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存欄牛數多少

俄羅斯存欄牛數多少

發布時間:2023-06-11 19:05:29

① 西伯利亞經濟區在俄羅斯經濟中的地位

西西伯利亞經濟區包括:克麥羅沃州、阿爾泰邊疆區、秋明州、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和托木斯克州等6個行政區。面積約242.72萬平方公里,僅佔西伯利亞地區總面積的37%,而人口、工業總產值均佔西伯利亞地區的60%以上,農業總產值佔70%左右。
西西伯利亞經濟區是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工業基地、第二大煤炭基地、第三大黑色冶金工業中心,機械工業、化學工業也很發達,同時也是俄羅斯重要的糧食產地,養牛業也很發達。
總投資600多億盧布,以石油、天然氣、煤炭、木材開發為基礎的西西伯利亞區域性生產綜合體的建立,對西西伯利亞的經濟發展作用巨大。原蘇聯政府對該綜合體的組建非常重視,其建設費用比戰前幾個五年計劃期間對東西伯利亞和烏拉爾經濟建設的投資總額還高許多倍。
西伯利亞的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發展迅速,產量不斷增長。目前不僅向西伯利亞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學工業提供原油,而且向其它地區供應石油和提供出口。
森林採伐和木材加工工業也是西西伯利亞區域性生產綜合體的重要經濟部門,主要集中在秋明州和托木斯克州。
農業在西西伯利亞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西西伯利亞區是俄羅斯主要的糧食產地和畜牧業基地之一。
根據經濟條件和自然條件,西西伯利亞又分為南部區和北部區。北部區的採掘、採伐工業發達,豐富的礦物資源和森林資源為其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南部區則以燃料工業、黑色冶金、機器製造、電力、石油化學、輕工、食品工業和農業為主要經濟部門。
東西伯利亞經濟區
東西伯利亞地區包括: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赤塔州、布里亞特共和國和圖瓦共和國等5個行政區。面積412.3萬平方公里,佔西伯利亞地區總面積的63%。
東西伯利亞經濟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煤炭儲量約占原蘇聯的50%,木材蓄積量佔30%以上,可利用的水能資源佔30%左右,銅、鎳和其它礦產資源也極為豐富。
工業是東西伯利亞地區經濟結構中的主導部門,形成了採掘工業和有色金屬、木材初加工工業等專業化生產部門。東西伯利亞的鎳、銅、鎢、鋁、鋅、錫、金等有色金屬的開采和冶煉業大規模發展,成為俄羅斯的重要有色金屬工業基地。
銅、鎳工業分布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煉鉛工業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和伊爾庫茨克州,煉鎳和煉鉬工業在布里亞特共和國、赤塔州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采錫工業集中在赤塔州,採金業則以赤塔州和伊爾庫茨克州較為發達。
煤炭開采和電力工業是東西伯利亞另一個專業化部門。東西伯利亞的煤炭主要集中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和伊爾庫茨克州,年產量為5000萬噸,其中一部分運往西西伯利亞、烏拉爾和遠東地區。東西伯利亞煤礦多數為露天礦,煤炭成本低廉,因而其電力工業也很發達,除滿足日益增多的生產部門的用電外,東西伯利亞的電力還向外地區輸送。
