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怎麼創造科技城

俄羅斯怎麼創造科技城

發布時間:2023-06-15 19:02:10

① 有關俄羅斯航天業的發展歷程和最新成果

俄羅斯在航天方面曾一度與美國比肩,但由於政府的支持力度及本國經濟發展等因素,導致俄羅斯航天發展面臨重重困難。例如,僅發展俄羅斯導航衛星群一項計劃的資金差額就有28.46億盧布(約1.02億美元)。由於缺少資金,阻止了2003年再次發射三顆導航衛星,以及2005年再次發射新型導航衛星(被推遲到2008年)。

盡管存在諸多不利因素,俄羅斯相關部門仍然積極制定了新的航天政策,要求對航天工業現行體制進行改革,以圖保持世界航天大國的地位。經過各方的積極努力,俄羅斯的航天發射活動在2005年繼續保持了世界領先勢頭,發射量連續兩年居世界第一。在美國太空梭復飛幾經推遲的情況下,2005年,國際空間站的運輸工作主要由俄羅斯負責,俄羅斯在發展國際空間站的同時,重點提出航天器的發射及衛星性能改進。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長波米諾夫接收俄新社獨家采訪時強調,新航天計劃是一項國家經濟戰略。

一、航天發射
2005年12月27日,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長波米諾夫發表言論稱,2005年俄羅斯的航天發射量依舊占居世界第一位(參見文末「附錄:2005年世界航天發射表」),共進行24次運載火箭發射,佔世界航天發射總量的45%,連續兩年居世界第一位。其中,「聯盟」號系列運載火箭發射佔18.9%,「質子」號系列佔11.3%。2005年美國運載火箭發射12次,發射量佔世界航天發射總量22.6%;歐洲航天發射5次,占總量9.4%。

商業服務為俄羅斯創造了物質財富,每年該國航天公司簽訂外國合同總計可達7億美元。在2005年7月俄羅斯政府批準的2006-2015年聯邦太空計劃中,大力發展航天運輸業務是俄羅斯最具有競爭性的優勢。俄羅斯將發射多種衛星入軌,增加在全球發射市場上所佔的比例。

2005年,俄共有3次發射失敗:
6月21日,攜帶俄羅斯國防部「閃電」-3K通信衛星「閃電」-M(Molniya-M)火箭從普列謝茨克升空後不久墜毀。 原因可能是火箭第三級發動機失靈,或第三級與第二級分離指令失敗。分析認為:火箭及衛星的主要部分在再入密集大氣層時已經燒毀。
10月8日,俄羅斯「羅克特」(Rokot)火箭發射歐空局Cryosat衛星時出現故障,第二級沒能分離,衛星墜毀。原因可能是箭上飛行控制系統指令錯誤,導致主發動機在應當熄火時繼續運行,從而耗盡了火箭上的全部燃料。俄羅斯隨後暫停「羅克特」火箭的發射。歐空局被迫決定重新建造Cryosat衛星。
10月27日,俄羅斯「宇宙」-3M發射的一箭八星中,主要載荷Mozhayets-5衛星未能進入指定軌道。該衛星旨在進行光學試驗,航天官員已與衛星失去聯系。

除了致力於發射外,2005年時逢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50周年之際,俄羅斯還將對其進行全面現代化改造。2005年俄哈達成協議,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為新型的「安加拉」運載火箭建造一座專用發射架;「天頂」運載火箭的發射裝置也將得到全面改造,以使其具備發射「三桅快船」型宇宙飛船的能力;「聯盟」-2運載火箭的加加林發射架也要改造。俄羅斯還決定繼續租用哈薩克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至2050年,每年支付租金1.15億美元,共計53億美元。拜科努爾發射場每年承擔的航天發射任務居世界第二位。

俄羅斯、哈薩克還將共同建造新的發射場。2005年哈薩克簽署法案,批准了與俄羅斯合作建設Baiterek火箭中心的協議。俄哈合資新航天企業BAITEREK負責建造工作,並任命著名宇航員Talgat Musabayev擔任主管。新中心使用俄羅斯「安加拉」火箭擔任發射任務,該火箭RD-191發動機使用了煤油與氧的液體混合、環保推進劑,可攜帶26噸的有效載荷進入低地軌道,及攜帶4.5噸的有效載荷至靜地軌道。該計劃預計於2009年早期執行。俄羅斯還積極協助烏克蘭確定2007~2011年合作太空探索願景;籌劃2006年送巴西宇航員進入太空,並幫助巴西重建發射場。

在俄羅斯新十年太空計劃中,歐空局成為主要合作者。2005年,俄羅斯與法國進一步加強航空航天領域合作,1月雙方簽署開發、製造並應用運載火箭的長期合作協議。內容包括共同開發運載火箭、可重復使用的火箭發動機和試驗型可多次使用的航天貨運飛船等。確定了實施「聯盟-庫魯」項目的原則和條件。協議規定,「聯盟-庫魯」項目的總建設費用為3.44億歐元,俄羅斯將承擔其中1.3億歐元的費用。雙方航天代辦處將在圭亞納建造發射綜合系統,使用庫魯航天發射場發射「聯盟」號飛船,第一次發射預計在2007年進行。2月俄羅斯表示將參加「全球觀測系統計劃」和「歐洲統一航天計劃」。在與德國的合作方面,1月份有報道表示,俄羅斯近期發射的一枚宇宙3M火箭成功進行了新有效載荷發射的示範飛行,該火箭經過臨時改裝以適應德國合成孔徑雷達(SAR)-Lupe軍用偵察衛星的發射。2005年,俄羅斯計劃為德國聯邦國防軍發射5顆雷達偵察衛星。按照2003年協議,2005~2007年間俄制運載火箭將為德國聯邦國防軍發射一系列軍用衛星。

俄羅斯還在積極研發新型航天運載能力。六人「快船」(klipper)設計用來替代俄羅斯三人座「聯盟」飛船。「聯盟」飛船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運行,目前是飛往國際空間的唯一可靠運輸工具。「快船」比「聯盟」飛船動力更大,也比美國的太空梭更輕便,更像飛往國際空間站的「計程車」。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在8月份舉行的莫斯科國際航空展上展示了「快船」的全尺寸模型。如果一切進展順利,並且歐空局參與其中,支付部分費用(12月歐空局正計劃從其成員國申請6千萬美元的資金),「快船」的設計研究將可在2006年初開始,2011年前完成無人飛行試驗,2012年前完成載人飛行試驗。

快船示意圖

「快船」的基本情況如下:
•進入太空:13噸重的「快船」是「聯盟」飛船重量的近兩倍,因此需要一個推力更大的運載火箭。俄羅斯工程師正在考慮一些選擇方案,包括烏克蘭建造的「天頂」火箭和尚未研製完成的俄羅斯火箭「奧涅加」(Onega),這是「聯盟」火箭的改進型。
•乘員艙:6.4米長的乘員艙和返回艙將可容納六名工作人員(包括兩名駕駛員),外加近500千克的貨物,總重為「聯盟」飛船的10倍。
•防熱罩:飛船的外層由防熱陶瓷板組成,防熱陶瓷板可飛行數次才需更換。
•起居艙:近4米長的、可分離式起居艙配有生命保障系統,包括衛生間以及與國際空間站的對介面。
•動力推進器:儀器艙配有推進器,可使「快船」與運載火箭分離並使飛船進行機動。它還包括一個電子系統,由可展開的太陽能電池陣供電。儀器艙和起居艙都將在返回地球前被拋棄。
•兩種著陸選擇:飛船的短翼能使駕駛員在下降過程繼續操縱飛船,並可在機場跑道完成受控著陸。如遇緊急情況,降落傘可確保「快船」安全著陸在俄羅斯中部的平原。
另有報道表示,俄羅斯航天工程師正在設計下一代超重型助推火箭。這種三級火箭具有110噸低地軌道運載能力,可為未來太空裝配空間站提供材料。俄羅斯也在研製一台「永恆」的發電裝置,既可以在太空也可以在地球上使用,目前已經建造了這種非傳統發動機的原型。據稱,該發動機可用於調控衛星和空間站的軌道,它還是推進力的清潔資源,未來還可用於天空和水陸運輸。

二、衛星
2005年初有報道稱,俄羅斯目前有97顆衛星在軌工作,其中81顆正常運轉,9顆備用,還有7顆用於特殊用途的項目。截至2005年底,俄羅斯衛星數量已經恢復到100顆。俄羅斯新計劃旨在開發、補充、現代化俄羅斯各種用途的在軌衛星組群。年底航天局長波米諾夫稱,約40%的俄羅斯衛星都已超過其壽命期,盡管組群整體都還運轉正常,但不僅僅需要更換衛星,而且還應延長現有衛星的使用壽命,新衛星可服役15年。此外,俄羅斯還應增強並現代化太空通信系統。俄羅斯新太空計劃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恢復遠距離探測地球的太空系統。目前航天氣象學仍然被列為弱項。俄羅斯計劃從2006年開始逐漸發射現代化衛星,並開始恢復氣象系統。俄羅斯目前只有一個運轉的氣象衛星「Meteor」,但實際至少需要4~5個此類衛星。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NASS的建造也是重點,俄羅斯航天局表示在2007年能夠啟動該系統。

