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航空公司的飛行員,真的是從戰斗機飛行員轉業過來的嗎
這應該是真實的情況,不過實際肯定沒有那麼誇張,不可能整個航空公司的飛行員都是戰斗機飛行員轉業過來的,應該是部分或者少數人存在這樣的情況。之所以會被傳的沸沸揚揚,還要感謝台風「山竹」的造勢和人們對於戰斗民族一貫的特殊情懷。
即便飛行員有很過硬的駕駛技術,但在惡劣的天氣中不僅對人對飛機本身也是一種嚴峻的考驗。誰知道這架飛機在這次航行中,能不能頂的住惡劣天氣的考驗呢?當然我還是選擇相信戰斗民族,不過希望他們能夠充分考慮到乘客的安全,不要盲目的一時興起的全然不顧惡劣天氣條件冒險飛行。
㈡ 蘇聯人幫了我們多少
蘇聯援華指的是蘇聯對當時的中華民國的政府和新中國的人民政府採取的援助形式,是屬於外交手段的系列。
抗戰時期
應中國政府邀請,自1937年11月開始,蘇聯政府陸續派遣軍事顧問和技術專家來華。僅武漢抗戰期間,援華蘇聯軍事專家達3665人,軍事顧問200多人,在中國服務的蘇聯總人數約5000人(含志願飛行人員)。參與援華的軍事顧問中,包括蘇聯衛國戰爭中著名的朱可夫、巴季茨基、崔可夫、雷恰戈夫、日列加夫等蘇聯元帥和將軍。僅1938年5月至8月的武漢空戰中,蘇聯空軍志願隊與中國空軍9次並肩作戰,共擊落日機62架,給日空軍以有力打擊。蘇聯空軍志願隊大隊長等15名空中勇土,為中國的抗日戰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們也應注意到:蘇聯對華援助的目的主要是使中國緊緊纏住日本,使其不能北進,防止由此導致日本對蘇聯進攻。蘇聯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始終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內,1939年起蘇聯開始放慢援助計劃執行速度。1941年4月13日,蘇聯不惜犧牲中國利益,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實際上停止了對中國的援助。中國的抗戰也支援了蘇聯。中國死死拖住了日本侵略軍的主力,挫敗了日本「北進」計劃。日軍1938年7月之所以放棄對蘇作戰的張鼓峰進攻計劃,一方面是由於進攻失敗,更重要的原因則是由於中國的英勇抗戰。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決定出兵抗美援朝,並派周恩來、林彪赴蘇聯洽商武器問題。斯大林急切地希望中國參戰,表示可提供所需各種武器。
蘇聯援助
中國入朝部隊出發前,10月13日毛澤東致電在莫斯科的周恩來,希望他向斯大林交涉,所取得的武器最好採用租借方式,蘇方卻要將裝備折價算作對華貸款。1951年2月,周恩來與蘇聯駐華軍事總顧問扎哈羅夫大將在北京簽訂了關於蘇聯向中國政府提供軍事貸款的協定,規定以1950年10月19日中國出兵抗美援朝為界,此前訂貨以全價付款,此後以半價付款。對此,蘇方的解釋是援朝應「共同負擔」,兩國各出一半的錢。當時中國對朝鮮的全部人力物力援助都是無償的,蘇聯卻對武器款斤斤計較。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斯大林也曾無償提供過部分裝備,主要是為了彌補雙方不愉快而做出的政治姿態。此間蘇聯提供的陸軍裝備,幾乎全部是二次大戰用過的舊品。如蘇軍已裝備AK-47自動槍,對華只提供波波沙-41沖鋒槍。蘇軍已逐步用T-54坦克換裝,便把淘汰下來的3000餘輛T-34運到中國,許多車體上還留有對德作戰時的彈痕,只是刷上一層新漆。蘇聯起初對華提供的七個師空軍裝備,有六個師配備米格—9這種1946年蘇聯研製出而感到不滿意的第一種噴氣式戰斗機。中國空軍領導人認為其無法同美軍F-84交鋒,更不能抗衡F-86,為此同蘇聯顧問發生爭吵。斯大林考慮到兩國關系,才於1951年5月兩次致電毛澤東致歉,並無償送給372架米格—15。中國接受蘇援第一批武器後,將三個師裝備無償轉交朝鮮人民軍,斯大林聞訊後為顯示其更高的風格,決定再無償對華援助20個陸軍師的武器。1952年,蘇聯決定將60架伊爾-28輕型噴氣式轟炸機賣給中國,這也是斯大林在世時唯一對新中國提供的現役新式裝備。