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幾個關於俄羅斯防空導彈的問題
sa11和sa17是山毛櫸原和改進型。第二個問題可以網路一下。俄羅斯野戰防空多用鎧甲,中型軍事基地部屬s300而戰略目標多採用s350和s400的雙重保護。
㈡ 俄羅斯的S300防空導彈系統,它是否具備擊落美國F22戰機的能力
最近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被炒得非常熱。這款綽號為「凱旋」的戰區防空系統的優點非常多,其最重要的優點是採取了高性能的雷達,可以跟蹤並擊落隱身戰斗機。但是其前身s300的勢頭以下被壓了下去。原因其實非常明了,那就是s300並不能擊落F22,甚至沒有擊落F22的能力。
畢竟一款防空導彈如果連目標都無法發現和跟蹤,擊落目標只是一句空話。所以對於S300來說,面對以F22為首的五代機還是有壓力的。但是這是不是說S300就一定無法擊落五代機了?筆者認為是未必的,比如俄羅斯在敘利亞布置的S300陣地,採用的S300就經過了加強和改造,讓這款老式導彈能夠發揮出更強的性能。因為雷達經過了更換,讓s300有了看見隱身戰斗機的能力。這樣一來,S300對F22還是有著不小的威脅的。
當然這些都是紙面數據推演出來的結果。畢竟美國的F22在敘利亞上空經常飛過,但是面對俄羅斯布置了S300的防空識別區還是離得很遠。
㈢ 我國防空識別區俄羅斯怎麼看
第一,當前俄羅斯不會發表意見。
第二,如果真的矛盾激化,俄羅斯會聲援中國,並在武器上給中國支持,但不會出兵。
第三,如果中國戰敗,或者快戰敗的時候,俄羅斯會雪上加霜的從背後給中國一刀。從中獲取利益。
㈣ 如何快速區分中國和俄羅斯的蘇霍伊戰斗機呢
第一.看前輪:
su-27、su-30、su-35和su-37都是一個系列的戰機-su-27改進而來,基本上外形沿用一致的框架,臉盲症的分辨有些困難。其實稍微了解su-27這個系列的軍迷都有方法辨別,今天就不說什麼技術參數之類的,就單單從外形辨別這幾款戰機。su-27與su30、su35和su37如何辨別,大家就認准這個特徵就行了:這幾款戰機中,前輪是單輪,座艙是單座的就是su-27,su27的前輪都是單輪,su30、su35和su37都是雙輪。
第二.從座位和三翼面區分:
SU-30是雙座,SU-27,SU-35,SU-37是單座。SU-30有的型號是三翼面,也就是說有翼前小翼,而SU-35(早期型號),SU-37全部都是三翼面。
三翼面布局是在正常式布局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水平前翼而構成(即前翼+機翼+平尾),因此,它綜合了正常式和鴨式布局的優點,經過仔細設計,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氣動特性,特別是操縱和配平特性。其機動性改善是明顯的。
所以可以用如下方法來區別:
㈤ 俄羅斯的防空導彈系統
遠程導彈S-400最好,中國早期的防空導彈都是受蘇聯的仿製改進產品。
俄羅斯防空以導彈為主,小型高炮為輔。特別是導彈部分,形成了從低到高、從近到遠的防空體系,是世界上防空力量最強、防空導彈發展最快的國家。
目前,俄防空軍正在改進現役防空導彈的跟蹤制導系統、提高攻擊多目標和電子戰性能,全面提高防空作戰能力。到21世紀初,俄陸軍野戰防空武器將以防空導彈為主,高炮為輔,配以各種情報保障和射擊指揮系統,構成遠、中、近程和中高空、低空相結合的防空火力配系。
(1)C-300地空/反導系統
俄羅斯C-300地空/反導系統是一種先進的機動式多頻道全天候防空武器系統,西方稱之為SA-10,既能對付高性能的作戰飛機,又能射擊巡航導彈和其他空中目標,對戰斗機的攻擊高度為25~27千米,對導彈的有效攻擊距離為40千米。目前,俄羅斯戰略防空導彈部隊中有65%以上是C-300,而且隨著老式系統的不斷退役,這一比例還將會增大。
C-300地空/反導系統可以說一直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的戰略守護神。作為一種全天候防空導彈系統,它可以同時攻擊多個目標,能夠對付從超低空到高空各種高度的密集空襲。另外,C-300P還能攔截近程戰術彈道導彈,其作戰性能與美國的MIM-104"愛國者"PAC-2導彈系統相仿。但兩者所擔負的任務不同:C-300P是為了實現前蘇聯戰略防空網的現代化,而"愛國者"卻是為陸軍野戰部隊提供保護。
