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保衛戰怎麼打

俄羅斯保衛戰怎麼打

發布時間:2022-04-24 04:49:23

A. 二戰時期莫斯科保衛戰打了幾個月

莫斯科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的一系列重要戰略性戰事的總稱。戰事開始於1941年10月一直持續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衛戰包括蘇軍粉碎向莫斯科進攻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各突擊集團而實施的一系列防禦戰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進攻戰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此次戰役最終以蘇聯紅軍的勝利而告終

B. 談談莫斯科保衛戰

--------------------------------------------------------------------------------

蘇聯的秋天,道路泥濘,給德軍摩托化部隊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德軍在「閃電戰」計劃破產後,被迫縮短戰線,妄圖集中力量,迅速攻佔莫斯科。莫斯科是蘇聯首都,全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也是鐵路交通樞紐,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希特勒認為,一旦攻佔莫斯科,就能擊敗蘇軍主力,達到結束對蘇戰爭的目的。

9月30日,德軍對莫斯科發動了代號「台風」的大規模攻勢,妄圖在十天之內攻佔它。
德軍投入的兵力有七十四個半師,一百八十萬人,一千七百輛坦克,一千三百九十架飛機,一萬四千多門大炮和迫擊炮。德軍集中了最精銳的部隊。蘇軍方面總共有九十五個師,一百二十五萬人,九百九十輛坦克,六百七十七架飛機,七千六百門大炮和迫擊炮。希特勒揚言要在莫斯科紅場上檢閱他的法西斯軍隊。10月2日,德軍從中部突破了蘇軍防線,到10中旬的兩周之內,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完成了三個大包圍圈,兩個在布良斯克附近,另一個在維亞茲馬以西。在這三個包圍圈作戰中,德軍共俘虜六十六萬三千俄國人。面對這危急關頭,蘇軍迅速在莫斯科以西約八十公里的莫日艾斯克組織了防線,阻止德軍推進。

10月10日,斯大林任命朱可夫大將為西方和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迅速重建了四個集團軍,以防守莫日艾斯克。10月中旬,在北、西、南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地段上都展開了激烈的戰斗。10月15日,蘇聯政府的部分機構和外國使節遷往古比雪夫。斯大林留在莫斯科,親自指揮保衛成,10月19日,國防委員會宣布莫斯科戒嚴,號召首都人民誓死保衛莫斯科。三天之內,全市組織了二十五個工人營,十二萬人的民兵師,一百六十九個巷戰小組。有四十五萬人參加修築防禦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婦女。在首都和全國軍民支援下,前線軍民英勇抗敵,浴血奮戰。

到10月底,德軍被阻止在加里寧——土耳基諾沃——沃洛克拉姆斯克——多羅霍沃——納羅——佛敏斯克——謝爾普霍夫——阿列克辛以西一線。希特勒妄圖在10月佔領莫斯科的計劃破產了。

1941年11月7日,蘇軍在英勇保衛莫斯科的同時,紅場依然進行著閱兵式。斯大林向全國軍民發表振奮人心的演說:「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11月15日,德軍向莫斯科發動第二次瘋狂進攻。11月23日,德軍佔領克林,27日,又佔領了離莫斯科僅有二十四公里的伊斯特臘。莫斯科處於德軍大炮射程之內,德軍用望遠鏡幾乎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宮的頂尖,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莫斯科軍民誓死保衛首都,蘇軍第316步兵師(後改名為潘菲洛夫第8近衛師),表現了蘇軍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在阻擊德軍坦克通向莫斯科的杜波塞科沃要道上,持續戰斗四個小時,擊毀敵人十八輛坦克,為保衛莫斯科,英雄們全部壯烈犧牲。從11月16日到12月5日,德軍損失官兵十五萬五千,坦克七百七十七輛,而莫斯科巋然不動。

