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沙皇時期 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什麼時候結束的
皇( 俄語 :царь)是 俄羅斯帝國 皇帝 1546年 到 1917年 的稱呼。第一位沙皇是 伊凡四世 。 1721年 彼得大帝 改名 皇帝 。但直到 1917年 為止,俄國的統治者一直都稱為沙皇㠂 俄語中沙皇(царь)一詞中的「沙」來自 拉丁語 凱撒 (Caesar)的轉音,царь就是「 皇帝 」的意思。 中文 則半音譯半義譯,翻譯成「沙皇」。在 中世紀 的俄國,沙皇這個稱號指最高統治者特別是指拜占廷的皇帝,而在 1240年 左右以後則指 蒙古 大汗 。 在 15世紀 ,俄國流傳一種說法,莫斯科大公是栜占庭皇帝的繼承者。在 君士坦丁堡 落入 奧斯曼帝國 手中後, 拜占庭帝國 和皇帝的權力就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棟中。到伊凡四世時期, 大公 稱號顯得權力不夠大,於是 1547年 1月16日 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 此外, 保加利亞 早期的皇帝和 20世紀 的保加利亞國王也自稱沙皇。
俄國沙皇,史稱彼得大帝,統帥。1682年與其兄伊凡五世並立為沙皇,由其姊索菲亞阿列克謝耶夫娜攝政。1689年推翻索菲亞掌握實權。1696年伊凡五世病死後,彼得獨掌政權。
1917年3月16日 俄國沙皇退位,沙荒時期結束,稱「二月革命」
② 俄羅斯有多少年歷史
俄羅斯歷史分為四個時期:留里克王朝、羅曼諾夫王朝、蘇聯、俄羅斯聯邦。
一、留里克王朝
西元六世紀時,居住在第聶伯河流域的原始部落以波利安人為中心形成部落聯盟,因其居住在德聶伯支流羅斯河兩岸,被稱為羅斯人。蒙古人將羅斯轉音稱為「俄羅斯」。
九世紀時,來自北歐的瓦良基人首領留里克征服了羅斯人,建立了俄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882年,留里克王朝定都基輔,稱為基輔羅斯。此時階級與貧富雖已出現,但農村公社制依舊根深蒂固存在了近八百年,成為俄羅斯民族的一個顯著特色。
王朝初期,對內實行索貢制。每年春夏兩季,俄羅斯大公率領親兵向平民商人徵收手工業品、蜂蜜、蜂蠟等物品。到十一世紀,羅斯人才從原始生產力轉變為封建制度。
隨著經濟文化發展,基輔羅斯不斷通過戰爭擴張。98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讓全體羅斯人受洗,改信東正教,拋棄多神教信仰。
改信東正教的羅斯加強了與西歐、拜占庭的文化融合。基輔成為連接東方西歐之間的交通要道,隨著商業的發展,手工業開始在羅斯發展進來,基輔城內開設了鍛造刀劍的作坊。
基輔羅斯成為中世紀歐洲最大的國家,城內建築了輝煌的皇宮、威嚴的教堂、牢固的城牆,著名的蘇菲亞教堂。
蒙古人統治時期
十一世紀後半期,由於王位之爭和各地原始農奴制生產力的發展不平衡,波蘭、北歐、西歐民族的入侵,基輔羅斯造成分裂。
十二世紀時,在蒙古草原上崛起的蒙古人,憑藉他們驃悍的騎兵,靈活多變的包抄、圍堵戰術、鐵血紀律、縱橫歐亞大陸。他們每個騎兵擁有兩匹馬,飢食馬肉,渴飲馬血,日夜行程二、三百公里。蒙古人所到之處,城市化為灰燼,人民血流成河。他們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大帝國。中國本部(含蒙古)是大汗直轄之地,是為元朝。伊兒汗國包括伊朗、阿富汗、大部分阿拉伯國家。察哈台汗國包含中亞大部分地區,金帳汗國統領北亞、東歐。印度汗國涵蓋南亞。蒙古帝國勢力一度達到亞平寧半島、希臘半島、波羅的海、德意志、波蘭、印尼群島。除了日本、英國、西歐和一些偏遠島嶼,整個歐亞大陸都在蒙古人的鐵蹄之下。1240年起,羅斯王公和教會成了金帳汗國的奴僕。羅斯各城最豪華的房子里住著大汗的代表,他們催取稅收,發布命令,王公和神甫各個低聲下氣,唯恐侍奉不周,每年各個王公定期朝拜大汗,領取浩命,作為自己統治的憑證。
蒙古人二百四十年的統治,使俄羅斯經濟、文化、發展停滯不前。十三、四世紀時,被毀的城市開始重建,手工業、農業開始恢復,商業的發展也加強了羅斯各地的聯系。
蒙古人的統治越來越不能為羅斯人民忍受,隨著各地王公勢力的興起,他們迫切需要取得獨立地位。教會勢力和商人、農奴主想從大汗手中獲取收稅權力,平民百姓也把自己的苦難原因歸結為蒙古人。
十四世紀蒙古人從中國退出後,又在中亞、印度等地遭到重大失敗,加上各王公之間內哄,導致金帳汗國開始衰落。
十四世紀時,莫斯科公國興起。莫斯科地處歐洲,遠離金帳汗國統治中心,又有森林沼澤掩護,大批羅斯人在那裡找到避難之所,莫斯大公運用權謀從金帳汗國大汗那裡取得了淩駕其他大公之上的權利,以大汗之名大大加強了自己的威望。
1480年,伊凡三世打敗蒙古人。羅斯脫離蒙古統治。
羅斯受蒙古統治,學到了優良的軍事技術,繼承了金帳汗國廣大領土以及殘酷的專制制度。從此羅斯人幾百年都無法明白,什麼是"自由"、"平等"、"民主"。西歐重現個體價值的啟蒙思想無法被羅斯人了解,他們將"自由"當做無法無天,"平等"當做"均貧富",而民主不過是"人民當家作主"。羅斯走向了既非西歐又非東方三大文明(中國、伊斯蘭、印度)的方向,他們自稱是"歐亞人"。
長期的戰爭形成了俄國人的流動性格。貴族打仗、農民種地,
"民族的流動性格"、"專制"、"農村公社"成了俄羅斯的三大痼疾。軍役貴族階層的相對擴大,使農村勞動力缺乏,羅斯走向了"農奴制"的道路。
伊凡雷帝(1533-1544)進一步加深了封建制度,打擊、削弱貴族勢力,連年征戰,擴大版圖。
1598年,留里克王朝絕嗣,波蘭人大規模入侵。俄羅斯人紛紛起義,打擊波蘭侵略軍,恢復了國家的獨立。
1605年,戈都諾夫突然死亡,羅斯,進入「混亂時代」。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才終告結束。1613年貴族們推舉伊凡四世的親戚,即16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新沙皇,建立了羅曼諾夫王朝。
二、羅曼諾夫王朝