近年來,俄又在C-300PMU1的基礎上研製出新型反導系統C-300PMU2。該系統裝備了新型(48N6E),射程由C-300PMU-1的150千米增加到200千米,彈片摧毀能力提高1倍。該系統提高了對付遠程巡航導彈的能力,1枚導彈攔截低空飛行巡航導彈的成功率為80%~86%。對低空的目標,導彈會像鷹一樣從上向下攻擊。殺傷各種戰術、戰略航空兵飛機的命中率為80%~93%,殺傷低空的巡航導彈的命中率為80%~98%。其主要作戰性能特點如下:
一是具有較強的快速機動和快速反應能力。導彈能在公路、鐵路上運輸,能自動對指示目標實施戰斗行動,能自動地發現、跟蹤和攔截目標。
二是具有全天候作戰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能在任何復雜氣象條件下執行防空任務,能在敵方實施有源和無源干擾的條件下作戰。
三是採用先進的垂直發射技術,具有全方位攔截目標的能力。
四是性能優良,維護費用低,實用性強。
(2)C-400防空導彈
C-400"凱旋"新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是在改進C-300PMU1系列地空導彈系統的基礎上而研製成功的,屬於第四代防空導彈系統,是現役和在研防空導彈中最先進的一種,可以對付當今多種空中威脅,包括各種作戰飛機、空中預警機、戰役戰術導彈以及其他精確制導武器。它不僅能攻擊高、遠目標,不能對付低空飛行目標。無論是殺傷范圍、殺傷效能,還是在殺傷目標的多樣性方面都址分突出。
C-400攔截飛機的最大距離為400千米,為世界之最;攔截彈道導彈的最大距離是50~60千米,比美國的"愛國者"和俄羅斯的"驕子"C-300PMU2的最大距離遠10~20千米;其攔截率極高,可確保摧毀空中400千米范圍內的飛機目標。
C-400防空導彈系統是一種具有防空和反導能力的武器系統,因其性能優於第四代地空導彈系統,所以俄羅斯軍方稱其為"四代半"地空導彈系統。
C-400防空導彈主要由照射和制導雷達、發射裝備、指揮控制系統、保障系統、導彈及發射裝置組成。這些分系統安裝在重型卡車上,從而可以保證整個導彈系統快速機動和快速反應。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可以打擊多種目標包括隱身目標。它攔截200千米以高空到超低空直至幾十米的空中飛行目標,包括彈道導彈和掠地飛行的"戰斧",而且它高性能的雷達可以發現隱蔽性很好的目標,隱身飛機F-117也在所難免。
二是具有很強的識別力與判斷力。它能同時攻擊6~10個目標,而且具有目標優先選擇的能力。發射幾秒鍾後,即能判明哪進偵察機、哪些是轟炸機或戰斗機,然後加以選擇,並同時對不同方向的6個目標實施打擊。
三是射程遠。可在400千米的范圍內發現並摧毀當今世界上一切空中入性目標。
四是反應快。具有相當強的機動與瓜能力,接到作戰命令5分鍾之後就可進入作戰狀態,比西方同類系統快6~7倍。
五是採用垂直發射方式,具有全方位攔截目標的能力。
六是可使用多種型號導彈,抗干擾能力強。
(3)"安泰"-2500防空導彈系統
"安泰"-2500是一種機動式多用途反導彈和反飛機防空系統,屬於俄羅斯新一代防空武器系統,為C-300B系統的改進型。其任務是保衛國家的重要工業和軍事目標、軍隊部署,使之免遭敵方彈道導彈和氣動導彈的中攻擊,是當今世界上惟一一種反導彈、反飛機多用途導彈系統。
該導彈能有效地殺傷2500千米距離以內的彈道導彈,也能對付各種類型的氣動彈道目標。"安泰"-2500系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區的各種形式的軍事沖突中自主作戰,必要時也可以與國家的軍隊和武器自動化指揮系統聯合作戰。
"安泰"-2500系統能夠同時攻擊24個氣動目標,或者同時攻擊16枚有效雷達反射面積為0.02米sup2以下、飛行速度為4500米/秒以內的導彈。此時,扇掃雷達發現目標的距離為175千米,保衛區域面積可達2500千米sup2。
