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1年俄美兩國貿易額是多少
2021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突破1400億美元大關,創歷史新高。專家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起伏反復,世界經濟曲折復甦的背景下,中俄經貿取得如此佳績實屬難得。中國海關總署14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為1468.87億美元,同比增長35.8%。其中,中國對俄出口675.65億美元,同比增長33.8%;中國自俄進口793.22億美元,同比增長37.5%。能源合作成為雙邊經貿合作的「壓艙石」。俄羅斯是中國第一大能源進口來源國、第一大電力進口來源國、第二大原油進口來源國和第二大煤炭進口來源國
❷ 2021年俄羅斯進出口貿易數據是什麼
2021年俄羅斯對外貿易額達7894億美元,比2020年1-12月增長38.03%。
2021年俄羅斯對中國進出口1407.04億美元,同比增長35.60%,佔17.92%;德國進出口569.96億美元,同比增長35.90%,佔7.26%;荷蘭進出口464.40億美元,同比增長62.94%,佔5.92%;白俄羅斯進出口384.27億美元,同比增長34.74%,佔4.90%。
俄羅斯貿易出口情況
2021年,中國、荷蘭、德國、土耳其、白俄羅斯是俄羅斯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地區,俄羅斯對中國出口1407.04億美元,同比增長35.60%,佔17.92%;對德國出口569.96億美元,同比增長35.90%,佔7.26%。
對荷蘭出口464.40億美元,同比增長62.94%,佔5.92%;對白俄羅斯出口384.27億美元,同比增長34.74%,佔4.90%;對美國出口350.18億美元,同比增長44.65%,佔4.46%。
❸ 近幾年中俄貿易怎麼樣
中俄貿易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中俄貿易的歷史和現狀——總量分析 中俄十多年貿易呈現出總量起點低,早期年度波動大但趨勢平緩,2000年以後呈加速增長的兩階段特徵。 (一)階段特徵 1.總量起點低:中俄貿易量起點很低。1992年,中國向俄羅斯出口23.36億美元,俄方向中方出口35.26億美元。兩國雙邊貿易加起來不超過50億美元;兩國向對方出口分別占各自當年出口的2.8%和6.9%。應該說,出口額在5%以下不會構成一國貿易政策的重要關注點。 2.初期年度波動大但趨勢平緩:1993年中俄雙邊貿易額76.73億美元,增速為41.26%;但1994年兩國貿易從上年的高峰急劇下滑至50.76億美元,下降幅度達33.84%;並且在之後的6年間,除1996年貿易總額達到68.44億美元外,其餘年份都在50~60億美元區間徘徊不前。 3.加速增長時期:自1999年以來,中俄貿易呈現較好的增長態勢,大部分年份的增長率都高達30%以上,中俄貿易的平均增長速度快於中國和俄羅斯各自的對外貿易總額增長。 16年間,中俄貿易的階段發展特徵如此清晰,以致幾乎所有關於中俄貿易的研究文獻都提到,但關於引發這一特徵的原因則眾說紛紜。我們認為,由於在此期間中國經濟保持了持續穩定的高水平發展,所以俄羅斯國內經濟狀況對雙邊貿易的影響是導致這樣界限分明的階段性發展的主要原因(見表1)。 - 中俄雙邊貿易開展後的第一年高速增長,主要是因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採取激進改革措施,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生產滑坡,國內生產受到重挫,gdp迅速下滑,國內市場物資極度匱乏,國民生產、生活都嚴重依賴外國商品的進口。中國與俄羅斯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因而這種需求信號很快能傳遞到中國,使得這一時期中俄貿易發展相對較快。