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羅斯純進口!越野麵包車配大G同款四驅,瓦滋旅行者16萬值嗎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全球汽車銷量第一大國。在國內,除了有自主品牌,合資車品牌的隊伍也相當強壯。比如歐系車、日系車、美系車、韓系車、德系車,但似乎很少聽到中俄合資車,甚至直接從俄羅斯進口過來的汽車也幾乎是一片空白。作為重工業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俄羅斯的汽車產品居然沒有進入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國?
其實,前幾年也有俄羅斯汽車短暫進入過中國市場,比如在2017年戰斗民族自主品牌拉達NIVASUV就以平行進口車的身份來到中國境內。只可惜因為車輛性能等方面實在太過於初級,所以全國主要城市也基本看不到NIVASUV的「身影」。
寫在最後
對於這樣一款與時代完全脫節的車,16萬的售價註定只能是小眾玩家的小妾。當然人家俄羅斯瓦滋也沒打算讓它走量,全中國也就限量300台嘛!
旅行者的產品力確實落後復古,但不可否認,與一眾麵包車相比,它的機械素質算是一枝獨秀了。在國內你想買到帶大梁帶四驅的麵包車,除了它真沒有!皮實耐用、裝載能力強、通過性好,這是它都半個世紀產品了依然能在俄羅斯熱銷的原因。
對於國內一小眾越野玩家,它不失為一個新選擇。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款車在俄羅斯只賣幾萬塊,進入中國又翻了一翻!
很多人說,瓦滋旅行者就是工業垃圾,花16萬買真不值。你覺得呢?究竟是情懷還是工業垃圾?留言探討下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維京人和歌特人的歷史,他們曾經以什麼而輝煌,發源地在哪
維京人
【發源地】:斯堪的那維亞
【輝煌功績】:建立封建國家Kiev Russ(基輔羅斯),又稱古羅斯、羅斯國。公元860年他們發現冰島,並在冰島生活。
【歷史】:維京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麥。他們和後代曾一度控制了大部份的波羅的海沿岸、俄羅斯的內陸、法國的諾曼底、英國、西西里、義大利南部和巴勒斯坦的部份地區。他們在825年時發現冰島(愛爾蘭的僧侶早已經在那裡)並在875年定居下來。985年,他們又在格林蘭殖民。有強力的證據顯示,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的五百年,他們就曾到達紐芬蘭並探索了部份北美地區。
在公元第六和第七世紀,維京人開始在波羅的海東部沿岸作出突擊,然後再安置下來。到了公元第八世紀的末期,他們就從今天的俄羅斯遁河而下,展開長期的入侵,並沿途設置要塞來作防衛。在公元第九世紀時他們統治了基輔,並於907年以二千艘戰船和八萬人的部隊攻擊君士坦丁堡。不過他們被拜占庭的皇帝以最優惠的貿易條件成功收買。
維京人首次對西方作出攻擊,是在公元第八世紀的後期。丹麥人攻擊和掠奪英國東北海岸的在林狄斯芬上有名的海島修道院,這種攻擊和掠奪開始成為趨勢。由於突襲英國、法國和日耳曼的規模和次數增加,因此逐漸變成為入侵。他們並且建立殖民作為繼續突擊的基地。在法國西北方的維京人的殖民地即一般所知道的諾曼底(由北歐人的名稱而來),在那裡居住的人就被稱為諾曼人。
在865年,大批的丹麥軍隊入侵英國,並一直控制大部份的英國地區達兩個世紀。在1066年之前,喀奴特是整個英國裡面最後的國王之一,他同時統治了丹麥和挪威。在871年,另外一支龐大的艦隊從塞納河溯流而上去攻擊巴黎。他們圍攻這個城市達兩年之久,最後才被巨額的現金報償所買通,並被允許可以在沒有抵抗的情況之下,掠奪法國的西部地區。
在911年,法國的國王讓諾曼底的維京首領成為公爵,以換取他們皈依基督教和停止入侵。自從諾曼底的公國成立後,就不斷出現卓越的戰士,包括在1066年征服英國的威廉一世、在1060年和1091年之間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取西西里的羅伯吉士卡特和他的家族、和由十字軍戰士所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的國王鮑特溫一世。
