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羅斯總共有多少代沙皇
俄羅斯總共有25代沙皇:
1、沙皇俄國時期的沙皇如下表:
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俄羅斯國家誕生。1721年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王國進行大北方戰爭勝利後,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
俄羅斯正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帝國。並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在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時的俄羅斯參與全歐洲抵抗拿破崙的反法同盟,並成為戰後神聖同盟的領導者,此後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
⑵ 俄羅斯歷史上的四大女皇
俄國歷史上的四位女皇,分別是:葉卡捷琳娜一世,安娜一世,伊麗莎白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
1、葉卡捷琳娜一世
本名瑪爾塔·海倫娜·斯科夫龍斯卡,彼得一世立她為皇後,瑪爾塔改俄名,改為葉卡捷琳娜。彼得一世去世後,於1725年加冕成為俄羅斯帝國皇帝,是為葉卡捷琳娜一世。她活了四十三歲,四十一歲時繼位,在位兩年。
2、安娜一世
本名安娜·伊凡諾芙娜·羅曼諾娃。彼得二世去世之後,安娜繼位成為女皇,她活了四十七歲,她在三十七歲時繼位,在位十年。安娜一世的統治,比較粗魯,全力打壓堂妹葉莉薩維塔,確保排除彼得一系對皇位的威脅。
安娜一世無子,她去世前,安排她姐妹的外孫伊萬繼位,以確保皇位在伊萬五世一系傳遞,這個嬰兒伊萬,是為伊萬六世。
3、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彼得羅芙娜,在1741年因宮廷政變推翻伊凡六世而即位。她宣布繼承彼得一世的傳統,廢除壞名聲的內閣,恢復了俄羅斯元老院,並把權力集中於它。三十二歲繼位,在位二十年,1762年病逝。一世無子,去世前,安排她的外甥、亦即她姐妹的兒子彼得繼位,是為彼得三世。
4、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彼得三世崇拜普魯士,並且與皇後不和,結果被他的皇後葉卡捷琳娜推翻並謀殺,葉卡捷琳娜繼位為女皇,是為葉卡捷琳娜二世。
她打垮了長期威脅基督教世界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並且瓜分了波蘭,使得俄國在歐洲大為擴張,在她的統治下,俄國進一步強勢崛起,與英法列強平起平坐。葉卡捷琳娜二世之後,是她的兒子保羅一世繼位。
(2)俄羅斯女大帝有多少個皇位擴展閱讀:
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稱為大帝的女沙皇。
在俄羅斯帝國歷史上,只有兩個皇帝獲得了「大帝」的名號:一個是帝國奠基人彼得一世,另一個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統治時間持續了近35年,整個十八世紀後半期的俄羅斯就是她的歷史活動舞台。
進入葉卡捷琳娜時代,俄羅斯跨進了世界列強行列,並因積極干預歐洲事務被稱作「歐洲憲兵」。俄羅斯在十九世紀的強勢,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葉卡捷琳娜時代奠定的基礎。
其後來者,包括葉卡捷琳娜的兒子保羅一世、孫子亞歷山大一世,此後的亞歷山大二世、尼古拉一世、亞歷山大三世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等六位皇帝,在治國政績上無人能出其右。
⑶ 俄國有幾位女皇
俄國有四個女沙皇產生,都在18世紀。
1.
1725-1727 葉卡捷琳娜一世
俄國歷史上先後出現過兩位名叫葉卡捷琳娜的女皇。第一位是彼得大帝的妻子,於1725年登基,史稱葉卡捷琳娜一世,在位兩年後去世
2.
1730-1740 安娜_伊凡諾芙娜
安娜·伊萬諾夫娜,(1693年-1740年),俄羅斯女皇安娜一世,在位1730年-1740年。 俄羅斯沙皇伊凡五世之女,彼得大帝的侄女。在堂弟彼得二世死後即位。1740年去世。帝位傳給她的外甥女之子伊凡六世。
3.
