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歷史上有哪些變化

俄羅斯歷史上有哪些變化

發布時間:2022-02-17 15:55:44

1. 在不同時期,俄羅斯名稱的改變 要標明年代和名稱

1、882年——1147年:基輔羅斯。
882年,東斯拉夫人一些部落建立了基輔羅斯,視為俄羅斯的起源。

2、1147年——1605年:莫斯科大公國。
1147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尤里·多爾戈魯基以莫斯科維中心,建立莫斯科大公國

3、1605年——1721年:俄國(俄羅斯)。
1605年,戈杜諾夫猝死,俄羅斯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時期才終於結束。1613年貴族們推舉伊凡四世的親戚、16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新沙皇,建立了羅曼諾夫王朝。

4、1721年——1917年:俄羅斯帝國。
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羅斯為帝國。

5、1917年——1922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蘇俄)。
1917年十月革命後,列寧建立的。

6、1922年——1991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同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包括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7、1992年至今:俄羅斯聯邦
1992年4月16日,俄羅斯第6次人代會決定將國名改為「俄羅斯」,從而恢復了歷史上的名稱;17日,最後決定使用兩個同等地位的正式國名「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

2. 俄羅斯歷史年表(請詳細准確)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以莫斯科大公國為中心,逐漸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國家。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稱號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成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1917年2月,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專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大、演變至15個加盟共和國)。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發表《國家主權宣言》,宣布俄羅斯聯邦在其境內擁有「絕對主權」。1991年8月,蘇聯發生八一九事件。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在別洛韋日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宣布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12月21日,除波海三國和喬治亞外的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和《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議定書》。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並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1993年12月12日,經過全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規定國家名稱為「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意義相同。

現代一般認為俄羅斯的歷史應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國的建立為始。但是在俄羅斯境內,自遠古就有人類居住。

6世紀,東斯拉夫人逐漸向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等地區遷徙。862年,以留里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輔羅斯。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公國。1237年蒙古軍隊入侵,建立欽察汗國。

莫斯科建於1147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尤里·多爾戈魯基是其奠基人。他頭戴戰盔、身披鐵甲、左手持盾、雙腿跨馬的紀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維爾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廣場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俄羅斯1000多年的歷史上,除了240年的韃靼統治以外,只有兩個王朝。第一個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於公元9世紀。上述基輔羅斯時期,就是留利克王朝開始。1598年伊凡四世(雷帝)的兒子費多爾去世後,留利克王朝絕嗣,統治俄國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從此覆滅。

羅曼諾夫王朝
1605年,戈杜諾夫突然死亡,俄羅斯天下大亂,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時期才終於結束。1613年貴族們推舉伊凡四世的親戚、16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新沙皇,建立了羅曼諾夫王朝。這個王朝經歷了18個沙皇的統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發生的俄國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羅斯帝國
彼得大帝17世紀時,歐洲許多國家發展迅速,而俄國農奴制度還在盛行。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團赴西歐考察,自己也化名隨團出訪,回國後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羅斯的實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羅斯為帝國。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領土空前膨脹,被稱為「帝國的黃金時期」。

俄國臨時政府
資產階級二月革命後,由克倫斯基以及其他一些社會革命黨、立憲民主黨人控制,組成了俄羅斯臨時政府。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黨和支持列寧、里昂·托洛茨基的共產黨的兩面攻擊,政府對兩種反對勢力均採取嚴厲鎮壓政策。該政府統治期間行政腐敗,經濟崩潰,仍參加帝國主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不得人心,最後在1917年俄歷十月被十月革命推翻,克倫斯基出走國外,一些領導人被捕或出逃,有一部分成為反蘇維埃武裝叛亂的領袖。俄國內戰之後,布爾什維克取得政權。