系統配置有圓周掃描雷達和相控陣雷達,發射車分為四聯裝和兩聯裝發射車。每個"安泰"-2500防空導彈營的火力配備包括1部9C15M2型圓周掃描目標搜索雷達,1部9C19M扇面掃描目標搜索雷達,1部9C457M型指揮車,4部9C32M型多通道導彈制導站,24部9A83M型發射車,24部導彈發射裝填車,48枚9M82M型導彈,96枚9M83M型導彈。
"安泰"-2500防空導彈系統的作戰方式完全自動化。具有導彈系統操作人員少、且不要求較長時間的射前准備等優勢。
(4)SA-11近程地空導彈
SA-11地空導彈又稱"牛虻"地空導彈,在前蘇聯從未公開展出過。據西方推測,它是一種機動式全天候型近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採用半主動單脈沖雷達制導;導彈彈長5.56米,彈徑為400毫米,翼展860毫米,彈重為690千克;最大作戰半徑20000米,最小3000米;最大飛行速度為3倍聲速,最大徑向速度為50米/秒;最大過載為20g;作戰高度最大140千米,最小30千米;在值班狀態下,導彈武器系統的反應時間為(16~19)秒,系統從冷狀態進入臨戰狀態的准備時間不超過3分鍾;高能破片殺傷戰斗部重70千克,配有經過改進的無線電-電子近炸引信,殺傷距離為17米。主要用於對付中低空高速飛機,適於野戰防空,也可擔負要地防空。
SA-11地空導彈實際上是俄羅斯9M38艦空導彈的陸用型,美國稱為SA-11,"牛虻"是北約的稱法。9M38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在俄羅斯還被命名為9K37"山毛櫸"-1或"恆河"。西方國家認為,該導彈的性能介西方的"響尾蛇"和"霍克"之間,用來代替SA-4和SA-6導彈,此外,SA-11導彈還大量向國外出口。
(5)SA-15近程地空導彈
SA-15近也空導彈又叫"道爾"、"圓環胎"導彈,是一種機動型全天候近程防空武器,用於為野戰部隊或各種軍事目標提供近距離對空防禦。採用9M331型"法克爾"單級導彈,即SA-N-9型艦空導彈的改進型。導彈長2.9米,直徑0.232米,戰斗部重15千克,發射重量165千克。導彈採用鴨式氣動布局,配備一台大功率的雙推力(即一台發動機同時起到助推器和巡航發動機的作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為850米/秒,機動過載為30g。對於作戰飛機和直升機,導彈射程(1.5~12)千米,射高(10~6000)米;對於巡航導彈,導彈最大射程為6千米,最大射高4千米。每輛戰斗車配備8枚導彈,它們裝在炮塔前部垂直並置的2個密封發射箱中,在全使用期內無需進行任何維護。
"道爾"是世界上第一種專用於防禦精確制導武器的近程地空導彈系統。它採用了三坐標搜索雷達,並具有垂直發射和同時攻擊2個目標的能力,可在任何復雜氣象條件下充當防空作戰的"多面手",能有效攔截低空突防的作戰飛機和巡航導彈等空襲目標。
"道爾"導彈系統的核心是戰斗。由於將眾多的作戰和保障系統一輛車上,"道爾"戰斗車可單獨構成一個火力單元,獨立完成從搜索、發現直至攻擊目標的所有作戰任務。除導彈發射和制導需短暫停車外,全部作戰程度可在行進間完成。一個"道爾"導彈連編配4輛戰斗車和1輛履帶式自動化指揮車,構成獨立遂行戰斗任務的最小戰術單位。
"道爾"導彈系統的反應時間很短,約為(3.4~10.6)秒,由行進間停車發射導彈只需2秒鍾,並可同時發射2枚導彈攻擊2個不同目標。整個作戰程序高度自動化,系統可在無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執行全部操作。由於"道爾"導彈系統和了先進的垂直發射技術,可以同時實施全方位攔截,加上系統反應時間短,火力和抗飽的攻擊能力大為增強。
"道爾"導彈系統的火控系統採用了多種先進的感測器,具有較強的目標探測和攻擊能力。它能在敵方實施有源干擾和無源干擾的條件下作戰,抗干擾能力較強。一旦搜索雷達遭到干擾,"道爾"導彈系統還能依靠Csup3I系統提供目標數據,對目標實施跟蹤和攔截。
"道爾"導彈系統在國際同類防空導彈系統中堪稱一流水平。俄羅斯於1991年開始少量列裝,1993年大批量換裝。目前,先進的"道爾"地空導彈系統是俄軍野防空的主戰兵器。
(6)SA-17防空導彈
