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每年進口多少食品

俄羅斯每年進口多少食品

發布時間:2022-04-15 01:01:46

1. 俄羅斯每年從歐盟進口多少噸豬肉

刷帖機?(擦燃燒瓶ing)上古,有一齷齪物,草菅人命,為害四方,視生命為糞土,置道義於不顧,終得一日,為雷所劈,問是何物,於千千也。

2. 俄羅斯面積是世界第一但每年還要進口大量穀物原因是

俄羅斯地處高緯,氣溫較低,不利於農業生產,每年還要進口大量穀物,因此,導致俄羅斯糧食產量低的主要因素是氣候因素.
故選:B.

3. 俄羅斯主要從中國進口什麼東西

北京,雅寶路嘍
但是又不局限於雅寶路
大多數正規企業,規模比較大的企業一般就不在那裡

北京只是個大市場而已,實際生產地主要集中在江浙,廣東,其他地方還分散著很多

俄羅斯人主要從中國進口鞋,包,皮帶等皮革製品,還有服裝,布料,床上用品等紡織品,化工產品,玩具,食品,工程機械及其配件,汽車配件,電子產品,輕工業加工設備,日用小商品等等

找出口商人找貿易公司嘍。但是這些人一般都會主動找上門,畢竟手裡有客戶,找誰不一樣。一種是專門做到俄語國家市場的,但是所做的產品相對會多一些。另一種就是非專門出口到俄羅斯的出口企業,但是這種會做比較單一的產品,出口到不同地方。這樣的企業相對難找點吧。東北口岸城市,北京,江浙,廣東這種貿易公司很多。但是他們都不在中國做宣傳,因為宣傳也沒什麼用。你把那15份給我,我給個貿易公司老闆聯系方式給你。

4. 關於俄羅斯進口食品問題

關於俄羅斯進口食品,目前市面上有可能出現的假貨基本都是比較暢銷的,比如蛋糕,紫皮糖,巧克力之類的,罐頭幾乎沒有假的,因為賣的慢。北方基本沒有假貨,南方比較多。想驗證是否是真偽的話,一個是品嘗,吃了以後還想再吃,那基本就沒啥問題了,還有個更簡單的方法,就是問商家,產品是從哪裡過來的,如果是黑龍江等地,那基本上就沒啥問題了,因為那些俄羅斯貨品在那邊遍地都是基本都滯銷了,誰還死心眼做假貨?毛子國對於食品方面要求還是很嚴格的,所以放心吃吧,沒問題。至於中文標識問題,國家確實有規定,一般母嬰奶粉類商品是必須印在外包裝上,除此以外成人類或者是其他食品,並沒有強制規定必須印在外包裝,而是使用貼紙類貼在商品上,而中文標識有的也不見得都會第一時間貼上(因為有些經銷商要求進口商把經銷商名稱和地址換成自己的,這種情況在紅酒類十分常見),比如,XX商品進貨100箱,可能前面幾箱貼著,後面幾箱可能只是放在箱子里,導致有時候是批發商或者是經銷商,甚至是零售商在貼,一般商檢局也只會檢查零售商是否貼中文標識。這種情況一般出自於俄羅斯或者是越南等於中國接壤的國家商品。至於沒有成分表,一般有兩種可能:一個是走的是民貿,這種情況一般是入境可以攜帶5000元左右的免稅產品,這種一般都有檢疫報告,但無海關手續,所以標簽一般是商家自己打的,因為商檢局一般只查有沒有中文標識,並不會注意裡面的內容,所以難免會不標准,還有一種可能是營養成分表是分開的,因為有些商品本身包裝無法用一個標簽覆蓋(其實嚴格來說,即便是貼中文標識也很有要求,比如不能覆蓋XX地方,但現在很多產品本身包裝就不是很適合,沒那麼多空間,所以也就放寬了許多)商家可能以為只要貼個中文名字就行了,所以有可能沒貼上,這個問題日韓還有馬來西亞美國等地的食品不多見,不過中東地區進口的飲料餅干之類倒是常有的事。至於威化和糖果之類的,基本上市面上能買到的俄羅斯糖果威化,幾乎所有都是正規過來的,不過大多數糖果和威化都是一箱一箱的,從幾斤到10幾斤不等,你讓零售商怎麼賣?有幾個一買就是一箱的?所以很多商家會選擇自封出售,很正常。至於給你看的海關手續,塗抹的地方基本都是價格,這東西鐵定不會給你看的,市面上比較有名的像大腦袋巧克力之類的,還有農庄糖威化啥的,都比較常見,基本不會有啥問題。至於你說你嘗了覺得很好吃,那應該是沒啥問題了,不過俄羅斯食品真的是甜死人,之前吃過一個威化,好吃是好吃,可是真的是甜到齁死人,所以給小孩子的話,還是盡量少吃,畢竟再好的東西,吃多了肯定也對身體有影響。

5. 俄羅斯為什麼要進口大量蔬菜 肉類

俄羅斯農業生產在經歷20世紀90年代的衰退之後,近十年來開始穩步復甦,在此期間,農產品增長約為40%。大部分農業企業和組織經濟穩定,俄羅斯已經成為世界主要的糧食出口國之一。然而,農業生產的潛力還遠遠沒有充分實現,糧食安全狀況令人十分擔憂,個別食品種類仍然高度依賴進口,進口的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了農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
一 俄羅斯蔬菜生產的現狀
俄羅斯居民的基本食品消費大大低於醫學上認定的合理膳食標准,只有食糖、馬鈴薯和麵包的消費符合這個標准,其他食品的供應情況如下:肉類及肉類製品68%,牛奶和乳制 品——61%,雞蛋——88%,魚產品——56%,蔬菜和瓜類(根據不同的測算標准)40%—76%,水果和漿果——43%—72%[1]。
俄羅斯政府特別重視蔬菜的生產,蔬菜產業是俄羅斯農工綜合體的一個特殊部門,它的地位僅次於麵包和馬鈴薯,居第三位。
(一)蔬菜生產概況
近幾年,俄羅斯蔬菜播種面積呈上升趨勢,2007年為62.4萬公頃,2008年達到64.1萬公頃,2009年上升到65.4萬公頃,但仍未達到改革前的水平(1986—1990年的年平均播種面積為66.9萬公頃)。蔬菜生產的總產和單產都有所增加,總產從1986—1990年的1 120萬噸增至2009年的1 340萬噸,單產從每公頃154公擔增至200公擔

