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羅斯,如何走出困境
正在通過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在中東、烏克蘭等問題上掌握主動,走出困境。
B. 因我玩俄羅斯輪盤,欠債非常多,如何走出這人生困境
到農村,從耕地開始到收割成果,這一套下來,你就會不在賭了
C. 俄羅斯是如何擺脫蒙古統治的
蒙古韃靼人統治了俄羅斯好多年,後來他們自己衰落了,就自然而然結束了對俄國的統治
D. 俄羅斯內憂外患嚴重,它們究竟要如何做才有可能實現崛起
俄羅斯,確實內憂外患,內有分裂勢力鬧事,外有敵對勢力打壓,日子不太好過。內憂外患的俄羅斯想再次崛起,針對俄羅斯的目前的現狀,有三個方面必須做好:1、減少對外戰爭;2、加強經濟建設;3、妥善處理分裂問題。這三個方面做好了,俄羅斯就有再次崛起的希望。
3、妥善處理分裂問題
分裂,是俄羅斯面臨的一個大問題。俄羅斯國土面積廣闊,國內有多個共和國和自治區,可謂。俄羅斯強大的話,這些勢力肯定不會鬧分裂,但俄羅斯現在並不強大,很多勢力都有獨立的傾向。其中,最為出名的車臣。俄羅斯為了解決車臣分裂的問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俄羅斯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國內勢力分裂的問題,俄羅斯只會陷於內耗,難以崛起。
E. 如果普京下台,俄羅斯是否會重新走下坡路
如果說普京真的下台的話,那俄羅斯的發展估計也不會造成很大的損失,畢竟除了普京還會有下一個總統,之所以選出總統主要還是為了國家的發展,畢竟俄羅斯也是屬於世界級的大國,再加上前身是蘇聯,雖然自從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國力下降了不少,但是這些年經過普京的手段也和美國之間的距離拉的短了,畢竟一個大國的自我修復能力還是很厲害的。
03、如果說俄羅斯政府出現動盪,普京下台的話那將是俄羅斯的災難
俄羅斯這么多年的發展很多人都看在了眼裡,而在俄羅斯普京手裡握著絕對的權威,如果說真的有人在背後搞普京的話,那麼普京下台的話對於俄羅斯來說就是災難,畢竟俄羅斯這么多年基本上都是靠軍事能力來馴服周邊的國家,一旦俄羅斯處於下風的時候那就會遭到惡心的報復,所以說,普京在俄羅斯的地位還是很重要的。
F. 有人說俄羅斯經濟發展困難重重,可為何還能如此「橫」
最直接的原因莫過於對比於美國俄羅斯確實很窮、很缺錢!不過,俄羅斯的經濟實力能夠將蘇聯留下的強大軍事實力維持住,還能重點發展一些「大殺器」。有了軍事實力作保障,俄羅斯就有了「橫」的底氣。我們也都知道俄羅斯是個軍事大國。
自從蘇聯解體以後,北約就沒有停止過東擴,現在已經要將烏克蘭與喬治亞吸納入北約。作為一個軍事強國,大筆軍費的支出已經逐漸耗盡了俄羅斯巨大的經費,從近幾年軍費的開支越來越少上就能看得出來。即便如此,人們依然沒有忘記俄羅斯還是一個世界級的軍事強國。
G. 為何俄羅斯能在西方世界圍追堵截下屹立不倒呢
俄羅斯雖然一直想要融入西方國家但一直沒有成功,一直受到西方國家排擠,希望俄羅斯消失。但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蘇聯核武器,作為確保俄羅斯生存的基礎。
再有俄羅斯對東方採取外交手段,才確保俄羅斯不會站在西方國家的控制之下,在蘇聯解體後的頭五年裡,葉利欽一直在想,經歷了徹底私有化的俄羅斯將被同樣是資本主義的西方國家歡迎和接受。但在多次被西方國家拒絕後,普京終於認清了西方國家的面目,並與西方國家進行了強硬的外交往來。事實證明,只有這樣的想法才能拯救俄羅斯。期間總統普京通過鎮壓寡頭集團來增強俄羅斯的整體國力,做的很對。
H. 近代史上為了擺脫困境,19世紀60年代俄國進行什麼改革
1861年俄國農奴制度改革。
農奴制改革是亞歷山大二世統治時期俄羅斯帝國改革的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改革。此改革使俄羅斯帝國的農奴制度解體。1861年農奴解放宣言宣布解放庄園農奴與家用農奴。此宣言使超過2千3百萬的農奴獲得自由。農奴被授予自由公民的所有權利,包括無需獲得許可就可結婚的權利,擁有財產的權利,和擁有自己事業的權利。宣言規定農民可以向地主購買土地。家用農奴則只獲得了自由,而沒有土地。喬治亞地區的農奴解放被推遲到1864年,而且與俄羅斯相比,條件更有利於貴族。皇家的農奴於1866年被解放,獲得了更好和更大的土地。