在衛星建造方面,俄羅斯也展開了廣泛的國際合作。2005年,俄羅斯與伊朗簽署價值1.32億美元合同,建造一顆名為「金星」(Zohreh)的衛星,旨在傳送數據、音頻和視頻信號來支撐伊朗的通信基礎設施。10月27日,俄羅斯以一箭八星的形式,將伊朗首顆衛星「西娜」(Sina)發射升空。10月,俄羅斯表示將與韓國組建聯合企業研製、生產新型航天器,雙方還討論了在韓國建造航天發射系統及輕型運載火箭的項目。

1、改良衛星性能
2005年4月俄羅斯航天局在《俄羅斯航天器在軌群與面向保持和發展的緊急措施》中強調:目前俄羅斯99顆衛星中只有39顆衛星百分百勝任工作。60顆衛星已經超過它們的現役壽命。隨後,2005年6月俄羅斯信息技術及通信部部長列昂尼德•雷曼表示,俄羅斯已將一部分通信衛星的使用壽命增加了四倍,確保俄羅斯在衛星通信領域列居世界第六位。並提及自2000年以來,發射了8顆多用途新衛星。目前,俄羅斯衛星團隊已有100顆衛星(5顆老衛星停留在軌),幾乎覆蓋全球。俄羅斯已建造出新型通信衛星「歐洲」-1(Europe-1),旨在提供高質量廣播。

2005年1月9日,俄羅斯Cobalt間諜衛星因運作原因被提前引導離軌。1月20日,俄羅斯國防部仍然未能發現Cobalt間諜衛星。2004年9月24日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發射了改良設計的Cobalt間諜衛星(入軌編號「宇宙」-2410),這是一顆試驗衛星,在軌只停留107天(原系列至少在軌120天)。衛星攜帶兩個膠卷已經在飛行早期通過一個特殊艙送回地面,最後飛行階段拍攝的照相膠卷尚未傳送。

8月26日,俄羅斯發射地球遙感衛星Monitor-E進入太陽同步軌道,在短暫通信失靈後,地面人員曾重新控制了這顆衛星。但10月19日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宣布Monitor-E失去控制。

2、繼續完善GLONASS導航系統,2007年將全面運轉
2005年12月25日,攜帶三顆GLONASS衛星的質子-K火箭發射升空,其中2顆衛星屬於GLONASS-M衛星新系列,第3顆衛星則屬從前系列。使用壽命為7年和10年的新一代衛星Glonass-M與Glonass-K將在三年內加入軌道衛星編隊。新型衛星可向全球任何地點無數用戶提供導航信息,定位精度1米。

截至2005年底,俄羅斯GLONASS系統共有17顆衛星在軌; 2006年,俄羅斯軍事預算的10%將用於航天,完成GLONASS系統的部署將獲得優先權;2007年,該導航系統衛星將增加到18顆,開始全面運行;隨後,到的2010年,俄羅斯將使該系統全部24顆衛星(21顆運行,3顆備份)在軌部署完畢,並能完全發揮導航功能。

GLONASS星座包括24顆衛星(21顆運行,3顆備份),運行於19,100千米高空軌道內(稍低於美國的GPS導航系統),每顆衛星繞軌一周約11小時15分鍾。衛星在軌間距經過設定,特定時間點至少有5顆衛星在視線之內。首批3顆衛星於1982年入軌,1993年星座具備初始運行能力,1995年星座部署完畢。但由於經濟原因,2002年4月僅運行了8顆衛星——當時幾乎沒有發揮導航功用。2004年3月有11顆衛星運行。2004年12月發射3顆新型GLONASS-M衛星,運行壽命7年。

在導航衛星上,俄羅斯與印度展開合作,未來將使用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兩顆GLONASS-M衛星。目前雙方正在合作研發新一代可鏈接至俄羅斯GLONASS導航系統的衛星。按照一項政府間的合作協議,俄羅斯的專家將與印度合作夥伴一同研製GLONASS-K衛星,該型衛星重量減少,運行壽命增加為10~12年,預計2008年開始服務。

3、發展遙測、遙感太空系統
俄羅斯新太空計劃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恢復遠距離探測地球的太空系統。目前航天氣象學仍然被列為弱項,目前只有一個運轉的氣象衛星「Meteor」。俄羅斯計劃從2006年開始逐漸發射現代化衛星,並開始恢復氣象系統。俄羅斯正在建立新一代地球觀測太空系統;第一顆地球遙感衛星也將於2006年下半年發射 。

未來幾年內俄羅斯將把一個完整的高解析度太空雷達星座發射入軌。目前,俄羅斯專家已經研發了的高解析度雷達衛星有幾下幾種:

Kondor-E航天器。該衛星只有800千克(國外類似衛星重達2~3噸),且費用比國外類似衛星亦減少4~5倍(卻有著可以相提並論的規格)。其多功能雷達可提供Kondor-E軌道兩側各500千米范圍內的高解析度圖像。該衛星的特點是環繞著一個6米的拋物線天線,而非沒有採用重型的相控陣結構。控制專家們可以瞄準這些拋物線天線,並迅速掃描不同地區。衛星上的雷達還能提供30幅數字地圖模擬圖像。

Monitor-E地球遙感衛星。該衛星由俄羅斯克魯尼契夫航天中心研製,2005年8月發射即出現故障,隨後宣布失蹤。經過大量努力,Monitor-E衛星於12月失而復得,進入軌道。該衛星重僅600千克,展開後形如邊長1米的立方體,將是一系列小級別地球遙測系統的首顆衛星。由於這顆小衛星搭載了靈活的系統,因而是世上首個可在規格、能力上與重型衛星相媲美的小型航天器。俄羅斯稱從未擁有具備如此能力的航天器。

Monitor-E屬於擁有智能星載系統的新一代航天器,裝備有兩架解析度分別為8米和20米的電子光學攝像機。這種航天器重750克,大部分設備及專用元件都可稱是俄羅斯宇航工業研發中最先進的。俄羅斯建造新的地球遙感衛星系統的根本原則是:提供一套標准系統,能提供從發射到最後產品的所有功能。該衛星系統的主要構成是基於統一平台的小型航天器編隊。Monitor-E衛星收集的的信息70%歸航天局所有,用來滿足官方客戶需求;30%歸克魯尼契夫航天中心,用於商業目的。

Monitor地球遙感系統基礎性的新技術及其提供的觀測周期,將使該系統在全球市場上產生極高的競爭力。2005年9月報道,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正計劃宣布建造一顆解析度小於1米Monitor-E衛星招標方案,克魯尼契夫航天中心將競標製造與發射合同。未來將要加入Monitor衛星編隊的有:Monitor-I(熱力學),Monitor-S(立體成像),以及Monitor-O(高解析度),全都裝備有多種光學電子設備,另外Monitor-R將配有星載雷達。這些衛星都將使用輕型運載火箭發射。

箭(Strelka)衛星計劃。這是一項正在投資的4億美元的長期計劃,由6顆衛星組成,包括3顆雷達衛星,旨在將輔助監視石油和煤氣設備。

Arkon-2多功能雷達衛星。可以為聯邦局和商業客戶提供高解析度和中度解析度的圖片,還可用於國家防禦和國際合作項目中。衛星擁有獨特的三波段雷達。它的分米-波段觀測系統(23厘米)可以在下層叢林中尋找目標。雷達的70厘米波長可在乾燥土地之下掃描表面。Arkon-2 航天器還可提供詳細的、質量最好的區域圖片,其測量范圍是10X10千米(解析度達1米);還可提供450千米范圍內的全景圖片(解析度達50米)。此外,它可以拍攝測量長度在400~4,000米的范圍。在未來3年裡實施Arkon-2計劃不僅意味著俄羅斯製造的雷達衛星將重返軌道,還意味著俄羅斯將在雷達衛星情報市場上獲得一個立足點。

新一代地球觀測成像衛星Resurs-DK1。2005年8月有報道,俄羅斯即將完成新一代地球觀測成像衛星Resurs-DK1的製造。這個多譜段光譜衛星將拍攝地球表面照片,並在空中通過一個實時的下行鏈路系統將高解析度圖像信號發回地球。這些數據將更新和改進現有的數字地圖,使監測自然資源、提供環境監控和獲得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的實時信息都變成可能。這是第一個將先進的衛星和高專業化地面基礎設施結合在一起的下行鏈路系統,其基礎設施不僅包括接收站,還包括信息處理及可以快速市場化的硬體設備。這些性能意味著該衛星處在國際地球觀測技術的前端。除高速下行鏈路外,它還具有強大的星上存儲能力,能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為廣大用戶復制圖像。由於在重量、載荷和能源消耗上具有安全冗餘,因此可以承載一些用於其它研究項目的輔助設備。

地球遙感衛星「流星」-3M。俄羅斯首顆地球遙感衛星「流星」-3M(Meteor 3M)將於2006年晚些時候發射。按照2006-2015年聯邦航天計劃要求,俄羅斯將建造7個遙感系統,旨在掌握地球的基礎知識,並監測自然資源。該計劃的主要目標是建設和研製一個在軌遙感群,並創建用戶訪問的基礎設施。用戶包括緊急事務部、農業部、運輸部等。(中國航天工程咨詢中心 章國華 許紅英)

