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媒稱俄軍主動停止在北約邊境演習,這對緩和緊張局勢的幫助究竟有多大
俄羅斯最近經常在北約的邊境地區進行軍事演習,但是這幾天開始,俄羅斯在北約附近不再進行大量的軍事演習了,這看起來非常有意思。俄羅斯這個舉動對於緩和緊張的局勢還是有非常大的積極意義的。首先就是軍事演習最大的作用就是對敵方進行震懾,俗話說就是秀肌肉給你看,我的實力很強大,隨時都可以打你。其次就是為後續的作戰鋪路。比如美國在中東地區經常是演習變成實戰,看起來在演習,一聲令下就開始發起進攻了。最後就是俄羅斯方面停止演習,可以讓地區局勢降溫。讓雙方都冷靜下來的積極意義。
最後就是俄羅斯方面停止演習,可以讓地區局勢降溫。讓雙方都冷靜下來的積極意義。畢竟對於俄羅斯來說,本身的經濟情況不是非常好,如果再持續進行戰略上的威懾,那麼必然出現問題。畢竟軍費是一個非常大的支出。
㈡ 俄軍演覆蓋爭議領土,日本大喊抗議並通知中印,俄方對此是如何回應的
俄軍演覆蓋爭議領土,日本大喊抗議並通知中印,俄方對此是如何回應的?這個問題的答案大概是
1,強硬維護主權,不予討論
首先,俄方針對日本再次接二連三,借著國際局勢風雲變化的時機提出抗議,並通知中印,俄方的回應是“沒什麼可討論的”。
要知道。此舉對於戰敗日本實在是敢怒不言,而對於蘇聯和戰勝國來說。可真是在日本頭頂上裝上了一把鋒利的匕首。而這把匕首,可是足以讓戰敗的日本肝顫很多年,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作為蘇聯遺產,最大繼承者來說,俄羅斯考慮自己的戰略利益,以及其他國家對於地區利益的考慮,能讓日本用談判,把蘇軍用命換來的,被俄羅斯實控的北方四島,拿回去嗎?
㈢ 2010年美國主導下亞太地區一系列聯合軍演所造成的亞太地區的緊張局勢以及對我國國家安全和周邊安全的影響
雖然從表面上看幾大軍演之間沒有直接關聯度,但是演習集中在東亞地區卻有「弦外之音」。分析人士認為,這從側面反映了東亞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大國在這一區域的實力競爭
CCN記者 齊 林
6月23日,在夏威夷海域由美國主導的多國「環太平洋」軍事演習高調登場,與此同時,俄羅斯在遠東和西伯利亞也展開了代號為「東方—2010」的自蘇聯解體後規模最大的軍演。此外,韓美兩國舉行的聯合反潛軍演,又因演習地點選擇在黃海海域,從而使東北亞地區形勢、大國關系一時間變得復雜和緊張起來。
從時間上看,近期的幾大軍演驚人地重合,演習地點出奇的一致。有分析認為,這些「巧合」雖然不能說明各個演習之間有某種必然的聯系,但是從地緣政治格局的角度來看,軍演集中在亞太地區並非偶然。換言之,表面上互不相乾的武力展示,暗示著某種冷峻交鋒。這種態勢將對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帶來一定的挑戰。
太平洋上不太平
有著「世界最大海上演習」之稱的「環太平洋2010」多國聯合海上軍演於6月23日至8月1日舉行。
緊接著,俄羅斯「東方-2010」戰略戰役演習6月29日在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打響。
6月30日至7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91765部隊在浙江省舟山至台州以東的東海海域展開實彈射擊訓練。中國軍隊另在周邊持續舉行了數次軍演。
此外,從6月初便一拖再拖的韓美聯合軍演, 7月上旬在黃海海域拉開帷幕。
有香港媒體報道,3艘美國最大的潛艇在幾乎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現身亞太地區港口,這是美國第七艦隊自冷戰結束以來極為罕見的炫耀武力行為。美國官員堅稱這是一個長遠部署計劃,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北京不太可能對這一信號置之不理。
從地緣角度看,西太平洋及東北亞是全球匯聚不穩定因素的地區之一,各種力量的經營和對抗導致區域形勢長期緊張。論微觀時間背景,這四場演習正值 「天安」號事件「高燒」不退之際;論長期戰略環境,這是美國奧巴馬政府高調宣布「重返亞洲」,俄羅斯對亞太安全日益顯示出興趣,日本加快在安全領域謀求獨立地位的步伐後,亞太地區首次出現如此密集的軍事行動。
