烈的擔憂。白羅斯危機正是立陶宛積極培養外交力,留待他日討價還價的好機會。
該核電廠位於西北部地區奧斯特羅韋茨(Astravets),為白羅斯當地首間核電廠,由俄羅斯援建。已為第一個反應堆注入燃料,預期核電廠將於本年底正式啟動。

Ⅶ 白俄羅斯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政府是否有採取措施

在8月9日的總統大選中,現任總統盧卡申科以80%的得票率獲勝,反對派的總統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及其集體認為選舉舞弊,並且群眾展開大規模的示威抗議活動。

反對派成立“協調委員會”推進政治轉型,然而抗議活動到了第三周的時候,兩名委員會成員被捕,政府開始進行有效措施,對鼓動群眾的人員進行逮捕,並且打壓季哈諾夫斯卡婭一系的勢力,對白俄羅斯政府來說是快刀斬亂麻,藉此清洗反對一派的勢力成員,想維護盧卡申科的權力的統一完整性,然後政府站不到輿論的制高點,打壓不了反對勢力的逐漸變大。

政府已經無力清掃國內的反對派勢力,穩定白俄羅斯的國內局勢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而且外國個別國家已經准備對白俄羅斯的國內穩定進行勸解,德國外長馬斯呼籲盧卡申科同反對派進行對話,以解決眼下的局勢。希望白俄羅斯政府不要暴力行使權利,尊重示威者的權利。無論怎麼樣都希望俄羅斯國內能快速穩定下來。和平解決這件事。

Ⅷ 立陶宛為什麼敢挑釁中國

立陶宛敢挑釁中國的原因有俄羅斯因素和美國鼓動。

立陶宛之所以一二再,再二三的挑釁中國,其實原因就在中國與俄羅斯友好,而俄羅斯與立陶宛有矛盾。俗話說敵人的朋友是敵人,或許正是因為中國與俄羅斯友好,讓立陶宛把宴州埋中國當成「敵人」。

立陶宛這兩年一直與俄羅斯對著干,而且支持俄羅斯國內反對派納瓦爾尼,甚至跟在西方大國後面制裁俄羅斯。對於這樣一個極端親美的國家,當親美政客看到中國與俄羅斯關系一直保持友好,他們就會把矛頭對准中國。

應對措施

1、外交層級解決。

中國外交部召回了中國駐立大使,並要求立陶宛也召回駐華大使,這已經是比較嚴重、嚴厲的外交措施,中國很少使跡橡用。如果立陶宛繼續向前,那麼未來不排除會斷交。

2、聯合俄羅斯、白俄羅斯這兩個與立陶宛接壤的國家實施制裁。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聯合俄羅晌螞斯、白俄羅斯在立陶宛邊境進行軍演,對其進行震懾。按慣例,我們也會到俄羅斯境內去進行聯合軍演,不妨把聯演地點就放在立陶宛邊境。

3、利用好資本主義的缺點。

資本主義有一個天然的缺點,那就是其國內很容易被分化、控制,甚至引起動盪。美國這么多年來不斷推行西式民主,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方便它分化、控制別國,你要不聽話,然後就是國內一波抗議、零元購什麼的。

Ⅸ 立陶宛延長部分地區的國家緊急狀態至12月16日,目前當地局勢如何

立陶宛延長部分地區的國家緊急狀態至12月16日,目前當地局勢如下。

一、立陶宛延長部分地區的國家緊急狀態

白俄羅斯與其鄰居之間的難民危機是從2021年八月開始的。大批中東難民從白俄羅斯前往鄰近的波蘭、立陶宛,目的是進入西歐,例如德國。由於越來越多的邊界難民,當地的形勢最近變得越來越緊張。

目前白境內有大約7000名難民,其中約2000人滯留在邊境的臨時營地中,另有200至500人在進入波蘭後被強行驅趕出來而分散在邊境其他地方。

本來,白俄羅斯也是做好了接收難民的准備。白俄羅斯還在與邊界有關的地方設立了一個專門的避難所,以幫助安置一些難民。雖然這讓白俄羅斯的難民們有了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但這些難民的湧入,卻讓白俄羅斯的外交和國內局勢變得更加緊張。