羅曼諾夫王朝始於1613年,第一位沙皇為米哈伊爾,他的皇位不是傳來的,不是搶來的,也不是偷來的,可以說是撿來的或請來的。米哈伊爾的姑婆是沙皇伊凡的皇後,米哈伊爾的父親雖然曾得過沙皇重用,但早已遭惡運,雙親被強迫分開,皆被貶入寺院為僧為尼,米哈伊爾因此在寺院中長大。父親重去投軍又被德軍俘虜。沙皇伊凡之子無後,死後俄國陷入混亂15年。從伊凡苛政到亂世,羅斯人的日子並不好過。但羅曼諾夫家族最後卻終於時來運轉,一些東正教會和俗世人士請尼姑母子出廟,立米哈伊爾為沙皇。16歲的米哈伊爾的皇位據說是眾權貴感念他的姑婆-伊凡皇後-的德行而來。米哈伊爾掌政之後,於1619年將父親從德國俘虜營贖回,把治國實權交給父親。當時俄國皇室想與歐洲其他王族攀親,卻到處碰壁,有些王室連米哈伊爾的父親派來的求親者都不接見。歐洲王室看不起的不只是新沙皇。當時歐洲國家以自我為中心,鄙視俄國,將之排斥在歐洲之外,視俄國為亞細亞國家。羅曼諾夫家族成員雖然為皇權有過不人道的爭斗,可是在富國強兵,和「歐洲化」(彼時俄國「現代化」的代名詞)的過程中卻是一致的。其中以彼得大帝和凱薩琳二世影響最大。
雖是米哈伊爾的孫子,彼得大帝的皇位卻得來不易。他的父親阿列克賽,1645年米哈伊爾去世後也在16歲時即位為沙皇。阿列克賽與第一任皇後生的多個子女中只有兩子一女存活,兩個兒子體弱多病,小兒子先天痴呆。彼得的母親與沙皇所生的子女中只有彼得活到成年,且身體強壯。彼得的父親去世之後,他的異母長兄繼位。6年後去世,無子嗣。權貴們決定立10歲的彼得為沙皇。但是,彼得同父異母的姐姐索菲婭靠寵臣和宮庭衛隊逼權貴們增立比彼得年長的痴呆為共同沙皇,以年齡為排序標准,其目的是為了要立索菲婭為攝政王。索菲婭也推行過一些歐化措施,也讓自己的寵臣帶兵打仗,但成效不大。少年彼得喜好西方文化。常到莫斯科的外國使館區,耳聞目睹了西歐文化。他身材高大,脾氣暴燥,喜玩軍事游戲,自組兩個團,從使館區招來外國「軍事顧問」,從國庫中領取槍炮。1689年,17歲的彼得靠著已有一千官兵的這兩個團逼索菲婭退位,進尼姑庵。
彼得掌權後,於1697年派一使團一起出訪西歐,(剛開始假裝為一小軍官),一年半中親眼目睹西歐各方面實情,醫院,博物館,天文台和各式工廠,包括制幣廠、軍工廠,彼得最愛看的是造船廠,包括荷蘭和英國的,在當時最好的一個英國造船廠待了六個星期。彼得回國後,推行「全盤西化」。衣服款式改穿西歐式的,臣民須剃須(這在當時為勢力強大的教會所反對的),設立第一個俄國解剖博物館。
彼得推行政治改革、鼓勵工業化、安內攘外,陸軍越戰越勇,海軍也從無到有,先在陸地上,後以第一個波羅的海艦隊在海上,打敗當時的強國瑞典,也戰勝過奧斯曼帝國。俄國從瑞典這個以前大不在意自己的國家手中奪得一片靠波羅的海的土地,成了俄國西部。在這片土地上,彼得大帝下令設計建造聖彼得堡。其後多半時間,俄國首都也被移到聖彼得堡,而不是莫斯科。
彼得大帝在位期間,以嚴刑治貪官污吏,但是腐敗問題還是愈演愈烈。他遇到了皇位繼承的問題。他與第一任皇後的關系在婚後幾周內就生變,雖有一子,但彼得從西歐回來不久就將她趕進尼姑庵。後來他從親信大將門切尼可夫那裡轉來一位出身低微的立陶宛女子,對她大加寵愛,以至她成為有子女參加婚禮的人的榜樣,即是先生育子女而後結婚。第二任皇後生的四子和六女多半早逝,最後剩下兩女。第一任皇後所生之子後來以企圖謀反父皇之罪,被判決死刑。直到彼得大帝於1725年駕崩,第一任皇後所生之子留給彼得的一個孫子只有9歲。最後,在彼得大帝沒有明確遺囑的情況下,有權貴翻到了一紙彼得大帝贊揚其皇後輔帝有方的信件,作為皇位傳給彼得的第二任皇後的理論依據。第二任皇後繼位後就是凱薩琳一世。她靠門切尼可夫的輔佐在位2年。因無子嗣,死後傳給彼得大帝第一任皇後所生之子留下的這時已11歲的孫子(彼得二世)。但他在位不到3年即去世。此後皇位繼承陷入一片混亂。
凱薩琳一世與彼得大帝所生的次女伊莉莎白想繼位,未果。因為彼得大帝痴呆的哥哥(伊凡五世)的後代女兒中有一位嫁到中歐小公國因為守寡而回俄國的安娜,最上層的權貴立她為女皇,附帶要她在一個秘密協議上簽字,即所有的大事都要經這幾個人的同意。安娜女皇先是答應,但很快就撕毀了協議。可惜她攬權有術,治國無方,她請了許多她所嫁去的德國小公國的外國人出任多個要職。她有的是外觀的歐化而缺乏對國力的推進。
安娜在位十年(1730-1740),死後傳位給親姐姐的三個月的孫子(伊凡六世)。剛滿一年,凱薩琳一世與彼得大帝的女兒伊莉莎白在寵幸和宮庭衛隊支持下推翻了攝政王,廢小沙皇並將他終生囚禁,伊莉莎白遂自任為女皇。
伊莉莎白女皇在位二十年(1741-1761),重新推動其父彼得大帝政策。在「七年戰爭」中打敗了普魯士,在文化上發展了俄國文化新時期。羅曼諾索夫和蘇馬羅科夫都是出身於伊莉莎白女皇時代。出身漁夫的羅曼諾索夫被公認為俄國第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在化學物理各領域中都有傑出表現,他多才多藝,普希金稱之為歷史學家、力學家、化學家、礦物學家、藝術家和詩人。出身貴族的蘇馬羅科夫在文學和戲劇方面為俄國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伊莉莎白女皇接受羅曼諾索夫建議,在1755年設立了俄國第一所大學,這就是久負盛名的莫斯科大學。經過伊莉莎白時代,彼得大帝開創的文化上的西化在俄國貴族階層被普遍接受,甚至是造成「崇洋媚外」,也加大了貴族階層與平民之間的差異。在傳宗接代上,伊莉莎白把自己的親姐姐的兒子彼得從外國接回,幫他娶了中歐另一小公國的妻子凱薩琳。伊莉莎白死後,彼得三世繼位不到半年,凱薩琳在寵幸和宮庭衛隊支持下逼自己的丈夫放棄皇位,自立為女皇,是為凱薩琳二世。她的寵臣們找藉口挑釁已經被關的彼得三世,將他殺害。正式宣布他的死因是「急性腸痙攣盡力醫治無效」。
凱薩琳二世與羅曼諾夫家族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為一德國人,不放心已被關了近二十一年的十五個月起就被伊莉莎白廢了皇位的伊凡六世。他從小就為親姨婆和母親背罪,被表姨婆關起來的青年,最後被表姨指使的人殺了,做了生於皇族之家而歹命的例子。
凱薩琳二世也稱為凱薩琳大帝,在位三十四年(1762-1796),雖是德國人,卻使俄國人長了民族氣慨。繼位初期先整頓軍隊和國家,寵臣波登金建造新城市,協力建造黑海艦隊。稍後鎮壓了農民起義,以後戰過奧圖曼帝國,瓜分了波蘭,擴大了俄國版圖。在「西化路線」上,熟悉西歐文化的她更新法律,送貴族青年留學,引進西歐文學、哲學。凱薩琳大帝以金錢和權力來支持外國和本國的「知識份子」,讓他們出版圖書。她喜歡法國的伏爾泰,西歐的藝術品。此時西化風氣在俄國盛行的程度也更家普遍,而不再局限於大城市了。