1、改革過程:
早在沙皇亞歷山大一世(1801--1825)和尼古拉一世(1825--1855)統治時期,農奴制度的存在就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並且使用農奴勞動已無利可圖。因而作為沙皇政府的最高統治者,曾專門設立秘密委員會,研究農民問題。還曾頒布詔令,由地主按照自願與農奴達成協議,由農奴交出大量贖金以贖得人身自由。亞歷山大二世(1855--1881)即位之初即著手對農奴制度進行改革,卻因此遭到封建貴族的抵制。
1856年3月,亞歷山大二世對莫斯科貴族的一次講話中指出:謠傳我想給農奴自由,這是不公平的,你們可以隨時議論這件事。但是先行的農奴所有制不能一成不變,與其等待農奴自下而上地起來解放自己,倒不如從上面來廢除制度,解放農奴為好。
1857年1月3日,亞歷山大二世親自主持召開了農民事務機密委員會,擬定解放農奴的草案。這個委員會由高級政府官吏及大農奴主組成。11月20日,亞歷山大二世在給西部邊區總督的敕令中,允許立陶宛3個省先後成立貴族代表委員會,擬定解放農奴的草案。
1857年至1858年間,各省相繼成立了貴族代表委會來制定廢除農奴制度的草案。各省委員會制定的草案送往彼得堡,交由農民事務機密委員會,然後以此制定總的改革法案。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各地提出了數十種不同的改革方案。由於存在嚴重的分歧,農民事務機密委員會工作幾年而無結果。
1861年1月28日至2月17日,沙皇俄國國務會議就農奴制改革草案進行討論和審批。亞歷山大二世在國務會議上強調:繼續拖延只會引起更大的災禍,對整個國家,特別是對地主造成有害的,對農業災難性的後果,因而宜盡快通過改革方案。2月17日,國務會議批淮了改革方案。1861日3月3日,亞歷山大二世正式簽署了改革法令和廢除農奴制度的特別宣言,給農奴以自由。
2、農奴制改革的影響
1861年俄國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緩了革命但也不能消除革命.這次改革是按照農奴主利益進行的,因此,農奴制廢除得很不徹底。改革後,沙皇政權基本原封不動,大部分土地還是掌握在貴族地主手裡,保存了貴族地主的土地佔有制,資產階級革命的任務還沒有完成。俄國引起革命的各種社會矛盾依然存在,並且繼續在發展.改革後,俄國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同農奴制殘餘同時並存,資本主義關系雖然已經確立,並且不斷地發展,可是,它在很大范圍內受到農奴制殘餘的阻礙。改革的俄國資本主義的大工業嫁接在落後的農業基礎上,也極為不相適應.這種資本主義的大工業與農業中農奴制殘餘佔有制不調和的矛盾,只有通過社會革命來解決.在這種新的歷史條件下,國內階級斗爭的內容和形式也發生變化。列寧說:"在農奴制廢除之後,就已經產生了新的階級斗爭,就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斗爭。"在農業中交錯兩種主要的階級斗爭形式,一種是農民反對享有特權的地主和農奴制殘餘的斗爭,另一種是日益成長的農業元首階級同農業資產階級的斗爭.新的革命的到來是不可避的。1905年俄國終於爆發了無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此,列寧說,1861誕生了1905年革命。
1861年俄國農奴制的廢除不但推動了俄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而且影響了以後俄國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俄國歷史上從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的轉折點。因此這次改革是有它的歷史合理性和進步性的。
3、農奴制改革的歷史意義
俄國1861年改革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性,是因為在當時具體歷史條件下,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國歷史發展的要求,我們肯定它的一定歷史作用,決不意味著贊同改良主義。