② 俄羅斯的主要經濟來源

第一個支柱,石油和天然氣。
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工業損失慘重,整個產業被徹底摧毀。就連一向強勢的重工業也徹底崩潰了。相反,它已經形成了以石油和天然氣為第一支柱的經濟結構。現在,俄羅斯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氣的價值每年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它幾乎占財政收入的一半,所以石油和天然氣是俄羅斯的絕對經濟支柱。
2019年,俄羅斯出口的燃料和能源產品佔46.3%,其中俄羅斯出口的石油達到2.675億噸。2019年12月,俄羅斯石油平均出口價格同比上漲4.6%,達到每噸455.5美元,全年都達不到這一水平,按450元算,大概是1200美元左右。
2019年1月至11月,天然氣在俄羅斯聯邦的出口收入同比下降15.4%,至377億美元,12月,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無數據,按40億元計算,全年為417億美元,也就是油氣出口1617億美元。
2019年,俄羅斯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升至109.36萬億盧布,按平均匯率計算接近1.7萬億美元,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佔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的10%,如果加上國內部分,能源在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更高。
2018年,俄羅斯能源系統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即4117.5億美元,約佔俄羅斯財政收入的45%,由此可見,俄羅斯對能源高度依賴,油價影響俄羅斯經濟。
第二個支柱是軍工武器出口。
俄羅斯第二大經濟支柱是武器出口,因為蘇聯軍事工業發達,其武器裝備齊全,而且比西方武器便宜,這使得俄羅斯的武器出口在經濟中仍然占據第二位。俄羅斯每年通過出口軍事武器賺取數百億美元,這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並已成為俄羅斯的主要收入來源
第三大支柱是農業。
在現代國家,尤其是世界大國,以農業為支柱的國家很少。因為農業是上一個時代的產物,特別是在封建時代,古代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現在俄羅斯是世界農業大國,整個農業創造的收入已經成為第三大經濟支柱,僅次於武器出口。所以現在俄羅斯每年都賣出很多農產品,這在大國中是罕見的。
所以,在俄羅斯不斷崛起的人,其實是可以覺醒的,因為我們從俄羅斯的經濟支柱可以看到,這個國家其實很弱,經濟結構除了軍事之外,基本上和非洲、中東國家差不多。沒有工業和製造業,國家很難保持強大和持續崛起,這是俄羅斯的致命弱點。

③ 俄羅斯的介紹

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或俄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域跨越歐亞兩個大洲,與多個國家接壤。綿延的海岸線從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還包括了內陸海黑海和裏海。作為前蘇聯的主要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是一個十分有影響力的大國,特別是在由10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的獨聯體組織內。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蘇聯,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對安理會議案擁有否決權。首都 莫斯科(Moscow)。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作為首都,既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交通樞紐,還是機械工業和紡織工業中心。人口約850萬(截至2002年12月)。平均氣溫:1 月-9.3℃ , 7 月18.2℃.莫斯科作為歐洲特大型城市之一,自然人民生活水平較高了。聯邦區 2000年5月1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將把俄聯邦89個實體(共和國、邊疆區和州)按地域原則聯合成7個聯邦區,目的是鞏固國家統一,強化總統對地方的管理體制。這7個聯邦區分別為: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區,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西北區,以頓河羅斯托夫為中心的北高加索區(後改為南方區),以下諾夫哥羅德為中心的伏爾加河沿岸區,以葉卡捷琳堡為中心的烏拉爾區,以新西伯利亞城為中心的西伯利亞區和以哈巴羅夫斯克為中心的遠東區。(註:括弧內為各聯邦區中心) 斯莫爾尼宮 中央聯邦區(莫斯科) 伏爾加沿岸聯邦區(下諾夫哥羅德) 西北聯邦區(聖彼得堡): 烏拉爾聯邦區(葉卡捷琳堡) 西伯利亞聯邦區(新西伯利亞) 北高加索聯邦區(頓河畔羅斯托夫) 俄羅斯聯邦現由83個聯邦主體組成: (1)21個共和國:阿迪格共和國(阿迪格)、阿爾泰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科米共和國、馬里埃爾共和國、摩爾達維亞共和國、薩哈共和國(雅庫特)、北奧塞梯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韃靼斯坦)、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楚瓦什-恰瓦什共和國; (2)9個邊疆區:阿爾泰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彼爾姆邊疆區、堪察加邊疆區、外貝加爾邊疆區 (3)46個州:阿穆爾州、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別爾哥羅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爾州、伏爾加格勒州、沃洛格達州、沃羅涅日州、伊萬諾沃州、伊爾庫茨克州、加里寧格勒州、卡盧加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羅馬州、庫爾干州、庫爾斯克州、列寧格勒州、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爾曼斯克州、下諾夫哥羅德州、諾夫哥羅德州、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奧倫堡州、奧廖爾州、奔薩州、普斯科夫州、羅斯托夫州、梁贊州、薩馬拉州、薩拉托夫州、薩哈林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維爾州、托木斯克州、圖拉州、秋明州、烏里揚諾夫斯克州、車里雅賓斯克州、雅羅斯拉夫爾州、利佩茨克州、克麥羅沃州 (4)2個聯邦直轄市:莫斯科、聖彼得堡 ; (5)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 (6)4個自治區:涅涅茨自治區、漢特—曼西自治區、楚科奇自治區、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 大部分地區自然環境相當惡劣
過去10年間,俄羅斯遭受的自然災害從每年150起增至每年350起,緣由是全球變暖。其中,由於永久凍結帶融化,俄北部地區的形勢最為嚴峻。永久凍結帶平均融化厚度增加20厘米,而且這一現象還在繼續中。如果繼續融化,相關地帶的房屋地基、通信線路和天然氣管道會開始下沉。北高加索地區的冰川融化問題非常嚴重,2002年發生在北奧塞梯共和國的悲劇有可能重演。2002年9月20日,北奧塞梯共和國境內高加索山脈的一個峽谷發生冰川崩塌事件,造成116人死亡。 俄羅斯通過優化聯邦政府結構來增強該國政府的環境監察權力。總統Medvedev簽署了關於俄羅斯聯邦政府結構調整的第724號法令。該法令中的第7條要求將俄羅斯自然資源部重組為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部。這一新成立的部門將管理技術監察署和氣象署這兩個原本獨立的政府部門。
此外,俄羅斯完成了清潔燃料路線圖的制定工作,並且出台了購買歐IV和歐V燃料的鼓勵機制。俄羅斯《環境保護法》於2002年1月10日頒布,全文共分16章84條,包括總則,環境保護管理基礎,公民、社會團體和其他非商業性團體在環境保護領域的權利和義務,環境保護領域的經濟調整,環境保護標准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和生態鑒定,對進行經濟活動和其他活動的環境保護要求,生態災難區,緊急狀態區,受特殊保護的自然客體,國家環境監測,環境保護監督,環境保護科學研究,建設生態文化的基礎,違反環境保護法規的責任和環境保護糾紛的處理,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等。
環境保護法的相關條款(1) 環境的監督管理俄環保法中與「環境監督管理」相關的主要是第五章「環境保護標准制度」,第六章「環境影響評價和生態鑒定」,第十章「國家環境監測(國家生態監測) 」,和第十一章「環境保護監督(生態監督) 」。其中第五章「環境保護標准制度」中規定了環境保護標准制度包括制定環境質量標准,進行經濟活動和其他活動時允許的環境影響標准、其他環境保護標准以及環境保護領域的國家標准和其他標准性文件。可以看出,俄將環境保護標准進行了制度建立,將環境保護標準的內涵外延,這樣使環保標準的體系更加完善和成熟。在有關環境影響評價的章節中將生態鑒定也包括其中,生態系統的平衡是環保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做環境影響評價的同時進行生態鑒定,是對環保工作的更高要求。在「環境保護監督(生態監督) 」中規定了環境保護監督的任務,環境保護領域的國家監督的相關事物,以及國家環境保護監督員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2) 保護和改善環境俄環保法中將「生態災難區、緊急狀態區」和「受特殊保護的自然客體」分別單獨成章,為第八章和第九章。在「受特殊保護的自然客體」中規定對國家自然保護區,稀有的和瀕臨滅絕的植物、動物及其他生物體,城市居民點氯化資源,和稀有的和瀕臨消失的土壤進行特殊保護,並建立特殊的法律制度。俄羅斯館展館亮點理想城市 展館的設計靈感源於俄羅斯作家諾索夫所描繪的理想城市。城中,儲藏太陽能的鮮花、水果造型的房子、巨型蜻蜒造型的風車、生物燃料供能的汽車隨處可見。 兒童視角 在第一層的中央地帶,設計師以兒童的視角構思城鎮的布局和建築物模型,如飛翔的陽台、活動房子和人造太陽等。 最新發明 展品展示了俄羅斯的科學家、發明家、工程師在能源、醫葯、航天、信息等領域的最新成果、發明和創造

④ 俄羅斯文化對世界有哪些貢獻

基輔羅斯文化可被稱作為一種中世紀文化傳統。它具有以下特徵: 文化發展速度很慢,其受上一代人的經驗和傳統影響很大。 局部性,封閉性。當時在自然經濟的條件影響下各地之間的相對孤立的,缺乏經濟聯系。 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儀式很強的影響Двоеверие. 雖然古俄羅斯文化發展模式與西歐各國不盡相同,但是它們卻始終在大體上保持著一致。