但是,這一快速發展期的背後存在若干隱患:俄羅斯建國之初國內政局不穩,外貿機制、法律體系不完善,對迅速發展起來的各種貿易形式難以進行有序的管理,所以這個階段雙方的貿易基礎是非常薄弱的,缺乏繼續發展的後勁。這一缺陷在下階段的發展中充分體現出來。 隨後出現的波動和持續在低水平下徘徊,主要是因為俄羅斯國內經濟發展長期不景氣。從表1可以看出,在這一階段的六年中,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除1997年和1999年分別出現0.4%和3.2%的正增長以外,其他年份均為負增長。俄國內經濟發展不力,對雙邊貿易造成的影響是多重的:其一,國內經濟狀況惡化,使得國家經濟政策重心只能是首先解決這一迫在眉睫的問題,而對貿易環境、貿易方式的發展和推動則無暇顧及。其二,作為雙邊貿易的一方,國內經濟不景氣,使本國經濟潛力難以發揮,難於在雙邊貿易中有所作為;其三,對於貿易夥伴國來說,對方經濟狀況惡化,貿易風險加大,因而難以擴展和深入貿易。這一時期不僅是中俄貿易,而且俄羅斯的整體外貿狀況都受到了同樣的影響。 1999年後,俄羅斯經濟終於走出危機,進入恢復性增長期。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除2001年、2002年的增長率分別為5%和4.3%以外,其他年份都保持了6%以上的高增長。國內市場日漸活躍,對外貿商品的需求增強;同時,金融秩序好轉,支付能力增強。因而,兩國在這一時期進入貿易發展的快車道,以29.46%的年平均增長率快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行為也是對中俄貿易造成影響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在第一階段,俄羅斯國內因經濟危機陷入了僵局:一方面缺乏投資資金以生產商品,另一方面又因市場秩序混亂缺乏資金來源。當時俄羅斯的國內市場物資極度匱乏,商店的存貨都被民眾瘋搶而空,幣值極度不穩。中國政府為鼓勵對俄貿易實行了一系列易貨貿易優惠政策,因而促進了兩國貿易額的增長。同時,俄羅斯方面為緩解國內供給不足的壓力,完全放開外貿體制,採取自由化貿易政策,以零關稅鼓勵外國商品進口,為雙邊貿易的發展打開了便利之門。但在第二階段,俄羅斯把對外貿易的發展重心放在與西方國家的貿易上,中國也把貿易重心放在與日、美、韓等國的雙邊貿易上,因此這期間雖然中俄關系正常發展,但卻沒有能有效刺激兩國貿易發展的重大舉措出台。同時,這一時期俄羅斯為保護國內工業的盡快恢復,開始大幅度提高關稅,從而對雙邊貿易起到一定程度的抑製作用;與此相應的是從本世紀起,當中俄兩國分別與其他主要貿易夥伴國穩定了發展關系以後,兩國政府在「戰略夥伴關系」的政治基礎上,開始把兩國合作重心轉移到經貿領域上來。2000年兩國簽訂《中俄政府間2001—2005年貿易協定》,2001年又簽訂《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這些條約的簽訂大大推動了兩國經貿發展,使兩國經貿合作的內涵日漸豐富和深化,合作形式多樣化。同時,俄羅斯為加入wto,大幅度削減關稅,也為雙邊貿易發展帶來了利好消息。自此,中俄貿易在經歷十年的磨合期後,終於走出了低迷。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俄貿易還停留在以政府行為為導向的階段,市場化程度還比較低。 (二)貿易結構與貿易逆差 1.貿易結構。中俄貿易另一特徵是貿易總額長期偏低。直到2005年,中俄貿易在經歷了37%的高增長後,其佔中國外貿總額仍僅為2%,佔俄羅斯外貿總額也不到6%,2006年該份額又有下滑。究其原因,其一,在於貿易結構的初期特徵。兩國貿易主要集中在最終產品的交換上,沒有深入到要素市場通過工程推進成為可持續向對方出口的國民經濟成分。在產品貿易發展上,兩國都運用資源比較優勢。俄羅斯向中方出口轉向能源和原材料,它們不僅比中方生產成本要低廉,而且部分產品是絕對優勢,中方沒有相應產品。可以想像,如果俄羅斯不單向中方出口原材料產品,而是將自己的能源材料工業產鏈跨境延伸,當石油管道引人中國後,像英國bp公司在美國設立加工廠那樣,催化裂化原油,並再行拉長產業鏈向美國消費者提供石油服務,從而以工程推動產業鏈跨境延伸為特徵,貿易結構由產品市場深入到要素市場。