6. 俄羅斯主要的出口商品除了軍火和石油天然氣還有哪些

俄羅斯已經形成了以9大工業部門(能源、黑色冶金、化學和石油化工、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木材加工和造紙、建築和材料、輕工、食品和微生物)為中心的完整的工業體系。無論從經濟實力的基礎情況來看,還是從工業、科技區域布局來考察,俄羅斯佔有了原蘇聯工業的絕對優勢。

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區集中了原蘇聯紡織工業1/2以上,機械工業1/5。以聖彼得堡為中心的西北區是原蘇聯重要的加工工業區,精密機械製造、機電、化學和有色冶金等部門均較發達。北方區木材採伐、鋸木製材、經濟用材運出量和制漿造紙工業均居原蘇聯的首位。烏拉爾區的採煤業居原蘇聯第二位。

俄羅斯主要工業產品,有原蘇聯經濟中也佔有決定性地位。主要產品占原蘇聯同類產品的比重,分別為:發電量佔62.5%,石油佔90.9%,水泥佔60.2%,天然氣佔77.3%,煤佔55.4%,鋼佔57.9%,商品木材佔91.6%,紙佔84.6%,玻璃佔61.9%,機床佔50%,汽車佔80%,拖拉機佔45%。能源 電力,1988年發電10660億度,1991年為10460億度。煤1988年為4.25億噸,1991年為3.53億噸。石油,1988年5.69億噸,為歷史最高紀錄,1990年

5.15億噸,1991年減至4.6億噸。鋼鐵 1988年鋼產量為6387.7萬噸,1991年為5510萬噸,原蘇聯5大鋼鐵基地中的烏拉爾、中央區和西西伯利亞3個位於俄羅斯境內。1991年大多數消費品生產比1990年下降2~6%,食品生產下降9%。

十月革命前的俄國,工業很不發達,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僅佔1/3,而工業部門結構中又以輕工業為主,其產值約占工業總產值的2/3。 本來就十分落後的俄國工業,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後外國武裝干涉及國內戰爭的破壞,使工業瀕於崩潰的邊緣。國內戰爭結束後,在國民經濟恢復基礎上,原蘇聯通過實現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決議。決議明確規定,工業化的總路線的基礎就是從重工業開始,從發展重工業的核心,即機器製造業開始,這實際上就是偏重於甲類工業,即生產資料生產。當前,俄羅斯已成為擁有高度發達的機械化農業的工業強國。這是原蘇聯幾十年間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成果。 目前,工業在俄羅斯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俄羅斯工業的特點是:重工業發展始終占優先地位,同時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逐漸涌現出許多新興工業部門。工業生產集中程度很高,這是俄羅斯生產力布局政策的結果。 俄羅斯工業部門分工很細,現共有12個行業及其下屬300多個不同的部門和相當數量的個別生產部門。

12個行業是:
電力工業;
燃料工業(包括: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工業);
黑色冶金工業;
有色冶金工業;
化學和石油化學工業;
微生物和復合飼料工業;
醫葯及醫療器材工業;
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工業
(包括:動力和機械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
冶金設備製造業、機床製造業、化工和石油機
械製造業、建築機械和築路機械製造業、機車
車輛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造船業、航空工業、
軸承製造業、拖拉機製造業、農業機械製造業);
林業、木材加工業、制漿造紙業;
建築材料工業;
輕工業(包括:紡織工業、縫紉工業、製鞋工業);
食品工業。

在工業生產中,俄羅斯把以上工業部門分成幾個綜合體來進行計劃和組織發展。這幾種綜合體是:燃料動力綜合體、冶金綜合體、機器製造綜合體、化學森林綜合體、建築綜合體、社會綜合體和東部的區域性生產綜合體。 這里要著重強調一下俄羅斯東部的工業。東部包括西伯利亞和遠東,面積為1276.59萬平方公里,佔俄羅斯面積的2/3以上。近年來東部的地位越來越高。 俄羅斯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聯邦,東西兩大部分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差很大。歐洲部分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產值佔全俄羅斯的3/4以上。可是,歐洲部分因其資源有限,經濟進一步發展受到很大限制。而東部地區卻擁有各種各樣蘊藏量極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這里的工業基礎薄弱,部門單一,資源遠未得到充分利用。為了改變這種生產力布局的不合理狀況,俄羅斯實行了工業東移政策,稱之為「綱領性政策」。目前,俄羅斯經濟對東部地區的依賴日益增強。今後,東部地區在增強其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保障出口都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在將是「亞太時代」的下個世紀,俄羅斯將更為重視其東方的發展。

俄羅斯的電力工業包括火力、水力和核能發電三大部門。發電量僅次於美國,居第二。其中火力發電為主,約佔72%。 俄羅斯豐富的電力資源大部分集中在東部地區。進入70年代後,由於歐洲部分有機燃料日益匱乏,俄羅斯決定在該地區加速發展核電工業。目前,俄羅斯擁有8座核電站(1985年)。 俄羅斯電力生產的突出特點是高度集中,絕大部分電力是由大型電站生產的。目前,俄羅斯已形成了全國統一的輸電系統,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的90%,保證了主要工業區的動力供應。 俄羅斯電力的主要消費部門是工業,其用電量佔全國用電量的60%。俄羅斯電力也用於出口,由於經互會的解散,現在出口量急劇減少。

俄羅斯的燃料工業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工業。目前,俄羅斯是世界上工業國家唯一燃料能夠完全自給並可保持一定出口的國家。

石油工業是俄羅斯最重要的能源工業部門。天然氣工業是俄羅斯一個發展很快的新型能源部門。煤炭的生產在能源生產工業中一直占重要地位,它是燃料平衡的基礎。化學和石油化學工業在十月革命前是俄羅斯工業部門中最薄弱的一環。當認識到化學工業是保證工業物質基礎最重要的部門,是推進國民經濟工業化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時,俄羅斯才採取緊急措施來建立和發展這一部門。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俄羅斯化學工業有了顯著提高。俄羅斯的化肥、硫酸、焙燒蘇打的產量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80 年代以來,在化學工業中,化學制葯工業、基本化學工業、化學纖維工業發展最快;在石油化學工業中,基本有機合成產品發展最快。 俄羅斯目前共生產9萬余種化工產品,其中90%以上的生產工藝不是最先進的,質量亦不如國外產品。為此,俄羅斯開始進一步擴大新型結構材料的生產,增加品種和提高質量。 但是,近幾年,由於政局動盪,經濟急劇衰退,能源和原材料工業萎縮,化學工業產量也急劇下降。