Ⅹ 立陶宛的獨立過程

立陶宛的獨立過程,具體內容如下:
公元5—6世紀出現階級社會。12紀,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土大部在西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1558—1583年,立陶宛參加了反俄國的立窩尼亞戰爭。 1569年根據盧布林條約,波蘭和立陶宛合並成立了波蘭立陶宛王國。1795—1815年整個立陶宛(除克萊佩達邊區外)並入俄國。立陶宛人民參加了 1830年至1831年和1863年至1864年的波蘭起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立被德國佔領。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獨立,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918年12月至1919年1月立陶宛大部分領土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羅斯聯合組成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8月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並宣布獨立。1926年9月28日,蘇聯政府同立陶宛締結互不侵犯條約。同年12月,法西斯分子發動政變得逞。根據1939年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秘密議定書,立陶宛被劃歸蘇聯版圖,隨後蘇軍進入立陶宛,蘇德戰爭爆發後,立陶宛被德國佔領。1944年,蘇聯軍隊再度佔領立陶宛,並成立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蘇聯。
1990年,立陶宛最高蘇維埃會議通過決議脫離蘇聯,成立立陶宛共和國。獨立的第一步行動將是從蘇聯KGB手中接管邊境,其次是驅逐蘇聯駐軍。1990年 3月11日,立陶宛通過了獨立法案。3月14日,立陶宛政府要求蘇軍立即「體面」的撤離,否則雙方將成為「敵對」的國家。1990年4月,蘇聯開始對立陶宛進行了長達74天的經濟封鎖,停止了石油電力供應,要求立陶宛放棄獨立主張。同年,立陶宛無法承受嚴苛的經濟封鎖,被迫撤消了獨立法案...........
然而,蘇聯已經是風雨飄搖,國內矛盾層出不窮。這時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突然宣布廢除與蘇聯合並的協議,進入了一個相對獨立的過渡過程,最終將實現獨立。這又給了立陶宛一絲獨立的希望......
1991年1月2日,蘇軍進占里加,控制了所有的新聞出版單位。蘇軍空降兵和內務部隊閃電般的襲擊了立陶宛的主要城市,當地警察和准軍事部門基本上被解除了武裝。1月9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嚴令蘇軍「立刻消滅立陶宛的資產階級野心家」......
1991年1月10日,蘇聯當局佔領首都維爾紐斯的主要出版社,立陶宛實施軍事管制,與外界的通訊聯系基本中斷。
1991年1月11日,立陶宛成立「救國委員會」, 「將承擔起共和國的命運」。當天「救國委員會」要求與莫斯科對話,但是,莫斯科的回復是「總統戈爾巴喬夫正在用餐」。當日,維爾紐斯的鐵路、機場全部被蘇聯內務部隊接管..........
1991年1月12日,立陶宛「救國委員會」利用僅存的警察學校和政府警衛部隊組成了立陶宛獨立武裝力量,並且動員部分大學中接受預備役訓練的學生,任務是保衛還未被佔領的電視台.......
1991年1月13日,蘇聯又採取武裝行動佔了維爾紐斯的電視塔,在此過程中14被害,700多人受傷。自稱」救國委員會」宣稱政府已被推翻,不過最終未成功佔領最高蘇維埃等政府機構。
1991年蘇聯「八·一九事件」後,葉利欽把蘇共和俄共全部財產歸俄羅斯政府所有,蘇聯軍隊、內務、安全、外交、財政等重要部門被改組。葉利欽並接管了蘇聯國家銀行。戈爾巴喬夫大權旁落。
1991年9月6日,蘇聯最高權力機關——國務委員會正式承認立陶宛的獨立。同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聯合國。2001年5月立陶宛正式加入世貿組織。

閱讀全文

與看白俄羅斯如何收拾立陶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4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