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如何發展糧食進口

俄羅斯如何發展糧食進口

發布時間:2023-07-25 07:46:01

㈠ 有個問題:為什麼二戰後蘇聯糧食進出口量變化這么大

先正面回答一下問題,蘇聯是否真的缺糧? 答案是——是的,蘇聯在建國後一直面臨糧食供給短缺的問題,即使是在大豐收時期,也不得不從外國大量進口糧食。

先說說蘇聯的糧食供給情況:

直到1913年為止,俄羅斯是一個穀物凈出口國。當時全國人口為1,5000萬, 穀物平均年產量為7500~9000萬噸,每年能出口糧食500~1000萬噸。

在1923--1925年期間,相同的糧食產量大概足夠養活農村居民,但是不夠供應城市中迅速增多的工人群眾。然而如何讓日益增多的人吃上飯,還不是唯一使俄國人操心的事。一些重耍的農業區變窮了,可供應市場的剩餘穀物又大部分來自烏克蘭、北高加索和西伯利亞西部—來自經常遭受早炎威脅的地區。

1917年,高產的大型私營農場被收歸國有,耕地被分給小農戶,使得「可供應市場的」糧食銳減。
每年在國內市場出售的糧食只剩下約1000 萬噸,早已滿足不了人口日益增長的城市的需求, 更沒有多少糧食可供出口。

早在1928 年和1929年俄國就已經不得不從國外進口糧食, 以防止城市地區出現嚴重糧荒。這就是隱藏在1930年和1931年實行強迫集體化背後的「穀物問題」;盡管農業集體化並沒有直接提高糧盒的產量,但卻有助於把收割下來的糧食由鄉村運往城市。

在1937--1940年期間, 穀物年產量達8500~9000萬噸,其中提供給市場的部分大約為3000~3500萬噸。這在當時雖然足以使迅逮增長的工業人口吃飽,但是卻已滿足不了農村人口的需求。
結果是:農民越來越窮。

戰事結束後,情況更趨惡化。到斯大林去世時,:糧食年產量降到了6300--6500萬噸——比沙皇俄國時還低。在這期間,人口總數上升至2 億,其中大約8500萬人生活在城市。

這就是赫魯曉夫當年所繼承下來的農業危機, 並且被他發展成為一種個人的瘋狂症。由於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是擴大了耕地面積( 赫魯曉夫被人嘲笑的「處女地計劃」) ,使得政府在1959--1962年期間得以把穀物年產量提高了1倍,達到12000~13000萬噸。 然而,1963年的歉收使產量下降到只有10500萬噸,以致不得不從國外(部分從加拿大)購糧1500萬噸。

盡管蘇聯在1970年取得了創紀錄的豐收,年產量達到18600萬噸, 其中7000萬噸可供應市場。但與日益增長的人口相此,這個豐收紀錄不值一提。同1913年相比,穀物產量不過增長了1 倍, 而城市人口卻增長了7 倍。從這里可以找出原因,說明為什麼蘇聯在1972、1975和1977三個歉收年度不得不向國外買進大批糧食。1978年蘇聯創下了產糧23800萬噸的豐收新紀錄,1979年和1980年又歉收。1981年的收成,據預測還差強人意。到1981年底時,蘇聯人口已達2.7億, 其中1.8億人住在城市。即使按照最謹慎的估算,要滿足蘇聯全國食品和飼料的需求,糧食的年產量就必須達到大約25000萬噸。然而在1976--1980年期間,糧食年產量卻始終只有2 億噸左右。

再說說原因:
1.蘇聯經濟機構畸形。經濟問題當然首先看經濟基本面。蘇聯經濟結構長年偏重重工業,對農業很重視,但支持度很不夠。(即使到今天,主要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仍然面臨類似的問題,比如最近在烏克蘭危機中的表現就是如此。經濟過度依賴軍工、能源等重工業,因此一旦能源價格下跌,必然導致財政狀況惡化。)雖然在社會主義國家中,蘇聯的農業機械化水平是最高的,但是在農業研發科研體繫上、農業人才培養機制上、農業經濟政策上,蘇聯都表現出了各種不足。所以蘇聯雖然人才濟濟,但是在農業這一塊上蘇聯的人才優勢發揮得並不充分。更何況農業還承擔了大量支持工業發展的額外任務,不僅工業對農業的支持有限,農業還需要對工業快速發展提供額外的支持。最突出的體現是集體化農場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在實踐中被證明並不利於提高農民的工作積極性,並且會導致一系列問題,但是在蘇聯卻被長期保留,原因很簡單:方便管理貧窮而受高壓的農民;方便將大量的農產品直接輸送給城市供應工人。因此,蘇聯的工業發展是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的,這個模式是導致農業發展不足的根本原因。

2.蘇聯的人口快速增長,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農業壓力不斷增大。蘇聯的城市化水平,在當時的情況下即使在全世界范圍內速度都是數一數二的,隨著二戰後嬰兒潮的出現,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然而這個時候農業上的問題就凸顯了。人口壓力是蘇聯農業的魔咒,其實蘇聯農業一直處於發展的狀態中,只是人口的增速遠超過糧食產量增速,所以人口的膨脹將蘇聯的糧食增產消耗得一干二凈。