歷史事實告訴我們,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有兩條發展的道路:一條是通過革命暴力的變革,完成了向資本主義過渡的飛躍。如十七,十八世紀英法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領導了人民大眾的反封建斗爭,推翻封建王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領導了人民大眾的反封建斗爭,推翻封建王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政權,比較徹底地完成資產階級革命任務;另一條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如1861年俄國農奴制的廢除,由農奴主實行改革,它一面適應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又保留了深厚的農奴制殘餘,緩慢地由農奴制向資本主義過渡.這兩條道路各有其特點,但是,按其特點的性質來說,無論是英法暴力變革的道路,還是俄國1861年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它們之間的相同之處,只是在發展資本主義。因此,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一種生產方式代替另一種生產方式,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通過自上而下改良的道路是可能的,之所以可能,是由於農奴制和資本主義制度都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剝削制度。這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但是,對階級斗爭和暴力革命對歷史發展的具體作用,也應當以唯物主義的態度,實事求是地分析,不能片面地強調和任意地誇大。
來源:劉巍。俄國農奴制改革歷史分析(A)。黑龍江史志.2010,21
I. 俄羅斯人口持續減少,他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由於出生率下降,俄羅斯的人口每年減少近100萬人,預計50年內俄羅斯的人口可能將減少一半。
根據俄羅斯國家統計辦公室幾天前公布的數字,2005年頭7個月人口減少了0.3%,現在俄羅斯的人口為1.445億人。但是8月份與1月份相比減少了50.6萬人,平均一年減少近100萬人。
人口專家解釋說,農村小城市和土著人社區正在消失,但是大城市也沒有擺脫這一趨勢,只有靠移民才能維持其人口數量。國家統計辦公室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最壞的情況下,在2050年俄羅斯人口可能下降到7700萬人,而最樂觀的估計是1.226億人。很可能是下降30%,即達到1.01億人。聯合國進行的一項研究與後者估計一致。出現這種情況的因素之一是經濟問題,俄羅斯的各個地區正在經歷一個困難的階段,由於缺乏投資基礎設施不足,有些時候整個城市沒有水或氣溫在攝氏零度以下沒有暖氣供應。
此外,由於新的生活方式,俄羅斯正經歷與西歐國家人口同樣的變化。家庭的孩子數量減少了,大家庭已是不必要的了。俄羅斯與東歐國家不同的是,它不能用移民來取代缺少孩子,沒有人願意遷移到一個工作機會很少的國家。
莫斯科人口中心的負責人阿納托里說,在60年代至1992年,出生率能保持人口的穩定,但是現在每年死去的人比出生的人多。俄羅斯的婦女平均有1.2個孩子。為了保持現在的人口水平,這一比例應當提高到2.2個。但是至今政府在試圖說服人們生更多的孩子方面沒有成功,盡管政府承諾為人口多的家庭提供經濟上的好處。
J. 19世紀中期俄國面臨的困境,它是如何擺脫困境的
摘要 親,俄國在當時通過俄國的農奴制改革擺脫困境的。俄國1861年改革,是俄羅斯帝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推行的社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