森林工業和木材加工業是東西伯利亞經濟區北部的支柱工業。目前,東西伯利亞的木材採伐量僅次於遠東經濟區,佔全俄第二位,制材業、森林化學工業、木材水解工業、制漿造紙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東西伯利亞的農業由於人口稀少、勞動力嚴重不足、氣候條件惡劣等原因不十分發達,但其飼料、土豆和蔬菜播種面積大於西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的畜牧業比較發達,養羊業是其畜牧業主要部門,羊只數目在俄羅斯聯邦中居第三位。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過程
歷史過程
十月革命前,俄國政府對西伯利亞地區奉行掠奪性的經濟政策,沒有採取多少有利於當地經濟發展的措施。該區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非常低下,經濟發展遠遠落後於全俄水平。在整個經濟結構中,農業占絕對優勢。1913年,西伯利亞農業總產值占本地區工農業總產值的78%,同年西伯利亞工業總產值僅為俄國的1.5%。當時,除采礦工業外,西伯利亞地區的其他工業部門都是極端落後的。黑色冶金業幾乎沒有,重工業生產的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特別是加工工業部門產品所佔比重微不足道,輕工業產品幾乎全部都要從俄國的歐洲部分輸入。沙皇的殖民政策阻礙了西伯利亞地區的資源開發和工業化進程。十月革命以後,西伯利亞地區的資源開發和工業化進程加快。十月革命以後,西伯利亞地區的經濟開發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經過幾十年的開發,西伯利亞逐步形成了以資源開發為主導的國民經濟體系。在大半個世紀的時間內,西伯利亞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鋪設,這里的生產力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1897~1917年的20年間,鐵路沿線地區的城市從40座增加到63座,各城市居民數增加了2倍、4倍甚至8倍不等。
三十年代,原蘇聯第二個煤炭冶金基地在烏拉爾——庫茲巴斯地區建成。烏拉爾——庫茲涅茨克煤炭冶金聯合企業成了烏拉爾、西伯利亞地區實現工業化的基礎。組建綜合體的目的是為有計劃地將工業重心逐步向東部地區推移,並為消除新開發地區經濟上的落後狀態創造條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西伯利亞地區是原蘇聯的大後方,經濟發展的速度高其於其他地區。1941~1945年這里的基建投資額幾乎占蘇聯的1/4。1942年西伯利亞生產原蘇聯1/4以上的鋼和鋼材、1/3的生鐵和近一半的煤炭和焦炭。
五十年代,開發東西伯利亞的安加拉——葉尼塞地區自然資源的計劃開始實施。這是生產力進一步向東推移的標志。這個項目比烏拉爾——庫茲涅克聯合企業建設規模更大、所用時間更長。安加拉——葉尼塞開發計劃的實施極大地推動了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和伊爾庫茨克州生產力發展。西伯利亞經濟因此進入了一個高速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目標是更加廣泛地開發西伯利亞地區的自然資源,並且在此基礎上建立若干個生產結構復雜的大型區域性生產組織。
六十年代,原蘇聯最大的石油天然氣基地——秋明油氣田的開發,使西西伯利亞變成了吸引資金和勞動力最多的地區。秋明油氣田的開發按其規模來說,大大超過了烏拉爾——庫茲巴斯煤炭冶金基地和安加拉——葉尼塞綜合體體系。開發秋明油田,使原蘇聯在不到 20年的時間內,在原油生產方面趕上並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生產原油最多的國家。
七十年代的重點工程項目之一是鋪設通向太平洋的第二條交通大動脈—貝阿鐵路。橫貫西伯利亞與遠東近北地區全長達3145公里的貝阿鐵路的建設,是原蘇聯加速西伯利亞與遠東經濟發展的又一重大步驟。隨著這條鐵路的建設,資源開發重點逐步推向近北的廣大地區。這里儲量豐富的煤、鐵、銅、鋅、鎳、石棉、雲母、磷灰石和森林資源等,有可能在近期內被大量開發。未來鐵路沿線地區的人口將不斷增加,並逐漸在這里建成若干個工業中心和新城市。

