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最好的大學排名
世界有名的大學排行榜有QS排名,泰晤士排名,金磚五國大學排行等,
首先先看全球QS排名前⑩的大學:
1, 莫斯科國立羅曼諾索夫大學
2,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3, 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
4, 托木斯克國立大學
5, 莫斯科物理技術大學
6, 鮑曼國立技術大學
7, 高等經濟學院
8, 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
9, 俄羅斯友誼大學
10, 烏拉爾聯邦大學
泰晤士俄羅斯大學排名前⑩的大學:
1, 莫斯科國立大學
2, 莫斯科物理技術大學
3,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
4, 聖彼得堡國立信息技術大學
5, 莫斯科核子研究大學
6, 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
7, 聖彼得堡理工大學
8, 托木斯克國立大學
9, 喀山聯邦大學
10, 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
金磚五國-俄羅斯大學排名前10的有:
1, 莫斯科羅曼諾索夫國立大學
2, 聖彼得堡理工大學
3, 托木斯克理工大學
4, 俄羅斯核子研究大學
5, 喀山聯邦大學
6, 新西比利亞國立大學
7,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8, 鮑曼技術大學
9, 托木斯克國立大學
10, 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
除此之外,俄羅斯也對本國大學進行了綜合排名:
俄羅斯境內大學排名前10的大學
1, 莫斯科國立羅曼諾索夫國立大學
2, 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
3, 莫斯科核子研究大學
4,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
5, 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
6,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7, 鮑曼國立技術大學
8, 托木斯克國立技術大學
9, 聖彼得堡彼得大帝技術大學
10, 烏拉爾聯邦大學
上榜的優秀大學除了歷史悠久,實力強悍的綜合類大學之外,理工科類的高精尖技術大學也榜上有名,所以到俄羅斯留學可以選擇的專業范圍非常廣泛,人文社科到理工經管都是很好的選擇。
Ⅱ 雙一流大學有哪些大學
全國雙一流大學名單共有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重在大學一流學科基礎上的學校整體建設、重點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重在大學優勢學科建設,促進特色發展,以下是具體建設名單和學科:
說明: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3所學校在北京和其他地區兩地是單獨辦學,故名單列出了140所大學。
序號 學校名稱 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1 北京大學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葯學、護理學、藝術學理論、現代語言學、語言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商業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
2 中國人民大學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3 清華大學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會計與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現代語言學
4 北京交通大學 系統科學
5 北京工業大學 土木工程(自定)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7 北京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8 北京科技大學 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9 北京化工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10 北京郵電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1 中國農業大學 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12 北京林業大學 風景園林學、林學
13 北京協和醫學院 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葯學
14 北京中醫葯大學 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葯學
15 北京師范大學 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語言學
16 首都師范大學 數學
17 北京外國語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
18 中國傳媒大學 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19 中央財經大學 應用經濟學
20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應用經濟學(自定)
21 外交學院 政治學(自定)
22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學(自定)
23 北京體育大學 體育學
24 中央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
25 中國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自定)
26 中央美術學院 美術學、設計學
27 中央戲劇學院 戲劇與影視學
28 中央民族大學 民族學
29 中國政法大學 法學
30 南開大學 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31 天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32 天津工業大學 紡織科學與工程
33 天津醫科大學 臨床醫學(自定)
34 天津中醫葯大學 中葯學
35 華北電力大學 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和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36 河北工業大學 電氣工程(自定)
37 太原理工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38 內蒙古大學 生物學(自定)
39 遼寧大學 應用經濟學(自定)
40 大連理工大學 化學、工程
41 東北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42 大連海事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43 吉林大學 考古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44 延邊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45 東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46 哈爾濱工業大學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47 哈爾濱工程大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
48 東北農業大學 畜牧學(自定)
49 東北林業大學 林業工程、林學
50 復旦大學 哲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葯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現代語言學