蘇聯時期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列寧領導的俄國布爾什維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權。十月革命勝利後,俄國退出一戰。十月革命之後的半年,一方面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建立。另一方面,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與德國妥協。保衛了蘇維埃政權。但是帝國主義國家發動聯合武裝干涉,並且支持高爾察克、鄧尼金、尤登尼奇等白衛軍發動武裝叛亂。蘇俄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英勇的在以列寧為核心的布爾什維克黨的堅強領導下,紅軍勝利。為了加強各民族人民的團結建設社會主義,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於1922年底-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蘇聯」。1928~1937年,蘇聯先後勝利的完成了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其重點是發展重工業和國防工業,蘇聯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蘇聯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強盛的工業國。蘇聯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國防實力大大加強,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教育科學文化事業成績輝煌。1941年6月22日至1945年5月8日是偉大的衛國戰爭時期,蘇聯人民打敗了兇殘的法西斯德國為首的軸心國集團的侵略,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蘇聯的歷屆領導人還有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卡年科、戈爾巴喬夫等。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魯曉夫上台後,實施改革。主要針對斯大林時代存在的弊端進行在政治經濟方面進行一些改革。改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是並未從根本上改變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而且赫魯曉夫改革缺乏科學周密的計劃。六十年代之後,改革矛盾日益突出,導致改革失敗,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改革:勃列日涅夫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繼續改革,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蘇聯的綜合國力特別是軍事實力達到頂峰,蘇聯與美國差距縮小,蘇聯在全球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但是70年代中期之後改革停滯,經濟發展逐步減緩,蘇聯在政治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矛盾逐步積累,為日後蘇聯的劇變和解體埋下了隱患。安德羅波夫雖然想挽救蘇聯但是執政時間太短就去世。契爾年科無所作為而終。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針對蘇聯經濟處於停滯的局面,首先把經濟改革作為重點,但是沒有取得成果。80年代後期,蘇聯社會經濟陷入全面的危機,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其後戈爾巴喬夫又把改革的重點轉移到政治方面,由於政治改革背離了科學社會主義方向,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領導地位,削弱黨的領導,任由西方自由化思潮泛濫,否定蘇共歷史強調「民主化」「公開性」,造成了人民思想混亂、國家權力的軟弱分散。80年代末蘇聯改革全面失敗。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之後,戈爾巴喬夫失去了領導國家的能力,葉利欽控制了全局,蘇共解散國家性質改變,蘇聯的分裂進一步加劇;1991年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戰後美蘇爭霸長達三十多年的爭霸;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是美蘇爭霸的第一階段。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說明這一階段的爭霸中,美國占據優勢,處於上風。③70年代,美蘇爭霸達到了高潮。八十年代蘇聯經濟停滯國力不支,美國也面臨西歐日本的挑戰,兩強的發展均受到影響,因此雙方緩和⑤1991年蘇聯的解體,標志著長達半個世紀的美蘇兩極格局結束。
蘇聯的驕傲:1957年,蘇聯成功的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1961年蘇聯成功的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加加林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人。1954年,蘇聯建成世界第一座核電站。1977年蘇聯的國民經濟實力佔到美國的70%,國民生產總值佔美國的58%,人均收入為美國的40%。從戰後到1989年蘇聯一直是世界經濟第二強國。
後蘇聯時期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接受了西方國家的制度。葉利欽總統推行西方的休克療法和大規模私有化。「經濟寡頭」們迅速形成並控制了國家經濟,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1998年俄羅斯的GDP僅為2520億美元,僅為1988年蘇聯gdp的8%。俄羅斯加強了與西方的合作,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卻不斷推行「北約」東擴,壓迫俄羅斯的戰略空間。2000年普京擔任總統後,「經濟寡頭」們遭到嚴厲打擊,國際石油價格的飆升給俄羅斯這一能源出口大國帶來巨大利益。俄羅斯在普京的領導下,經濟恢復到蘇聯解體前的水平,軍事投入大幅增加,對西方國家更加強硬。俄羅斯開始重振雄風。

3. 俄國歷史上有什麼改革並作出評價

  1. 彼得大帝改革

    改革內容:改革軍事,加強國防,奪取出海口;改革和健全國家行政機構;實行宗教改革,加強皇權;改革和發展文化教育事業;興辦近代工業,改變俄國經濟落後面貌;興辦近代工業,改變俄國經濟落後面貌


    評價:彼得一世改革對俄國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把俄國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時代。馬克思就認為彼得一世改革「為結束俄國百年來的落後狀況,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更為形象地給彼得一世改革以高度評價,說它「讓俄羅斯騰空而起」。


  2. 葉卡捷琳娜改革

    改革內容:恢復國家行政秩序,強化國家機器,促進商貿繁榮,增加國庫收入;大力發展農奴制經濟,同時鼓勵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順應歐洲政治潮流,主張開明君主專制。


