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白俄羅斯還有哪些悲慘的事

白俄羅斯還有哪些悲慘的事

發布時間:2023-05-24 00:27:00

1.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歷史事件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白俄羅斯建立了蘇維埃梁數政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前,白俄羅斯大部為德國佔領。1919年1月1日,成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一戰後波蘭復國,發生蘇波戰爭,蘇聯割讓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給波蘭。1922年12月3日東白俄羅斯作為創始國加入蘇聯。1939年,波蘭被德國和蘇聯分割佔領,西白俄羅斯並入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白俄羅斯被德國軍隊佔領,1944年6月蘇軍解放了白俄羅斯。1945年,白俄羅斯作為蘇聯的一腔渣或個成員國和蘇聯一道加入聯合國組織。1990年7月27日,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8月25日,白俄羅斯宣布脫離蘇聯獨立。之後又將國名改為白俄羅斯伍伍。白俄羅斯是獨立國家聯合體的成員國。

2. 切爾諾貝力事件具體是怎麼回事

切爾諾 貝利 核 電 站位於烏克蘭北部,距首都基輔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蘇聯時期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第一座核 電 站。曾幾何時,切爾諾貝利是蘇聯人民的驕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搏激襲靠的核 電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聲巨響徹底打破了這一神話。核電站的第4 號核 反 應 堆 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發生失火,引起爆炸,據估算,核泄鉛畢漏事故後產生的放射污染相當於日本廣島原 子 彈 爆 炸 產生的 放 射 污染的100倍。爆 炸使 機組被完全 損 壞,8噸多 強 輻射 物質泄露,塵埃隨風飄散,致使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許多地區遭到核 輻 射 的污 染。 1986年4月26日當地時間1點24分,蘇聯的烏克蘭共和國切爾諾貝利(Чорнобиль,Chernobyl)核 能發電廠(原本以列寧的名字來命名)發生嚴 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導致31人當場死亡,上萬人由於放 射性物 質 遠期影響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線影響而導致畸形胎兒的出生。這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外泄的 輻 射 塵隨著大氣飄散到前蘇聯的西部地區、東歐地區、北歐的斯堪地維亞半島。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受污染最為嚴重,由於風向的關系,據估計約有60%的放 射 性 物 質落在白俄羅斯的土地。此事故引起大眾對於前蘇聯的核 電 廠安全性的關注,事故也間接導致了蘇聯的瓦解。蘇基兄聯瓦解後獨立的國家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等每 年仍 然投入經費與人力致力於災難的善後以及居民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間接死亡的人數難以估算,且事故後的長期影響到目前為止仍是個未知數

3. 白俄羅斯各地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警方是如何驅散的

說實話,感覺白俄羅斯的那些警察和美國的警察都是一個德性,在應對大規模的示威抗議遊行中,往往不知道怎麼對人民採取妥協,或者說是怎麼來平息民眾的怒火,這一次警方驅散這些示威人群是同樣也是直接發送的催淚彈以及一些橡膠子彈,說白了就是採取暴力的方式來驅散民眾。


並且這些人聚集在首都之後,馬上就遭到了警察的驅散,已經有6700多人被逮捕了,說明這些警察可能也是忍無可忍,但是我覺得不管怎麼說也不能採取暴力執法的行為,那樣這些人們會覺得警察現在的行為都是總統盧卡申科暗中受益的,那麼對於政府的憤怒就會更多。

4. 俄羅斯切爾諾貝事件

切爾諾貝利事件發生在烏克蘭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位於烏克蘭北部,距首都基輔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蘇聯時期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第一座核電站。切爾諾貝利曾經被認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1986年一聲巨響徹底打破了這一神話。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輻射量相當於500顆美國投在日本的原子彈。爆炸使機組被完全損壞,8噸多強輻射物質泄露,塵埃隨風飄散,致使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許多地區遭到核輻射的污染。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UTC+3),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鄰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並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放射性塵埃涵蓋了大面積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核輻射塵污染過的雲層飄往眾多地區,包括前蘇聯西部的部分地區、西歐、東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不列顛群島和北美東部部分地區。此外,烏克蘭、白俄羅斯及俄羅斯境內均受到嚴重的核污染,超過336,000名的居民被迫撤離。前蘇聯官方的報告表示[2],約60%受到輻射塵污染的地區皆位於白俄羅斯境內。

這次意外引起了全世界對於蘇聯(及本國)核電工業上的安全顧慮,並減緩了一系列的核電工程進度。同時,此事件促使蘇聯政府的信息公布更趨透明化。蘇聯解體後的獨聯體及各獨立國家,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至今仍為切爾諾貝利事件所遺留的一系列污染問題付出極大代價。此次事故對當地乃至全球生態造成了難以相像的負面影響,僅事件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就因主觀與客觀的原因難以精確計算——前蘇聯時期的刻意隱瞞,使得統計工作變得非常困難。事實上,前蘇聯當局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就禁止醫生在死亡證明上提及「輻射線」的死因事實。

經濟上,這場災難總共損失大概兩千億美元(已計算通貨膨脹),是近代歷史中代價最「昂貴」的災難事件之一。

由國際原子能總署和世界衛生組織所主導的切爾諾貝利論壇在2005年所提出的切爾諾貝利事件報告中,共56人死亡(47名救災人員,9名罹患甲狀腺癌的兒童),並估算在高度輻射線物質下暴露的大約60萬人中,將額外有4,000人將死於癌症 此數據包括已診斷出的4,000名兒童甲狀腺癌將造成的死亡數字(依據白俄羅斯的經驗,存活率接近99%)。綠色和平組織所估計的總傷亡人數是9萬3千人,但引用在一份最新出爐的報告中的數據指出發生在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單獨事件在1990年到2004年間可能已經造成20萬起額外的死亡。盡管疏散區域和某些限制地區還有些管制,但是大多數的受影響區域已經被認為可以安全地居住和進行經濟活動。

望採納!!

5. 4·11白俄羅斯明斯克地鐵爆炸事件的傷亡情況

中新社莫斯科4月11日明斯克消息:白襲山俄羅斯首都明斯克11日傍晚發生的地鐵爆炸事件中,死亡人數截止源餘12日凌晨兩點已升雹禪滾至升到12人,受傷人數增至將近150人,12名遇難者中,已有6人的身份得到了辨認。149人需要接受醫療,其中22人身受重傷,30人受傷程度中等。13日,白俄羅斯舉行全國哀悼日活動。
當地時間17時56分下班高峰時間,明斯克「十月」地鐵站發生爆炸。爆炸發生時刻,有兩列地鐵同時到達。爆炸所在地靠近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官邸和明斯克最大的文化商業中心。