SA-17"灰熊"(俄代號"山毛櫸"-2M)是俄羅斯的一種新型防空導彈系統,1995年進入俄陸軍服役。導彈長5.5米,彈徑0.4米,發射重量710~720千克,高爆破片戰斗部重50~70千克,採用雷達近炸和觸發引信。該彈的最大機動過載為30g,最大有效射程50千米,最小有效射程2.5千米,最大有效高度24千米,最小有效高度10米,最大目標速度為1200米/秒(臨近目標)或300~400米/秒(離去目標)。
該系統的作戰目標為戰略和戰術飛機、戰術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戰術空射型導彈、直升機和無人駕駛。SA-17導彈看起來好象是R-37空空導彈的加大型。它採用半主動雷達末段尋的導引頭,可進行慣性中段制導和數據傳輸彈道修正。動力裝置為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速度可達1200米/秒。另外,俄羅斯還在研製一種帶三角翼的導彈,以在攻擊目標時提高導彈的機動性。
SA-17主要由指揮車、目標搜索雷達、照射和導彈制導雷達、自行式火力單元、自行式裝填發射車、導彈等幾部分組成。
一個典型的SA-17導彈團包括一個配備指揮車和目標搜索雷達車的指揮班,兩個Ⅱ型連隊(每個連隊有1輛照射和導彈制導雷達車、2輛發射裝填車)和4個Ⅰ型連隊(每個連隊有1輛自行式火力單元車和1輛發射裝填車)。一個SA-17導彈團一般可同時攻擊12~24個目標。導彈團的最大行軍速度為70千米/小時,Ⅰ型連隊在進行自主作戰時,可同時攻擊4個目標,發射方向的地形容許高度為2米,反應時間為4秒,單車發射速率1枚/4秒,准備時間在行軍狀態為5分鍾,位置移動後為20秒。Ⅱ型連隊在進行自主作戰時,可同時攻擊4個目標,發射方向的地形容許高度為20米,反應時間為8~10秒,單車發射速率為1枚/4秒,從行軍狀態展開的准備時間為10~15分鍾。
(7)SA-18攜帶型地空導彈
SA-18"松雞"(俄代號9K38"針")是繼SA-7("箭"-2)、SA-14("箭"-3)和SA-16("針"-1)事俄析型的攜帶型地空導彈系統,於1983年進入部隊服役,用於取代SA-7,攻擊低空機動和非機動目標以及懸停直升機等。
SA-18是在SA-14和SA-16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一代攜帶型地空導彈,它吸收了兩者性能和技術上的優勢,同時又注入和新技術,性能更為優越。它是俄羅斯現役最先進的使攜式地空導彈系統,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抗紅外干擾能力強。SA-18採用雙通道紅外導引頭,導引頭內的目標選擇邏輯裝置能夠識別由超聲速目標發射的各種紅外假目標,抗紅外干擾能力很強,可以對付信號彈、閃光彈和調制式紅外干擾等多種干擾。
二是殺傷力強。SA-18導彈除了戰斗部外,依據目標狀況的不同,還可剩餘0.6~1.3千克固體推進劑,與戰斗部同時引爆。除此之外,在引爆戰斗部之前的瞬間,導引頭邏輯裝置能裝導彈瞄準點從目標的發動機尾焰區轉向機體中部,確保對目標的最大殺傷。
三是自動化程度高。作戰時,射手只需探測到目標並通過瞄準裝置瞄準,激活電池,將扳機向後扳到底,後續發射程度、敵我識別詢問、彈上系統激活和導彈發射都是自動進行的。
四是可攻擊目標種類多,方式靈活。該系統可攻擊低空機動和非機動目標,包括固定翼飛機、懸停直升機、巡航導彈等。不僅能尾追攻擊目標,而且還能從下面和側面攻擊目標,實現了全向攻擊。
五是速度快、作戰空域大。導彈採用起飛和主航二級發機,能以超聲速攻擊目標。
六是可靠性高。整個導彈系統中包括一套維修設備,每小時可對12枚導彈或12部發射裝置進行技術檢查,確保戰場作戰和訓練和正常進行。
迄今為止,導彈武器系統已經發展成一個武器家庭,共有3種改型,它們是"針"-D、"針"-N、"針"-S。"針"系統在俄海軍的艦船和潛艇上服役時的代號為"針"-M。另外,"針"系統還有一種空空改型"針"-V,用於裝備米格-24、米格-25、米格-35戰斗機和米格-28以及卡-50和卡-52等直升機。
㈥ 雷達是如何識別防空區的客機和戰機的
一般來說,很多海洋國家都劃定有防空識別區,防空識別區劃分後,就會對航經此區域的飛行器提出要求,」任何非本國航空器要飛入本國防空識別區之前,都要向該區的航管單位提出飛行計劃及目的。"但是防空識別區有時候不是全部都是軍用飛機,很多時候飛過的是民航客機,那麼問題來了,雷達是如何識別防空區的客機和戰機的?