    評價:葉卡捷琳娜二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強化了國家政權,將農奴制推上了發展頂峰。在她在位期間,俄羅斯領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在這方面的主要成就就是將克里木半島和黑海沿岸的土地並入版圖,俄羅斯還參與瓜分了波蘭,兩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均以輝煌的勝利告終。在這一時期,俄羅斯在南方得到了極大擴張,沙俄勢力跨過了高加索山。


  3. 1861俄國農奴制改革

    改革內容:廢除農奴制;建立地方自治機構(地方自治局);鼓勵辦學,擴大大學自主權,允許引進西方書籍。

    評價:俄國的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勞動力.廣闊的國內市場.資本以及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同時建立了相應的司法體系,加快了俄國工業化的歷史進程。從此,俄國開始從農奴制時代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並在改革後逐漸確立資本主義制度。但這次改革很不徹底,保留大量封建殘余,農奴生活仍沒有本質提高,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國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歷史使命。

4. 俄羅斯國名變化

俄羅斯歷史
現代一般認為俄羅斯的歷史應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國的建立為始。但是在俄羅斯境內,自遠古就有人類居住。
早期
6世紀,東斯拉夫人逐漸向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等地區遷徙。862年,以留里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輔羅斯。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公國。1237年蒙古軍隊入侵,建立欽察汗國。
莫斯科大公國
參看莫斯科大公國 莫斯科大公國 莫斯科建於1147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尤里·多爾戈魯基是其奠基人。他頭戴戰盔、身披鐵甲、左手持盾、雙腿跨馬的紀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維爾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廣場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留里克王朝
參看留里克王朝 俄羅斯1000多年的歷史上,除了240年的韃靼統治以外,只有兩個王朝。第一個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於公元9世紀。上述基輔羅斯時期,就是留利克王朝開始。1598年伊凡四世(雷帝)的兒子費多爾去世後,留利克王朝絕嗣,統治俄國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從此覆滅。
羅曼諾夫王朝
參看羅曼諾夫王朝 1605年,戈杜諾夫突然死亡,俄羅斯天下大亂,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時期才終於結束。1613年貴族們推舉伊凡四世的親戚、16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新沙皇,建立了羅曼諾夫王朝。這個王朝經歷了18個沙皇的統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發生的俄國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羅斯帝國
參看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帝國 17世紀時,歐洲許多國家發展迅速,而俄國農奴制度還在盛行。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團赴西歐考察,自己也化名隨團出訪,回國後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羅斯的實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羅斯為帝國。 到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領土空前膨脹,被稱為「帝國的黃金時期」。
俄國臨時政府
參看俄國臨時政府 資產階級二月革命後,由克倫斯基以及其他一些社會革命黨、立憲民主黨人控制,組成了俄羅斯臨時政府。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黨和支持列寧、里昂·托洛茨基的共產黨的兩面攻擊,政府對兩種反對勢力均採取嚴厲鎮壓政策。該政府統治期間行政腐敗,經濟崩潰,仍參加帝國主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不得人心,最後在1917年俄歷十月被十月革命推翻,克倫斯基出走國外,一些領導人被捕或出逃,有一部分成為反蘇維埃武裝叛亂的領袖。
蘇聯時期的統治
參看蘇聯歷史 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聯共產黨取得了政權,實行共產主義政策,吸收其他小國家成為加盟國,定國名為蘇聯。建政初期發生了紅軍與白軍之間的內戰,紅軍勝利。列寧逝世後,斯大林取得領導權,實行獨裁統治。此外,蘇聯的歷屆領導人還有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卡年科、戈爾巴喬夫等。蘇聯在50-70年代與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爆發了冷戰。90年代,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蘇聯政權於1991年解體。
現代俄羅斯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名為「俄羅斯聯邦」,實行資本主義和總統制。葉利欽為首任總統,普京為第二任(也是現任)總統。俄羅斯聯邦加強了與西方的合作,但車臣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5. 關於俄國名稱變化的歷史

1、沙皇俄國(1574年-1917年,其中1721年-1917年也被稱做俄羅斯帝國,我國習慣上稱呼俄國或是沙俄。)

沙俄指的是沙皇統治時期的俄國。莫斯科大公伊四世在位時,希望自己能像古代羅馬皇帝凱撒那樣行使權力,不滿大公這一稱號,於是在1547年1月16日加冕改稱沙皇。莫斯科公國由此成為沙皇俄國,簡稱沙俄。