6. 詳細介紹一下切爾諾貝利發生事故的過程

事件回放
燃燒著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機組
1986年4月26日當地時間1點24分,前蘇聯的烏克蘭共和國切爾諾貝利(Чорнобиль,Chernobyl)核能發電廠(原本以列寧的名字來命名)發生嚴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導致31人當場死亡,上萬人由於放射性物質遠期影響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線影響而導致畸形胎兒的出生。這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輻射塵隨著大氣飄散到前蘇聯的西部地區、東歐地區、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受污染最為嚴重,由於風向的關系,據估計約有60%的放射性物質落在白俄羅斯的土地。此事故引起大眾對於前蘇聯的核電廠安全性的關注,事故也間接導致了蘇聯的瓦解。蘇聯瓦解後獨立的國家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等每年仍然投入經費與人力致力於災難的善後以及居民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間接死亡的人數難以估算,且事故後的長期影響到目前為止仍是個未知數。 到2006年,官方的統計結果是,從事發到目前共有4000多人死亡。但是綠色和平組織,基於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的數據研究發現,在過去20年間,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受害者總計達900多萬人,隨時可能死亡。因此,綠色和平組織認為,官方統計的結果比切爾諾貝利核泄漏造成的死亡人數少了至少9萬人,這個數字是官方統計數字的20倍!對於綠色和平組織的「估計」缺乏理論支持。 死亡人數:9.3萬人 致癌人數:27萬人 經濟損失:180億盧布
編輯本段首謹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簡介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北緯51度23分14秒 東經30度6分41秒)是位於烏克蘭普里皮亞季(Прип'ять,Pripyat),切爾諾貝利市西北11英里(18千米),離烏克蘭與白俄羅斯邊界10英里(16千米),及烏克蘭首都基輔(Ки?в,Kiev)以北70英里(110千米)。核電站由四個反應堆組成,每個能產生1千兆瓦特的電能(3千2百兆瓦特的熱功率),核事故時四個反應堆共提供了烏克蘭10%的電力。廠房的工程始於1970年代,1號反應堆於1977年啟用,接著2號(1978年)、3號(1981年)、4號(1983年)亦相繼啟用。還有兩個反應堆(5號及6號,每個能產生10億瓦特)在事故發生時仍在建造中。 廠房的四個反應堆都是屬於同一類坦埋型,稱為RBMK-1000。
編輯本段事件起因
關於事故的起因,官方有兩個互相矛盾的理論。第一個是在1986年8月公布,有效地令事故的指責只歸於核電站操作員。第二個則是發布於1991年,認為事故由於壓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應堆(簡稱RMBK)的設計缺陷引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設計。雙方的調查團都被多方面游說,包括反應堆設計者、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職員及政府。現在一些獨立的專家相信兩個理論都並非完全正確。 另一個促成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是職員並沒有收到反應堆問題報告的事實。根據Anatoli·Dyatlov---一名職員所述,設計者知道反應堆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危險,但將其蓄意隱瞞。(造成這情況是因為廠房主管廣泛地吹噓未有RMBK資格員工:廠長V.P. Bryukhanov,具有燃煤發電廠的訓練和經驗。他的總工程師Nikolai Fomin亦是來自一個常規能源廠。Anatoli Dyatlov, 3號和4號反應堆的副總工程師只有「一些小反應堆的經驗」,VVER反應堆的小版本即蘇聯海軍的核潛艇的設計。) 在細節中, ⊕反應器有一個危險高正面空系數。簡單地說,這意味著如果蒸汽氣泡形成在反應器冷卻劑中,核反應加速,如果沒有其它干預,將會導致逃亡反應。更壞的話,在低功率輸出,這個其它因素未補償正面空系數,會使反應器不穩定和危險。反應器在低功讓芹螞率的危險對工作人員是與預計相反和未知數。 ⊕反應器的一個更加重大的缺陷是在控制棒的設計。在一個核反應堆,控制棒被插入反應堆以減慢核反應。但是,在RBMK反應堆設計,控制棒部分是空心的;當控制標尺被插入時,最初的數秒鍾冷卻劑被控制棒的空心外殼偏移了。因為冷卻劑(水)是中子吸收體,反應堆的輸出功率實際上上升。這情況也是與預計相反,而反應堆操作員亦不知情。 ⊕操作員粗心大意並違犯了規程,部分是由於他們未察覺反應堆的設計缺陷。一些程序的不規則促成了事故發生。另一原因是安全乾事和負責該夜實驗操作員之間的通訊不足。 重要注意的一點,是操作員關上了許多反應堆的安全系統,除非安全系統發生故障,否則這是技術指南所禁止的。1986年8月出版的政府調查委員會報告,操作員從反應堆核心至少拿去了204支控制棒(這類型的反應堆共需要211支),留下七支。同樣指南(上文提及)是禁止RBMK-1000操作時在核心區域使用少於30支控制棒。
編輯本段事件經過
1986年4月25日,4號反應器預定關閉以作定期維修。並決定在這場合作為測試反應堆的渦輪發電機能力的機會,在電力損失情形下發充足的電供給反應堆的安全系統動力(特別是水泵)。像切爾諾貝利,反應堆有一對柴油發電機可利用作為待命,但並不能瞬間地起動—反應堆將因此被使用轉動渦輪,到時渦輪會從反應堆分離和在自己的慣性之下力量轉動,而測試的目標是確定當發電器起動時,渦輪是否在減少階段能充足地供給泵浦動力。測試早先在其它單位執行成功(所有安全供應起動)而結果是失敗的(那是渦輪產生了不足的力量在減少階段供給泵浦動力),但另外的改進提示了對其它測試的需要。 為了在更安全、更低功率地進行測試,切爾諾貝利4號反應器的能量輸出從正常功率的3.2千兆瓦特減少至700百萬瓦特。但是,由於實驗開始的延遲時,反應堆控制員太快地減低能量水平,實際功率輸出落到只有30百萬瓦特。結果,中子吸引而成的裂變產品氙-135增加了(這產品典型地在更大的功率情況下,在一台反應堆中消耗)。力量下落的標度雖是接近由安全章程允許的最大限制,但員工組的管理者選擇不關閉反應堆並繼續實驗。後來,實驗決定「抄捷徑」和只上升功率輸出到200 百萬瓦特。為了克服剩餘氙-135的中子吸收,遠多於安全章程數量的控制棒由反應堆拔出。在4月26日上午1點05分,作為實驗一部分,被渦輪發電機推動的水泵起動了;水的流量由於這行動而超出了安全章程的指定。水流量在上午1點19分增加了—因為水也會吸收中子,在水流量的進一步增加需要手工撤除控制棒,導致一個極不穩定和危險操作條件。 上午1點23分04秒,實驗開始了。反應堆的不穩定狀態在控制板沒有顯示任何情況,並且看起來所有反應堆員工並未充分地意識到危險。水泵的電力關閉了,並且被渦輪發電機的慣性推動,水流的速度減低了。渦輪從反應堆分離,反應器核心的蒸汽水平增加。因為冷卻劑被加熱,個別的蒸汽在冷卻劑管道形成。在切爾諾貝利的RBMK石墨緩和反應器的特殊設計有一個高正面空系數,意味著在沒有水時的中子吸收的作用使反應堆的力量迅速地增加,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反應堆操作變得逐漸變得不穩定和更加危險。上午1點23分40秒操作員按下了命令「緊急停堆」的AZ-5(「迅速緊急防禦5」)按鈕—所有控制棒的充分的插入,包括之前不小心地拿走的控制棒。這是否作為緊急措施,或只是簡單地在實驗完成時作為關閉反應堆定期方法,並不清楚(反應堆預定被關閉作為定期維修)。這通常意味著緊急停堆的命令是因為意想不到的迅速力量增量的一個反應。另一方面,總工程師Anatoly·Dyatlov,在事故時身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他寫在他的書上: 「在1點23分40秒,集中化控制系統之前……沒有登記能辯解緊急停堆的任何參量變動。依照陳述委任……會集和分析很多材料,在它的報告,沒確定原因為什麼命令了緊急停堆。並沒有需要尋找原因。反應堆簡單地在實驗完成時被關閉。」 由於控制棒插入機制(18至20秒的慢速完成),棒的空心部份和冷卻劑的臨時移位,逃走導致反應率增加。增加的能量產品導致了控制棒管道的變形。棒在被插入以後被卡住,只能進入管道的三分之一,因此無法停止反應。在1點23分47秒,反應堆產量急升至大約30 千兆瓦特,是十倍正常操作的產品。燃料棒開始熔化而蒸汽壓力迅速地增加,導致一場大蒸汽爆炸,使反應器頂部移位和受破壞,冷卻劑管道爆裂並在屋頂炸開一個洞。為了減少費用,和它的體積太大,反應堆以單一保護層方式興建。這令放射性污染物在主要壓力容器發生蒸汽爆炸而破裂之後進入了大氣。在一部分的屋頂炸毀了之後,氧氣流入---與極端高溫的反應堆燃料和石墨慢化劑被結合—引起了石墨火。這火災令放射性物質擴散和污染更廣的區域。 由於目擊者的報告和站內紀錄不一致,有一些爭論認為確實的事件是發生在當地時間1點22分30。最後共同同意的版本被描述在上面。根據這種理論,第一次爆炸發生了在大約1點23分47秒,操作員在七秒以後命令了「緊急停堆」。