機器製造業和金屬加工工業是俄羅斯的工業核心、科技進步的基礎。其發展受到極大重視,發展速度亦十分迅速。十月革命前的俄國,機器製造業和金屬加工工業只有3個獨立部門:機車車輛製造業、造船業和農機製造業。現在,俄羅斯這個部門已發展到100多個分部門。其產品已超過13萬種。 機器製造業發展的方向是:迅速發展能保證技術進步和提高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的分部門;大幅度增加自動化工具、儀表和儀器;金屬加工設備中優先增長先進的鍛壓設備、數據控制機床、速控和速算成套設備。

建築材料工業 建築材料工業是俄羅斯的傳統工業部門之一,十月革命前就已具有一定的生產基礎。主要部門有水泥、混凝土預製件和玻璃製品工業等。俄羅斯建築材料工業70%集中在歐洲部分。俄羅斯發展建築材料工業的基本方向是,優先發展既能降低金屬用量、降低造價和勞動量、減輕建築物重量,又能提高其保暖程度的建築材料;擴大高標號、多成份和特種水泥的生產;增加拋光玻璃、強化玻璃和玻璃纖維布以及建築用瓷器等高效裝修材料的生產。進一步研製開發新產品並注意提高其傳統產品質量。

輕工業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傳統工業部門之一。十月革命之前,俄羅斯輕工業就已初具規模。輕工業的主要部門有紡織工業、皮鞋業、針織業等。俄羅斯的輕工業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人口稠密的地區。 由於原蘇聯長期片面執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嚴重製約了輕工業的發展。俄羅斯輕紡工業的設備落後,長期以來生產質量差、產品款式陳舊。 為了改變這些現象,原蘇聯和俄羅斯新政府都曾努力加速輕工業的發展。但是,整個國民經濟體制幾十年來一直重重工,輕輕工,一時難以扭轉。加之近幾年經濟衰退,輕工業生產趨於下降。

食品工業在俄羅斯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食品工業由24個分部門構成。主要部門有肉類及罐頭加工工業、奶和奶製品工業、捕魚業、製糖工業、飲料和麵食製品工業等。 肉食品工業是本部門中最大的分部門,其產值約占食品工業總產值的1/4。大型肉類製品聯合企業大都建在大中城市。近年由於經濟全面衰退,肉食品工業產量亦大幅度下降。另外近年麵食製品亦明顯下降。 長期以來,由於對食品工業投資的不足,加上農業生產不穩定,食品工業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因為,市場供應長期緊張不是短期內所能改善的。

〔農 業〕

從60年代以來開始實行集約化經營,主要是全盤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水利化、科學化和知識化,從而逐步改變以前的粗放經方式,使農業生產水平有所提高。

俄羅斯農業中的主要項目,如穀物、馬鈴薯、亞麻、肉乳等產品,占原蘇聯的1/2到1/3。近年來農業生產發展水平速度受到動盪局勢的影響。1991年農工綜合體產品總值,包括農業總產值比1990年減少5%,並低於最近5年的平均產值。1991年,國家谷類收購量達2250萬噸,比1990年低34%,是最近25年以來最低的一年。1991年國家向日葵收購量170萬噸,比1990年少產25%。國家土豆收購量470萬噸比1990年少產6%,國家蔬菜收購量440萬噸,比1990年少產28%。1991年,向國家交售油料的數量是近6年以來最低的,土豆和蔬菜交售量是近18年以來最低的。但1992年10月國家已征購到12300萬噸糧食,較去年增加150萬噸,糧產量為250萬噸,較去年增加50萬噸,土豆產量基本與去年持平。

十月革命前的俄國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年農業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82%。農業產值占工農業總值的57%。十月革命後,原蘇聯經歷了一條曲折的農業發展道路。
50年代以前,原蘇聯全力發展重工業,加上國內戰爭、衛國戰爭和農業全盤集體化政策失誤的影響,農業生產發展緩慢。50年代中期起,農業開始得到重視,舊的農業體制和政策都得到了一定的調整和改革。60年代,開始從粗放式經營轉向集約化經營,擴大農業投資,促進了農業發展。但70年代到80年代初,農業生產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戈爾巴喬夫執政後實行了擴大農庄農場自主權,改善農村經濟關系,採用各種承包制、租憑制,改變農業投資取向,加強基礎設施和農業社會改造等措施,試圖挖掘農業的發展潛力,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力爭在短期內解決食品供應問題。
但是,近幾年來,由於整個國民經濟的混亂,從原蘇聯晚期開始,農業就處於滑坡狀態。1990年起,農業產值呈負增長。1991年,俄羅斯農業產值下降5%;到1992年,農業產值下滑速度更快,下降幅度達12%,畜產品下降幅度更大,如頭9個月肉產品產量下降27%。

種植業

俄羅斯的種植業主要包括谷類作物、經濟作物(棉花、甜菜、向日葵、亞麻等)以及土豆、蔬菜、瓜類、水果和飼料作物等生產部門。
十月革命前,俄國的種植業以穀物為主,其播種面積佔全部播種面積的90%。 1909~1913年,穀物年均產量為7250萬噸,其中每年出口15%。
十月革命後,種植業遭受到國內戰爭和衛國戰爭以及農業集體化運動的破壞,生產發展緩慢。50年代以來,種植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其內部結構也得到了調整。 1950年種植業中穀物種植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70%,經濟作物佔8.1 %,土豆、蔬菜和瓜果作物佔7.4 %,飼料作物佔14. 5%。1988年,種植業中穀物種植面積佔54%,經濟作物佔6,4 %,土豆、蔬萊和瓜果作物佔4 %,飼料作物佔到34.6%。1988年與1950年相比,穀物播種面積比重有所下降,而飼料作物比重則明顯上升。

1.谷類作物

50年代中期,由於大面積墾荒,迅速擴大了穀物播種面積,穀物產量大幅增加。 60年代初,由於農業政策的嚴重失誤和墾荒地區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穀物產量增長緩慢。60年代中期,俄羅斯農業生產開始由粗放經營轉向集約化經營,增施化肥、培育優良品種、改良土壤和興修水利等措施,穀物產量有所提高,1976~1980年平均穀物產量比60年代上半期提高56%,同期穀物單產量提高了54.9%,1981年到80年代後期,由於旱災和經營機制方面的問題,穀物產量持續下降。
數十年來,盡管穀物生產有了大幅度增長,但由於飼料糧消費量的不斷上升,俄羅斯每年需大量進口糧食。近幾年,對糧食的進口需求量日勝一日。
在穀物播種面積中,小麥占重要地位,小麥的產量和國家收購量在穀物中均占首位。小麥播種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40%,產量占總產量的39%,國家收購量占總量的48%。在小麥播種面積中,春小麥佔2/3,但單產較低;冬小麥單產比春小麥高得多。大麥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僅次於小麥。播種面積占穀物播種面積的26%,總產量佔到穀物總產量的27.1 %。
燕麥的播種面積比40年代減少了40%,但其單產高於大麥和春小麥,適於作飼料。播種面積占穀物總面積的10%左右。
黑麥的播種面積不斷縮小,這是單產較低沒有較高生產價值的原因所造成。
此外,俄羅斯遠東地區還種植水稻。另外還生產高粱、養麥等,但種植面積不大,產量也不多,不佔重要地位。

