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納卡地區,是如何在歷史上被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反復爭奪的
納卡沖突,實質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沖突。納卡在國際上被認為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亞塞拜然在最近幾十年來並沒有實際控制這里,而且納卡地區90%以上是亞美尼亞人。
▲緊張的納卡局勢
Ⅱ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什麼關系
基本屬於同盟國的關系。兩國都是獨聯體成員國。
在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關系非比尋常,兩國曾經建立起國家聯盟,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也曾經提出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合並的建議.
蘇聯解體後,白俄羅斯可以說是一個異類了,在西方國家眼中,盧卡申科是蘇維埃制度的遺產,他與西方對抗的態度,世人也早清楚.所以,雖然兩國有合並的意向,但普京卻不敢在盧卡申科當政時具體執行這一政策,所以他才故意提出要將白俄羅斯拆成幾十個區域而不是作為一個整體合並,這一白俄羅斯不可能接受的合並政策.目的就是推遲合並進程,如果哪天盧卡申科下台了,普京的政策可能就會變了.
Ⅲ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是什麼關系
白聯盟是為了應對北約不斷東擴建立起來的,俄羅斯期望通過和白俄羅斯組建一個類似歐盟式的國家聯盟來一致應對外部經濟和軍事事務。
俄白聯盟國家國務秘書博羅金在日前於莫斯科舉行的聯盟國家憲法起草委員會會議結束後表示,新的聯盟國家肯定要設立總統和副總統的職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元首將分別擔任正副總統。他說:「如果沒有以總統為首的獨立而有效的權力體系,
聯盟國家不可能獲得發展。建立直屬總統的垂直權力體系有利於進行有效的治理。」他強調,「無論是白俄羅斯還是俄羅斯,歷史上都是在建立了強有力的權力體系時才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這位國務秘書還認為,總統和副總統的任職期限應當為七年。他說,四年時間不足以推動改革和推行社會經濟發展計劃,「七年期限是最合適的」。
博羅金錶示,聯盟國家憲法草案可能最晚於2006年3月提交全民公決。他說,憲法草案已基本定稿。該文件規定,聯盟國家將設立兩院制議會。代表院包括28名白俄羅斯議員和75名俄羅斯議員,聯盟院議員雙方各佔一半。聯盟國家將設部長會議,而其最高領導機構為最高國務委員會。兩國元首將是該委員會成員。 國家杜馬主席格雷茲洛夫透露,憲法草案將於11月15日提交俄白聯盟國家最高國務委員會審議。如該草案於11月中旬簽署,那就可能於2006年3月12日提交全民公決。
Ⅳ 亞阿沖突會引發「世界大戰」嗎
疫情還沒結束,亞洲和歐洲交界處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個國家卻突然爆發了嚴重沖突。
從9月27日至今,兩國以及主要爭端地區納卡地區都已進入戰時狀態,每天死傷人數都超過千人。參與國家除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還有俄羅斯、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和塞爾維亞七國。
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要因此爆發?
01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爭端早在蘇聯時期就已經埋下伏筆,兩國在經歷了殺戮、報復等一系列沖突後。在蘇聯老大哥的參與下,把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裔聚居地納卡地區,劃歸給了信仰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
將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與亞塞拜然的穆斯林強行綁在一起,讓納卡地區顯得格格不入,於是納卡在1991年公投獨立,但未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也成為了現在兩國之間的主要沖突點。
亞美尼亞的實力遠低於亞塞拜然,但被土耳其欺凌的悲痛歷史讓國民的戰爭決心遠高於亞塞拜然,大有戰斗到最後一人的架勢。
這次出兵納卡的官方理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同胞不受亞塞拜然欺凌。
亞美尼亞是俄羅斯「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而土耳其則力挺亞塞拜然。在這之前,俄羅斯和土耳其曾在敘利亞、利比亞爆發沖突。這場戰爭,看起來更像是
俄土兩個大國在納卡地區展開的第3場代理人戰爭。
土耳其因為歷史原因,必須毫無保留地站在亞塞拜然一方對抗亞美尼亞。
可這一次戰爭的開端卻不是因為土耳其的挑唆,而是由弱勢的亞美尼亞主動出兵引起,亞美尼亞背後的俄羅斯被懷疑是這場戰爭的主要操縱者。