編輯本段後事
爆炸發生後,並沒有引起蘇聯官方的重視。在莫斯科的核專家和蘇聯領導人得到的信息只是「反應堆發生火災,但並沒有爆炸」,因此蘇聯官方反應遲緩。在事故後48小時,一些距離核電站很近的村莊才開始疏散,政府也派出軍隊強制人們撤離。當時在現場附近村莊測出了是致命量幾百倍的核輻射,而且輻射值還在不停地升高。但這還是沒有引起重視。專家寧願相信是測量輻射的機器故障也不相信會有那麼高的輻射。可是居民並沒有被告知事情的全部真相,這是因為官方擔心會引起人民恐慌。許多人在撤離前就已經吸收了致命量的輻射(若能立即撤離,則可大幅減少受害者數量及程度)。 事故後3天,莫斯科派出的一個調查小組到達現場,可是他們遲遲無法提交報告,蘇聯政府還不知道事情真相。終於在事件過了差不多一周後,莫斯科接到從瑞典政府發來的信息。此時輻射雲已經飄散到瑞典。蘇聯終於明白事情遠沒有他們想的那麼簡單。 之後數個月,蘇聯政府派出了無數人力物力,終於將反應堆的大火撲滅,同時也控制住了輻射。但是這些負責清理的人員也受到嚴重的輻射傷害;原因之一為遙控機器人的技術限制,加上嚴重輻射線造成遙控機器人電子迴路失效,因此許多最高污染場所的清理仍依賴人力。
編輯本段即時的影響
由原子爐熔毀而漏出的輻射塵飄過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也飄過歐洲的部份地區,例如:土耳其、希臘、摩爾多瓦、羅馬尼亞、立陶宛、芬蘭、丹麥、挪威、瑞典、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波蘭、瑞士、德國、義大利、愛爾蘭、法國(包含科西嘉)和英國。在最早發生意外的時候,有人認為切爾諾貝利的核泄漏是來自瑞典而不是俄國, 事故後,全歐洲受到核輻射的劑量示意圖
1986年4月27日,瑞典Forsmark核電廠工作人員發現異常的輻射粒子粘在他們的衣服上,該電廠距離切爾諾貝利大約1100公里。根據瑞典的研究,內容發現該輻射物並不是來自本地的核能電廠,他們懷疑是俄國核電廠出了的問題。當時瑞典曾透過外交管道向蘇聯詢問,但未獲證實。另外,法國政府宣稱輻射塵只飄到德國及義大利的邊界。因為輻射塵的關系,義大利規定部份農作物禁止人們食用,例如蘑菇。法國政府為了避免引發民眾的恐懼,所以沒有作出類似的測量。 切爾諾貝利災難不只污染了周圍的鄉鎮,它還藉由氣流的幫助,因此能夠沒有規律地往外面散開。根據俄國及西方科學家的報告指出:掉落在俄國的輻射塵有60%在白俄羅斯。而由TORCH 2006的報告指出有一半的易揮發粒子掉落在烏克蘭、白俄羅斯、及俄羅斯以外的地方。在俄羅斯聯邦布良斯克(Bryansk)的南方極大的區域和烏克蘭北方的部份地區,都被輻射物質污染。 意外發生後,馬上有203人立即被送往醫院治療,其中31人死亡,當中更有28人死於過量的輻射。死亡的人大部份是消防隊員和救護員,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意外中含有輻射的危險。為了控制核電輻射塵的擴散,當局立刻派人將135,000人撤離家園,其中約有50,000人是居住在切爾諾貝利附近的普里皮亞特鎮居民。衛生單位預測在未來的70年間,受到5–12艾貝克輻射而導致癌症的人,比例將會上升2%。另外,已經有10人因為此次意外而受到輻射,並死於癌症。 俄國科學家報告指出,切爾諾貝利4號機反應爐總共有180至190噸的二氧化鈾以及核反應產生的核廢料。他們也估計這些物質大約有5%-30%流到外面。但根據曾經到過石棺反應爐做後續處理的清理人(例如Usatenko和Karpan博士)說反應爐內只剩大約5%-10%的物質。反應爐的照片里顯示了反應爐完全是空的。因為大火引發的高溫,讓許多輻射物質沖向大氣層高空,並向外四面八方擴散。 在災難中,負責復原及整理的工作人員,我們將他們稱為「清理人」。清理人在清理的過程中接受到非常高劑量的輻射。根據俄羅斯的估計,大約有300,000到600,000的清理人在災變後的兩年內,進入離反應爐30公里的范圍內清除輻射污染物。 獎勵災難調查員的蘇聯紀念章
在被輻射污染的地區里,有許多小孩的輻射劑量高達50 戈雷(Gy)。這是因為他們在喝牛奶的過程中吸收了當地生產而被輻射污染的牛奶,當地牛奶是被碘-131所污染,碘-131的半衰期為8天。許多研究發現白俄羅斯、烏克蘭及俄羅斯的小孩也罹患甲狀腺癌比例快速增加。根據日本原子彈爆炸的事後調查統計預期,在切爾諾貝利地區的白血病在未來的幾年內將會增加。但直到目前為止,白血病病例的增加數量還不足以在統計學上推斷,並和輻射外泄有關。但是,事實證明了在切爾諾貝利地區里,畸形嬰兒的出生率的確是升高了,有調察顯示證實是由輻射災難余後的輻射塵,所導致的結果。
編輯本段事故之後
切爾諾貝利電廠並沒有因為4號機組出問題而停止運作,只是封閉了電廠的4號機,並且用200米長的水泥與其他機組隔開,但由於缺乏能源,所以烏克蘭政府讓其他三個機組繼續運作。1991年在2號機組發生一場火警,烏克蘭政府當局隨後宣布2號機組無法修復,並須終止運作。1996年11月,在烏克蘭政府與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協議下,1號機組停止運作。2000年11月烏克蘭政府總統列昂尼德·丹尼洛維奇·庫奇馬,在一個正式典禮上關閉了3號機組的運作。至此,整個切爾諾貝利發電廠就停止發電,永遠不再運作。
未來所需要的維修
損毀的4號機組現正使用石棺水泥圍牆保護著以阻止輻射擴散,但這並非是一個永遠安全的做法。原因是在於當時以工業遙控機器人搭建的石棺正在嚴重地變舊。如果石棺倒塌的話,有可能會導致機組釋放出有輻射性的塵埃。這些石棺脆弱程度連一陣小型的地震,或一陣強烈的大風,都也可能引至其屋頂倒塌。因此,當局曾經研究出好幾種幫助圍牆的方案。 根據官方估計,發生事故後的反應爐內大約還有95%的燃料(180公噸),該批燃料的總放射性達約1800萬Ci(670 PBq)。 現時殘留在內的放射性物質已經硬化成陶瓷狀物質。它們主要在事故發生初期時,反應堆的核心碎片能在反應爐內四處流竄,並且和其他灰塵和熔岩狀的「燃料覆蓋物質」(fuel-containing materials, FCM)構成。現時仍不能夠確定這些陶瓷狀物質何時會延緩釋放放射性物質。 透過秘密的估計,在該核電廠里有至少有4公噸的放射性塵埃。不過,最新的估計已經調查了關於燃料的數量,並保持在反應堆中的份量。一些估計指出,現在安置在燃料反應堆內的總數量,大約只有原先燃料的70%。由於爆炸,國際原子能機構因此失去了那5%的燃料。而且,一些清算人估計原先的燃料5 V10%,只裝在這個石棺裡面。 至於其他方面,水繼續漏入反應爐。在整個反應堆大樓內,被淹沒的環境散播出放射性物質。而反應堆大樓的地下室,同時也緩慢地充滿被核燃料所污染的物質,並且釋放出有放射性的廢物水。雖然已經修補了在屋頂上形成的洞口,但是該洞口也只能夠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惡化。 當這個石棺不能透氣時,加熱比加冷更加容易,這提升了在該核電廠的濕度水平。同時亦在反應爐的高濕度當中,繼續腐蝕這個石棺里的混凝土和鋼。
進一步倒塌的後果
目前反應爐的廢墟樓頂正是由該反應堆大樓所建造。兩個所謂「龐大的梁」,不單是支撐了反應爐的屋頂,還支援了其他倚賴架構的回應堆大樓牆。如果回應堆大樓的牆和反應爐的屋頂倒塌,驚人數量的放射性灰塵和粒子將會被直接釋放到空氣中,令輻射物質毀滅周圍的環境。 對反應爐更進一步的威脅的是石棺位置本身就已經很不安全,因為瓦礫正在差不多垂直的位置中,才能夠支持它。如果石棺的倒塌,將會進一步加重核電廠的壓力,同時散播出放射性物質。 這個石棺除了覆蓋已破壞的反應堆,也包含在4號反應堆上的殘余放射性物質。當提出一個新的石棺設計時,只能預期最多隻有100年的壽命。所以,永久的石棺建設將無疑對工程師來說,是一項具挑戰未來多代的工程。
編輯本段永遠的噩夢
