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俄羅斯不想加入歐佩克
歐佩克是西方操控的一個組織,不能為俄羅斯的利益而做決定
2. 俄羅斯為什麼不加入歐盟呢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有一句名言:「俄羅斯要想加入歐盟好比大象進入洗澡盆,歐盟根本容不下碩大的俄羅斯」。在俄羅斯在歷史上,一直是以歐洲孤狼的身份處於歐洲,歐洲所有的國家不待見俄羅斯,歐盟一直瞧不起和畏懼俄羅斯,覺得俄羅斯是歐洲的異類,而俄羅斯也一直反感歐洲,尤其是二戰後,俄羅斯與歐洲鬥了七十年,俄羅斯自身領土超過整個歐洲,即便是歐洲部分面積也有426.835萬平方公里。也是歐洲第一,這么大的領土和人口,要加入歐盟洲要。實在是讓歐盟無法接受,這英法德意如何放心。
現在的歐盟的經濟主導權在德國,軍事主導權在法國,英國已經脫歐了,俄羅斯假如沒有他的位置,真的就像丘吉爾說的那樣,是大象進入洗澡盆。誰是老大,軍事主導權法國就得讓。整個歐盟經濟,軍事,科技完自由流通了,再憑借俄羅斯的資源,歐洲真的統一了,不過那是俄羅斯的歐洲,不是歐洲人的歐洲。
3. 俄羅斯為什麼不願意和opec合作
因為opec不接納俄羅斯,opec現有12個成員國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和委內瑞拉。剛開始的時候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這五個國家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而成立的,但後來隨著西方國家的不斷滲透,現在opec組織已經淪為的西方國家控制國際市場油價的打手,不光是不接納俄羅斯,連目前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伊朗也不接納,opec組織的自大和親西方的嘴臉可見一般.
4. opec為什麼沒有俄羅斯
opec這個組織國際影響力一般,發起國不是國際大國而是沙特和阿聯酋這些中東石油出口國,沒什麼國際話語權。
俄羅斯和美國是該組織的非成員國。
5. 為什麼俄羅斯沒有加入歐佩克
加入對俄國沒有什麼好處,加入OPEC要和成員國石油政策同步,對俄國的能源自主有影響,而且俄國也是很大的石油出口國,和OPEC是競爭對手。
6. 俄羅斯為什麼不算是歐洲國家
俄羅斯不被認為是歐洲的一個很大原因是他被蒙古人統治過,而且時間很長,傳統的歐洲人認為俄羅斯人的血統里有蒙古基因,蒙古和匈奴這兩個都是歐洲人死瞧不上的野蠻人,和日耳曼人完全是兩個人種,歐洲短暫的承認俄國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之後到一次大戰之間的短暫時間,這個世間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維多利亞女王把自己的女兒嫁到了俄國,象徵著歐洲接納了俄國,但是一戰之後蘇聯法西斯的建立迅速把這一切化為泡影,西方是民主共和,蘇聯是專政獨裁,本來就不待見你,現在更不待見,一直不待見到現在,他們是打從心底里厭惡。
7. 俄羅斯是歐佩克的成員嗎
不是。
石油輸出國組織,即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中文音譯為歐佩克。成立於1960年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歐佩克在聯合國秘書處備案,成為正式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和共同的利益。現有12個成員國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和委內瑞拉。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The Russian Federation),通稱俄羅斯或俄國(Russia),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建立沙皇俄國,並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稱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領土不斷擴張,19世紀通過不平等條約割佔中國北方庫頁島、海參崴等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二戰時期促使外蒙古從中國獨立,導致中國再度失去173萬平方公里領土,給中華民族造成了巨大傷害。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冷戰期間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正式獨立,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綜合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是五個金磚國家之一。
8. 俄羅斯為什麼不加入歐洲聯盟
1L腦殘,俄國加不加入歐盟跟人種沒有關系。