⑤ 俄版矽谷

俄羅斯「矽谷」——「Сколково」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今年3月18日宣布,將在莫斯科郊區小城斯科爾科沃建立一個現代化的高技術研發和商業化中心「Сколково」,類似於美國的矽谷。之所以選擇斯科爾科沃地區,梅德韋傑夫解釋說,因為那裡的建設速度符合建立高技術研發中心的要求,並已具備了不錯的基礎。該中心的建立將推動通信技術、生物醫葯、空間技術、核能和能源節約這5個重點領域的現代化進程。梅德韋傑夫表示,俄羅斯以及其他國家的知名大學或公司的分支機構和實驗室將進駐這一中心。他希望再過幾年,該中心將匯集最優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因如此,媒體紛紛認為,俄羅斯也試圖復制美國「矽谷」的成功經驗,加快現代科研及成果轉化的進程。

得益於目前國際油價維持在相對高位,俄羅斯經濟顯露出較好的復甦態勢。但這種過於依賴能源行業的經濟結構如果不加以改變,俄羅斯經濟增長將依然充滿不確定性。難怪總統梅德韋傑夫說:「不實現現代化,俄羅斯經濟就沒有未來。」俄羅斯因此試圖加快「矽谷」創新城的建設,真正轉變能源依賴型發展模式。

動用舉國資源建設「矽谷」

俄羅斯前總統普京和現任總統梅德韋傑夫都將建立新的知識型經濟體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梅德韋傑夫在去年年底發表的國情咨文中提出俄羅斯5大經濟發展戰略方向,其中包括俄羅斯應打造一個以「矽谷」及其他類似中心為原型的科技研發中心,從而使俄羅斯盡快走上一條創新發展之路。

目前,斯科爾科沃顯然與理想中的「矽谷」相去甚遠。白樺林、泥濘的田野,以及一些屬於一家政府農業研究所的倉庫,幾乎構成了這個未來「矽谷」所有的景象。不過,此地離俄羅斯正在大張旗鼓建設的斯科爾科沃商學院並不遠。由此可見,將斯科爾科沃選為矽谷所在地,表明俄羅斯政府希望藉助這個正在擴張中的新建商學院,把科技園區未來的科技研發和商業推廣緊密結合起來。

這所擴張中的商學院以及未來的矽谷都與一個人密切相關。他就是俄羅斯億萬富翁、石油商人維克塞爾伯格。他目前已被任命為俄羅斯「矽谷」項目領導人。維克塞爾伯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整個國家需要某種程度的突破,創新城的建設,不管從形式還是本質內容來看,將有望成為俄羅斯經濟發展的良好平台。」因此他將這座「矽谷」城的創建稱之為「一種經濟模式的試驗」,有助於重振俄羅斯的科技實力。

斯科爾科沃的開發管理將由政府資助的基金會負責建設和運營。基金會成員由政府資助的科技公司高管組成,其中包括現任俄羅斯納米技術公司總裁——當年富有爭議的俄羅斯私有化主管丘拜斯。這些成員也將捐資建設這座「矽谷」創新城。另外,俄羅斯政府已經任命諾貝爾獎得主若雷斯·阿爾費羅夫擔任「矽谷」學術負責人。此外,一個科學技術委員會將決定哪些公司可以進駐「矽谷」。

維克塞爾伯格表示,3年內,「矽谷」所需的基礎設施將建設完畢。支持者認為,一旦成功開發「矽谷」,科技成果將更容易實現產業化,從而有利於產生更多高技術行業巨子。為了更好地建設「矽谷」,維克塞爾伯格透露,將制定出該科研中心外方領導人的候選名單。他強調,如果沒有外國專家參與其中,研究中心的活動就會變成「閉門造車」,「我們希望在這個職位上看到一些權威而又富有商業經驗的外方人士。」

另外,梅德韋傑夫也要求政府為「矽谷」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他說:「我認為,我們需要考慮針對這一領域制定一個特別的法規制度。」

的確,俄羅斯對高科技行業缺乏相關的稅收鼓勵政策。雖然有過不少引入新法規的嘗試,但事實證明其中大部分收效甚微,有的存在缺陷,或者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科技教育儲備得天獨厚

俄羅斯媒體報道說,金融危機前幾年,由於信息技術服務有穩定的國內外需求,俄羅斯信息技術產業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遠超GDP增速。俄羅斯國家域名協調中心今年3月宣布,由於網民數量增加,2009年俄羅斯網站數量達到260多萬,比上年增加37%。

這其實都與俄羅斯充實的科技人才儲備有關。根據咨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統計,每千人中軟體開發人員的數量俄羅斯排名世界第一,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量排名第三,遙遙領先印度和中國。

俄羅斯知名軟體外包公司Auriga總經理安德烈·普羅寧對媒體表示,人們應該謹記,俄羅斯的科技潛能深深根植於其世界級的研發傳統。此外,俄羅斯還擁有一大批科學家、數學家和其他信息技術專家作為後盾。對於從事復雜的研發項目,這些人具有「遺傳」般的記憶力,他們還從前蘇聯時代的教育體系中繼承了非凡的工程技術創新能力。俄羅斯的競爭優勢還在於其高品質的教育和訓練,使學生專注於深層次的基礎知識。一旦情況需要,信息技術專業的畢業生能夠快速學習新技術,適應技術變革,而不是僅僅局限於當前的熱門技能。

得益於此,俄羅斯已經具備發展「矽谷」的有利條件。英特爾副總裁唐克銳曾這樣描述俄羅斯工程師:「他們是傑出的軟體開發人員,具備非凡的問題解決能力,基本功(數學和科學)極為扎實,他們有徵服難題的慾望,而不只是研究研究規格而已。」

目前,很多跨國公司都與俄羅斯存在軟體外包業務聯系。微軟、思科等世界知名高科技公司已經相繼宣布了在俄投資軟體開發產業的計劃。擬議的投資金額從1000萬美元到3億美元不等。

然而,俄羅斯人才流失也頗為嚴重。據加州矽谷俄羅斯商人聯盟AmBar預計,大約有3萬到6萬名俄語人才目前在美國矽谷就職。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谷歌聯合創始人之一的謝爾蓋·布林。布林出生於莫斯科,小時候隨父母移民到了美國。布林的父親是一名數學家,曾經在前蘇聯的計劃委員會就職,1979年他移民到了美國。難怪媒體評論道,這無疑是俄羅斯巨大的損失。

一些政府官員建議道,吸引俄羅斯人才返回的條件之一就是提供有品質的生活,比如在莫斯科郊外建立一個類似美國郊區的住宅小區。

發展前景依然存疑

全球知名反病毒公司——俄羅斯卡巴斯基創始人尤金·卡巴斯基說:「俄羅斯擁有大量軟體天才,但成功的企業很少。」

批評者認為,俄羅斯總是試圖通過自己的強大的國家力量超趕西方發達國家,這一理念尤其在政府部門根深蒂固。

的確,設立「矽谷」和選址決定背後起到關鍵作用的是俄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蘇爾科夫,他和梅德韋傑夫一起將成為整個矽谷計劃最主要的政治推動力源泉。政府也將為此投入兩億美元。

美國加州生命科學風投企業Helix聯合創始人扎耶特夫說:「對於美國矽谷的商業機制,我們無法預期這同樣能夠在俄羅斯發揮作用。」扎耶特夫也是AmBar咨詢會的成員。他說:「俄羅斯政府肯定會參與其中,因為這就是俄羅斯的工作方式。」

卡巴斯基說,他希望俄羅斯「矽谷」獲得成功,但政府職能必須只局限於稅收優惠和基礎設施建設。

扎耶特夫說,越少的政府控制,成功的可能性就會越大。他說:「如果政府控制風險基金,那真正的風投公司就不會來。」不過,蘇爾科夫表示,在這座創新城,官僚主義將遠離商業運營。

然而,斯科爾科沃計劃公布之後,對此表示質疑的聲音很多,甚至還包括批評梅德韋傑夫把這個項目作為自己的政績工程。在普京擔任總統期間,俄羅斯政府已經於2006年開始在包括聖彼得堡在內的4個地區設立了同樣以高科技開發為主的經濟技術特區,但至今沒有產生積極成果,4個特區基本轉變成房地產和商務樓開發項目。這也為斯科爾科沃項目的批評者提供了依據。

一些批評者甚至表示,俄羅斯又試圖將一些工程師和科學家束縛在一個所謂的創新城裡,但卻並不知道究竟干什麼。

不過,僅僅因此而否定俄羅斯「矽谷」計劃似乎也有失偏頗。事實上,高科技基地本身就意味著極高的風險和淘汰率。維克塞爾伯格強調斯科爾科沃計劃會更注重商業企業、包括國際和國內的風險基金的積極參與,並給出了5年到7年內園區自身財政獨立的預期。俄羅斯本身的科技研發實力、尤其是人力資本的儲備依舊雄厚,政府投入加上商界的全面參與——包括引進風險投資機制——斯科爾科沃的前景未必那麼暗淡。