堵住污染源頭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清除核輻射塵埃則是另一項艱巨的任務。一年之後,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中最先遇難的核電站工作人員和消防員被轉移在莫斯科一處公墓內,安葬他們用的是特製的鉛棺材!因為他們的遺體成為了足以污染正常人的放射源。 核塵埃幾乎無孔不入。核放射對烏克蘭地區數千萬平方公里的肥沃良田都造成了污染。 烏克蘭共有250多萬人因切爾諾貝利而身患各種疾病,其中包括47.3多萬名兒童。 據專家估計,完全消除這場浩劫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續的核輻射危險將持續10萬年。 在經濟 上,前蘇聯損失了約90億盧布:善後處理費用40多億盧布,農業和電力生產損失40多億盧布。專家估計,除核電站本身的損失外,僅清理一項就得花幾十億美元,如果全部加起來,可能達數百億美元。 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區將對遊客開放(但必須穿防護服) 據俄新社12月12日報道,烏克蘭緊急情況部部長巴洛加12月12日宣布,從2011年起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地區將對普通遊客開放,烏緊急情況部計劃組織前往該地區參觀的經常性、系統性旅遊線路。 烏克蘭緊急情況部長巴洛加在陪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克拉克考察切爾諾貝利地區時宣布,截至今日切爾諾貝利方向僅限於極限旅遊,不是大眾旅遊類型,只針對幾家私人公司組織的外國遊客開放。巴洛加認為,切爾諾貝利地區領土應當向廣大普通遊客開放,烏緊急情況部正在進行大量工作,計劃到今年年底前匯報工作成果,爭取在明年1月份使這種參觀成為經常性和系統性的旅遊形式。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克拉克支持烏克蘭緊急情況部的旅遊倡議,她表示,參觀切爾諾貝利地區可以讓人們了解悲劇歷史,再次認識核設施安全的重要性。雖然這是一段非常悲傷的歷史,但這種旅遊吸引力同時也具備一定的經濟潛力。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於1986年4月26日發生在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境內,該電站第4發電機組爆炸,核反應堆全部炸毀,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成為核電時代以來最大的事故。輻射危害嚴重,導致事故後前3個月內有31人死亡,之後15年內有6-8萬人死亡,13.4萬人遭受各種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方圓30公里地區的11.5萬多民眾被迫疏散。為消除事故後果,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資源。為消除輻射危害,保證事故地區生態安全,烏克蘭和國際社會一直在努力。烏緊急情況部長巴洛加指出,用於全部覆蓋第4機組的新「掩體」將在2015年全部建成,這是一個長150米,寬260米,高105米拱形建築,用於全部遮蓋第4機組連同此前建造的臨時性防護設施「石棺」。「掩體」項目由國際社會捐助支持,建設資金由八國集團和歐洲委員會成員國共28個國家負責籌措,建設基金由歐洲復興和開發銀行管理。該項目經過10多年的選擇和論證,目前正在加緊建設,它應當切實有效地保護事故地區周圍環境,同時確保可部分安裝和拆卸有故障的和不可靠的結構,相信這套綜合性防護設施能在2015年建成並使用。此前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克柳耶夫宣布,由於安全要求大幅提高,「掩體」項目總造價已由2004年的5.05億歐元提高到現在的8.7億歐元。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克拉克承諾,聯合國今後仍將繼續全面支持該項目建設,烏政府也應和國際夥伴就此繼續對話。
編輯本段事故區開放
中廣網北京1月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烏克蘭政府日前宣布,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現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廢墟周圍地區將變成一個新的旅遊景點。預計切爾諾貝利周圍地區從今天起將向遊客開放。 1986年烏克蘭切爾諾貝利的一座核反應堆發生爆炸。爆炸產生的強大沖擊力把反應堆上重達2000噸的蓋子炸飛,釋放出來的放射性微塵比廣島原子彈多400倍。 事故親歷者、工程師尤里·科尼夫回憶當時的情景說:天空色彩繽紛,非常明亮,有橘色、紅色、天空藍、鮮血般的紅色猶如彩虹非常美麗。 俄新社攝影記者伊戈科斯汀:當我們靠近第四區,並在上頭盤旋,我完全不知道其中的危險,我們飛到第四區上空時,我打開直升機窗戶,我當時並不知道犯下大錯。我只設法拍了12張照片,回到基輔後,我開始處理照片,我看到底片全都是黑的,沒什麼色彩,我當時並不知道這些照片全都暴露在放射線中。 切爾諾貝利當地居民尤莉亞瑪琪:我記得幼稚園的老師給我們吃碘片,然後父母親前來接孩子,大家都跑來跑去,但是並不慌張,我們以為頂多離開3天而已,他們要我們上巴士,我清楚記得我得挑選要帶走的玩具,我有很多洋娃娃,我想全部帶走卻不行。我們甚至來不及帶保暖衣物。 那麼遊客目前到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參觀是否還有被輻射的危險?烏克蘭政府為什麼開發這一旅遊項目?中央台記者張加寧、費磊、實習記者張雅佼為此專訪了國家核電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環保部核安全和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郁祖盛。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雖然已經過去了20多年,但是慘痛的記憶像是仍在隱隱作痛的傷疤,沒有被人們遺忘。核安全專家郁祖盛認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影響遠未消除。 郁祖盛:這是全人類第一次大面積的放射性的釋放,跑到環境裡面去,當時正好刮西風,所以大量的放射性就跑到歐洲去了,歐洲在經過空氣對流沉降,大量的放射性經過一段時間的漂移以後落下來,當時東西德還沒有合並,西德就發現什麼呢?牧草上沾染了放射性牛吃了牧草產生的奶也帶有放射性,兩個禮拜的牛奶全部倒掉,這是在周邊的影響。對當地切爾諾貝利電站當地的影響就是以核電站為中心,30公里范圍內幾十萬人全部遷走,現在事過二十年了,人還沒有仍然沒有回來,那個地區變成相當於死城。有統計數據表明為了挽救消除這個事故的後果,所花的錢和人力物力大概是建這個核電站的100倍。 有評論認為,烏克蘭政府把切爾諾貝利設為一個新的旅遊景點是想要促進經濟發展,郁祖盛認為,如果把這里作為核安全教育基地,在引導下進行參觀,還是安全的。 郁祖盛:應該說他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來進行這種旅遊,而這個旅遊的目的是要告訴人們核能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不能再出現核事故,實際上是一種安全的教育,從這個意義來講,我覺得它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不管怎麼樣所有旅客的安全還是在這個國家的標准范圍之內,應該說沒有問題,因為事過20年了,真正的核心部位實際上是去不了的,只能到周圍看一看,看看二十多年來當時的一遍一遍慘象,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都變成死城,茅草長的比房子還高,在保留安全情況下搞特定路線的參觀應該是可以的,至少不會出現什麼大的安全問題。 不過,不同地點的「放射性強度」存在很大變化。從禁區放射性最小的地方到放射性最大的地方,其差距高達1:1000。遊客必須在嚴格的指導下參觀,因為其實直到現在,科學界關於核事故對人體的影響的研究還沒有完成。 郁祖盛:因為放射性的東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從表面上來看好像是生態基本上都恢復了,不管動物也好植物也好還是很繁茂的,那麼它整個的消除的核放射,核的後果消沒消除,這個估計可能不一樣。有人說放射性好比說在這個反應堆當中會產生一些二系元素,長周期的放射性元素,所有的放射性無害化主要唯一的一個途徑就是衰變,二級衰變周期非常長,雖然量很少,30公里范圍之內到現在還沒有恢復人類居住,那麼對周邊的影響和對30公里以外應該說到20年以後的今天沒什麼影響了,這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國際衛生組織發表過很多文章,比說對人類疾病,對於癌症做過統計,究竟有多大影響,應該說對於當時切爾諾貝利周圍兒童的白血病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其他的癌症並沒有做對照並沒有明顯的自增加,切爾諾貝利長期對人類和生物的後果應該說現在還沒法得出一個非常嚴謹的細分。 我們走進了最危險的無人區。紅燈亮了:我們所受的核輻射超標了。