2.經濟作物

俄羅斯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甜菜、亞麻和向日葵等。
十月革命後,政府為了發展經濟作物,採取了增加投資、提高收購價格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因此,經濟作物播種面積不斷上升。
棉花的生產在十月革命後得到迅速發展。播種面積不斷擴大,產量增長了一倍半。
亞麻是俄羅斯的傳統紡織原料之一。其種植面積一直在減少,主要原因是其收獲和加工的機械化程度低,費勞力,而亞麻的種植主要分布在勞動力十分缺乏的中央黑土區。亞麻單產量也較低。
向日葵籽是俄羅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其播種面積約佔全部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的3/4,產量約佔80%。滁此之外,油料作物還有亞麻籽、棉籽、大豆、油菜籽、大麻籽。但產量都不是太多。

3.上豆、蔬菜和瓜果作物

土豆是俄羅斯居民的基本食品之一。但是土豆產量日益下降。主要因為,一部分土豆生產者是個人副業者,隨著農村居民的減少及其生活方式的改變,其土豆生產量下降。二是種植土豆機械化程度低。
戰後,蔬菜種植面積,一直都保持不變,其中約有2/3是水澆地。俄羅斯人均年消費量為100公斤。
瓜類作物的種植主要是西瓜、甜瓜和南瓜。俄羅斯盛行水果和漿果。為了提高水果產量,俄羅斯建立了大型果園。目前,鼓勵農村居民發展果園合作社,農庄農場協助合作社建立基礎設施,並提供農業技術與各方面服務。

畜牧業

俄羅斯的畜牧業包括的主要部門有:養牛業、養豬業、養羊業、養禽業。此外,還包括小規模的各個部門,如養馬業、養蠶業等。當前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5%,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變化,畜牧業的意義會越來越大。
十月革命前,俄國畜牧業的經營方式落後,畜產品產量不高。十月革命勝利初期,農畜產品產量減少,到20年代末,已經超過1913年,然而,在農業全盤集體化期間,由於政策嚴重失誤,使畜牧業遭受重大損失。加之二戰的巨大創傷,直到1950年後,畜產品產量尚未恢復到1913年的水平。
50年代中期後,俄羅斯採取了增加投資、加快發展專業化和集中化、提高畜產品的收購價格、擴大質量差價和加強科研工作、採用科學的飼養工藝、加強飼料基地等措施,大大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全俄經濟衰退,投資危機、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問題致使畜牧業大大停滯不前。畜產品產量大幅度下降。1992年頭9個月,畜產品產量就下降21%。

1.養牛業

這是俄羅斯規模較大的畜牧業部門。目前這個部門提供98%的奶和40%以上的肉。此外,還提供高質量的皮革原料。
全俄飼養的牛,80%是由農庄農場、跨單位組織或其他農業生產企業飼養的:另外20%由個人副業飼養。
80年代末,奶牛業的專業化和集中化水平有所提高,有的地方出現了奶牛業跨單位綜合體或養牛聯合公司,其內部分為繁育、育成、飼養及產奶、加工飼養等專業化企業,以提高生產效率。

2.養豬業

這是俄羅斯第二大畜牧業部門。按標准頭數計算,養豬業約占牲畜總頭數的15%。養豬業提供肉類、皮革、豬鬃和其他輕工原料。
近些年來,養豬業進行了技術改造,逐漸建立了許多工業型大豬場。內部分為專業化繁育、肥育企業等具有完整工藝的大型企業,此外,還有專門從事良種畜培育和繁育的豬場,負責提供優良種豬。

3.養羊業

這也是畜牧業一大部門。按標准計算,綿羊和山羊占牲畜總數的14%。該部門主要提供肉、奶、油脂、羊毛、羊皮等。由於養羊業產品價格偏低,處於低贏利狀態。所以,養羊業發展緩慢。

4.養禽業

這是俄羅斯一個作用日漸提高的畜牧業部門。養禽業提供高營養價值的肉、蛋以及絨毛和羽毛。
目前,俄羅斯養禽業產品的主要供應者是集體農庄和國營農場,提供的產品大大超過了副業。這改變了60年代以前主要靠個人副業提供禽產品的狀況。 這是俄羅斯大力發展機械化養禽場,實現了養禽工序的綜合機械化的結果。

畜牧業部門結構近20年來變化較大。其中,養禽業由於技術改造和工廠化飼養方法的採用,發展速度最快。肉用養牛業發展也較快,而奶牛業由於工廠化程度低而發展也較慢。在養豬業中,肉用和腌肉用方向得到較大發展,這方面的產品,居民需求量很大。
從肉類總平衡表的結構來看,豬肉和羊肉的比重下降,牛肉和禽肉比重上升。這主要是經濟發展總水平的提高、產品消費量的增長和食品結構的完善起著重作用。
發展畜牧業最重要的條件是建立可靠的飼料基地,它對增加牧畜頭數和提高其產品率以及增加產品產量和降低成本有直接影響。俄羅斯飼料作物,以多年生牧草面積最大,此外有一年生牧草、玉米、大麥、燕麥、豌豆、飼用黑麥、糧豆作物、瓜類作物等。
另外,在農業集體化後,俄羅斯允許農庄庄員和國營農場職工經營個人副業,作為農村居民的收入補充。個人副業主要是經營畜牧業,其畜牧業產值約占其全部產值的2/3。