12月初,莫斯科的氣溫已下降到零下二十至三十度,德軍沒有棉衣,飛機和坦克的馬達無法發動,坦克上的光學窺鏡失去作用。而蘇軍,他們習慣寒帶生活,而且穿上了棉衣、皮靴和護耳冬帽,僅英、美根據莫斯科議定書就給蘇聯運送了一百五十萬雙軍靴,一萬零五百噸制靴皮革。隨後又運去七百萬雙軍靴。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南面和北面展開大反攻。1942年初,蘇軍擊潰了進攻莫斯科的德軍,斃傷十六萬八千人,把德軍趕離莫斯科一百到二百五十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在1941年德蘇戰場的整個冬季戰役中,德軍被擊潰五十個師,陸軍傷亡八十三萬多人。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標志著希特勒閃電戰的徹底破產。這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次大失敗。蘇軍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蘇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信心。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20:11 新浪軍事

C. 莫斯科保衛戰的作戰經過

一、發起戰役
根據「台風」計劃,德軍第2裝甲集群在布良斯克方向,第3、第4裝甲集群1在維亞濟馬方向,相繼開始了進攻。盡管蘇聯紅軍進行了頑強抵抗,德軍仍然突破了防禦。德軍第2集團軍突破了蘇聯紅軍第50集團軍的防線,於1941年9月下旬奪取布良斯克。10月3日奧廖爾陷落。德軍沿著奧廖爾-圖拉的公路推進。莫斯科以西的維亞濟馬方向,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進行了艱苦的防禦戰斗。德軍10月7日則進抵維亞濟馬地域,兩方面軍大部分軍隊在此陷入合圍,一直頑強抵抗到10月12-13日。13日,蘇聯紅軍維亞濟馬集團大部被殲,被圍軍隊一部後來突出重圍,有的留在敵後開展游擊斗爭。布良斯克方面軍陷於戰役合圍的困境後也向後退卻,23日,蘇聯紅軍布良斯克集團大部被殲。德軍在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中、俘虜蘇聯紅軍58萬人。而這58萬人中只有85000人突出德軍防線。
但實際上,由於希特勒堅持中央集團軍在佔領斯摩棱斯克後向北圍攻列寧格勒,向南進攻烏克蘭,導致了德軍在1941年9月30日才放下手來將目標瞄準莫斯科,這實際上為蘇聯鞏固莫斯科附近的防線贏得了時間。
在十月中旬,德國中央集團軍結束了對維亞濟馬一線的蘇聯紅軍的圍殲,此時朱可夫有抽調了一批新部隊,前往莫斯科。這時,秋雨季節開始了;泥濘的道路給兩軍都帶了不便,它在阻礙德軍進攻的同時也妨礙了蘇聯紅軍的防守,雙方的許多作戰車輛都陷入泥濘中了,還有部分車輛需要坦克拉出。(並不是某些資料說在十月初期下了大雪)