7. 蘇聯的8。19事件是怎麼回事

前蘇聯8.19事件參與者的最後歸宿

8月19日,俄羅斯人都會回憶起本國歷史上最悲壯的一頁,即1991年「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發動的那場未遂政變。12年過去了,現在人們能夠更為公平地看待這一事件。俄羅斯著名歷史學家羅伊·梅德韋傑夫在《蘇聯:生命的最後歲月》一書中介紹了當年3位參與政變的高官付出生命代價的悲慘結局,令人深思。

「我太信任他人了!」

1990年12月,53歲的鮑里斯·普戈被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任命為內務部長。不久,他又被授予上將軍銜。普戈曾在蘇共中央管理委員會主席一職上呆了3年。他還曾擔任過拉脫維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和拉脫維亞克格勃主席等要職。

1991年,國內事態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將普戈這樣的人物推向抗議和反對者的行列,尤其因為他在最高蘇維埃會議上的露面,更加令人矚目。8月初,普戈前往克里米亞一處療養院度假。8月18日早,有人還在黑海海灘上見過他,但當晚普戈就回到了莫斯科,並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

到了8月21日下午,「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政變計劃失敗變得很明顯,俄聯邦總檢察長辦公室宣布所有「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成員將被審問。普戈當晚回家時,發覺他與所有高級官員的內部電話都已被切斷了。

普戈和妻子瓦連京娜上樓來到兒子瓦季姆的房間。他們之間的談話令人傷感。實際上,普戈夫婦是在向兒子和媳婦作最後絕別,當時普戈提到他肯定會被捕一事。在此之前,瓦連京娜就問丈夫他的武器放在何處,因為她覺得一旦丈夫死後,她也不會在這個世界苟且偷生。22日上午9點,普戈給內務部的助手打電話,問他們處境如何,當助手問普戈是否在當天去辦公室時,他反問道為什麼不呢?在談話結束時,普戈要他們向他的第一副手致以問候。不久,普戈就接到了俄羅斯情報機構打來的電話,「我們能夠與你會面嗎?」葉利欽的兩名親信准備找他問話,普戈說:「那麼請來我住處吧。」

當他們趕到他家時,為他們開門的是普戈的岳父,他對來人說:「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內務部長此時正躺在床上,鮮血正從太陽穴中不斷流出來,他妻子瓦連京娜坐在靠近另一張床的地板上,當時還沒斷氣,不久她就死在醫院里了。普戈在遺言中寫到:「我太信任他人了,我一生都老老實實。」他妻子瓦連京娜的遺書內容更為簡潔:「我再也不想活了,不要責怪我們,照顧好外公。母親。」事後調查結論為自殺。

普戈夫婦的葬禮兩天後在莫斯科市舉行,幾乎沒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元帥之死

8月24日,在普戈夫婦安葬這一天,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的軍事顧問謝爾蓋·阿赫洛米夫在克里姆林宮一號樓辦公室用一根尼龍繩結束了自己的性命。直到深夜,這位68歲元帥的屍體才被克里姆林宮司令辦公室的一名軍官發現。

這天是星期六,當時這名軍官正准備去阿赫洛米夫元帥處檢查他所保管的物品。軍事檢察官辦公室調查人員帶著攝像機立即趕到現場。所有保險箱都緊鎖著,人們發現在赫洛米夫元帥辦公桌上有6張手寫的紙條,其中兩張是給家人的,一張是請家人替他付清克里姆林宮快餐廳欠款(錢就放在一旁),另一張紙條解釋了他的自殺原因。他寫道:「當我的祖國正在死亡和當我一直認為我存在的一切理由正在被毀滅時,我無法繼續活下去了,我的年齡與我的整個生命賦予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權力,我已戰斗到最後。」

阿赫洛米夫並不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成員,直到8月19日早上,他才得知該委員會成立一事,當時阿赫洛米夫正與妻子和孫輩們在外地度假。他決定立即返回莫斯科,而家人則繼續留在療養院里。

8月19日晚,阿赫洛米夫元帥出現在克里姆林宮。晚10點,他與政變首領副總統亞納耶夫會面。阿赫洛米夫表示,他支持「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向全國人民發出呼籲書,並願意隨時提供幫助。20日一整天,阿赫洛米夫元帥都在克里姆林宮與國防部之間奔波,收集全國軍事政治局勢情報。他在辦公室過夜,並給其女兒與妻子打電話。

8月21日,「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舉事失敗已顯而易見,但在此之前,阿赫洛米夫就已意識到事情的最終結局了。