飛行預報呢通俗的來講就是飛行前所發出的飛行申請,通常包括飛行任務、飛行批架次、飛機型號、飛行機組、飛行航線、飛行高度、飛行時間、明確通信頻率以及需要沿途各機場及區調保障的其他事宜。可以說飛行預報是向你飛行所需要進入的國家詳細的申報你飛行所需要的各種數據及資料。
㈦ 防空導彈如何進行敵我識別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加密的問答機構,地面防空導彈或者飛機想逼近的飛行器發射一個加密信號,然後逼近的飛行器回答一個加密的信號,這樣就可以確定是自己人了。如果發射三次信號對方均未回答就視為敵人,地空導彈可以攻擊目標。東西很簡單,但是加密信號是嚴格保密的軍事秘密。一樓說的有些不對。因為地空導彈在攻擊目標的時候主要靠破片來攻擊,也就是在高空稀薄的空氣中地空導彈靠他的強大的戰斗部爆炸產生的巨大沖擊力和破片來擊落敵機。因為高空空氣稀薄所以即使在上百米的距離上爆炸也能把敵機擊落或者擊傷。所以在我放飛機與敵機纏斗的情況下是不能發射地空導彈的,以為容易一顆導彈打下來兩架飛機。但是彈頭的瞄準是不會出錯的。
㈧ 雷達是怎樣識別防空區的客機和戰機的
通過分析雷達反射的雷達波。民用飛機和軍用飛機的形狀差異很大,反射的雷達波不同,所以雷達可以識別不同型號的飛機
㈨ 美國空軍為什麼不敢進入俄羅斯的防空識別區
美國空軍為什麼不敢進入俄羅斯的防空識別區不是不敢去是近幾年去的少一些通過其他方式監視俄羅斯在一個就是有歷史故事國內報道的少(比較有名的空中手術刀、我艦奉命撞擊你艦、俄飛機在美國航母低空飛過、在美戰艦上空放油等)
美國人不光(不敢)進入俄羅斯的防空識別區,就是到俄羅斯的海域,美國艦船也從來不敢輕易靠近。我們經常聽到,美國戰斗機和軍艦,全世界到處招搖過市,到處耀武揚威。但是唯獨不敢去招惹俄羅斯。
㈩ 俄羅斯的防空體系究竟怎麼樣
俄羅斯是一個非常重視防空的國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冷戰時期,再到蘇聯解體,俄羅斯始終把防空體系的建設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俄羅斯認為,國家沒有可靠的防空體系,就不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也不可能有效地使用進攻性武器。一個國家必須建立有效的防空體系,應當把發展殲擊機航空兵和地面防空部隊作為武裝力量建設的優先方向。尤其是近期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和美軍空襲作戰理論的發展,給俄羅斯帶來了強烈的震撼。於是,俄羅斯對自身的防空體系進行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調整,使其更加適應當前的俄軍事戰略。本文主要介紹俄羅斯防空體系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趨勢。 一、從「國土防空軍」到「空防集團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空軍對前蘇聯的城市實施狂轟亂炸,使前蘇聯的不少城市夷為平地。面對嚴重的空中威脅,為了解決莫斯科等重要城市的防空問題,斯大林提出莫斯科防空要高炮部隊和殲擊機部隊統一使用,實施一體化的防空。由斯大林簽署命令,於1941年11月9日成立了蘇聯國家防空委員會,抽調40個殲擊航空兵團與高射炮兵部隊、探照燈部隊、地面對空監視哨部隊、通訊部隊等,組成了專門用於國土防空的軍和師,擔負起莫斯科、列寧格勒等大城市以及其它重要目標的防空作戰任務,這樣大大提高了防空作戰的效率。戰爭實踐表明,德國空軍沒有給莫斯科造成太大威脅,很少有德國飛機能飛進莫斯科市區。根據戰爭的需要,蘇軍還組建了多個防空戰略戰役軍團——防空方面軍,負責廣大區域的防空作戰,為其它軍種的作戰行動和國家重要目標的空中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掩護。到戰爭後期,國土防空部隊採取了積極的進攻作戰行動,對地面部隊提供了伴隨方式的對空掩護。1948年,在前蘇聯著名軍事將領朱可夫的直接組織下,國土防空部隊從蘇聯武裝力量炮兵司令員的領導下分離出來,成立了專門負責國家防空的獨立軍種——國土防空軍。 國土防空軍主要裝備殲擊機、高射炮、雷達、探照燈等防空武器。二戰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從1952年起,蘇聯國土防空軍開始裝備各種射程和用途的地空導彈。