3.蘇聯緯度過高,氣候條件並不適合很多高產作物。世界上的飲食結構,長期以來都是以澱粉類食物為主食+刺激性較強的輔食的模式,數千年來鮮有例外。而世界上的高產作物中,澱粉類的主要是小麥、玉米、水稻、土豆、甘薯和木薯。其中水稻和玉米都對熱量光照要求極高,所以在高緯度地區並不適合大規模生長,這也是赫魯曉夫農業革命失敗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增產方面,其實蘇聯的選擇比起中國、美國、印度這些國家來說要少很多。

4.政治體制原因。終於戳到一些人的G點了。現在很多人只要談到蘇聯的問題言必稱政治,覺得政治體制是萬惡之源。這個只能說,在農業問題上,政治體制(高壓的政策環境、運動式的生產模式、政治目標的優先序列等)確實對農業增產造成了消極影響,但影響有多少,沒研究,不好說。

但是,對於蘇聯進口糧食也沒必要看得太死,並不是進口糧食就代表飢荒,蘇聯進口的糧食中,很大一部分是飼料用糧。要知道蘇聯人民生活在天寒地凍的北國,肉類食品特別是牛肉在其飲食結構中佔有很大比例,因此需要大量的飼料用糧,進口的糧食中飼料糧的比例往往占據了一半甚至一大半,因此雖然蘇聯年年進糧,不代表蘇聯人民會像衛國戰爭時候一樣為了吃塊黑麵包各種解褲帶賣手錶,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雖然糟糕,但基本溫飽還是能夠保證。
此外,毛子喜歡喝酒這個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了,要知道釀酒也是需要消耗大量糧食的,特別是伏特加這種高酒精度的酒那就更費了,所以雖然政府不斷發布禁酒令,但也阻擋不了饞酒的戰斗民族將吃飯的糧食拿來化成水喝。

最後就是需要注意,雖然蘇聯每年進口糧食,但人家也出口糧食呀!對你沒看錯,蘇聯每年都會糧食出口。這裡面的原因就很多了,援助、個別多餘的糧食品種用不了拿去賣、外交需要等等,考慮到幅員廣大,所以與其花大力氣把產糧區的糧食運到國內市場,不如直接就近賣瞭然後用外匯買周邊的或海外更便宜的糧食進口。這個和我國一邊進口中東石油一邊把西非鑽出來的石油直接出口到西歐的道理是一樣的。

㈡ 俄羅斯耕地面積為世界之最,為什麼每年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穀物

總體來說,主要影響因素是氣候。俄羅斯緯度高,氣溫低,氣候寒冷,大部分土地不能發展農業生產。


俄羅斯農業生產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氣候條件。自東向西幾個主要農業區以及主要農業生產活動情況是:

1.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南部。(包括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及赤塔州、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阿穆爾州、濱海邊疆區。這里不能種植越冬作物,只能種植一些生長期短的作物,其中包括春小麥、大麥、燕麥、甜菜和亞麻。播種區主要集中在南部的米努辛斯克盆地、伊爾庫茨克州南部和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南部地區。主要作物為春小麥黑麥和燕麥。

2.南西伯利亞地區。包括阿爾泰邊疆區、秋明州、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亞州、托木斯克州、克麥羅沃州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西部邊緣,包括伏爾加河流域區的東北部、烏拉爾區的南部、西西伯利亞的南部。因不利的氣候因素,農牧業生產很不穩定,小麥為主要糧食作物,。

3.黑海沿岸亞熱帶地區。為俄羅斯境內僅有的濕潤亞熱帶地區,適於亞熱帶作物的生長,是本區農業的最主要部門,並種植芳香油料作物及煙草。

4.西北部地區。大部分屬於非黑土地帶,是俄羅斯穀物、奶牛、亞麻、馬鈴薯的重要產區。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兩個特大城市——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均位於此。農業生產的潛力較大,是俄羅斯土地資源潛力較大的地區,一些農業用地還有待開墾。

5.西部地區。位於歐洲部分的森林草原帶,是俄羅斯的黑土區,農業自然條件有利於作物生長。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主要的農業區。

㈢ 1.為什麼俄羅斯農業不發達,需進口農產品 2.為什麼俄羅斯交通運輸以鐵路為主

1.俄羅斯主要位於北溫帶和北寒帶,受到氣候條件的限制,東部西伯利亞基本上都是冰原和凍土,西北部地區也只能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只有位於歐洲南部的平原地區適宜種植糧食,由於范圍有限,所以糧食不能自給,需要進口.
2.俄羅斯的交通運輸以鐵路為主是有原因的:俄羅斯國土面積大,而公路運量小不足取;內河水運廉價,但是因為那裡冬季氣溫低,河道結冰不能通航;海運也不行,因為工業區和農業區集中在南部,北邊的海運沒有什麼意義;管道運輸只能運液態和氣態的貨物;航空運輸主要負擔運送乘客,貨運量不大.因此,俄羅斯主要用鐵路運輸.

