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知識分子處於哪些地位

俄羅斯知識分子處於哪些地位

發布時間:2023-06-06 19:20:18

『壹』 俄羅斯現在的領導階級是什麼

資產···
英國《反潮流》雜志2007年3—4月號刊登了《社會主義理論批評雜志》編輯、蘇聯和後蘇聯政治經濟方面的資深專家希勒爾·蒂克廷題為《關於俄羅斯的頭條新聞的背後》的文章,對俄羅斯近期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進行了背景分析,認為普京上台後面臨嚴峻局面:大多數居民不滿、國家面臨分裂和解體、外資和寡頭控制俄國,他於是別無選擇,改變了葉利欽的許多政策,他代表的是俄國內想保持可持續統治的一批精英,包括強力部門和受到新自由主義削弱的製造業部門的精英,他們力圖重新控制資源部門和軍工部門並投資工業部門以建立經濟基礎。但是他們至今並沒有找到一個使俄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不會給俄帶來長期穩定。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關於俄羅斯和前蘇聯的新聞已經越來越聳人聽聞了。起初媒體報道其國內壓制增加,同時對言論自由的審查和約束變得更加嚴格,後來就是一些銀行家和一位《福布斯》雜志的記者保羅·克列普尼克夫遭暗殺,最近一位克格勃的前特工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在倫敦被公然殺死,著名的批評記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婭也被暗殺。
本文試圖把這些事件放在一個背景中考察,並會說明,這些令人恐慌的頭條新聞大都與資產階級的布希當局和一些部門力圖保持一個類似冷戰的氣氛的需要有關。另一方面,從社會主義者的角度看,形勢對工人階級和其餘人來說仍然不利。

背景:市場的失敗

蘇聯的統治集團為了在資產階級制度內建立自己的統治,搞垮了蘇聯。這包括解散中央計劃機構,代之以市場和私人所有權。在把前精英階層轉變為所有者階層方面,這一逆轉過程是成功的,但不是平穩的。
不論從提高生活水平,還是從邁向資本主義的角度看,市場在前蘇聯地區都是失敗的。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一直低於1986年的水平。就業體系從全部就業惡化到大量失業和半失業。舊知識分子中的許多人、大多數領養老金的人和相當數量的婦女淪為貧民。
少數在自然資源工業領域的工人相對富裕,而大多數工人的生活水平低於轉向市場之前。盡管國有財產大多已經被私有化了,而市場經濟並沒有建立。價值規律不起作用,部分經濟仍然在舊體制下運作,許多工人(盡管不是大多數)工作卻一無所獲,或幾乎一無所獲。除了國際貿易的商品,大多數商品的定價仍然是不規范的。
市場不佔主導權在政治上表現得非常明顯。最富有的人,霍多爾科夫斯基試圖干預政治,被關進監獄,他的帝國(尤科斯天然氣公司。——譯者注)也被國有化了。結果,人民開始憤怒了,他們反對市場並對「轉型綱領」不滿。

背景:穩定

現代大多數的資本主義理論家都認為,一個穩定的「中產階級」是穩定的前提。蘇聯的知識分子顯然就是執行這一職能的候選人,但是他們作為一個社會階層已經被消滅了,有的是由於1992年1—2月的通貨膨脹使積蓄化為烏有,還有許多人是因為失業了,而剩下的人是因為工資低得離譜。
盡管那些給俄羅斯政府出主意的人堅持後蘇聯市場經濟中小型和中型企業很重要,但中小企業沒有成功。實際上,任何沒有被資本主義制度迷惑的人都知道,現代資本主義制度是大公司的統治,它們或者擁有小公司,或者作為供應商,或者通過購貨或資金來控制小公司。因此處於工人和統治階級之間的這一階層人數很少,不足以成為市場的支撐。
統治階級本身被分為掌握金融資本的人和以這種或那種方式與國家機器聯系在一起的人。第一種人中最富有的就是寡頭,他們擁有銀行,在採掘工業中持有股份,通過金融統治在大部分工業持有股份或進行絕對控制,但是工業管理仍然保持過去的老樣子,大部分經理人員在他們的企業中持有大量股票。舊的工廠經理們過去是蘇聯精英的主體,但是相對於金融資本精英來說,由於製造業處境艱難,他們的利益相對受損,結果是他們與國家機關聯合起來形成一個集團支持普京。
普京本人既不是一個強勢的領導人也不是一個派別的領袖。他從寡頭轉向非金融資本的精英陣營是因為確實別無選擇。葉利欽在位時,大多數居民不滿,大多數精英反對政府的政策,國家在領土和經濟上都不完整。車臣的暴亂只是後蘇聯的分裂進程中最激烈的例子。普京公開表示對此別無選擇只能鎮壓,否則蘇聯其他地方也會叛亂。
分裂的最終原因是「轉型」的失敗。在斯大林時期,國家體系是通過中央控制而連在一起的。它包括人口的原子化、財產國有化、克格勃、中央「計劃」程序。各種形式的強力機關只有在存在國有財產的情況下才能運作。這些控制手段大都瓦解了。邏輯上講,我們希望價值規律可以取代它們。市場失敗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斯大林時代的舊關系在企業內部仍然是主導性的。結果,價值規律(資本主義經濟的基礎)只是偶爾起作用。