大規模軍演是當今國際外交重要手段。軍演,相當於一種話語權。盡管參與軍演各方都宣稱自己的演習屬例行訓練,不針對任何特定方,但如此密集的軍演在中國周邊舉行,不免引發「針對中國」的猜測和聯想。美國海軍的專家透露,這一次演習的目的,實際上是要防備亞太地區崛起的新興軍事力量,其中就包括中國。美國媒體也指出,環太平洋系列演習歷史上原本針對的是蘇聯,但現在必須灌入「新的理念」,即守衛美國及其盟國在商業以及通信海道方面的安全並展示美國的力量,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確保美國在太平洋上航行自由的權力」。此次軍演旨在傳遞一個信息:沒有人能夠打消美國成為該地區平衡者的決心。
專家指出, 「環太平洋」軍演也有打壓俄羅斯的意味。美軍這次環太平洋軍演主要科目為海上航渡、水面戰、反潛作戰、魚雷攻擊、兩棲登陸作戰、海上封鎖、海空協同、近距離空中支援、海上對抗、空中攻擊、陸空協同、海上補給、特種作戰、電子戰以及人道主義救援等,但反潛是重頭戲,其目標直指中俄等潛艇大國。
此次中國海軍的東海軍演,一度被外界解讀為對美韓黃海聯合演習的回應。有專家分析認為,從這個舉動可以看出,中國軍隊對於自身海上實力的自信,正在變得越來越強。
而俄羅斯軍演被更多地解讀為「警告美國」。軍事專家認為,俄羅斯對美軍在亞洲的軍事意圖和部署都十分關切,絕不會袖手旁觀,此次軍演就是為了展示俄羅斯在亞洲的軍事存在。有俄媒體分析,俄軍方對此次演習地點的選擇以及調動兵力和裝備的方式表明, 「東方-2010」演習是在向美國「顯示實力」並傳達一個信息:俄羅斯在東亞的地位不容忽視。
北極熊展示肌肉
俄政府及軍方領導人一再宣稱此次演習並不針對其他國家,只是為了檢驗俄軍改革成果和保衛國家的能力,但俄軍方對此次演習地點的選擇以及兵力裝備的調動方式表明,「東方-2010」顯然是在向外界顯示實力,以確立其在亞太不可撼動的軍事地位。
一方面,從俄羅斯方面精心選擇軍演地點來看,是有意向美國甚至亞太大國發出明確的信息,即俄羅斯已經走出了困境,有足夠的財富和能力發展其軍事力量、擴展其影響范圍。
另一方面,由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不斷東擴,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日益受到擠壓,國家安全與核心利益受到威脅。俄美關系的復雜性增加了俄領導人發展軍力的緊迫感。大力發展軍事力量成為俄羅斯應對西方威脅的戰略性選擇。
當然,俄軍也不會放棄檢驗軍事改革成果的大好機會。演習中俄軍集中數個改革後的機動綜合旅,演練機動、攻擊、防禦和快速反應等戰術課目,以提高參演軍官和士兵的訓練素質和從班級到營級的戰術環節協調能力。
上海國防戰略研究所所長方敏表示:俄羅斯在遠東軍演有他的考慮,近幾年隨著國內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俄開始要求在亞洲的地位,一是顯示他大國的形象,二是對美國展示力量的姿態。
俄軍進入遠東地區,與俄國有「北方四島」領土糾紛的日本首先作出激烈反應,指其是以武力長期霸佔日本領土。也有分析指俄「借機檢驗美日對其『出擊」亞太的反應」,還有人認為,俄『希望通過此次軍演展現在東北亞地區的特別影響力和作用」。聰明的中國人,當然也明白這是一箭數雕,包括「提醒」中國不要覬覦俄羅斯的遠東利益。
國防大學學者李大光表示:俄羅斯演習已經達到了檢驗軍事改革的成果。當然,俄此番軍演的戰略考量就是維護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和地緣安全,維護它在遠東的影響。
軍事觀察家徐光裕認為,俄羅斯高調軍演,對外有一個安撫作用,此外有向日本、美國、韓國顯示力量的意圖,俄在重新強調它在東北亞的傳統存在,重點是要給西方看。
從本質上看,近年來,俄軍在一系列具有戰略意義的地點、區域頻頻「亮劍」,其意圖除了進一步加強國家安全,維護其核心利益外,更多的是希望在與美國的博弈中爭取更大的主動權。
而美國,正忙於調派武裝力量,以參加其與韓國舉行的聯合軍演。
太極旗牽手星條旗
為期4天代號為「不屈意志」的美韓軍演於7月28日結束,但韓國媒體仍意猶未盡地回顧這場旨在威懾朝鮮的「聯合作戰」,稱演習前後,朝方雖然措辭強硬地反對,但並未發現朝軍有何異常動靜。