從公元780年開始,維京人越來越多的外出活動。他們需要更多的貿易市場,需要更多的掠奪場地。他們主要偷盜牲口和穀物,也不放過任何有價值的財寶。他們迅速出擊,得手後同樣迅速的離去。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將維京人視作蠻人,冷血的戰士。
公元789年,一夥維京海盜洗劫了多賽特郡,從此英格蘭就受著不斷的騷擾。當地人與強盜英勇的戰斗過,但更多的時候,他們繳納贖金,稱為 Danegeld(今天丹麥的賦稅不叫tax,就叫Danegeld),讓災星快快離去。但錢不是總可以解決問題的,海盜有好幾股,這個大王離去,另一個頭領翩翩登場。在防守薄弱的地區,維京海盜很是猖獗。
當偉大的阿爾弗雷德(那時的國王不是皇帝,沒資格稱幾世幾世,只好在名字後面冠個Great)執政威賽克斯期間,他跟主要的維京部族達成協議,允許他們定居在英格蘭東南部的地區,稱為Danelaw(今天丹麥的法律稱為Danelaw)。即便如此,脆弱的和平還是時時被打破,因為每一方都想得到更多的土地。
海盜的族群眾多,意味著劫掠永遠不會停止,哪怕是加涅特,挪威和丹麥的國王,征服了英格蘭之後,他的領地還是常常被瑞典的海盜騷擾。不勝其害之下,這位強大的君主也不得不繳納贖金。
唯一的例外是在1066年,征服者威廉一世帶著諾曼底士兵踏上英格蘭,他的暴戾連海盜都望而生畏,於是當地的老百姓在外國人的皮鞭下反而度過了相對平靜的一年。
蘇格蘭離北歐更近,公元795年奧克尼群島被維京人佔領,然後是蘇格蘭和愛爾蘭的海岸線為海盜所控制。他們在這里建立了與挪威的貿易路線,並且以此為落腳點,向更西部發展。
蘇格蘭是挪威人的天下,相安無事。愛爾蘭復雜很多,挪威人、丹麥人還有愛爾蘭海盜都不是好相與的角色,於是常常爆發大規模械鬥。直到公元902年,挪威人才暫時離開愛爾蘭,之所以說暫時,是因為他們於公元917年就卷土重來,佔領了都柏林作為貿易港灣。
1100年,都柏林才被諾曼人接管。但是眾所周知,諾曼人正是丹麥海盜在法蘭西留下的後裔。
北海固然是滿目瘡痍,維京人越過直布羅陀,在地中海沿岸繼續肆虐。與強大的對手做生意,面對弱者就成了盜賊。
這些不法之徒甚至打劫修道院,因為修道院中總有大量儲藏的食物與財寶,僧侶又不動手反抗。沿著歐洲海岸線前進的維京海盜成了整個歐洲的噩夢,只有西班牙和法國倖免遇難。
公元844年,西班牙的阿拉伯軍隊在康多巴組織了一次成功的反登陸,伊比利亞半島從此風平浪靜,只有和氣的維京商人來交易葡萄酒和奴隸。
法國國王"頭腦簡單的"查理先是老實交付了贖金,後來又學著英國人的做法,把最大的海盜頭子羅勒(Rollo)封作諾曼底的大公。須知,這位老兄是征服者威廉一世的曾曾曾祖父,他的後裔在1066年終於成為英格蘭的國王。
挪威人離開家一直往西遠航,尋找新的家園。公元860年他們來到冰島,原先住在這里的僧侶在一片恐慌下紛紛出逃。公元920年他們來到格林蘭開始定居,但那裡的氣候一年比一年寒冷,不能種植莊稼,終於1500年全部的維京人離開了這塊冰凍的島嶼。
後人一直在尋找北歐人到過美洲大陸的證據,據稱1898年在美國出土的一塊北歐石刻,後來被證實為1958年的贗品。 1965年找到的維京航海圖,有詳盡的美洲海岸的輪廓,後來也被證明偽造。直到1969年丹麥的一個海盜墓中,終於找到了一枚石制的箭頭,後經測試證實確為美洲的產物,海盜們確實到過北美洲。
隨著基督教在歐洲大陸的推廣,維京人在金錢或者刀劍下逐漸改變了信仰,宗教終於讓他們放棄了拳頭上討生活的做法,漂泊不定的海盜在各地定居下來。他們的遺族今天在哪裡呢?除了北歐國家以外,我們來看看伊本??費德拉(Ibn Fadla),一位阿拉伯的旅行家的記載:
「羅斯人居住在湖中的島嶼上,他們劫掠附近的斯拉夫人村落,將俘虜賣到伏爾加河的下游城鎮。」
伏爾加河流域的原住民是斯拉夫人,部落之間多年不斷的爭斗之下,有人去北歐請來強有力的傭兵和領導人。於是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瓦蘭吉亞人結束了紛爭, 大量涌進的維京移民被當地人稱為Rus,羅斯人。直到公元882年奧列格大公建立起羅斯國家, 將他們居住的國家稱為Rusland,即今天的Russia,俄羅斯.
