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俄羅斯族主要分布在哪裡
新疆維吾爾自治匿的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等地;其他還有在東北及內蒙古.
2.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中國的俄羅斯族主要分布在哪裡
沒有。
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槍聲中宣布退位止,經歷了2132年。
在這期間:封建王朝皇帝總數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後被追尊帝者73人。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君主(單於、可汗、贊普)總數為251人。歷代農民起義建元、立國、稱帝(王)者,約100人。封建割據稱帝者(如安祿山)。約有60人,還有一個「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
(2)俄羅斯族生活在哪個區域擴展閱讀: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創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為第一個皇帝,稱「始皇帝」。自此,中國開始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專制制度。皇帝是中國中央政權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會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權力和榮譽。
皇帝自稱「朕」,其他人當面直接稱皇帝為「陛下」、「聖上」、「萬歲」等,私下敬稱皇帝為「聖人」、「大家」、「官家」、「至尊」等。秦朝時,秦始皇試圖將國家的全部權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但由於統治國家的事務繁多,這種制度實際上是不成熟的。
在秦朝之後,皇帝的權力和職能逐漸由一個中央政府輔助完成,漢朝時這種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開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運作,但同時由於中央政府長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權力可能過重,有可能威脅皇帝的權力,甚至通過政變自己當皇帝,比如王莽攝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中國,皇帝的逝世叫駕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皇帝
3. 俄羅斯族人是金發碧眼嗎主要生活在什麼地區
俄羅斯族eluosi zu
Russi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為15609人。
民族概況
俄羅斯族是俄羅斯移民的後裔。主要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匿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等地。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俄羅斯族人口數為15609。使用俄羅斯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通用俄文。
「俄羅斯」一詞起源於一個東斯拉夫部落之名「羅斯」或「魯斯」。在種族分類上,俄羅斯人屬於歐羅巴人種(皂種人)。中國的俄羅斯族由於與周圍民族通婚,體質逐漸變化,具有黃種人特徵。早在18世紀,但主要是19世紀以及俄國十月革命前後,俄羅斯族從沙皇俄國遷到我國新疆。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的時期,他們被稱「歸化族」。他們聚居的村落被稱為「歸化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俄歲斯族。
由於俄羅斯族遷來我國的時間不長,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在前蘇聯還有自己的親友。新中國成立後,他們之間又恢復了關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鄉與親人團聚。50年代,經中蘇兩國政府協商同意、並幫助他們陸續遷回家鄉。此外,也有部分俄羅斯族遷往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地,因為那裡也有他們的親族,因此,我國現有俄羅斯族的人數已經不多了。
社會經濟