51 同濟大學 建築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藝術與設計
52 上海交通大學 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葯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53 華東理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54 東華大學 紡織科學與工程
55 上海海洋大學 水產
56 上海中醫葯大學 中醫學、中葯學
57 華東師范大學 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58 上海外國語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
59 上海財經大學 統計學
60 上海體育學院 體育學
61 上海音樂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
62 上海大學 機械工程(自定)
63 南京大學 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64 蘇州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65 東南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6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力學
67 南京理工大學 兵器科學與技術
68 中國礦業大學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69 南京郵電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70 河海大學 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71 江南大學 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72 南京林業大學 林業工程
7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大氣科學
74 南京農業大學 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75 南京中醫葯大學 中葯學
76 中國葯科大學 中葯學
77 南京師范大學 地理學
78 浙江大學 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葯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79 中國美術學院 美術學
80 安徽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8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82 合肥工業大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自定)
83 廈門大學 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84 福州大學 化學(自定)
85 南昌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86 山東大學 數學、化學
87 中國海洋大學 海洋科學、水產
88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89 鄭州大學 臨床醫學(自定)、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化學(自定)
90 河南大學 生物學
91 武漢大學 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92 華中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9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94 武漢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95 華中農業大學 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
96 華中師范大學 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
97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法學(自定)
98 湖南大學 化學、機械工程
99 中南大學 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100 湖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101 中山大學 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葯學、工商管理
102 暨南大學 葯學(自定)
103 華南理工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
104 廣州中醫葯大學 中醫學
105 華南師范大學 物理學
106 海南大學 作物學(自定)
107 廣西大學 土木工程(自定)
108 四川大學 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109 重慶大學 機械工程(自定)、電氣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110 西南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
111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112 西南石油大學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113 成都理工大學 地質學
114 四川農業大學 作物學(自定)
115 成都中醫葯大學 中葯學
116 西南大學 生物學
117 西南財經大學 應用經濟學(自定)
118 貴州大學 植物保護(自定)
119 雲南大學 民族學、生態學
120 西藏大學 生態學(自定)
121 西北大學 地質學
122 西安交通大學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123 西北工業大學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124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25 長安大學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126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學
127 陝西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自定)
128 蘭州大學 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129 青海大學 生態學(自定)
130 寧夏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131 新疆大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定)、化學(自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定)
132 石河子大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133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134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135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136 寧波大學 力學
137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138 國防科技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139 第二軍醫大學 基礎醫學
140 第四軍醫大學 臨床醫學(自定)
註:
1.不加(自定)標示的學科,是根據「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確定的標准而認定的學科;
