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白俄羅斯有多少軍銜

白俄羅斯有多少軍銜

發布時間:2023-05-13 02:06:47

⑴ 俄羅斯如今的軍銜制度,和蘇聯時期的軍銜制度到底有多少區別

一、軍銜壓縮,精簡軍銜。

原本蘇聯時期的軍銜是7等22級,現在壓縮為6等20級,並且海軍自成體系,也就是換一句來說,相對於數量軍銜有所精簡。

二、大元帥軍銜已被取消。

嗯是的沒錯,也就是說蘇聯時代僅僅授予過給斯大林的大元帥頭銜已被取消。

而現在俄羅斯現役最高將領名為尼古拉·葉格羅維奇·馬卡羅(Николай·Егорович·Макаров),(1949.10.07-),1949年出生於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梁贊州盧布諾夫斯基縣格列波瓦村。是羅斯國防部前副部長,武裝力量前總參謀長。

⑵ 關於俄羅斯的資料

俄羅斯聯邦(俄: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Russian Federation),又稱俄羅斯(俄:Россия,英:Russia),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信純謹、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並建立俄羅斯帝國。

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同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組建蘇聯。冷戰期間成為超級大國,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霸。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

俄羅斯還是褲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此外,俄羅斯還是金磚國家之一。

(2)白俄羅斯有多少軍銜擴展閱讀

一、俄羅斯的風俗禁忌:

在俄羅斯,被視為「光明象徵」的向日葵最受人們喜愛,她被稱為「太陽花」,並被定為國花,拜訪俄羅斯人時,送給女士的鮮花宜為單數。在數目方面,俄羅斯人最偏愛「7」,認為它是成功、美滿的預兆。對於「13」與「星期五」,他們則十分忌諱。

羅斯人非常崇拜鹽和馬。

俄羅斯人主張「左主凶,右主吉」,因此,他們也不允許以左手接觸別人,或以之遞送物品。

俄羅斯人講究「女士優先」,在公共場合里,男士往往自覺地充當「護花使者」。不尊重婦女,到處都會遭以白眼。

俄羅斯人忌諱的話題有:政治矛盾、經濟難題、宗教矛盾、民族糾紛、前蘇聯解體、阿富汗戰爭,以及大國地位問題。

二、俄羅斯的風俗禮儀:

1、社交禮儀

在人際交往中,俄羅斯人素來以熱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稱於世。在交際場合,俄羅斯人慣於和初次會面的人行握手禮。但對於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別重逢時,他們則大多要與對方熱情擁抱。

在迎接貴賓之時,俄羅斯人通常會向對方獻上「麵包和鹽」。這是給予對方的一種極高的禮遇,來賓必須對其欣然笑納。

在稱呼方面,在正式場合,他們也採用「先生」、「小姐」、「夫人」之類的稱呼。在俄羅斯,人們非常看重人的社會地位。因此對有職務、學銜、軍銜的人,最好以其職務、學銜、軍銜相稱。

依照俄羅斯民俗,在用姓名稱呼俄羅斯人時,可按彼此之間的不同關系,具體採用不同的方法滑基。只有與初次見面之人打交道時,或是在極為正規的場合,才有必要將俄羅斯人的姓名的三個部分連在一道稱呼。

2、服飾禮儀

俄羅斯大都講究儀表,注重服飾。在俄羅斯民間,已婚婦女必須戴頭巾,並以白色的為主;未婚姑娘則不戴頭巾,但常戴帽子。

在城市裡,俄羅斯目前多穿西裝或套裙,俄羅斯婦女往往還要穿一條連衣裙。

前去拜訪俄羅斯人時,進門之後務請立即自覺地脫下外套、手套和帽子,並且摘下墨鏡。這是一種禮貌。

⑶ 國外軍銜等級

列兵
一些國家士兵軍銜中最低的一級銜稱。俄軍根據彼得一世1722年1月24日頒布的《官級表》,首次設置此銜。l874年,俄國實行普遍徵兵制後,列兵屬於「低級軍銜」。1918年,蘇維埃共和國建立工農紅軍後,將列兵改稱為紅軍戰士,1946年 7月恢復列兵銜稱。目前,世界上設列兵軍銜的國家有:蒙古、阿爾及利亞、波蘭、法國、捷克、盧森堡、瑞士、西班牙、希臘、義大利、巴拿馬、巴西、古巴、加拿大、墨西哥、尼加拉瓜、委內瑞拉等國。其他國家士兵最低軍銜的稱呼,有的稱四等兵,如德國;有的稱三等兵,如美國、日本、奧地利、智利、秘魯等國;有的稱二等兵,如印度尼西亞、比利時、荷蘭、匈牙利等國,有的稱新兵。

中國軍隊引進軍銜制後,清朝新建陸軍和民國時期的陸軍稱二等兵,北洋時期的海軍稱二等練兵。中國人民解放軍兩次實行軍銜制中,均設列兵軍銜,新兵經 3個月入伍訓練合格後,授予列兵軍銜,服現役 1年後晉升為上等兵。上等兵服役滿一年後可晉升士官。

上等兵

多數國家兵銜中最高等級的稱號。該詞源自法語,法國軍隊曾規定,騎士如果在戰斗中失去馬匹,則暫歸步兵指揮,執行步兵勤務,但仍保留他們的騎士稱號和薪購,並免干粗活。後來,就把這種「免除了列兵某些職責的人」叫做上等兵。17世紀初,德國將上等兵作為一級軍銜設置於連隊,授予有經驗而可靠的士兵,賦予他們負責哨兵派班、押解俘虜等重要任務,有時班長缺勤,還可以代理班長工作。1716年,彼得一世將上等兵銜引進俄國,陸軍條令規定,在步兵、騎兵、工兵中設置,授予屢建戰功或長期服役無理的士兵。1722中的《官級表》規定,在陸軍中設上等兵、上等炮手,海軍中設上等水兵。目前,世界各國除兵銜只設一級的少數國家(如不丹、韓國、加拿大)外,大多數國家都設有此銜。清朝末年軍銜制引進中國後,稱最高的一級兵銜為「正兵」;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陸軍官佐士兵階級表》中,使用了上等兵這一稱號,之後被歷屆政府沿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條例規定,服現役第二年的列兵可晉升為上等兵軍銜。

一級士官
士官中最低一級士官,新兵第一年是列兵,滿了一年後,第二年就升為上等兵。第二年滿了以後就可以申請轉為一級士官。服役三年,後可晉升二級士官。

二級士官
一級士官服役滿三年後,可以申請轉為二級士官。二級士官服役年限和一級士官同樣是三年。由團或相當於團級單位審批。

直到六級士官

少尉

該詞源於法語「代表」,是法國古代對步兵和騎兵部隊中掌旗軍官的稱呼。從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爆發起,少尉被確定為法國最低一級軍官的軍銜稱號。

