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普京哪個國家了
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於蘇聯列寧格勒(現為俄羅斯聖彼得堡)。是俄羅斯聯邦第24任總統
⑵ 弗拉基米爾 普京的全名是什麼
名字: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全名是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漢語譯名為」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普京是姓,名字叫弗拉基米爾,父稱叫弗拉基米羅維奇,這說明,普京父親的名字就是弗拉基米爾。這種名字和父稱相同的情況,在俄羅斯很常見。
人物特點:
2000年3月出任總統後,普京在政、經、軍及外交等各個領域,均採用鐵腕政策。應當說,普京執政20年來,俄羅斯國際地位明顯上升,經濟條件明顯改善。喜歡他的人稱之「大帝」,不喜歡他的人稱之為「沙皇」。縱觀普京的為人處事,其性格上最顯著的特徵是「硬」。
⑶ 俄羅斯總統是哪個黨派
是統一俄羅斯黨,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俄羅斯第2任、第4任總統。曾擔任俄羅斯總理、統一俄羅斯黨主席、俄白聯盟部長會議主席。
2000年執政以來,普京致力於復興俄羅斯超級大國地位,對內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力,整頓經濟秩序,打擊金融寡頭,加強軍隊建設;對外努力改善國際環境,拓展外交空間,維護本國利益,在國際舞台上恢復了世界性強國地位。
普京先後四次當選俄羅斯總統,擔任總統期間,整體提升了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在對內外政策方面偏強硬,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爭議,被認為是一位「鐵腕總統」,被美國《時代》、《福布斯》雜志評選為世界最有影響力人物。
2016年3月24日俄羅斯衛星網,克里姆林宮辦公廳主任表示,俄總統普京將於6月訪華。4月7日,俄羅斯薩拉托夫州立仲裁法院於當天正式駁回了俄西南巴拉科沃市市民尼古拉·蘇沃洛夫對俄總統普京的訴訟。
2018年3月18日晚8時,俄羅斯總統選舉落幕,普京得票率達到了76.1%,所得選票已過半數,普京第四次當選俄羅斯總統,其總統任期長達20年。
⑷ 普京與西方國家的關系
普京第一個任期,忙著清理葉利欽留下的「爛攤子」,鞏固自己的執政基礎,最主要是「馴服」國內曾經呼風喚雨的七大寡頭,加強中央政府集權,收回經濟發展控制權;以及打擊恐怖主義,擴大民意支持。在外交方面,主要是拉攏各個前蘇聯中亞國家,與歐盟、美國保持著較「和諧」的關系,在美國對伊戰爭方面也沒有發出過多反對的聲音。而北約,抓緊普京執政之初的「空檔期」,進行了成立以來最大一次規模的「東擴」,波羅的海三攔胡國和斯洛伐克、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保加利亞共7個國家正式入伙。普京在這個時期已經開始頻頻指責北約-並不僅僅因為北約的東擴行為本身,而是北約從來就不曾給予過俄羅斯平等的談判地位。早在葉利欽時期,北約不顧俄羅斯的反對,悍然轟炸前南地區,徹底否認俄羅斯在巴爾干問題上有任何發言權,否認俄羅斯的歷史地位。而這一點正是普京為之不舍和奮斗的。
第二個任期,普京時代「鐵打」的外長拉夫羅夫登場,此君作風比較強硬,特別在敘利亞問題上多次與西方唇槍舌劍。但這個時期俄羅斯為了發展經濟,與西方合作大於分歧,先後主辦了G8聖彼得堡峰會,並擔任G8主席國兩年。普京與小布希的個人關系一直比較融洽(小布希的閨蜜、國務卿賴斯卻一直不喜歡普京),見面總是嘻嘻哈哈(相對後來的奧巴馬更顯得難能可貴)。德國的施羅德時代又開啟了「北溪一號」項目的建設,看起來俄羅斯與西歐的距離也越來越近。拉夫羅夫在這個階段有一句名言:俄羅斯和西方國家有「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這一「共同精神家園」。不過後來再看,這一「共同精神家園」的基礎還是過於脆弱,沒有引起西方國家的共鳴。
著名的「死亡凝視」