普京時代的政策和矛盾

市場轉型的失敗使得俄羅斯很不穩定,但是弗拉基米爾·普京直接使用武力(尤其是在車臣)以及通過強化的中央集權和鎮壓把它暫時聚攏到一起。而普京不能使用斯大林體制下那樣的鎮壓手段,這樣的手段不能無限期地用下去,但是毫無疑問,在資源高價格的幫助下,鎮壓和武力起作用了,並且形勢穩定了。但是,這只是短期或者中期內的穩定。
普京政府在經濟上所作的選擇是回到原有體制,即重新引入一些控制形式,同時財產更加國有化。在現實中,這些決定是普京周圍的一些精英們作出的。葉利欽模式的經濟轉型已經失敗了,金融資本家、市場人士和別列佐夫斯基、霍多爾科夫斯基等這類政治化的「寡頭」已經被趕跑了。寡頭們曾試圖對抗普京,後者對他們採取了強硬手段。
資本家精英們的致富過程被廣泛質疑。首先,他們很不得人心。其次,另一幫精英們對這些人非常不滿。再者,他們確實是通過腐敗和犯罪手段起家的,並且還與腐敗和犯罪保持著聯系。這兩種精英之間的任何斗爭都可能是慘烈的:葉利欽系的精英的基礎主要是黑幫勢力,而普京的精英們使用國家機器。
西方是與葉利欽的精英們聯合的。在葉利欽時代,許多西方公司在俄羅斯的自然資源公司中以大大低於可能的國際價格擁有股份。荷蘭皇家殼牌和英國石油公司就是這樣。
那些能夠控制自然資源工業的俄國人把產品出口到西方並把那些以西方貨幣支付的錢留在西方。近些年來,一些錢回到了俄羅斯,經常用於購買工業企業。
不難看出,任何一個在職總統要想為本國國家利益服務,都不得不反對金融資本、西方商業公司和西方銀行。此外,他還要面對保持俄羅斯統一的問題,面對潛在的分裂危險。人民對市場確立過程的公開不滿,使情況更加嚴重。
顯然,要部分解決問題需要把資源收益的大部分投入到已經破敗或者完全被破壞的製造工業和基礎設施上。但是,這不可能由市場做到,因為這樣的投入是個長期而不獲利的過程。
但即使對武器工業或原料工業的再投資,也都是有限的。出現這種短期行為的原因都與金融資本的實質及其統治地位有關。原則上來說,普京政府前進的方向是利用其能源收入投資工業。考慮到克里姆林宮的內斗還在繼續、西方的壓力和該體制的不穩定,是否能達到目的仍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普京政府與本國金融資本、西方金融資本、西方大石油公司之間以及西方的金融資本之間為什麼將持續發生沖突,就很容易明白了。而且,對前蘇聯的非俄羅斯部分的資源的開發將帶來更大的沖突。除了喬治亞,中亞和高加索的大部分地區仍然是俄羅斯的勢力范圍,而烏克蘭還在被爭奪之中。
烏克蘭本身沒什麼資源,還因為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的核泄漏災難而遭到嚴重損害。但是,其地理位置處在俄羅斯和黑海之間,對俄羅斯的經濟至關重要。由於烏克蘭貧窮,歐盟不願吸納它,而美國對這一地區也態度暖昧。西方的石油公司正試圖在中亞和高加索確立地位,美國在那裡已經建立了空軍基地。這激怒了俄羅斯的精英們。
對於石油和天然氣問題,西方媒體認為俄羅斯試圖建立對整個歐洲的能源、尤其是天然氣的壟斷,並把這種壟斷作為一種勒索的手段。這是胡說。當俄羅斯天然氣壟斷公司——國家天然氣公司切斷烏克蘭的天然氣時,它所做的不過是任何拿不到錢的供應商都會做的。事實是,烏克蘭付的價錢還不到國際市場價的四分之一,並拒絕提高到四分之一。
我們應該想到俄羅斯的石油公司和美國公司在相同情況下作出的是相同的反應。如果西方的公司付錢了,它們不會有任何被切斷天然氣的危險。事實是,俄羅斯需要收回賣給西方天然氣的錢,當國內的天然氣價格極低時,國家天然氣公司只能通過這種方式拿到錢了。
為了控制能源,俄羅斯精英們需要從西方夥伴們和與西方緊密相連的國內寡頭們手裡要回控制權。薩哈林天然氣項目就是這樣的,俄羅斯有效地擠走了皇家殼牌石油公司,使國家天然氣公司成為主要的合作夥伴,保證石油和天然氣的利潤留在國家控制的公司手裡。
現在的俄羅斯在工業方面遠落後於中國,只能通過能源、原材料和金屬出口方面以獲得足夠的順差來投資本國工業以在世界經濟中獲得競爭力。
俄羅斯可以被看作是帝國主義強國,但是其統治被削弱了。在與發達國家的關系中,俄羅斯處在一個模糊的位置上,它是一個有先進導彈技術的核大國,但是在工業和金融資本方面都不發達。
英國和美國輕易地拒絕了中國和俄羅斯購買它們公司的企圖,這一舉動表明,這些新人還沒有被准許進入帝國主義俱樂部,至少目前如此。這種拒絕促使俄羅斯利用其作為歐洲能源供應商的地位來迫使西方的資產階級給予其更好的待遇。對俄羅斯的統治集團來說,被命令接受世界貿易組織的條款、准許其輸油管里的油被賣到西方,但不許同樣地去購買西方的重要公司,這是很令人惱火的。

