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羅斯工業發達,為什麼很少聽說俄羅斯的汽車品牌
蘇聯其實並不是重工業厲害,准確的來說軍事重工業厲害,其它重工業什麼礦產,冶金這類不需要什麼太高的技術含量也還行,只需要賣力生產,以市場競爭為導向的技術都不太行。國有企業嘛,大家看看自己家的不就知道了,這裡面我們看出一個什麼問題?那就是這三個全是法西斯的戰敗國,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因為戰敗國在戰後都受到了嚴格的武器開發方面的限制,於是人才都流向了製造業,而沒有在武器研發領域。再加上戰敗國物質匱乏又急需復甦經濟,
汽車只要能正常使用就行,蘇聯是計劃經濟體制,工業產品不需要出口創匯,汽車不是軍事裝備,不能用來打仗,所以不用優先發展。另外蘇聯國力有限,發展汽車,國民都熱衷享受豪車,對振奮國民精神沒有好處。所以,把錢用在刀刃上是對的。俄羅斯🇷🇺自前蘇聯解體後,成為十五個加盟共國之一。從國防工業,到民營工業,前蘇地源經濟布局影響,在前蘇聯時期汽車品牌象莫斯科人,拉達,伏爾加,等總的來說國民經濟的低速發展制約了名品牌浮出。
❷ 為什麼俄羅斯軍工強大,民用汽車卻不行
體制問題,其實俄羅斯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眾所周知,俄羅斯汽車工業起源於蘇聯早期,具體到乘用車部分,在衛國戰爭之前,通過與美國福特的合作建立了早期的乘用車生產,但產量較少僅供高層使用,後來在蘇聯全盛時代陸續建立的許多汽車工廠,其中包括:高爾基汽車工廠、伏爾加汽車工廠、烏里揚諾夫斯克汽車廠等等。
這些個品牌中伏爾加和拉達是最接近世界性汽車品牌定義的。
因為除了社會主義國家之外,還有部分車型大量出口到西歐諸國,比如法國、義大利、聯邦德國等。
在當時(60-70年代)的技術、款式是絕對不屬於大眾、雷諾等歐洲品牌的;
但是自從進入80年代開始,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升的要求,以及計劃經濟的局限性,各汽車廠技術幾乎毫無革新,隨著歐美汽車技術的一次次升級換代,蘇聯汽車技術原地止步不前,逐漸落後於時代,而隨著蘇聯解體,讓其汽車工業受到了致命的一擊;
好,現在總結一下,為什麼蘇聯時代沒有出現世界性的汽車品牌,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計劃經濟的局限性,車型的發展沒有隨著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增長而增長,在對外貿易封閉的時代,錯過了發展成為世界性汽車品牌的最好機會,而政治上的動盪徹底終結了這種希望。
很多人對蘇聯時代的汽車工業存在一定的誤解,一部分人也許以為和我們的紅旗差不多,更多的是作為社會主義工業能力的象徵,沒有普及到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去。另一部分人也許認為蘇聯汽車一直都這么爛,只能藉助貿易壁壘在蘇聯東歐銷售,根本無法和西方汽車工業競爭;
其實,蘇聯的民用汽車工業是曾經輝煌過的,或者說,蘇聯的民用工業並非大家想像的那樣落後;
重點說民用汽車部分,在蘇聯發展到頂峰的70,80年代,蘇聯汽車產量一度達到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日本,僅僅伏爾加汽車廠一家的乘用車年產量就達到80萬台,嘎斯24一款車的年產量就達到了20萬台。整個蘇聯的民用車生產還分出了高中低檔,吉爾專門生產豪車,嘎斯的中高端,拉達中低端,莫斯科人、扎波羅熱的低端小車。購買私家車從70年代開始就成為普通蘇聯家庭的正常需求(想想購車是從哪年開始成為普通中國家庭的正常需求的)
在歷史上,當年的共產主義國家,除了食物,幾乎不生產任何民用消費品。所有的工業資源,被用到國防工業。
為什麼這么說?
bbc主持人James May以前說過,如果一個國家想製造好的汽車,就先輸掉二戰。因為一個國家的工程師是有限的,戰勝國之間為了維護既得利益,包括冷戰的爆發,導致了大量工程師去搞導彈、飛機、大船、航天。而戰敗國的原本那麼多優秀的工程師只能研究汽車。
蘇聯從斯大林時期就在民用工業比起英美孱弱,大部分資源都在國防軍工上。一直到70年代才有了拉達,但是已經落後太多了。
那麼高檔民用消費品如轎車、家用電器、高檔服飾、奢侈名包、香水、高檔廚具、高檔餐具、高檔西裝、高檔婦女用品哪裡來?
