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羅斯婚禮習俗
俄羅斯有三種傳統的婚禮方式,即北方式、中部式、東部式(西伯利亞地區)。最流行的方式為中部的俄羅斯式,由三個基本過程組成,即婚前、婚禮、婚後。婚前儀式包括:說媒、相親、納采、教堂宣布、離別晚會、送嫁妝、烤婚禮麵包等等;婚禮包括婚禮前儀式、婚典、婚宴;婚後儀式包括婚後次日儀式、探訪新人等等。繁多的儀式說明了俄羅斯人對婚姻的重視。細看每一個環節,都具有不同的禮儀和講究。
說 媒
說媒,說媒要擇良辰吉日,民間認為最好的說媒日是周二、周四、周六,傳統迷信認為周三、周五不宜談論婚姻大事。有的地方認為每月的3、5、7、9日是婚姻的喜慶日,在這些日子裡說媒、成婚則大吉大利。 13日是絕對忌諱的日子,俄民間稱之為「鬼十三」。一天內說媒的最佳時間為晚上。媒人一般由以說媒為生的中老年婦女擔任,她們交往廣泛,精明能幹。但也有由男方的姑姑或祖母及已婚年長婦女充當媒人的,這在農村比較盛行。在少數農村地區,甚至還有男方父親親自充當媒人的情況。但是,無論如何說媒必須在取得家長的同意後才能進行。
相 親
相親說媒後的兩三天開始相親。相親首先要看庭院,通過看庭院,女方父母了解男方的家境。看庭院後,男方要擺宴席,盛情款待對方。如女方父母同意,幾天之後男方父母和未過門的媳婦見面。
相親包括兩部分,即男女雙方見面和媒人與女方父母談條件。相親時,小夥子的父母一同前往。未來的新娘會客時身穿盛裝,由女友或教母陪同。有時則由一位其貌不揚的老太太相伴,以襯托姑娘的美麗。
小夥子表示肯定後,接下來要談雙方的贈禮。姑娘的禮物一般是:襯衣、內衣、兩條褲子、給未來婆婆的布料以及贈送給其他親屬的手帕。在農村,這些禮品是姑娘親手縫制的,在城市,則是在商店買的。如果雙方都同意,則商量納采、訂婚的日期,同時擺宴席,請賓客,喝小夥子父親帶來的酒。相親儀式以雙方及媒人祈禱和圍桌子轉圈而結束。
訂 婚
納采,納采是婚前重要的活動之一,通常於相親兩三天後在女方家進行。納采亦稱訂婚、訂親,其方式視家庭境況而定。男女雙方的近親一般都要參迦納采儀式。富裕人家或名門貴族往往邀請有名望、有影響、受尊敬的人士參加。在納采儀式上,雙方父母分別公布嫁妝及彩禮情況,商議舉辦婚禮的日期和細節。
證 婚
教堂宣布,按照俄羅斯東正教教規,准備成婚的人應書面或口頭向所在教區的神父報告未婚妻的姓名、稱謂、職銜、財產,然後由神父在最近的三個星期日或節日中,在彌撒結束時向教徒宣布准備結婚人的姓名。這種教堂婚前查詢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出現婚姻的混亂。影響成婚的因素很多,如同族關系、親戚關系、父母不同意等等。如未婚男女不在同一教區,則各自向所在教區提出申請,然後由神父出具專門的結婚證。其中除寫明年齡、家庭情況外,還要指明該人結婚無任何障礙。根據這些證件和婚前調查,神父在婚禮前夕或當天出具婚前查詢,這是東正教教會的特殊證書。
送 嫁 妝
送嫁妝,婚前送嫁妝一般由婦女主送,媒婆或女方姨媽帶頭,其中大姨媽領頭最為隆重。有時男人也參加這一禮節,但一般是雇來搬重物的車夫。有錢人家排場不僅大,嫁妝也多,通常分五車裝。第一車是聖像和茶炊,炊具邊有孩童手捧裝飾著綵帶的糖果和絲綢包裝的茶葉;第二車是塗金的銀鹽瓶,由教父母捧在手中;第三車是床上用品;第四車是地毯傢具;第五車由媒婆和姨媽壓陣,手中捧有活火雞。