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蘇聯總共向中國提供了64個陸軍師、23個空軍師的裝備,大部分裝備系有償(半價)提供,就此中國欠下蘇聯軍火債30億人民幣,在當時摺合13億美元。1955年蘇軍從旅順撤退時,又移交了折價9.8億人民幣的裝備。這些軍事欠款,佔了中國對蘇欠款總額的六成以上。解放軍掌握這些武器,對於迅速提高戰術技術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1970年毛澤東會見金日成時說:「我看還是要感謝蘇聯,它總幫助了我們軍火和彈葯嘛,算半價,還有汽車隊。
社會主義探索時期
蘇聯領導人中間赫魯曉夫對華援助的質量最高、意義最重大中蘇關系破裂後的很長時間里,國內曾出現一種傳說,即稱斯大林時期援華慷慨熱情,赫魯曉夫則扮演了撕毀援助合同和「逼債」的角色。其實,若是仔細研究歷史檔案和親歷者的回憶,在蘇聯歷屆領導人中,對華提供援助最多且質量最高者恰恰是赫魯曉夫。
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臨終前沒有明確指定接班人,這使蘇聯領導層出現最高權力的爭奪。同年9月,赫魯曉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其地位還不能同斯大林擔任的總書記相比,急需得到中共的支持。據俄羅斯解密的檔案記載,1954年9月赫魯曉夫首次來華前主持召開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決定對華大幅增加援助作為禮物。伏羅希洛夫發言稱這是蘇聯經濟難以承受的,赫魯曉夫則說非如此不能使中國人感受到友誼。果然,在這次來華參加新中國成立5周年慶典期間,赫魯曉夫改變了斯大林過去的大國沙文主義做法,廢除了中蘇關系中一些不平等約定,議定從旅順撤軍和交還基地。對於提供常規武器,蘇聯也改變了斯大林時期主要提供已淘汰的舊品的做法,改為提供現役新裝備樣品和生產技術。
1954年11月起,蘇聯向中國提供了米格—17樣品及全套資料,中國於1956年仿製成功命名為殲—5殲擊機。1955年1月以後,蘇聯向中國轉交了AK-47自動槍、C-41半自動步槍、捷克加列夫輕機槍等技術資料,中國於翌年分別仿製成56式沖鋒槍(實際應稱自動步槍)、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輕機槍。蘇聯還提供了現役的T-54A坦克和各種火炮的樣品圖紙,中國仿造成功後命名為59式坦克和帶「5」字頭的各式火炮。中國軍工水平就此於50年代後期又實現了一次代的飛躍,在常規裝備領域已接近或達到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
赫魯曉夫時代對中國提供的最重要的援助,是幫助建造核彈、導彈生產企業和相應技術。1954年赫魯曉夫
來華時,毛澤東曾提出過是否能在核彈、導彈技術方面提供幫助,蘇方採取了婉拒態度。1956年東歐出現反對蘇聯控制的波蘭、匈牙利事件,1957年6月蘇共黨內莫洛托夫等元老又要求推翻赫魯曉夫,赫魯曉夫在掌握軍隊的朱可夫主持下打倒了多數中央主席團成員,卻未擺脫內外交困的處境。同年7月上旬,赫魯曉夫派主席團委員米高揚來華介紹情況,希望中共中央對他表示支持。毛澤東連夜主持開會研究,中共中央最後決定為照顧中蘇關系,並考慮到赫魯曉夫是當時蘇共領導中比較好打交道的一位,公開表態支持蘇共中央的決定。鑒於赫魯曉夫在政治上有求於中國,7月18日聶榮臻提出,應利用這一機會交涉核技術援助,周恩來請示毛澤東後馬上做出安排。此次蘇方反應空前迅速,7月20日蘇聯駐華總顧問阿爾希波夫代表政府做出同意答復。據前些年已經解密的俄羅斯檔案記載,赫魯曉夫不顧軍方堅決反對,決定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生產技術,幫助建立核工廠。
1957年9月,聶榮臻所率的中國代表團訪蘇,赫魯曉夫在確認毛澤東同意訪蘇的消息後,同意簽訂了中蘇國