事實上,俄羅斯並不支持亞美尼亞。並且與亞塞拜然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系。
俄羅斯曾試圖調停戰爭,但被亞美尼亞拒絕。
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宣布全國總動員進行生死之戰,他表示:「這是對生命權的斗爭。否則,我們將遭受種族滅絕。」
亞美尼亞冒著亡國的風險,也要與亞塞拜然決一死戰。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都有自己的支持者。
中東地區的伊朗是亞美尼亞最大的支持者,亞美尼亞依賴伊朗在海上的港口運輸貨物,而伊朗則想藉助亞美尼亞向亞塞拜然輸出什葉派革命。
中東另一個國家以色列則支持亞塞拜然,因為以色列可以從亞塞拜然購買石油,而亞塞拜然則有60%的武器購自以色列。
這些國家都因為歷史或利益原因捲入到這起戰爭中,但力量懸殊的亞美尼亞會如此反常的主動開戰,似乎與這些國家都沒有太大的關系。
如果說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世仇恩怨是「因」,這場越來越升級的戰爭是「果」。
那麼,另一個卷進來的不起眼小國塞爾維亞,就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索。
02
塞爾維亞從地理位置上看,和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都很遠。甚至與亞塞拜然還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系。
但依然可以看出塞爾維亞深度參與這場戰爭的種種痕跡。
塞爾維亞挑起這場戰爭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國民不再被列強欺辱,恢復東歐強國的地位。
現在的塞爾維亞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無疑是一個小國,但在世界歷史上卻常因頑強的民族精神出現在很多重要的歷史轉折點。
公元6-7世紀時,和俄羅斯斯拉夫人同源的塞爾維亞人,逐漸由巴爾干半島定居到現在的塞爾維亞,從此這個東歐小國就在長達數個世紀內,在拜占庭帝國、奧匈帝國等列強的影響下頑強生存。
直到1878年,塞爾維亞在俄國的協助下獲得完全的獨立。但奧匈帝國依然管轄著塞爾維亞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地區。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愛國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街頭用伯朗寧M1900型自動手槍連開七槍,刺殺了正在對薩拉熱窩進行訪問的奧匈帝國王儲弗朗茨·斐迪南和他的妻子索菲。7月28日,奧匈帝國因此事向塞爾維亞宣戰,可以說
塞爾維亞青年直接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塞爾維亞聯合黑山、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伏伊伏丁那共同組建了南斯拉夫共和國。但結局依然是被軸心國侵入並將其瓜分。
1945年,蘇聯紅軍進入南斯拉夫,鐵托在蘇聯的幫助下成為國家最高領袖,建立了共產主義國家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剛成立時即予以承認南斯拉夫的國家主權,從那個時候起,南斯拉夫與中國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老一輩人至今仍津津樂道南斯拉夫的老電影,比如電影《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和那首「啊朋友再見」成為很多中國人記憶中的旋律。
Ⅳ 亞美尼亞限製成年人出境,這個舉動是准備和亞塞拜然死磕下去么
這次亞阿沖突中,亞美尼亞現在的局勢就是必須死磕下去了。如果不跟亞塞拜然死磕,那麼連談判的機會都沒有。但是如果跟亞塞拜然死磕,等到亞塞拜然忍不住的時候,說不定還有談判的機會。理論上亞美尼亞的盟友是俄羅斯,但是從沖突一開始,俄羅斯除了在聯合國會議上表決,沒有進行任何實質性的作為。雖然土耳其支持亞塞拜然,但是俄羅斯和亞塞拜然的關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僵硬。而可以說亞阿沖突中的兩個國家,和俄羅斯的關系都還說得過去。
畢竟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侵略者是來幫助你建設你的家園的,侵略者是為了利益而來的。所以現在的亞美尼亞,頂得住也要頂,頂不住也要頂。
Ⅵ 以色列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裡面。哪個國家和我國關系比較好
以色列吧,俄羅斯比較還霸佔了我們清朝時期的一部分領土,中國一直想拿回它,而且俄國也是個比較強大的鄰國,所以還是有點戒備,而以色列是個西方的小國家,不足為懼,不過經濟不錯,可以為我過帶來資源。所以以色列與我國的關系更好
Ⅶ 俄羅斯和加拿大兩國通行哪裡
加拿大兩國通行,哪裡不是很清楚?沒有去過
Ⅷ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人口面積
亞塞拜然國土,為什麼被亞美尼亞一分為二?