⑥ 西方國家多擁護美國,俄羅斯是如何在西方世界的包圍中屹立不倒的

俄羅斯的綜合實力很強,所以在世界上屹立不倒。雖然美國有著很多的盟友但是對美國來說,一直想著稱霸全球實行霸權主義。但是俄羅斯的盟友不是很多,但是俄羅斯在世界上依然是一個影響力實力很強大的國家。俄羅斯即使在西方世界的包圍著也屹立不倒。


俄羅斯雖然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的不是很好,但是這並不能阻礙俄羅斯也是世界上實力強大的國家。對於俄羅斯來說在蘇聯解體後,繼承了蘇聯的軍事武器和科技實力。俄羅斯還有很大的面積和很多的資源。

⑦ 麻煩解決一下

1、國際合作與經濟全球化
3、說明了因為國際合作,市場價格受到供需關系的影響

4、科技、電子
5、
一、前 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推進和中國入世,我國高新技術產業所面臨的競爭環境和對象都發生了變化,我國高新區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如何加速高新區的發展,順利完成「二次創業」的目標,成為中國科技產業界的一大課題。研究和總結國外高技術園區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對我國高新區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951年,世界上最早的高技術園區誕生於美國,它就是聞名世界的「矽谷」。它的建設和發展對促進美國的高科技產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此,建設高技術園區成為世界各國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普遍做法,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建設高技術園區(我國稱為「高新區」)。在世界高技術園區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可以大致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世界高技術園區的發展十分緩慢,設區的主要是經濟發達的國家。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世界上僅有23家高技術園區,其中大部分分布在美國。第二階段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尤其是80年代中後期,伴隨著世界性新技術革命產業結構的調整,全球興起了一股建設高技術園區的熱潮。據不完全統計,到1992年,全世界已經發展到802個高技術園區。全世界的高技術園區主要分布在三個地理區,即: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代表的北美高技術區,以德國、英國、法國為代表的西歐高技術區和以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台灣為代表的東亞高技術區。三個高技術區各有特點,北美高技術區是以美國高技術園為典型,是純市場經濟的產物。西歐高技術區則以發展本土高技術為特徵。東亞高技術區則多為政府規劃的產物,且多以美國高技術園區為榜樣。由於各高技術園區所處的環境不同,它們之間的發展很不平衡,發展的狀況也各異,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
二、國外高技術園區的成功經驗
在眾多的高技術園區中,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園區,如:美國的矽谷、美國波士頓128高技術產業走廊、加拿大技術三角區、日本築波科學城、台灣的新竹科技園等,他們為世界高科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里,我們重點對美國矽谷進行剖析。
矽谷(Silicon vally)成立於1951年,是科學技術創新的產物,是美國半導體、電腦、微處理器等產品的誕生地,矽谷分布在長30英里、寬15英里的地區內,2003年有7000多家高科技企業,年營銷額2000億美元,且以每星期11家新企業的速度增長,許多國際著名公司,如:英特爾公司、IBM公司、HP公司、仙童半導體公司、先進微器件公司等都誕生在這里。所以,矽谷是全世界最早的、最著名的科技園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微電子工業中心。而在50多年前,矽谷所在地---舊金山以南的聖克拉拉縣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小縣城,矽谷當時是一片果園谷地,曾是果脯之都,只有製造業工人800人,其中一半在罐頭廠和食品廠工作 。是什麼原因使得當年的小縣城一舉成為當今世界矚目的科學園區呢?
筆者認為,矽谷的成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靠近大學。矽谷有3所本科大學,9所專科大學。這些大學的教授和研究生有許多科研成果,特別是斯坦福大學。斯坦福大學是一所能培養博士研究生和從事科學研究的大學,也是一所技術學科較強的工科大學。靠近大學,不僅有利於大學科技成果的轉化,而且有利於為企業的創新活動提供項目源、技術源和人才資源,從而促進企業的原始性創新。斯坦福大學為了鼓勵學者們與企業合作,制定了很好的政策,允許教授把利用學校財力、物力研究出來的成果獲得的專利權使用費的1/3留為已有[4] 。可以說,沒有斯坦福等大學,就沒有矽谷。
2.政府支持。矽谷是多種因素互動形成的自然產物,美國政府間接支持了這個自然產物的發展。這些支持主要是:(1)組織管理。由地方政府、銀行家、企業家、大學組成顧問委員會,進行重大決策,確定商業貸款項目,給予不同工業區和企業以各種鼓勵計劃。(2)科研經費投入。1958年,美國聯邦政府為了在高技術領域趕超前蘇聯,將科研經費增加到100億美元,且大量的軍事訂貨成了矽谷高技術產品的最大市場,從而加速了矽谷的發展。(3)特殊政策。在企業買地建廠房時,政府提供免稅政策;政府為新成立的軟體公司提供臨時的工作場所,或收取很少的租金,以減少投資風險;政府提供免費培訓計劃,以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4)物色人才。政府設有專門機構幫助企業尋找合適的員工,使有工作能力的人找到合適的工作。
3.風險投資。風險投資是高科技企業快速發展的催化劑,特別是對於那些在軍事市場以外的電子公司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與一般情況不同,矽谷最初的風險投資是來自自身產生的財富。矽谷第一批電子公司中的工程師和商人靠他們自己的經驗來證實創業過程的可行性,判斷新建公司的可能性,從而為下一輪新公司的成長投入資金和培育新的企業家。隨後,有許多金融等機構的風險投資進入了矽谷,風險投資不僅為幾百家新創建的微電子公司提供了創業資金,還對這些創建初期的公司提供咨詢並協助管理,從而促進了這些公司的迅速發展,同時也為締造輝煌的矽谷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 。
4.矽谷文化。技術革命常常與某種特定文化的出現有關,這種文化是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矽谷,這種文化存在於管理人員、工程師、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之中,它構成了矽谷領先的創新環境的人文基礎。矽谷文化具體地說,就是創新精神、競爭精神、冒險精神和企業家精神。M.Castells和P.Hall指出,企業家精神是矽谷文化的基本特徵,矽谷的大多數職業人員和工程師雖然在為大公司工作,但他們的榜樣依然是創立公司的青年領導者。由於他們有能力創新,有冒險精神創立新公司,從而成為百萬富翁。這種企業家精神和冒險精神文化提供了無休止衍生公司的土壤,從而培養了矽谷創新的持續力。另一個關鍵的矽谷文化就是進取性的競爭精神,這種競爭既在個人間又在公司間進行,這是為了保持領先的需要。創新精神主要表現在矽穀人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對從事尖端技術的責任感和對其事業的重要性的深刻認識 。正是這些積極向上的矽谷文化,營造了矽谷良好的創新氛圍,從而推動了矽谷的成功和飛速發展。
三、國外高技術園區失敗的教訓
以原蘇聯的西伯利亞科學城(以下簡稱「西伯利亞科學城」)為例。西伯利亞科學城是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科學城」的前身。在成立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發展十分緩慢。不少學者對它進行了分析,認為原因不少,既有體制方面的,也有機制方面的;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非政治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教訓。
1.自我封閉,缺乏相互交流合作的環境和機制。這是西伯利亞科學城失敗的關鍵所在。主要表現在:(1)科學城與工業企業聯系甚少。科學城的研究成果只是上報給科學院或發表在學術雜志上,只為其所在研究所的上級部門了解,而不是想方設法讓其研究成果與工業企業合作,進行產業化和應用;(2)科學城與外界缺乏溝通與交流。在上世紀70年代,科學城的科學家與外界科學家交流極少;(3)科學城內各單位之間很少進行交流和合作,因為科學城內各研究機構能夠自給自足;(4)科研人員之間缺乏交流合作。該科學城中,每個研究人員都在自己導師的指導下進行專項課題研究,而導師只直接對項目主管負責。
2.官僚化和政治環境變化,使科學家們的創新思想受到打擊,創新氛圍受到壓抑,從而削弱了科學城初期所具有的創造激情。
3.計劃經濟體制阻礙了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進程。(1)在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工業企業的生產只按照企業自己的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計劃和任務進行,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不感興趣,需求甚少;(2)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前蘇聯的計劃指標並不是根據科研機構的尖端項目研製設備的潛能來計算,而是依賴於在國際市場上可以獲得的技術而定,這從根本上喪失了將蘇聯的科研成果引入工業應用領域的機會;(3)負責有關工業企業的國家部委要求每個企業都依靠自己的研究機構,而不是依靠科學院,從而影響了工業企業與研究所的接觸。
4.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政府為使科學家們能集中精力從事研究,按照科學社區對西伯利亞科學城進行規劃和建設,使科學城與新西伯得亞政府以及產業工人隔離開來,他們之間缺乏相互交流和理解,從而造成了當地政府認為科學城是靠人為的移植,吸引莫斯科資金來酬謝無用的知識分子的.故而,當地政府以種種巧妙的方式給科學城設置障礙,限制科學城發展。
5.工作和生活環境差,西伯利亞科學城地處絕無人煙、完全未開發的森林之中,那裡有許多可以使人患腦膜炎的蛭蟲,冬天十分寒冷,也沒有鐵路交通,只有一條公共汽車線路,交通十分不便,且工作崗位少,住房十分緊張,高中或大學畢業的孩子們無法找到工作,只能與父母住在一起。所以,那裡的生活環境並不好,很多高素質人才不願意到這里工作,從而造成人力資源匱乏。
四、加速我國高新區發展的啟示
通過分析以矽谷為代表的高技術園區的成功經驗、以西伯利亞科學城為代表的高技術園區的失敗教訓,從中得出如下啟示:
1.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官、產、學、研結合的步伐。筆者認為,應從系統整合的角度來建立健全高新區技術創新體系,這個體系應該是一個以高新區管委會為創新組織者,以高新區內的企業為創新主體,以高新區內的科研機構和大學為重要的技術創新源和知識庫,以高新區內的生產力促進中心等中介組織為溝通知識流動的載體,以高新區所在地的金融機構、投資機構及企業為創新投資主體的創新推動網路。依託這個創新推動網路的平台,使技術創新體系中的各方都能充分溝通和交流,避免形成像西伯利亞科學城那樣的封閉環境,並利用資源,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達到「多贏」目的,從而加速高新區的發展。
2.高新區的管理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盡快地摒棄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舊觀念,以市場經濟的新理念為高新區內的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同時,要引導這些企業,特別是計劃經濟意識較濃的企業,盡快地從機制、制度和發展策略上走上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軌道。
3.政府要加大對高新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改善創新創業環境。首先,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為高新區的產、學、研項目提供更多的經費支持;其次,在政府采購中,要把更多的訂單和合同交給高新區的高科技企業,為這些企業提供更好的市場空間;第三,為高新區的發展營造一個更好的政策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使高新區能吸引和留住一批優秀的管理人才、科研開發及產業化人才。
4.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和創新氛圍。要通過各種途徑建設高新區的創新文化,提倡矽谷高技術園區的創新精神、競爭精神、冒險精神和企業家精神,同時營造一個「鼓勵成功,容忍失敗」的良好環境,使教授和學生們走出教室,研究員走出實驗室,走進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創新創業。
5.進一步加大開放和交流的力度。一方面,高新區管委會要與所在地政府多溝通,多交流,要想方設法取得當地政府及其各個部門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高新區的管理者和企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要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和合作,這有利於整合和優化配置資源,加速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6.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建立健全投融資體系,使風險資本有退出機制。高投入、高風險是高科技產業的重要特徵之一。由於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銀行基本走上商業化運作,為了減少風險,銀行很難像以前那樣貸款給高風險的高科技產業。因為商業銀行的信貸支持是一種准固定回報制度,而高科技中小企業獲得的資金應該是高風險、高回報的制度。所以,必須建立健全投融資體系,解決風險資本的退出通道問題。我國已經建立的主板市場和中小企業板市場,為科技企業的融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中小企業板市場,它的建立是形成我國風險投資體系的關鍵環節,因此它是風險資本撤出的最佳渠道。但是,就中國金融市場的客觀實際,風險資本的退出通道不能只關注中小企業板市場,還應考慮其他方式作為退出機制起步階段的有效退出途徑。筆者認為,還應該培育一個第三層次資本市場,就是櫃台交易系統(OTC),從而在我國建立一個完善的投融資體系。為了能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們需要逐步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同時輔以嚴格的監管措施,為我國的風險投資營造一個可靠、獨立的法治環境。