〔交通運輸〕

鐵路為主導,1990年鐵路運營線總長85000公里。西伯利亞7416公里長的鐵路中的6000公里是世界最長的電氣化鐵路。

公路在交通運輸中佔有重要地位。公路總長71萬多公里。以莫斯科為中心,14條公路干線,四通八達。

海洋運輸和內河航運發展都較快。此外還有發達的管道運輸。航空運輸以客運為主,與80多個國家有航線相通。

商業概況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經濟建設戰略重點的調整,俄羅斯的商業在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些不穩定因素。
幾十年來,商品零售總額逐漸增加,與此同時,商品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在零售總額之中,非食品商品(文化生活用品、日用品,特別是耐用品)的比重不斷增加,而食品的比重則相對下降。在食品商品中,高質量食品,如魚、肉、奶、蛋、水果等比重在增加,糧食製品比重下降。這反映了俄羅斯居民生活的提高和日用輕工業的迅速發展。
60年代以來,商業的物質技術基礎有所發展和改善。現代化的商業網路和公共飲食業網相繼出現。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經營方式也得到一定的應用。
俄羅斯商業雖然得到一定的發展,但在整個國民經濟中,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這是商業體制不完善、商業與工業嚴重脫節的後果。同時存在一些技術和設備上的問題,如商業網點、營業面積嚴重不足,設備陳舊,機械化程度低等。
近幾年,由於經濟全面衰退,商業也相應蕭條。這主要由兩個方面原因造成:一是社會產品急劇減少,尤其是消費品。1992年1~9月,消費品生產下降14%,其中食品生產下降23%,輕工業生產下降24%。二是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大大低於價格上漲速度,同時居民存款也大大貶值,這使居民購買力急劇下降。消費品嚴重不足加上居民購買力降低,致使1992年前9個月的零售商品流轉額下降39%。
伴隨著零售商品流轉額的急劇下降,商品價格急劇上漲。1992年工業品批發價格上漲了33倍,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5倍,其中許多食品價格提高了上百倍,到1993年上半年,食品價格又上漲了數倍,尤其是食品價格。這些造成了商業的一片混亂。表現在市場上,一方面是商品供應奇缺,百姓家庭了無存儲,一方面是私營商人囤貨居奇,哄抬市價。
為了刺激商業的發展,俄羅斯政府推行私有化,把大量的百貨商店轉入私人手中。並訂出計劃,每月出售大約8000家百貨商店和服務性企業,這將大大提高商業私營化程度。

商業形式

目前,俄羅斯存在著四種商業形式。即國營商業、合作社商業、集體農庄貿易,以及近幾年隨著私有化的推行而日益壯大的私營商業。在這四種形式中,國營商業日益失去主導地位,而私營商業發展勢頭迅猛,極有可能會後來居上。

國營商業

這是國家所有制商業,國營商業是經營消費品的主要形式。國營商業除包括俄羅斯商業部系統的商業組織和企業外,還包括工業部系統的職工供應處、文化部、衛生部等非工業部系統的專業網點。
國營商業企業和組織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由國家預算撥款和本單位所得利潤組成。絕大部分國營商業網點設在城鎮,主要為城市居民服務。國營商業在全國批發商業和零售商業中仍占優勢。約佔48%的工農業部分產品目前還集中於國營商業。

合作社商業

這是集體所有制商業。其財產由合作社成員所繳入社費和股金、經營活動所得利潤形成。建立合作社商業的原則是自願原則和物質利益的原則。主要為農村地區和小城鎮居民服務。其出售價格與國營商業相比較為靈活。除提供商業服務外,合作社商業還從事收購農產品和原料,發展個人副業等。合作社商業佔全國商業零售總額的23%左右。
從事合作社商業的主要有:消費合作社商業網路和手工業合作社商業網路。除國營商業、消費合作社商業外,近年來,又出現了國營一合作社聯合公司和跨部門聯合公司,如農工商聯合公司。

集體農庄貿易

原蘇聯時期,農業合作化過程中,集體農庄貿易就已出現。在集體農庄和公民個人的財產基礎上建立集體農庄市場。經營國營農場、集體農庄和勞動者個人完成任務後剩餘的農副產品,以及副業產品。這種形式是城市居民食品供應的必要補充來源。
集體農庄貿易主要是經營私人生產的剩餘產品的一種形式。因此,這種形式能刺激農副產品產量的增加,擴大城鄉商品交換的渠道,改善農產品的供應,同時增加集體農庄和勞動者個人的收入。
近幾年,俄羅斯出現了農貿市場,這是改革措施推行的結果。這種商業形式對居民的農副產品供應能起到促進作用。這種市場,由官辦改為民辦,管理由行政管理改為經濟杠桿調控。在農貿市場上,產品價格不加明確限制,由市場自行產生、浮動。

私營商業

在長期的中央計劃經濟指導下,俄羅斯私營經濟一直增勢甚微。原蘇聯解體後,隨著私有化的推行,私有經濟開始迅猛發展,私有商業企業的不斷建立。這是原蘇聯經濟市場化的重要步驟,也是對商業形式的一個補充。俄羅斯提出《關於財產非壟斷化(私有化)》法律草案,使更多的居民和勞動集體擁有私有財產,甚至把國營企業、合作社企業自願聯合改造成股份制公司,出售或拍賣給私人業主。
私有化的推行,在商業領域尤為顯著。如批發性和零售商業設施企業、公共飲食業及生活服務設施、國營合作社貿易等領域。目前俄羅斯已有40%以上的商店實行了私有化,農村出現了37萬多個私人農場,而且每月以約8000的速度增加,資本額也越來越大,僅在商業流通領域,擁有百萬美元以上的私人業主已超過1 萬。他們正在改變俄羅斯的商業服務內容和形式

7. 俄羅斯-農業

[補充]
俄羅斯農作物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東歐平原和西南部的頓河流域,以小麥、馬鈴薯、向日葵、甜菜、亞麻為主。東部和北部大片寒冷地區均不適於農作物生長。盡管俄羅斯土地遼闊,但糧食仍不能自給,目前還需大量進口。這對於一個人口大國是很不利的。

================================
俄羅斯農業發展前景分析
一、農業發展趨勢

隨著政治局面日趨穩定,俄羅斯農業出現明顯好轉,農業總產值經過多年下降之後開始回升,糧食連年增產。1999 —2002 年間,俄農業總產值連年持續增長, 四年增長了17. 8 % , 年均增長4. 2 %[1 ] 。1999 年,俄糧食總產量為5 470萬噸,整個農業系統開始出現盈利。2000 年,俄農業總產值增長了7 % ,糧食產量達到6 550萬噸。2001 年俄糧食產量達到8 520萬噸(歷史上最高達到1. 06億噸) 。這不僅滿足了國內7 000萬噸的糧食需求,實現了自給有餘,人均550~600公斤,而且使俄再次成了糧食出口國。糧食單產也開始上升了:小麥產量從早幾年的每公頃1 300公斤上升到1 600公斤;每頭奶牛的產奶量由2 000公斤增加到3 000公斤。這樣,俄食品工業得以發展,居民消費水平也相應提高。2002 年俄糧食產量達到8 550萬噸,進一步為糧食出口創造了條件。2003年俄羅斯糧食產量有所下降,僅為7 300萬噸,平均產量為每公頃18. 3公擔,比2002 年少2. 9公擔,但糧食質量有所提高。2004 年俄羅斯農業部長阿列謝·戈爾德耶夫表示,政府預期今年糧食收獲量將達到8 400萬噸(毛重) ,凈重估計在7 600萬噸左右。