斯堪的那維亞的居民在許多世紀以來,以放牧、農耕和捕魚為生。在公元第六和第七世紀,他們開始沿著波羅的海和大河深入俄羅斯等地貿易。在某些不為人知的原因驅使之下,他們在公元第八世紀後期突然開始攻擊性地入侵歐洲沿岸。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從商時,驚嘆於所遇見的財富、或是他們察覺到南方種族的弱點,也可能是因為新的航海和造船技術讓他們可以作遠航或迅速的移動。793年,異教的維京人攻擊在林狄斯芬的大修道院,這座修道院由愛爾蘭的僧侶建立在英國東北海岸對面的海島上。
快速、吃水淺的維京大戰船讓維京人可以從海上和河道上迅速作出攻擊。由於第九世紀的道路非常缺乏,所以維京人能夠集中對付富裕的城鎮或修道院;他們可以迅速地登陸且制服任何的反抗,並在任何有組織的武力趕到之前,便運走俘虜和劫掠品。居住在日耳曼、法國及英國海岸和河邊的人都十分懼怕這些入侵者。這些地區的中央政府因為無力防禦這種閃電式的入侵而陷入民怨。人民開始轉向地方上建有城堡的貴族尋求庇護,這種轉變加強了貴族在地方上的勢力亦削弱了國王的權威。
隨著公元第九世紀的發展,維京人變得更加大膽。規模更大的維京族群結合起來作實際的侵略,程度遠超過以往的襲擊行動。他們洗掠包括漢堡、烏特勒克和盧昂等重要城市。他們在不列顛以外的島嶼、愛爾蘭的部份地區(設立都柏林)、冰島和格林蘭島等地區定居下來。丹麥人佔領並統治英格蘭的東半部約一個世紀。其它的武力沿塞納河溯流而上並包圍巴黎達兩年之久,一直到收取獻金與劫掠品之後才撤走。另一個族群統治了從基輔往西的俄羅斯地區,並從黑海攻擊君士坦丁堡。他們入侵回教的西班牙並深入至地中海。
在公元第十世紀,法國國王以割讓部份領土(諾曼底,由古代挪威人或諾曼人來統治。)向維京人買回和平,並封他們的領袖為法國公爵。諾曼人並依協議皈依基督教。諾曼人成為中古時代的一個非凡族群,曾經征服英格蘭並建立第一個最大的歐洲王國。其它的諾曼人亦征服了西西里、大半的義大利並在巴勒斯坦建立十字軍的王國。
維京的入侵在第十世紀末期便已停止,部份原因是他們在成為基督徒後,不再聽從過去異教信仰的戰士價值觀。另外,斯堪的那維亞分為幾個王國,新的統治者將注意力集中在管理業已擁有的土地上。除此,維京的殖民者在俄羅斯、法國和不列顛等地亦被他們周圍的文化所同化。不過,為因應維京人的威脅而發展出來的歐洲戰士文化,卻隨後在地中海東部的聖地找到發揮的新出口。
哥特人
【發源地】:是個歐洲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從2世紀開始定居在斯基泰、達契亞、外潘諾尼亞與黑海北岸的烏克蘭大草原。5到6世紀時,德涅斯特河劃分了他們,河東的叫東哥特人,河西的叫西哥特人。
【輝煌功績】:是史上首批劫掠羅馬城的蠻族勢力。
【歷史】:從公元第一世紀開始,羅馬人就已經知道他們居住在多瑙河(DanubeRiver)流域。也有人說他們其實是從波羅的海的葛蘭島(Gotland,現今瑞典境內)南渡至中歐的移民。在公元四世紀,哥特民族從內部分裂了。一部份成為了後來的維斯哥特(Visigoths),也就是西哥特(WestGoths),他們居住在現今的羅馬尼亞境內。另一部落則成為奧托哥特(Ostrogoths),也就是東哥特(EastGoths),他們向東面遷移,一直到達多瑙河下游區域,在臨近黑海處(BlackSea)建立了城鎮。當匈人出現之後,公元375年匈人對東哥特人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東哥特人開始向西遷移,壓迫西哥特人也西遷。