韓國官員稱,這場演習是「正當防衛性軍演」,旨在「警告」朝鮮,「向他們展示我們的軍事能力,顯示不會容忍未來挑釁」。
韓國與美國7月25日至28日在韓國東海即日本海舉行聯合軍演,代號「不屈意志」,規模據稱為1976年以來最大。
這場韓美聯合軍演揭開雙方就「天安」號事件系列軍演的序幕,兩國今年年
底前還將舉行多場軍演。而朝鮮亦將防空導彈前移以「預防韓國突襲」。
此次韓美聯合軍演後,韓美還將於8月舉行「乙支自由衛士」(UFG)演習,在該演習前後,韓國還在黃海單方面進行了反潛演習。
根據方敏的闡述:韓國在美韓軍演中是非常主動的,因為「天安」號事件他對國民要有個交代,韓國堅決要求美軍派遣航母,同時也通過軍演做一種情緒發泄。此外隨著美韓軍事指揮權交權時間的延後,美國仍想繼續展示他在亞洲的地位。
方敏注意到:有關媒體采訪韓國的一位國際戰略學者,該學者說這次韓國沒有想到中國反應會這么強烈,就韓國本身而言,軍演不會針對中國,至少美韓現在還是一種克制的,常態的,針對性的演練,徐光裕認為美國此番動作強調兩個目的:第一表示和韓國牢固的同盟關系,第二對朝鮮的威懾。但徐認為,美國在借題發揮,「 『天安』艦的機會為美國提供了這么一個平台,五角大樓鷹派要千方百計借題發揮,把「天安」號文章做大,如果中方有一些錯誤的反應,正中美軍下懷。」
徐認為,如果美國希望與中國交好,那就會在選擇方案的時候自然而然排除任何可能引起中國抗議的方案,現在美國根本沒有排除,而且選擇最容易引起中國反感的方案,這就充分證明美國動機有問題。美軍此舉:第一違反奧巴馬對華的戰略方針,對中美關系有負面作用;第二個讓東北亞地區的緊張形勢更加升級;第三個不利於朝鮮半島本身的「六方會談」與「無核化」進程。徐分析,同時韓國正處於矛盾狀態,李明博並不願意在他的任期內給朝鮮半島帶來戰爭。
美軍認為,軍事演習的一大顯著特點就是威懾性。通過軍事演習故意向敵國顯示武力,明白無誤地「告訴」對方,膽敢挑起事端或發動戰爭,必將付出巨大代價,以此對敵國施加強大的軍事壓力,使之不敢輕舉妄動。
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特,在提出他著名的「大陸樞紐理論」中,曾就中國的戰略地位表達看法。他認為,中國屬歐亞大陸邊緣地區的「內新月地形帶」國家,無論陸地還是 海上都是必爭之地。
中國周邊地帶是大國集中的地帶,各國之間的安全困境不僅對區域安全產生重大影響,而且會牽動世界局勢的演變。
中國姿態之正儀
中國文化中素有「正反兩儀」之稱,此番應對周邊軍演,中國亦出現「兩儀」聲音,然仔細觀察可見,軍方的聲音更占上風。
針對美韓黃海聯合軍演,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連續四次的例行記者會上一再重申,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外國軍用艦機在黃海以及其它中國近海從事影響中國安全利益的活動,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和剋制,不做加劇地區局勢緊張的事。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7月30日在外媒記者會上表示,不論是在黃海還是其他中國近海海域里,中國堅決反對外國「見機從事影響中國安全利益的活動」。中國方面不僅在言辭上強烈反對原本在黃海舉行的美韓軍演,而且最近一個多月來,解放軍在黃海、南海等中國近海密集進行了多次演習。
軍事科學院學者羅援認為,中國堅決反對美國航空母艦到黃海地區和韓國進行聯合軍演,有充分的理由和根據。從地緣戰略來講,黃海地區是大陸的京畿門戶,任何國家在這一地區進行演習,中國都會感到這種安全上的壓力。其次,現在朝鮮半島已經因為「天安」艦事件危機四伏,美國和韓國又在黃海地區搞聯合軍演,有火上澆油之嫌。其三,航空母艦有很強的偵察預警能力,美國拿朝鮮說事,實際上是想把中國封堵在第一島鏈之內。
有大陸分析聲音稱:美國更深層次的戰略目的,是企圖趁朝鮮政權即將更迭之際,奪取中國最後一塊勢力范圍。而一旦東北亞局勢惡化,或者一旦朝鮮與美國成功實現直接對話,甚至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中國將無可避免的失去東北亞地區的話語權。