在以農民利益為代價的情況下,凱薩琳二世給了貴族庄園主較多優待,想鞏固他們對外國來的女皇的忠誠或支持。她也利用自己的眾多寵幸中的一些人來輔政。其中以波登金最有成效,而最後一位小她近四十歲的朱波夫,大誤她的國事卻不為察覺。凱薩琳二世後期在面臨自己起初大力提倡的西化思想帶來「持不同政見」的情況時,卻不能容忍。拉基謝夫、諾威科夫等一些出身貴族但卻不滿現實的作家,因為在作品中敢於描繪俄國農村現狀、討論不同意見,或被流放西伯利亞,或關監獄。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凱薩琳二世更是下令停止翻譯包括一些以前她自己提出要翻譯成俄文的西方著作,禁止出版包括以前她提倡引進的書。從此,一場最初由沙皇開始的自上而下的西化過程,在政治和思想方面民間開始超前,而且開始了與沙皇政權有了利益沖突。在沙皇政權最得意之時,埋下了最終被推翻的種子,雖然這個過程又經歷了一百多年。十九世紀的俄國沙皇,最令人難忘的是亞歷山大一世與拿破崙的戰爭(「第一次衛國戰爭」,1812年先失莫斯科,1814年攻下巴黎)。十九世紀的俄國在民間也活躍起來。大批才子,包括:詩人普希金,作家卡拉姆金、萊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杜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評論家別林斯基,音樂家柴可夫斯基等。
雖然保羅一世解決了羅曼諾夫家族內部傳位的問題,但是沙皇家族「小團體」與覺醒中的廣大民眾的關系卻一直沒有解決。亞歷山大一世曾試圖創立憲法,行政改革,卻放不下絕對權力。有些參與協助謀劃的知識份子後來遭到流放。亞歷山大一世後期因對宗教狂熱,神秘死於外地。尼古拉一世繼位,「十二月黨人」起義。起義的青年軍官最後被沙皇以武力鎮壓。尼古拉一世在軍事和政治上精治俄國,建立一套刊物審查制度,親自招來普希金給他的作品「提建議」。他一面「平反」和起用被流放的人士,一面建立專門機構來監視全國的可能政見異議者。他也讓自己的「精英」(包括一個前流放分子)提改革建議。雖然這些措施在西歐都沒有阻止皇權倒台,沙皇總是相信俄國有俄國的國情,這個國情當然也是沙皇自己的版本。尼古拉一世對兒子亞歷山大二世聘請老師教導,讓他年青時游歷俄國許多地方,到歐洲各個國家,並直接參政。
亞歷山大二世繼位後,推行重大改革。他在米留丁協助之下推出解放農奴法,收買庄園主土地歸農民集體所有。他也由米留丁兄弟等協助連續推出行政、法律和兵役等方面的重大改革法案。亞歷山大二世是唯一在位時被革命黨人殺害的沙皇。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三世繼位後在經濟發展上蕭規曹隨,而在政治上卻全面倒退,革命黨人和自由派人士,學生,職員,農民一概嚴厲打壓,得到了表面上的穩定。亞歷山大三世最後死於腎炎。
亞歷山大三世高壓下得到的穩定,至兒子尼古拉二世終於維持不了。1905年俄國暴發大罷工、罷市、罷課,尼古拉二世靠武力鎮壓後竟然認為俄國民眾應該覺得對不起他們的沙皇。一些上層人士建議的改革,他不採納或改革太慢、太少,沙皇聽信皇後。在國家形勢巨變的時代卻感覺遲鈍,熱衷於皇後形成的小圈子,這個小圈子包括庸才和怪人(如「農民聖人」拉斯普丁)。等到1917年二月革命暴發時,下層上層一齊造反,尼古拉二世在外地連家都回不去,在火車上被逼棄位。
③ 誰知道俄羅斯歷史要具體點
歷史
從國家和國際法律的角度來看,現代俄羅斯民族國家在1917年11月7日出現。1991年12月25日更名為「俄羅斯聯邦」,通稱為「俄羅斯」、「俄聯邦」或「俄國」,是蘇聯和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繼承者。
俄羅斯地域在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居住。862年諾曼人留里克受斯拉夫人的邀請來到諾夫哥羅德,建立第一個羅斯公國,留里克王朝始自於此。882年,諾夫哥羅德大公奧列格征服基輔,建立基輔羅斯公國,至12世紀中葉,以基輔為首都,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早期國家。
基輔羅斯起源於7世紀上半葉,根據史學史的觀點,基輔羅斯被認為是3個現代東斯拉夫人國家(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的前身。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和他的兒子雅羅斯拉夫統治的時期,被認為是基輔的黃金時期。
當時他們接納了東正教,也創立了羅斯法典(Русская правда)。基輔羅斯在公元13世紀被蒙古人建立的欽察汗國佔領。
中世紀後期俄羅斯人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最終建立了沙皇俄國。從16世紀起開始向亞洲擴張,到17世紀中葉成為全球固有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在歷代沙皇的領導下,在18世紀開始現代化並到處擴張,最終稱帝建立俄羅斯帝國成為歐洲列強之一,然而沙皇統治日益腐敗,拒絕下放權力予資產階級,加上對外戰爭失敗與經濟不振,人民對現狀日漸不滿。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在軍事上的慘敗,十月革命終於在1917年爆發。
俄羅斯帝國被革命推翻建立了俄羅斯共和國。但很快的,蘇聯共產黨在列寧的領導下以全球首個共產政權摧毀俄羅斯共和國,成立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之後不久,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亦就此成立。
在列寧和其後繼者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由一個農業國迅速工業化,並且實行農業集體化。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納粹德國後,成為冷戰中的紅色超級大國。
到了1980年代晚期,蘇聯進行了多項激進的改革,然而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已病入膏肓,斯大林模式也逐漸僵化,最終於1991年解體。