1949年前,居住在城鎮的俄羅斯族人民大多從事各種修理業、運輸業和手工業。有的還兼營農業。有些人專門經營園藝、飼養家畜及養蜂等。在農村的俄羅斯族人民大多數十戶聚居在一起,獨自成為一個村莊。他們在伊犁河、特克斯河兩岸荒蕪的草原上,墾荒種地。居住在靠近牧區地方的,也從事畜牧業。他們深受歷代反動政府的壓迫。如特克斯縣的俄羅斯村,是俄羅斯人民經過多年辛勤勞動建設起來的.但後來國民黨軍閥強佔了他們的土地,迫使他們另遷居所,墾種生息。
解放後,俄羅斯族與各族人民一樣,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在全國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歷屆人民代表大會中均有俄羅斯族代表。俄羅斯族人民積極參加了民主改革、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城鎮居民通過勞動就業,大多成為工交、財貿、衛生各條戰線上的職工。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的一些俄羅斯族群眾參加了當地的國營農場,成為農業職工。他們的生活水平均有顯著提高。
文化藝術
俄羅斯文學在世界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源泉是俄羅斯人的祖先為後輩留下來的口頭文學遺產,如歌頌勇士的長篇史詩、童謠、諺語等。特別在19世紀初,俄羅斯的文學遺產對我國的俄羅斯族的文化有一定的影響。
風俗習慣
中國的俄羅斯族的生活習俗基本與前蘇聯的俄羅斯人相同。俄羅斯族婦女,上身穿粗布上衣,外面罩一件無袖、高腰身、對襟長袍,下身穿毛織長裙。男子的內衣是斜領襯衫(長及膝蓋)和細腿褲,頭戴呢帽或帶耳罩的毛皮帽。逢年過節,花色鮮艷一些。春秋季節穿粗呢長袍,冬季穿羊皮短外套或皮大衣。夏季,農民還穿一種用樺樹或柳樹皮條編成的簡易鞋子(類似草鞋),冬天著氈靴或毛皮鞋。未婚少女梳發辮,喜戴色澤艷麗的四方頭巾,戴耳環等飾品。現在的俄羅斯男女大都喜歡穿現代服裝。
住宅多為土木結構,屋頂用麥秸覆蓋,土牆圍院,前院種植樹木花草,後院架設畜圈,建有庫房,挖有地窖。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屋內很整潔。
在飲食上,俄羅斯人以麵食為主。麵包、饢、各種餡餅等為主食。一般一日三餐,中餐豐盛,早晚簡單。他們還愛吃黃瓜、西紅柿等新鮮而營養豐富的生蔬菜,愛喝白酒、啤酒。另外有種叫「克瓦斯」的低度飲料也是俄羅斯人喜歡的。禁食驢、馬肉,有的還不吃豬、狗肉。
在婚俗上,俄羅斯族崇尚自由戀愛、婚姻自由,但講究門當戶對,結婚要徵得父母同意。與其他民族都可以通婚。婚禮儀式隆重、繁瑣。婚禮要在教堂舉行,由神父為他們念禱文、唱贊美詩,互換結婚戒指。然後接回新郎家,舉宴慶賀。現在中國的俄羅斯族婚禮形式多樣化了,並且朝著簡單而有意義的方式發展。
過去俄羅斯族人死後,要停放在凳子上,頭朝聖像,腳對大門,一兩天後埋葬。出殯時,棺木不能從大門出去,而要從後門或窗戶抬出去。多行土葬,墓上立十字架,親人在其去世後的第12天、20天、40天和周年都要舉行悼念儀式。現在俄羅斯族人死後,一般要為他開追悼會。城鎮居民多改為火葬。
俄羅斯族很講究禮節,見面時要打招呼。或鞠躬行禮、握手。在社交中,接吻禮節也比較盛行。到俄羅斯族家作客時,要先敲門,進了屋子要摘帽,坐在主人讓給的座位上,不能坐床。在給人遞煙時,不得單獨遞一支,而要遞煙盒,點煙時,不能一根火柴點三個人的煙:吸煙借火時,不能拿對方的獺8九�誄け不蚩腿嗣媲埃�匭氪魍方恚�允咀鷸亍W盥≈氐拇�忱窠謔怯妹姘�脫斡�涌腿耍�笳魃埔夂陀岩輟@純托胗玫蹲憂邢驢槊姘�瓷儺硌緯韻潞蟛趴山�藎��ナ怯糜謨�履錆凸蟊觶�衷諞燦糜諞話閔緗懷『稀3苑褂霉�牡丁⒂幀⑸撞壞梅旁謐啦忌希��鈐諗萄厴稀6礪匏谷思傷突粕�衿罰�銜�粕�硎靜恢頁希�渡��磧岩輟?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俄羅斯族最初信奉多神教(萬物有靈),近代,他們改信東正教。解放後,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中國的俄羅斯族大都信仰東正教,有信仰基督教的,不信教的人越來越多。東正教與天主教不同的是不承認羅馬教皇有高出其他主教的地位和權力。主張主教以外的其他教士均可婚娶。主要節日有復活節、聖誕節、洗禮節等。東正教的聖誕節開始於1月7日,為時共3天。
參考資料:《民族工作大全》
4. 俄羅斯人都在哪些國家分布
俄羅斯族主要分布在東歐、中亞等地區,在外國的俄羅斯族目前大部分生活在從蘇聯分離的各個國家,烏克蘭有8,334,000人,哈薩克 4,480,000人,白俄羅斯1,142,000人,拉脫維亞 646,567人,烏茲別克620,000人,吉爾吉斯斯坦604,000人,愛沙尼亞344,280人,立陶宛220,000人,摩爾多瓦202,000人,亞塞拜然144,000人,土庫曼142,000人,塔吉克68,200人,喬治亞67,671人,亞美尼亞14,660人。
俄羅斯族在俄羅斯周邊國家的分布:
蒙古60,000人,芬蘭33,401人,羅馬尼亞30,000人,中國15,600人,保加利亞15,595人,日本 6,000人,捷克5,062人,土耳其3,514人,波蘭3,244人。
當然,很多俄羅斯族人也移民到了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地,這些就不一一敘述了。
5. 請教貼,中國的俄羅斯族都在哪裡居住