由於憲法所限,普京轉戰總理崗位。上任之初他就「打服」了急著向北約「投懷送抱」的小兄弟喬治亞,並從北京奧運開幕現場直接簡哪攔去往作戰前線慰勞將士,搶了新任總統「小梅」不少風頭。雖然普京多次強調決定都是總統做出,但在西方人眼裡,俄羅斯與他們眼中的民主國家漸行漸遠,普京才是俄羅斯當之無愧的「一哥」。喬治亞戰爭後,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一度陷入僵局。但小梅繼續拿起了百試不爽的軍控籌碼,打開了與美協作的窗口。這個時期小梅與奧巴馬的關系維持得不錯,因此被很多俄國內的民族主義言論認為「親美親西方」,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因為全世界都知道普京馬上就回來了。
2012年,普京開始第三任總統執政。無論普京獲得多少選票,西方國家認為他繼續執政的唯一緩簡合法基礎就是恢復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和提高國內人民的生活水平。還好這兩年,油價一直處於上升周期,俄羅斯因此不僅從2008世界金融危機中得到恢復,到2014年初,還積累了高達51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很快烏克蘭國內政局的改變,直接打亂(或者說加速)了普京的戰略抉擇。
在普京的第二總統任期,他就支持烏克蘭親俄的總統候選人亞努科維奇。普京回歸總統職位後,亞努科維奇還在執政,正在尋求加入歐盟,以獲得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巨額援助,把烏克蘭拉出金融危機的泥沼。偏偏普京此時正在打造歐亞經濟聯盟,烏克蘭與俄羅斯有如此多的歷史文化羈絆,加上對於俄羅斯絕對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普京是絕對不會放走烏克蘭的。
歐盟不是北約,普京當時的想法是烏克蘭兩邊都可以加入,俄羅斯可以接受這點。對於一直希望與西方有平等談判地位、有大國歷史情結的普京,做到這一點基本已經是到達底線了。問題在於歐盟。
第一,歐盟看不起歐亞同盟。
如果烏克蘭加入歐亞同盟,意味著烏克蘭與俄羅斯和其他同盟國家是一個關稅同盟,需要共同制定對外關稅。這樣,歐盟國家與烏克蘭和其他歐亞同盟國家之間不得不享受同樣的關稅待遇。在此基礎上,烏克蘭要想加入歐盟,與歐盟的入盟協定是不相容的。歐盟與自己國家之間,怎麼能與外部其他什麼國家一個待遇呢?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直接拒絕了克里姆林宮的談判構想。
第二,歐盟看不起烏克蘭。
烏克蘭要度過國內經濟危機難關,至少需要500億美元的外援,如果烏克蘭入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只答應提供50億美元,其中37.5億還是用來直接還債的;歐盟自身只提供6.1億歐元。相反,烏克蘭作為交換條件,還必須大幅削減國內預算、緊縮財政、貨幣直接貶值25%。烏克蘭許多寡頭因此頗為不屑,開玩笑說:「這點施捨還不如我的個人財富。」
相反,普京開出的籌碼就誘人多了:馬上提供150億美元貸款,簽訂長期優惠的供氣合同。亞努科維奇沒有其他選擇。於是,繼2004的「顏色革命」後,西方國家推動的烏克蘭「獨立廣場革命」又開始了(這一點毋庸置疑,美國駐烏大使與美助理國務卿的電話被竊聽錄音並曝光)。亞努科維奇害怕自己受到卡扎菲的待遇,在2014年2月22日凌晨,逃離了烏克蘭。2月27日,俄羅斯軍隊「不開一槍」佔領了克里米亞。幾天後,頓巴斯地區頓涅茨克的俄羅斯人「發動起義」。後來的事情,包括馬航飛機被擊落,大家都知道了。普京在同年決定出兵敘利亞,更是要與西方國家徹底劃清界限的標志。另外,2014年5月,俄羅斯與我國簽署了價值4000億美元、為期30年的天然氣供應協議,兩國關系開啟新篇章。
克里米亞事件後,西方國家就開始對俄羅斯發起了「史無前例」的一系列經濟制裁(當然與今天的比是「小兒科」),包括與普京關系一貫友好的默克爾都「義無反顧」加入了譴責俄羅斯的隊伍。當時最重的制裁是切斷了俄羅斯主要金融機構和跨國公司在西方的融資渠道,這些公司包括: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俄羅斯外貿銀行、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等,下手還是蠻狠的。歐盟也禁止所有俄羅斯國有銀行和能源公司在歐洲市場發售債券。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從33比1,飛速下降到了80比1。俄羅斯央行決定將利率從6.5%上調到17%,並為整個銀行業提供擔保。