② 請問:我國的牛肉人均消費量是多少佔肉類消費比例的多少

你好我是南寒哀。

為迎接畜牧產品的國際化,我國應當利用國內目前市場不缺肉機遇,盡快調整思路,研究應對開拓國外市場的新布局。

一 世界牛肉生產概況與我國在行業中的地位
近年來,我國牛肉生產發展很快,也是隨經濟發展,肉食結構調整的結果,牛羊肉增長速度超過豬肉。2003年世界牛肉產量5874.2萬噸,佔世界總肉量的23.51%。因貿易數據最近是2002年。故本文統計數據一律採用2002年數據。世界牛肉產量5788.3萬噸,基本結構沒有變(23.62%)。我國產量是532.0萬噸,佔世界總產的9.19%。在世界牛肉產量中屬於中等。我國牛的生產類型復雜,有草地放牧、異地育肥、老殘牛淘汰,也有現代精飼料育肥。因此,質量、成本、價格都有很大差別。近年糧食育肥的牛肉越來越多,隨著城市人們減肥,牛肉市場越來越好,這是發展的趨勢。

我國牛肉產量中等,人均佔有隻4.1公斤。在我國還不是重要消費商品。世界各國牛肉產量和人均消費量是兩回事。產量多的不一定每人消費也多,同時產量和本國牛的存欄數也是兩回事,牛數多的不一定產肉也多。所以我國肉牛生產一直爭論很多。有人說「牛是草食動物,我國草原大,秸桿多,牛肉生產潛力很大」。甚至提出「秸桿畜牧業」戰略。有人完全相反,認為牛肉是糧食消耗最多的畜產。我國不能以草食動物為主。我們研究得出結論:

1. 牛是兩極動物,富也富不過牛,窮也窮不過牛:由於是草食動物,沒有糧食也能生存,所以世界養牛最多的是發展中國家。2002年存欄頭數是103969萬頭,佔世界的76.08%。牛肉產量只2776.0萬噸,占總量的47.9%。貧困國家存欄比例達39.95%,產肉只佔12.62%。看來,牛主要分布在非發達地區,靠草地和秸桿能養牛。問題在於牛數不少,產肉卻不多。窮養牛結果是牛數量不少,但出肉不多。發展中國家每頭平均產肉26.7公斤,貧困國家只13.37公斤,是世界平均單產的31.6%。三頭牛抵不上一頭牛的產肉。非洲的單產只17.3公斤,印度6.59公斤,越南25.2公斤。秸桿畜牧業戰略目標是多養牛,但不能指望牛產肉。好處也不是沒有,它可象徵財富,在非洲尤其重要。
2.窮養牛成本低,但肉質差。作者曾提出「傳統草原畜牧業」非改革不可,根據就是投入資源多,收獲產品少,牧民貧困化,生活水平降低,甚至肉食也少於農區。現增加一條,它破壞生態,造成大面積沙化,得不償失。草原開發水源,種草養畜理想主義,證明是不成功的。非洲貧苦國家更應壓縮牛羊,學中國經驗,發展「高效轉化畜牧業」。
3.富養牛效率雖高,但糧食消耗大。全養育肥牛,我國搞不起。世界牛肉質量好、數量多的都是產糧大國。發達國家牛存欄32697萬頭,產肉3012.4萬噸,單產超過100公斤。以美國為例:產肉1243.9萬噸,單產129公斤;我國只有人家的38.8%;義大利單產150公斤;日本117.2公斤。條件就是消耗糧食。從世界看,牛肉是富人消費品。中國現在掀起的「肥牛熱潮」正是經濟發展的產物。肥牛肉價格越來越貴是正常現象。不然,怎麼發展。
4.我國養牛業對策:對於資源短缺的我國,只能走依靠技術,高效轉化的路線。一頭高產奶牛的產奶等於牧區傳統20頭牛的產量,同時可減少20頭後備牛的存欄,相應節約2400畝草地。這對於改善牧區生態將起重大作用。傳統放牧的出路是種植飼料,舍飼飼養,改進技術,提高效率。我國肉牛業應保留雜交牛的優良肉質,提倡飼料育肥,加工有特色的風味食品。壓縮牛的存欄頭數,以現在的奶肉產量,沒必要保有如此巨大的存欄數量,減少草地壓力。