⑧ 俄羅斯的工業

一 概況

十月革命前的俄國,工業很不發達,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僅佔1/3,而工業部門結構中又以輕工業為主,其產值約占工業總產值的2/3。本來就十分落後的俄國工業,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後外國武裝干涉及國內戰爭的破壞,瀕於崩潰的邊緣。國內戰爭結束後,在國民經濟恢復基礎上,蘇聯通過實現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決議。決議明確規定,工業化的總路線的基礎就是從重工業開始。從發展重工業的核心,即機器製造業開始,這實際上就是偏重於甲類工業,即生產資料生產。 [1]
在這個方針影響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作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的俄羅斯具有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具體分為八大工業部門:燃料動力工業;冶金工業;化學和石油化學工業;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工業;建築材料工業;森林、木材加工和紙漿造紙工業;輕工業;食品工業。[2]
工業在俄羅斯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俄羅斯工業的特點是:重工業發展始終占優先地位,同時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逐漸涌現出許多新興工業部門。工業生產集中程度很高,這是俄羅斯生產力布局政策的結果。在工業生產中,俄羅斯把工業部門分成幾個綜合體來進行計劃和組織發展。這幾種綜合體是:燃料動力綜合體、冶金綜合體、機器製造綜合體、化學森林綜合體、建築綜合體、社會綜合體和東部的區域性生產綜合體。 [3]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有企業私有化的過程分為兩個階段:1992年秋至1994年6月為第一階段,1994年7月起進入第二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俄羅斯的工業發展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第一階段私有化時期,經濟上徹底打破傳統的計劃體制,並以國有企業為突破口,通過私有化形式開始大規模的市場經濟改造。這一階段實行的是無償私有化。外國投資者可以參加拍賣、競賣和投資招標,以及購買私有化證券。到1994年6月底,70%的工業企業,其中包括2萬個大中企業已轉入股份化;小私有化比例達75%;農業中私有化企業和個人副業產值已達86%;非國有制經濟已佔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就業人數達到4000萬。從1994年7月1日起推出第二階段私有化計劃。這一階段私有化的特點是從無償私有化轉為有償私有化,從追求政治目標轉向注重經濟效益,刺激生產投資。 [4]

