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羅斯產的魯賓石是天然的嗎
俄羅斯魯賓石是人工合成的 不是天然礦物質寶石 價格十分便宜
B. 俄羅斯產的黃色的石頭叫什麼名字
一般來說黃色的石頭有可能是人造琥珀,因為在工藝品店,這玩意數量最多。
C. 俄羅斯的紫色的石頭怎麼樣
俄羅斯的鮮紫色的的紫龍晶,被公認為最具有靈性的寶石,對應頂輪,主智能,能消除頭部疾病,還能助人看清事實,消除懼怕的心理,帶來勇氣、信心,帶給人一種外柔內剛的個性。
紫龍晶,單斜晶系,硬度5,比重 2.54—2.68,折射率1.55—1.56,鮮明的紫色中帶有白色螺旋狀線條,非常獨特的外觀,教人一眼就可以認出來!最常被人用來切割成寶石戒面、圓珠、雕刻件,若有大塊材料則被做成花瓶、杯、碗等裝飾用桌上擺件。
俄羅斯的注意事項和重點須知:
俄羅斯變石是最出名的。俄羅斯烏拉爾礦區是世界上變石最著名的產地。19世紀由芬蘭礦物學家Nordenshild首先在祖母綠礦床中發現了變石,這種寶石光華璀璨,但凈度高者非常罕見。該礦床位於東烏拉爾北部隆起的一個構造結合地帶。
產在超基性岩的雲母石英岩中,圍岩是受變質的超基性岩,其中有花崗岩和細晶岩侵入。金綠寶石呈斑晶產在雲母岩中,伴生的寶石有祖母綠、磷灰石和金雲母等。這里的金綠寶石主要是變石,粒度較小。質地透明,顏色在日光下呈藍綠色,不像斯里蘭卡的寶石顏色,為黃綠色。
以上內容參考:版本的看——俄羅斯
D.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的寶石礦物學特徵
8.1.3.1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形貌及顏色特徵
Kriulina等(2007)對大量源區樣品進行了統計,並根據Orlov(1973)對金剛石/鑽石晶體形態分類後得出,ADP各岩筒出產的金剛石/鑽石60%~87%屬於Ⅰ型,YDP各岩筒出產的Ⅰ型金剛石/鑽石可達88%~98%。YDP出產金剛石/鑽石的晶形則主要為八面體及其聚形,其中Malo-Botuobia地區高達88%~94%的金剛石/鑽石為八面體、八面體和十二面體晶面的聚形,最低也可達49%(Udachnaya岩筒)。Mir及其他岩筒中超過50%的金剛石/鑽石是晶面平坦的八面體,其他晶體多為聚形。Daldyn-Alakit地區岩筒出產的金剛石/鑽石以復雜的生長方式為主,菱形十二面體、立方體均有產出,多晶聚合也有出現(Spetsius,1995)。Udachnaya岩筒榴輝岩捕虜體出產的金剛石/鑽石形態為八面體和立方體-八面體聚形,某些藍晶石榴輝岩中發現特徵的稜角被拉長立方體(圖8.4)。產自Udachnaya岩筒的金剛石/鑽石65%為無色,30%為不同程度的褐色到粉色,5%為黑色(Kriulina et al.,2011)。
圖8.4 Udachnaya礦區榴輝岩包裹體中的金剛石/鑽石
(據 Stepanov et al.,2011)
Figure 8.4 Diamonds in eclogite enclaves of Udachnaya mining area
(after Stepanov et al.,2011)
Lomonosov礦的金剛石/鑽石晶體形態為晶面扁平、彎曲的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立方體以及它們的聚形(Garanin et al.,1999),其中部分為破碎的、帶有灰色或灰色調及形變的十二面體(40%)。完整晶體比例為72%,其中39%為無色晶體。V.Grib礦金剛石/鑽石完整晶體(70%)和等軸晶體(50%)的比例較高(Palazhchenko,2008)。與其他產地相比,ADP出產立方體晶形金剛石/鑽石的比例相對較高,其中M.V.Lomonosov礦出產比例約10%~15%,V.Grib礦約4%(表8.1)。
表8.1 ADP的V.Grib和M.V.Lomonosov礦金剛石/鑽石晶體形態特徵總結Table 8.1 Summary of diamond crystal forms of the V.Grib mine and M.V.Lomonosov mine of ADP