8月22日,阿赫洛米夫得悉戈爾巴喬夫返回莫斯科和國防部長亞佐夫被捕的消息,他沒有去看戈爾巴喬夫。阿赫洛米夫開始給戈爾巴喬夫寫信,並准備26日在最高蘇維埃會議上發表聲明。在記有大量文字的日記本上,阿赫洛米夫這樣寫道:「為什麼我要返回莫斯科呢?無人命令我這樣做。我確信這個冒險計劃將會失敗。在我到達莫斯科時,我的這種擔憂就被證實。但自從1990年以來,我們的國家一直在走向災難,戈爾巴喬夫對我不錯,但對我最好的依然是我的祖國。至少,一個標志已留在歷史上了:人們抗議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走向毀滅。」

據阿赫洛米夫元帥兩個女兒透露,23日晚上,她們的父親看上去很正常,一起共進晚餐,還買了一個西瓜。父女還一起討論了局勢的最新進展。元帥在24日上午10點前往克里姆林宮,並答應當晚帶外孫女們一起散步。在克里姆林宮辦公室里,阿赫洛米夫與女兒談到了在下午3點去接回在莫斯科市的妻子的事情。可是,一小時後阿赫洛米夫就自殺身亡了。

--------------------------------------------------------------------------------

人們從阿赫洛米夫的日記本中可看到,早在8月23日,阿赫洛米夫元帥就已在考慮自殺之事了,但他沒下定決心。24日早上,電台與電視台都廣播了戈爾巴喬夫的聲明,戈爾巴喬夫宣布他將辭去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一職,並要求蘇共中央委員會自行解散。阿赫洛米夫元帥的一些朋友認為,這項聲明是對阿赫洛米夫元帥的致命一擊。

一直到8月25日,電視台才公布了阿赫洛米夫元帥自殺的消息。8月26日,報紙引用總檢察長辦公室的資料對此事件作了更為詳細的報道。官方沒有發布任何訃告,無論是總統,還是新任命的國防部長,對阿赫洛米夫之死都沒有公開表示哀悼。

對這位已故元帥命運最為關注的卻是美國五星上將威廉克羅·克羅將軍,克羅將軍擔任過里根政府時期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一職。在各種軍事談判中,他與阿赫洛米夫度過了許多時光。克羅將軍對這位蘇聯對手極為尊重,曾數次給阿赫洛米夫家人打電話,想表示慰問,但均未獲得成功。最後,克羅托他認識的美國記者去找阿赫洛米夫的遺孀和女兒,轉達他對她們的慰問之情。他還讓人在阿赫洛米夫元帥墓前敬獻了花圈。這名美國將軍還在美國《時代》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紀念阿赫洛米夫元帥的長文,並配發了一幅與阿赫洛米夫元帥在一次軍事演習中視察空中攻擊行動情景的合影。

「我不是個叛徒, 但我害怕。」

1991年8月26日凌晨,在專供蘇共中央委員會高級官員居住的一幢公寓大樓旁的人行道上,有人突然發現了克魯奇納的屍體。克魯奇納是蘇共中央委員會委員和蘇共中央委員會總務局局長,與戈爾巴喬夫關系密切,他的住處就在該公寓大樓5層。

屍檢結果表明克魯奇納是自殺身亡的。他的妻子和小兒子當時還在卧室里熟睡,他們在凌晨6點才得知了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當母子頭天晚上床睡覺前,克魯奇納還在忙個不停。在其生命的最後幾天里,他有那麼多工作需要處理,以至幾乎沒時間睡覺。

人們發現他死前所寫的兩張便條,其中一張放在客廳的咖啡桌上,另一張是在醫院屍檢時被人發現的,這張便條上寫著:「我不是一個叛徒或陰謀家,但我害怕……。」他同時聲明自己對戈爾巴喬夫忠心耿耿,能夠明辨是非,希望世人知道這一點。

克魯奇納之死引起了諸多猜測。他掌管著蘇共中央銀行所有國內外銀行賬戶的情況,不像普戈和阿赫洛米夫,所有克魯奇納呆過的辦公地點都被徹底搜查。在蘇聯檢察官辦公室3位負責人監督以及莫斯科檢察官在場的情況下,刑事專家小組對克魯奇納的住處進行了仔細搜查。搜查顯示,並無跡象表明曾有任何不速之客進入過克魯奇納的住處,也沒發現有任何文件被人故意毀壞的情況。恰恰相反,8月19日後,克魯奇納特意把放在辦公室的許多文件都轉到住處,所有文件夾都按順序整齊地排列著,文件夾封面都有高級官員的簽名。事後,所有這些材料都被收繳。

然而,克魯奇納在蘇共中央委員會的辦公室並不如此整潔。8月23日晚,返回莫斯科的戈爾巴喬夫命令克魯奇納緊縮開支,但由於當時總務局辦公大樓關門,克魯奇納未能按時完成戈爾巴喬夫交給他的任務。

在克魯奇納自殺後不久,其辦公室以及蘇共中央委員會所有其他主要辦公室都被貼上封條,其中包括中央委員會大樓第5層著名的6號辦公室,這里曾是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辦公場所。

克魯奇納所管理的資產極為龐大:數千棟辦公與住宅大樓、數百處郊外度假勝地、數十輛汽車和眾多療養院、假日賓館和醫院。蘇聯共產黨還控制著近200家大小出版社,此外,蘇共中央還向國外不少共產黨提供相當數量的經費援助,並資助不少項目。共產黨經濟活動不僅局限於黨費或出版物銷售的收入,因此,徹底搜查克魯奇納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而不僅僅與「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政變事件有關。

資料:

1991年,戈爾巴喬夫和9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發表聲明,主張簽署新的主權國家聯盟條約(新奧加廖沃條約),草案擬8月20日簽署。草案把國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改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放棄了社會主義,這在蘇聯引起極大震動,成為蘇聯「八·一九事件」的導火線。

8月19日,為趕在新聯盟條約簽定之前,並趁戈爾巴喬夫總統在克里米亞休假之機,以蘇聯第一副總統亞納耶夫為首的8人組成「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企圖推翻戈爾巴喬夫。亞納耶夫宣布自己為該委員會主席,代行總統職務。委員會成員包括蘇聯總理帕夫洛夫、國防部長亞佐夫、安全委員會成員克留奇科夫和內務部長普戈等高官。他們發表了「告蘇聯人民書」,書中說戈爾巴喬夫倡導的改革政策已經走入了死胡同。他們呼籲蘇聯公民支持該委員會。蘇聯國防部命令部隊實施緊急狀態,莫斯科衛戍司令宣布首都宵禁。

事件發生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當天在莫斯科宣稱「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及其發布的一切命令都是非法的,俄羅斯共和國領導人、列寧格勒蘇維埃領導人和莫斯科市市長先後發表聲明支持葉利欽。俄羅斯一些地方宣布罷工。兩種政治勢力之間形成了嚴重對峙的局面。

8月21日下午,事態出現重大變化。國防部宣布撤回奉令實施緊急狀態的部隊,莫斯科衛戍司令宣布首都的宵禁將解除,部分「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成員飛往克里米亞會見戈爾巴喬夫。當晚,戈爾巴喬夫發表聲明說他已完全控制國家局勢,內政部長普戈自殺,其他「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成員被拘捕。

「八·一九事件」後,葉利欽把蘇共和俄共全部財產歸俄羅斯政府所有,蘇聯軍隊、內務、安全、外交、財政等重要部門被改組。葉利欽並接管了蘇聯國家銀行。戈爾巴喬夫大權旁落。

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領導人在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叢林中簽訂了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文件。1991年12月13日,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首腦在阿拉木圖舉行會晤,正式宣布成立獨聯體,並把蘇聯已不復存在和獨聯體不設總統職位的決定通知了戈爾巴喬夫。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發表電視講話正式宣布辭職。從此,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歷史宣告結束。
回答者:77_ - 舉人 四級 1-23 18:16