二、 主要工業部門

1.燃料動力工業
燃料動力工業是建立在俄羅斯本國資源基礎上的強大工業部門,俄羅斯的煤、石油、天然氣、泥炭、鈾礦的儲量在世界上均處於前列。燃料動力工業是俄羅斯國民經濟的基礎部門之一,它包括電力工業和燃料工業。
俄羅斯電力工業由熱電站、水電站和原子能電站三大系統組成。20世紀90年代以來,電力工業的企業數在增加,發電量逐年減少。原子能電站的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1%~12%之間。熱電站發電量的比重出現下降的趨勢,水電站發電量的比重在上升。在工業部門中,電力工業的盈利較高。
俄羅斯燃料工業分為石油工業、天然氣工業和煤炭工業。
(1)石油工業
蘇聯的石油開采重點由西部向東部轉移,二次大戰後由亞塞拜然的巴庫油田轉向伏爾加-烏拉爾地區,20世紀70年代又向東轉移到西西伯利亞的秋明地區,這里有全俄最大的,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薩莫特洛爾油田。秋明地區的石油開采量佔全俄總開采量的66%。
俄羅斯石油股份公司(РОСНЕФТЬ)成立於1995年9月,是國有控股石油公司,其前身是蘇聯石油部及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該公司1996年擁有石油儲量為14.83億噸,石油產量為1300萬噸,石油加工量為450萬噸。1995年時雇員人數是6.988萬人。公司董事會由總裁董事長、國家部委、子公司、地方行政長官共12人組成。俄羅斯石油公司設有8家石油生產公司、9家煉油廠、12家油品銷售公司及其他公司。12家子公司是:⑴阿爾漢格爾斯克地質公司(Архангелскгеолдобыча),從事石油勘探、開發和加工。⑵克拉斯諾達爾石油有機合成公司(Краснодарнефтеоргсинтез),成立於1950年,從事石油勘探、開發和加工、現有雇員1497人。⑶莫斯科石油和潤滑油廠(Московский завод для нефти и смазок),成立於1925年,現有雇員366人。⑷捷爾姆石油公司(Термнефть),從事與熱采有關的各項研究和試驗。⑸共青城煉油廠(Комсомольский НПЗ),成立於1950年,位於阿穆爾州共青城,現有雇員916人。⑹普爾石油天然氣公司。⑺斯塔夫羅波爾石油天然氣公司。⑻克拉斯諾達爾石油天然氣公司。⑼卡萊姆石油公司。⑽達吉斯坦石油公司。⑾薩哈林海洋石油天然氣公司。⑿圖阿普謝煉油廠。此外,俄羅斯石油公司還有一些對外合作機構,包括中央地球物理國外勘探公司、油氣計算中心。經營范圍是石油、天然氣及其他礦藏普查、勘探、開發、運輸及加工;石油產品、石化產品及其他產品生產;石油、石油產品及其他產品銷售;投資活動(包括有價證券業務);對外經貿、進出口業務;完成聯邦國家及地區消費者的訂貨。 [5]
東西伯利亞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ВОСТСИБНЕФТЕГАЗ),成立於1994年4月,經營范圍是地球物理勘探、區域性勘探和詳查、鑽井、開發以及石油天然氣供應。公司董事會由董事長、國家部委、地方行政官員及子公司代表共9人組成。東西伯利亞石油天然氣公司設有3家子公司:葉尼塞地球物理公司,位於葉尼塞斯克;葉尼塞石油天然氣地質公司,位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東西伯利亞石油天然氣銷售公司。 [6]
(2)天然氣工業
全俄共有17個天然氣開采區。秋明州是全俄最集中最大的天然氣開采地,占天然氣開采總量的92%。天然氣工業相對比較穩定。天然氣儲量集中在烏拉爾的奧倫堡氣田和西西伯利亞的馬連戈伊、揚堡、扎波利亞爾、麥德維熱5個大氣田。天然氣開采工業集中程度高,85%的開采量是由3個大型企業進行的,它們的年開采量都在500億立方米以上。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Газпром),是蘇聯解體後在蘇聯天然氣工業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儲量和開采量方面是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生產企業,也是世界最大天然氣公司。年開采量在100億~500億立方米的企業有2個,年開采量在10億~100億立方米的企業有7個,而年開采量在10億立方米以下的小型企業有16個。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向國內的天然氣供應量已佔俄羅斯能源總供應量的一半以上,向西歐的天然氣年出口量約1200億立方米,外匯收入超過150億美元,它控制了24%的歐洲天然氣市場。此外,向獨聯體國家每年約出口800億立方米。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主要從事天然氣勘探、開發、生產、加工、儲運以及銷售,還從事多種經營,包括旅遊業、農業、航空以及通訊等業務。俄羅斯的氣田和凝析氣田均由該公司開采,其產量佔全俄總產量的95%以上。對天然氣的生產和銷售完全實行壟斷。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繼承了蘇聯統一的供氣系統,擁有21個天然氣生產企業、9個研究所、6個工程局、6家服務公司,直屬企業和子公司的職工總計36萬人。蘇聯時期的統一供氣系統十分龐大,包括200個氣田和凝析氣田;22.6萬公里的輸氣干線;407座壓氣站,總安裝功率達5900萬千瓦;46座地下氣庫,總有效容量800億立方米;4500個配氣站;6家天然氣加工廠。統一供氣系統的調度中心在莫斯科。蘇聯解體後,統一供氣系統照常運行,俄羅斯以外的有關設施,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租用。除獨聯體各國外,與歐洲、美洲、非洲等地區約70家公司進行合資經營。 [7]
(3)煤炭工業
俄羅斯煤炭資源豐富,其探明可采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2%,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居第三位,預測儲量超過50000億噸。煤炭品種比較齊全,從長焰煤到褐煤,各類煤炭均有。俄羅斯主要煤炭基地有西西伯利亞的庫茲涅茨礦區、歐洲東北部的伯朝拉煤礦區、東西伯利亞的坎斯克一阿欽斯克礦區和莫斯科郊區礦區。大型煉焦煤基地在庫茲涅茨和伯朝拉。較大的露天煤礦基地有烏拉爾的科爾金諾、博戈斯洛斯克、沃爾昌斯克礦區;西伯利亞的坎斯克-阿欽斯克、伊爾庫斯克和庫茲涅茨克煤田;遠東的萊奇哈、薩哈林。在煤炭工業中,大中型煤礦占優勢地位。年開采量在100萬噸以下的小型煤礦有6個;年產量在100萬~500萬噸的煤礦有14個;年產量在500萬~1000萬噸的煤礦有10個;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大型煤礦有9個。 [8]
俄羅斯煤炭資源的最大缺陷是地區分布極不平衡,3/4以上分布在俄羅斯的亞洲部分,煤炭產地與大量需求煤炭的工業地區相隔遙遠,運輸落後制約了煤炭工業的發展。煤炭工業的盈利率很低,也影響著自身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後,蘇聯曾大力發展露天採煤。90年代以來,俄羅斯的露天採煤量占煤炭總產量的比重有所下降。歐洲部分儲量地理分布如下:46.5%的儲量在俄羅斯中部,即庫茲巴斯煤田;23%的儲量在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疆區,幾乎都是褐煤,適於露天開采。此外還有一部分動力煤分布在科米共和國(82億噸),羅斯托夫州(65億噸)和伊爾庫茨克州(55億噸)。
煤炭是俄羅斯東西伯利亞、西西伯利亞、遠東和烏拉爾等幾個大型地理經濟區的主要燃料。這些經濟區中的個別地區,像遠東地區的濱海邊疆區長期以來燃料供應短缺,致使經濟發展受到制約,對勞動力就業、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保障均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在俄羅斯的地理經濟區中僅有7個是煤炭產區,而有5個地區是煤炭主要消費地區。在7個煤炭產區中,像西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和北高加索3個地區實際上煤炭完全可以自給。而其他4個地區,尤其是烏拉爾和遠東地區,需要一部分外運煤炭。這些地區所需的煤炭品種和質量,光靠自產煤量是不夠的。因此,每年大約有1/4的煤炭產量,約4000萬噸至5000萬噸需要在各地區間相互調配,平均運距達1000公里,最長運距達3000公里。俄羅斯煤炭工業改革政策是1993年出台的。從1993年起,俄羅斯煤炭工業的市場競爭就已形成,從而保證了有支付能力單位的需求。當時還出現了能夠自籌資金的私營煤炭公司。
煤炭工業有72個煤炭生產股份公司(不含子公司),其中24個為聯邦股票控股公司和6個國營煤炭開采聯合企業。俄羅斯煤炭工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現有井工礦和露天礦的生產能力在降低。據俄羅斯科學院經濟所的數據,未來天然氣的價格將不斷上升,而煤炭企業經過重組以後,其生產費用會不斷下降,因此各地區的煤價應當低於天然氣價格。在現階段,煤炭工業主要的改革任務是,根據增長的需求,制定煤炭工業發展目標;以最快的速度關閉嚴重虧損企業和解決與此相關的社會問題;制定有效的由國家調控私人煤炭公司的靈活機制。俄羅斯有60%的煤產量來自私人煤炭公司,所以改革要完成的任務之一是有效地調節市場經濟下煤炭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因此,地下資源利用、確保煤炭穩定而充分供應、改進立法和規范權力范圍,是國家調控的重點。根據條件修訂現有的政策包括:煤礦安全規程以及煤炭企業技術操作和設計定額。在要求俄羅斯動力部對煤炭工業加大調控力度方麵包括:幹部培訓,實施部門和部門間科技發展綱要,支持和發展部門科學研究和設計製造院所的倡議。俄羅斯煤炭工業部門下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創造擴大再生產的條件,提高煤炭生產潛力。根據俄羅斯2020年動力戰略以及聯邦「動力有效經濟」的目標規劃,到2005年煤炭產量應達到3億噸,到2020年必須達到4.3億噸。為完成發展規劃所規定的總生產能力,到2005年以前,需投入資金671.4億盧布(按2001年盧布比價計)。上述資金來源,既靠企業自有資金,又需要來自聯邦政府的預算資金。預算外資金總額494.2億盧布,將主要來自企業自有資金(折舊提成和利潤),以及來源於引資和銀行貸款。
2.冶金工業
冶金工業是俄羅斯的傳統工業部門,俄羅斯擁有豐富的鐵礦,黑色冶金是工業的骨幹部門。冶金工業分為兩大門類: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大型冶金中心在西北區、中央區、烏拉爾、庫茲巴斯、伏爾加沿岸和西西伯利亞。大型冶金企業有: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克里沃羅日、新利別茨克、西西伯利亞、切列波維茨、車里雅賓斯克等。其中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基地規模最大。在煉鋼部門,生產工藝得到某些改進。黑色和有色冶金部門的產品盈利率和資產盈利率均高於整個工業。俄羅斯的有色金屬工業有煉鋁、鎳、鉛、鋅、銅等工業。在安卡拉有大型煉鋁廠。在有色冶金工業中,錫、銻、汞冶煉業不發達,俄羅斯是這些有色金屬短缺的國家。

3.化學和石油化學工業
俄羅斯化學和石油化學工業的布局也在由西部向東部地區轉移。俄羅斯的東部地區,特別是西伯利亞和遠東擁有極其豐富的油氣資源、森林資源、食鹽和磷灰石等,對發展化學工業提供了有利的資源條件。20世紀70~80年代,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建立起十幾座石油加工廠,年加工能力一般都在600萬~1200萬噸石油。全俄最大的鄂木斯克石油加工廠年加工能力為2000萬~2200萬噸石油。俄羅斯的化學和石油化學工業主要分為5個部門:基礎化學,產品主要是硫酸、純鹼、燒鹼和化肥;化學纖維和紗線;合成樹脂和塑料;合成橡膠和輪胎工業。重點發展化肥、新型結構材料和化學纖維。

