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從二戰結束到現在蘇聯(俄羅斯)的軍事戰略理論,具體一點的都有些什麼,能按照時間節點總結下嗎
蘇聯貫串始終的就一個,世界革命。只是形式或有調整。
起初很激進,到處建立共產黨和發動革命,但是都不理想,不是共產黨本身很弱,往往在蘇聯的指導下,小黨並入大黨,到今天基本無聲無息的狀態,不知道還都活著嗎?中共起初加入國民黨,也是這個狀態,無奈國民黨太右太保守,又帶著中國政治古來野蠻兇狠的一面,結果對舊物幾乎毫無革新,對單純的工人罷工之類形成的無軍隊革命的激進局面,都至於怕的要死,把槍口對准了狂殺。。。再就是共產黨雖然很強,甚至根本已經接近成功,而且甚至成功的可能出現不止一回,反而是蘇聯出於自己的利益,各種方式讓他掩旗熄火,比如1927年的中共遭遇大屠殺,一戰前後歐洲一些共產黨的失敗,二戰後共產黨集體強盛後的失敗,都是。
所以事實上,蘇聯自己就有阻擋他國激進革命的強烈傾向,後來似乎有所覺察,世界也已經和平安定,蘇聯就變成了搞軍事集團,控制勢力范圍,部分的短期內的妥協戰略,搞基本是防禦性的軍備競賽。。。
『貳』 求俄羅斯(含蘇聯)大縱深突破作戰理論的內容和發展歷程
內容:大縱深突破作戰理論強調以殺傷性兵器同時壓制敵整個防禦縱深,在選定方向上突破敵戰術防禦地幅,爾後將擴張戰果的快速集群投入交戰,在可能的情況下以空降兵實施空降,迅速將戰術勝利發展成為戰役勝利,以盡快達成預定目的。發展歷程:一戰中各國陷入陣地戰苦戰,為將戰術勝利轉化為戰略勝利,蘇軍提出了「大縱深戰役」理論。1926年,特里安達菲波夫首次對大縱深戰役理論做了概括性的表述。他提出,為了奪取對敵人的全面勝利,必須實施一系列連續的突擊,「以打擊敵人的所有兵力,打亂敵人的組織,使之無法繼續進行頑強的抵抗。
30年代初,蘇軍加強了對大縱深戰役理論的研究。人們特別強調使用摩托化部隊以及航空兵來發展戰役機動的可能性,認為戰役學面臨的是「正面對正面」的任務,因此,「深遠突破和摧毀正面的行動在全縱深實施」。
1932年蘇聯《工農紅軍機械化兵暫行教令〈草案〉》中指出,機械化兵擁有脫離己方軍隊基本兵團的一切必要手段,進入敵人地副的深度,取決於燃料和彈葯的儲備量,如果攜帶三個基數的燃料和彈葯,就能保證一個機械化兵團脫離己方軍隊的基本兵團200公里的縱深。教令中還指出,機械化兵團與航空兵兵團的直接協同是有效的,機械化兵應立即利用航空兵戰斗的效果。
30年代,大縱深戰役理論得到進一步發展。它已被稱為戰役學的基礎。蘇軍武器裝備的改進和發展,以及編制體制的調整,為大縱深戰役理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為了發展對敵防禦的戰術突破,當時提出使用得到炮兵火力和航空兵支援的快速集群,以及乘裝甲車的步兵。在爾後的研究中,蘇軍認為必須以更 高速度實施大縱深戰役。戰役的勝負特別取決於能否利用突然性、巧妙的偽裝等手段,以保證先敵在一個或幾個方向時光展開並集中兵力。為了可靠地確保戰役勝利的可能性,在確定戰役的兵力對比時,不能僅限於比較雙方的兵力數量、武器性能、訓練程度和政治思想狀況,還應考慮快速性這一因素,當其他條件相同時突擊的成敗,直接取決於軍隊機動的速度,「機動者的快速性越高,戰略突然性的效果就越大。30年代,蘇聯將主要突擊方向上的「突擊集團軍」所實施的戰役稱之為「大縱深戰役」,設想該突擊集團軍轄4—5個步兵軍、7—9個統帥部預備隊炮兵團、1-2個機械化軍(坦克軍)、2-3個航空兵師,以及空降兵。40年代初,蘇德戰爭爆發前不久,蘇軍認為大縱深戰役不僅可由一個方面軍,而且可以由幾個相互協同的方面軍,在大量的航空兵的參加下,在濱海方向上還可在海軍兵力參加下實施。大縱深戰役思想歸結起來要解決兩大任務;第一,用合成集團軍和坦克集團軍組成的突擊集團以及航空兵,對敵人的整個戰術縱深同時實施突擊,以便摧毀敵人的防禦;第二,用快速部隊和空降兵的迅猛行動和航空兵的突擊,將戰術勝利發展成為戰役勝利。 蘇聯軍事科學制定的大縱深戰役理論在蘇聯各軍事學院、部隊和司令部很快得到了承認和廣泛應用。基輔軍區(1935年)、白俄羅斯軍區、莫斯科軍區、敖得薩軍區(1936年)和其他軍區先後通過軍隊演習證明了這一理論的基本原則的正確性。隨後,這些原則又在哈桑湖戰役(又稱張鼓峰事件,1938年七八月)、哈拉哈河戰役(又稱為諾門坎事件1939年)以及蘇芬戰爭(1939年11月-1940年3月)中得到了實際檢驗。在 決定性方向上集中使用兵力兵器,重視諸兵種之間的密切協同,以及充分估計炮兵、坦克和航空兵的作用等原則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在蘇德戰爭中,蘇軍經歷了戰略防禦(1941年6月22日-1942年11月),戰略反攻(1942年11月-1943年12月)、戰略進攻(1944年1月-1945年5月)三個階段。從蘇德戰爭開始到斯大林格勒反攻前,蘇軍遭到德軍的突然襲擊,被迫進行艱苦的戰略防禦作戰,但在戰略 防禦階段蘇軍在莫斯科方向進行了反攻。從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的勝利,使戰爭發生了有利於蘇聯的根本轉折。1944年開始,蘇軍實施戰略進攻,最終攻佔了德國首都。[1]
『叄』 俄國劃分為十一個時區的原因及理論依據為什麼現在又減少了二個時區
主要原因是俄羅斯幅員遼闊,東西跨度達到160°之大,根據地球自轉的理論,每15°一個時區,共計11個時區。俄羅斯政府2010年3月28日宣布把全國時區數量減少2個,以更有效管理這個世界面積最大國家,促進經濟發展。
俄羅斯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公里,橫跨亞洲和歐洲,原先劃分為11個時區。28日起,這個國家的時區總數減少至9個。
調整時區後,最東面楚科奇自治區和堪察加州「加入」位於它們西面的馬加丹州所在時區(東十一區),與首都莫斯科時差由原先的9小時改為8小時。伏爾加河畔薩馬拉州和烏拉爾山脈附近烏德穆爾特自治共和國「加入」莫斯科所在時區,使用莫斯科時間(東三區)。位於西伯利亞地區的克麥羅沃州與莫斯科時差由4小時調整為3小時(東六區)。這樣一來,東十二區和東七區沒有啦。
俄羅斯總統德梅德韋傑夫去年11月發表國情咨文時說,俄羅斯應當借鑒美國和中國等面積廣大但時區較少的國家,減少時區數,以有效管理全國。他上周要求政府減少時區數量,「賦予商業活動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