迎 嫁 妝
迎嫁妝的人一般是未婚夫的母親或已婚的姐姐。未婚夫的母親將衣料送給領頭人後,便開始清點禮品。此時,媒婆負責為新人們鋪墊床鋪。鋪床時要故意放煮熟的雞蛋或木製的彩蛋在鋪下,以祝新人早生貴子。雞蛋要在被褥下放三天,待新人圓房之後,第四天由新娘取走。如果是木製彩蛋,新娘要將它包在行婚禮時穿的內衣里。如果是熟雞蛋,則打碎喂雞。在農村,彩禮沒那麼多,一車足夠。不過,有許多鄉村游藝活動,比如:贖嫁妝、手捧母雞跳舞、說塊板等等。
結婚
婚典,結婚典禮按傳統在教堂舉行。除邀請的客人外,參加者還有附近的居民。車隊前往教堂的路上灑滿鮮花,紅地毯從教堂前的台階通向經台。為了避免新人中邪,由男儐相開道。整個過程中,新人緊密相擁,這樣表示忠貞不渝,白頭偕老。婚典由神父祈禱開始,然後唱聖歌,向新婚夫婦敬酒,新郎新娘三次同飲一杯酒。再給新人們獻上婚禮冠,新人相互挽手,交換訂婚戒指。
婚宴,在新郎父親手捧聖像、母親手捧麵包和鹽的儀式中,被人們簇擁的一對新人雙雙向父母鞠躬,依次親吻父母三次,然後回到家中。人們不斷向他們拋灑穀物、啤酒花、花瓣、零錢,祝願他們幸福、富裕。
落座後,婆婆或媒人用爐叉挑開新娘的蓋頭,並同時問候,贈送圍巾、腰帶或錢物。婚宴就在這種氣氛中開始了。
婚禮麵包上飾有月亮、太陽、鴿子、樹木等,為婚宴中的主食,而菜一般有幾道做法不同的魚、肉、雞。傳統的第一道菜是燉雞。民間傳說雞和蛋一樣,孕育著生男育女的神奇力量,因此,這是新人必須品嘗的第一道菜。酒宴接近尾聲時,新娘要把麵包切成小塊,然後依次向來賓敬酒。酒有香檳酒、三鮮酒。三鮮酒是將葡萄酒、蜂蜜、家釀啤酒各斟少許混合而成的。飲酒之後便開始跳舞。舞會至深夜時,隨著新人雙雙入洞房,婚典即告結束。
② 普京前往新娘城,被少女大膽「表白」,那名俄羅斯女孩現在怎樣了
這位對普京大膽告白的少女叫作尤利婭施洛娃,她在對普京告白後,成為了熱點人物,被很多男士展開猛烈的追求,但她感覺沒有如意的人,她表示,還是非常喜歡普京,現在的她仍未婚,一直在尋找如意的愛情。
③ 俄羅斯風俗有什麼
(1)他們好喝甜茶,即在茶里放糖、果醬或蜂蜜,還要吃一些甜食,如自製的蛋糕、甜點心、餅干糖果等。
(2)喜歡用茶炊煮茶。茶炊是俄羅斯特有的燒開水用的水壺,傳統的由銅製成,現在常見的則是不銹鋼的,結構類似於中國北方燒木炭的銅火鍋。
(3)喜歡喝濃茶,現代人還常在茶中放些羅姆酒。
(4)俄羅斯人是比較注重禮貌的。「您好」、「你好」、「早安」、「日安」、「晚安」、「萬事如意」、「謝謝」、「請原諒」、「再見」、「請」等等禮貌語言,人們不但在外面經常掛在嘴上,就是在家裡親人間也離不開口。
擴展資料
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混血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莫斯科公國等多個國家,白俄羅斯、烏克蘭受波蘭立陶宛王國統治。東斯拉夫三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都自稱是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④ 如何娶俄羅斯遠東新娘
哇!祝福先!