1991年12月26日,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最高蘇維埃宣布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更名為俄羅斯聯邦並成為主權國家。
從此之後,俄羅斯聯邦雖未具有如蘇聯、美國等超級大國的地位,但仍被國際承認是極具影響力的世界性大國,亦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經濟曾一度面臨困境,政治方面也出現過1993年憲政危機,但就目前經濟狀況有了決定性的改善。
建國歷史的變遷
1、基輔羅斯(古羅斯國家,862年至1242年)
2、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國(1157年至1389年)
3、莫斯科公國(1246年至1389年)
4、莫斯科大公國(1389年至1547年)
5、俄羅斯沙皇國(1547年1月16日至1721年1月22日)
6、俄羅斯帝國(1721年1月22日至1917年9月1日)
7、 俄羅斯共和國(1917年9月1日至1917年11月7日)
8、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蘇維埃俄國;1917年11月7日成立,1922年至1991年屬於蘇聯)
9、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22年12月30日 - 1991年12月26日)
10、俄羅斯聯邦(1991年12月25日 - 至今)
國家政權首都的變遷
1、862年至882年 -諾夫哥羅德
2、882年至1243年 -基輔
3、1243年至1389年 -弗拉基米爾
4、1389年至1712年 -莫斯科
5、1712年至1728年 -聖彼得堡
6、1728年至1732年 -莫斯科
7、1732年至1918年 -聖彼得堡(1914年8月18日改名彼得格勒)
8、1918年3月12日至今 -莫斯科
簡介
俄羅斯聯邦(俄: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Russian Federation)又稱俄羅斯(俄:Россия,英:Russia),簡稱俄聯邦、俄 。
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並建立俄羅斯帝國。
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同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組建蘇聯 。
冷戰期間成為超級大國,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霸。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
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是金磚國家之一。
(3)俄羅斯中世紀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譯名由來
按照俄語發音「Россия」,其名稱應譯為「羅西亞」。元朝時根據蒙古語譯為「斡羅思」,到清朝初年許多文獻中曾稱為「羅剎」,但在以國家相稱時則多譯為「鄂羅斯」或「俄羅斯」。
清乾隆年間官修《四庫全書》時將其正式統一為「俄羅斯」或簡稱「俄國」,自此沿用至今。
另一說法是,在清朝入主中原時期,原居於歐洲,屬於斯拉夫人分支的羅斯人,開始橫越西伯利亞東來至黑龍江上游一帶,准備占據當地。
由於羅斯人抵達中國邊境時,最先與蒙古人與達斡爾人等接觸,這些民族於提及人名或地方名時,慣於前面加上「俄」的發音,於是「羅斯」即變為「俄羅斯」。
舊時上海人將俄羅斯譯為「羅宋」,因而有羅宋湯、羅宋人、羅宋麵包等詞。
人口
俄羅斯2014年人口1.46億。雖然政府對生育家庭給予補貼,但由於擔心住房、醫療和教育等問題,大部分俄羅斯家庭選擇只生一個孩子。
由於俄羅斯聯邦廣闊的幅員,所以人口密度較低;大部分人口主要聚積在俄羅斯聯邦的歐洲部分,烏拉爾山脈地區以及西伯利亞的東南部。
俄羅斯聯邦內也有許多民族,俄羅斯人占總人口82%,其餘的民族為韃靼人、楚瓦什人、巴什基爾人、車臣人、摩爾多瓦人等120多個少數民族。最大的少數民族是韃靼人(3.8%)。
以下依次為楚瓦什人(1.2%)、巴什基爾人(1.1%)、車臣人(0.8%)、摩爾多瓦人(0.7%)、烏德穆爾特人(0.4%)、馬里人(0.4%)、阿瓦爾人(0.3%)等。
語言
俄語是俄羅斯唯一官方語言。俄語(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斯拉夫語族中使用人數最多之語言,屬於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主要在俄羅斯、前蘇聯其它成員國使用,在華沙條約成員國中,曾被學校作為第一外語教學。
蘇聯時期,俄語在其加盟共和國中極受推崇。雖然很多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今日多重視自己語言,俄語仍於這些地區被廣泛使用,尤其使用於這些國家之間之交流。
④ 俄羅斯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政權的建立:
主條目:基輔羅斯
俄羅斯最早期的政權是維京人在公元九世紀建立的基輔羅斯公國(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是一個由880年至12世紀中葉,以基輔為首都,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早期國家。
根據史學史的觀點,基輔羅斯被認為是三個現代東斯拉夫人國家(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的前身。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和他的兒子雅羅斯拉夫統治的時期,被認為是基輔的黃金時期。當時他們接納了東正教,也創立了東斯拉夫法典(Russkaya Pravda)。