由於2001 年和2002 年的連續糧食大豐收,俄羅斯糧食出口量也大大增加, 分別出口320 萬噸和1 400 萬噸。俄主要糧食出口市場是義大利、希臘、西班牙及北部非洲地區,其出口小麥已能夠達到歐盟標准。俄農業勞動力成本和耕種成本只有加拿大等國的一半,因此其出口小麥在價格上具有一定競爭力,每噸85~95美元之間,每噸低於歐盟或美國同類品質小麥20~50 美元。目前俄政府已將擴大糧食出口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按照俄政府的十年規劃,到2010 年其糧食出口將達到1 400萬~1 600萬噸[2 ] 。

二、農業發展潛力

(一) 良好的自然條件

1. 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南部

2. 南西伯利亞地區

3. 黑海沿岸亞熱帶地區

4. 西北部地區

5. 西部地區

(二) 強大的農業科研力量

1. 俄羅斯擁有雄厚的農業科研力量。由於俄羅斯幅員遼闊,土壤氣候條件差異很大,農作物種植很難執行一個統一標准或技術,對於每個具體的土壤氣候帶都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種植標准和技術,為此俄羅斯農業科學院在全國各地都設置了自己的科研分支機構。俄農業食品部系統(含俄羅斯農業科學院) 內就有310 個研究單位、64個農業高等院校、528 個試驗和教學農場,有9. 4萬名科技人員從事研究工作。俄羅斯農科院建有63 個育種中心、8 個生物技術中心和工藝中心、28個設計所、405 個試驗場和53 個實驗工業企業,有試驗用地18. 5萬公頃,試驗牧場擁有數十萬頭優良種畜。這些實驗基地成績卓著,大田單位面積產量高於周圍農場的50 % ,牲畜產品率高20 %~30 %。

2. 培育新品種潛力巨大。全國有100 多個研究單位在從事育種工作,提供了3 000餘個品種(或雜交種) 在生產中推廣應用。據測算,近30 年農產品產量的增長的一半是良種的作用。目前,俄羅斯每年有250~300 個品種(或雜交種) 投入區域性試驗。俄羅斯農科院西伯利亞分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在作物育種栽培方面,該分院20 多年來培育與推薦作物新品種近760 個,其中春小麥新西伯利亞67 號、101 號、89 號被大力在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推廣(5 月中下旬播種,8 月底至9 月中旬收獲;一般每公頃產量可達4~5 噸,最高產量可達7 噸) ;同時建立了規模較大、品種齊全的作物種子資源貯存庫。在水果花卉方面,該分院已推廣了一批具有抗寒性強、產量高、適合遠東地區生長的新品種。在畜牧方面,該分院培育出畜禽新品種,如個體年產奶量達5 000公斤以上的西伯利亞黑花奶牛、日增重達1 000~1 800克的肉用牛新品系、瘦肉率在58 %以上的瘦肉型豬新品種、年產蛋280 枚的鵪鶉新品種、年產蛋250~260 枚的蛋雞、細毛綿羊新品系,均已被廣泛用於生產[3 ] 。

3. 畜牧獸醫研究基礎比較堅實。俄羅斯草原面積遼闊,飼料資源豐富,宜於發展畜牧業。俄畜牧業在國際上佔有一定地位。俄肉牛業的比重大,牛肉在其肉類結構中佔50 %以上,遠遠高於各大洲的平均數和許多歐洲國家。俄農業部計劃,在2005 年實現牛乳產量3 800萬噸,2010 年達5 000萬噸;對牧場的飼料穀物供應量2005 年達到2 200萬噸,2010 年達到3 100萬噸。畜牧良種研究所為了保存大量的高產種畜資源建立了種公牛精液庫,並對黑花奶牛等進行品種改良。不久前,俄羅斯農業食品部育種委員會批准了1995 —2000年保存和利用本國農畜基因儲備的計劃。該計劃要求研究院繼續改良現有畜牧品種,要建立三個種內地區型黑花奶牛品種(聖彼得堡、莫斯科和烏拉爾) ,泌乳期的生產潛力要達到8 000~10 000公斤,含脂量要達3. 8 %~3. 9 %,蛋白質含量要達3. 3 %~3. 4 %。此外,要繼續研究、改良快速增重的CM- 1 豬品種,要求達到晝夜增重800~900 克的國際先進水平,提高飼料報酬,要求每公斤增重消耗不超過3. 5個飼料單位,瘦肉率要達到56 %~60 %。

(三) 俄羅斯的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俄羅斯地域廣大,農業區土地平坦、肥沃、規模大,非常適合於機械化作業。當前,俄政府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俄羅斯現有大型拖拉機70 萬台,大型穀物聯合收割機40 萬台。糧食作物耕、播、收三項作業全部實現了機械化,如玉米機械化收獲水平基本達到了100 % ,其中90 %為脫粒收獲,10 %為摘穗收獲(作為種子) 。俄羅斯農機生產企業較多,其中生產大型機械設備的企業佔主導地位。其產品主要被銷往俄羅斯國內和過去的加盟共和國,一部分被出口到歐洲、亞洲等地。

(四) 俄羅斯人的整體文化素質較高

俄羅斯人的整體文化素質較高,有中等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 在城市佔85 %以上, 農村在65 %以上。俄羅斯技術工人和專家的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不相上下。

三、農業發展前景

俄羅斯農業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但是要把潛力轉化為生產力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幾年俄羅斯農業生產總值累計增長了20 %。這項成就除歸功於良好的氣候條件外,還應歸功於俄羅斯政府為穩定和發展農業而制定的一系列新的政策與措施:

(1) 選擇新的農業發展道路,把葉利欽式的私有化小農業發展道路改為普京式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大農業的發展道路,即發展各種生產組織形式之間的合作化和一體化,恢復和發展農工綜合體,實現資本和土地集中,以獲取規模經營和現代化管理效益;