二 雖然我國牛肉產量處於中等,但牛肉出口是弱國
我國牛肉生產與出口極不相稱。2002年世界牛肉出口759.7萬噸,占總產的13.13%,比豬肉、羊肉、禽肉出口都多,是世界肉類商品最多的品種。我國則不然,2002年牛肉出口3.92萬噸,只佔世界的0.52%。我們牛肉貿易一直落後,缺乏外向的思想准備。特別是畜牧界,沒有把牛肉出口看成自己責任。當然,也與我國牛肉質量不佳,沒有傳統出口市場。與國外牛肉出口國大不相同。人家把牛肉貿易看成重要產業。由於發達國家出現瘋牛病,現目光對准不喂肉骨粉的國家。我國部分雜交牛肉質量還是不錯的,但拿不出批量合格產品。目前替代進口還有困難。但牛肉貿易已提上日程。為此,我們統計分析了世界典型國家貿易,得出以下結論:

我國牛肉出口沒有地位,是經濟改革較差部門。現畜牧界已注意到與加入世貿地位不相稱,正在研究出口貿易規律。
1.全球牛肉出口是發達國家壟斷:2002年發達國家出口578.8萬噸,佔世界出口的76.19%,特別是澳洲和歐洲。雖然他們都是工業國,同時也不放棄農業利潤。牛肉出口確需要一定條件。從上表可見,出口最多是澳大利亞、美國、巴西、加拿大,四國合計占出口總量的47.99%,即世界一半出口牛肉是他們提供的。條件就是:一草地優而面積大;二是糧食多。我國雖生產牛肉不少,但想作出口大國難度很大。
2.牛肉是投資、產值都大的產業:2002年出口總值151.09億美元。我國每年都花費大量外匯在國外采購。應估計到出口國不會容忍競爭者,為我們設置種種壁壘是理所當然。但我們生產部分高質量牛肉,替代進口總是應該。我國與世界交往越來越多,來華旅遊者數量很大。所以第一任務是替代進口,質量上、供應上保障國內大賓館需求。
3.牛肉還有一個低檔市場:牛肉本來是很貴的商品,但分析世界貿易發現,存在一個低檔產品市場。世界冷鮮牛肉平均出口價每噸2442.5美元,是比較貴的。而有些國家出口牛肉或冷鮮肉價格特別便宜。印度出口價只900.9美元,冷鮮產品只多1.2美元,類似國家還有波蘭1289.8美元;巴西1438.0美元;泰國1322.4美元;阿根廷1068.7美元,整個非洲才1408.6美元;中國也是低價國。這些國家牛存欄特別多:印度牛2.2億頭;非洲2.3億;巴西1.7億;中國1.1億頭,但牛肉質量並不好,但牛肉專門出口給低檔市場。除以鮮肉供給低收入消費外,可能還作為牛肉製品填充料。我國也應首先開發這類市場。
4.我國牛肉出口也有一定優勢:第一是價廉,在商品貿易中還是重要的。2002年我國出口每噸1408.6美元,比發達國家平均2175.2美元低54.4%,這對一般國家是很大的實惠。因此,我們出口市場應面向低收入層次。即使發達國家也有低收入人群,對他們也是支持。所以即使在政治上有分歧,但還是不放棄與我們的貿易合作。當然,我們應學會出口競爭藝術,適應國際市場形勢。別作令人討厭的事,如無序的「窩里斗」和不能容忍的「價格競爭」。
5.第二優勢是牛肉產品部位質量適應很廣:我們產量大,品種多,出口產品可以任意挑選。而且我們國內市場很大,又不挑剔。外國人不要的我們可以自己消費。世界公認,不同部位的肉食品價格差別很大,經濟發達國家的挑剔,正是我們的優勢。
三 我國牛肉出口市場在哪裡
研究牛肉進口的目是尋找我們的出口市場。同樣以典型國家進口統計,基本反映了世界76%的國際貿易。我國也是牛肉進口國,進口比出口量大得多。2002年進口9.854萬噸,佔世界市場的1.32%。發展中國家的牛肉進口主要體現在我國。情況如下:
我國是牛肉進口國,許多國家在打我們牛肉市場的主義,我們每年花費2.14億美元購買牛肉,而且越來越多。世界進口總貿易每年合計151.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254億。我國對於這個領域的難度認識不夠。應盡量研究世界市場信息和開發策略:

1.世界牛肉進口基本都是發達國家:2002年進口527.5萬噸,佔世界進口的70.75%,特別是歐洲。他們既是出口國又是進口國。貿易的目的很大程度是相互調劑,首先是養殖種類調劑,適合養豬的少養牛,適合養雞的少養羊,力爭發揮自己的產業優勢。所以有必要建立歐共體。但他們並不是鐵板一塊:
(一)依靠進口解決本國牛肉消費的國家:如馬來西亞、科威特、韓國、日本、埃及等國,非常特殊,本國生產還不如進口多。可能沒有養牛的資源與條件,只好靠采購。馬來西亞進口是自產牛肉的6.0倍;科威特2.3倍;韓國2.3倍;日本1.2倍;埃及1.1倍。這些國家完全靠進口,但數量不算太大,大約12—65萬噸范圍,但人均進口不能算少,大約5—8公斤。這些國家需要建立穩定的牛肉供應關系,他們有支付能力,應考慮,爭取作為我們的潛在市場。
(二)需要進口調劑本國需求的國家:如美國、俄羅斯、英國、義大利、荷蘭、丹麥等國。他們經濟發達,消費水平很高,雖然自己產量不少,但因消費高,仍需進口。美國年產牛肉1243.8萬噸,人均42.7公斤,還要進口137.1萬噸。俄羅斯、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都類似,進口占自身產量的比例較大:英國佔59.2%;荷蘭佔54.9%;丹麥54.2%;義大利36.5%;俄羅斯33.3%。他們自產牛肉,進口目的是補充調劑。因此,只有食品品種、部位、加工方法有特色,質量又很高,達到互補才有可能貿易。例如,他們喜好裡脊肉、小牛肉、凍鮮肉,但不太喜歡老牛肉。這些國家人工很貴,我國有可能出口一些高檔產品、風味食品,分割加工食品。當然,人家條件高,但給價也高,需要迎合人家。
2.牛肉需要進口,但支付能力不足: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2002年牛肉進口10.85萬噸,佔世界的1.45%,人均才0.02公斤。他們需要進口肉食提高生活水平,但沒有錢。我們認為,低收入國家也可作貿易夥伴,可通過經濟合作,開發資源或產業,以進出口貿易相互調劑,提高他們的支付能力,出口我們的牛肉。他們對產品不挑剔,發揮各自產業優勢,建立共同合作的夥伴關系,也可成為我國出口地區。
三 關於牛肉加工和出口品種的探討
牛肉貿易最普通的是冷鮮牛肉,既然牛肉價格很貴,都要求新鮮度高,保質期長。2002年世界冷鮮牛肉出口占總量的75.1%,達570.44萬噸。進口國都是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義大利、韓國、法國、英國、加拿大等,價格在2500—3500美元之間,是世界高檔食品市場。一般國家很難打入這類市場。當然,也有低檔冷鮮牛肉市場,俄羅斯進口牛肉才1171.2美元,亞非國家,馬萊西亞、印尼、南非、埃及都能接受900—1700美元的低價鮮牛肉。我國應注意擴大這類市場。中國出口牛肉是混合型,平均價格2733.0美元,高等級牛肉不算少。
第二是牛肉製品,每年出口42.67萬噸,占出口牛肉的5.62%。出口額9.6億美元。由於發達國家對於我們的牛肉不十分放心,所以爭取出口肉製品也是個策略,今後可以發展。目前,肉製品出口國,主要是牛肉產量不少,但運輸有一定困難的國家,如巴西、阿根廷、美國等。牛肉製品的價格低於鮮牛肉,世界年出口45.03萬噸。進口市場還是發達國家。估計有相當部分是作為再加工的原材料,如牛肉香腸、牛肉罐頭等。中國的牛肉製品屬於中檔產品,平均出口價2117.0美元,今後有發展前途。
第三是小牛肉和純肉牛牛肉,它是價格最貴的。2002年世界出口124.8萬噸,占總量的16.4%。進口者都是生產高檔牛肉有困難的國家。亞非國家、韓國、俄羅斯、中國等。進口平均價高達3733.5美元。生產小牛肉都是經濟實力強的國家,德國、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出口價格在3000美元以上,是世界高檔食品。一般國家進這個市場有困難。我國應組織專業公司,將分散的屠宰企業組織起來,能根據市場需要,及時、保質、按量提供給高檔餐飲業,至少代替進口,我們還是有這樣的產品和技術的。