在德國,1500年前後,人們用由法國傳人的該詞稱呼某些軍事長官的代表或其他公務人員,約l8世紀後稱軍隊中最低一級的軍官為少尉。

在俄國,少尉軍銜設於1703年彼得一世時期,在1722年頒布的《官級表》中,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一直沿用到1917年。

現在,少尉是絕大多數國家尉級軍官中最低一級的軍銜稱號,少數不以少尉為尉官最低軍銜的國家,有兩種情況,一是不設少尉軍銜,以中尉為尉官最低銜,如蒙古、波蘭和羅馬尼亞的男軍官;再是將准尉列入尉官等級,以准尉為尉官最低銜,如阿富汗、土耳其、阿根廷、智利等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少尉,是排長的編制軍銜,大學專科和中等專科學校畢業擔任軍官職務者,或由士兵經短期培訓後直接提升為基層軍官者,一般授予少尉軍銜。

中尉
1、在西方 : 該詞源自法文「代理人」、「副職」。中尉作為軍隊職務名稱,最早出現在法國,1444年法國軍隊將擔任副隊長的首領稱為中尉,到 15世紀末中尉成為對副連長的稱呼。從17世紀下半葉起,中尉成為法蘭西等西歐國家陸軍和海軍的軍銜稱號。俄國軍隊17世紀中葉在新制團設置了中尉軍銜,起初授予步兵連和騎兵連的副連長,後來中尉被任命擔任連長。當今世界各國的軍銜體系中都設有中尉軍銜稱號,一般為副連長的編制軍銜。有的國家還將中尉區分為一級中尉與二級中尉兩個級別。

2、在我國古代:官名。戰國時趙國初置,掌薦舉人才等事。秦漢時為武職,掌京師的治安警衛。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稱執金吾。唐代自德宗以後,於神策軍置護軍中尉,專由宦官擔任,率領禁兵。元內史府置中尉,為正三品,位內史之下。內史原名王傅,至元二十九年(1292),封晉王於太祖四斡耳朵之地時改。民國軍銜,為九等中第八等。《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新唐書.宦官傳.竇文場霍仙鳴傳》:「德宗還京,頗忌宿將,凡握兵多者,悉罷之......貞元十二年六月,特立護軍中尉兩員、中護軍兩員,以帥禁軍,乃以文場為左神策護軍中尉,仙鳴為右神策護軍中尉。」又《田令孜傳》:「從義父入內侍省為宦者......累遷神策中尉,左監門衛大將軍。」

3、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中尉,是連長、副連長和排長等初級軍官的編制軍銜,大學本科畢業後的軍人可直接獲得中尉軍銜。

上尉

該詞來源於拉丁文「首領」,是一個最古老的軍事術語。西方陸軍最早的組織形式是被稱作「連」的單位,每個連由一名上尉指揮,當時的上尉是一種職稱,在德文中至今上尉和連長是同一個詞(Hauptmann)。這個詞由「頭」和「人」兩片語合而成,表示一個地位顯赫的人,過去一般是對首領或司令官的稱呼。以後,上尉逐漸演變為擔任連長職務者的軍銜稱號。當今世界上凡是實行軍銜制的國家,都無一例外地設有上尉軍銜,在絕大多數不設大尉的國家中,上尉是尉官中的最高級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上尉,是副營長、連長和副連長的編制軍銜,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可直接獲得此銜。

少校

該詞源於拉丁文「大的」、「職位較高的」、「年長的」等詞彙,是一個古老的軍事術語。四百多年前,西班牙軍隊最先把少校作為軍銜稱號使用。16世紀少校這一軍事術語傳人德國,開始只是作為對擔任一定職務人員的稱呼,如少校與「城市」一詞搭配,即指城市事務管理者,與「鑰匙」一詞搭配,則指負責要塞門戶開關的人。以後德國在建立常備軍時,少校便作為軍銜稱號使用。1698年,俄國為新制團的指揮人員和在俄軍中服役的外國人設置了少校軍銜,13年後在彼得一世建立的正規軍中也開始設置此銜。18世紀--19世紀,俄國一度將少校區分為一級少校和二級少校兩個級別,還把少校與崗位相搭配來表示一種固定的職位,如「基地少校」�、「門衛少校」等。

現在世界各國的軍銜體系中均設有少校,為校官中最低的一個級別,一般為副營長的編制軍銜,有的國家也規定為營長或特種兵連長的編制軍銜。

中校

校級軍官中間一級的軍銜稱號。在 17世紀俄國軍隊的副團長稱作中校,後來逐漸演變為副團長的軍銜稱號。在西歐國家,中校是團隊指揮官上校的第一助手。1722年俄國彼得一世在《官級表》中,將中校作為校官的第二級軍銜稱號固定下來。1935年蘇聯紅軍實行軍銜制時,校官只設上校和少校兩個級別,到 1939年才補充設置了中校。目前世界各國的軍銜體系中,均沒有中校軍銜稱號,一般為副團長或營長的編制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按現行法律規定,中校可以授予正團職、副團職和正營職等三級指揮軍官和擔任高級、中級、初級等所有的專業技術職務的軍官。

上校

上校一詞源自義大利語「(軍隊之)縱隊」。在法國古代的步兵部隊中,上校是團長的代名詞,l8世紀末法國人往往把團長和上校混為一談。在俄國,上校一詞首先出現在16世紀,當時人們稱呼指揮團隊的人為上校。1631年,上校代替了督軍和團首領的稱呼,把擔任團長職務的僱傭軍官叫做上校。從1632年起,上校作為軍銜開始授予新制團的指揮員。清朝末年軍銜制傳人中國後,清朝政府命名該級軍銜稱號為「正參領」,是「統帶官」 (「標」的指揮官,相當於現在的團長)的職務軍銜。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將這級軍銜稱號重新命名為「大都尉」,後北洋政府改名為「上校」。目前世界各國的軍銜體系中,一般都設有上校這一級軍銜稱號,除設有大校的少數國家外,上校是校官中的最高一級銜稱。上校一般為團長的編制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法律文件規定,上校也可以授予副師職軍官。

大校

少數國家校級軍官中最高一級的軍銜稱號。大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出現的一級銜稱,最初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設置。中國人民解放軍於 1955年和 1988年兩度實行的軍銜制度中,均設有此銜。設有大校軍銜稱號的國家,還有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摩洛哥。人民解放軍的大校軍銜稱號,1955年----1965年第一次實行軍銜制期間規定,可以授予軍長、副軍長、師長和副師長等四個級別的軍官。1988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規定,大校軍銜可以授予副大軍區職、正軍職、副軍職、正師職和副師職等五個級別的軍官。1994年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規定,大校軍銜只授予副軍職、正師職和副師職等三個級別的軍官。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規定,大校只是副師長的編制軍銜。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設大校軍銜,有的國家不承認大校是高於上校的一個軍銜等級,往往同他們國家的上校對等,在名稱的翻譯上譯為「資深的上校」或「老上校」。
我們的大校相當於美國軍銜的准將
因為美國軍銜中沒有大校軍銜
比上校高的就是准將