二、頑強抵抗
莫扎伊斯克防禦線成了莫斯科接近地上的主要抵抗地區,蘇聯最高統帥部採取了各種緊急措施來保衛首都。1941年10月9日,莫扎伊斯克防線指揮部獲得了新組建的5個機槍營、10個反坦克炮兵團和5個坦克旅,這些部隊被重新編成了第5集團軍,由列柳申科將軍指揮。
為了改進軍隊指揮,1941年10月17日,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合編為新的西方面軍,朱可夫大將任司令員。同日,根據朱可夫的建議,在西北方向上掩護莫斯科的西方面軍右翼部隊第22,29,30,31集團軍組建為加里寧方面軍,由科涅夫上將出任司令員,方面軍的指揮機關則在原第10集團軍司令部的基礎上改建而成。
朱可夫受命之後,著手在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羅斯拉韋茨——卡盧加一線建立新的防線,並組建第二梯隊和方面軍預備隊。並想方設法抽調了14個步兵師、16個坦克旅和40多個炮兵團,迅速重建了第5、16、43、49四個集團軍,但總兵力依然只有9萬餘人。他還特別注意將富有作戰經驗的將領派到莫斯科的各主要方向上去。其中,羅科索夫斯基的第16集團軍開往沃洛科拉姆斯克,列柳申科的第5集團軍在莫扎伊斯克,葉菲列莫夫的第33集團軍在納羅福明斯克方向,43集團軍在小雅羅斯拉韋茨,49集團軍在卡盧加等地展開防禦 。
莫斯科市民也被動員起來。在3天之內,組織了25個工人營,12萬人的民兵師,169個巷戰小組,發動60萬人圍繞莫斯科城修築起三道防禦工事,其中婦女的數量佔了四分之三。 到10月末,僅婦女兒童就構築了700公里反坦克塹壕,挖掘了300多萬立方米的泥土,修築了3800餘個臨時和固定火力點。處於防禦狀態的莫斯科城,被街壘、路壘、工事嚴密地封鎖起來,食品因此嚴重短缺。
10月中-11月初,在莫扎伊斯克防禦地區展開的多次激烈戰斗中,蘇聯紅軍對德軍優勢兵力進行了頑強抵抗,將其阻止於拉馬河、魯扎河、納拉河等地區。
莫斯科疏散許多政府機關和最重要的企業;1941年10月20日,國防委員會在莫斯科及其附近地域實行戒嚴。當局命令居民在街道築起防禦工事,連克里姆林宮附近都不例外,組建新的民兵師,使全城做好巷戰准備。
1941年10月23日,葉廖緬科上將指揮的布良斯克方面軍剩餘部隊突出重圍,但古德里安的坦克集團依然緊追不舍,並於29日逼近莫斯科左翼重要軍工城市——圖拉。由於第50集團軍的紅軍戰士和圖拉民兵的堅守,德軍始終無法突破圖拉防線,這使得德軍的右翼大大延長,導致其在戰線中部無法以足夠的戰術密度作戰。
11月初,莫斯科蘇聯紅軍又得到了10萬人,300輛坦克,2000門火炮的補充。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閱兵式。當時納粹德國軍隊已經到達,為了提升國民及軍隊的士氣,斯大林在命令在1941年11月7日在紅場舉行閱兵典禮並發表著名演說,他說道:「我們的國家正在遭到入侵,全體蘇維埃公民和軍隊都要不息用盡每一滴鮮血來保衛蘇維埃土地和村莊」。當天蘇聯所有廣播站都播放了這次演講。而原本是在11月7日10點准時閱兵,但在後來提前至1941年11月7日的8點10分。這一次閱兵是有巨大意義的,蘇聯向全世界表明了戰斗到底的決心。蘇軍隊伍在克里姆林宮前檢閱,然後直接開赴前線。蘇聯紅軍以預備隊和補充兵員加強了西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撤銷。各方面軍受領命令扼守所佔領的地區,阻止德軍從西北和西南迂迴莫斯科。

三、再次進攻
十一月後,莫斯科地面的積雪近1米厚,為了不被德國空軍發現,部隊延最短的路徑開路,而開路工具也是最簡單的,是馬拉壓路機,並設置了分流點,道路兩旁豎起了2-3米高的雪堆,還將汽車漆成白色,這樣便很難讓高空偵察機發現。
11月13日,德陸軍總參謀長哈德爾在中央集團軍群總部召開了各軍團參謀長會議,下達了「1941年秋季攻勢命令」。中央集團軍群為此共集中了51個師。擔任正面攻擊任務的是克魯格的第4集團軍;其左面是霍特的第3裝甲集團軍和霍普納的第4裝甲集團軍,其任務是分別從北方和西方包圍莫斯科;於是德軍第三,第四裝甲集群重新部署在靠近加里寧和沃洛科拉姆斯克的北線;他們的部隊繞開伊斯特拉水庫,佔領了克林和索爾涅奇諾戈爾斯克。右面的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軍團則從南方向莫斯科包圍,他們突破了圖拉防線,但被一支蘇聯紅軍中隊拖了幾個小時。
蘇聯紅軍經過11月底-12月初的頑強防禦和多次反突擊,德軍突向莫斯科的最後企圖破產了。蘇聯紅軍雖然經常處在危急狀態,但終於堅持下來並消耗了德軍。僅1941年11月16日到12月5日這段時間內,德軍在莫斯科附近就死傷15.5萬餘人,損失坦克約800輛、火炮300門、飛機近1500架。
據說,霍普納推進了工程營摩托車兵,在1941年11月30日沖進一個距離莫斯科中心只有8公里的郊區,關於這件事,有一種說法是摩托車兵全部陣亡,另一種是說他們很快都撤退了。
1941年-1942年的冬季就算以俄國人的標准來看都異常地嚴寒。德軍因戰線過長,補給不足,戰役中消耗過大,既沒有設防禦陣地和戰役預備隊,又無在冬季條件下作戰的准備。11月上旬入冬,雖然道路能夠使用,但德軍的冬季裝備不足,由於認為在入冬前就能結束戰事。保暖衣服和白色偽裝服都不足,坦克和其它車輛都因為低溫而不能動彈。而蘇聯紅軍則士氣高漲。
對莫斯科的蘇聯紅軍而言,情形則恰好相反。來自西伯利亞的蘇聯紅軍早已習慣了寒帶生活,有著足夠的冬季作戰裝備,他們的槍炮套上了保暖套,塗上了防凍潤滑油;有足夠的棉衣、皮靴和護耳冬帽用來防寒。
到了1941年11月29日,德軍已成強弩之末,在各個方向上的進攻都已被遏制。此時朱可夫要求斯大林將預備隊第10集團軍,第20集團軍和第1突擊集團軍轉隸給西方面軍。此時,蘇軍的實力是,總兵力110萬人,7652門火炮,774輛坦克,1000餘架飛機。德軍共有170萬人,13500門火炮,1170輛坦克,615架飛機。雖然德軍兵力要多於蘇軍,但由於其戰線過長,兵力分散,戰線並不穩固。
蘇聯紅軍轉入反攻並粉碎莫斯科城下德軍的條件已經具備。斯大林任命華西列夫斯基中將擔任代理總參謀長,並命令他立即擬定反攻作戰計劃。蘇聯紅軍反攻的指導思想是,同時粉碎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分別從北面和南面威脅莫斯科的最危險的突擊集團。反攻的基本任務賦予了西方面軍。加里寧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分別在其北面和南面實施突擊。