轉眼間,蘇聯解體已十年了。反思當年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土崩瓦解的歷史,不禁讓人扼腕嘆息。在蘇聯行將毀滅的時候,幾位試圖維護蘇聯本來聯盟體制、避免蘇聯解體的政治家於8月19日發動事變,這是在懸崖邊上挽救蘇聯的最後一次嘗試,但僅僅兩天就宣告失敗。8.19事件的悲劇性在於,它以維護蘇聯為初衷,但卻成了蘇聯加速瓦解的催化劑。此後,蘇聯解體速度驟然加快。

新聯盟條約與新蘇聯

1985年,戈爾巴喬夫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後,對蘇聯進行了震驚世界的大改革。以1987年《改革與新思維》一書的出版為標志,戈爾巴喬夫開始全面推行所謂「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他鼓吹「民主化、公開性、多元化」,取消蘇共領導,將改革引上了歧途。1990年,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托維亞先後宣布獨立,蘇聯其它各加盟共和國的離心傾向也迅速增強。為了保住蘇聯,1991年5月,戈爾巴喬夫和十五個加盟共和國領袖達成協議,同意組成「新蘇聯」。

1991年8月14日蘇聯公布了新聯盟條約文本。按照新公布的條約文本,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將改名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簡稱仍為蘇聯。新聯盟條約的簽署工作預定在8月20日開始。新條約規定,「蘇聯為平等共和國聯合組成的聯邦制主權民主國家」,「締約的每個共和國均為主權國家」。條約規定,結成聯盟的各共和國保留獨立決定涉及本國發展的一切問題的權利,在國際關系中蘇聯為一個主權國家,但結成聯盟的各共和國有權同外國建立直接的外交、領事和貿易關系。條約規定,聯盟成員國的相互關系原則是:平等、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幹涉內政、和平解決爭端、合作互助、誠實履行根據聯盟條約和共和國間協議而承擔的義務。條約規定,在聯盟職權范圍內,聯盟法律至高無尚;在共和國職權范圍內,共和國法律在本共和國境內至高無尚。

條約規定,土地、礦藏、水源和其他自然資源均為各共和國所有。

條約簽字之日起生效後,1922年的聯盟條約即同時失效。

8.19驚雷

蘇聯時間19日清晨六點,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突然發布命令宣布,鑒於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健康狀況已不能履行總統職務,根據蘇聯憲法,他本人即日起履行總統職務。亞納耶夫同時宣布,成立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在蘇聯部分地區實施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在此期間,國家全部權力移交給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行使。

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由蘇聯代總統亞納耶夫、蘇聯總理帕夫洛夫、蘇聯國防會議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諾夫、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蘇聯內務部長普戈、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8人組成。

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發表《告蘇聯人民書》說,戈爾巴喬夫倡導的改革政策已經「走入死胡同」,「蘇聯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處在極其危險的嚴重時刻」,呼籲蘇聯公民支持該委員會使國家擺脫危機的努力。該委員會同日發布了「第一號命令」。這項包括16點內容的命令說,為了維護蘇聯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國家的領土完整、恢復法制和克服危機,各級政權機關和管理機關必須無條件實施緊急狀態,無力確保實施緊急狀態的機關將被停止活動,而由緊急狀態委員會任命的專門全權代表負責;立即改組不按蘇聯憲法和蘇聯法律行事的政權機關、管理機關和軍事組織;政權機關和管理機關不符合蘇聯憲法和法令的法令和決定一律無效;停止阻礙局勢正常化的政黨、社會團體的活動;公民和團體非法擁有的武器必須立即交出;禁止集會、遊行,必要時可實行宵禁;對新聞進行監督。命令還要求蘇聯內閣採取措施保障居民食品和消費品的供應等。此時正在黑海海濱克里米亞半島休養的戈爾巴喬夫被軟禁在別墅里,他同莫斯科的聯系完全中斷。

葉利欽跳上了坦克

8.19事件發生後,蘇聯代理總統亞納耶夫發布了在莫斯科市實施緊急狀態的命令,坦克和軍隊出現在莫斯科街頭。莫斯科市民表現得比較平靜,照常上班,人們似乎傾向於接受了事實。但時任俄羅斯聯邦總統的葉利欽不會聽命於緊急委員會的命令,他跳到議會大廈前的坦克上發表演講,指責緊急狀態委員會要恢復甦聯的政治鐵幕統治,並號召群眾進行總罷工。緊急狀態委員會優柔寡斷、未能果斷肅清議會大廈的反對派,在葉利欽的鼓動下,情況發生逆轉。20日晚,議會大廈前已聚集了數萬示威群眾。有些人構築了堡壘,要誓死保衛議會。21日下午,蘇聯國防部命令軍隊撤回駐地,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領導人放棄了行動。

21日晚8點,戈爾巴喬夫發表聲明,強調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勢,並恢復了曾一度中斷的與全國的聯系,並稱將於近日內重新完全行使他的總統職權。

22日凌晨,戈爾巴喬夫於從黑海休養地克里米亞乘飛機返回蘇聯首都莫斯科。22日上午,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宣布,蘇聯前國防部長亞佐夫、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蘇聯國營企業和工業、建築、運輸和郵電設施聯合會會長季賈科夫及前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已於22日凌晨被拘留;前內閣總理帕夫洛夫因病住院,已被就地監護。前蘇聯內務部長普戈已自殺身亡。上述6人都是8月19日宣布成立的蘇聯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成員。這個委員會的其他兩名成員蘇聯國防會議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諾夫和蘇聯農民聯盟主席斯塔羅杜布采夫由於是人民代表,暫時尚未被拘留。

蘇聯解體驟然加快

以維護蘇聯原有的聯盟體制為目標的8.19事件失敗後,蘇聯解體的形勢已無法逆轉。在22日的記者招待會上,戈爾巴喬夫聲稱:「(蘇聯)已經進入了變革的決定性階段。權力在變化,所有制關系在變化,聯邦在變化。已經接近簽署新聯盟條約(原定於20日簽署的"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了,已經做了的事情,即在簽署條約前夕發生的事情,也不是偶然的。斗爭也就是由此而產生的,並且是尖銳的。」他還承認葉利欽「在平定陰謀中起了卓越作用」。戈爾巴喬夫說,「最近幾個月和最近幾天我同葉利欽一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使我們的和諧與合作成為同所有共和國一起聯合一切民主力量的經常性因素。有人企圖破壞這個立場,但是,局勢已經鍛煉了我們。」

但戈爾巴喬夫錯誤地估計了形勢,葉利欽並沒有和戈爾巴喬夫一道建立所謂的「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

僅僅兩天後,即24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他的蘇共總書記職務,並建議蘇共中央「自行解散」。戈爾巴喬夫聲稱蘇共中央書記處和政治局「沒有反對」最近發生的事件,中央委員會「未能站在譴責和抵制的堅決立場上」,蘇共中央應當作出「自行解散的決定」,「各共和國共產黨和地方黨組織的命運由它們自己決定」。他說:「對我本人來說,我認為已沒有可能繼續履行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能,我正交出相應的權力。」

蘇聯共產黨生命的終止實際上宣告了蘇聯解體已無法逆轉。

同一天,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宣布俄羅斯聯邦承認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獨立。這兩個共和國分別於8月20日和22日宣布獨立。

同一天,烏克蘭共和國最高蘇維埃宣布烏克蘭獨立。將於1991年12月1日就批准烏克蘭獨立的文件在共和國舉行全民公決。烏克蘭在蘇聯是僅次於俄羅斯聯邦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國。而在這以前,蘇聯的立陶宛和喬治亞共和國已先後宣布獨立。