(資料來自Palazhchenko,2008)
Grib岩體的金剛石/鑽石晶體完好並且透明度高,其中39%的金剛石/鑽石透明度好,60%金剛石/鑽石透明度較好;65%無色,12%為黃色,16%為灰色;1%由於含有暗色包裹體呈灰或黑色。V.Grib礦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含有很多綠色金剛石/鑽石,因為它鄰近放射性礦床(Rubanova,2009)。
烏拉爾地區金剛石/鑽石單晶約占總體的84%,十二面體金剛石/鑽石占單晶體的89%,八面體為7%,不規則晶體佔4%。十二面體以扁平的居多,此外也有等軸和拉長的晶體。八面體主要為稜角渾圓和晶面扁平的晶體。不規則單晶基本上為扁平狀,從殘余的形態可以發現晶面扭曲的「十二面體」居多,晶面沿短對角線破損,向頂邊凸起形變。有時晶面短對角線的凸起非常強烈,以致晶體重塑變形為雙面的三八面體或六八面體,這種晶形可占不規則晶體的90%~92%。雙晶約占總體的16%,其中十二面體雙晶85%,其餘的15%為不規則雙晶。八面體雙晶基本沒有發現(Posukhova,2007)(圖8.5和圖版Ⅶ.3)。
烏拉爾砂礦中無色晶體佔70%,常帶有不同顏色色調。含微小黑色包裹體的無色金剛石/鑽石帶明顯的灰色調。有色金剛石/鑽石主要為褐色、黃色、綠色、藍色、粉色、奶白色和灰色等。綠色晶體顏色分布不均勻。大部分金剛石/鑽石有褐色或綠色的色斑(圖8.6),可能是由天然輻射所致(Posukhova,2007)。
金剛石/鑽石的表面特徵反映了金剛石/鑽石的生長環境,具有產地表徵意義。俄羅斯三大金剛石/鑽石成礦省出產的金剛石/鑽石表面特徵有較大差異(表8.2)。
圖8.5 烏拉爾地區金剛石
(據Laiginhas,2008)
Figure 8.5 Diamonds of Ural region
(Laiginhas,2008)
圖8.6 烏拉爾地區金剛石晶面上的綠色色斑和褐色色斑
(據Laiginhas,2008)
Figure 8.6 Green spots and brown spots on crystal faces of Ural diamonds
(Laiginhas,2008)
表8.2 俄羅斯三大金剛石成礦省金剛石表面特徵對比Table 8.2 Comparison of diamond surface features of Russia's three major diamond provinces
(資料來源 Spetsius,1995;Palazhchenko,2008;Laiginhas,2008;Kriulina et al,2011;徐立等,2011)
8.1.3.2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的發光性
V.Grib礦產出的金剛石中約50%的金剛石發藍色-淡藍色和紫色熒光,黃色和綠色熒光的較少(10%),約20%的金剛石沒有發光性。M.V.Lomonosov礦中約50%的大粒徑金剛石和30%的小粒徑金剛石沒有任何發光性(Palazhchenko,2008),其餘的11%發綠色熒光,4%發黃色熒光,9%發藍色-淡藍色熒光。在ADP只有藍色、淡藍色兩種陰極發光特徵。V.Grib礦金剛石生長環境相對穩定,75%的發光圖像沒有環帶,顯示為均勻的,八面體層狀內部生長結構,一些金剛石晶體由於切向生長產生深藍、淺藍交替的發光特徵;M.V.Lomonosov礦金剛石發光圖像相對復雜,包括切向生長、原始生長及兩種生長方式結合的生長機制產生的環帶、生長區等,這種復雜的發光特徵揭示了金剛石的脈沖生長環境(Palazhchenko,2008;Rubanova等,2009;Palazhchenko等,2008)。
YDP不同捕擄體產出的金剛石顯示出不同的發光性。藍晶石榴輝岩和正常榴輝岩中的金剛石全部發黃綠色熒光;橄欖岩和二輝岩中的金剛石則發淡藍色或淡藍色與橘色混合的熒光;Udachnaya礦中的金剛石主要發藍色-淡藍色熒光;發粉色熒光的金剛石有時可用來指示岩筒潛在的含鑽能力,YDP金剛石產量較高的岩筒常常具有這一特徵的發光性,Mir岩筒中40%金剛石的熒光為粉色-淡紫色(Kriulina,2011)。陰極發光圖像顯示,雅庫特地區的金剛石生長結構大致可以分為3類:單一八面體生長環帶金剛石,不同生長機制所致的復雜環帶金剛石和多期、多階段生長結構金剛石。例如,Udachnaya岩筒金剛石的發光圖像的明亮程度跟N雜質含量有關,發光特徵主要為中心發光較強,外圍發光較弱的整齊的八面體生長環帶、邊界彎曲的立方體生長環帶或整體發光較弱的復雜生長環帶。Udachnaya岩筒幾乎所有金剛石都有纖維狀生長產生的不發光區域或深藍色區域(Stepanov,2007;Shatsky等,2008;Liu等,2008;陳美華和狄敬如,1999)。