地空導彈兵開始登上了戰爭舞台,並迅速發展,逐步取代了高射炮兵,成為地面防空的主戰兵種。此外,大量新型雷達裝備部隊,1955年,蘇聯國土防空軍將大量裝備各種雷達的地面對空監視部隊,定名為無線電技術(雷達)兵。由於各種電子戰裝備的大量使用,蘇聯國土防空軍又成立了重要的戰斗保障兵種——電子對抗兵。為防禦來自太空的威脅,1967年,蘇聯國土防空軍中又組建了導彈-太空防禦兵。 蘇聯解體後,由於經濟困難,俄羅斯提出了防禦性軍事學說。1998年原隸屬於國土防空軍的太空防禦部隊與戰略火箭軍合並,國土防空軍所屬的防空集團軍與戰區所屬的前線航空兵合並為空防集團軍,行使對戰區內陸軍的航空火力支援和戰區防空的雙重職能。經過精簡,原有的11個防空集團軍改編調整為5個空防集團軍,擔負俄羅斯各戰區的防空任務。 二、俄羅斯防空體系的基本現狀 從要素上分析,俄羅斯防空體系由偵察系統、殲擊航空兵掩護系統、地空導彈掩護系統、防空指揮自動化系統、電子戰系統和保障系統六大部分組成。其中殲擊航空兵和地空導彈兵是防空作戰體系的兩大支柱。從層次上分析,將防空體系構成要素根據作戰使命、任務組合起來,可以分成戰略、戰役、戰術三個層次。 (一)防空指揮體系 目前,俄空軍共有5個空防集團軍,包括第4、5、6、11、14空防集團軍,分別部署在北高加索、伏爾加河沿岸-烏拉爾、列寧格勒、遠東、西伯利亞五個軍區防空地域。此外,第1防空軍部署在單獨的莫斯科軍區。部署在各軍區的空防集團軍,由總參謀部通過軍區進行指揮。 平時,各軍區以空防集團軍為基礎組建防空地幅,防空地幅是武裝力量各軍種防空部隊的一種作戰編組,由空防集團軍司令指揮。它不僅可以指揮防空地幅內的空防集團軍所屬部隊,還可以指揮在該地幅內展開的其他軍兵種的防空部隊。防空地幅在地理范圍上盡量與軍區、艦隊(區艦隊)的作戰地域相近,並考慮到戰略導彈兵集團軍的展開地域。防空地幅由防空地域構成,防空地域以空防集團軍編成內的防空軍、防空師為基礎組建。 (二)空防集團軍的編成及主要裝備 空防集團軍是空軍戰役軍團,是戰區內實施空中進攻、對地面軍隊支援和各種類型的防空戰役的主體和主要力量。其編成根據戰略方向和重要程度及所擔負的任務而有較大差別,一般編有數個防空師或一個防空軍,1~2個混合航空兵師或數個轟炸航空兵、強擊航空兵、前線殲擊機航空兵師。防空師(軍)編有1~2個無線電技術兵團(旅)、3~4個地空導彈兵團(旅)和2~3個殲擊航空兵團、一個電子對抗營。 空防集團軍所屬殲擊航空兵團主要裝備蘇-27、米格-29和米格-31等殲擊-截擊機,強擊航空兵團裝備蘇-25強擊機,轟炸航空兵團裝備蘇-24戰術轟炸機,混成航空兵團分為殲擊-轟炸機團和殲擊-強擊機團;地空導彈部隊主要裝備C-300系列、C-400地空導彈系統;無線電技術兵主要裝備各種固定和機動式警戒雷達,包括米波、分米波和厘米波雷達,多數為先進的三坐標雷達;電子對抗兵主要裝備各種專門的電子對抗設備,用來壓制和干擾敵機載雷達,降低敵機探測和攻擊地面目標的能力,對敵航空兵超短波通信進行干擾,對敵機近距無線導航設備進行干擾。 (三)防空指揮自動化系統 指揮自動化系統是俄防空體系的核心要素和神經中樞。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製到現在,防空指揮自動化系統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第三代防空指揮自動化系統以高速並行計算機和智能化作戰軟體為核心,能在有線、無線和衛星等通信系統的支持下,實時收集、分析、傳遞大量情報信息,自動進行輔助決策,對作戰兵器實施人工干預指揮和自動控制,實現了防空體系與空中進攻體系的體系對抗和網路對抗,在提高防空體系作戰效能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也極大地提高了防空體系的生存能力。此外,指揮自動化系統還有訓練功能。 防空指揮自動化系統與防空作戰指揮體制和兵器裝備相對應,可分為戰略級、戰略-戰役級、戰術級和兵種戰術級四個級別。目前,俄兵種戰術級指揮自動化系統與武器系統融為一體,成為武器系統的指揮控制單元。戰略-戰術級和戰術級指揮自動化系統也實現了其它軍種的指揮自動化系統兼容和聯網。實現了空中指揮和地面指揮的融合與相互替代。 空防集團軍裝備「棱堡一ЗЭ」系統、防空師裝備「多面手」系統、C -300地空導彈團裝備83M6Е系統、殲擊機團裝備「國界」系統、雷達團裝備「基座」系統等。 