分裂、失敗和瘋狂行為

普京周圍的圈子不大可能實現他們的目標。此外,石油、天然氣和其他自然資源的價格在突然的飆升之後,可能像從前的一貫模式一樣在一段時間後降下來。專家們和石油公司希望降價,英國石油公司已經說40美元一桶。現在高價的主要原因是伊拉克戰爭,高油價增強了伊朗、委內瑞拉和俄羅斯等國的國力,這既不符合美國政府的利益,也不符合資產階級的利益。
俄羅斯資本的短期性很嚴重,這可能會阻礙國家的任何工業化努力。投資被導向基礎設施和製造業頂多會持續一個較短的時期。現在還看不出俄羅斯在世界市場上能重獲競爭力。
分裂的影響力可能會占上風,它正表現在各種極端行動上。近來許多俄羅斯人被暗殺,亞歷山大·利特維年科、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婭被暗殺和前代總理蓋達爾被投毒說明,對這個體制的要素以及被蓄意分化的國家機器的各部門控制不足。我們不知道誰殺了哪個人,沒有證據地猜測也沒有意義,但是我們可以說出誰在這些暗殺中受益。
說普京指使了這些行動中的任何一個,都是不大現實的,因為從當局的角度來說,這些暗殺都不是必要的。利特維年科(他是被驅逐的寡頭別列佐夫斯基的朋友,別列佐夫斯基是一個威脅,但是政府沒有動過他)並不重要。波利特科夫斯卡婭對車臣的報道確實起了政治作用,親俄的車臣領導人確實從她的被殺中獲益。人們很容易想到,這些被俄羅斯扶植的領導人玩得過火了。
從國家總體的角度來看,她不是真正的威脅。她工作的報紙《新報》是《華爾街日報》的關系報紙,背後是戈爾巴喬夫基金會在支持,而戈爾巴喬夫支持普京。波利特科夫斯卡婭是從自由主義的立場批評俄羅斯政治的。俄羅斯還有許多這樣的人,但沒有被殺,除非他們有特殊的敵人。(這與國家對組織工人階級行動的立場不同。我在俄羅斯時有人給我舉例子說,工人組織者們被殺或被恐嚇。)
無論是誰殺了這些人,很顯然,自從蘇聯垮台以來,俄羅斯存在一種長期的政治不安全的氛圍。整個的私有化進程伴隨著犯罪的氣息,甚至包括直接使用暴力。暗殺競爭者和難對付的現實的或潛在的對手是後斯大林體制的一貫特徵,並且伴隨著政治暗殺。

結論

盡管國家現在被普京聚合在一起,俄羅斯的分裂還在繼續,利特維年科被殺顯然表明國家機器中有許多惡劣分子在為自己謀利。情況很糟糕,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只是不大會在目前發生。顯然,這個體制是反馬克思和反工人階級的,但是不像說的那樣完全無所顧忌,我的印象不是這樣的。
從工人階級的角度看,普京政府代表急於想保證持續統治的那部分精英。許多工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壓迫程度更大了。同時,政府多次嘗試提高交通、住房和其他公用事業的價格,而這些在蘇聯時期都是免費或非常便宜的。領養老金的人、失業者和低工資的工人很難生存,這導致了2005年1月大規模的示威和當局部分的讓步。
如果能源價格下降,局勢會更加不穩定。在中期看,任何事都是可能的,因為對資本主義轉型的失敗沒有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除了否定這一進程並轉向社會主義。鮑利斯·卡加爾利茨基主張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他的觀點可能是對的,但是我們還沒有看到工人形成一個階級。因此,我們需要輸入這樣的希望:社會主義是可能的,這需要西方左翼的幫助。 《國外理論動態》