中國青年網
10月21日 · 中國青年網官方賬號
亞塞拜然的飛地
從2020年9月底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為「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了武裝沖突,使得這兩個不起眼的外高加索國家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
國際上普遍承認納卡是亞塞拜然領土,但納卡實際上是獨立狀態(亞美尼亞支持),亞塞拜然無法行使管轄權
細看外高加索地區的地圖,亞塞拜然的國土被亞美尼亞分成了彼此不相連的兩部分,這部分飛地叫做「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面積5500多平方公里,45萬人中有99%是亞塞拜然人。
亞塞拜然被亞美尼亞分成的兩部分
因納卡問題,亞阿兩國在脫離蘇聯後爆發過戰爭。雖然在1994年達成停火協議,但兩國依然處於敵對狀態。雙方在邊境線實行封鎖,納希切萬與亞塞拜然的本土的聯系變得十分困難,最好的途徑就是舍近求遠從伊朗通過。
那麼,亞塞拜然的納希切萬地區為什麼會遠離亞塞拜然本土呢?這塊被死敵隔開的飛地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緊張的納卡局勢
一、亞阿民族的反復爭奪
在今天,納希切萬地區的居民雖然以亞塞拜然人為主,但亞美尼亞人卻更早在這里定居並建立政權。
亞美尼亞人是高加索地區的古老民族。公元前190年,他們曾在高加索山南麓建立從裏海西岸延伸到地中海東岸的「亞美尼亞王國」,今天的納卡地區和納希切萬地區也在亞美尼亞王國境內。
鼎盛時期的亞美尼亞王國
高加索山脈海拔高,是一個天然屏障,戰略位置重要。亞美尼亞王國成立以後就面臨著周邊列強的覬覦,尤其是伊朗的波斯薩珊王朝。自公元224年建立起政權後,他們不斷通過對外征服的方式,佔領了伊朗高原、中亞以及阿拉伯海部分地區。
與薩珊波斯相比,亞美尼亞的實力弱小,在戰爭中屢屢處於被動地位。公元3世紀後期,亞美尼亞逐漸被波斯人征服,成為波斯的附庸。
薩珊王朝時期(公元224-651年)的波斯帝國
為了鞏固波斯人的統治地位,波斯人強制這里的亞美尼亞人皈依拜火教(當時波斯人信仰的宗教),公元301年,亞美尼亞人為了抵抗波斯人拜火教,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國家,並早於羅馬帝國。
連連的對外戰爭讓波斯內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削弱了波斯人在周邊的統治。亞美尼亞隨後又逐漸被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蒙古人以及後崛起的突厥人征服。尤其是阿拉伯人,他們所到之處都帶著伊斯蘭教傳播。波斯人、西遷的突厥人都在阿拉伯人的影響下皈依了伊斯蘭教。
此後,突厥人的一支在高加索山南部裏海平原沿岸定居,這支西遷的突厥部落皈依伊斯蘭教,在文化上接受了波斯文化,形成了新的民族—亞塞拜然人。
現代亞塞拜然族的分布
在阿拉伯帝國的強勢影響下,大部分外高加索地區的民族皈依了伊斯蘭教,但亞美尼亞人卻拒絕皈依,並宣誓效忠於東羅馬帝國。
為此,大批亞美尼亞貴族遭到了阿拉伯帝國的清算。一些亞美尼亞貴族逃到了東羅馬帝國境內。後來隨著阿拉伯帝國的衰落,納希切萬地區伊斯蘭化的波斯薩法維王朝佔領,波斯大力推行伊斯蘭教。
波斯薩菲王朝(1501年-1736年)的最大范圍
納希切萬地區的地形以山地為主,擁有豐富岩鹽等礦產資源。為了獨霸這里的資源,波斯將亞美尼亞人驅逐至高原地區。
亞美尼亞人的大量外逃,納希切萬地區出現了人口的空缺。從16世紀開始,波斯鼓勵與其文化相近的亞塞拜然人遷入,改變了納希切萬的人口結構,亞塞拜然人逐漸成為了當地的主要民族。
二、亞塞拜然民族的分離
亞塞拜然因為實力薄弱,選擇了與自己語言、文化相近的波斯作為依靠。然而,沙俄的入侵導致了亞塞拜然民族南北分裂,也導致了沙俄境內亞塞拜然民族分離。
從17世紀完成國家統一後,沙俄就開始對外擴張,尋找溫暖的出海口和山脈作為保衛國家的屏障。大北方戰爭擊敗瑞典奪得北方出海口後,俄國又把目標放在南方的黑海和裏海沿岸。