來自:中國農業大學 劉少伯 石有龍 葛翔 劉諾

——《畜牧市場》雜志社

http://www.china-ah.com/news/2005/01/22/44961.html

③ 不敢想像,當年的蘇聯有多強

其實也沒多強大。總想幹掉老大的世界老二。土地遼闊——蘇聯,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念槐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朝鮮接壤;地域跨越歐亞兩大慧高頌洲,海岸線從北冰洋伸展到北太平洋。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超級大國——蘇聯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及與美國並列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
民族眾多——蘇聯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人佔51%,烏克蘭人佔15% ,烏茲別克人佔6%,白俄羅斯人佔4%,其他為哈薩克人、韃靼人、亞塞拜然人、亞美尼亞人、喬治亞人、摩爾多前鄭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庫曼人、德意志人、吉爾吉斯人、猶太人、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等約佔24% 。還有楚瓦什族、達格斯坦族、巴什基爾族、波蘭族、芬蘭族、拉普族、蒙古族、庫爾德族等。蘇聯有200多種民族語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語族佔75% ,除斯拉夫語之外的其它印歐語佔8% ,阿爾泰語佔12%,烏拉爾語佔3%,高加索語佔2%。
政治——華沙組織成員國、社會主義陣營帶頭大哥。
在蘇聯勢力范圍內的東歐國家:羅馬尼亞、波蘭、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東德。 當時的南斯拉夫及阿爾巴尼亞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並不是和蘇聯同盟。阿爾巴尼亞於1961年因中蘇決裂而退出經濟互助委員會。奧地利部份東方領土是蘇聯的佔領區,直至1955年奧地利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為止。在蘇聯勢力范圍內的亞洲國家:蒙古、阿富汗、北越、越南、寮國、柬埔寨、南葉門。在蘇聯勢力范圍內或與蘇聯同盟的非洲國家:安哥拉、莫三比克、幾內亞比索、衣索比亞。蘇聯在中美洲亦有同盟國,主要是引發古巴危機的古巴。
軍事——勃列日列夫統治中期,,核力量也由美國的1\6上升至超過美國,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蘇聯在其存在期間,軍事實力特別強大,是二戰後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國一爭高下的國家。二戰結束後,蘇軍總人數達1100萬,擁有坦克15000多輛,飛機12000多架。1988年,蘇軍的總兵力達到513萬(不含安全和內衛部隊)。蘇聯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是蘇共中央、最高蘇維埃和部長會議。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海軍服役3年,其他軍兵種2年。蘇聯是華沙公約的創始國,在前東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匈牙利、蒙古等國擁有駐軍。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也駐有軍隊顧問或軍事顧問和技術人員。
經濟——蘇聯在冷戰期間,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1975年,蘇聯國力達到巔峰,國民生產總值由美國的23%上升至53%。蘇聯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產國之一。1983年能源產量和消費量分別佔世界的23%和19%。能源工業是蘇聯重點發展的基礎工業部門,1971~1984年佔全國工業總投資的31.3%。能源生產由50年代以煤炭為主逐步過渡到60年代煤炭與石油並重、70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1983年一次能源生產結構為:石油佔43.4%,天然氣佔30.8%,煤炭佔24.2%,其他佔1.6%。
蘇聯自20世紀50年代末提出加速發展化學工業和實行國民經濟全面化學化的方針以來,化學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年平均增長速度僅次於機械工業。1984年化肥產量為3080.8萬噸(按有效成分計算),居世界首位;硫酸、純鹼、合成橡膠產量僅次於美國。但有機合成工業起步較晚,主要產品產量及生產水平均落後於美國、日本及西歐工業發達國家。