1741-1761 葉麗薩維塔_伊麗莎白(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
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Елизаве�0�7та Петро�0�7вна,1709年12月29日-1762年1月5日),俄羅斯女皇(1741年-1762年)。
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是彼得一世與葉卡捷琳娜一世之女。1741年因宮廷政變推翻伊凡六世而即位。她宣布繼承彼得大帝的傳統。廢除了壞名聲的內閣,恢復了元老院,並把權力集中於它。這個時期俄國的實權掌握在彼得·蘇沃洛夫等人手中。1754年起廢除國內關稅。設立貴族銀行和商人銀行,以及組織國際貿易的公司,俄羅斯經濟呈現出生機。1755年創建莫斯科大學。1757年設立藝術院。另外一方面,禁止貴族以外的人有土地所有權,同時把伏特加酒壟斷權給予貴族,還給予地主任意把犯罪農民流放到西伯利亞的權力。農民處境進一步惡化。 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寵愛烏克蘭歌手拉蘇莫夫斯基。對外政策方面,在七年戰爭中與奧、法結盟。1762年病逝。皇位由彼得三世繼承。
4.
1762-179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史稱「凱瑟琳大帝」又稱凱瑟琳二世,原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給俄皇彼得三世。1762年參加宮廷政變,登上皇位。她對外兩次同土耳其作戰,三次參加瓜分波蘭,把克里木汗國並入俄國,打通黑海出海口,建立了龐大的俄羅斯帝國, 這個時期的俄羅斯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強國家之一。葉卡捷琳娜被尊稱為「大帝」。
⑷ 俄羅斯歷史上最著名的女王是誰
是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俄語: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史稱葉卡捷琳娜二世(英譯:Catherine II;港澳台譯:凱瑟琳二世),後世尊稱其為葉卡捷琳娜大帝。
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俄羅斯帝國第八位皇帝(1762年7月9日—1796年11月17日在位),也是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
(4)俄羅斯女大帝有多少個皇位擴展閱讀 :
軼事典故
葉卡捷琳娜有一位外國廚師,他做的飯菜並不適合女皇的胃口,但女皇不忍心辭退他,因此忍受了好長時間他的飯菜。某晚她到大廳找人幫她送信,結果發現侍從們正在大廳打牌,結果她吩咐其中一個去送信,然後自己坐下來繼續打。
1801年,不得人心的保羅一世被刺殺,亞歷山大大公繼位,這便是號稱「北方的斯芬克斯」的亞歷山大一世。於是,女皇的最後一個預言也實現了。
葉卡捷琳娜一生有很多情人,據研究葉卡捷琳娜生平的學者巴爾傑涅夫統計,葉卡捷琳娜的情人有23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薩爾特科夫、波尼亞托夫斯基(後來擔任波蘭國王)、奧爾洛夫(後來被封為伯爵)、瓦西里奇科夫(騎兵將軍)、波將金(最後被封為公爵)等人。
⑸ 有人知道俄國歷史上有多少位女王嗎
葉卡特琳娜一世·阿列克謝耶芙娜(俄語: Екатерина I Алексеевна ;1684年4月15日-1727年5月17日,1725年—1727年在位)是俄羅斯帝國皇帝,有些中文依照英文(Catherine I)而稱呼她為凱薩琳一世,立陶宛農民塞繆爾·斯卡烏龍斯基之女。本名瑪爾塔·斯卡烏龍斯卡婭(波蘭語:Marta Helena Skowrońska,拉脫維亞語:Marta Elena Skavronska),皈依東正教後更名為葉卡捷琳娜。大北方戰爭中,在馬里恩波爾附近成為俄軍的俘虜,不久為彼得一世所寵。丈夫死後,得到近衛軍的支持,於1725年加冕成為俄羅斯帝國女皇。
安娜一世
安娜·伊凡諾芙娜(俄語:Анна Ивановна,1693年-1740年,1730年-1740年在位)是俄羅斯帝國女皇,沙皇伊凡五世之女,彼得一世的侄女,安娜一世在堂侄彼得二世死後即位,1740年去世,帝位傳給她的外甥女之子伊凡六世。