大北方戰爭,俄國佔領了北方沿海
在當時,這一地區的主權歸波斯所有,薩法維王朝後期的統治者推行什葉派的政策,使得波斯國內的矛盾日趨尖銳。此後波斯經歷了王朝變更,但教派沖突反而使得國力愈加衰弱。
這給了沙俄可乘之機,他們不斷集中兵力南下,兩國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
俄國波斯戰爭
19世紀初,俄波戰爭爆發,以沙俄的勝利而告終。沙俄在此地的擴張引起了西方列強的不安。為了防止沙俄獨霸中東,英國不斷出兵干預沙俄的行動。
俄國從波斯手中奪得埃里溫(亞美尼亞首都)
在英國的干預下,沙俄於1828年和波斯簽訂《土克曼恰伊條約》,將波斯北部、高加索以南地區割讓給俄國,包括亞塞拜然地區北部以及亞美尼亞地區。
條約簽訂不僅僅使得亞塞拜然陷入南北分裂的局面,也導致北亞塞拜然人陷入了分離的境地。
波斯帝國割讓給俄國的地盤(數字為割讓給的年份)
沙俄鼓勵同樣是基督教信仰的亞美尼亞人回遷至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納希切萬地區以及納卡等地區。大量亞美尼亞人的「回歸」使得兩地的人口結構出現了改變。
納卡地區的亞塞拜然人大量外逃到東邊的平原地區,亞美尼亞人取代了亞塞拜然人,成為了納卡地區的主要民族。
而納希切萬地區因為地處深山地區,這里的亞美尼亞族和亞塞拜然族人口比重變得十分接近。1905年,亞美尼亞人占該地區人口的45%,亞塞拜然人佔55%。兩個民族因信仰、土地之間的矛盾愈加尖銳。
三、劃分亞塞拜然
1914年,一戰爆發,沙俄參與了協約國一方,與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作戰。沙俄陷入戰爭的泥潭無法自拔,無暇顧及外高加索地區。
1917年11月,處於矛盾焦點的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當時的蘇維埃政權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境地。為了退出戰爭,沙俄與德國、奧斯曼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承認外高加索三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喬治亞)獨立。
《布列斯特和約》簽訂現場
由於兩個民族在納希切萬的人口比重相當接近,獨立後的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了爭奪納希切萬地區的主權爆發了沖突。
1918年6月,奧斯曼帝國趁俄國無暇顧及之際,趁機佔領了納希切萬。奧斯曼帝國不僅僅對信仰異教的亞美尼亞人進行種族屠殺,還鼓勵信仰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人對亞美尼亞人進行清算。
亞美尼亞大屠殺
在奧斯曼帝國和亞塞拜然的雙面夾擊下,亞美尼亞人不得不被迫離開納希切萬地區。到1920年,這里的亞美尼亞人比例從45%下降到了10%,亞塞拜然人的比例則從55%上升至85%,成為了這里的主要民族。
在同盟國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蘇俄通過幫助外高加索三國建立蘇維埃政權的方式,逐步控制了外高加索三國。1922年,外高加索三國以加盟共和國的身份加入蘇維埃聯盟。
因為歷史緣故,外高加索的民族情況為大雜居,小聚居。而且該地區又位於蘇聯南部邊陲,靠近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解體後的主體)。如何對該地區進行劃分就顯得尤為重要,事關蘇維埃政權的國家安全。
1957年-1991年蘇聯時期的外高加索行政區劃
因為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的矛盾深刻,兩個民族的聚居地犬牙交錯,被相互分割。特別是在兩個地區,一個是納卡地區,當地居民中,亞美尼亞人的比例為75%。另一個是納希切萬,當地居民以亞塞拜然人為主。
