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運20載重多少噸
載重量達到66噸左右。
運-20參考了俄羅斯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並融合了美國C-17的部分特點。擁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該機研製突破了數百項關鍵技術,標志著中國躋身世界大飛機行列,「該機充分體現了時代技術,將是未來很長時間內中國大型運輸機平台」。
運-20採用超臨界機翼、輕質復合材料、在空氣動力學、大型結構的設計和製造、機載設備、高可靠性操縱系統的研製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航空電子系統的技術水平已達到當今世界先進水平。
運-20的性能要優於俄羅斯的伊爾-76,與其最新改進的伊爾-476性能相當,在承載能力上略低於美國的C-17,而大幅領先於日本的C-2和歐洲的A-400M運輸機。運-20在技術方面具備後發優勢,無論機體設計技術、載重技術,以及飛行控制技術方面,應該都位於第一梯隊。
運-20飛機是空軍戰略性、標志性裝備,標志著中國大飛機設計製造能力取得突破性進展,對推進中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救援等緊急情況,提高空軍戰略投送能力和中國軍隊履行使命任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環球網、新浪網)
運-20飛機又稱「鯤鵬」,被親切稱為「胖妞」,是我國國產新一代大型運輸機,具有航程遠、載重大、飛行速度快、巡航高度高、低速性能佳等特點,可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執行長距離空中運輸任務。
對於此前大型運輸機一直依賴進口,且可選產品種類極其有限的中國空軍而言,運-20不僅是驗證這個航空工業水平的「爭氣機」,更是滿足中國空軍大型運輸機數量的關鍵型號。對中國軍隊而言,除了滿足日常的物資運輸任務外,大中型運輸機的第一用途毫無疑問是運輸空降兵部隊執行大規模空降作戰。
自運-20大型運輸機列裝部隊以來,航空兵某師積極探索開展夜間航行、跨域投送、空投空降、低空機動等一系列實戰訓練,部隊戰略投送新質戰鬥力不斷提升。大型運輸機密集編隊飛行,對於緊急投送也具有實戰意義。
戰略意義
二十一世紀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服役中的、運力最大的國產運輸機是運-9,其為中型戰術運輸機,僅與C-130相類,又因採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故其航速受到限制,與世界高水平戰略運輸機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
運-20之前,中國運輸機的主力機型是從俄羅斯進口或是從二手市場購入的20多架伊爾-76,在訓練演習及搶險救災中高強度使用,此前在地震等應急情況下,中國空軍為了彌補空中運輸力量的不足,曾經向民航甚至物流公司借用飛機運輸貨物。因此,自產運-20對提升中國空軍的後勤水平有著重大的意義。
在軍事用途上,運-20除了比伊爾-76更寬更高,最大載重能力達到66噸,可以載運主戰坦克等重裝備,最大飛行距離亦增至7800公里(人員運輸)。新運輸機不僅能承攬中國國內急難運輸,還可以進行亞洲地區的戰略、救援物資投送。另外,運-20的電子設備相較伊爾-76也有了較大改進,能夠大幅減少人員的疲勞。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軍網-運-20運輸機載重超過66噸
網路-運-20
2. 運-20與伊爾-476相當 大幅領先日本C2和歐洲A400M
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Y20和IL476屬於一個級別的,相比IL476,Y20的劣勢在於發動機,IL476用的發動機是最新的PS90,推力大而且維修簡單。Y20用的是D30,昔日IL76上面的,推力比PS90小,但這是可以彌補的,通過日後煥發就行了
但是Y20有一大優勢,就是機體寬度,機體寬度比IL476寬了半米多,任務彈性也大多了。搞運輸機的有這么一句話,不怕短,就怕窄。機體長度不夠可以延伸,但寬度不足就沒辦法了
IL476是在IL76基礎上加長機體,換裝發動機和電子設備而來的,寬度僅限裝載T72坦克,裝不了更大的,而Y20沒有這個問題,這說明Y20未來的拓展空間更大
和日本的C2相比,C2的野戰起降性實際上很弱,只能從鋪有水泥跑道的機場上起飛,無法在野戰機場起降。在這一點上,Y20勝出,此外Y20的裝載量大一些
和A400M相比,這是螺旋槳的,而且由於歐洲各國的意見不一致,現在還在拖延中
3. 運20交付空軍,我國的運輸機水平處於什麼水平
中國的運20大型運輸機,是目前世界上性能和技術水平最強的量產型大運輸機。運-20大運機的服役,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之後,世界上第四個能夠自行研製並生產200噸級以上大型軍用運輸機的國家。
現代戰爭日益廣闊,節奏日益加快。因此,世界各國都極力加強本國軍隊的快速反應和布置能力,以便能夠迅速將兵力、兵器運送到急需地區,控制局勢,為後續部隊的增援和展開爭奪時間;或者將部隊突然投送到對方要害和防禦薄弱地區,給其忽然、致命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空運就被委以重任,這是因為空運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其最大的優點就是速度快。現代噴氣式運輸機的巡航速度在800千米/時左右,渦槳運輸機也達到500千米/時,以其他運輸手段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另外,空運不受地形、水文條件的影響,空運可以跨越許多被其他運輸手段視為天險的障礙,將人員、物資運輸到急需要的地區。因此,各軍事大國都十分重視空運能力,特別是運輸機的發展,以便在未來戰爭中取得先機。
總結:經過多年的技術儲備,中國航空企業已經掌握了這些關鍵技術,再加上我國使用伊爾-76多年,已經積累了使用、維護和管理大型運輸機的經驗,所以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國已經具備自主製造大型運輸機的條件和能力,發展大型運輸機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