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國在什麼時候後成為社會主義國家
十月革命(又稱布爾什維克革命、俄國共產革命等),是1917年俄國革命經歷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個階段。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儒略歷10月25日)。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三個無產階級政權——蘇維埃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一個是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政權,第二個是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革命推翻了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資產階級俄國臨時政府,為1918-1920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聯成立奠定了基礎。
㈡ 俄羅斯和德國什麼年代是社會主義什麼年代是資本主義國家
一、俄羅斯在未解體之前,也就是蘇聯時代是社會主義;解體之後變為資本主義國家。
蘇聯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1922年12月30日由蘇維埃俄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並而成,至 1991年12月26日解體的社會主義聯邦制國家(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辭職)。 也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國家(中國第一、印度第二)。橫跨大部分東歐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北亞;陸上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朝鮮接壤;與瑞典、日本、美國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憲法規定蘇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15個權利平等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但其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的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執政。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領袖,並與同為超級大國的美國展開了激烈的爭霸(冷戰)。
1991年12月25日,以時任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為標志,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在政治斗爭中獲勝的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至此,蘇聯解體,蘇共解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隨後,15個加盟國獨立,首都莫斯科成為最大加盟國俄羅斯首都。
二、德國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德國在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方面十分發達,以理學、工程技術而聞名的科研機構和發達的職業教育支撐了德國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近代以來,德國還誕生了大量改變人類世界文明的偉大科學家、思想家和哲學家。
㈢ 俄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重大事件是什麼
十月革命(又稱布爾什維克革命、俄國共產革命等),是1917年俄國革命經歷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個階段。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前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偉大革命導師列寧同志和托洛茨基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第一個是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革命推翻了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資產階級俄國臨時政府,為1918-1920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聯成立奠定了基礎。
㈣ 俄國社會主義是什麼開始的
社會主義只能是世界性的政治經濟秩序,一國之內根本不能建成社會主義,最多隻能打下若干基礎。沙俄本身就是世界帝國主義中薄弱的一環,資本主義發展落後,十月革命經歷內戰以後,俄國基本退回農業時代,社會結構解體,經濟崩潰,雖然無產階級已經奪取政權,但是缺乏建設社會主義所必要的物質基礎,那麼十月革命後到36年之間可稱之為社會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社會性質是一種介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中間社會,也可以稱之為「沒有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國家」。
㈤ 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至15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等十一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標志蘇聯完全解體。1991年12月26日,蘇聯正式解體。
(5)俄羅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主義擴展閱讀:
國土面積與地理位置
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國家。疆域橫跨東歐、中亞、北亞的大部分;陸上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朝鮮接壤;與瑞典、日本、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地跨歐亞兩大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中亞、北亞。東西最遠距離達1萬多公里,南北約五千公里,總國土面積達到2240.22萬平方千米,與北美洲面積相當。瀕臨黑海、波羅的海、北冰洋和太平洋。
隔海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日本的北海道島(南千島群島為蘇聯實際控制的日蘇爭議領土)相望。
陸上分別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以及朝鮮相鄰,其中同中國大陸的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和吉林等地區有7300多公里的邊界線。
俄羅斯的經緯度位置:經度:東經26至西經170度,緯度:北緯41度至82度。
蘇聯的海岸線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岸線,沿海邊界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海岸線在北極圈上。摩爾曼斯克,因為有溫暖的洋流灣流,而其他所有在北極圈以北的海岸都被冰封,凍結時間為每一年中的十個月。
㈥ 俄國從沙皇統治向社會主義轉變的大體歷史進程
一、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1861年改革
一)歷史原因
1、根本原因:封建農奴制嚴重阻礙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市場狹小,資金、勞動力缺乏);引起階級矛盾激化。