棱堡系列是俄軍新研製裝備的第三代指揮自動化系統,其信息和指揮功能都更加強大,是對戰術級的擴展和粗化,可以掌握各個戰術級指揮自動化系統的所有信息和指揮情況,但更注重從全局上掌握情況,更關注重點。 「多面手」系統是俄軍大量在用的指揮自動化系統,它能同時處理300批空中目標,信息處理空間為半徑3200千米,高度100千米,目標最大速度6000千米/小時,因此可以處理中短程戰役戰術彈道導彈的情報信息。可同時接收3個雷達旅(團)的情報,可與6個友鄰單位(防空師、殲擊航空兵師陸軍防空指揮所、民航管制中心等)交換信息,並可指揮4個殲擊航空兵團、12個地空導彈旅。 地空導彈團裝備的83M6 E系統用於指揮C -300ПМУ地空導彈系統。該系統採用雷達指揮控制、通信一體化設計,由於加裝了一部高性能三坐標雷達,解決了以往地空導彈過分依賴無線電技術(雷達)兵的問題。特殊情況下沒有其他信息源也可以獨立作戰。 殲擊航空兵團裝備「國界」5К54指揮自動化系統,用於指揮半徑900千米內的殲擊機。該系統能接收來自上級、友鄰、A-50預警機的情報,能實現自動引導(即由「國界」系統向蘇-27殲擊機的自動駕駛系統發送加密引導信息),也可實施有駕駛員控制的半自動引導。通常殲擊航空兵截擊線在地空導彈火力圈外,但引導系統能保證殲擊機在地空導彈火力圈內作戰。「國界」系統能與地空導彈部隊協同作戰,避免誤傷。 無線電技術兵裝備「基座」系列指揮自動化系統,指揮容量大,實現了全軍聯網通用,採用無線(微波)兩套通訊方式。全機動配置,與雷達系統分開部署,生存性能強。 電子對抗兵自動化指揮系統代號АКУП-1,是防空師所屬電子對抗營用於指揮電子對抗連和干擾站的基本裝備。該系統能幹擾敵機上的側視雷達、對地攻擊火控雷達、低空飛行導航保障雷達,並能掩護100×100千米范圍內的地面目標(如指揮所、導彈陣地、機場、交通樞紐等)。一個電子對抗營可以同時干擾50批空中目標。 三、俄羅斯防空體系的發展趨勢 2003年10月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首次公布了新的《俄聯邦軍事學說》框架構想。根據新的《俄聯邦軍事學說》框架構想,俄空軍將在作戰思想、編制體制和武器裝備方面加快建設的步伐以期在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中贏得勝利。 (一)不斷豐富和完善「空天一體」作戰理論 俄前總統葉利欽於1993年頒布實施了俄軍第一部「空天一體」建設的法規性文件,即《關於建立俄聯邦防空組織》,首次提出了建立「俄空天一體防禦」的構想。該文件規定,俄防空軍總司令將全權負責「俄空天一體防禦」的組建工作,未來的「空天一體防禦」,將由俄防空軍總司令直接指揮。俄軍空防合並後,建立「空天一體防禦」的重任自然落到了空軍總司令的肩上。在不斷總結20世紀90年代以來爆發的幾次局部戰爭的經驗教訓及借鑒美國等軍隊「空天一體」作戰理論研究成果基礎上,俄軍不斷開拓、創新和發展,賦予「空天一體」作戰理論新的內涵。 轉變了作戰思想。戰爭的形態發生了質的變化,即由傳統的以大規模的空襲開始的作戰行動演變為以大規模的空天襲擊為一體的作戰行動。俄空軍及時對其作戰思想進行了調整,把同時准備打贏兩場反恐戰爭或同時准備打贏以「空天一體防禦」展開的高技術局部戰爭作為俄空軍今後一個時期的作戰重點。 明確了新的作戰任務。俄軍認為,未來局部戰爭將是以敵首先使用密集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展開的空天進攻作戰,因此,俄軍將抗擊敵空天武器裝備進攻的重任交給了俄空軍。明確了「以俄空軍為主體抗擊敵發動的首次空天進攻」的新作戰任務。 確立了作戰原則。適應未來作戰的需求,俄空軍確立了「積極防禦、縱深打擊、主動進攻、協同作戰」的作戰原則。「積極防禦」就是積極調動一切力量,主動創造一切有利條件,抗擊全天精確制導武器的進攻。「縱深打擊』就是一旦遭受敵空天武器裝備攻擊後,俄空軍將首先使用戰略核突擊力量,對敵縱深戰略目標實施核突擊,從精神上給敵方以震懾,以期實現由被動轉為主動的戰略企圖。「主動進攻」就是俄空軍將派出「米格一31」防空殲擊機和「圖-22M3」,戰略轟炸機對敵空天武器裝備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以奪取空間制信息權。「協同作戰」就是在空間導彈防禦部隊等軍兵種的積極配合下,俄空軍C-300和C-400防空導彈系統將與「米格-31」和「蘇-27」防空殲擊機積極協同,共同完成空天防禦作戰任務。 創立了新的作戰樣式。鑒於未來局部戰爭將首先從空天進攻開始,俄軍創立了「在實施空天防禦和空天進攻中,作戰重心應由空中向空間轉移,奪取制空權和制空間權」的嶄新作戰樣式。 (二)積極建立適應空天一體作戰的編制體制 實現「合理夠用」的目標。為適應新軍事變革的形勢,落實空軍建設方針,增強空軍的作戰與戰備能力,俄羅斯空軍將繼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進行相應的組織編制調整,加強常備力量建設,實現「合理夠用」的目標。俄羅斯空軍為實現這一目標,從2005年開始裁減3.6萬人,包括將解散13個航空兵團和一些大隊。未來十年,俄空軍的調整重點將是直升機部隊,而在戰略火箭兵部隊劃歸空軍建制後,也將對其進行調整。同時,俄將通過增加重點裝備的數量、改進現有裝備和裝備新型裝備的方法,來提高空軍的總體作戰能力,特別是將加強進攻作戰能力。 提高「攻防兼備」的能力。空防合並後,俄空軍將原防空集團軍與前線航空兵合並為空防集團軍,使空防集團軍在原有防空基礎上具備了進攻能力。俄軍認為,空防集團軍由於擁有進攻性力量,可以使用前線航空兵達成攻勢防空。當然,前線航空兵目前主要裝備的蘇-24殲擊轟炸機和蘇-25強擊機等作戰機種,還不具備對敵縱深進行攻擊的能力,但是隨著對原有武器裝備的升級換代,或是裝備蘇-34和具有空中加油能力的戰斗轟炸機和遠距離對地攻擊武器後,攻勢防空作戰的能力將大幅度提高。 進一步優化指揮體系。從2005年開始,俄軍開始進行軍種合成轉變的試點工作。當年年底,已完成在列寧格勒軍區建立西北戰略空軍及防空軍司令部第一階段的試點。2006年3月,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表示,成立地區戰略空軍及防空軍司令部是戰略的需要,而且新機構將更有效地指揮作戰。試點工作將於2007年結束,按照新的改革計劃,俄將撤銷軍區,空軍總司令部也將被解散,並在2008年成立空天防禦司令部。 繼續整合全軍空防力量。空防合並後,俄空軍近期開始接收各軍區的陸軍防空部隊,將它們列入空軍序列。俄軍認為:「只有在對所有擔負作戰任務的旅、營實施統一指揮的情況下,這些防空力量的使用才會獲得最大效益,綜合作戰能力才會得以增強,指揮能力才會得到改善」。俄軍陸軍防空兵與空軍防空軍的合並,將使俄軍的空防系統與天防系統走向統一,加速落實其「空天一體防禦的構想。 (三)加強武器裝備的改進與研製,不斷提升空天一體作戰能力 俄空軍改進和研製武器裝備的總體構想是:集中有限資金,全面採用先進的探測、精確制導、信息、隱身、自動控制和新材料等高新技術,重點改進和研製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新一代作戰飛機、機載武器系統、防空導彈系統、雷達和電子戰裝備等,進一步提高武器裝備的高技術含量。使俄空軍武器裝備技術的發展始終與世界先進武器水平同步,並在關鍵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改進現有裝備,延長使用壽命。俄空軍認為,對現役裝備進行現代化升級改進具有費用低、時間短、效果顯著等優點,在目前資金仍較為短缺、難以購買新裝備的情況下,是提升裝備水平、延長裝備使用壽命的重要措施,也是今後俄空軍裝備發展一個方向。 加強新裝備研製,保持裝備水平的領先地位。為保持空軍長久的作戰能力,俄空軍在對現役裝備進行改進的同時,也在研製新型的航空裝備。俄空軍組建不久就確定了「減少航空裝備型號,裝備多用途飛機」的空軍裝備發展戰略,把主要精力、財力集中在先進技術與裝備的研製上。在「寧可減少數量,也要提高質量,寧可暫時少裝備或不裝備,也要保持必要的研發水平」的思想指導下,這些年來,在一些關鍵航空技術裝備的研製上已取得了進步,其中第五代戰機便是典型體現。據介紹,俄羅斯正在研製的第五代戰斗機,預計2007年首飛,2010年前完成飛行試驗並開始成批生產,2011年開始裝備部隊。第五代戰斗機發展項目已被列入俄羅斯2006年至2015年期間的國家武器計劃。該機分單發和雙發兩種,裝備相同的航電系統,從而組成俄空軍全新的高、低搭配機型。此外,俄軍在戰略轟炸機、運輸機、無人機、偵察機、防空導彈、巡航導彈等方面都有具體的規劃。不過,俄羅斯空軍的未來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其中最大的限制因素便是資金。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俄空軍的未來發展計劃也只能停留在規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