少將

特級軍官中較低的一級軍銜稱號。世界各國的將官,一些國家以少將為 最低的一個級別,一些國家則以准將為最低級別,後者如美、英、法、德、 意、印、巴等國,前者如東歐國家、日本、丹麥、巴西、哥倫比亞、葡萄牙 等國。

少將一般為師長和副軍長的編制軍銜,因而起初在一些國家稱少將為 「師將」,現在法文少將仍由「將軍」和「師」兩片語合而成 (G@n@ral de division) 中國人民解放軍 50年代----60年代首次實行軍銜制期間,規定少將是 大軍區副司令員、兵團級部隊正副司令員、正副軍長和師長的編制軍銜,10 年 *** 有 1360人獲得了少將軍銜。當前規定,少將軍銜可授予副大軍區職、 正副軍職和正師職軍官,高級專業技術軍官也可授予此銜。
武警少將一般授予各省,直轄市武警總隊長和政委

中將

中將是副大軍區職軍官的主要軍銜。副大軍區職包括總後勤部副部長、副政委,大軍區副司令員、副政委、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軍區職軍官。此外,中將還是正大軍區職和正軍職軍官的輔助軍銜
武警中將一般授予武警總部副職如:副司令,副政委等

上將
許多國家將級軍官中最高級別的軍銜稱號。上將在英語中與「將軍」為同一個詞(General),但在法、德等語中則是在將軍之後加一個名詞或形容詞構成,法語為「集團軍將軍」(Gneral darmee),德語為「最高的將軍」(General oberst)。

最早的俄軍上將軍銜由彼得一世設立,根據 1716年陸軍條令規定,俄軍上將擔任總司令官,級別相當於元帥,有權領導將軍「軍事會議」。 隨著軍隊規模的擴大和國家軍事體制的發展,有的國家遂將上將區分為幾個等級。最早是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授予潘興以五星上將稱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和大戰結束後,授予馬歇爾等8人以五星上將稱號,其中陸軍4名,空軍l名,海軍3名。

中國國民政府時期,於 1935年將上將區分為特級、一級和二級三等。特級上將又稱五星上將,只授予蔣介石 1人;一級上將又稱四星上將,授予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陳紹寬等人。

武警上將警銜一般授予武警總部司令員和政委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上個世紀50年代第一次實行軍銜制期間,將官設置為: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上將為將官中的第二個級別,全軍共授予上將稱號者57名。1988年重新實行軍銜制時,法律文件規定,上將分為一級上將和上將兩個級別,一級上將空缺未授,授予上將稱號者17名。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的決定,不再設一級上將。修改後的軍銜設3等10級,即將官: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上將成為軍隊的最高軍銜稱號,是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委員、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法定的編制軍銜,資深的大軍區正職也可以授予或晉升為上將軍銜。