四、蘇聯反擊
1941年11月29日,朱可夫致電斯大林下達反擊命令,當晚,斯大林下達反突擊的命令。
但這沒有引起德國的注意。1941年12月4日,德國中央集團軍群根據所獲情報得出結論:蘇聯沒有能力發起一場大規模的反擊行動。
到了1941年12月5日,加里寧方面軍的第30集團軍首先轉入反攻,此時德軍進攻能力顯然已經衰竭。德軍裝甲集群側翼遭到強烈打擊,進攻的蘇聯紅軍迫使他們向克林方向撤退。
1941年12月6日,西方面軍在南北兩個方向上對德軍發動反擊,德軍部隊在氣候和蘇軍的雙重夾擊下,被從莫斯科附近擊退。
1941年12月6日晚上,在圖拉的古德里安部決定退回原來的防線。
希特勒簽署了在蘇德戰場全線包括莫斯科方向轉入防禦的訓令。
12月9日,蘇聯紅軍解放了羅加切沃,11日解放了伊斯特拉,12日解放了索爾涅奇諾戈爾斯克,15日解放了克林,16日解放了加里寧,20日解放了沃洛科拉姆斯克。
12月19日,希特勒免去了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的職務,自己親自兼任陸軍總司令。他發布命令說:「每一個人應站在其現在位置上打回去。當後方沒有既設陣地時,絕對不許後退」。雖然德軍將領都一再要求撤退,而且古德里安和赫普納都因擅自撤退而被免職,可是希特勒卻認為萬萬不可以退卻,否則就會重蹈拿破崙的覆轍。雖然是由於他的固執,才會使這個戰役走到了慘敗的邊緣,可是也因為他的固執,才使他不曾跳入這個深淵。毫無疑問的,因為他不肯撤出蘇聯或是斯摩棱斯克以東的地區,才使他的大軍避免了一個比1812年還更可怕的浩劫。希特勒的計劃與拿破崙不同,不是全線撤退而是向後方運動,將原前進的補給線都變成了抵抗據點,到12月底,在莫斯科西南方向,蘇聯紅軍收復了卡盧加。在西北方向,加里寧也被蘇聯紅軍收復。東南方向,蘇聯紅軍解除了德軍對圖拉的包圍。莫斯科會戰結束,蘇聯紅軍取得了蘇德戰爭爆發以來的第一次大勝利。德軍損失人員50餘萬,坦克1300餘輛,火炮2500門。德軍不得不改「閃擊戰」為持久戰。
1942年1月7日蘇聯紅軍重奪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寧。1月初,西部戰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精疲力竭的德軍已經撤退到100至250公里外。德軍38個師,內15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遭重創。進攻莫斯科的突擊集團被擊潰,使德軍驚慌失措,希特勒要求死守每一個居民地,一步也不後退,直到最後一兵一卒。
由於缺乏實施大規模進攻行動的經驗以及缺少快速兵團,蘇聯紅軍因而未能全部完成所賦予的圍殲「中央」集團軍群基本兵力的任務,2月初,來自西歐的德軍增援部隊(12個師又2個旅)和中央集團軍群北翼部隊,分別實施反突擊,蘇聯紅軍的態勢惡化。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命令西方向部隊轉入防禦、撤回外線作戰部隊,會戰至此結束。
1942年4月,進攻莫斯科的德軍傷亡人數達50萬人,被蘇聯紅軍趕到了距離莫斯科100乃至350公里以外的地帶。而蘇聯付出了傷亡和被俘70多萬人的慘重代價,卻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最後勝利。
在反擊戰中,由於莫斯科的一些大型工廠的撤離,使得蘇聯紅軍在反擊中出現了彈葯不足的情況,使得蘇聯紅軍的反擊被迫中止,不然也許會殲滅更多德軍。
資料來源:http://ke..com/link?url=-XacwnNi_cpnzL8FtH4lDX9d1JAA_bBOZlueuhYtbk0QxDQdEkZAZ-kuGYZiA1OsW