8.1.3.3 俄羅斯金剛石/鑽石的包裹體特徵
金剛石/鑽石的礦物包裹體可以分為兩類:超基性岩或橄欖岩型(U/P型)和榴輝岩型(E型)(Taylor & Anand,2004;Sobolev et al.,2004;Sobolev et al.,2008)。YDP金剛石/鑽石的U/P型礦物包裹體主要為橄欖石、鉻鐵礦、鎂鋁榴石、斜方輝石、透輝石、頑火輝石等。其中橄欖石是YDP金剛石/鑽石中最多見的包裹體,鉻鐵礦也比較常見,含鉻鐵礦的金剛石/鑽石占含包裹體金剛石/鑽石的45%~56%(Sobolev,2004)。E型礦物包裹體主要為石榴子石、綠輝石等。與斜輝橄欖岩共生的石榴子石包裹體較多出現在Udachnaya、Mir和鹼性金伯利岩筒的金剛石/鑽石中,包含了金剛石/鑽石捕獲前的重要成因信息(Taylor et al.,2003)。硫化物礦物是YDP常見的包裹體,總是伴隨著輻射狀裂隙並且覆蓋在裂隙上。這種和硫化物伴隨的裂隙被認為是噴發過程中包裹體和寄主金剛石/鑽石不同熱溫收縮引起的。這些硫化物包裹體包含了親硫元素在深部岩石圈中含量和分布的重要信息(Ananda et al.,2004)。
ADP金剛石的同生包裹體主要為超基性岩和榴輝岩集合體的典型礦物。蛇紋石、皂石、磁鐵礦、硫化物和硫硅酸鹽混合物出現在次生包裹體中。同時還發現有>20%的金剛石中含金剛石包裹體。V.Grib礦金剛石中暗色包裹體最常見(約占總體的30%),無色包裹體相對較少(約占總體的1%),含金剛石包裹體的金剛石約占總體的2.4%。拉曼光譜測定橄欖岩型(E)同生包裹體居多(橄欖石、鉻尖晶石、鎂鋁榴石),次生包裹體主要為蛇紋石、滑石和磁鐵礦(Rubanova et al.,2009)。
圖8.7 YDP 金剛石/鑽石陰極發光圖
Figure 8.7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 of diamonds from YDP
(上排 a,橄欖岩型金剛石 / 鑽石的八面體生長環帶;中 ,橄欖岩型金剛石 / 鑽石的八面體生長環帶,左角部分出現溶蝕現象;右,橄欖岩型金剛石 / 鑽石菱形十二面體晶體中心的立方體生長。下排 ,a,b:榴輝岩包裹體八面體金剛石 / 鑽石晶體的內部核和外部環帶;c:另一種類型的花瓣狀生長環帶)(切面均沿 (110) 切開;上排圖片據:Bulanova,1995;下排圖片據:Stepanov et al.,2007)
(The upper row,a: octahedral growth zones of a peridotitic diamond; middle: octahedral growth zones of a peridotitic diamond and resorption on the left; right: cubic growth zones at the core of a rhombic dodecahedral peridotitic diamond. The lower row,a,b: Inner nucleus and outer zonal structure of a octahedral eclogitic diamond; c: another type of petal-like growth zones) (slices along (110); the upper row images after Bulanova,1995; the lower row images after Stepanov et al.,2007)