為了維護南部邊疆的安定,蘇維埃當局根據民族自決的原則於1920年建立起納希切萬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並宣布其與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存在特殊緊密聯系。
根據公投結果,90%的納希切萬人希望同亞塞拜然合並。1921年3月,蘇維埃當局和亞塞拜然簽訂《莫斯科條約》,正式承認納希切萬是亞塞拜然的領土。
納希切萬蘇維埃的國旗
然而,亞美尼亞人卻沒有那麼幸運。最初,根據民族自決原則,亞美尼亞獲得了納卡地區的所有權。然而,蘇聯的南部邊疆一直面臨著宿敵土耳其的威脅。
出於安撫土耳其以及整個伊斯蘭世界的需要,蘇維埃當局把原本按照民族自決原則劃給亞美尼亞的納卡地區劃給了亞塞拜然。這一劃分引起了亞美尼亞人的強烈不滿,它為蘇聯解體後的沖突埋下了隱患。
四、亞塞拜然一分為二
憑借蘇聯時期強大的政治權力,亞阿之間的矛盾得到了暫時地擱置,兩國之間的人員流動相對自由。納希切萬地區地處巴庫-埃里溫以及連通莫斯科到德黑蘭的鐵路樞紐優勢,加上本地豐富的礦產資源,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然而,納希切萬地區的春天卻在20世紀80年代末戛然而止。隨著80年代中後期蘇聯經濟增長緩慢。經過幾代領導人的改革,都沒能改變蘇聯經濟不景氣的現狀,引發了社會危機。
一些原本被壓制的民族矛盾被點燃並釀成了軍事沖突,尤其在納卡歸屬問題上。此時的蘇聯已經無力處理這里的矛盾。
亞塞拜然被一分為二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相繼獨立。納希切萬地區雖然同亞塞拜然本土並不相鄰,但該地的居民以亞塞拜然人為主,成為了亞塞拜然的飛地。
1992年2月,兩國因為納卡問題爆發戰爭,直到1994年5月才在俄羅斯等外國勢力的調停下實現暫時的停火,但這並未改變亞阿之間的對立關系。
納卡戰爭
納希切萬通往亞塞拜然本土的最近距離是途經亞美尼亞。亞阿沖突導致了國境線彼此關閉,這就使得納希切萬地區要想通往亞塞拜然本土,只能通過伊朗。
納卡戰爭後,亞塞拜然已經失去了對納卡地區的控制,納卡當地的亞美尼亞人成立「納卡共和國」。它的成立不僅僅破壞了亞塞拜然的主權,更使得亞塞拜然已經無力打通從本土到納希切萬的直線通道。
納希切萬前往亞塞拜然首都,需要繞行伊朗
納希切萬與亞塞拜然本土相互分離狀況,嚴重損害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大部分納希切萬的居民被迫外出去土耳其或伊朗謀生,而非前往亞塞拜然本土,這使得亞塞拜然隨時面臨著國家再度分裂的局面。
現在,因納卡地區的主權問題,亞阿之間的心結依然難以解開,納希切萬飛地同亞塞拜然隔絕的狀態,短時間內看是無解的。
Ⅸ 如何看待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沖突
兩國這一矛盾的根源盤根錯節,遠非一句孰對孰錯可以明辨的。且兩國角力的背後,還有地區大國的支持和博弈。近兩年來,俄羅斯與亞塞拜然開始逐漸走近,2018年兩國宣布簽訂了價值約50億美元的軍火訂單。而亞美尼亞則在俄羅斯日漸疏遠後,選擇接近美國和歐盟國家。
這又將地區外大國的勢力引入了這一地區。而隨著介入國家的增多,亞阿兩國的沖突或將演變的更加復雜。然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達成了停火協定,但雙方圍繞納卡地區的小規模沖突卻從未停止。
(9)亞阿兩國和俄羅斯哪個親擴展閱讀
從政治訴求上來看,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之所以要成立一個新的阿爾察赫共和國,而非直接宣布自己並入亞美尼亞,主要是為了規避聯合國憲章中關於侵略的相關條款。即如果該地區直接並入亞美尼亞,則會被認為是亞美尼亞侵略了亞塞拜然。
而如果納卡地區先自亞塞拜然獨立,而後以共和國的身份並入亞美尼亞則沒有這些顧慮(類似於克里米亞並入俄羅斯的操作)。至1994年納卡戰爭的雙方在俄羅斯和歐盟的極力斡旋下停火,雖然沒有任何一個聯合國成員承認阿爾察赫共和國,但亞塞拜然已經再也無法控制這一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