⑤ 俄國新娘劇情介紹
妮娜,俄羅斯人,帶著自己的女兒達莎,住在一個小小的公寓里,前夫時常上門來找麻煩,嗚嗚渣渣的就要見女兒,不讓見就動手打人,妮娜總是一身傷。
公寓里條件很差,時常停水,女兒達莎有時牙還沒刷完就停水了,不得已只能接澡盆里的水漱口。
由此可見,離婚後的母子二人,生活過得很艱辛,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就是找個層次比較高的人嫁了,比如嫁個有錢人。
妮娜在婚戀網站上發布了徵婚信息,會做飯會持家,帶著一個乖巧可愛的女兒。
女主角的顏值是很高的,別說她這種顏值,就是現實生活中,在我們村,比這顏值低很多的,二婚帶娃也很搶手,瞬間就嫁出去了。
所以妮娜不愁嫁,很快,被一個美國的富豪物色上了,富豪以前是一名整形外科醫生,相當有錢,住城堡里,雖然是個老頭子,但有錢啊,關鍵還非常關心妮娜的女兒達莎。
妮娜心動了,兩個人很談得來,在網上互留信息,要見一面,老頭子卡爾借口自己不敢坐飛機,讓妮娜去美國。
⑥ 娶到俄羅斯姑娘的中國農民是怎樣的感受
現在的中俄關系應該是歷史上最好的時候,兩國之間在軍事、貿易各方面都有密切的合作,人際交往頻繁,就連中俄婚配也越來越多。
結語:
現在隨著國際交流越來越多,中外婚姻也越來越普通,人們不再相當初那樣的圍觀。
而作為我們鄰居的俄羅斯女孩這些年嫁給中國男人的也越來越多,並且前幾年還有專門介紹俄羅斯新娘來中國相親的婚介機構,也成就了不少姻緣。
至於俄羅斯美女婚後變成俄羅斯大媽、婚後酗酒、懶惰等,不是沒有,也時有報道,但是總體來說,俄羅斯女性婚後更顧家,更直到疼愛自己的老公,這也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能娶到俄羅斯新娘的農民,也是一種運氣,正所謂,感情到了,國籍都不是問題。
⑦ 俄羅斯族的民族習俗
俄羅斯族的飲食,在許多方面保留著早期在俄國生活的傳統習俗,同時又深受漢族和其他民族的影響,主食是自己烤制的麵包,副食多為列巴俄式煎菜。俄羅斯族人的一日三餐是:早上喝牛奶,吃抹上黃油的麵包; 午飯是麵包,菜;晚餐較豐盛,多是米飯、炒菜,或是抓飯、面條等。
俄羅斯族人的飲食不僅繼承了傳統的煎、烤、燉、炸、煮等烹飪習慣,又吸收了漢族以及其他民族飲食文化的長處和經驗,俄羅斯族的飲食依然保持著傳統風味,他們製作的麵包、糕點品種繁多,味道鮮美。他們特別喜歡吃黃瓜、西紅柿等營養豐富的蔬菜。他們製作的拌有牛奶、雞蛋、黃油、果醬的點心為當地其他民族所仿效。俄羅斯族牧民家庭生產的熏腸、熏火腿和小香腸深受各族人民的歡迎。
俄羅斯族人喜愛飲酒,善於製做各種食品和飲料。 著名的是烤制麵包和製做啤酒。俄羅斯人稱啤酒為「畢紅菜湯瓦」,自製的味甜,不象一般啤酒味苦。
俄羅斯族的主食主要是自己烤制的列巴(一種較硬的麵包)和煎餅,副食有肉、雞蛋、灌腸、牛奶、黃油等,他們喜歡吃俄式夾餡麵包和無餡麵包及各種糕點,喜歡吃烤鵝、烤牛肉片、牛肉煮土豆、雞蛋腌豬肉片等俄式熱菜,喜歡吃黃瓜、西紅柿、土豆、胡蘿卜、圓白菜等蔬菜。愛喝加有牛肉和土豆的各種菜蘇波湯、白酒(伏特加)和自己釀制的醇香甜美的啤酒。他們的日常飯菜主要有俄羅斯風味的黑列巴、布拉其尕、魯列特、古力其、比羅哥、蘇波、尕德列得、土豆燒牛肉、比羅什給、布里內、阿拉嘰等。