俄羅斯族,現有人口1.3萬。俄羅斯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烏魯木齊等地,其中以伊犁地區較多,其餘散居在黑龍江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等地。
6. 俄羅斯族在中國的哪裡
俄羅斯族散居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黑龍江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下轄額爾古納市等地。
中國的俄羅斯族是古代俄羅斯移民的後裔,經過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長相、風俗和習慣等,已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完全不同,而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中國境內俄羅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漢、維吾爾、哈薩克等多種語言,在社會上,俄羅斯族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內,在與本民族交往時講俄語,使用俄文。
(6)俄羅斯族生活在哪個區域擴展閱讀:
俄羅斯族的生活習慣由母系維持,傳統烹飪和持家的方法沿用俄羅斯人的習慣,吃的食物也與居住地的其他民族不同,有俄式的糕點、羅宋湯、果醬等,製作方法多由母親傳授給女兒。
與俄羅斯人類似,中國俄羅斯族亦深受東正教(正教會)文化影響。在對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的研究中,當地俄羅斯族聚居的恩和村雖沒有東正教的「教堂和宗教組織,沒有人宣講教義,信徒也不讀聖經」,
但村民在長期生活中仍保留了「外層的(東正教)宗教行為文化和宗教物質文化」。會在家中供奉聖像畫,墓地的裝飾也為俄式風格,會豎立東正教八角十字架。同時由於額爾古納市為漢族聚居地,以及俄羅斯族多為華俄通婚後代的緣故,故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
7. 介紹一下中國的俄羅斯族
人口為15609人。 民族概況 俄羅斯族是俄羅斯移民的後裔。主要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匿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等地。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俄羅斯族人口數為15609。使用俄羅斯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通用俄文。 「俄羅斯」一詞起源於一個東斯拉夫部落之名「羅斯」或「魯斯」。在種族分類上,俄羅斯人屬於歐羅巴人種(皂種人)。中國的俄羅斯族由於與周圍民族通婚,體質逐漸變化,具有黃種人特徵。早在18世紀,但主要是19世紀以及俄國十月革命前後,俄羅斯族從沙皇俄國遷到我國新疆。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的時期,他們被稱「歸化族」。他們聚居的村落被稱為「歸化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俄歲斯族。 由於俄羅斯族遷來我國的時間不長,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在前蘇聯還有自己的親友。新中國成立後,他們之間又恢復了關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鄉與親人團聚。50年代,經中蘇兩國政府協商同意、並幫助他們陸續遷回家鄉。此外,也有部分俄羅斯族遷往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地,因為那裡也有他們的親族,因此,我國現有俄羅斯族的人數已經不多了。 社會經濟 1949年前,居住在城鎮的俄羅斯族人民大多從事各種修理業、運輸業和手工業。有的還兼營農業。有些人專門經營園藝、飼養家畜及養蜂等。在農村的俄羅斯族人民大多數十戶聚居在一起,獨自成為一個村莊。他們在伊犁河、特克斯河兩岸荒蕪的草原上,墾荒種地。居住在靠近牧區地方的,也從事畜牧業。他們深受歷代反動政府的壓迫。如特克斯縣的俄羅斯村,是俄羅斯人民經過多年辛勤勞動建設起來的.但後來國民黨軍閥強佔了他們的土地,迫使他們另遷居所,墾種生息。 解放後,俄羅斯族與各族人民一樣,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在全國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歷屆人民代表大會中均有俄羅斯族代表。俄羅斯族人民積極參加了民主改革、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城鎮居民通過勞動就業,大多成為工交、財貿、衛生各條戰線上的職工。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的一些俄羅斯族群眾參加了當地的國營農場,成為農業職工。