主要是俄國社會經濟政治體制和歐盟國家還是有差距,而且俄國大部分領土在亞洲,自身軍力力量又過於強大,俄國認為加入歐盟降低自己身份,歐盟認為讓俄國加入會使聯盟被俄國掌控。這就像中國不會加入東盟一樣。
9. 為什麼俄羅斯不加入歐佩克
2002年
在國際油價問題上,俄羅斯對歐佩克的挑戰早在去年就拉開了帷幕。「9·11」事件後國際油價急劇跌至11月中旬的15.8美元。為穩定油價,歐佩克決定從今年1月1日起日減產150萬桶石油,並希望非歐佩克產油國也減產50萬桶。墨西哥表示將減產10萬桶,挪威同意減產10萬—20萬桶,阿曼准備減產2.5萬桶,但俄羅斯卻遲遲不肯減產,最後才承諾日減少石油出口15萬桶。俄考慮的不僅出於國內經濟的需要,更是為了對油價的發言權。在俄羅斯看來,歐佩克不應再對石油市場發號施令。
今年3月初,歐佩克秘書長羅德里格斯訪俄,希望俄第二季度仍能繼續減少石油出口。但俄總理卡西亞諾夫指出,俄將根據本國和世界經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石油儲備和消費情況來決定石油出口數量,給歐佩克碰了一個軟釘子。在今年紐約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俄羅斯代表也向歐佩克國家同行們傳遞了信息,俄願意幫助本國的石油公司贏得更多的世界市場份額。5月17日,俄總理在與一些國內石油公司總裁們會談後宣布,政府將在兩個月內取消對石油出口的限制。俄能源部長一語道出了真實意圖,「俄羅斯必須大幅增加石油產量以支配世界石油市場,把阿拉伯競爭對手擠下去。」
盡管俄羅斯與歐佩克在有共同利益的時候也會合作,但合作是不穩定的。一旦國際油市出現風吹草動,雙方立場就會發生巨大變化。1973年,歐佩克控制著53%的石油出口,如今已降為37%,歐佩克控制石油價格的能力也隨之下降。海灣合作委員會秘書長也承認,運用石油武器在上世紀70年代是有效的,但隨著美國石油戰略儲備狀況的變化,以及非歐佩克國家不按歐佩克定額生產石油,使用石油武器已不現實了。
從俄羅斯經濟看,近幾年雖實現了穩定,但並未擺脫困境,離普京總統要求的6%至8%的增長目標差距很大。俄目前仍處在還債高峰期內,今年需還外債140億美元,明年還需還債190億美元。由於油價已處在俄羅斯期望的每桶20美元—25美元的范圍內,因此增加石油生產和出口是不可避免的。俄各大石油公司都在計劃大幅增加投資,增加出口。這些大石油公司已經或准備在華爾街上市,股市也希望他們增加出口量。21日,俄最大的石油集團表示願意向美國市場提供石油,目前正在與美國公司進行可行性探討。俄政府也不希望因出口受限而使本國市場的油價驟跌。普京也必須正視石油公司的要求和由此形成的政治金融院外集團的壓力。
法國《論壇報》的文章認為,目前俄羅斯與歐佩克怒目相視,雙方隨時都可能開展激烈的競爭,而俄羅斯的表現使歐佩克越來越難以對付了。此間媒體認為,從石油日產量看,俄羅斯(740萬桶)已超過沙特(720萬桶)成為世界頭號石油生產大國,俄羅斯將是歐佩克今後3至5年內最嚴峻的挑戰者。因此,俄羅斯與歐佩克之間的角斗,將成為影響今後石油價格走勢的重要因素。
2008年
據俄新網15日援引法新社報道,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主席、阿爾及利亞能源部長哈利勒希望,俄羅斯加入歐佩克能使該組織更強大。
佔全球石油開采量10%以上的俄羅斯目前是歐佩克觀察員。上周俄羅斯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表示,不排除俄羅斯加入歐佩克,以及削減原油產量穩定價格的可能。
哈利勒向記者表示:「我們希望在這一領域進行具體的支持。我們始終希望俄羅斯加入歐佩克,像安哥拉以前一樣,俄羅斯是組織觀察員,但安哥拉已經自主決定加入歐佩克。」
他還說:「俄羅斯的加入將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這將加強歐佩克在產品控制上的能力,歐佩克的份額將從全球的40%上升到50%。」
報道指出,俄羅斯副總理伊戈爾·謝欽和能源部長謝爾蓋·什馬特科將參加12月17日在阿爾及利亞舉行的歐佩克會議。
歐佩克主席12月2日表示贊成擴大該組織,並邀請俄羅斯、挪威和墨西哥加入歐佩克。他認為,這些產油國應該「顯示出聯合」,或者加入歐佩克,或者同歐佩克一起削減原油產量,以阻止世界原油價格繼續下跌。
10. 普京為什麼說歐佩克不減產對俄羅斯有利
普京當天會見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新任首席執行官帕特里克·普亞納時表示,在27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作出不減產決定的情況下,國際油價下跌是正常反應,俄羅斯一開始對此就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他認為,經過這個冬天到2015年上半年國際油價將逐步穩定。
普京指出,在石油輸出國組織召開會議之前,俄羅斯同該組織的相關代表舉行了會談。石油輸出國組織決定不減產對俄羅斯是有利的。任何主要石油生產國都不應為追求石油價格而採取特別措施,俄羅斯一直以來都堅持這一原則。
普京表示,目前世界石油市場和能源市場正經歷一個困難時期,但這對俄羅斯來說不是意外,俄羅斯有能力應對世界石油市場上的任何挑戰。
歐佩克27日宣布不減產,該消息一出國際油價大跌。分析人士指出,低油價給產油國經濟和財政帶來巨大風險,未來原油市場將通過價格機制尋找供求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