黑列巴是一種麵包,是俄羅斯族最古老、最尊貴的食物。它的作法不同於一般麵包的烤制,製作時先將酵母在溫水盆中化開,然後加糖鹽各一勺,再加入適量的乾麵粉攪拌成糊狀,放置在較暖和的地方使其發酵,待盆里的麵糊成泡沫狀時,再加入乾麵粉和成團繼續讓其發酵。等面再次發酵後,取出來揉成圓形或長圓條,放進烤盤蓋上蓋布再使之發酵,然後才放入烤爐或烤箱中烤熟,等其冷卻後食用。
布拉其尕也是一種麵包,是用麵粉、奶油、砂糖和雞蛋等原料攪拌發酵後烤制而成的,酥軟香甜,營養價值很高,是俄羅斯族人常吃的一種早點。
「比羅什給」在俄語中是「餡餅」之意。作法是:先將米飯蒸熟,牛肉切碎炒,放蔥頭及花椒、大料等調料。然後把炒熟的牛肉與米飯混在一塊攪拌成餡,和好面,用手拍成很薄的皮,包上餡,又拍成扁形的餡餅,烘烤至熟。
「蘇波」在俄語中是「湯」或「湯菜」之意。是俄羅斯族人最普通、最常吃的一道湯菜,分葷素兩種。
尕德列得,又叫紅燜肉餅,是用牛肉或羊肉、土豆、雞蛋、乾麵包等原料製作而成,略帶酸味,香而不膩,色澤亮麗,深受俄羅斯族人喜歡。俄羅斯族人以麵食為主,主要吃麵包及各種餡餅。副食品有各種蔬菜及豬肉、羊肉、牛肉、牛奶,還有腌制的各種蔬菜等。居住在鄉村的俄羅斯人,家庭幾乎都養有頭數不等的奶牛,戶戶都會精心製作奶油、乳酪、果醬、果丹皮等美味可口的食品。俄羅斯人吃飯時用刀、叉、勺,盛飯的工具大多是盤子。一日三餐,早、晚兩餐比較簡單,先喝湯後吃菜。如果有兩樣以上的菜,一個菜吃完以後,再吃另一個菜。乳酪、奶茶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料。男人一般喜歡飲啤酒,差不多每家都會自製啤酒,除了自飲,也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俄羅斯人忌食馬肉、驢肉,少數人不食狗肉。因為受哈薩克、維吾爾等兄弟民族的影響,有些俄羅斯人還不吃豬肉。 俄羅斯族實行婚姻自由、戀愛自由,但結婚須徵得父母同意。俄羅斯族與其他民族皆可通婚。俄羅斯族的傳統婚禮十分隆重,程序和儀式也十分繁瑣、復雜。舉行婚禮要事先通知親朋好友,如果接到邀請不來,則被認為是一種失禮行為,會引起主人的不悅。婚禮先在女方家舉行,來客用餐、唱歌、跳舞,熱鬧一陣,結束後,由男方親友及新郎組成迎親隊伍到女方家去迎親。迎親隊伍快到新娘家門口時,女方的親友把大門關上,並派一群小孩向新郎要開門錢,給錢後新郎才能進女方家的門。按照傳統習俗,新郎新娘還要到教堂去舉行證婚儀式,新娘身穿白色禮服,頭戴桂冠,與新郎一起站在神像前,由神父詢問男女雙方是否同意結為夫妻,在雙方肯定答復之後,雙方要交換定情的信物,然後由神父誦念規定的祈禱經文,並對新婚夫婦祝福。儀式完畢,由男方家宴請親友和賓客,接著舉行舞會。晚上還要仿照漢族人的習慣,鬧一鬧新房。
俄羅斯族的家庭實行一夫一妻制,父親是家長,掌管家庭經濟。子女長大結婚以後,另立門戶,獨立生活。父母死亡,遺產由兒女共分。希臘正教是禁止離婚的,俄羅斯族人受希臘正教的影響,一般很少離婚。