2、直接原因: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加劇社會經濟危機;
二)主要內容:①農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勞動力)②獲得自由的農奴可以獲得一塊份地。(商品市場)③農奴必須出高價贖買份地。(資金)
三)、評價:①性質:是沙皇實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改變了社會性質)②進步性:廢除了農奴制度,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步伐。③局限性: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農奴制殘余。
二、進入帝國主義階段(19世紀末20世紀初)
1、經濟: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但仍落後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
①原因:發展迅速:1861年,農奴制改革;仍落後:保留大量封建殘余,經濟基礎薄弱。
②帝國主義特徵:「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強大,沙皇政府熱衷於對外侵略擴張。)
2、政治:沙皇專制
3、對外:①19世紀末強租旅順、大連,把長城以北劃為勢力范圍;參與八國聯軍侵華;1904—1905年為爭奪東北發生的日俄戰爭,慘遭失敗,但仍控制逐個東北北部;1912年策動外蒙古獨立;②在歐洲與英、法結成三國協約,與三國同盟對抗。
4、思想:列寧主義的誕生
(1)條件:
①經濟基礎:第二次工業革命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國家並向帝國主義過渡。
②階級基礎:19世紀70年代,俄國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
③思想基礎:19世紀80年代,普列漢諾夫開始在俄國傳播馬克思主義(俄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是:普列漢諾夫)
④個人努力:列寧做了建立俄國無產階級政黨准備工作。
(2)、創立
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二大」把無產階級專政寫進了黨綱,擁護列寧的多數派堅持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布爾什維主義。布爾什維主義的誕生標志著列寧主義正式誕生
(3)、評價: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是"帝國主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三、走上社會主義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
(一)背景
第一,壟斷組織在俄國經濟中已起決定作用。俄國的社會化生產程度進一步提高,已經具備了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物質基礎。
第二,相對落後的俄國集中了各種矛盾。封建農奴制殘余的存在,決定了以沙皇為代表的封建殘余勢力與資產階級、無產階級、農民階級的矛盾,是俄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沙皇的大俄羅斯主義激起了民族矛盾。沙俄以軍事手段推行對外擴張,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同沙俄的矛盾。沙俄與其它帝國主義國家之間也矛盾重重。各種矛盾的集結使俄國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因而舊政權易於被摧毀。
第三,無產階級及其革命政黨的成熟。俄國無產階級集中程度高,身受資本主義和農奴制殘余的雙重壓迫,因而組織程度高、戰斗性強。布爾什維主義的指導和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革命最重要的主觀條件。
第四,一戰激化了俄國的各種矛盾。沙俄參加了一戰,死傷和被俘人數是參戰國中最多的;經濟也瀕於崩潰。一戰激化了俄國的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推進了革命的爆發。
總之,無論從客觀條件還是從主觀條件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都是俄國歷史發展進程的必然產物。
二月革命後,沙皇專制統治被推翻,俄國出現兩個政權並存局面,這為十月革命提供了有利時機與條件。《四月提綱》標志著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理論指導已經完成,七月事件成為十月革命爆發的直接誘因。
綜上所述,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社會主義革命不是如馬克思預計的那樣,發生在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國家,而是發生在資本主義發展相對落後的俄國,看似偶然,實則必然。要從事物發展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相互關系中深刻理解列寧的這句話:「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是在客觀物質條件不夠充分,而主觀條件極其成熟的情況下爆發並取得勝利的。
(二)過程
彼得格勒武裝起義---1918年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建立
附:十月革命勝利的原因
1、俄國是帝國主義陣線中最薄弱的環節,矛盾尖銳。
2、 無產階級政黨的正確領導,工人、農民的互相配合,採用暴力斗爭形式。
3、 國際無產階級的支援。
(三)鞏固政權的措施
1、政治上:成立以列寧為首的世界上第一個工農蘇維埃政權。
2、經濟上:將銀行、鐵路、大工業等收歸國有,對一切企業實行監督(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掌握國家經濟命脈)。
在農村,沒收地主、皇室、寺院土地,分給農民。(廢除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取得農民的支持,鞏固工農聯盟)。
3、外交上: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一戰。
(四)革命的特點
(1)這是一次改變了通常歷史順序的革命。首先在相對落後的帝國主義國家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先奪取政權,再建設社會主義物質基礎,然後在經濟上趕超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特殊道路)。
(2)這次革命與二月革命緊密相連,形成了一場革命的兩個階段。二月革命後形成的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為布爾什維克黨廣泛發動群眾,將民主革命立即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並取得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可以說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既是不同性質的兩次革命,也是一場革命的兩個不同性質的階段。
(3)革命迅速地獲得了勝利。表現:從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只用了八個月的時間;全國各地蘇維埃政權建立,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在十月武裝起義中,傷亡不足百人。原因:當時的國內階級力量的對比和世界大戰的形勢對革命有利。
(4)革命勝利後,面臨巨大的困難。原因:俄國進行革命的客觀條件和物質前提並不充分和完備。俄國此次革命的勝利為世界上第一次,史無前例,無所借鑒。