沙皇統治時期,是俄國歷史上最腐朽、最黑暗的時期。統治者們在對內殘酷剝削壓迫勞動人民的同時,對外又積極擴張領土。經過幾個世紀的強取豪奪,到20世紀初,沙俄已成為一個擁有2200萬平方千米土地、地跨歐亞的殖民大帝國。1917年3月10日,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沙皇統治至此結束。

2、蘇維埃社會主義俄羅斯(簡稱蘇俄,1917年-1922年)

二月革命後,建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不過實權仍為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掌握。

1917年11月,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發動了彼得格勒武裝起義,革命取得了勝利,史稱十月革命。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1918年蘇維埃政權在全國范圍內建立。

3、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1922年-1991年)

十月革命後,俄國領土上的各民族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共和國。為了把蘇維埃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建設社會主義和鞏固國防,1922年12月,全國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根據列寧的提議,蘇維埃各族人民在自願和平等的基礎上,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當時加入聯盟的共和國有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後來發展到15個加盟共和國。蘇聯於1991年底解體。

4、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1991年-至今)

1992年4月16日,俄羅斯第6次人代會決定將國名改為「俄羅斯」,從而恢復了歷史上的名稱;17日,最後決定使用兩個同等地位的正式國名「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

(5)俄羅斯歷史上有哪些變化擴展閱讀

俄羅斯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俄國,即俄羅斯封建國家。俄國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斯拉夫人分為東、西、南三支。

8至9世紀,許多東斯拉夫人的部落聯盟已發展為公國。9世紀末,羅斯人(東斯拉夫人的一支,因居住在第聶伯河支流羅斯河附近而得名)的幾個小公國以基輔為中心,形成一個統一的封建制的大公國,史稱基輔羅斯。

12世紀,基輔羅斯解體,分裂成10多個彼此混戰的獨立小國。13世紀,基輔羅斯臣服於蒙古金帳汗國,後來又逐漸被日益強大的莫斯科公國所取代。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時,擺脫了蒙古金帳汗國的統治,基本上完成了俄羅斯的統一。之後,他的兒子瓦西里三世最終完成了俄羅斯的統一。瓦西里建立了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統一的中央集權的俄羅斯封建國家。

6. 現今俄羅斯的名稱在歷史上是怎樣變化的

沙俄1547——1917.蘇俄1917——1922.蘇聯1922——1991.俄羅斯1991——至今

7. 俄國歷史上三次變革的名稱和意義

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改革在俄羅斯國家的歷史上只有三次:彼得一世的軍事改革,亞歷山大二世的軍事改革,以及1925年的蘇聯軍事改革。

依照常規,要進行軍事改革得需要一個站得住腳的理由或是得有一個巨大的推動力。19世紀後半葉,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這就為亞歷山大二世的軍事改革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外部推動力。當時國家的財力完全能負擔起這場軍事改革,並且廣大民眾也都支持軍事改革。那時的青年男子(包括貴族)都踴躍參軍,他們不計較職位的高低,只是為了祖國的榮譽和富強。亞歷山大二世的軍事改革有兩個重要成果:在全俄領土上依據地域原則劃分了軍區,開辦了具有民主氣息的軍事院校,而且這兩個成果一直影響到現在。

1925年,盡管人民的生活還很艱苦,但國家的經濟正在逐漸復甦,這就為軍事改革的開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經濟基礎,再加上民眾熱情很高,當時的口號就是:「青年——參軍吧」和「青年——到前線去」。1925年的軍事改革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堪稱俄羅斯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8. 俄國各個時期的名稱

俄國名稱的先後變化是:沙俄、蘇俄、蘇聯、俄羅斯。

1、近現代上的俄國,沙皇統治時期稱為沙俄,從1574年起至1917年,其中1721年-1917年也被稱做俄羅斯帝國。

莫斯科大公伊四世在位時,希望自己能像古代羅馬皇帝凱撒那樣行使權力,不滿大公這一稱號,於是在1547年1月16日加冕改稱沙皇。莫斯科公國由此成為沙皇俄國,簡稱沙俄。

2、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簡稱蘇俄,從1917年起至1922年。

3、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蘇聯,從1922年起至1991年。

4、1991年蘇聯解體,現在稱為俄羅斯,從1991年起至今。

1992年4月16日,俄羅斯第6次人代會決定將國名改為「俄羅斯」,從而恢復了歷史上的名稱;17日,最後決定使用兩個同等地位的正式國名「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