俄羅斯族嚴禁叔伯姑表兄妹等近親結婚,但不限制與其他兄弟民族通婚。他們主要通過戀愛自由結合,雖然也有包辦婚姻,但不佔主導地位。
俄羅斯族的人名,由本名、父名和姓三部分組成。女人結婚後,一般隨夫姓,也有男的隨女姓或雙方都不變姓的。通常以名字或小名稱呼未成年人。對成年人通常稱本名和父名,對平輩親各或晚輩,可直呼其名;朋友間在非正式場合下,亦可直呼其名。 俄羅斯族傳統的民族節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歷的元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 。紀念耶穌降生。這一天俄羅斯人到教堂祈禱後,家人們聚在一起慶賀。每年3月21日是希臘正教徒紀念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三日後復活的復活節。復活節前40天,教徒們要齋戒、素 食。復活節那天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每年復活節後50天為降靈節。降靈節亦稱聖靈降臨節 ,是希臘正教紀念耶穌門徒領受聖靈的節日。主要有「復活節」、「聖誕節」、「舊歷年」、「清明節」、「主領洗節」等。
俄羅斯族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復活節」最為隆重。「復活節」又叫「帕斯喀節」,是為了紀念耶穌死後復活,沒有固定的日期,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一般在4月4日至5月10日之間。節前,人們按照宗教傳統齋戒49天,每天只吃一頓飽飯,其餘兩頓只吃半飽,而且不吃葷,只吃素,戒期也不許唱歌跳舞。不過除了老人和教徒,我國很多俄羅斯族人已經不再守戒了。過節這天,每家除准備豐富多彩的「比切尼」(糕點)之外,還要准備煮熟的彩蛋(復活節彩蛋),即將煮熟的雞蛋塗上紅、黃、藍、咖啡、綠、紫等色彩,每當客人來到,主人就分一個彩蛋,以象徵生命的昌盛。節日期間人們要以上好的點心、餅干款待來客,親友們互登門祝賀,青年男女則載歌載舞,跳起節奏強烈的俄羅斯踢踏舞,拉起三弦琴和手風琴,盡情歡樂。每年復活節後50天為降靈節,降靈節亦稱聖靈降臨節,是希臘正教紀念耶穌門徒領受聖靈的節日。
聖誕節也是我國俄羅斯族的一個盛大的宗教節日,是為了慶祝耶穌的誕生。俄羅斯人的聖誕節在每年俄歷的1月7日舉行,聖誕節的前一天,即1月6日被稱為聖誕前夜(сочельник ),西方稱為平安夜。在聖誕前夜教徒要全天禁食,直到晚上才能開齋。聖誕前夜的晚上信徒和非信徒按習慣要吃聖誕鵝,這是聖誕晚餐必不可少的。人們將買回來的鵝腹中填入蘋果、麵包和過了油的蔥頭,加入各種作料,烤熟食用。當節日來臨時,俄羅斯族人都要用柏樹或松樹布置成華麗的聖誕樹,准備豐盛的節日食物。晚上團聚時,裝扮的聖誕老人要給大家贈送聖誕禮物,還要舉行唱詩會。聖誕樹至今仍是新年和聖誕節必不可少的裝飾品。