防新技術協定。同年11月,毛澤東到莫斯科參加了六十一國共產黨、工人黨會議,在大會發言中表示了支持赫魯曉夫戰勝「反黨集團」,同時擁護蘇聯在社會主義陣營的「為首」地位。從同年末開始,蘇聯開始履行協議,對華提供了P-2導彈作為中國導彈事業的起步的最早樣品。翌年,蘇聯又向中國提供了所需核工業設備,並派出近千名專家,建成了湖南和江西的鈾礦、包頭核燃料棒工廠及酒泉研製基地、新疆的核實驗場,中國正式進入了核工業建設和研製核武器的新階段。
㈢ 俄羅斯武裝部隊有多少人
俄羅斯武裝力量由戰略火箭軍、陸軍、海軍和空軍組成。現役部隊編制人數約113.41萬人(其中國防部及直屬部隊33萬人)。戰略火箭軍約10萬人編有5個火箭集團軍,19個火箭師。每個火箭集團軍下轄若干個火箭師,每個師下轄若干個火箭團,每個火箭團通常有6—10個火箭營,每營有1個發射連。陸軍約34.8萬人。編有5個集團軍,6個軍,37個師。陸軍平時編為軍區、集團軍、軍、師、旅、團、營等單位。戰時編有方面軍一級組織。 俄羅斯陸軍 裝備有5500輛主戰 坦克 ,其中T—90約100輛,T—80系列約3000餘輛,T—72系列2000餘輛,T—64A/B型約200輛,T—62約90輛,此外還有少許T—55;各式牽引式和自行火炮6000多門,其中牽引式2000多門,口徑主要有122、130、152和203毫米。自行式約4000門,口徑有122、152、203、220和300毫米,典型產品有D—30122毫米牽引榴彈炮、2S19152毫米自行榴彈炮和300毫米BM30「旋風」多管火箭炮。此外,陸軍還擁有SS—21和「伊斯坎傑爾」E地地戰術 導彈 、S—300系列、「安泰」—2500、S—400地空 導彈 和「旋風」M反 坦克 導彈 等。海軍約17.15萬人編有2個大洋艦隊(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2個在閉海區行動的艦隊( 波羅的海艦隊 和黑海艦隊),1個區艦隊(黑海區艦隊),1個海軍區(諾沃羅西斯克海軍區)。艦隊以下一般編有區艦隊、分艦隊、總隊、支隊和大隊等。海軍擁有一艘「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太平洋艦隊裝備有29艘潛艇,其中核動力 彈道導彈 潛艇6艘(D—Ⅲ級4艘、D—I級2艘),核動力攻擊潛艇4艘(「鯊魚」級4艘),28艘大中型水面戰艦,其中「基洛夫」級巡洋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動力 導彈巡洋艦 ,艦上裝有艦空、艦艦、反潛等各型導彈,以及魚雷發射管和反潛火箭,具有很強的防空、反艦和反潛等作戰能力。
空軍約18.46萬人由遠程轟炸航空兵、前線航空兵、 軍事 運輸航空兵 、防空火箭兵、無線電技術兵、 軍事 院校、科研機構和各級司令部機關及後勤保障部隊組成。作戰部隊編成1個空防區、6個集團軍、1個獨立軍、7個軍、17個師。擁有各型飛機4661架,其中作戰飛機3937架,導彈發射架2500部,各型雷達2600部。
俄空軍遠程轟炸航空兵主要由中、遠程轟炸機部隊組成,編有1個集團軍、2個師、9個團,裝備各型作戰飛機225架,主要機種為 重型轟炸機 圖—160,圖—95MC和中型轟炸機圖—22M, 輕型轟炸機 蘇—24。前線航空兵由殲擊航空兵、強擊航空兵、殲擊轟炸航空兵、轟炸航空兵、 偵察航空兵 、 運輸航空兵 及電子對抗直升機部隊組成。編有1個空防區、4個空防集團軍、1個獨立空防軍、7個軍,裝備各型飛機2391架,其中作戰飛機2040架。主要機型有米格—29、米格—31、蘇—30、蘇—27和蘇—25等。 軍事 運輸航空兵 是俄空軍的一支戰略空運部隊,主要有中程和遠程運輸機部隊組成,編有1個集團軍、2個師。主要機型有安—12、伊爾—76MF和安—124等。安—124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之一,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服役,最大載運量150噸。目前俄空軍已裝備26架。俄空軍地面防空部隊主要由防空火箭兵部隊和無線電技術兵部隊組成,共編有31個防空火箭團,裝備導彈發射架2500部
㈣ 沙俄和蘇聯對猶太人也迫害