伊麗莎白一世(1741年—1762年在位):全名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一世和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之女,皇帝伊凡六世之舅祖母,俄羅斯帝國第六位皇帝、第三位女皇;1741年發動宮廷政變,推翻其甥孫伊凡六世,自立為女皇,以彼得大帝合法繼承人自居;在位期間鼓勵商業發展,使俄國經濟有所復甦;資助文學藝術創作,創建莫斯科大學和藝術院;對外參加七年戰爭,與法國和奧地利帝國結盟,對普魯士作戰屢屢獲勝;但她給貴族以特權,使廣大農奴處境更加艱難;亦以荒淫著稱,終身未婚,死後無嗣
⑹ 俄國葉卡捷琳娜彼得安娜多葉麗薩維塔幾位皇帝的簡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葉卡捷琳娜
網路名片
葉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謝耶芙娜(1684年—1727年,1725年—1727年在位),是俄羅斯帝國女皇,立陶宛農民塞繆爾·斯卡烏龍斯基之女。
葉卡捷琳娜一世皈依東正教前的名字是瑪爾塔。北方戰爭中,在馬里恩波爾附近成為俄軍的俘虜,不久為彼得一世所寵。丈夫死後,得到近衛軍的支持,於1725年加冕成為俄羅斯帝國女皇。但是不太參與國政,實權被緬希科夫掌握。按彼得大帝遺囑建立俄羅斯科學院(1726年),創立最高樞密院。臨死前數日,在傳位給彼得二世的遺詔上簽名。
葉卡捷琳娜二世
(1729—1796年),俄國女皇(1762—1796年在位)
假如我能夠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葉卡捷琳娜二世
如果我們不同意減少殘酷性和改善人們不可忍受的的生活狀況,那麼盡管我們反對,他們自己遲早也會這么做的。——葉卡捷琳娜二世
治理俄羅斯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家,只能用君主專制,舍此皆為下策。——-葉卡捷琳娜二世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出身
葉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非亞·奧古斯特-腓特烈西亞,出身於一個德國小公爵家庭,自小曾隨其母游歷過歐洲許多城市,並到過不少德國諸侯的宮廷,但她命運的轉折發生在1744年,這一年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為她的繼承人彼得(即後來的彼得三世)挑選妻子,葉卡捷琳娜作為候選人被邀請到俄國宮廷之中。
葉卡捷琳娜二世
當葉卡捷琳娜與其母的馬車賓士在東歐平原的驛道上時,可能對未來充滿了期望,當從小熟悉宮廷傾軋的她,對未來將要面對的復雜的宮廷生活顯然也有足夠的心理准備。到莫斯科之後,葉卡捷琳娜很快就被定為皇儲的配偶,但接下來的18年對她來說並不輕松。葉麗薩維塔女皇對她時冷時熱,使她更加痛苦的是她的丈夫彼得是個身體羸弱,意志薄弱而又怪戾的人,寵愛自己的情婦,經常羞辱葉卡捷琳娜。在這期間,葉卡捷琳娜自稱「無時沒有書本,無時沒有痛苦,但永遠沒有快樂」,在書本中積累知識,同時偷偷組織了一個小團體,以她的情夫格里哥利·奧爾洛夫五兄弟為首的近衛軍青年軍官,成為支持她的鐵腕力量。
1762年,女皇葉麗薩維塔去世,正在懷孕的葉卡捷琳娜不敢輕舉妄動,眼睜睜地看著她的丈夫兼死敵彼得登上了皇位,成為沙皇彼得三世。彼得三世上台之後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行動,終於將自己逼上了絕路。他下令在「七年戰爭」中形勢大好、勝利在望的俄羅斯軍隊停止戰斗,退出所佔的普魯士土地,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簽訂和約,只因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還准備「親自率領一部分軍隊,聽從腓特烈二世的指揮」。在國內,他要俄羅斯人改信路德教,宣布信東正教的人為異教徒,沒收東正教會的財產。結果,自然是人心思變。在奧爾洛夫兄弟和哥薩克首領拉祖莫夫斯基的幫助下,葉卡捷琳娜發動政變,成功奪取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幾天後,彼得三世神秘死亡。經過18年的忍辱負重,葉卡捷琳娜終於等來了這一天,成為世界上幅員最大帝國的主人。