聖誕樅樹(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ая ёлка ),也叫聖誕樹,常用杉、柏之類呈塔形的常青灌木做成,象徵著健康長壽。教徒在聖誕前夕開始布置聖誕樹,並一直擺到1月14日(即俄歷的舊歷新年),而非教徒則在新年的前夕布置聖誕樹(新年樅樹)。裝飾新年樅樹的風俗從18世紀開始盛行於歐洲。傳說神在新年時藏在常青的松樹里,為敬奉他們,必須為他們准備禮物。新年樅樹上掛滿各種各樣的禮物就是這么來的。在家庭中裝飾聖誕樹是全家老少最為開心的時刻。人們在聖誕樹上掛上用錫紙包的水果和糖及用錫紙剪的各種動物,把買來的長串彩燈、彩珠繞在聖誕樹上,樹下藏著父母送給孩子們的禮物。有的家庭還專門請聖誕老人(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ий дед ,也叫Ёлочный дед 或Дед - Мороз )給孩子們送禮物。聖誕老人和他的孫女雪姑娘(Снегурочка )是新年最主要的人物。聖誕老人是西方童話故事中善良慷慨的化身,最能吸引千千萬萬顆純潔童心的是他背著的那隻大禮物袋,他給孩子們溫暖和歡樂。每年聖誕夜,聖誕老人乘著鹿拉雪橇從北方來,從煙囪進入每個有孩子的家庭,悄悄地把禮物裝在新長筒襪里或塞在枕頭下,給孩子們一個意外的驚喜。而雪姑娘則是青春常駐、快樂永存的象徵。聖誕老人和雪姑娘大都是青年人扮演的,由孩子的父母電話預約,前來恭賀新年,贈送禮物。
報喜節,新疆等地俄羅斯族傳統歲時活動,一般在農歷三月上旬舉行。據《新約聖經》載:聖母瑪利亞在這天領受了天使向她宣布上帝的旨意,她將由「聖靈」感孕而生耶穌。節日期間人們要進行各種慶賀活動。三月四日孩子們把烤好的百靈鳥形狀的餅干帶到田地里,拋向天空,然後再接住,以示迎春。婦女們於三月九日把一塊亞麻布鋪在村外的地上,擺上一個大圓麵包,請春天母親享用。姑娘們則用紙或布紮成各種小鳥,用繩子拴的折下的樹枝下。各人自找山披、屋頂、柴垛等較高的地方,搖動樹枝,唱迎春歌。也有的地方於三月二十五日慶祝報喜節,因為這時春天已來臨,候鳥也已返回。在這一天,人們唱迎春歌。
洗禮節,新疆等地俄羅斯族的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公歷1月19日舉行。據《新約聖經》載:耶穌曾三次顯示其神性,第二次受洗禮時,「聖靈」和鴿子降在他頭上,顯示他為上帝的兒子。希臘正教注重這次顯聖,定於公歷一月十九日為此節日。洗禮本是基督教的一種入教儀式。在洗禮節那天人們除去教堂祈禱外,還要到江河裡破冰取「聖水」,有的人還要跳進冰窟窿里洗一洗。十八日晚按風俗習慣是占卜時間,尤其是女孩子們要預卜自己的終身大事。
豐收節,新疆等地俄羅斯族傳統農祀活動,每年公歷十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舉行。收割結束時,人們特意在地里留下最後一束小麥,將它周圍的雜草除盡、然後擺上麵包、鹽和奶酷等供品,表示感謝大地的恩賜,祈求來年獲得更大豐收。