西哥特人到達多瑙河下游北岸地區的瓦拉幾亞平原。而後匈人也追擊至此,在匈人的的壓迫下,西哥特人於376年申請南渡多瑙河進入帝國境內居住,向羅馬帝國要求避難。羅馬帝國皇帝亞倫斯以解決帝國勞動力不足以及為了擴充帝國軍隊為目的,同意了西哥特人遷入的要求,允許他們渡過多瑙河,進入帝國北部的默西亞和色雷斯一帶。東羅馬人對西哥特人的統治是殘酷的,他們對西哥特人徵收重稅,隨意欺壓,一些蠻族甚至只好通過賣兒賣女來交稅。入境的西哥特人不堪忍受羅馬官兵的虐待和壓榨,終於在一次羅馬士兵虐待毆打西哥特人的事件後,於公元378年在弗里蒂格恩領導下掀起了全民族的起義。起義的西哥特人得到東哥特人、羅馬境內奴隸及部分匈人和阿蘭人支持,迅速控制了色雷斯地區,並推進到東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附近的阿德里安堡(今土耳其埃迪爾內)。
378年8月,心高氣傲的瓦倫斯由於害怕被其他軍官搶功,未等待軍隊集結齊就親率6萬羅馬軍隊(步兵為主)進抵阿德里安堡,企圖一舉擊敗哥特人。此戰羅馬軍大敗,瓦倫斯皇帝本人及其許多部將陣亡,羅馬軍損失約4萬人,元氣大傷;阿德里安堡之戰顯示了騎兵在會戰中的巨大突擊威力,傳統的步兵方陣和軍團戰術日趨沒落。哥特人牢固控制了羅馬帝國的色雷斯地區,為進一步擴張勢力建立了基地。
隨後登基的狄奧多西大帝對哥特人採取了游擊戰術:引誘哥特人出戰,然後一隻部隊伏擊,另一支部隊掃盪敵後方的婦女兒童,此計導致哥特人與382年投降,被狄奧多西編為輔軍。西哥特人內部的三位領袖去世已群龍無首,曾經跟隨狄奧多西大帝西征的、羅馬化程度較深的阿拉里克被推舉為首腦。
395年迪奧多西死後,東帝國境內蠻族遭受政府排擠,阿拉里克只好率領輔軍西去。
410年間西哥特首領阿拉里克率領的蠻族軍隊對昔日帝國的王都—羅馬進行了聲勢浩大的三次圍攻,破城後在城內任意搶掠三天,大獲而歸。在此之後,西哥特人繼續向西行進,最終建立起一個以西班牙和高盧南部為主體的王國。到了公元五世紀後期,法蘭克的克洛維大帝把西哥德人從法國本土驅趕到比利牛斯山以外的西班牙地區。隨著克洛維去世,法蘭克王國內部也出現分裂,使西哥特王國政權得以維系。711年,新的威脅來自南方。摩爾人(Moors,北非穆斯林)的軍隊從北非渡海而來,僅用了四年的時間就最終征服了領土范圍包括整個伊比利亞半島西哥特王國。
與此同時,東哥特人的命運也在演繹著一段盛衰興亡史。他們在匈人的統治下生活了數十年,453年匈人帝國在阿提拉大帝去世後陷入內戰,454年匈人帝國滅亡。東哥特人擺脫了匈人幾十年的統治,建立了版圖大概在羅馬的潘諾尼亞行省的新王國。新王國與東羅馬帝國的後裔—拜占庭帝國一直有著糾纏不清的外交關系,曾經幾度開戰,又幾度復於和平。493年狄奧多里克稱義大利王,在公元489年,東哥特人越過了阿爾卑斯山脈開始了對義大利的入侵,這就如同他們的兄弟在半個世紀前所做的一樣。這項入侵行動乃受到東羅馬皇帝芝諾的聳恿,他任命東哥特族領袖狄奧多里克為帝國官員去驅逐西部篡位的皇帝奧多亞塞。狄奧多里克圍困拉文納,久攻不克;遂和當時義大利半島的統治者奧多亞克訂約,共同治理義大利。493 年狄奧多里克在宴請奧多亞克時背信地殺死了他,收編其餘部,在493年完全征服了義大利建立了東哥特王國,以拉文納為首都。其領土包括義大利半島、西西里島、普羅旺斯、伊利里亞、下日耳曼與老家潘諾尼亞。
然而,當東哥特人傑出的領袖-狄奧多里克(Theodoric)逝世後的不久,公元535年,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出兵義大利,並在554年徹底打敗了東哥特王國,最終,拜占庭帝國恢復了古羅馬帝國在西方的領土,東哥特王國滅亡。在公元六世紀的後期,當義大利被新來的蠻族倫巴底人入侵後,東哥德人就被消滅,倖免於難者崩散為小群體。
⑶ 古今中外有名的 旅行者都有誰(列舉3~5個)
一、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出生於克羅埃西亞考爾楚拉島,義大利旅行家、商人,著有《馬可·波羅游記》。據稱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和叔叔前往中國,歷時約四年,於1275年到達元朝的首都,與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誼。