(五)歷史意義: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打破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由理想變為現實;對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和推動;使人類進入探索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新時期,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四、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一)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為了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戰勝敵人,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從1918年夏開始實施,1919年形成一種特殊經濟體制,1920年發展到頂點。
內容:①實行余糧收集制;②把大中型企業全部收為國有;③取消一切商品貿易;④實行強制勞動。
評價:①它的推行有其必要性和積極意義。它的實施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全國的財力、物力,為保衛蘇維埃俄國創造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②但它是在當時惡劣環境下實施的臨時性措施,而非社會主義的必要階段,更不帶有普遍意義,在實踐中弊端很大。③有些措施超出戰時需要的限度,即「直接過渡到純社會主義的經濟形式和純社會主義的分配」,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使工農聯盟瀕於瓦解,國民經濟面臨崩潰。因此,它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二)新經濟政策
(1)背景:①無產階級政權鞏固,經濟命脈控制在國家手中;②列寧等領導人試圖通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社會主義直接過渡的探索失敗;③人民日益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不滿,甚至發生了農民和士兵的暴動。
(2)實施時間:1921—1928年。
(3)實質:它是在無產階級掌握政權和國家經濟命脈的前提下,通過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緩和工農矛盾,是對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
(4)評價:①該政策的實施使俄國經濟很快恢復到戰前的水平,為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奠定了基礎,並鞏固了工農聯盟;
②是列寧在小農經濟占優勢的國家探索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問題的成功嘗試;
③是在社會主義階段發展經濟的過渡性政策,不可能是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戰略。
附:比較戰時共產主義與新經濟政策及認識
兩者實質上都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措施,但由於背景不同,內容不同,實踐效果也不同。前者是在社會生活中排斥商品貨幣關系,用軍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會的運轉,進而直接進入共產主義;而新經濟政策則是在無產階級掌握國家經濟命脈的情況下,通過允許在一定限度內發展資本主義和商品經濟來恢復國民經濟,進而使社會成分戰勝資本主義成分,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兩種政策的實施,除了當時的形勢需要以外,還與布爾什維克黨建設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的發展有關。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認識到: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而新經濟政策是在商品經濟不發達、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相當長的過渡時期內行之有效的經濟發展戰略。
(三)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1、背景:①外部: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封鎖;②內部:經濟文化落後。
2、過程:
(1)蘇聯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①1925年12月「十四大」通過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總方針,重點發展重工業;②1928年起開始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1928——1985年完整地執行了十個五年計劃,第三個五年計劃因衛國戰爭爆發中斷)③1927年12 月「十五大」確立農業集體化的方針④成就:基本實現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國家工業化(1937年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實現農業集體化⑤問題:農業和輕工業落後,最終又制約了重工業的發展;產品單調,質量低劣;消費品供不應求,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從農民身上取走的東西太多,損害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2)1936年新憲法的頒布,標志著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3、缺陷和弊端:①經濟上管得過死、過嚴,缺乏動力和活力,經濟效益低下;②政治上過分集權,缺乏民主,個人獨斷專行人民的建設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壓制。
4、評價:①在戰爭期間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發揮過重要作用;②後來,日益嚴重地阻礙了國民經濟和其他事業的發展。
附:自十月革命至30年代中期,蘇俄(聯)的經濟政策發生的變化、變化的原因和利弊。
第一階段:蘇維埃政府成立後,將銀行、鐵路、大工業等收歸國有,一切企業實行工人監督,在農村,沒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這些措施為經濟的恢復和政權的鞏固奠定了基礎。
第二階段:十月革命勝利後,為擊退國內外敵人的進攻,鞏固蘇維埃政權,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使蘇維埃政府能夠在殘酷的戰爭條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國的財力、物力,保障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戰爭過後仍實行這一政策,遭到了農民的反對,也對國家經濟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第三階段:為了解決國內的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1921年蘇俄實施了,新經濟政策,受到廣大農民工人的歡迎,俄國的工農業生產逐漸恢復到戰前水平,蘇維埃政權得到進—步鞏固。
第四階段:1925年,蘇聯制訂了工業化的總方針,1927年又制訂了農業集體化的方針,此後新經濟政策逐漸被取消。根據這些方針,蘇聯進行了三個五年計劃的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蘇聯的經濟建設也出現了諸如農、輕、重比例失調等許多重大問題。
五、政治領域的重大事件
(一)蘇聯的成立:1922年底成立。15個加盟共和國以自願平等的原則加入蘇聯。
(二)1936年憲法的頒布
1、背景:蘇聯社會的重大變化: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實現,公有制占絕對支配地位。
2、目的:把重大變化以法律形式肯定下來。
3、內容:①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②經濟基礎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所有制;③政治基礎是各級勞動者代表蘇維埃。
4、意義:①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蘇聯的確立;②標志著斯大林創建的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三)大清洗運動