謝肉節,又稱「送冬節」,新疆等地俄羅斯的傳統見時節日。時間由原來每年的公歷2月底或3月初改定為大齋(希臘正教的齋戒日期在復活節之前7周開始,無固定日期,一般不得早於每年的3月22日或晚於4月25日)前的一周舉行。節期為七天。按照民間習俗,節期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內容:星期一是迎春日;星期二是娛樂日;星期三是美食日;星期四是醉酒日;星期五是新姑爺回門日;星期六是姑娘相新嫂子日;星期天是送冬日和寬恕自己的言行。在謝肉節期間,家家戶戶大擺酒宴,因為在謝肉節過後的齋戒期內不能吃葷和喝酒。 俄羅斯族性情開朗,說話幽默,民族自尊心較強 ,接人待客,講究禮節。俄羅斯族人對熟識的人見面時要問好,說「您好」 、「早上好」、「白天好」、「晚安」等。節日前夕見 面時要說「預祝節日愉快」,如遇重大節日,有的還有 互相寫信或互相致賀電的習慣。
接吻、鞠躬、握手等禮節最為普遍。親人或好友久 別重逢的要擁抱一起,雙方互吻面頰。在比較隆重的場合,有時男子要彎腰吻女子的右手背。長輩和晚輩相見 ,一般是長輩吻晚輩的面頰三次,先右後左,再回到右 ,以表示疼愛。也有的長輩為了表示對晚輩的疼愛和贊許,吻額頭一次。晚輩對長輩表示尊重時,一般吻二次 。女子之間好友相遇時,一般是擁抱,有時也互吻。男子之間,則只互相擁抱。親兄弟姐妹久別重逢或分離時 ,要行握手禮,一般下級或晚輩不宜先伸手。男子遇到女子時,要等女子先伸手才能與之握手。對初次見面的婦女,只行鞠躬禮。
到俄羅斯族人家中作客或辦事,進屋要敲門,得到允許才能入內,進屋要脫帽,坐在主人讓給的位子上,不能坐床,坐床認為是很不禮貌的行為。來客不得隨便吸煙,吸煙須經主人同意。俄羅斯人最隆重的傳統禮節 是用麵包和鹽迎接客人,象徵著友誼和善意。來客須用刀子切下一塊麵包沾少許鹽吃下後方可進屋。這種禮節從前只用於迎接貴賓和新娘,也用於一般社交場合 。 俄羅斯族性情開朗,說話幽默,民族自尊心較強,一般都好客,講究禮節。迎接客人,最隆重的傳統禮節是用麵包和鹽迎接客人,象徵著善意和友誼。來客須用刀子切下一塊麵包沾少許鹽吃下後才可用於一般社交場合。俄羅斯人忌送黃色禮品,認為黃色表示不忠誠,藍色代表友誼。社交中,接吻禮節也較盛行,但也有種種禁忌,如朋友之間只能互吻面頰,男子不能吻未婚姑娘的手,只能吻已婚婦女的手背,只有長輩才能吻晚輩的額頭等等。與老年人同行時,年輕人不可走在前面,男女同行時,男子不可走在前面;在宴會上,男子不可以在婦女入座前先坐;男子不得戴手套和別人握手,見到長者或婦女時,應先鞠躬,等對方伸出手來時才可行握手禮。
去俄羅斯族人家作客時,有不少規矩。要先敲門,得到主人允許後,方可進屋,進屋後不能戴帽子,不能坐在主人家的床上;客人若要吸煙,必須事先徵得主人的同意;點煙時,不可以用一根火柴連續給三個人點煙;不能問別人的收入,也不可以問婦女的年齡,否則被視為不禮貌;赴家庭宴會時,一般應比預訂的時間晚15 分鍾到,但不宜更晚。俄羅斯族人在生活中還很忌諱數字,尤其是「13」,被他們稱為是鬼數,最不吉利。
俄羅斯族人愛吃肉,但忌食馬肉、驢肉,飲酒時不可以左手舉杯。喝湯時必須用勺,但不得用左手拿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