他在中國游歷了17年,曾訪問當時中國的許多古城,到過西南部的雲南和東南地區。回到威尼斯之後,馬可·波羅在一次威尼斯和熱那亞之間的海戰中被俘,在監獄里口述旅行經歷,由魯斯蒂謙(Rustichello da Pisa)寫出《馬可·波羅游記》(Il Milione)。但其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卻引發了爭議。
二、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陳禕(yī),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市)人,其先潁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公元645年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跡為原型。
三、鄭和(1371年? - 1433年?),回族,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三保太監」(又作「三寶太監」),雲南昆陽州(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人。明朝太監,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1405年(永樂三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六次作為正使太監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後,鄭和任南京守備太監,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說在途中於1433年(宣德八年)卒於古里國,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四、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4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萬字(遺失達200多萬字,只剩下60多萬字),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五、馬歡,字宗道,號會稽山樵,回族,浙江會稽(今紹興)人,信奉回教。明代通事(翻譯官)。
馬歡精通波斯語、阿拉伯語,在鄭和使團中,作為通事、教諭,一身兼兩職,既為外事翻譯,又負責傳播中華文化。由於他「善通番語」被選入鄭和船隊,曾隨鄭和於1413年、1421年、1431年三次下西洋,親身訪問占城、爪哇、舊港、暹羅、古里、忽魯謨斯、滿剌加、亞魯國、蘇門答剌、錫蘭、小葛蘭、柯枝、古里、祖法兒等國, 並到麥加朝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可·波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玄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鄭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霞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歡
⑷ 俄羅斯最東部的經緯度大約是多少
俄羅斯疆界經緯塌拆慶拆度大約是東經30度~西經170 度,北緯50度~北緯78 度 。
最東部的經緯度大約是西經170 度,北團差棗緯78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