整理這些可是花了我好多時間啊。滿意的話,加我分啊

⑷ 白俄羅斯軍裝和俄羅斯軍裝以及蘇聯軍裝的區別是哪裡

俄羅斯軍裝300年
自俄軍創建300多年來,軍裝更換頻繁。各式各樣的軍裝也成為一種文化,現在都可以在俄羅斯軍服博物館里看到。 <#J<QYF&2
彼得大帝的官兵統一著裝 俄國的正規軍隊始建於彼得大帝時代,當時的軍裝官兵沒有區別,這恐怕在任何政體下也沒有過這樣的「民主」。 a'L7y%
要說有那麼一丁點兒的區別,那就是軍官挎肩披一條白藍紅三色的武裝帶。這恐怕就是惟一的政治色彩,其三色正好和國旗上的顏色一模一樣。除此之外就幾乎看不到別的純俄羅斯東西了。就因為彼得崇尚西方,他在軍事上是要仿效強大而可靠的普魯士正規軍,所以軍裝的式樣也模仿普魯士。但是,當國內軍事政治形勢招來人民的不滿時,彼得下令將沙皇的主要支柱——軍官們的服裝做了一番改進,才同士兵服有了區別。 r.W"@vc>
亞歷山大一世引入雙角帽 19世紀初,俄國宮廷大興學法國之風,於是亞歷山大一世在確定軍裝時也趕這個時髦:所有的軍裝都按法國軍裝的式樣縫制。俄國官兵戴起了與俄羅斯風格迥異的拿破崙雙角帽,簡直讓人哭笑不得。不過在亞歷山大一世時代也出現了純俄羅斯特點的東西:1802年縫制了第一件一直穿到現在的灰呢子軍大衣。 LO Yyj?^7
尼古拉一世崇尚奢華 尼古拉當政時期國內政局穩定,因此「宮廷」可以放開手腳地在改變軍人形象上做文章。尼古拉一世非常熱衷於美化軍裝,最愛鮮艷的呢子、袖口條帶的金銀邊飾、鑲邊和制服上的鑲條。 ]mDsUZf<
「法國風」過去之後,沙皇開始往軍服上添加國家象徵標志,以提高國威。軍服上出現了紋章與徽章圖案,而且有冠形章紋的雙頭鷹。俄羅斯徽章的形態還不時有所變化,翅膀一會兒向上飛,一會兒朝下飛。歷史學家發現,當國內政局穩定時,翅膀便向上飛,局勢不穩時便朝下飛。首次在俄羅斯肩章上出現跟今天一模一樣的星形。從整個來說,新軍裝很漂亮,但就是不實用。 T<_1|eH
亞歷山大三世「扯下」所有的扣子亞歷山大三世當政期間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其慘痛教訓給軍裝改革造成很大的影響。教訓之一:官兵們花里胡哨的服裝在戰場上根本不實用。沙皇下令給予簡化,使之更加方便。亞歷山大三世首先從軍服上「扯下」所有的扣子,取而代之的是小鉤襻。然後取消華麗的近衛軍帽子,規定戴羊羔皮帽,還留下大檐帽。肥大的雙排扣制服上衣取代了窄小的制服。 ;L/T}!Dx
尼古拉二世重新把軍服裝扮得十分華麗尼古拉二世擔心當兵的嫌軍裝難看而跑光,於是又恢復了軍服上的金銀線和裝飾品。與此同時,沙皇還把軍服分為作戰服和便裝兩種。戰斗服實用、方便和肥大,便於士兵在戰斗中跑動。便裝上恢復了過去那些精美的小掛件和小飾物,這純粹就是為了恢復軍威,吸引那些年輕的新兵。在尼古拉當政的那些年月,各團乃至各營都有各自不同的軍服,可全軍的作戰服是統一的。1917年的十月革命結束了沙皇的這種軍服亂七八糟的局面。 }j5@\c48
IBsO
列寧取消了肩章 十月革命之後,以列寧為首的人民委員會取消了尼古拉二世時期俄國軍隊中的所有官銜和稱號,新政權在軍裝方面也力求取消同沙俄帝國有聯系的東西。因此紅軍官兵一開始沒有嚴格規定的軍服,帶槍的人穿什麼的都有。布爾什維克政權還取消了舊的軍人標志,一開始的主要標志為帽子上的紅帶子和寫上黑字「紅色近衛軍」的紅色袖標,有些部隊還興佩帶套在桂冠里的紅星形紅色近衛軍證章。紅星上畫的是象徵著工農紅軍各部政治團結的錘子和犁。 Q(eQZx{
當國內開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新政權開始考慮工農紅軍的軍服得有別於白軍的問題,於是便出現了被稱之為布瓊尼式軍帽的呢帽。順便說說,這種帽子還是從臨時政府的倉庫里拿出來的。 ^a0 -5
斯大林恢復肩章 斯大林時期又開始了軍裝改革。各族人民之父認為列寧時代的軍裝有些地方「不夠嚴肅」,比如說大衣和襯衫上的彩色胸兜蓋就過分花哨,於是將它們作為「災難時代的殘余」取消。就從那時起,軍隊開始越來越有一種「帝國的派頭」。斯大林最先推出的新玩意兒有夏天戴的大檐帽、弗倫奇式襯衫、指揮員穿的呢燈籠褲以及初級指揮員和列兵穿的棉運動衫。到1943年偉大衛國戰爭戰火正酣時期,不僅將帥和各級軍官,就連士兵也佩帶上肩章,而且其形狀甚至字型都跟舊俄部隊軍人佩帶的肩章一模一樣。 k>@^M]%
勃列日涅夫喜歡紅色鑲邊 到了勃列日涅夫時期,在軍裝改革方面雖然沒有什麼大的舉動,但還是有不少小的動作。根據勃列日涅夫的建議,各軍兵種大檐帽的帽圈、鑲邊、領章和肩章條紋間的彩色緣條都統一為紅色,軍便服改為套頭上衣和夾克衫,有些改革純粹是形式主義,這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保守。比如說,大檐帽的盔頭只加高了半厘米,帽徽上也只增加了幾支穗子。各軍兵種還出現了自己的袖章,上面必不可少的標志物為一顆有鐮刀和錘子圖案的大紅星。勃列日涅夫時期在蘇軍中第一次出現了迷彩服。 {;rpgc
戈爾巴喬夫得罪了元帥們 戈爾巴喬夫一上台,便簽署了蘇聯最高蘇維埃的一道命令,根據該命令將取消裝甲兵主帥、元帥,工程兵和通訊兵主帥的軍銜和肩章。這完全屬於改革過程中的「即興之作」,旨在取消上述軍銜的改革著實惹惱了軍事長官們,這個餿主意是克里姆林宮那些主管軍事的官僚給戈爾巴喬夫出的。他們知道,自德國空中流氓魯斯特駕機降落在紅場附近之後,總書記對軍人大發了一頓火。在戈爾巴喬夫執政期間,軍人和當局的關系一直就不怎麼融洽,國家首腦對軍隊談不上有多喜歡,對官兵的著裝也不怎麼感興趣。軍裝的改革只在肩章上做了些小文章。 /[|md0,
不過客觀地說,戈爾巴喬夫還是做了一些含有民主色彩的變動,比如說允許夏天穿短袖襯衫和不打領帶,這些都受到了軍人的熱烈歡迎。 +,w|&y
葉利欽急於更換軍裝 俄羅斯軍隊剛剛於1992年5月組建,葉利欽便催促國防部領導:「我的軍隊得穿最好的服裝!」 pzp"NKx i
1992年10月,國防部給「鮑里斯」展示了新的軍裝。其式樣很像北約一些成員國的軍隊的服裝。俄國歷史上曾有些沙皇拚命模仿歐洲,葉利欽走的也是這條道路。新大檐帽的檐很寬,盔頭很高,上面有一隻碩大的金屬「鷹」,這讓軍官們一看就不舒服。他們帶著揶揄的口氣說:「盔頭越高,戰鬥力就越低。」 pt;Sk?-1
在葉利欽執政時期,國庫出現虧空,校官和將官的高筒皮帽被普通皮帽所取代,鉻鞣革皮靴也讓位給多脂軟革靴,大衣、馬褲和考究的皮帶也不見了。有時候撥下來的款只夠更換區別標志(陸軍大將和海軍元帥原來肩章上只有一顆大星,現在換成四顆小星)以及增加袖標、胸徽和其他圖形標志。 <'yC:HeAwD
普京又「恢復」了毛皮高帽普京在軍裝改革方面沒做出什麼大動作。讓將校軍官感到欣慰的是,給他們恢復了毛皮高帽。不久前普京又同意降低盔頭的高度和縮小了大檐帽上檐的直徑,使之接近俄軍傳統的小檐。這既是按傳統行事,也是回歸理智,因為大檐的「承風面積」太大,刮風天極容易被掀掉。不久,又將把軍官大檐帽上的常常被部隊厭惡地稱之為「肉用雛雞」的「鷹」拿掉。

⑸ 二戰蘇聯領導層名單

斯大林 蘇聯大元帥 1945 蘇共中央書記、國防委員會主席、部長會議主席

伏羅如姿希閉橡纖洛夫 蘇聯元帥 1935 國防人民委員、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布柳赫爾 蘇聯元帥 1935 遠東方面軍司令

布瓊尼 蘇聯元帥 1935 副國防人民委員、方向總司令、騎兵司令、國防部總監察組總監

圖哈切夫斯基 蘇聯元帥 1935 紅軍總參謀長、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第一副國防人民委員、總裝備部部長