1、背景:①斯大林體制的逐漸形成;②個人崇拜風氣的盛行;斯大林對階級斗爭的錯誤認識。
2、時間:1935—1938年
3、內容:鎮壓和迫害黨、政、軍優秀幹部;著名知識分子;普通幹部和群眾
4、後果:①破壞和踐踏了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②嚴重破壞了社會主義科學文化資源和各級幹部資源。
六、二戰前後的蘇聯
(一)二戰前
1、《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
①時間:1938年9月②背景:慕尼黑協定的簽訂,使蘇聯對英法更加不信任;③評價:蘇聯贏得了備戰時間;也使德國發動戰爭解除了後顧之憂。
(二)二戰中
1、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二戰進一步擴大。
①莫斯科保衛戰(1941年10月—1942年初)的勝利;②1942年初中、美、英、蘇等26 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③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年冬—1943年2月):蘇軍開始進行戰略反攻;鞏固和發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戰的轉折點。
2、參與重大國際會議
①德黑蘭會議;②雅爾塔會議;③波茨坦會議
3、①1945年4 月美蘇軍隊易北河會師、蘇軍攻佔柏林;②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圍殲東北的日本軍隊。
(三)二戰後初期蘇聯的內外政策
1、對內政策方面:經濟的恢復和發展①原因:1946年起,開始執行四五計劃②表現:1950年工業總產值超過1940年的73%,農業總產值接近戰前;1946年建成原子能反應堆;1949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③問題:體制弊端日益顯著;個人崇拜有增無減;學術問題當作政治問題批判。
2、對外政策方面:以美蘇均勢為基礎形成雅爾塔體系,美蘇兩分天下:①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②對德國和柏林進行分區佔領。③控制社會主義陣營;④1955年蘇聯和東歐七國成立華沙條約組織;⑤1949年在蘇聯的支持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
七、蘇聯的改革歷程
(一)赫魯曉夫的經濟改革
1、背景:①1956年2月蘇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個人崇拜
2、內容:經濟領域①重點:農業,取得一些成效;②工業:下放權力、精簡機構;
3、失敗原因:①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②對原有經濟體制的小修小補;③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實際的口號和目標
(二)勃列日涅夫的經濟改革
1、內容:經濟領域:①重點:工業,把發展的重點放在重工業上
2、成效:①執政前期,工業改革取得一定成效;②執政期間,蘇聯的軍備力量增長,成為與美國匹敵的超級大國,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3、失敗原因:①經濟體制沒有實質性突破;②後期個人專斷作風滋長,政治生活僵化;③中央集權的經濟體制活力衰退,社會矛盾叢生。
(三)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
1、時間:經濟改革受挫後,從1988年起進行政治改革
2、內容:①以民主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提倡民主化和公開性;②全盤否定蘇聯歷史。
3、後果:造成否定十月革命,醜化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嚴重後果,引起人們的思想混亂。1990年局勢動盪:①實行多黨制;②經濟滑坡;③民族矛盾爆發,民族分離活動愈演愈烈;④黨內斗爭尖銳化和公開化。
八、回到資本主義道路——蘇聯解體
(一)背景:戈爾巴喬夫政治體制改革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基本方向
(二)過程
1、政權發生質變——「八一九」事件
①原因:直接原因:1991年8 月《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的公布;根本原因:戈爾巴喬夫政治體制改革導致局勢混亂。
②實質:共產黨內部爭權斗爭
③影響:改變了國內政治力量對比;國家政權發生根本質變;各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
2、「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明斯克協定簽署
1991年12月8 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簽署
3、蘇聯解體——《阿拉木圖宣言》簽署
1991年12月22日,11國簽署。「獨聯體」擴大到絕大部分加盟共和國。
(三)影響:
1、兩極格局結束,世界格局開始呈現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2、社會主義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附:正確認識當代社會主義的曲折發展。
(1)從人類發展歷史來看,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均不成熟;(2)原有的社會主義國家大都是在商品經濟不夠發達,生產力水平不很高的情況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經濟現代化、政治民主化基礎薄弱;(3)社會主義是由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社會,社會主義革命成果的鞏固比任何革命都難,需要一個長期過程;(4)資本主義勢力從敵視、遏制到顛覆,使社會主義發展面臨重重困難;(5)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需要不斷改革逐步完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要適應本國國情,走獨立發展的道路,不應拘泥於蘇聯模式;(6)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是蘇聯模式受挫,並不是整個社會主義的失敗;(7)中國在探索本國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從國際上社會主義國家的挫折中吸取了教訓,表明社會主義正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㈦ 俄羅斯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
俄羅斯是資本主義國家,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或俄國。與美國一樣,是聯邦制。俄羅斯是前蘇聯的主體,前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解體以後,俄羅斯變成了資本主義國家。
俄羅斯在蘇聯時期是社會主義政體,冷戰結束後蘇聯解體,俄羅斯變成資本主義政體。國名也由以前的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改為了現在的俄羅斯聯邦。國旗國徽國歌都改了,與蘇聯時期完全劃分了界限。
(7)俄羅斯什麼時候變成社會主義擴展閱讀
1、根本目的不同:
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目的是:通過保障人們的物質文化等需要而不斷滿足資本利益。
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目的是:通過保障資本利益而不斷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等需要。
2、制度不同: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是兩種根本對立的社會制度,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私有制+市場調控+資產階級政權,社會主義社會=生產資料公有制+計劃調控+無產階級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