D. 二戰時期蘇軍是怎樣打贏莫斯科保衛戰的

誓死保衛莫斯科,斯大林堅守莫斯科,一直不退。當時天寒地凍,莫斯科的溫度一下子講到零下40度,槍炮都凍住了,德軍無法前進一步。這是,斯大林在莫斯科舉行了紅場大閱兵,迅速集結了幾百萬大軍,穿著防寒服、槍上戴著保暖套,一舉將德軍包圍,一百多萬德軍被包了餃子。

E. 莫斯科保衛戰時,斯大林為什麼敢於堅守莫斯科

二戰中,莫斯科保衛戰的時候是蘇聯最危急的時刻,斯大林在德軍重兵壓境的時候,留在莫斯科不走,這是因為,斯大林無處可去,他只有留在莫斯科,與莫斯科共存亡。

當時,在德軍的台風行動開始後,蘇軍連續遭到慘敗。在西方方向上的兩道防線都被德國擊破,被俘人員達到600000人。在前線的軍隊潰散,有組織的軍隊喪失殆盡的情況下,蘇聯也做了最壞的打算。

結語:

斯大林留下來堅守莫斯科,是因為莫斯科一旦失守,蘇聯的命運就幾乎註定了。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即便留下了生命,可是他的政治生命也已經終結。與其在垂死掙扎中度日,不如孤注一擲,拚死一搏。

而且,在當時,莫斯科還有守住的可能。斯大林手中有卓越的將領朱可夫,還有可以抽調的大量軍隊。尤其是佐爾格發回日本不向蘇聯開戰的情報後,能夠從西伯利亞抽調的大批精銳部隊。有了這些物質基礎,再加上人民的支持,朱可夫的正確指揮,指戰員的浴血奮戰,最終,蘇聯守住了莫斯科。