葉戈羅夫 蘇聯元帥 1935 總參謀長、副國防人民委員

鐵木辛哥 蘇聯元帥 1940 國防人民委員、統帥部大本營主席、方向總司令、國防部總監察組總監

沙波什尼科夫 蘇聯元帥 1940 總參謀長、國防人民委員、總參軍事學院院長

庫利克 蘇聯元帥 1940 副國防人民委員、總軍械部部長、蘇軍部隊組建和補充部副部長

朱可夫 蘇聯元帥 1943 總參謀長、國防部長

華西列夫斯基 蘇聯元帥 1943 國防部長

科涅夫 蘇聯元帥 1944 陸軍總司令

戈沃羅夫 蘇聯元帥 1944 防空軍總司令

馬利諾夫斯基 蘇聯元帥 1944 國防部長

羅科索夫斯基 蘇聯元帥
波蘭元帥 1944
1949 國防部副部長、國防部總監察組總監、波蘭部長會議主席、波蘭國防部長

麥列茨科夫 蘇聯元帥 1944 總參謀長、副國防人民委員、國防部總監察組總監

素科諾夫斯基 蘇聯元帥 1946 總參謀長

布爾加寧 蘇聯元帥 1947 國防部長、部長會議主席、1958降為上將

巴格拉米揚 蘇聯元帥 1955 總參軍事學院院長、國防部副部長、總後勤部部長

格列奇科 蘇聯元帥 1955 國防部長

葉廖緬科 蘇聯元帥 1955 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國防部總監察組總監

崔可夫 蘇聯元帥 1955 陸軍總司令

比留佐夫 蘇聯元帥 1955 戰略火箭軍總司令、防空軍總司令、總參謀長

莫斯卡連科 蘇聯元帥 1955 戰略火箭軍總司令、國防部副部長、總監察長

扎哈羅夫 蘇聯元帥 1959 總參謀長

戈利科夫 蘇聯元帥 1961 總政治部主任

克雷洛夫 蘇聯元帥 1962 戰略火箭軍總司令

雅庫鮑夫斯基 蘇聯元帥 1967 國防部第一副部長、華約武裝部隊總司令

巴季茨基 蘇聯元帥 1968 國防部副部長、防空軍總司令、華約武裝部隊副總司令、國防部總監察組總監

科舍沃伊 蘇聯元帥 1968 基輔軍區司令、蘇聯駐德軍隊集群總司令、國防部總監察組總監

勃列日涅夫 蘇聯元帥 1976 蘇共中央書記、國防會議主席

烏斯季諾夫 蘇聯元帥 1976 國防部長

奧加爾科夫 蘇聯元帥 1976 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總參謀長

庫列科夫 蘇聯元帥 1977 國防部第~副部長兼華生部隊總司令、總參謀長

索科洛夫 蘇聯元帥 1978 國防部長

彼得羅夫 蘇聯元帥 1981 陸軍總司令、國防部第一副部長

阿赫羅梅耶夫 蘇聯元帥 1983 國防部第一副部長、總參謀長

托盧布科 蘇聯元帥 1983 國防部副部長、戰略火箭軍總司令

庫爾科特金 蘇聯元帥 198X 國防部副部長、總後勤部部長

尤馬舍夫 蘇聯海軍元帥 ?? 海軍總司令

庫茲涅佐夫 蘇聯海軍元帥 1955 海軍人民委員、海軍總司令、海軍部長、國防部第一副部長

伊薩科夫 蘇聯海軍元帥 1955 第一副海軍人民委員、海軍副總司令

戈爾什科夫 蘇聯海軍元帥 1967 國防部副部長、海軍總司令

諾維科夫 空軍主帥 1944 副國防人民委員、空軍司令

戈洛瓦諾夫 空軍主帥 1944 遠程航空兵司令

韋爾希寧 空軍主帥 1944 空軍司令

日加列夫 空軍主帥 1955 空軍司令

庫塔霍夫 空軍主帥 1972 空軍司令

布加耶夫 空軍主帥 1977 民用航空部部長

科爾杜諾夫 空軍主帥 1978 防空軍總司令

沃羅諾夫 炮兵主帥 1944 副國防人民委員、蘇軍炮兵主任、蘇聯武裝力量炮兵司令

涅傑林 炮兵主帥 1959 國防部副部長、戰略火箭軍總司令

羅特米斯特羅夫 裝甲兵主帥 1962 坦克兵副司令、國防部長助理、國防部總監察轎仿組總監

巴巴賈尼揚 裝甲兵主帥 1975 敖德薩軍區司令、蘇軍坦克兵主任

亞佐夫 蘇聯元帥 1990 國防部長
二戰蘇聯元帥全集 – 鐵血網

http://bbs.tiexue.net/post2_4626837_1.html
戰前晉升的老元帥有四個——伏羅希洛夫、鐵木辛哥、布瓊尼、沙波什尼科夫;

戰爭中晉銜的有:
1、朱可夫(副統帥、烏克蘭第一、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司令員)、
2、華西列夫斯基(總參謀長、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司令員)、
3、羅科索夫斯基(白俄羅斯第一、第二方面軍司令員)、
4、科涅夫(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司令員)、
5、馬利諾夫斯基(烏克蘭第二方面軍司令員);
6、托布爾欣(烏克蘭第三方面軍司令員);
7、戈爾多夫(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員);

軍種元帥有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
兵種元帥就太多了。
庫利克炮兵元帥;
費多連科裝甲兵元帥;
諾維科夫、拉什金空軍元帥,我數不過來。
前蘇聯的元帥軍銜共分四級,「蘇聯大元帥」為第一級,「蘇聯元帥」和「蘇聯海軍元帥」同為第二級;「軍兵種主帥」為第三級;「軍兵種元帥」為第四級。

前蘇聯時期,共先後授予1人「蘇聯大元帥」軍銜,40人「蘇聯元帥」軍銜,3人「蘇聯海軍元帥」軍銜,13人蘇聯「軍兵種主帥」軍銜(空軍主帥7人,炮兵主帥4人,裝甲兵主帥2人),60人蘇聯「軍兵種元帥」軍銜(空軍元帥25人,海軍元帥9人,炮兵元帥10人,裝甲兵元帥6人,工程兵元帥6人,通信兵元帥4人)。

第一級
蘇聯大元帥:
1945年授銜

斯大林(1879.12.9—1953.3.5)

第二級
蘇聯元帥:
1935年授銜

伏羅希洛夫(1881.2.4-1969.12.2)
布柳赫爾(1890.12.1-1938.11.9)
布瓊尼(1883.4.25-1973.10.26)
圖哈切夫斯基(1893.2.16-1937.6.11)
葉戈羅夫(1883.10.25-1939.2.23)
1940年授銜

鐵木辛哥(1895.2.18-1970.3.31)
沙波什尼科夫(1882.10.2-1945.3.26)
庫利克(1890.11.9-1950.8.24)註:1942年被降為少將,1957年恢復元帥軍銜
1943年授銜

朱可夫(1896.12.1-1974.6.18)
華西列夫斯基(1895.9.18-1977.12.5)
1944年授銜

科涅夫(1897.12.28-1973.5.21)
戈沃羅夫(1897.2.22-1955.3.19)
羅科索夫斯基(1896.12.21-1968.8.3)
馬利諾夫斯基(1898.11.23-1967.3.31)
托盧布科(1894.6.16-1949.10.17)
梅列茨科夫(1897.6.7-1968.12.30)
1945年授銜

貝利亞(1899.3.17-1953.12.23)
1946年授銜

索科洛夫斯基(1897.7.21-1968.5.10)
1947年授銜

布爾加寧(1895.6.11-1975.2.24)註:1957年被降為上將
1955年授銜

巴格拉米揚(1897.12.2-1982.9.21)
格列奇科(1903.10.17-1976.4.26)
葉廖緬科(1892.10.14-1970.11.19)
崔可夫(1900.2.12-1982.3.18)
比留佐夫(1904.8.21-1964.10.19)
莫斯卡連科(1902.5.11-1985.6.17)
扎哈羅夫(1898.8.17-1972.1.31)
1961年授銜