相傳彼得三世死在葉卡捷琳娜寵臣阿列克賽·奧爾洛夫的手上,彼得三世死的當晚,他神色慌張,頭發凌亂,衣服也被撕破了,也許是他親手處置了彼得三世。話說回來,其實葉卡捷琳娜完全可以將殺死彼得的兇手繩之以法,從而洗刷掉自己的嫌疑,還能留下一個好名聲,但是,她沒有這樣做,沒有為了自己的名聲而將為她奪取帝位立下汗馬功勞的阿列克賽·奧爾洛夫等人犧牲在政治舞台上。這似乎也體現了葉卡捷琳娜性格的另一面,那就是擁有男人般的胸襟和豪情,她根本不屑這種行為。既然這些人為她賣命,她就有義務去保護他們、提拔他們,和他們同享勝利的果實。也許這就是一介異鄉女子能登上沙皇寶座的原因吧!
葉卡捷琳娜二世最大的成就在俄國的對外侵略擴張上,這也是她對歷史的主要影響。包括三次瓜分波蘭,兩次對土耳其的戰爭和一次對瑞典的戰爭。
波蘭問題
在波蘭問題上,葉卡捷琳娜採用循序漸進的策略,首先在1763年操縱波蘭選王會議,將她的情夫波尼亞托夫斯基扶上波蘭王位。1772年,俄國與普魯士、奧地利第一次瓜分波蘭,得到了白俄羅斯和拉脫維亞的一部分。波蘭愛國人士進行了滅亡前的反抗,1791年,愛國黨通過了《五三憲法》,宣布廢除自由選王制和自由否決權,結果遭到俄普兩國的聯合打壓。葉卡捷琳娜的軍隊攻佔華沙,宣布《五三憲法》無效,並與普魯士一起簽訂了第二次瓜分波蘭的協議,得到西烏克蘭、白俄羅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在葉卡捷琳娜軍隊的刺刀下,1793年波蘭的最後一次議會以「沉默表示同意」的形式通過了這個被宰割的協約。葉卡捷琳娜本來可能想為她的情夫保留一個傀儡王國,但1794年波蘭救亡起義風起雲涌,在聯合普奧兩國鎮壓了波蘭起義後,為免夜長夢多,決定第三次瓜分波蘭,使這個國家徹底從地圖上消失。三次瓜分波蘭,貪婪的北極熊共分得46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彼得大帝在位時期沒能完成打通黑海出海口的願望,土耳其始終是沙俄的頭號死對頭。但葉卡捷琳娜時代對土耳其的戰爭進行得出人意料的順利。1768年,在俄國挑逗下,土耳其對俄宣戰,本來被認為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卻呈現出俄國一邊倒的優勢,在多瑙河、克里木、高加索和愛琴海四條戰線大獲全勝,在1774年的和約中,土耳其除了割地賠款之外,還承認克里木汗國獨立,並承認俄商船可以自由出入黑海的出海口。
土俄都在備戰。1787年兩國戰爭再次爆發。這一次,俄在蘇沃洛夫率領,伊茲梅爾一戰中殲敵2萬多。土耳其再次簽約,割讓南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間的土地,克里木地區被迫割讓給沙俄。曾經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淪為任人宰割的西亞病夫的過程中,葉卡捷琳娜是最大的催化劑。
在第二次俄土戰爭中還有個小插曲,瑞典「演員國王」古斯塔夫想乘機偷襲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結果大敗而歸。瑞典、波蘭和土耳其一直是俄國在歐洲擴張的三個主要對象,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取得全勝。
望著大大擴張了的俄國版圖,葉卡捷琳娜豪情萬丈地說:「假如我能夠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
葉卡捷琳娜早年曾讀過許多西歐啟蒙思想家的作品,在流行「開明專制」的時代,她也使自己成為這一時髦的追逐者,即位之後與伏爾泰有過密切的書信聯系,還曾資助過「網路全書派」的代表人物狄德羅。她興辦各類學校,提倡文學創作,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採取鼓勵的政策,取消對貿易的限制等,但在沙皇這個專制主義寶座上坐熱之後,她的思想逐漸改變了。