F. 關於莫斯科保衛戰的詳細資料

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東線走向滅亡的開始,德軍莫斯科戰役的失敗,為斯大林格勒戰役即二戰轉折奠定了基礎。
莫斯科保衛戰
日期:1941年9月30日-1942年1月7日
地點:莫斯科西部及北部外圍
1941年10月2日,費多爾·馮·博克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群終於向莫斯科發動攻擊,代號台風行動。德軍認為莫斯科在政治和軍事戰略上具有重大意義。德軍計劃以各坦克集團實施突擊,割裂蘇軍防禦,並在維亞濟馬、布良斯克兩地域合圍殲滅西方面軍、預備隊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爾後以強大快速集群從北面和南麵包圍莫斯科,在步兵兵團實施正面進攻的同時,攻佔蘇聯首都。為達此目的,德軍基本力量集中於斯摩棱斯克以東「中央」集團軍群(司令為博克元帥)地帶。「中央」集團軍群轄第9(司令為施特勞斯上將)、第4(司令為克魯格元帥)、第2集團軍(司令為魏克斯上將),坦克第3(司令為霍特上將)、第4(司令為霍普納上將)、第2集群(司令為古德里安上將)(1941年10月起坦克第2集群改稱坦克第2集團軍,1942年1月起坦克第3、第4集群分別改稱坦克第3、第4集團軍),共74個半師,內14個坦克師和8個摩托化師,亦即約占蘇德戰場步兵師總數的38%,坦克師和摩托化師的64%。陸軍由第2航空隊進行支援。「中央」集團軍群總計約有180萬人,坦克1700輛,火炮和追擊炮1.4萬余門,飛機1390架。德軍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武器質量上也占優勢,因為當時蘇軍坦克和飛機有一半以上是舊式的。德軍在坦克、航空兵、以及摩托化步兵方面的優勢尤為明顯。
參加莫斯科會戰的蘇軍有:西方面軍、預備隊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加里寧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右翼。10月10日,朱可夫接管了西部方面軍和保衛莫斯科的指揮工作。截至9月底,蘇軍西方面軍(司令為科涅夫上將)轄第22(司令為沃斯特魯霍夫少將)、第29(司令為馬斯連尼科夫中將,12月為什韋佐夫少將)、第30(司令為霍緬科少將,11月為列柳申科少將)、第19(司令為盧金中將,10—11月為博爾金中將,11月改編為突擊第1集團軍)、第16(司令為羅科索夫斯基中將)、第20集團軍(司令為葉爾沙科夫中將)在奧斯塔什科夫、葉利尼亞西北寬達300餘公里的地區佔領防禦。預備隊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布瓊尼)以第24(司令為拉庫京少將)、第43集團軍(司令為索邊尼科夫少將,10月為阿基莫夫中將,10月為戈盧別夫少將)在羅斯拉夫利方向100公里正面進行防禦,而將其餘第31(司令為多爾馬托夫少將,10月為尤什克維奇少將)、第49(司令為扎哈爾金中將)、第32(司令為維什涅夫斯基少將)、第33集團軍(司令為奧努普里延科旅長,10月為葉夫列莫夫中將)置於西方面軍後方。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為葉廖緬科上將)轄第50(司令為彼得羅夫少將,10—11月為葉爾馬科夫上校,11月為博爾金中將)、第3(司令為克列伊澤爾少將,12月為普申尼科夫中將)、第13集團軍和1個集團軍級集群,扼守布良斯克以西及其以南寬達300餘公里的地區。總計在西方向上的3個方面軍共有125萬人,坦克990輛,火炮和迫擊炮7600門,飛機677架。
蘇聯紅軍先後解放了羅加切沃,亞穆加,亞赫羅馬,紅波利亞納,白拉斯特,索城,克林,沃洛科拉姆斯克,曉基諾,阿列克辛,塔魯薩,卡魯加,別廖夫,莫斯科會戰勝利。
徹底打擊了法西斯德國的囂張氣焰,使德軍再也無力在全線發動進攻。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本轉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德國在莫斯科會戰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戰略性失敗!納粹德國企圖快速征服蘇聯的計劃破產,莫斯科保衛戰勝利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使其遭到無法彌補的物質損失。德軍的失敗使德軍士氣更加低落,在冬季戰局中,35名高級將領,其中包括布勞希奇元帥、博克元帥、古德里安上將、施特勞斯上將等被撤職。
根據幾個可信的來源指出,大約700,000的紅軍士兵在戰斗中死亡,受傷或失蹤。
德軍在莫斯科會戰中損失兵力50多萬,投降9萬,丟失坦克1300輛,火炮2500門,汽車1.5萬輛以及其他技術裝備。