1994年10月,美國海軍在未事先向中方通報的情況下,派遣「小鷹」號航母沿中國領海邊界巡航,駛入中國領海,並跟蹤中國剛剛執行完任務返航的核潛艇。大陸亦立即起飛戰機對其進行驅離,雙方一度出現戰機空中對峙的局面。
根據社科院學者洪源的闡述:美韓航母軍演是一次玩弄戰爭邊緣政策、展開全方位戰略試探行動的成功範例。黃海水域狹窄、而航母戰斗群的控制范圍早已遠遠超出了黃海、朝鮮半島范圍,輻射到了中國、俄國甚至東北亞區域的高價值目標,意味著真正目標是對中國和整個東亞地區的軍事和政治形式的戰略威懾。
從國防戰略角度考慮,中國在保持平常心的前提下要提高警惕,此外,大陸從軍事科技角度講,還應該重點發展幾項在世界有領先地位的、能夠打贏未來戰爭的武器,即所謂「殺手鐧」。——方敏對記者如是說。
中國姿態之反儀
國防大學學者李大光表示了他的擔憂,李曾呼籲中國不要被拉到黃海軍演的漩渦中。在李看來,正因為中國的某些反應,現在美韓布勢已經不是針對朝鮮而是針對中國了。李大光並不同意「黃海是所謂的京津門戶」,因為「時代背景不同,相關戰略考量也應該隨之改變」。
李認為,中國軍方現在這種敏感的反應是弱國心態,小國心態,原因在於軍方一些人士對國家安全沒有戰略思維和高瞻遠矚的分析。而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對於此番外國軍演,應該有坦然處之的心態。
在軍事觀察家徐光裕看來,美韓演習每年都有,為何這一次要放到這里,無非是因為 「天安「號事件,如果沒有「天安」號事件,可能不會這么敏感。
國防戰略學者方敏勸導國人「腦子要清醒」,應以平常心看待美韓軍演。有些事情由外交部出面表達即可,過於渲染悲情主義會引起人們對事情判斷的情緒化。方認為,中國周邊情勢處於比較好的歷史時期,不是像某些人講的面臨著大的戰爭危險。
韓國問題學者石源華分析,當下中國沒有辦法改變狀況,而美韓軍演亦不能解決半島問題。石認為,美國現在是要利用「天安」號事件強化美韓同盟,延長向韓國交接戰時指揮權,從這個意義來看,美國在某種意義上達到了他的目的。同時,對於周邊安全問題,中國不要去主動對號入座,而中國軍方對於中國安全問題只需冷靜觀察、踏實應對,心中有考量即可,不必主動出來放出聲音。此外,中國媒體亦不必強調軍演對抗,石認為,媒體把國家置於對抗前沿,屬冷戰思維。
外媒報道,美國國防部將派遣核動力航母參加計劃在黃海舉行的美韓聯合軍事演習。
有日媒分析,美國此舉,意在敦促在相關國際問題上採取不合作姿態的中國改變姿態。同時還表現出美國的一種決心,即在最近不斷激化的美中對峙局面下,美國絕不會因為中國的反對而放棄自己的「戰略權利」。
美國認為,把7月份的聯合軍演地點移到日本海這一對中國的關照之舉,並未得到中方的充分回報。
在這一階段的雙方交鋒中,美國認為,中國通過媒體來牽制其向黃海派遣軍艦,導致了雙方相互牽制局面的形成。
作為國內知名半島問題學者,面對記者的來訪,張璉瑰顯得沉默了許多,張謹慎的表示:當下國內輿論對於東北亞軍演情勢是一邊倒的,此事中國有被挾持的感覺。
在張璉瑰的眼中,黃海軍演起因不是中國,最終矛頭也不是針對中國。美韓希望利用此番軍演壓制朝鮮進一步的冒險舉動,而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到中國來也是要解釋此事,作為國家外事活動,外交部是同意的,但中國軍方不予接待,造成了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張亦認為現在輿論以「悲情愛國」的旗號裹挾了國人,不合時宜。
「中國還沒有真正強大起來,但是暴發戶心態已經在一些人的腦袋裡發展起來了。」張璉瑰分析道:鄧小平很聰明的說過「中國『不抗旗』」,但是現在有些人非得要「抗旗」。這些「憤青」 缺乏政治智慧,也沒有完整的國際政治基本思路,但是此類聲音在中國向來有市場。
「目前這種中美相互依存的關系下,美國會用航空母艦打黃海?此外,以中國現有的實力與美國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此外,「天安」號一事,韓國民意對中國意見發生反彈,認為中國在關鍵時候還是站在朝鮮一邊,依舊按意識形態區分國際交往准則。」
「中韓關系至少倒退十年」,張璉瑰如是說。
㈣ 北約不顧俄警告堅持演習,俄羅斯一動作引「擔憂」,釋放了什麼信號
這表明了俄羅斯和北約可能會有一場對戰的信號,因為俄羅斯的這個動作也是要准備一個大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