ADP金剛石與世界其他產地金剛石的不同在於硫化物包裹體極為稀少。硫化物包裹體的缺失指示了地幔物質演化具有的某些區域性特徵。金剛石中Ni EPR中心的缺失也是M.V.Lomonosov礦和V.Grib礦金剛石的標型特徵之一,含Ni固溶體包裹體含量低甚至缺失也印證了這一點(Palazhchenko,2008;Rubanova,2009)。
烏拉爾地區金剛石/鑽石大部分為榴輝岩型,主要為橙色石榴子石、灰綠色單斜輝石、無色柯石英、藍色藍晶石、淺棕色金紅石和硫化物。其次為橄欖岩型:紫色石榴子石、深櫻紅色鉻鐵礦和無色橄欖石。還有少部分與二輝橄欖岩有關,包括無色頑火輝石、無色橄欖石等。有些金剛石/鑽石含石墨包裹體(Posukhova,2007)。
E. 俄羅斯的那顆隕石是什麼成分 肯定不是石頭的成分
此隕石的鐵含量約為10%左右,此外還有橄欖石、亞硫酸鹽等化學成分,屬於最為典型和常見的隕石成分構成
F. 蘇聯產何種寶石
蘇聯境內分布有各種各樣的寶石礦床,歸納起來有3種類型:(1)內生礦床;(2)變質礦床;(3)外生礦床。內生礦床包括岩漿岩型礦床、偉晶岩型礦床和交代岩型礦床。其中岩漿岩型礦床和偉晶岩型礦床較為重要。岩漿岩型礦床主要是金伯利岩型的鑽石礦床。金伯利岩常呈岩筒產出,多分布在西伯利亞台地和俄羅斯台地上。前者所產鑽石90%呈不規則的碎塊,只有10%具有規則的幾何形態,多為具平坦晶面的八面體和菱形十二面體或為具彎曲晶面的菱形十二面體和凸晶,其中含有斑點狀的硫鐵礦、方鐵礦及硫化物等內含物。後者所產鑽石粘度較大,顏色多變,主要為無色,其次有黃色、綠色、煙色、棕色、灰色和黑色,但顏色飽和度都不高。早期形成的鑽石常為具平坦晶面的八面體,大都為無色;而晚期形成的鑽石為立方體,呈不同深淺的黃色。偉晶岩型礦床中以花崗偉晶岩礦床最為重要,其中產有眾多的寶石品種,包括月光石、鐵鋁榴石、天河石、石英(煙晶、紫晶)、綠柱石(金綠柱石、海藍寶石、龍綠柱石)、黃玉、電氣石、紅柱石及賽黃晶等。交代岩型礦床中所產的寶石材料有查羅石、格造輝石、青金岩、鐵鈣鋁榴石、海藍寶石、黃玉、祖母綠、硅鐵石、變石、藍晶石及水晶等。變質礦床有4種類型,即低溫低壓變質岩...
G. 俄羅斯的神奇石頭
莫非是陽起石?
H. 俄羅斯什麼地方出產紅寶石
俄羅斯不是紅寶石出產地。
天然紅寶石大多來自亞洲,如緬甸、泰國、斯里蘭卡、中國新疆、中國雲南等,非洲,大洋洲,如澳大利亞,以及美洲,如美國的蒙大拿州和南卡羅來納州。
俄羅斯主要產有變石頭,變石和貓眼一樣,在礦物學中屬於金綠寶石,只是由於具有不同的光學特點而成為兩種不同的寶石。
變石的主要產地有斯里蘭卡、巴西等等,俄羅斯烏拉爾山的礦藏,已幾乎枯竭。變色優美的變石價格高昂,超過一克拉的優質變石甚至比同等大小的優質紅寶石、藍寶石和祖母綠更加昂貴。但即使你有充裕的金錢,也極難獲得這樣的寶石,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因變石中含有微量的鉻,使得它對綠光透射最強,對紅光透射次之,對其它光線全部強烈的吸收。因此,在白天時由於陽光的照射,使其透過的綠光最多,故其呈現綠色,用近似白光的日光照明,變石也呈現藍色。
可是一到晚上,當富含紅光的蠟燭、油燈或鎢絲白熾燈照明時,透射的紅光就特別多,故呈現出紅色。「變石「由此而得名。變色強烈顯著的,是上等珍品。如果變色效應與貓眼效應集於一個寶石上,則是極為罕見的寶石,價值極高。
(8)俄羅斯盛產什麼石頭擴展閱讀:
紅寶石的挑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1、粒度大小:紅寶石粒度越大,其價格越高。
2、顏色:紅寶石的顏色有多種,最好的是較深的純紅色,其次為微帶紫的紅色,下面依次為較深的粉紅色、紫紅色,略帶棕色的紅色,其它如棕紅色,發黑的紅色、很淺的粉紅色都是較差的紅寶石。
另外從檯面觀察紅寶石,在轉動時,應只看到一種顏色為最好,如能看到其它顏色,則說明紅寶石加工時的取向不正確。
3、綜合作用的一種體現,一塊好的紅寶石在輕輕轉動時(檯面對著自己),可見內部有很多紅色的小「火苗」在閃爍,對於高質量的紅寶石要求其火彩要佔整個冠部的55%以上。
4、裂紋:由於紅寶石的裂紋較為普遍,因此挑選時,應盡量挑選裂紋少而細的紅寶石,特別是不要挑選裂紋穿過寶石中心的紅寶石。
I. 俄羅斯特產石頭叫什麼
叫「俄羅斯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