在整個產業鏈序列的各個環節上與中方貿易,結果是貿易總量因結構拓展而增大,而且因具備了可持續存在的出口類國民經濟成分具有了可持續存在的潛力。中方對俄貿易也應該採取上述方式。這也是中美、中歐和中日貿易占據中國貿易大部分的結構原因。 其二,拓展貿易構成不僅有產品市場貿易的瓶頸,還需要解決制度問題,正是因為兩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對外開放起步較晚,致使兩國對外貿易制度、法規不完善,無法為雙邊貿易提供由產品市場深人到要素市場提供良好的環境。 其三,中俄兩國雖然毗鄰,但因國土廣袤,鄰國優勢並不十分突出。中國的經濟重心在東部,而俄羅斯的經濟重心在西部,兩地相距甚遠,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雙邊貿易的成本。但如果將雙方貿易通過工程項目拓展到要素市場上,這種成本劣勢將改變。中國的前三大貿易夥伴美國、歐盟和日本,與中國在地緣政治利益一致的程度都比不上俄羅斯。如果中俄貿易能再上一個台階,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無疑有了一個可依託的、在地緣意義上有優勢的戰略夥伴。 2.中方持續逆差。兩國貿易自開展以來,中國一直處於人超地位。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多年來俄羅斯對中國的出口大項大都集中在重工業、能源等高價值商品上,而中國則以出口低價值的輕工製品為主,貿易品價值量的差異使中方長期處於出超地位。但近年來,隨著中國製造業結構不斷升級,中國對俄出口品價值也逐步提升,例如,機械電子等高附加值產品已成為中國對俄出口的大項(見圖2)。從這種貿易結構來看,中方的逆差主要體現了兩種力量的對比:世界油價上漲拉動的俄羅斯能源、原材料等出口品價格上漲與中國製造業發展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開發所促進的高附加值、強競爭力出口品的出口額上漲。
❹ 我國與俄羅斯都有哪些貿易往來求大神幫助
中俄貿易仍主要限於傳統商品交易。在俄對中國的出口中,機器設備、礦物燃料、木材、鋼材、肥料、化工產品、海產品、有色金屬、紙漿處於前9位,佔到了95%以上的貿易份額。
俄從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有機器設備、皮革製品、鞋、紡織品、針織服裝、化工產品、肉類、玩具和體育器材、裘皮、果蔬製品、乾果製品、糧食、陶瓷、水果、礦物燃料,這些產品占其進口總額的85%。
在雙方投資方面,中國對俄累計協議投資額相當於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的1.8%,相當於俄累計外資額的0.8%;俄對華累計投資額相當於俄對外投資總額的6.3%,相當於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額的0.089%;兩國相互投資也僅相當於去年雙邊貿易額的4.8%。
形狀不怎麼樣好,原因主要有俄羅斯人的心態,中國產品,及中國商人的現象問題。
俄羅斯人的大國心理一直相當濃厚,對過去現在是自己的小弟,現在GDP是自己兩倍的國家,總是懷有歧視甚至敵視,同時又具有妒忌成分的心態,嚴重影響了雙方貿易的擴大。
中國產品,在俄羅斯人的眼中,一直居於便宜,但質量差的地位,產品現象不佳,也是阻礙中國擴大出口的一大障礙,在俄羅斯建立自己強大的品牌有著迫切的要求。
先期在俄羅斯的中國商人,給人稱之為「倒爺」,在中俄兩國結束多年敵對關系之後率先開啟了兩國雙邊貿易的大門,也是這些「倒爺」,把大量的假冒偽劣商品從中國倒騰到俄羅斯傾銷,致使中國產品在俄羅斯人心中的美好聲譽在「雞毛服」、「一日鞋」大舉登陸以後一落千丈。
困境雖在,前景依然美好。天時,美國一強獨大,兩個國家必須也只能走地更近;地利,中國比鄰俄羅斯,這一優勢不言而喻;人和,中國近年來大搞社會、企業、個人誠信機制,大量回國留學生帶回歐美良好管理體制,社會的穩定...