紡織工業為蘇聯最主要的輕工業部門,產值占輕工業的60%以上,1984年蘇聯棉、毛、麻織物產量居世界首位,絲織品產量次於美國和日本。紡織工業主要分布在遠離中亞產棉區的西部消費區。中央區為全國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生產的棉、毛、絲、麻織品分別佔全蘇產量的70%、50%、45%和65%。其次為伏爾加河流域、西南區、西北區和中亞。主要紡織工業中心有:莫斯科(棉、毛、絲、麻紡織)、伊萬諾沃(棉、絲、麻紡織)、加里寧(棉、絲紡織)、弗拉基米爾(棉、麻紡織)、科斯特羅馬(麻紡織)等。蘇聯是世界上的一個農業大國,其農業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1987年,蘇聯糧食產量為 2.114億噸,佔世界糧食總產量的10.9%,僅次中國和美國,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小麥產量為8,331萬噸,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主要經濟作物中的棉花、糖用甜菜、向日葵籽、長纖維亞麻的產值均佔世界第一位。各類牲畜存欄數中,牛佔世界的9.4%,略少於美國;豬佔世界的9.6%,僅次於中國,羊佔世界的9.8%,居首位。1988年,其肉類產量為1,920萬噸,次於美國和中國,居世界第三;奶類產量10,595萬噸,居世界之首;雞蛋465.6萬噸,次於中國和美國,也居世界之三。
科教文化——
蘇聯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國實行十年制義務教育,並基本消除了文盲。蘇聯著名的大學有莫斯科大學、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列寧格勒大學、哈爾科夫大學、基輔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等。蘇聯的文學、藝術、電影、出版工作由蘇聯共產黨控制,在避免批評政治、作品經過審查的情況下允許自由創作。但是所謂「消極」、「頹廢」的作品(相當於西方的先鋒派藝術)受到限制和被禁止。
盡管如此蘇聯時代一些文學家和藝術家仍然取得了偉大成就,例如,詩人葉塞寧、阿赫瑪托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和詩人帕斯捷爾納克,小說家肖洛霍夫,導演塔可夫斯基,音樂家肖斯塔科維奇,舞蹈家烏蘭諾娃等等,他們中許多人不僅在蘇聯國內,而且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
蘇聯科學研究中心是蘇聯科學院。作家機構為蘇聯作家協會。官方通訊社為塔斯社。蘇聯共產黨機關報為真理報,其他主要報刊還有消息報、共青團真理報、文學報、勞動報、紅星報等。
1922年,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蘇聯科學家亞歷山大·弗里德曼指出,宇宙依然處在膨脹之中。
1934年,蘇聯科學家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切倫科夫發現,運行速度接近光速的粒子,當它穿過液體或半透明物體時發光。這種現象被後來物理學界稱為"切倫科夫輻射"。隨後這個原理被廣泛應用於高能物理中,用於檢測帶電粒子並測量它的速度。
1954年,蘇聯在奧勃寧斯克建立了世界第一座核電站,標志著人類和平利用原子能的開端。
蘇聯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此標志著人類活動進入太空。
1959年,蘇聯空間探測器「月球」Ⅱ號發回第一張月球背面的圖片。人類第一次了解到月球背面的景象。
1961年,蘇聯英雄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宇宙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1962年,蘇聯物理學家列夫·朗道因凝聚態特別是液氦的先驅性理論,被授予196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4年,蘇聯物理學家尼古拉·根納季耶維奇·巴索夫、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普羅霍羅夫和美國科學家查爾斯·湯斯共同獲諾貝爾物理獎。表彰他們分別獨立製成微波激射器,並導致了激光器的發展。
1978年,蘇聯物理學家彼得·卡皮查因從事低溫學方面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1986年,蘇聯發射了和平號太空站,在2001年墜毀以前,它是人類最大的飛行器。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存欄牛數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2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