基輔羅斯在公元十三世紀被金帳汗國佔領。
擴張歷史、:
中世紀後期俄羅斯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帝國,並從15世紀起開始向亞洲擴張。在歷代沙皇的領導下,俄羅斯帝國在18世紀開始現代化並到處擴張(參見俄羅斯帝國),成為歐洲列強之一,並從中國掠奪了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包括外東北、庫頁島和新疆西部。
然而20世紀初開始,俄國的實力開始下降,人民也對現狀日漸不滿。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在軍事上的慘敗以及之後的內戰,十月革命終於在1917年爆發。
⑤ 俄國是什麼時候成為一個國家的
俄國歷史上的幾個時代。留里克王朝(862-1598年);大動亂時期(1598-1613年);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7年);蘇維埃時期(1917-1991年);新俄羅斯(1991年以後)。按照統治中心的變遷劃分: 基輔羅斯時期(862-1240年) 俄羅斯國家形成於9世紀末。862年,留里克統治諾夫格羅德。882年,留里克的親屬、諾夫格羅德公國的奧列格大公征服基輔公國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輔為中心建立起一個國家(史稱基輔羅斯),取得基輔大公稱號。伊戈爾(912-945年);奧麗加(伊戈爾之妻945-962年);斯維亞托斯拉夫(965-972年);弗拉基米爾(978-1015年在位)。從專制統治(862-1132年)到采邑統治貴族時期。13世紀初,基輔羅斯衰落,封建制度與諸侯分立。 蒙古人(韃靼人)統治時期(1240——1480年) 1237年,金帳汗國入侵羅斯,攻佔梁贊,1240年攻佔基輔。諸侯割據與莫斯科公國的崛起。莫斯科大公伊凡·卡利達(1325-1340年)取得弗拉基米爾及全羅斯大公稱號,史稱「伊凡一世」。伊凡二世(1341-1359年在位)。1380年,德米特里大公(1359-1389年在位)率軍在頓河平原擊敗蒙古軍,被尊稱為德米特里·頓斯科伊(亦即「頓河的德米特里」)。莫斯科的王公還有:瓦西里一世(1389-1425年)、瓦西里二世(1425-1462年在位),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 莫斯科時期/沙皇俄國〔1480-1703年〕 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的歷史作用:1472年,娶東羅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亞·巴列奧略格為妻,以雙頭鷹為國徽,開始自稱沙皇。開始恢復君主制。於1478年吞並諾夫戈羅德共和國。1480年迎戰蒙古軍隊,蒙古軍因嚴寒不戰而退,從此結束了長達二百四十年的異族統治,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獨立的俄羅斯國家。開始逐步建立農奴制度。 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 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1547年正式加冕為沙皇,俄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綽號「伊凡雷帝」(ИванГрозный)。確立農奴制度。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宮戴上了羅馬皇帝使用過的王冠,成為俄國的第一個沙皇,在俄語中「沙皇」的意思就是「愷撒」。 費多爾·伊凡諾維奇(1584-1598年在位),伊凡四世之子。 鮑里斯·戈都諾夫(1598-1605年在位) 偽季米特里(1604-1613年在位)「大動亂時期」,波蘭、瑞典的入侵。 1613年1月,全俄縉紳會議選舉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羅曼諾夫為沙皇(1613-1645年在位)。羅曼諾夫王朝建立。征服西伯利亞,並使農奴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確立。 阿歷克塞(1645-1676年在位),費多爾(1676-1682年在位)。費多爾死後,他的兩個兒子伊凡和彼得同時登基為帝。伊凡(1682-1696年在位)體弱多病,彼得年幼,實際權力掌握在長公主安娜手裡。彼得成年後,放逐了安娜,奪取了政權,並把首都遷到彼得堡,由此開始了俄國歷史的新時代。 彼得堡時期/俄羅斯帝國(1703-1917年)沙皇俄國晉升為俄羅斯帝國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的改革與戰爭:通向西歐之路。對內勵精圖治,加強中央集權制,對外發展與西歐的關系,加強俄國的實力,從而使古老的俄國逐漸擺脫了中世紀封閉落後的狀態。1713年,彼得一世做出了一個對俄羅斯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決定,他放棄了有著八百多年歷史的俄羅斯古老都城——莫斯科,在從瑞典手中奪來的涅瓦河口,重新建立了一個嶄新的首都——聖彼得堡。 1721年獲得皇帝稱號。1725年1月28日,彼得一世去世了。 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1725-1727年) 皇帝彼得二世(1727-1730年) 女皇安娜(1730-1740年) 女皇葉莉莎維塔(1741-1761年) 皇帝彼得三世(1761-1762年被殺) 皇帝伊凡(1762-1764年被殺) 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的開明專制。 1762年,一位33歲的女皇登上了沙皇的寶座,史稱葉卡捷琳娜二世。她在殺害丈夫彼得三世和競爭者伊凡之後,為爭取貴族的支持,解放貴族,免除貴族的兵役,但強化農奴制度。