1773年由假扮沙皇彼得三世的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起義,雖然持續了一年多就被鎮壓了下去,而且未佔領過戰略意義重要的大城市,但還是使她感受到巨大威脅。她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如改「省,州,縣」三級制為「省,縣」二級制,並給予貴族更多更大的權力,1787年頒布的《俄國貴族、自由和特權詔書》是集中體現,她也因此被稱為「貴族女皇」。對此,雖然短期內有利於鞏固統治,但從長期來看加劇了貴族農奴主和農奴兩個階級的矛盾對立,農奴所受的剝削和壓迫進一步加深。農奴制一直是俄國社會的一大痼疾,葉卡捷琳娜二世加劇了它並將這個棘手的難題推給她的後代去解決。
另一方面,由於給予了貴族更多的自由,使其中的先進分子能夠充分接觸西歐的自由主義思想,為俄國的現代化打開了一道門縫。俄國推翻沙皇專制和農奴制的第一聲吶喊就是從進步貴族中發出的。
葉卡捷琳娜據說很風流,她的情夫之中著名的有格里哥利·奧爾洛夫、波將金、波尼亞托夫斯基,不過她自己不承認自己荒淫無恥。
總而言之,葉卡捷琳娜二世對歷史的影響主要還是體現在使版圖的變化。她使波蘭滅亡和土耳其迅速衰落的同時,使俄國強大,統治力量進一步逼近歐洲心臟地帶。
2.
彼得大帝,是後世對沙皇彼得一世的尊稱。彼得一世(1672─1725),原名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是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羅曼諾夫之子,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國沙皇(1682年—1725年)、俄羅斯帝國皇帝(1721年—1725年),著名統帥,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實權。作為羅曼諾夫朝僅有的兩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傑出的皇帝。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羅斯變成一個強國的主要因素。
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他繼位後積極興辦工場,發展貿易,發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業,同時改革軍事,建立正規的陸海軍,加強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制。繼而發動了戰爭,奪得波羅的海出海口。可以說,近代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發展史無不源於彼得大帝時代。
⑺ 俄羅斯大帝有幾位
俄羅斯人被大家稱之為戰斗民族,因為他們性格都比較彪悍,天生豪放不羈無所畏懼。俄羅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位大帝,其中還有一位女帝,分別是:伊凡大帝、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大帝。
1、伊凡大帝
歷史上稱他為伊凡四世,也叫伊凡雷帝(出生的時候電閃雷鳴所以叫雷帝),俄羅斯留里克王朝的首位沙皇,喜歡讀書,還是優秀的演說家,是沙皇裡面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位。
他三歲就當上沙皇了,當然那會他母親幫他攝政的呢。他還是個戰爭狂人,一生都是干仗,不是在干仗,就是在干仗的路上。先後吞並了喀山汗國、 阿斯特拉罕汗國和西伯利亞汗國,還打敗了克里木汗國,俄國的領土向東大幅推進,把強大的蒙古人都打的四散而逃。
⑻ 俄國有幾位女沙皇
俄國,歷史上曾有四位女沙皇,每個人的最後結局都不一樣。
⑼ 除了中國的女皇帝武則天之外,國外的歷史上有哪些女皇帝
歷史上除中國有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以外,國外著名的女皇有古埃及女王,大英帝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等等。