列寧逝世僅僅勉強一年左右,俄共(布)中央通過譴責托洛茨基的決議,決定給予「托洛茨基最嚴厲的警告」,隨之被解除陸海軍人民委員和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與托洛茨基處於共同的危機意識形成反斯大林的政治聯盟——「托季聯盟」。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洗他們的斗爭一開始,斯大林便將政治斗爭解釋成民族斗爭,提出要清洗國家機關和黨機關中的民族主義分子,並說黨內「百分之五十的黨員是商人」,其實指的都是猶太人。在這種思路下,1927年聯共(布)中央政治局的猶太人已經被完全清理干凈。到20年代末,所有猶太宗教學校被關閉,宗教書籍被禁止出版。1930年,聯共(布)中央的猶太局也被解散。1936年8月蘇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宣布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16人與已被驅逐的托洛茨基相勾結,主使謀殺基洛夫的罪名成立,判處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16名被告死刑,並隨即執行。托洛茨基也於1940年8月在流亡地墨西哥被刺身亡。大批蘇聯猶太人被波及和株連。1937年,當時的內務部長普列漢諾夫說:「在警察掌握的所有政治犯中,70%是猶太人。」但斯大林不願意徹底與猶太人翻臉,因為他需要他們的錢、智慧、勞動力以及國際影響力。
1930年始,蘇聯在寒冷潮濕的中蘇邊境劃出一塊地建立羅比詹民族區,給予沒有家園的猶太人,讓其為蘇聯開發經濟。憑借猶太人的勤勞聰明,到1940年,這個「猶太自治州」已成為比較發達的工業和農業區。斯大林為了讓他們為戰爭出錢出力,實行懷柔政策,成立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收集德軍迫害、屠殺猶太人罪行的材料,揭露德寇嘴臉,宣傳蘇聯軍民的斗爭事跡,在國外建立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爭取世界對蘇聯反法西斯斗爭援助,包括以美國為重點的募集現款等,猶太人還積極投入戰爭,保衛蘇俄。
戰爭結束後,斯大林過河拆橋, 1948年12月,蘇聯官方開始了對「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成員和一批著名猶太知識分子的逮捕,他們被指控參加了「猶太復國主義中心」,並在理論界對猶太文化進行全方位圍剿。斯大林去世後,反猶政策時緊時松,但大勢未變。尤其在阿拉伯民族權力機構和猶太復國主義的對立中出於意識形態需要的不當參與和偏袒,更加重了猶太人的積怨。至戈爾巴喬夫修改移民法後,形成猶太人移民潮,對國家的崩潰起到很大促進作用。
㈤ 一個航空兵師有多少架飛機
一個航空兵師有36架飛機。
空軍師下一般有三個飛行團,三個場站。一個飛行團有三個大隊一個大隊有三個中隊,一個中隊有四架飛機。一個飛行團大約有500多人左右。
場站有司政後裝機關、警衛連、四站連、場務連、導航台、勤務連、油庫、通信站等單位大約500多人,加到一起,一個空軍師,大約有2000多人。
(5)蘇聯俄羅斯有飛行執照的人有多少擴展閱讀:
世界上最早的航空兵師是法國軍隊於1918年組建的。1938年,蘇聯空軍開始組建航空兵師。1939年,德、意等國軍隊也陸續組建了航空兵師。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組建第一批航空兵師,開始為二團制,後改為三團制,全師共編飛機60~120架。
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組建第一個航空兵師。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後,俄軍仍編有航空兵師。美國空軍編有空軍師,全部由飛機聯隊組成的空軍師與航空兵師相近。
隨後,美軍為減少指揮層次,撤銷空軍師,由航空隊行使指揮機構職能,統一指揮航空兵作戰部隊,下轄聯隊、中隊。進入21世紀,俄羅斯、越南、保加利亞、波蘭、捷克、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編有航空兵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