引起普加喬夫起義(1773-1776年)。 保羅一世(1796-1801年被殺) 亞歷山大一世(1801-1825年)的自由主義的細微改革。與拿破崙的戰爭(1812年)。十二月黨人起義。俄國向何處去? 尼古拉一世(1825-1855年在位),「黑暗王國」;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年)。斯拉夫派與西歐派的形成,思想論戰。 亞歷山大二世(1855-1881年在位),農奴制的廢除(1861年俄歷2月19日改革),革命民主主義的誕生和民粹派運動。 亞歷山大三世(1881-1895年在位)的暴政;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 尼古拉二世(1895-1917年在位)民粹派與無產階級革命派的論戰。 蘇維埃時期(1917-1991年)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發展、衰落和聯盟的解體。1917年11月7日,震動世界的十月革命爆發。以此為起點,這個佔世界陸地面積近五分之一的國家,開始了一次對20世紀的歷史產生深刻影響的偉大實踐。 列寧(1917-1924年);斯大林(1924-1953年);赫魯曉夫(1953-1964年);勃列日涅夫(1964-1982年);安德羅波夫(1982-1984年);契爾年柯(1984-1985年);戈爾巴喬夫(1985-1991年)。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社會改革:葉利欽(1990-1999年)普京(2000年以後)
⑥ "中世紀"指什麼時候
中世紀(約395年—1500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由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計算,直到文藝復興之後,極權主義抬頭的時期為止。「中世紀」一詞是從15世紀後期的人文主義者開始使用的。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的早期在歐美普遍稱作「黑暗時代」,傳統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一直到公元九世紀,絕大多數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學者都按照聖奧古斯丁的觀點,認為人類是處於歷史的第六個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即《聖經》在「啟示錄」里預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個被歷史學家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中世紀黑暗時代」這個詞,是由十四世義大利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學者彼特拉克所發明的。他周遊歐洲重新發掘和出版經典的拉丁和希臘著作,志在重新恢復源本羅馬古典的拉丁語言,藝術和文化,對自公元四一零年羅馬淪陷以來的變化與所發生的,認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義者看歷史並不按奧古斯丁的宗教術語,而是按社會(學)的術語,即通過古典文化,文學和藝術來看待歷史;所以人文主義者把這九百年古典文化上發展的停滯時期稱為「黑暗的時期」。
彼特拉克把歐洲歷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古羅馬與古希臘時期;二是「黑暗時期」。人文主義者們也相信,總有一天羅馬帝國會再次興起,重新恢復古典文化的純潔性。十四世紀末與十五世紀初,人文主義者們認為一個現代時期(Modern Age)已經開始了,所以從邏輯上來講,一個「中世紀」已經形成了。
因此,自起人文主義者起,歷史學家們對「黑暗的時期」和「中世紀」也多持負面觀點。在十六與十七世紀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們也把天主教的腐敗寫進這段歷史中。針對新教徒的指責,天主教的改革者們也給出了一幅與「黑暗的時期」相反的圖畫:一個社會與宗教和諧的時期,一點也不黑暗。而對「黑暗時期」許多現代的負面觀念是來自於,十七與十八世紀啟蒙運動中的康德和伏爾泰的作品中。
十九世紀初, 浪漫主義運動轉變了這種對「黑暗的時期」負面一邊倒的趨勢。它給出了一幅祥和的圖畫: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紮根於大自然的生活;同時也回應啟蒙運動中的理性主義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興起的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環境破壞與污染。浪漫主義者對待「黑暗時期」的觀點,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慶祝那個時期文化活動與節日中,通過所展示出來的風俗與發生的歷史事件中看到。
浪漫主義運動後的十九世紀下半個世紀,考古學取的了很大的進展,許多不為以前的學者所知的歷史文獻與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來。而1939年發現的公元六二五年代的薩頓骺(Sutton Hoo)寶窟,以及中世紀研究的著名學者查理哈斯金(Charles H. Haskins)的研究發現,使得「黑暗時期」看上去不再是一個合適的詞彙。二戰以後,在英語國家中的專業學者文獻里,「黑暗時期」這個詞漸漸地消失。
查理哈斯金寫道:「歷史的連續性排除了中世紀與文藝復興這兩個緊接著的歷史時期之間有巨大差別的可能性,現代研究表明,中世紀不是曾經被認為的那麼黑,也不是那麼停滯;文藝復興不是那麼亮麗,也不是那麼突然。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之前,有一個類似的運動,即便它不是那麼廣傳。
所以,原來的「中世紀黑暗時期」現被改為專指公元四一零年(或四五五年)到公元七五四(或八零零年)這段歐洲歷史。