可以預見,中國商品,在俄羅斯的明天會相當美好。
❺ 如何在俄羅斯做生意
一是從短期來看,因俄目前國內製鞋業生產萎縮,所以道。出口中低檔但質量好的產品將是佔領這一市場較為現實的方向。
二是從長期來看,可在俄羅斯建立合資企業,利用當地閑置的生產設備、多餘的勞動力及部分原材料進行合作生產。俄羅斯在製鞋業方面擁有較大的生產潛力,但因資金短缺,技術落後,一直無法形成規模生產。合資生產可幫助企業較順利地進口鞋仍是滿足俄國內市場需求的主要渠進入這一市場,同時進口原材料、設備均可享受免稅待遇,從而降低產品的成本。近來,俄羅斯政府對建立合資企業也持鼓勵態度,認為這有利於振興民族工業。進行合作生產將是俄市場上各廠商之間展開競爭的一個主要方向。
三是在銷售形式方面可採取靈活機動的方式:合作連鎖形式或在生產上首先定位於中檔到中高檔范圍,即使難度很大也應堅持,因為這種機制是提升自己產品品牌形象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另一種機制是到現場陳列室聯系批發商和零售商:必須記住,今天的消費者更多注意的是流行並能理解剛出現的最新趨勢。如果是合資或利潤分成的情況,俄羅斯商人私人很難接受將股份移交給外國投資者,特別是在外資控制主要股份的情況下。曾經成功的中國企業通常都已與其合作夥伴以及當地機構達成正面的個人親善關系。
四是充分利用網路工具,加大彩購商的開發與分級管理。上半年,受到非典的影響,許多采購商取消了前往中國采購的計劃,使許多廠商受到沖擊,但仍然有許多中國生產廠商利用網路工具獲得許多商機,這也充分反映了網路工具在銷售方面的重要性。利用網路,可以定期向原有的采購商發送最新款式需求訂單,另外還可以利用電子郵件以及BBS 等工具,開發俄羅斯新采購商。開發采購商時還必須做好采購商的分級管理,使銷售市場不會受到沖擊,也便於采購商的深度開發。
五是多參加俄羅斯的展會,俄羅斯行業組織經常會舉辦一些以紡織服裝、配件、鞋類為主題的行業展會,旨在促進國家間輕紡方面的商務合作。這樣的展會往往吸引很多大采購商前往尋找機會,也是供應商獲得大訂單較理想的途徑。
❻ 俄羅斯貿易量是多少
俄羅斯在2018年全球出口了價值4493億美元的商品。
從大陸的角度來看,俄羅斯出口的54.5%按價值出口到歐洲其他國家,而36.8%出口給亞洲進口商。較小的百分比流向非洲(3.8%),北美(3.4%)和拉丁美洲(1.2%),不包括墨西哥,但包括加勒比地區。
鑒於俄羅斯人口為1.41億,其在2018年的出口總額為4493億美元,對於這個歐亞大陸的每個居民來說,大約為3,200美元。
以下出口產品組代表2018年俄羅斯全球出貨量中的最高美元價值。此外,還顯示了每個出口類別在俄羅斯總出口方面所佔的百分比。
一,包括石油在內的礦物燃料:237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2.9%)
二,鋼鐵:234億美元(5.2%)
三,穀物:105億美元(2.3%)
四,寶石,貴金屬:101億美元(2.2%)
五,包括電腦在內的機械:92億美元(2%)
六,木材:90億美元(2%)
七,肥料:82億美元(1.8%)
八,鋁:66億美元(1.5%)
九,銅:54億美元(1.2%)
十,電機,設備:49億美元(1.1%)
❼ 歐盟、美國竟加大進口俄羅斯鋁鎳,貿易額漲幅有多大
根據聯合國貿易資料庫信息,3-6月美國從俄羅斯進口鋁和鎳分別增長了21%,70%,而歐盟是13%,22%,歐盟進口的鋁和鎳總值是19.8億美元,它仍然是俄羅斯鋁的主要出口方向,制裁前也是如此的。
鋁,鎳,是高能耗產業,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煤炭,天然氣,能源大國有巨大優勢。比如印尼,現在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很多鋁鎳產業都在布置。這些能源是歐洲目前迫切需要的,冬天供暖都成問題。而俄羅斯能源充足,想必歐洲很難自己生產,其他地區因為能源成本高,壓力也很大。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