(2) 實行債務重組,減輕農業企業壓力;

(3) 實行統一農業稅,減輕農民負擔;

(4) 制定並實施《2001 —2010 年俄羅斯聯邦政府農業食品政策基本方針》,明確確定了新世紀頭十年農業食品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任務;

(5)2002 年12 月俄政府下令實施《2010 年前農村社會發展專項綱要》;

(6) 俄政府於2001 年和2002年先後出台了俄羅斯聯邦新《土地法典》和《農用土地流通法》,允許土地買賣,為農用土地的進一步集中、實現規模經營奠定了法律基礎; (7) 俄政府幹預采購,調節糧食市場,為解決賣糧難而保護糧價,保護農民利益,為此俄2002 年已撥款20 億盧布(1 美元約合31 盧布) ,2003 年撥款增至60億盧布; (8) 強調農業科研要符合時代要求,進行跟蹤研究,按照市場規則將科研成果有效地推廣到生產中去。此外,還實行預算貼息貸款,向購買良種畜禽、優良種子以及收集和加工生物廢料者撥付預算補貼;鼓勵商業銀行向農業貸款;成立農機租賃公司,以解決農機匱乏問題。

目前俄政府為擴大糧食出口,已計劃將港口的糧食出口能力提高3 倍以上。按照俄政府的十年規劃,到2010 年俄將有可能躋身於世界主要糧食市場。

預測俄農業的前景時,不能低估俄轉軌十多年農業危機的嚴重性、復雜性和深刻性;不能低估考慮不周、匆忙的農業企業改組過程對農業生產力破壞的嚴重程度。關於俄農業發展前景,許多俄羅斯學者也表示不容樂觀。俄農業科學院的學者認為,政府文件規定到2010 年農業增長6 %「是非常困難的」。實際上,農業中存在的許多問題,例如,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日益擴大,農業技術設備嚴重短缺,農產品和食品市場基礎設施的建設,農業企業的沉重債務,農業勞動力匱乏,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低等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可能解決的。但是,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在其政治和經濟形勢不發生巨大波動、正確的農業發展政策和措施得以順利實施的條件下,農業將會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長趨勢。到2010 年,俄羅斯農業有可能恢復到「改革」前(1987 —1990 年) 的水平。

8. 為什麼俄羅斯的肉類食品那麼便宜他們養的牲口多嗎

截至2019年底,俄羅斯國內各類養殖場的生豬屠宰量為504萬噸,比2018年的480萬噸增加5.1%。 增長的原因是,在2013-2020年國家農業發展計劃和農產品,原材料和食品市場監管框架內的投資項目成功實施。 同時,以下地區的農業組織和個體企業家創造了俄羅斯去年屠宰豬肉產量的最大增長:普斯科夫地區,別爾哥羅德地區,庫爾斯克地區,弗羅涅日地區和克拉斯諾達爾地區。 在公司方面主要有:農產品工業的MIRATORG(42. 657萬噸,佔俄羅斯市場的9.7%),Cherkizovo集團公司(28. 620萬噸,6.5%),LLC Velikoluksky豬育種集團公司(26.7萬噸,6%),RusAgro集團公司(24. 336萬噸,5.5%)和Agriarian Group JSC(24. 206萬噸,5.5%)

俄羅斯火雞肉在2019年生產了28. 809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6%。 產量每年都在增長,但是俄羅斯火雞肉的消費量仍然很低-人均每年只有1.97公斤。在肉類消費結構相似的歐洲國家中,這個數字是每人每年4.5公斤。

附:勘察加市場的肉類價格(這里價格比其它地區要貴些):豬裡脊(巴西) 400盧布/公斤(俄羅斯) 350盧布/公斤

豬扒(頸部)445盧布/公斤(非頸部)395盧布/公斤

豬小腿(帶骨)230盧布/公斤

豬臉 345盧布/公斤

牛胸肉 410盧布/公斤

雞胸肉塊 268盧布/公斤

雞腿 (俄羅斯)290盧布/公斤(巴西)130盧布/公斤

雞翅245盧布/公斤

火雞肉大塊375盧布/公斤

鴨子295盧布/公斤

鴨肉片(中國)550盧布/公斤

兔肉550盧布/公斤

鹿肉(帶骨)495盧布/公斤

鹿肉(無骨)750盧布/公斤

雞肉餡165盧布/公斤

火雞肉餡195盧布/公斤

9. 俄羅斯貿易量是多少

俄羅斯在2018年全球出口了價值4493億美元的商品。

從大陸的角度來看,俄羅斯出口的54.5%按價值出口到歐洲其他國家,而36.8%出口給亞洲進口商。較小的百分比流向非洲(3.8%),北美(3.4%)和拉丁美洲(1.2%),不包括墨西哥,但包括加勒比地區。

鑒於俄羅斯人口為1.41億,其在2018年的出口總額為4493億美元,對於這個歐亞大陸的每個居民來說,大約為3,200美元。

以下出口產品組代表2018年俄羅斯全球出貨量中的最高美元價值。此外,還顯示了每個出口類別在俄羅斯總出口方面所佔的百分比。



一,包括石油在內的礦物燃料:237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2.9%)

二,鋼鐵:234億美元(5.2%)

三,穀物:105億美元(2.3%)

四,寶石,貴金屬:101億美元(2.2%)

五,包括電腦在內的機械:92億美元(2%)

六,木材:90億美元(2%)

七,肥料:82億美元(1.8%)

八,鋁:66億美元(1.5%)

九,銅:54億美元(1.2%)

十,電機,設備:49億美元(1.1%)

10. 有個問題:為什麼二戰後蘇聯糧食進出口量變化這么大

先正面回答一下問題,蘇聯是否真的缺糧? 答案是——是的,蘇聯在建國後一直面臨糧食供給短缺的問題,即使是在大豐收時期,也不得不從外國大量進口糧食。

先說說蘇聯的糧食供給情況:

直到1913年為止,俄羅斯是一個穀物凈出口國。當時全國人口為1,5000萬, 穀物平均年產量為7500~9000萬噸,每年能出口糧食500~1000萬噸。

在1923--1925年期間,相同的糧食產量大概足夠養活農村居民,但是不夠供應城市中迅速增多的工人群眾。然而如何讓日益增多的人吃上飯,還不是唯一使俄國人操心的事。一些重耍的農業區變窮了,可供應市場的剩餘穀物又大部分來自烏克蘭、北高加索和西伯利亞西部—來自經常遭受早炎威脅的地區。