歷史
中世紀的城堡隨著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相繼出現了一批蠻族國家。先後有法蘭克、倫巴德、奧多亞克、勃艮第、汪達爾-阿蘭、東哥特、西哥特、盎格魯·薩可遜等王國建立。王國之間戰爭不斷,其中盎格魯·薩可遜、法蘭克王國存在的時間比較長。
作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蘭克人,在486年打敗高盧軍隊,由克洛維建立起墨洛溫王朝的統治。克洛維通過和羅馬梵蒂岡的聯合,佔領了羅馬帝國在高盧的全部領土。隨著法蘭克王國不斷的擴張,到了6世紀中葉,征服了勃艮第、圖林根、巴伐利亞和薩可遜的一些部落,成為當時西歐最強大的國家,並建立了封建采邑制。751年,宮相矮子丕平成為法蘭克國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統治期間國力達到最盛,吞並了倫巴德王國,奪取西班牙邊區,佔領東巴伐利亞,征服阿瓦爾汗國,西歐的大部分土地都成為了法蘭克王國的領土。查理大帝死後,法蘭克王國發生兄弟戰爭而分裂,在843年8月簽訂《凡爾登條約》經國家分為西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和義大利王國,現代的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疆域就是以這個條約為基礎的。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在5世紀中葉進入大不列顛群島,在6世紀末,7世紀初,形成了7個王國,英國歷史上稱為七國時代。829年,威塞克斯王國吞並了其他6個王國,從此誕生了英格蘭(England)。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以親屬關系要求繼承王位,遭到拒絕後,以武力奪取了英王之位,稱為「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建立了諾曼底王朝,但是這也造成了日後百年戰爭的根源。在亨利一世(1100年 - 1135年)統治時期,隨著王權的加強,社會矛盾激化。1215年約翰(無地王)被迫簽署《自由大憲章》。1264年的內戰期間,亨利三世被西門·德·孟福爾俘虜。1265年孟福爾召集國會,成為英國議會的開端。從1343年起,貴會分成了由貴族組成的上院和代表騎士、市民的下院,確立了議會君主制。與此同時,西法蘭克王國演變成了法蘭西王國,並加強了王權,羅馬梵蒂岡被迫遷往法國南部的阿維農,並自上而下召開三級會議(一級為高級教士,二級為貴族,三級為富裕的市民),也形成了議會君主制。
德國的前身東法蘭克王國地方政權很強大。911年加洛林王朝結束後,國王由地方權貴選出,但更多是名譽,國王的權利和地方諸侯平等。這個特點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其熱衷於對外擴張的原因。951年,奧托一世率軍佔領了倫巴德地區,其後的奧托二世進軍羅馬。1155年腓特烈一世攻佔米蘭,教皇為其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全盛時領土包括了德意志全境,義大利中、北部,西西里島,捷克、瑞士、愛沙尼亞、普魯士。在腓特烈一世遭到15個城市聯合抵抗(即倫巴第聯盟),並被打敗。腓特烈一世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溺水而死,佔領區也紛紛獨立。
文化
義大利一直不能統一,羅馬教皇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國,並且偽造了《君士坦丁贈禮》文件,聲稱當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羅馬城,拉特蘭宮等地交給了教皇。教會統治非常嚴厲,並且控制了西歐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結婚,主張禁慾,要求人們將一切獻給上帝才能死後上天堂,另一方面聖職買賣現象又很嚴重。宣揚三位一體、原罪說等經院哲學,嚴格控制科學思想的傳播,並設立宗教裁判所懲罰異端,學校教育也都是為了服務於神學。在教皇格高列里一世(590年 - 604年)時期,古羅馬圖書館也被付之一炬。
在德國宗教改革後,義大利產生了文藝復興運動,並擴展到歐洲很多國家。這是涌現出了許多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像但丁、薄伽丘、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馬基雅維利、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開普勒、哈維、弗蘭西斯·培根等等。
經濟
12世紀波恩市的建設情景。(現藏於波恩市立圖書館)中世紀時的經濟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園式自然經濟。出現了一批商業城市:巴黎、里昂、都爾奈、馬賽、科隆、特里爾、斯特拉斯堡、漢堡、威尼斯、熱那亞等等,形成了一個以地中海為中心的貿易區。16世紀以後,興起了工場手工業,最初是佛羅倫薩,隨後是佛蘭德爾,而圈地運動使英國迅速發展。這種經濟模式加速了貿易,從而發生了地理大發現,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工場手工業也使進行戰爭的武器產生了飛躍,火炮和毛瑟槍逐漸代替了騎士的刀劍,也使舊式的城堡喪失了防禦能力。而工場手工業業催生了資本主義經濟。
宗教信仰
歐洲最主要的宗教是基督教,它分為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派。基督教在公元之初誕生於西亞,當時處於羅馬帝國境內,由於基督教教義鼓吹入與人之間的忍耐和寬容,符合帝國統治者的利益,因此逐漸得到羅馬帝國統治者的承認和支持。至公元4世紀,基督教已成為羅馬帝國的統治宗教。
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東西兩派:一派是由羅馬教皇直接控制的、以拉丁語地區為中心的天主教;另一派是由拜占庭為中心的東正教。