一個字,買。到國際市場上去買。
所以,蘇聯工業化70年,民用工業,沒有積累。
再加上普京上台十年,一直在推行去工業化。
礦產品、木及製品和化工產品是俄羅斯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雖然俄羅斯對中國出口保持增長,但俄對中國出口增幅在其主要出口市場中排名靠後,也落後於其出口平均增幅近30個百分點,這與俄對中國出口礦物燃料增速下降有關。另外,賤金屬製品等主要出口產品出口額也在逐年下降。
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和賤金屬及製品是俄羅斯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除了這些,尤其是輕工產品也佔了很大比重。
俄羅斯自中國的進口增幅遠高於其對中國的出口增幅,也高於其進口平均增幅。
俄羅斯的總出口中,85%以上是礦產品以及初級的加工品。自蘇聯解體以來,經過俄羅斯政府的不懈努力,俄羅斯終於淪落到一個以原材料為主要出口產品的國家了。這是俄羅斯去工業化的偉大「成就」。
假以時日,俄羅斯會慢慢的失去發展的力量。也許10年以後俄羅斯就要委託中國人去維護它所繼承的龐大的核武庫了。或許俄羅斯的核武庫中已經找不到幾枚能夠爆炸的核彈了。
這也是為什麼普京在國內很多人反對他第二次當選國家一把手的時候任然要強硬上台,因為這是他要恢復強大俄羅斯的政治理想和報復。反對他的人不懂他,只有好基友小梅懂。「再給我十年,還我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❸ 為什麼俄羅斯軍工那麼厲害,造不出好汽車
這是民用和軍用的區別,審美觀點的問題,民用的就是外觀漂亮為主,內部時尚,俄羅斯的軍用汽車和底盤在世界各國軍用市場大行其道,俄羅斯走的是簡單粗暴的路線,再加上美國和西方國家打壓俄羅斯的各類民用工業,民用汽車行業領域是首先打擊的,汽車市場蛋糕就那麼大,俄羅斯參與,其他人就分的少了,合作打壓俄羅斯就是西方國家政治和生意的雙重意志
❹ 俄羅斯軍事科技那麼強,為什麼造車卻不行
俄羅斯軍事實力那麼強,俄羅斯造的車你們見過幾輛,懂車的可能知道拉達,伏爾加,對車不了解的朋友是不是心中更多問號了。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也出了很多比較牛逼的車型,比如伏爾加,拉達,莫斯科牌汽車等,其中伏爾加在前蘇聯時期曾經被很多社會主義國家當做公務車,其政治地位之高不言而喻。那時,伏爾加汽車被譽為「蘇聯汽車工業的驕傲」和「社會主義的高級汽車」,出口到75個國家,受到世界各國廣泛認同。而拉達誕生於1966年,仿製了義大利菲亞特124的產品,1970年4月下線,之後的14年中產銷量達到1400萬輛,成為前蘇聯的國民車。
高端車市場被德系賓士寶馬奧迪霸佔,中低端又有日系韓系佔領,性價比頗高的中國軍團,像奇瑞、吉利、力帆等車企,也在深耕這個市場。如此一來,主打高端的伏爾加早已頹勢,中低端的拉達只能苦苦力撐,但也擋不住下跌趨勢。國內賣不動,出口沒人買,惡性循環。
❺ 軍工業發達的俄羅斯,為什麼就是造不出汽車
不論是「伏爾加」「拉達」小汽車;還是「嘎斯」卡車;都是前蘇聯出品!
其實前蘇聯的汽車工業很發達(中國汽車也是在蘇聯援建的基礎上發展的),當然前蘇聯的汽車也繼承了蘇聯工藝品的一貫形式——傻大黑粗。耗油量較高;乘坐舒適性差;結構簡單、耐用皮實等等。
等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工業每況愈下,汽車工業也在放開市場後被歐美日本汽車打的一敗塗地。
❻ 俄羅斯為什麼沒有汽車工業
提問有問題,俄羅斯有汽車工業,只是不發達。
我認為,俄羅斯的汽車行業不如歐美國家發達,原因如下:
1.蘇聯解體解體之後,俄羅斯製造業全面萎縮。有一個客戶不止一次的跟我抱怨,現在俄羅斯很多車廠自己不生產零配件,全都從外面進口,基本就是個組裝廠。
2.現在俄羅斯機械製造業基本上都是在吃蘇聯的老本。我參觀過一些俄羅斯工廠,工廠大部分都是50-60年代建廠,機械設備比較落後,廠房設施也比較陳舊。這些工廠沒有足夠的資金淘汰落後的設備,所以很難跟上發達國家的步伐。
3.民族性。俄羅斯地大物博,所以俄羅斯人的懶世界聞名。因為豐富的資源所以俄羅斯人比較容易滿足。懶惰就會拖延,就會喪失進取心和野心。任何一個跨國企業都必須有野心,但俄羅斯的工廠自給自足,容易滿足現狀。
4.沒有好的政策。一個國家的製造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俄羅斯現在的製造業深受蘇聯的影響,無論是生產設備還是生產理念,一下子拋棄是不可能的,會帶來巨大的浪費,畢竟這些設備依舊可以工作,但達不到現在的先進工藝水平,所以就陷入兩難境地。如果有一個好的政策,財政上加大投入,更新生產設備等,建立一個大型汽車廠家應該不是很難。
5.經營管理營銷手段,以及科技創新。這點俄羅斯有點缺乏。