戈利科夫(1900.7.29-1980.7.29)
1962年授銜

克雷洛夫(1903.4.29-1972.2.9)
1967年授銜

雅庫鮑夫斯基(1912.1.7-1976.11.30)
1968年授銜

巴季茨基(1910.6.27-1984.2.17)
科舍沃伊(1904.12.21-1976.8.30)
1976年授銜

勃列日涅夫(1906.12.19-1982.11.10)
烏斯季諾夫(1908.10.30-1984.12.20)
1977年授銜

奧加爾科夫(1917.10.30-1994.1.23)
庫利科夫(1921.7.5- )
1978年授銜

索科洛夫(1911.7.1- )
1983年授銜

彼得羅夫(1917.1.15- )
阿赫羅梅耶夫(1923.5.5-1991.8.24)
庫爾科特金(1917.2.13-1990.9.16)
1990年授銜

亞佐夫(1924.11.8- )
蘇聯海軍元帥:
1955年授銜

庫茲涅佐夫(1902.7.24-1974.12.6)註:1956年被降為中將,1988年恢復元帥軍銜
伊薩科夫(1894.8.22-1967.10.11)
1967年授銜

戈爾什科夫(1910.2.26-1988.5.13)

第三級
軍兵種主帥-空軍主帥
1944年授銜

諾維科夫(1900.1.19-1976.12.3)
戈洛瓦諾夫(1904.8.7-1975.9.22)
1955年授銜

日加列夫(1900.11.19-1963.10.2)
1959年授銜

韋爾希寧(1900.6.3-1973.12.30)
1972年授銜

庫塔霍夫(1914.8.16-1984.12.3)
1977年授銜

布加耶夫(1923.7.29- )
1978年授銜

科爾杜諾夫(1923.9.20-1992.6.9)
軍兵種主帥-炮兵主帥
1944年授銜

沃羅諾夫(1899.5.5-1968.2.28)
1959年授銜

涅傑林(1902.11.9-1960.10.24)
1961年授銜

瓦連佐夫(1901.8.10-1971.3.1)
1983年授銜

托盧布科(1914.11.25-1989.6.17)
軍兵種主帥-裝甲兵主帥
1962年授銜

羅特米斯特羅夫(1901.7.6-1982.4.16)
1975年授銜

巴巴賈尼揚(1906.2.18-1977.11.1)

第四級
軍兵種元帥-空軍元帥
1944年授銜

胡佳可夫(1902.1.7-1950.4.18)
阿斯塔霍夫(1892.2.8-1966.10.9)
法列拉列耶夫(1899.5.31-1955.8.12)
斯科里普科(1902.12.5-1987)
沃羅熱伊金(1895.3.16-1974.1.30)
扎沃龍科夫(1899.4.23-1967.6.8)
1955年授銜

魯堅科(1904.10.20-1990.7.10)
蘇傑茨(1904.10.23-1981.5.6)
1959年授銜

克拉索夫斯基(1897.8.20-1983.4.21)
1961年授銜

薩維茨基(1910.12.24-1990.4.6)
1962年授銜

阿加利佐夫(1900.1.20-1980.6.29)
1967年授銜

洛吉諾夫(1907.10.23-1970.10.7)
1972年授銜

博爾佐夫(1915.10.21-1974.6.4)
波克雷什金(1913.3.6-1985.11.13)
1973年授銜

濟明(1912.5.6-1997)
1975年授銜

葉非莫夫(1923.2.6- )
普斯特科(1918.4.10- )
1976年授銜

西蘭季耶夫(1918.8.23-1996.3.10)
1980年授銜

斯科里科夫(1920-2002)
1981年授銜

斯科莫洛霍夫(1920.5.19-1994.10.14)
1982年授銜

基爾薩諾夫(1919.1.1-1991)
1985年授銜

闊日杜布(1920.6.8-1991.8.12)
康斯坦丁諾夫(1923.6.12- )
1989年授銜

博利科夫(1929.3.25- )
1990年授銜

沙波什尼科夫(1942.2.3- )
軍兵種元帥-海軍元帥
1965年授銜

卡薩托諾夫(1910.7.21-1989.6.9)
1970年授銜

洛博夫(1913.2.15-1977.7.12)
謝爾蓋耶夫(1909.10.5- )
1973年授銜

葉戈羅夫(1918.10.30- )
斯米爾諾夫(1917.10.5-1992)
1983年授銜

切爾納溫(1928.4.22- )
1988年授銜

卡爾加尼(1928- )
1989年授銜

馬卡羅夫(1931.7.18- )
索羅金(1922.3.28- )
軍兵種元帥-炮兵元帥
1944年授銜

奇斯佳科夫(1896.11.18-1980)
雅可夫科夫(1898.12.31-1972.5.9)
1955年授銜

卡扎科夫(1898.7.18-1968.5.25)
1962年授銜

卡扎科夫(1902.11.18-1989.8.25)
1965年授銜

巴扎諾夫(1905.4.23-1975.1.8)
1967年授銜

庫利紹夫(1908.12.26-2000)
1968年授銜

奧金佳夫(1900.3.6-1972.3.1)
1973年授銜

佩利捷列斯基(1913.4.7-1987)
1980年授銜

博伊丘克(1918-1991)
1989年授銜

米哈利金(1927.6.30- )
軍兵種元帥-裝甲兵元帥
1944年授銜

費多連科(1896.10.22-1947.3.26)
1945年授銜

雷巴爾科(1894.11.4-1948.8.28)
波格丹諾夫(1894.8.29-1960.3.12)
1959年授銜

卡圖科夫(1900.9.17-1976.6.8)
1962年授銜

博盧波雅諾夫(1901.6.16-1984.9.17)
1975年授銜

洛西克(1915.12.4- )
軍兵種元帥-工程兵元帥
1944年授銜

沃羅比耶夫(1896.12.29-1957.6.12)
1961年授銜

普多什利亞科夫(1901.2.18-1973.12.12)
1972年授銜

哈爾琴科(1911.7.31-1975.1.10)
1977年授銜

格洛瓦尼(1915.11-1978.10)
1980年授銜

阿加諾夫(1917-1996)
1981年授銜

舍斯托帕洛夫(1919.12.19- )
軍兵種元帥-通信兵元帥4人
1944年授銜

佩列舍普金(1904.6.18-1978.10.12)
1961年授銜

列昂諾夫(1902.5.20-1972.11.24)
1973年授銜

別洛夫(1917.8.19-2001)
1979年授銜

阿列克謝耶夫(1914.6.13-1980.11.12)

⑹ 蘇聯1935年授銜高級將領名錄

分類: 社會民生 >> 軍事
解析:

蘇聯1935年授銜高級將領名錄

十月革命後,蘇維埃 *** 於1917年12月16日頒布法令,廢除了舊的官銜、軍銜和封號。截止1935年,陸海軍中的指揮員一直按職務區分等級。當時的陸軍軍官分為下級、中級、上級、高級四類。下級軍官包括副班長、班長、副排長、司務長;中級軍官包括排長、副連長、連長;上級軍官為營長、副團長、團長;高級軍官包括旅長、師長、軍團長、軍長。海軍分艦長、中隊長、支隊扒伏長等。