今天我要重點介紹傳奇的俄羅斯女大帝也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史稱葉卡捷琳娜二世,俄羅斯第八位帝王,在俄羅斯歷史上唯一稱為女大帝之名的女皇。在位(1762年7月9日~1796年11月6日)34年,在她在位時,成為歐洲第一強國,其才乾和名氣享譽海內外。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可以和彼得大帝一世齊名的英主。國籍俄羅斯,民族,日耳曼人。
葉卡捷琳娜二世後來一心一意的大力發展俄羅斯,並且對外擴張,不但奪回黑海的出海口,也佔領了不少中國的領土,成為俄羅斯歷史上最強的時期,她並且揚言若給她幾十年她會統一整個歐洲,成為世界第一強大的帝國。可惜到了1796年中風,於11月6日凌晨病逝。後來由她的長子保羅繼位。
縱觀葉卡捷琳娜二世,一生情人達20多個,這裡面有許多為她的政治生涯付出許多,作為一個女人他的私生活可以說泛濫,可是政治上她對俄羅斯民族來說可是功勞大於其他一切,加上西方國家對於私生活沒有東方那麼過於苛求。總的來說葉卡捷琳娜二世一生還是輝煌的。
⑽ 俄國有幾位女沙皇
俄羅斯歷史上有幾位女沙皇?在沙皇俄國的歷史上,羅曼諾夫王朝是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政權,長達三百年。這個王朝中,曾先後出現過四位女性沙皇。然而這四位女沙皇,除了都和彼得大帝有著密切的關系外,其為人與建樹卻有天壤之別。
彼得大帝全名叫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即位後,按照帝系稱彼得一世。後來人們鑒於彼得一世一生對沙俄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故又將其尊稱為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的父親是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母親是阿列克謝沙皇的第二任妻子。本來阿列克謝沙皇並不缺少後嗣,他的第一個妻子給他生了多個孩子。但可悲的是,公主們個個身體健壯,六個兒子中卻只有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彼得(後來的彼得大帝)是個健康的皇子。在彼得的幾個同父異母兄弟中,三個夭折,剩下的兩個,一個叫費多爾,患有敗血病,一個叫伊凡,是個智障者。阿列克謝死後,長子費多爾即位。費多爾是個典型的病號沙皇,因為患有敗血病幾乎連行走都是一件難事,出行時都需要侍從攙扶,這倒像是中國的君主明仁宗朱高熾。費多爾帶病在位六年後於1682年2月撒手人寰,他沒有留下子嗣,皇位繼承爭奪戰便在兩大外戚家族——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和納里什金家族之間展開。
索菲婭攝政開啟女主當政時代
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是阿列克謝沙皇第一任妻子的「後族」,力挺費多爾的智障胞弟伊凡即位;而納里什金家族則是阿列克謝沙皇第二任妻子的「後族」,他們自然力挺彼得即位。兩位皇子都是老沙皇的親生兒子,都有繼承皇位的合法性,因此爭論得格外激烈,尤其是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他們陣營中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阿列克謝沙皇的女兒索菲婭公主。索菲亞貪慕權力,在政壇積極活躍,她希望同胞兄弟伊凡能夠即位。伊凡登基,按照血親她與沙皇更近一些,參政議政便是理所當然。再者伊凡形同白痴,這樣一位沙皇,被誰控制誰無疑便是實權人物。但東正教總主教看透了索菲婭公主及其集團的陰謀,堅決反對擁立伊凡,因此在總主教及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反對派的共同支持下,年僅十歲的彼得被推上了沙皇的寶座。
然而索菲婭公主並不甘心失敗,決心繼續抗爭。她聯絡射擊軍長官,率領射擊軍直接向皇宮進攻。瘋狂的射擊軍不但沖進了克里姆林宮,而且借機殺害了一大批反對派大臣。這次騷亂使納里什金家族的實力遭到了極大的削弱,憑借著暫時的軍事勝利,射擊軍要求縉紳會議通過決議,立伊凡為第一沙皇,將現任沙皇彼得大帝降為第二沙皇,並確定由他們的姐姐索菲婭公主攝政,全權代表兩位一傻一幼的沙皇處理國家的一切大事。第一沙皇在歷史上被稱為伊凡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