同一天,葉利欽發布命令,將蘇共中央總務部和蘇共地方黨委的檔案以及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檔案轉交給俄羅斯檔案機關。

同一天,蘇聯元帥阿赫羅梅耶夫24日自殺身亡。阿赫羅梅耶夫曾任蘇軍總參謀長和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的軍事顧問。同一天,《真理報》「暫停」出版。

紅旗從克里姆林宮上降落

8.19事件平息後,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截止到9月底,宣布獨立的加盟共和國已達到12個。1991年12月1日,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也宣布獨立。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同時宣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已不存在」。三國領導人葉利欽、舒什克維奇和克拉夫丘克在一項聲明中說,由於簽署新聯盟條約的談判已「走進死胡同」,各共和國退出蘇聯並建立獨立的國家已成為現實。三國領導人宣布,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調機構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蘇聯前加盟共和國和其他贊同其宗旨的國家均可參加。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11個獨立國家領導人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舉行獨立國家首腦會議,會議通過了《阿拉木圖宣言》和《關於武裝力量的議定書》等文件,正式宣告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不復存在。

25日聖誕節夜,19時25分,戈爾巴喬夫在電視講話中宣布辭職。19時32分,克里姆林宮屋頂旗桿上,那面為幾代蘇聯人熟睹的鐮刀錘子旗開始徐徐下落、下落……19時45分,一面3色的俄羅斯聯邦國旗取而代之,升上了克里姆林宮上空。此時此刻,廣場上的人們意識到,克里姆林宮已成為俄羅斯的總統府,蘇聯從地圖上消失了,永遠地消失了。

2001年8月19日 人民網

參考資料:http://www.ls1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59
回答者:我打江南走過 - 魔法師 四級 1-23 18:26

回答得很好,對蘇聯解體這件事我也不很了解,感謝你的精彩回答!
回答者:咖啡般的心情 - 魔法學徒 一級 1-23 20:01

8.19事件中,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在俄羅斯政府大廈舉行記者招待會,宣讀了《告俄羅斯公民書》,宣布緊急狀態委員會是「非法的」,要求立即召開蘇聯非常人代會,並呼籲「俄羅斯公民對叛亂分子給予應有的回擊」

1991年8月19日,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發布命令宣布,戈爾巴喬夫由於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總統職務,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總統職務。同時宣布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貝會,行使國家全部權力,在蘇聯部分地區實施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由亞納耶夫、總理帕夫洛夫、國防會議第1副主席巴克拉諾夫、國防部長亞佐夫、內務部長普戈、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8人組成。該委員會發布《告蘇聯人民書》,稱戈爾巴喬夫倡導的改革政策已經走入死胡同,國家處於極其危險的嚴重時刻。委員會連續發布兩道命令,要求各級政權和管理機關無條件地實施緊急狀態,並暫時只允許《真理報》等9家報紙發行。

同日,蘇聯內閣舉行會議,表示支持緊急狀態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拒不服從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命令,號召舉行政治罷工,抗議亞納耶夫等人發起的行動。20日,莫斯科實行宵禁。21日,戈爾巴喬夫宣布已完全控制了局勢,並恢復了一度中斷的與全國的聯系,蘇聯國防部決定撤回部署在實施緊急狀態地區的部隊。蘇聯內閣發表聲明,表示完全執行總統的指示。

22日,戈爾巴喬夫從克里米亞返回莫斯科,立即撤銷了由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或個別成員頒布的一切決定;解除該委員會所有成員的現任職務;任命了新的國防、內務部長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等。這次事變後,蘇聯局勢更加復雜化。俄羅斯聯邦等乘機從聯盟中央手中接管了原屬中央的一系列政治、經濟、甚至軍事部門和權力。蘇聯一些地方出現反共浪潮。

8月24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蘇共總書記職務,建議蘇共中央自行解散,下令停止各政黨和政治運動在軍隊、內務部等各級軍事機關和國家機關中的活動。他還頒布命令,組成以西拉耶夫為首的委員會治理國家經濟。 在8.19事件中支持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軍隊在葉利欽的號召下,很快掉轉炮口反戈一擊 1991年8月21日,戈爾巴喬夫從克里米亞的別墅回到莫斯科,但是國家內部的權力平衡已被打破,在幾天內,前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共產黨被迫解散

8. 切爾諾貝利事件發生在什麼時候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位於烏克蘭北部,距首都基輔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蘇聯時期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第一座核電站。曾幾何時,切爾諾貝利是蘇聯人民的驕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聲巨響徹底打破枯悶了這一神話。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發生失火,引起爆炸,其威力相當於500顆美國投在日本的原子彈。爆炸使機組被完全損壞,8噸多強輻射物質泄露,塵埃隨風飄散,致使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許多地區遭到核輻射的污染。

事故事件回放:

1986年4月26日當地時間1點24分,蘇聯的烏克蘭共和國切爾諾貝利(Чорнобиль,Chernobyl)核能發電廠(原本以列寧的名字來命名)發生嚴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導致31人當場死亡,上萬人由於放射性物質遠期影響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線影響而導致畸形胎兒的出生。這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輻射塵隨著大氣飄散到前蘇聯的西部地區、東歐地區、北歐的斯堪地維亞半島。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沒坦彎受污最為嚴重,由於風向的關系,據估計約有60%的放射性物質落在白俄羅斯的土地。此事故引起大眾對於前蘇聯的核電廠安全性的關注,事故也間接了導致蘇聯的瓦解。蘇聯瓦解後獨立的國家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等每年仍然投入經費與人力在於災變的善後以及居民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間接死亡的人數難以估算,且事故後的長期影響到目前為止仍是個未知數。2005年一份國際原信羨子能機構的報告認為直到當時有56人喪生—47名核電站工人及9名兒童患上甲狀腺癌—並估計大約4000人最終將會因這次意外所帶來的疾病而死亡。綠色和平組織及其他人都對研究結果作出爭論。

9. 4·11白俄羅斯明斯克地鐵爆炸事件的事件定性

白俄羅斯總檢察院11日晚宣布,當天發生在首都明斯克「十雀跡月」地鐵站的爆炸為恐怖事件。
白俄羅斯副總檢察長施韋德說,當地時間11日17:54分,「十月」地鐵站發生恐怖襲擊事件,白俄羅斯相關部門已成立聯合調查小組,調查正在加緊缺渣進行中。
白俄羅斯內務部長庫列紹夫說,根據初步調查結果爆炸物放在地鐵站台的長凳下面,一頃扮並輛地鐵列車進站停靠時爆炸物發生爆炸。爆炸威力相當於5公斤-7公斤TNT當量,地面被炸出一個直徑80厘米的大坑。爆炸物內填滿金屬物質,顯然是為了增加殺傷力。

10. 白俄羅斯女子46刀砍死親生女兒,為何僅判25年

因為白俄羅斯是一個保留死刑的國家
事情的經過


我知道一個國家制定自己的法律,都有一套標准,我也知道我們並沒有權利去要求什麼,也沒有什麼權利去呼籲什麼,我們連國度都不同,但是我還是希望有一天白俄羅斯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法律,而且我也希望那一天這邊26歲的女性還在監獄里。而他還能得到應有的制裁,男女平等,沒有必要對女性保留死刑。那八個月的孩子多麼的無辜,而且動手的不是他的親生母親嗎?為什麼反而那個男被判死刑?我有太多的疑問,大家對這件事情怎麼想?


閱讀全文

與白俄羅斯還有哪些悲慘的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