當時西方的制裁並未凍結俄羅斯的美元外匯儲備,俄羅斯也積極動用外匯,按時償還外債,當時的普京,還不想通過訴諸資本管制去破壞俄羅斯在外國投資者心中的市場信譽。經過普京當時說的「手動調控」經濟階段,俄羅斯的外匯儲備迅速下降到了3885億美元,但緩和了經濟迅速崩盤的勢頭,普京的民眾支持率也從烏克蘭事件前低迷的40%,奇跡般上漲到了創紀錄的89%。
對比上一次俄羅斯面臨的制裁和應對,雙方都是留有餘地的。但這次卻是「史詩性」的不同了,真正「圖窮匕見」了。不說戰爭本身,在經濟制裁方面,包括剛剛拜登取消了與俄羅斯的「永遠正常貿易關系」,高達5500項的制裁措施,這是一場徹徹底底的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經濟大決戰!如果借用「膽小鬼博弈」理論,雙方早就直接撞上了,而且還在互相擠壓!現在不是討論誰先示弱的階段,而是在看誰先閉眼了。
這次的經濟制裁,俄羅斯央行的外匯和資產全部都被凍結了,普京決定直接用自家盧布償還外債,其實就是變相的「債務違約」。誰叫美國人不讓我用美元?即使是迫不得已的選擇,但俄羅斯在國際社會的信譽也必然是大打折扣。何況當前局勢完全沒有緩和的跡象,以前都說打「代理人戰爭」,現在又增加了一種「外國志願者戰爭」模式。照這樣折騰下去,10年內西方資本和技術不大可能重入俄羅斯市場。
普京執政俄羅斯以來,網路上有他不少的民族主義言論。最有名的兩句:一句是關於「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悲劇」;另一句是「給我20年時間,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說老實話,這兩句話都經過了媒體的改造或誇大。我查遍資料也找不到原始出處,包括很多人信誓旦旦第一句話是出自2005年普京的國情咨文。而至於第二句話,我在美國兩位前情報人員兼學者寫的《克里姆林宮里的特工》一書中見過類似的說法,但只是作者對普京執政理念的概括,並沒有引用普京原話。
但是不能否認,普京絕對是有蘇聯歷史情結的,並且巧妙地把這種情結轉嫁到了現在的俄羅斯身上。根據俄新社的采訪和視頻,下面這句話普京是說過的:「蘇聯解體對我而言,就像對於大多數公民一樣這是一個悲劇。要知道蘇聯解體是什麼?這是名為蘇聯的俄羅斯歷史的解體。」而在實踐中,普京大膽決定沿用蘇聯的軍旗和軍歌,甚至廢了葉利欽時期的新國歌,重新採用蘇聯國歌旋律並讓原詞作者重新填詞而成俄羅斯新國歌。
有大國歷史情結、加上烏克蘭與俄羅斯「剪不斷理還亂」的淵源,烏克蘭絕對是普京眼中的「核心利益」,也是他想給繼承者(小圖估計還得等會了)留下的最大「政治遺產」。美國人又一直玩「離岸操控」,隔岸觀火、渾水摸魚。戰爭不是人民想要的,但「始作俑者」,絕不是普京。
⑸ 普京大帝的全名是什麼
俄國人的名字特別有意思,跟中國人完全不同。排列為「名字、父稱和姓」。像我們平時比較熟悉的俄羅斯作家,像普希金,托爾斯泰、契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都是他們的姓。
俄羅斯人的名字相對簡單,再加上信奉東正教,很多人都把孩子帶到教會去受洗,讓教士給取個名字,所以重復率很高,可能你在大街上大喊一聲伊萬,會形成好多人一起回頭的壯觀場面,那怎麼辦呢?很簡單,全名加一個父稱,就相當於誰家的孩子的效果。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全名是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漢語譯名為」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普京是姓,名字叫弗拉基米爾,父稱叫弗拉基米羅維奇,這說明,普京父親的名字就是弗拉基米爾。
這種名字和父稱相同的情況,在俄羅斯很常見,類似於中國的「狗剩家的狗剩」,意思是爹跟兒子的小名都叫狗剩。
普京總統對他的名字和父稱一定很滿意而且很自豪。翻譯成漢語有「統治世界」、「鎮守和平」的意思,因為Влади是俄語」統治「的意思,мир是俄語」世界「的意思,Владимир按意譯,大約是」統治世界「的意思。
作為俄羅斯人最喜愛的人名之一,革命領袖列寧、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及現任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科羅廖夫等人的名字中都含有「弗拉基米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