根據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和蘇聯人民委員會1935年9月22發布的《關於在工農紅軍中實行軍銜制》的決議,首次在蘇聯陸海軍中實行軍銜制。

1935年11月20日,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和蘇聯人民委員會發布了授予伏羅希洛夫等5人蘇聯元帥軍銜的決定和批准授予加米涅夫等36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人員和主管人員集團軍級軍銜的決定。當時蘇聯 *** 的黨報《真理報》於1935年11月21日全文刊登了這一決定。以下人員均按《真理報》上登載的順序排列。

蘇聯1935年授銜高級將領

姓名(簡稱) 生卒年月日 軍銜 授銜時的職務

伏羅希洛夫 1881.2.4-1969.12.2 蘇聯元帥 蘇聯國防人民委員

圖哈切夫斯基 1893.2.16-1937.6.11 蘇聯元帥 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

葉戈羅夫 1883.10.25-1939.2.23 蘇聯元帥 工農紅軍總參謀長 布瓊尼 1883.4.25-1973.10.26 蘇聯元帥 工農紅軍騎兵總監

布柳赫爾 1890.12.1-1938.11.9 蘇聯元帥 紅旗遠東特別集團軍司令員

加米涅夫 1881.4.16-1936.8.25 一級集團軍級 工農紅軍防空部部長兼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軍事委員會委員

亞基爾 1896.8.15-1937.6.11 一級集團軍級 基輔軍區司令員兼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軍事委員會委員

烏博列維奇 1896.1.14-1937.6.11 一級集團軍級 白俄羅斯軍區司令員兼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軍事委員會委員

別洛夫 1893.6.27-1938.7.29 一級集仿伍團軍級 莫斯科軍區司令員

沙波什尼科夫 1882.10.2-1945.3.26 一級集團軍級 列寧格勒軍區司令員

加馬爾尼克 1894.6.14-1937.5.31 一級集團軍政委級 蘇聯國防第一副人民委員兼工農紅軍政治部主任

奧爾洛夫 1895.7.15-1938.7.28 一級艦隊級 工農紅軍海軍司令員

維克托羅夫 1894.1.5-1938.8 一級艦隊級 太平洋艦隊司令員

德邊科 1889.2.28-1938.7.29 二級集團軍級 伏爾加河沿岸軍區司令員

列萬多夫斯基 1890.5.15-1937.7.29 二級集團軍級 外高加索軍區司令員兼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軍事委員會委員

杜博沃伊 1896.9.24-1938.7.29 二級集團軍級 哈爾科夫軍區司令員兼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軍事委員會委員

費季科 1897.7.6-1939.2.26 二級集團軍級 濱海軍隊集群司令員

科爾克 1887.8.3-1937.6.11 二級集團軍級 伏龍芝軍事學院院長

卡希林 1888.2.16-1938.6.14 二級集團軍級 北高加索軍區司令員兼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軍事委員會委員

謝佳金 1893.11.26-1938.7.29 二級集團軍級 工農紅軍副總參謀長

阿爾克斯尼斯 1897.1.26-1938.7.29 二級集團軍級 工農紅軍空軍部部長兼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軍事委員會委員

哈列普斯基 1893.7.14-1938.7.29 二級集團軍級 工農紅軍汽車裝甲坦克部部長

瓦采季斯 1873.11.23-1938.7.23 二級集團軍級 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成員

加列爾 1883.11.29-1950.7.12 二級艦隊級 波羅的海艦隊司令員

科扎諾夫 1897.5.24-1938.8.22 二級艦隊春大攜級 黑海艦隊司令員

阿梅林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基輔軍區政治副司令員

阿倫什塔姆 1898-1938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遠東紅旗特別集團軍政治副司令員

布林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白俄羅斯軍區政治副司令員

韋克利切夫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莫斯科軍區政治副司令員

格里申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波羅的海艦隊政治副司令員

古金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黑海艦隊政治副司令員

伊博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工農紅軍軍事政治學院院長

科熱夫尼科夫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哈爾科夫軍區政治副司令員

蘭德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紅星報》總編輯

梅濟斯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伏爾加河沿岸軍區政治副司令員

奧庫涅夫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太平洋艦隊政治副司令員

奧謝皮揚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工農紅軍政治部副主任

斯拉溫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工農紅軍軍校部部長

斯米爾諾夫 1897.5.29-1938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列寧格勒軍區政治副司令員

希夫列斯 二級集團軍政委級 工農紅軍軍事經濟學院院長

烏爾里希 ?-1950 集團軍級軍法官 蘇聯最高法院軍事審判廳廳長

斯米爾諾夫後來於1937年6月接任工農紅軍政治部主任,並晉升為一級集團軍政委級。費季科後來於1938年初出任蘇聯第一副國防人民委員,並晉升為一級集團軍級。沙波什尼科夫後來出任總參謀長,並於1940年5月7日晉升為蘇聯元帥。加列爾後來出任海軍總司令部參謀長,並於1940年6月4日晉升為海軍上將軍銜。

根據我所掌握的資料,在1935年授銜的以上人員中,5個元帥中的3人,5名一級集團軍級中的3人,2名一級艦隊級中的2人,10名二級集團軍級中的10人,2名二級艦隊級中的2人(其中加列爾在30年代的「大肅反」中雖遭到毒打,卻倖免於難,但在戰後又一輪的「大肅反」中被處決),15名二級集團軍級中的15人均在「大肅反」中被捕並遭處決。而加米涅夫因病在「大肅反」前死亡,如果不死,也難逃厄運;一級集團軍政委級加馬爾尼克在肅反人員來到其辦公室門前被迫自殺。因此,實際上只有4人在「大肅反」中逃脫了性命,但他們也是歷經磨難才得以倖免的

⑺ 二戰被俘和戰死的蘇聯元帥有哪些

蘇聯在二戰中並沒有元帥陣亡或者被俘纖冊。
陣亡中軍銜最高的是烏克蘭第一弊鎮方面軍司令員瓦杜丁大將,和西南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上將,沃羅涅日方面軍副司令阿帕納先科騎兵大將。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司令員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大將。

被俘中軍銜最高的是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租豎粗·弗拉索夫 軍銜:陸軍中將 軍職:沃爾霍夫方面軍副司令
被俘日期:1942年7月12日,防守瓦爾代地區時被圍俘獲,被俘後轉投德軍組建「俄羅斯解放軍」並自任司令一職。