1917年,高產的大型私營農場被收歸國有,耕地被分給小農戶,使得「可供應市場的」糧食銳減。
每年在國內市場出售的糧食只剩下約1000 萬噸,早已滿足不了人口日益增長的城市的需求, 更沒有多少糧食可供出口。

早在1928 年和1929年俄國就已經不得不從國外進口糧食, 以防止城市地區出現嚴重糧荒。這就是隱藏在1930年和1931年實行強迫集體化背後的「穀物問題」;盡管農業集體化並沒有直接提高糧盒的產量,但卻有助於把收割下來的糧食由鄉村運往城市。

在1937--1940年期間, 穀物年產量達8500~9000萬噸,其中提供給市場的部分大約為3000~3500萬噸。這在當時雖然足以使迅逮增長的工業人口吃飽,但是卻已滿足不了農村人口的需求。
結果是:農民越來越窮。

戰事結束後,情況更趨惡化。到斯大林去世時,:糧食年產量降到了6300--6500萬噸——比沙皇俄國時還低。在這期間,人口總數上升至2 億,其中大約8500萬人生活在城市。

這就是赫魯曉夫當年所繼承下來的農業危機, 並且被他發展成為一種個人的瘋狂症。由於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是擴大了耕地面積( 赫魯曉夫被人嘲笑的「處女地計劃」) ,使得政府在1959--1962年期間得以把穀物年產量提高了1倍,達到12000~13000萬噸。 然而,1963年的歉收使產量下降到只有10500萬噸,以致不得不從國外(部分從加拿大)購糧1500萬噸。

盡管蘇聯在1970年取得了創紀錄的豐收,年產量達到18600萬噸, 其中7000萬噸可供應市場。但與日益增長的人口相此,這個豐收紀錄不值一提。同1913年相比,穀物產量不過增長了1 倍, 而城市人口卻增長了7 倍。從這里可以找出原因,說明為什麼蘇聯在1972、1975和1977三個歉收年度不得不向國外買進大批糧食。1978年蘇聯創下了產糧23800萬噸的豐收新紀錄,1979年和1980年又歉收。1981年的收成,據預測還差強人意。到1981年底時,蘇聯人口已達2.7億, 其中1.8億人住在城市。即使按照最謹慎的估算,要滿足蘇聯全國食品和飼料的需求,糧食的年產量就必須達到大約25000萬噸。然而在1976--1980年期間,糧食年產量卻始終只有2 億噸左右。

再說說原因:
1.蘇聯經濟機構畸形。經濟問題當然首先看經濟基本面。蘇聯經濟結構長年偏重重工業,對農業很重視,但支持度很不夠。(即使到今天,主要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仍然面臨類似的問題,比如最近在烏克蘭危機中的表現就是如此。經濟過度依賴軍工、能源等重工業,因此一旦能源價格下跌,必然導致財政狀況惡化。)雖然在社會主義國家中,蘇聯的農業機械化水平是最高的,但是在農業研發科研體繫上、農業人才培養機制上、農業經濟政策上,蘇聯都表現出了各種不足。所以蘇聯雖然人才濟濟,但是在農業這一塊上蘇聯的人才優勢發揮得並不充分。更何況農業還承擔了大量支持工業發展的額外任務,不僅工業對農業的支持有限,農業還需要對工業快速發展提供額外的支持。最突出的體現是集體化農場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在實踐中被證明並不利於提高農民的工作積極性,並且會導致一系列問題,但是在蘇聯卻被長期保留,原因很簡單:方便管理貧窮而受高壓的農民;方便將大量的農產品直接輸送給城市供應工人。因此,蘇聯的工業發展是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的,這個模式是導致農業發展不足的根本原因。

2.蘇聯的人口快速增長,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農業壓力不斷增大。蘇聯的城市化水平,在當時的情況下即使在全世界范圍內速度都是數一數二的,隨著二戰後嬰兒潮的出現,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然而這個時候農業上的問題就凸顯了。人口壓力是蘇聯農業的魔咒,其實蘇聯農業一直處於發展的狀態中,只是人口的增速遠超過糧食產量增速,所以人口的膨脹將蘇聯的糧食增產消耗得一干二凈。

3.蘇聯緯度過高,氣候條件並不適合很多高產作物。世界上的飲食結構,長期以來都是以澱粉類食物為主食+刺激性較強的輔食的模式,數千年來鮮有例外。而世界上的高產作物中,澱粉類的主要是小麥、玉米、水稻、土豆、甘薯和木薯。其中水稻和玉米都對熱量光照要求極高,所以在高緯度地區並不適合大規模生長,這也是赫魯曉夫農業革命失敗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增產方面,其實蘇聯的選擇比起中國、美國、印度這些國家來說要少很多。

4.政治體制原因。終於戳到一些人的G點了。現在很多人只要談到蘇聯的問題言必稱政治,覺得政治體制是萬惡之源。這個只能說,在農業問題上,政治體制(高壓的政策環境、運動式的生產模式、政治目標的優先序列等)確實對農業增產造成了消極影響,但影響有多少,沒研究,不好說。

但是,對於蘇聯進口糧食也沒必要看得太死,並不是進口糧食就代表飢荒,蘇聯進口的糧食中,很大一部分是飼料用糧。要知道蘇聯人民生活在天寒地凍的北國,肉類食品特別是牛肉在其飲食結構中佔有很大比例,因此需要大量的飼料用糧,進口的糧食中飼料糧的比例往往占據了一半甚至一大半,因此雖然蘇聯年年進糧,不代表蘇聯人民會像衛國戰爭時候一樣為了吃塊黑麵包各種解褲帶賣手錶,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雖然糟糕,但基本溫飽還是能夠保證。
此外,毛子喜歡喝酒這個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了,要知道釀酒也是需要消耗大量糧食的,特別是伏特加這種高酒精度的酒那就更費了,所以雖然政府不斷發布禁酒令,但也阻擋不了饞酒的戰斗民族將吃飯的糧食拿來化成水喝。

最後就是需要注意,雖然蘇聯每年進口糧食,但人家也出口糧食呀!對你沒看錯,蘇聯每年都會糧食出口。這裡面的原因就很多了,援助、個別多餘的糧食品種用不了拿去賣、外交需要等等,考慮到幅員廣大,所以與其花大力氣把產糧區的糧食運到國內市場,不如直接就近賣瞭然後用外匯買周邊的或海外更便宜的糧食進口。這個和我國一邊進口中東石油一邊把西非鑽出來的石油直接出口到西歐的道理是一樣的。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每年進口多少食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