東正教自稱正教,在宗教儀式中使用希臘語(但也允許使用地方民族語言),所以又稱希臘正教。見世紀末,莫斯科都主教宣布脫離君士坦丁堡,成為使用古斯拉夫語的俄羅斯正教。18世紀時,東歐一些國家的正教也陸續脫離君士坦丁堡而自主。
16世紀時,天主教再度分裂。這次宗教分裂是以新興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為背景,實質上包含有政治內容。1517年德國人馬丁·路德發表了《九十五條論綱》,抨擊教皇出售贖罪券,成為這場宗教改革運動的標志。從此宗教改革運動在歐洲迅速蔓延開,嚴重地打擊和動搖了羅馬教廷的統治。
路德教派是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的前驅,但它屬於運動中的溫和派,在德國及北歐各國廣為流傳。15—16世紀,由於德國農民、手工業者不堪忍受封建諸侯和教會的專橫統治與殘酷剝削,甚至一些中產階級和下層教士也瀕臨破產,終於在1524—1525年爆發了史稱「德國農民戰爭」的農民大起義,以閔采爾為代表的下層教士積極參加起義,除提出廢除農奴制、減輕稅賦和德役以及歸還過去奪自村社的土地、森林和牧場外,還提出農民有權選舉本教區的牧師等。可是,當農民起義嚴重地打擊了封建專制統治和動搖了教會地位的時候,以馬丁·路德為首的宗教改革運動的鼓吹者們卻公然站到諸侯、貴族方面,支持他們對起義農民進行殘酷鎮壓。
法國人加爾文也是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家,並成為加爾文派的創始者。該派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是宗教改革運動中的激進派。宣稱做官執政、蓄有私產、經商贏利、放債取息同擔任教土職務一樣,均可視為受命於上帝。主張建立新教教會,廢除主教制度,用資產階級共和式的、政教合一的長老制度來代替。認為人有了信仰才能得救,聖經是唯一的准則。宣揚上帝預定說,認為自人類始祖亞當犯罪後,整個人類的本性都已敗壞,人類自身無力自拔,由上帝預先安排好人類的命運。加爾文主義得到日內瓦資產階級的擁護,因為他的主張和信條符合當時資產階級激進派的要求,改革將使教會實權脫離封建主的控制而落入資產階級手中。此後,加爾文派廣泛傳播於瑞士、法國、荷蘭和蘇格蘭等地。
宗教改革運動中從天主教中游離出來的第三個新教宗派是英國的聖公會。16世紀前半葉,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為了加強王權,對羅馬教皇干預英國事務日益不滿。新興資產階級和開明新貴族也渴望削弱教會特權,剝奪教會財產。與此同時,英國和西班牙正在爭奪海上霸權,出於政治需要,亨利八世決定廢黜原系西班牙公主的王後,而羅馬教皇需要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因此不準亨利離婚。以此為借口,1533年亨利八世與羅馬教皇決裂,下令禁止英國教會向羅馬教廷繳納歲貢。1534年又促使英國國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英國教會不再受羅馬教廷統治,國王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首腦,擁有任命神職人員、決定教義的權利等。但初期仍保留了天主教的大部分重要教義、主教制度和宗教儀式。17世紀以來,受到加爾文派的較大影響。
目前,除羅馬尼亞人外,歐洲羅曼語民族的義大利人、法蘭西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弗留利人、瓦隆人、普羅旺斯人、加泰隆人、加利西亞人、瑞士義大利人等多信奉天主教,日耳曼語民族中的奧地利人、荷蘭人、佛拉芒人。部分德意志人、盧森堡人信仰天主教,斯拉夫語民族中的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多數西烏克蘭人和部分白俄羅斯人也信仰天主教。此外,在愛爾蘭人、布列塔尼人、巴斯克人、部分匈牙利人、部分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和部分阿爾巴尼亞人中也流行天主教。
東正教流行於東南歐。希臘人、羅馬尼亞人和南部斯拉夫人中的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馬其頓人、黑山人以及少數阿爾巴尼亞人信奉東正教。原蘇聯歐洲部分的多數居民,如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大部分白俄羅斯人、莫爾多瓦人、馬里人、部分愛沙尼亞人、部分拉脫維亞人、部分楚瓦什人、摩爾達維亞人信奉東正教。
新教主要流行於北歐、中歐和大不列顛。瑞典人、挪威人、芬蘭人、丹麥人、冰島人、蘇格蘭人、大部分德意志人、部分拉脫維亞人和部分愛沙尼亞人信奉路德派;荷蘭人、瑞士人和德意志人信奉加爾文派;英格蘭人信仰美國國教(聖公會)。
此外,歐洲只有一小部分人,如歐洲部分土耳其人、撥超人、波斯尼亞人、部分阿爾巴尼亞人、部分保加利亞人和部分吉卜賽人信奉伊斯蘭教。
歐洲的猶太人仍然保持猶太教的信仰。
上述情況只能說明現代宗教分布的一般情況,事實上,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宗教信仰都不是單一的。即使某些國家基本上屬於單一民族的國家,絕大多數居民都信仰某一相同的宗教,也往往有少數人信仰其他宗教,總之,宗教信仰的分布是十分復雜的。
今天,同世界上許多地區一樣,歐洲人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宗教信仰,這在東歐國家尤為明顯,許多人都已成為無神論者。在歐洲其他地區,宗教影響也日趨下降,連在天主教統治占絕對優勢的義大利,做彌撒已成為中老年人的事,許多青年人對繁瑣的宗教儀式不再感興趣(不過大多數婚禮仍在教堂里舉行)。又如在荷蘭,1971年進行人口普查時,大約有20%的居民承認自己是無神論者,其首都阿姆斯特丹有50%的人自稱沒有宗教信仰。在英國和法國也約有1/3的居民不再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