❼ 俄羅斯軍事力量強大世界公認,為何其連像樣的汽車都製造不出來呢
一方面是由於冷戰給俄羅斯帶來的巨大的傷害,在冷戰結束之後,他們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經濟建設當中去了,對於汽車這類的工業發展相對來說就比較薄弱了。而另一方面俄羅斯的民眾民風彪悍,本身也比較喜歡那些外表強悍缺乏駕乘體驗感的軍用越野車,這也導致他們很難製造出適合普通民眾駕駛的舒適轎車。技術的匱乏,加上整個汽車市場的導向,使得他們在汽車製造這一塊確實有所欠缺。
在俄羅斯當地居民也比較願意駕駛,像越野型汽車和一些履帶型的車輛,這些車也比較適合在俄羅斯普遍多雪的天氣環境下使用。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受到了冷戰時期巨大的影響,而俄羅斯現在也正在進一步的發展當中,相信未來必然會在汽車製造行業有所突破。
❽ 賓士將停止在莫斯科地區生產汽車,此舉的原因有哪些
俄烏沖突、供應短缺、物流影響等原因,賓士將停止在莫斯科地區生產汽車。
俄烏沖突不僅對俄烏兩個國家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給各行各業造成了不少的影響,尤其是汽車行業,在俄羅斯也是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不少汽車品牌紛紛表示會調整在俄羅斯的生產和銷售策略,而賓士更是表示將會停止在莫斯科這個地區生產汽車,多個原因導致賓士在莫斯科的生產進行調整。
物流影響
俄烏局勢緊張,很多國家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希望俄羅斯能夠在這一次的沖突中無條件退讓,不過俄羅斯可是一個戰斗民族,一向非常彪悍,想要俄羅斯退讓,經濟制裁根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這些經濟制裁手段卻會給一些行業造成影響,物流行業就是其中一個,這也導致想要走海運變得非常困難。物流出現了問題,那麼其他的東西根本無法運輸,如果採用其他的運輸方式,成本會非常高,這是很多商家都無法承受得起的。
❾ 俄羅斯為什麼沒有汽車工業
1、俄羅斯不是汽車也不發達,而是民用汽車不發達。世界汽車分三類,乘用車、商用車、特種用車(含軍用)。
俄羅斯的特種汽車,那真是絕對的世界第一。也就是專門裝白楊M導彈的那種汽車,理論上來說能裝3000個人,翻山越嶺。
商用車暫且也不說,我們就說乘用車。
2、在蘇聯時期,由於計劃經濟的局限性,車型的發展沒有隨著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增長而增長,在對外貿易封閉的時代,錯過了發展成為世界性汽車品牌的最好機會,而政治上的動盪徹底終結了這種希望。
3、而到了俄羅斯時代,美國汽車、歐洲汽車、日本汽車、韓國汽車、中國汽車都已經把世界市場佔領的七七八八了,俄羅斯汽車只能靠自己國內的市場,自然越來越差。
4、中國作為汽車生產第一,銷售第一的世界汽車大國(並非強國),連一個世界汽車品牌都沒有,更何況銷售量僅有300萬輛的俄羅斯了(中國2016年銷售2600萬輛)。
❿ 俄羅斯為什麼不會製造汽車
二戰結束後,其他國家都忙著撫平戰爭創傷,重振經濟去了,而前蘇聯僅僅在二戰結束後的第二年就捲入了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之間的冷戰。說是冷戰,其實就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冷戰雙方在隨後的40餘年間展開了瘋狂的軍備競賽。在斯大林「隨時准備一場新的戰爭的到來」的指導思想下,整個蘇聯進入了拚命製造更多戰爭機器的瘋狂模式。為了發展國防工業,前蘇聯將經濟的重心完全轉到了重工業上,而輕工業幾乎被廢棄。在其他國家的重工業企業轉行造車的時候,蘇聯忙著研製新一代戰斗機呢,哪裡來的時間造車去?這一時期車間里的主角是米格—15、米格—17戰機,而不是GAZ—67越野車,更不是普通人開的家用轎車。
冷戰結束後,蘇聯這頭巨獸隨著克里姆林宮升起的白藍紅三色旗徹底倒下了,同時倒下的還有畸形的汽車工業。盡管前蘇聯引以為傲的高爾基汽車廠沒有在整個民族都陷入瘋狂的冷戰中倒下,但是習慣了粗枝大葉般生產軍用越野車的工人們,始終無法製造出一台普通民眾需要的車。普通民眾需要的,不是開到40km/h車內交流基本靠吼的GAZ—67,也不是翻山越嶺無所不能的GAZ—69,更不是只有克格勃特工和政府高層才能開得起的「海鷗」牌小轎車,而是一台乘坐舒適、駕駛便捷、說話不用靠吼的普通家用轎車,但是俄羅斯的汽車工業就是造不出來這樣一台簡單的車。
參考:http://auto.sohu.com/20160510/n4485918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