G. 二戰時莫斯科保衛戰是誰指揮的德國人是怎樣一敗塗地的

莫斯科保衛戰對二戰的影響是十分大,在那個之前德軍行動基本都是比較順利的,那個時候基本整個歐洲大陸都在德軍的鐵蹄之下,那個時候德軍的代言詞就是不敗,而這一次戰斗的失敗,導致德軍不的敗的神話給打破,並且奠定了二戰的勝利的基礎,因為,這次作戰導致德軍損失慘重,基本上全軍覆沒,以及導致了“巴巴羅薩”計劃失敗,以及德軍引以為傲的閃電戰也宣告失敗,從而德國不得不進入持久戰的的戰略計劃。



這一次雙方都派出了最好的將領蘇軍派出了朱可夫元帥、華系列夫斯基元帥兩位名將為首的指揮團,而德軍方面派出了博克元帥和古德里安,可以說雙方都已經派出了最好的將領到這場戰斗中,因為這一戰是決定了雙方的國運,所以雙方都派出了最好的將領,以便可以獲得這次戰斗的勝利。


接連的失敗導致德軍士氣受到打擊,而這個時候蘇軍組織大規模反擊並且把德軍打的連連後退,可以說是慘敗而歸。

H. 莫斯科保衛戰簡介

莫斯科保衛戰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一次會戰,於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間,蘇聯軍隊保衛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後反攻德軍的戰役。莫斯科保衛戰包括蘇軍為保衛莫斯科並粉碎向莫斯科進攻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各突擊集團而實施的一系列防禦戰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進攻戰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

讓我看相似問題的吧

I. 莫斯科保衛戰的戰役概述

1941年9月底,德軍在蘇德戰場北翼封鎖了列寧格勒,在南翼佔領基輔,在中央攻佔斯摩棱斯克,打開了通向莫斯科的門戶。9月底,德軍開始實施代號為「台風」的作戰計劃,進攻莫斯科,企圖在冬季到來之前攻佔莫斯科。德軍的進攻兵力是F·博克元帥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群,總兵力大約180萬人,共78個師,有各種火炮1.4萬門,坦克1700輛,飛機1390架。蘇軍最高統帥部決定全力保衛莫斯科,為此,集中了蘇軍當時全部作戰兵力的近1/3,並先後在莫斯科以西建立了縱深300千米的3道防線;同時組織游擊隊,在德軍後方進行襲擾;蘇軍准備盡量阻止德軍向莫斯科推進,在這過程中大量殺傷德軍。為集聚力量反攻創造條件。蘇軍調集保衛莫斯科的總兵力是三個方面軍,共125萬人,裝備有各種火炮7600門,坦克990輛,飛機677架。在戰役初期,蘇軍的損失很大,據德方的材料,到10月初,蘇軍被俘達65萬人,也就是說,超過半數的守軍被俘。但是,蘇軍立即作了部署調整,並從外地調來一些兵力。10月15日,由於形勢越來越嚴峻,蘇聯政府機關和外交使團撤出莫斯科,但斯大林仍坐鎮莫斯科進行指揮。10月中下旬,德軍一支先頭部隊突入到距莫斯科僅65千米的地方。11月7日,蘇聯在德軍逼近莫斯科的情況下,照例在紅場舉行慶祝十月革命24周年的閱兵式,受閱部隊實彈接受斯大林檢閱,穿過紅場,直接開赴前線。11月中下旬,德軍加強了進攻,蘇軍進行了英勇抵抗,終於粉碎了德軍的進攻,並耗盡了德軍的預備隊。
1941年12月5日,蘇軍轉入反攻。到次年1月初,德軍被迫向西撤退100~250千米,莫斯科的直接威脅被解除。希特勒十分惱怒,撤換了陸軍總司令,自任陸軍總司令,下令不準撤退。1月上旬,蘇軍利用德軍進攻受挫驚慌失措和防寒准備差的有利時機,從三個方向向德軍發起總攻。到4月中旬,蘇軍向西推進100~350千米,收復了大片失地。在這次戰役中,德軍損失了50萬人,其中凍死凍傷10萬多人,損失坦克1300輛,火炮2500門,各種車輛1.5萬輛;但德軍的中央集團軍群得以逃脫。蘇軍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戰無不勝」的神話的破滅。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保衛戰怎麼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8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6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4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8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2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9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34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9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5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5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8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9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0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4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0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2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5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