㈣ 為什麼俄羅斯面積廣大,平原遼闊,糧食卻大糧進口

俄羅斯擁有佔世界8.9%的耕地,而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2.2%。不過,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俄羅斯的糧食供應卻長期依靠進口。造成這一現象原因有二:缺乏市場經濟的推動和政府政策的扶持。

在蘇聯時期,體制上的種種原因導致俄農業生產十分落後,糧食長期依靠進口。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開始施行經濟轉軌,實行以土地私有化和建立私人農場等為內容的農業改革。隨著改革的深入,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私人資本開始大量投資俄羅斯農業,一批大型農工企業逐步建立,一批擁有從種植、養殖到加工和銷售一條龍生產和服務的大型農工實體開始成為農業骨幹。隨後,一些小農戶也自願結合建立起了農業合作社,從而使規模化農業漸漸成為俄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2001年,俄羅斯糧食首次實現自給自足;2002年,俄糧食開始出口。此後,俄羅斯完全解決了糧食問題,除滿足國內需求外,每年都能實現糧食出口1000多萬噸。

俄羅斯解決糧食問題與政府近年來採取的一系列農業扶持政策有直接聯系。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加大對農業的資金投入,解決農業企業和農戶的生產資金問題。

俄羅斯政府2005年出台了農業發展綱要,將農業作為國家四大重點項目之一。僅僅兩年時間,俄政府對農業的投入就增加了近10倍,達到3600億盧布(1美元約合24.5盧布),對農業提供長達8年的貼息貸款1910億盧布,為3萬多名年輕農業人才建房158萬平方米。

2007年7月,俄羅斯政府又出台了農業發展五年計劃(2008年至2012年)。根據該計劃,俄政府將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對農業的投資,進一步增加對農業貸款利息的補貼,推動農業生產現代化,同時為大中小型農業企業參與競爭創造平等條件。根據該計劃制訂的目標,俄羅斯農業產值年增速將達到4%,畜牧業年增速將達到5%,農業勞動生產率每年將提高5%。

㈤ 為什麼俄羅斯面積廣大,平原遼闊,但食量卻需要大量進口為什麼巴西的氣候濕熱,水分和熱量充足

瓜瓜的坨坨回答有誤。 俄羅斯雖國土面積遼闊,但緯度高,大部分屬於寒帶,國土面積主要被針葉林、沼澤覆蓋,可耕地少,再加上寒冷的氣候主產的小麥和玉米的產量不穩定,且輕工業不發達,造成很多農產品和輕工作產品需進口。 巴西主要氣候為熱帶雨林氣候(沒有熱帶沙漠氣候)氣溫高,降水豐富,故為濕熱的氣候。 我國國土南北跨度大,東西地形差異大,氣候類型多樣和地形類型多樣,且地區差異大,使地區間農業生產條件差異大有利於農業多樣性發展,故我國農產品豐富。 樓上的錯誤在於巴西沒有熱帶沙漠氣候,沙漠氣候也不能說氣候濕熱,能說氣候濕熱的為熱帶季風和熱帶季風氣候,其它氣候類型條件不足均不能說氣候濕熱

㈥ 為什麼俄羅斯面積廣大,平原遼闊,糧食卻大量進口

1.俄羅斯氣候寒冷,可種植面積小,不足以養活這麼多的人口
2.進口質量更高的糧食,以滿足不同的需要
3.進口價格更低的糧食,商人有利可圖
4.少開墾土地,保持國家的森林覆蓋率
5.國際分工,重工輕農,集中人力物力,充分發揮該國在工業方面的優勢

㈦ (3)俄羅斯是世界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糧食為什麼需要大量進口

俄羅斯適應的糧食經濟作物品種極少,冬季漫長,耕作時間短,有的 糧食 需要大量進口。

㈧ 從氣候條件看,俄羅斯為何要進口大量糧食

讀圖分析可知:
(1)圖中A山脈是烏拉爾山,它是亞歐兩大洲的分界線.
(2)俄羅斯平原面積廣大,但糧食仍需大量進口,從氣候條件看,主要原因是:緯度高,氣溫低,不利於糧食作物的生長.
(3)圖中①是聖彼得堡工業區,②是莫斯科工業區,③是烏拉爾工業區,④是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俄羅斯四大工業區建立的基礎是礦產資源豐富.
(4)圖中哈薩克降水較少,其主要原因是:深居亞歐大陸內部,距海洋較遠,加上高山的阻隔,海洋上的暖濕氣流不易到達.
故答案為:
(1)烏拉爾山;亞歐;
(2)緯度高,氣溫低,不利於糧食作物的生長;
(3)礦產資源豐富;
(4)深居亞歐大陸內部,距海洋較遠,加上高山的阻隔,海洋上的暖濕氣流不易到達.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如何發展糧食進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7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1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4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