4.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工業
機器製造業是俄羅斯工業的核心,是科技進步的基礎,它為工業本身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提供技術裝備,對國民經濟的技術現代化起著關鍵的作用。蘇聯長期以來一直以超越整個工業部門的速度發展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工業。俄羅斯機器製造業的一個特點是生產高度集中,並且具有高度壟斷性。據官方統計,在整個工業中壟斷企業有420個,其中256個在機器製造業。機器製造業的另一個特點是它的生產與軍事化密切相關,有80%的機器製造企業與軍工生產相關。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部門的企業數增加很快。機器製造業的分部門主要為:重型動力和運輸機器製造業;電機工業;機床製造和工具工業;電子計算機和儀表製造業;汽車工業;拖拉機和農業機器製造;家電工業。在整個機器製造業中,俄羅斯把機床製造業、電子計算機和儀表製造業、電機工業和電子工業作為科學技術進步的催化部門。俄羅斯消費市場最為暢銷的家電產品主要有四類,即電視機、冰箱、錄像機和洗衣機。
受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俄羅斯家電工業一直處境艱難。從內部因素看,由於資金短缺,企業無力進行技術更新改造,自產家電的綜合競爭力弱,在質量、性能、外觀上遠遠落後於同類進口產品。從外部條件看,在實行外貿自由化的同時,政府未採取必要的民族工業保護措施,國外家電大量湧入俄羅斯市場,致使本國家電行業受到嚴重沖擊。比較知名的電視機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並擁有一批小有影響的國產品牌。例如,莫斯科市《紅寶石電視機廠》的「Рубин」;沃龍涅什地區《電信股份公司》的「Рекорд」;聖彼得堡市《彩虹股份公司》的「Радуга」;諾夫哥羅德地區《量子聯合生產公司》的「Садко」等。這些品牌電視機一般採用世界流行款式和設計,引進外國的主要部件在俄羅斯進行組裝,技術性能和外觀造型上均有了很大改觀,價格水平也基本與國外同類產品持平。洗衣機生產廠家也基本分布在歐洲部分,例如,下諾夫哥羅德州的《斯維爾德洛夫生產聯合公司》、別爾哥羅德州的《斯塔爾奧斯科爾工廠》和基洛夫市的《維斯塔股份公司》。市場上比較知名的國產洗衣機品牌有「Вятка-Алена」、「Ока-9」、「Фея」、「Малютка」和「Сибирь」等,以手動、小容量、軟塑機殼為主,而半自動、全自動機型比重不足10%。由於價格、性能和質量等原因,這些機器的主要用戶是低收入階層。莫斯科市的大部分俄產洗衣機的平均價格約在30-100美元之間。冰箱企業主要有莫斯科市的《吉爾股份公司》、斯摩棱斯克市的《艾斯別爾戈股份公司》、奧倫堡州的《奧爾斯克機械廠》、利佩茨克地區的《利佩茨克鋼鐵企業》等。市場上能見到的國產冰箱品牌有「Stinol」、「Зил」、「Саратов」、「Смоленск」、「Орск」和「Ока」等,其售價大致在80~140美元之間。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俄羅斯對部分進口商品實行質量和安全認證制度,看其是否符合國家標准所規定的安全要求,是否持有相應的商檢證明。俄羅斯每年都對進口稅率進行較大幅度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情況。家電進口稅率呈明顯攀升趨勢。

5.建築材料工業
建築材料工業是俄羅斯的傳統工業部門之一。各地區都擁有生產建築材料的原料,建築材料工業主要分布在工業發達的中央區、伏爾加河流域和烏拉爾地區。建築材料工業的下屬分部門有:水泥工業、鋼筋混凝土構件和配件工業、牆材料工業、建築陶器工業、聚合原料製造的建築材料、非礦物建築材料工業和玻璃工業。在水泥生產行業,小企業(年平均生產能力在50萬噸以下)較多,有27個,它們占本行業企業數的48%,而生產的水泥占水泥總產量的13%。大型企業(年平均生產能力在200萬噸以上)有10個,占這一行業企業數的17.8%,生產的水泥占總產量的43%。「斯巴斯克水泥廠」是俄羅斯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其他大型水泥廠還有:「礦山工廠水泥廠」、「舒羅夫斯基水泥廠」、「沃爾斯基水泥廠」等。

6.森林、木材加工和紙漿造紙工業
俄羅斯是世界上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為森林、木材加工和紙漿造紙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資源基礎。這一部門也是俄羅斯的傳統工業部門。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一部門的企業數逐年增加,在私有化過程中,企業數大量增加。這一部門在工業生產性固定資產總額中所佔的比重為4.3%,僅高於輕工業所佔的2.5%。森林、木材加工和紙漿造紙工業的主要分部門有:森林採伐工業、木材加工工業和紙漿造紙工業。俄羅斯現有傢具生產企業約3500家,其中550家大型企業的產值約占整個國內傢具工業產值的80%。本國傢具企業面臨兩方面的困難。一方面,傢具生產設備和國內緊缺配件的進口關稅偏高,妨礙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以提高產品質量。另一方面,一些國產和進口傢具原材料以及國內能源價格的上漲,造成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價格接近進口產品,從而失去了市場競爭力。

7.輕工業
輕工業一直是一個薄弱的工業部門,它的發展速度緩慢,設備陳舊落後。輕工業部門多為中小企業。輕工業部門所擁有的固定資產份額最小,在各工業部門中僅佔2.5%。輕工業部門分為紡織工業,縫紉工業,製革、皮毛和製鞋工業。據預測2010年俄羅斯輕紡行業發展目標主要是將國產的有競爭力的產品在國內市場上佔有的份額提高到55%。俄羅斯輕工業有能力在亞麻、毛、皮革、皮毛和化纖面料市場方面保持領先地位,但服裝、針織面料和鞋等產品落後於國外。在國外市場,俄羅斯出口產品主要是匹布。

8.食品工業
食品工業主要包括:糧食食品製造業、肉類食品製造業、奶類食品製造業、魚類製品工業、砂糖和糖果製造業、各種飲料製造業、制油和制鹽業等。俄羅斯的麵粉工業主要分布在伏爾加河流域區、北高加索區和中央黑土區等糧食主要產區,主要的麵粉工業中心有薩拉托夫、車里雅賓斯克和奧倫堡等。油脂工業主要分布在北高加索區、中央黑土區、伏爾加河流域區等向日葵主要生產地區。罐頭工業主要分布在中央區、中央黑土區、北高加索區等地。其中,水果蔬菜罐頭工業集中在北高加索區,肉奶罐頭工業集中在西北區、加里寧格勒州、中央區、西伯利亞區等地,魚罐頭工業主要集中在漁業發達的遠東區、北方區和加里寧格勒州。俄羅斯除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城市設有專門的糖果點心加工企業外,一般的麵粉、糧食加工企業也生產糖果糕點。俄羅斯的肉類製品加工工業主要分布在中央區、北高加索區、伏爾加河流域區、西西伯利亞區,這些地區約佔俄羅斯肉類生產的半數以上。莫斯科、聖彼得堡是俄羅斯最大的肉類加工中心,其加工能力大大超過本地區的原料供應能力,因此,不得不依靠遠距離調運牲畜。俄羅斯的製糖工業主要分布在甜菜主要產地北高加索區以及中央黑土區和中央區,主要的製糖中心有沃羅涅日、圖拉等。
[1] 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區集中了蘇聯紡織工業1/2以上,機械工業1/5。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西北區是蘇聯重要的加工工業區,精密機械製造、機電、化學和有色冶金等部門均較發達。北方區木材採伐、鋸木製材、經濟用材運出量和制漿造紙工業均居蘇聯的首位。烏拉爾區的採煤業居蘇聯第二位。
[2] 俄羅斯東部包括西伯利亞和遠東,面積為1276.59萬平方公里,佔俄羅斯領土面積的2/3以上。近年來東部的地位越來越高。俄羅斯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聯邦,東西兩大部分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差很大。歐洲部分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產值佔全俄羅斯的3/4以上。可是,歐洲部分因其資源有限,經濟進一步發展受到很大限制。而東部地區卻擁有各種各樣蘊藏量極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這里的工業基礎薄弱,部門單一,資源遠未得到充分利用。為了改變這種生產力布局的不合理狀況,俄羅斯實行了工業東移政策,稱之為「綱領性政策」。俄羅斯經濟對東部地區的依賴日益增強。東部地區在增強其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保障出口都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在將是「亞太時代」的21世紀,俄羅斯更為重視其東方的發展。http://www.dqpi.net/wyx01/homepage/ru_window/guoqing/jingji.htm.
[3] http://www.dqpi.net/wyx01/homepage/ru_window/guoqing/jingji.htm.
[4] 崔啟明:《俄羅斯國有企業私有化情況》,載於《社會主義研究》,1997年第1期。
[5] http://www.oilchina.com/syswsc/gwdsygsgk/zhsygs/elssygfgs.htm.
[6] http://www.oilchina.com/syswsc/gwdsygsgk/zhsygs/dxblysytrqgfgs.htm.
[7] http://www.oilchina.com/syswsc/gwdsygsgk/zhsygs/elstrqgygfgs.htm.
[8] 參見 歐亞研究網。

⑨ 普京對俄羅斯的歷史功績,能與彼得大帝相提並論嗎

彼得大帝是沙俄在17世紀迅速崛起的關鍵人物,他為深居內陸的沙俄獲得了波羅的海出海口,建立了港口城市聖彼得堡,開創了沙俄的西化也就是現代化歷程,為沙俄成為了近代化強國和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做出了卓越貢獻。而當今的普京便是21世紀的彼得大帝,他對俄羅斯做的貢獻絕不亞於彼得大帝曾對沙俄的貢獻。

俄羅斯還頒布了許多惠及國內少數民族的政策,為維護國家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普京也在少數民族人群當中為自己贏得了崇高的威望。普京還進行了綜合性的經濟改革,大力提升以信息技術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農業產量得到了一個迅速的提升,摘掉了貧窮國的帽子,持續長達10年的高油價為俄羅斯經濟的持續增長注入了活力,人均水平已經達到了中國最富裕省份廣東省的人均水平。外交上,普京為了支持阿薩德,果斷出兵敘利亞,收復克里米亞,與沙特、伊朗等中東國家建立了穩定的外交關系。俄羅斯女人要嫁就要嫁像普京一樣的男人,普京為全俄羅斯帶來的是大國的尊嚴和榮譽。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怎麼創造科技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9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