(8)俄羅斯歷史上有哪些變化擴展閱讀

俄羅斯,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此外,俄羅斯還是金磚國家之一。

旅遊景點

1、克里姆林宮

克里姆林宮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瀕莫斯科河,曾為莫斯科公國和18世紀以前的沙皇皇宮。「十月革命」勝利後,成為蘇聯黨政領導機關所在地。

始建於1156年,初為木牆,後屢經擴建,至19世紀40年代建大克里姆林宮,為一古老建築群,主要有大克里姆林宮、多宮、聖母九天教堂、參議院大廈、伊凡大帝鍾樓等。宮內塔樓中最宏偉的有斯巴達克、尼古拉、特羅伊茨克、保羅維茨、沃多夫茲沃德等塔樓。

2、彼得大帝夏宮

夏宮位於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距聖彼得堡市約30公里,佔地近千公頃,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夏宮是聖彼得堡的早期建築。

18世紀初,俄國沙皇彼得一世下令興建夏宮,其外貌簡朴莊重,內部裝飾華貴。當時的許多大型舞會、宮廷慶典等活動都在這里舉行,彼得一世生前每年必來此度夏。1934年以後,夏宮辟為民俗史博物館。

如今,夏宮已成為包括18世紀和19世紀宮殿花園的建築群,由於它的建築豪華壯麗,夏宮因而被人們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冬宮位於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辟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

3、斯莫爾尼宮

位於聖彼得堡市的斯莫爾尼宮建於19世紀初葉,是一座外觀典雅的三層建築。原為貴族女子學院,曾是蘇共列寧格勒州委和市委機關所在地。

4、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

簡稱大劇院,始建於1776年,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劇院,是俄羅斯及其文化藝術的象徵。坐落在莫斯科斯維爾德洛夫廣場上。建築既雄偉壯麗,又樸素典雅,內部設備完善,具有極佳的音響效果。

5、普希金廣場

位於莫斯科市中心,舊稱苦行廣場,因舊時廣場上建有苦行修道院而得此名。1937年,為紀念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當時的蘇聯政府把苦行廣場改名為普希金廣場。廣場上聳立著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銅紀念像。廣場上有個小花園,園中有花崗石台階、紅色大理石噴泉、飾燈等,景色優美。

9. 俄國歷史上有什麼改革

1.彼得大帝改革
改革內容:改革軍事,加強國防,奪取出海口;改革和健全國家行政機構;實行宗教改革,加強皇權;改革和發展文化教育事業;興辦近代工業,改變俄國經濟落後面貌;興辦近代工業,改變俄國經濟落後面貌

評價:彼得一世改革對俄國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把俄國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時代。馬克思就認為彼得一世改革「為結束俄國百年來的落後狀況,起了重大的歷史作用」。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更為形象地給彼得一世改革以高度評價,說它「讓俄羅斯騰空而起」。

2.葉卡捷琳娜改革
改革內容:恢復國家行政秩序,強化國家機器,促進商貿繁榮,增加國庫收入;大力發展農奴制經濟,同時鼓勵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順應歐洲政治潮流,主張開明君主專制。

評價:葉卡捷琳娜二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強化了國家政權,將農奴制推上了發展頂峰。在她在位期間,俄羅斯領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在這方面的主要成就就是將克里木半島和黑海沿岸的土地並入版圖,俄羅斯還參與瓜分了波蘭,兩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均以輝煌的勝利告終。在這一時期,俄羅斯在南方得到了極大擴張,沙俄勢力跨過了高加索山。

3.1861俄國農奴制改革
改革內容:廢除農奴制;建立地方自治機構(地方自治局);鼓勵辦學,擴大大學自主權,允許引進西方書籍。

評價:俄國的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勞動力.廣闊的國內市場.資本以及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同時建立了相應的司法體系,加快了俄國工業化的歷史進程。從此,俄國開始從農奴制時代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並在改革後逐漸確立資本主義制度。但這次改革很不徹底,保留大量封建殘余,農奴生活仍沒有本質提高,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國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歷史使命。

10. 俄羅斯在歷史上有那些朝代

基輔羅斯 分裂時期有許多公國 後被莫斯科公國兼並統一 羅曼洛夫王朝為最後一個王朝 統治了300多年 在這一時期吞並了中國大片的土地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歷史上有哪些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1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