『貳』 為什麼俄羅斯的知名文人那麼多

俄羅斯的知名文人那麼多那是在中國,當年蘇聯影響力大。

『叄』 為什麼俄羅斯(蘇聯)能有怎麼多科學家

1、俄羅斯人比中國人好學。
(1)中國人喜歡把康熙帝和彼得一世相提並論,恨不得說成中俄各自的千古一帝。但康熙皇帝老帥出征守住的地盤,早就讓俄羅斯拿走了,中國人收獲了只提當年勇的談資。比起親自出征,康熙更有名的似乎是微服私訪。彼得一世也微服,但人家那是出國扮作小學徒,汗流浹背低聲下氣學技術,跟吾皇康熙向老太太和蘇麻拉姑學宮廷斗爭術根本不是一個路子。彼得回國後採取各種措施逼迫啃老族學習,比如不讀書的貴族子弟不許繼承土地,等等;興西學提高國民教育水平,是新政的突出內容。康熙在這方面簡直鮮見業績。
(2)到葉卡特琳娜二世時期,這位女漢子對外拓展疆域,對內高度重視母親質量提升,她辦的女子貴族學校,教育和培養俄羅斯女人在自立自強和培養下一代方面的能力。經過他們的努力,俄羅斯在極短時間內由彼得大帝之前宮廷都使用法語的「野蠻」小公國,一躍而成為19世紀在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領域取得輝煌成果的國家,舉國上下學文化。
(3)即便在蘇聯解體時期的內外交困中,俄羅斯人排隊和坐地鐵都能默默讀書,現在依然。學習真正成為了他們的信仰,而不像中國地鐵里除了打盹發呆就是玩手機。
2、東正教「末日論」的激發和愛國主義激勵。
(1)俄羅斯民族繼承了基督教(最早來自猶太教)中的「末日」觀點,認為彌賽亞將要降臨。此外,俄羅斯沒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東方特點的莫斯科和西方特點的聖彼得堡並立便為典型標志。)他們不想承認自己是亞洲人,但歐洲人卻排擠它,蒙古和斯拉夫專制傳統深深植根其中,這種無根性更加劇了其民族危機感。
(2)他們還具有上帝選民的思想,認為俄羅斯人總是對的。但他們對末日的態度,不是中國人所謂世界末日前吃盡喝光的恐慌,而是要跟時間賽跑、在末日到來之前做更多事的一種追求;是使命思想和責任意識。為此,俄羅斯人為了維系民族和國家的完整,強國和在世界上發聲一直是執政追求,更是民族信仰。從沙皇到斯大林再到普金,都是如此。
(3)於是我們看到,即便政治多麼黑暗,專制如何猖獗,生活多麼苦難,外表多麼服從,俄羅斯知識分子的內心都有自己獨立自由的世界:為了世界末日前的使命;為了祖國;為了不枉生命的追求等,面對流放和死亡的從容不迫與前仆後繼。誅心和御用者有之,但屈指可數,就因為內心那塊聖潔的天地。前蘇聯的諾貝爾獎集中於基礎學科和文學領域,而非當時軍備競賽激烈的應用科學領域,原因或許也因為如此——沒有功利性追求,只為純粹。

『肆』 俄羅斯現在,在世界是什麼地位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近代以來堪稱世界歷史的大變革時期,正是因為如此,才奠定了現在的世界格局。而近代以來,最強悍的國家,莫過於俄羅斯,無論是沙俄時代,還是蘇聯時代,那都是強悍無比,讓西方膽寒的。而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已經是今非昔比,不斷衰弱了。為此,很多人關心的是,俄羅斯現在,在世界那是什麼地位呢?你可能想不到,主要有四點。



而危機就是俄羅斯人口不斷下降,軍事力量不斷衰弱,未來國家可能淪為三流強國了。所以現在的俄羅斯在世界地位並不高,而且影響力不斷縮小了,衰弱正在加速。

『伍』 利哈喬夫簡介及代表作是什麼

德米特里·利哈喬夫(Dmitri Likhachev,1906年11月28日-1999年9月30日)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知識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藝理論家和基督教活動家,被譽為「俄羅斯知識分子的良心」。他生於聖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歲時進大學學習人類學與語言學。1938年,入列寧格勒的俄羅斯文學研究所。參加過慘烈的列寧格勒保衛戰。從1946-1953年,在列寧格勒大學任教授。1971年,被推舉為蘇聯科學院(現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86年,他開始重新尋找基督教和俄羅斯文化之根。蘇聯解體後其地位相當於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為文化大師,他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他的祖國,成為20世紀俄羅斯的知識象徵。其代表作有《尋常一步》《第三次呼吸》《暗室》《多甫拉托夫》《猛虎之戀》等。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知識分子處於哪些地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