他們的生活水平均有顯著提高。 文化藝術 俄羅斯文學在世界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源泉是俄羅斯人的祖先為後輩留下來的口頭文學遺產,如歌頌勇士的長篇史詩、童謠、諺語等。特別在19世紀初,俄羅斯的文學遺產對我國的俄羅斯族的文化有一定的影響。 風俗習慣 中國的俄羅斯族的生活習俗基本與前蘇聯的俄羅斯人相同。俄羅斯族婦女,上身穿粗布上衣,外面罩一件無袖、高腰身、對襟長袍,下身穿毛織長裙。男子的內衣是斜領襯衫(長及膝蓋)和細腿褲,頭戴呢帽或帶耳罩的毛皮帽。逢年過節,花色鮮艷一些。春秋季節穿粗呢長袍,冬季穿羊皮短外套或皮大衣。夏季,農民還穿一種用樺樹或柳樹皮條編成的簡易鞋子(類似草鞋),冬天著氈靴或毛皮鞋。未婚少女梳發辮,喜戴色澤艷麗的四方頭巾,戴耳環等飾品。現在的俄羅斯男女大都喜歡穿現代服裝。 住宅多為土木結構,屋頂用麥秸覆蓋,土牆圍院,前院種植樹木花草,後院架設畜圈,建有庫房,挖有地窖。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屋內很整潔。 在飲食上,俄羅斯人以麵食為主。麵包、饢、各種餡餅等為主食。一般一日三餐,中餐豐盛,早晚簡單。他們還愛吃黃瓜、西紅柿等新鮮而營養豐富的生蔬菜,愛喝白酒、啤酒。另外有種叫「克瓦斯」的低度飲料也是俄羅斯人喜歡的。禁食驢、馬肉,有的還不吃豬、狗肉。 在婚俗上,俄羅斯族崇尚自由戀愛、婚姻自由,但講究門當戶對,結婚要徵得父母同意。與其他民族都可以通婚。婚禮儀式隆重、繁瑣。婚禮要在教堂舉行,由神父為他們念禱文、唱贊美詩,互換結婚戒指。然後接回新郎家,舉宴慶賀。現在中國的俄羅斯族婚禮形式多樣化了,並且朝著簡單而有意義的方式發展。 過去俄羅斯族人死後,要停放在凳子上,頭朝聖像,腳對大門,一兩天後埋葬。出殯時,棺木不能從大門出去,而要從後門或窗戶抬出去。多行土葬,墓上立十字架,親人在其去世後的第12天、20天、40天和周年都要舉行悼念儀式。現在俄羅斯族人死後,一般要為他開追悼會。城鎮居民多改為火葬。 俄羅斯族很講究禮節,見面時要打招呼。或鞠躬行禮、握手。在社交中,接吻禮節也比較盛行。到俄羅斯族家作客時,要先敲門,進了屋子要摘帽,坐在主人讓給的座位上,不能坐床。在給人遞煙時,不得單獨遞一支,而要遞煙盒,點煙時,不能一根火柴點三個人的煙:吸煙借火時,不能拿對方的煙。婦女在長輩或客人面前,必須戴頭巾,以示尊重。最隆重的傳統禮節是用麵包和鹽迎接客人,象徵善意和友誼。來客須用刀子切下塊麵包沾少許鹽吃下後才可進屋,過去是用於迎新娘和貴賓,現在也用於一般社交場合。吃飯用過的刀、又、勺不得放在桌布上,要搭在盤沿上。俄羅斯人忌送黃色禮品,認為黃色表示不忠誠,藍色代表友誼。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俄羅斯族最初信奉多神教(萬物有靈),近代,他們改信東正教。解放後,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中國的俄羅斯族大都信仰東正教,有信仰基督教的,不信教的人越來越多。東正教與天主教不同的是不承認羅馬教皇有高出其他主教的地位和權力。主張主教以外的其他教士均可婚娶。主要節日有復活節、聖誕節、洗禮節等。東正教的聖誕節開始於1月7日,為時共3天
8. 伊犁州的哪個地方是俄羅斯族的聚居地
1樓答的並不完全對,目前,全疆有俄羅斯人800餘人,在伊犁的有650多人。伊寧市純種的俄羅斯人數量已經很少了,現在全伊寧純種的俄羅斯家庭只有五家,全都住在被當地稱為『俄羅斯大院』的俄羅斯族祖墳地里。
9. 中國俄羅斯族居住在哪
黑龍江佳木斯,伊春 同江市比較多,
10. 中國的俄羅斯族在哪居住
俄羅斯族散居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黑龍江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下轄額爾古納市等地。
中國的俄羅斯族是古代俄羅斯移民的後裔,經過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長相、風俗和習慣等,已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完全不同,而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中國境內俄羅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漢、維吾爾、哈薩克等多種語言,在社會上,俄羅斯族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內,在與本民族交往時講俄語,使用俄文。
中國的俄羅斯族主要是從俄羅斯移居而來。早在清朝順治元年(1644年)侵入我國黑龍江地區的部分沙皇俄國士兵被俘歸降後,被清政府送往北京,編入八旗。
在後來的順治七年(1650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683—1685年)間,又有百餘俄羅斯士兵,隨軍隊自黑龍江北雅克薩邊城遷居北京。
今北京的羅、何、姚、田、賀五姓俄羅斯族人約200餘人,即他們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