⑻ 二戰各國陣亡的最高將領是誰

二戰各國陣亡、被俘的最高軍銜將領:
英國 :
1,姓名:湯姆·菲利普斯 。
軍銜:海軍上將。
軍職:遠東Z艦隊司令。
陣亡日期:1941年12月10日,馬來海戰隨旗艦「威爾士親王」號共沉於大海。
2,姓名:阿瑟·帕西瓦爾。
軍銜:陸軍中將。
軍職:新加坡英軍鋒橋司令。
被俘日期: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戰役代表盟軍簽署投降協議後被關押於奉天戰俘營。
中國 :
1姓名:張自忠.
軍銜:陸軍中將 。
軍職:第三十三集團軍司令。
陣亡日期:1945年5月18日,棗宜會戰期間陣亡。
2,姓名:龐炳勛。
軍銜:陸軍中將 。
軍職:第二十四集團軍司令 。
被俘日期:1943年5月7日,日軍掃盪太行山區期間被俘,隨後投靠汪精衛政府並被任命為偽第五方面軍司令。
美國 :
1,姓名:西蒙·巴克納。
軍銜:陸軍中將。
軍職:陸軍第十集團軍司令 。
陣亡日期:1945年6月4日,沖繩戰役期間陣亡。
2,姓名:喬納森·溫萊特 。
軍銜:陸軍中將。
軍職:菲律賓美軍司令。
被俘日期:1942年4月6日,菲律賓戰役率領美菲聯軍向日軍投降,並被關押於奉天戰俘營。
義大利 :
1,姓名:卡洛·卡塔尼奧。
軍銜:海軍少將。
軍職:海軍第一巡洋艦分艦隊司令。
陣亡日期:1941年3月29日,馬塔潘角海戰隨旗艦「扎拉」號共沉於大海。
2,姓名:吉奧凡尼·梅塞。
軍銜:陸軍元帥。
軍職:非洲集團軍司令。
被俘日期:1943年5月12日,率領駐扎於非洲的德意聯軍投降,被俘後不久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義大利國王隨即赦免任命其為陸軍參謀總長直至戰爭結束。
日本:
1, 姓名:山本五十六。
軍銜:海軍大將。
軍職:海軍聯合艦隊司令。
陣亡日期:1943年4月18日,在乘機視察前線時被美軍戰機截獲並擊落於布干維爾島。
2,姓名:鈴木川三郎。
軍銜:陸軍少將。
軍職:日偽山西省政府教育廳行政顧問 。
被俘日期:1942年1月17日,被八路銀拆猛軍太行二分區武工隊俘虜。
德國:
1, 姓名:維爾納·弗里奇。
軍銜:陸軍上將。
軍職:陸軍第12炮兵團名譽團長(曾任陸軍總司令,被冤貶職)。
陣亡日期:1939年9月22日,波蘭戰役進攻首府華沙期間陣亡。
2,姓名:弗雷德里希·保盧斯 。
軍銜:陸軍元帥。
軍職:陸軍第六集團軍司令。
被俘日期:1943年1月31日,斯大林格勒戰役率領摩下第六集團軍向蘇軍投降,並於之後加入反法西斯聯盟公開反對希特勒及其指揮下的戰爭。
蘇聯:
1, 姓名:伊萬·丹尼洛維奇·切爾尼亞霍夫斯基。
軍銜:陸軍大將。
軍職: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司令。
陣亡日期:1945年2月18日,因斯特堡—柯尼斯堡戰役期間負重傷後犧牲。
2,姓名: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弗拉索夫。
軍御哪銜:陸軍中將。
軍職:沃爾霍夫方面軍副司令。
被俘日期:1942年7月12日,防守瓦爾代地區時被圍俘獲,被俘後轉投德軍組建「俄羅斯解放軍」並自任司令一職。

⑼ 白俄羅斯有多少軍隊

現役部隊8.31萬人(包括國防部及其直屬部隊1.71萬人)。
准軍事部隊
11萬人,其中內衛部隊1.2萬人,邊防部隊1.1萬人,民兵8.7萬人。
預備役部隊
近5年服過現役的軍人約28.95萬人。
陸軍

4.35萬人。編為國防部直屬部隊和3個軍。國防部直屬部隊下轄1個摩步師、3個獨立機動旅、1個炮兵師、2個戰役戰術導彈旅、1個反坦克旅、1個特種部隊旅。3個軍:其中,1個軍轄3個獨立機械化旅、1個地空導彈旅、1個炮兵團、1個火箭炮團、1個坦克團;1個軍轄1個地空導彈旅、1個炮兵團、1個反坦克團、1個火箭炮團。
主戰坦克:1724輛(另儲存238輛),其中T-55型60輛、T-72型1569輛、T-80型95輛。
步兵戰車:1560輛(另儲存53輛),其中BMⅡ-1型81輛、BMⅡ-2型1164輛、BPM型161輛、BM -1型81輛、BMⅡ-2型1164輛、BPM型161輛、BMⅡ-1型154輛。
裝甲輸送車:918輛(另儲存306輛),其中BTP-60型188輛、BTP-70型445輛、BTP-80型193輛、BTP-男 22輛,MT-JIB型70輛。
各型火炮1465門(另儲存153門),其中牽引炮428門(122毫米178門、152毫米250門)、自行火炮572門(122毫米235門、152毫為301門、203毫米36門),曲射直線兩用炮54門、火箭炮334門(122毫米209門、130毫米1門、220毫米84門、300毫米40門)、迫擊炮77門。
AT-5、AT-6、AT-7反坦克導彈發射架480具、戰役戰術導彈發射架96部(「飛毛腿」60.部、「青蛙」/SS-21型36部)。地空導彈。SA-8/-11/--12/-13/型共350部。

空軍

2.25萬人(包括防空部隊1.02萬人),作戰飛機230架、戰斗直升機60架。
殲擊轟炸機:116架,其中蘇-24型36架、蘇-25型80架。
殲擊機:108架,其中米格-23型35架、米格-29型50架、蘇-27型23架。
偵察機:6架。
戰斗直升機60架,其中,米-24型55架、米-24R型4架、米-24K型1架。
運輸直升機:186架。
運輸機:27架。
AA-7、AA-8、AA-10、AA-11型空空導彈若干。
空地導彈AS-10、AS-7、AS-14型若干。
防空部隊約1萬人,SA-3/-5/l10型地空導彈發射架175架。

指揮體制
總統兼武裝力量總司令亞·格·盧卡申科(1999年7月上任)。國防部長亞歷山大·彼得洛維·丘馬科夫(1997年1月上任)。總參謀長米·費·科茲洛夫中將。

跟加精吧!!

⑽ 國外軍銜中少尉、上尉、中士、下士、上校等大小順序和大約統領多少人和國內軍銜營長、排

將>校>尉>士,上>中>下,沒辦法說統領多少人,因為軍銜並不是職務。楊利偉上個天下來大校了,但是不帶兵,給個高級軍銜以表功勛和待遇。一般個戰斗機飛行員怎麼也得茄碰是少校,因為需要少校級別的待遇才能養的起一個飛行員。排長的話大概是少尉,營長得少校中校吧,這些都得看是什麼部隊,重要部隊待遇好,級別高搏納握。二戰時德國的變態巨炮,炮長都是校官。軍銜不等於職務,就像你聽沒基慶聽說過「一品縣令」之類的詞

閱讀全文

與白俄羅斯有多少軍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