2.加(自定)標示的學科,是根據「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建議由高校自主確定的學科;
3.高校建設方案中的自主建設學科按照專家委員會的咨詢建議修改後由高校自行公布。
Ⅲ 雙一流有多少所大學
137個。
雙一流大學一共有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重在一流學科基礎上的大學整體建設、重點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重在優勢學科建設,促進特色發展。
雙一流高校名單: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總體目標:
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
Ⅳ 俄羅斯大學綜合排名前50所2015
這五十所高校均已通過中國教育部認證,學歷獲得國家認可,具體排名如下:
1 、莫斯科國立大學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2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Saint-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3、 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 Novosibirsk State University
4、 莫斯科國立科技大學 Bauman Moscow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5、 莫斯科國立國際關系學院 Moscow St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GIMO University)
6、 國立托木斯克大學 Tomsk State University
7、 莫斯科核子研究大學 National Research Nuclear University MEPhI (Moscow Engineering Physics Institute)
8、 莫斯科國立物理與科技大學 Moscow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State University
9、 彼得大帝聖彼得堡理工大學 Peter the Great Saint-Petersbur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10、托木斯克理工大學 National Research Tomsk Polytechnic University
11、喀山(伏爾加地區)聯邦大學 Kazan (Volga region) Federal University
12、 烏拉爾聯邦大學 Ural Federal University named after Boris Yeltsin
13、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 Peoples" Friendship University of Russia
14、 南部聯邦大學 Southern Federal University
15、 羅巴切夫斯基州立大學 Lobachevsky State University of Nizhni Novgorod
16、 國立科技大學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SiS」
17、 俄羅斯經濟大學 Plekhanov Russi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18、 遠東聯邦大學 Far Eastern Federal University
19、 彼得羅扎沃茨克國立大學 Petrozavodsk State University
20、 聖彼得堡國立科技大學 Saint Petersburg 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Mechanics and Optics
21、 全國礦產資源大學(礦業大學) National Mineral Resources University (Mining University)
22、 聖彼得堡電工大學 Saint-Petersburg Electrotechnical University
23、 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 Novosibirsk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24、 彼爾姆國立大學 Perm State University
25、 沃羅涅日國立大學 Voronezh State University
26、 莫斯科航空學院 Moscow Aviation Institute
27、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大學 Gubkin Russian State University of Oil and Gas
28、 俄羅斯赫爾岑國立師范大學 Herzen State Pedagogical University of Russia
29、 俄羅斯門捷列夫化工大學 Mendeleyev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f Russia
30、 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 Moscow State Linguistic University
31、 薩拉托夫州立大學 National Research Saratov State University
32、 莫斯科國立動力學院 Moscow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33、 托木斯克州立系統控制和無線電電子大學 Tomsk State University of Control Systems and Radioelectronics
34、 俄羅斯總統國民經濟和公共管理學院 Russian Presidential Academy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35、 伊爾庫茨克國立大學 Irkutsk State University
36、 莫斯科建築大學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37、 阿爾泰州立大學 Altai State University
38、 喀山國立研究理工大學 Kazan National Research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39、 俄羅斯聯邦政府財政大學 Financial University under the Governm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40、 別爾哥羅德州立科技大學 Belgorod Stat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41、 別爾哥羅德國家研究大學 Belgorod State 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y
42、 康德波羅的海聯邦大學 Immanuel Kant Baltic Federal University
43、 加里寧格勒國立科技大學 Kaliningrad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44、 喀山國立科技大學 Kazan National Research Technical University
45、 東北聯邦大學 M.K.Ammosov North-Eastern Federal University
46、 莫爾多瓦州立大學 N.P.Ogarev Mordovia State University
47、 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 Russian State University for the Humanities
48、 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 Samara State Aerospace University
49、 薩馬拉國立大學 Samara State University
50、 伏爾加格勒國立大學 Volgograd State University
(4)俄羅斯有哪些大學是雙一流擴展閱讀:
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英國一家國際教育市場咨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中文名:誇誇雷利·西蒙茲公司)所發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QS公司最初與英國報刊《泰晤士高等教育》共同發布排名,該排名是歷史第二悠久的全球大學排名,第一次發布於2004年;2009年後,QS和泰晤士高等教育終止合作,兩者從2010年開始發表各自的世界大學排名,QS全球教育集團一般每年夏季會進行排名更新。
2010年起,QS世界大學排名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美國華盛頓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等機構倡導成立的「大學排名國際專家組(International Ranking Expert Group)」建立的「IREG-學術排名與卓越國際協會」承認,是參與機構最多、世界影響范圍最廣的排名之一。
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被公認為四大較為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因其問卷調查形式的公開透明而獲評為世上最受注目的大學排行榜之一,但也因具有過多主觀指標和商業化指標而受到批評。
QS排名目前同世界最大的學術出版集團愛思唯爾(ELSEVIER)合作推出,現涵蓋QS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QS亞洲大學排名、QS拉丁美洲大學排名、QS金磚五國大學排名、QS全球建校50年以下大學前50強排名(QS全球年輕大學排名)、QS中國大陸大學排名、QS全球最佳留學城市排名、QS全球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名等9種類型。
Ⅳ 俄羅斯的大學有哪些
1.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的畢業文憑被世界所有國家認可);
2.聖彼得堡國立財經大學(聖彼得堡國立財經大學是目前俄聯邦國家中最大的經濟科研中心之一);
3.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與巴黎的中央美術學院一樣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美術學院之一);
4.聖彼得堡國立農業大學(俄羅斯農業研究和教學的最大、最優秀的大學);
5.巴甫洛夫國立醫科大學(歐洲十所最好的醫科大學之一.世界醫科大學排名中名列第六位);
6.聖彼得堡運輸大學(在中國應等同於交通大學,始建於1809年,是俄羅斯,也是前蘇聯歷史上第一所高等技術院校);
7.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世界著名的師范大學之一;也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唯一冠有俄羅斯國家名稱的國家級師范大學);
8.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世界最優秀的綜合類大學之一,也是俄羅斯兩大各校之一);
9.聖彼得堡航天儀表大學(該校長期以來都是軍用和民用工業的重要科研、教學基地之一。為俄羅斯航天航空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做出了重大貢獻);
10. 聖彼得堡國立水上交通大學(該校與海洋技術大學、海洋學院三個學校不僅是該市也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海洋與水上交通學校);
11 聖彼得堡國立建築設計大學(俄羅斯建築方面最古老的高等學府,直屬於俄羅斯高等教育委員會);
12.聖彼得堡國立工藝與造型藝術大學(俄羅斯唯一一所大學級的輕工工業院校。前蘇聯總理柯西金就畢業於該校);
13.聖彼得堡國立電子工程大學(2000年俄羅斯第一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的母校,著名電子類大學);
14.聖彼得堡國立精密機械與光學學院(該校是俄羅斯著名的工科學校之一,是俄羅斯的驕傲。在計算機科學技術方面是世界前幾名,特別是軟體設計上近幾年始終保持世界前三名,它的學生的技術水平使包括微軟在內軟體巨頭刮目相看。);
15.莫斯科國立大學(綜合性大學世界排名第10位);
16.莫斯科經濟信息統計大學(俄羅斯經濟領域最著名的高校之一);
17.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是一所新興的以研究國際關系和世界文化為主的著名學府,被稱為「世界級政治家的搖籃」。);
18.莫斯科國立航空學院(以其雄厚的科研師資力量,完善的設備和高質量的教學享譽世界。俄國眾多的航空航天及高技術領域的專家都畢業於這所大學。);
19.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是俄羅斯一流的音樂學府,在這里學習和工作過很多傑出的音樂。
Ⅵ 俄羅斯的著名大學
俄羅斯的著名大學有莫斯科國立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師范大學、莫斯科國立建築大學、俄羅斯國立格涅辛音樂學院、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等。
1、莫斯科國立大學
它是俄羅斯獨立的有自治權的大學,其《章程》由俄羅斯大學教職工代表大會研究制定。2015年《QS金磚五國大學排名2015》發布,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排名第四位。
2、聖彼得堡國立師范大學
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又名俄羅斯HERZEN國立教育大學。創立時間:1797年,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著名的師范大學。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也是唯一冠有俄羅斯國家名稱的師范大學。它被公認在教育界是俄羅斯和世界的領頭人角色,俄語國家師范教育類大學排名第一。
3、莫斯科國立建築大學
1775年創立的莫斯科國立大學,是俄羅斯最早和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 無論從學術水平... 醫學、數學力學、化學、物理、生物、地質、土壤、心理學、建築。是俄羅斯最主要的建築類大學,建築教育和建築科學聞名全世界。
4、俄羅斯國立格涅辛音樂學院
俄羅斯格涅辛音樂學院建於1895年,由著名的格涅辛音樂世家創立,目前是全俄羅斯培養本國及外國音樂藝術全面人才、並授予俄羅斯教育制度承認的各種高等學歷的最知名的學府之一。
5、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
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建於1866年,是目前世界最優秀的音樂學院之一,歐洲音樂學院聯盟成員。柴院以培養大師級音樂家為宗旨。學校為學生提供5年制專家學位教育,歸國後認證為碩士學歷。
Ⅶ 雙一流大學高校都有哪些
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其中自定學科44個)。
雙一流高校42所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36所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
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類)6所
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Ⅷ 哪些是俄羅斯的重點大學
一、聖彼得堡國立電子技術大學
聖彼得堡國立電子工程技術大學(列寧格勒電工學院),簡稱ETU,創建於1886年。是俄羅斯在電子工程領域第一的高等教育學院。
二、聖彼得堡國立精密機械和光學學院
該校建於1900年,是俄羅斯著名的工科學校之一,是原蘇聯唯一一所以光學、光電技術、精密機械和計算機技術為教學核心的高等院校。
三、鮑曼莫斯科國立技術大學
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H.Э.Баумана)是一所與莫斯科國立羅蒙諾所夫大學(莫斯科大學)齊名的俄羅斯高等院校,世界最優秀的大學之一,擁有180多年的建校史。
四、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
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國立大學)於1946年成立,其前身為莫斯科國立大學物理技術系。該校是俄羅斯莫斯科的一所理工類國立大學,以理論物理,應用物理,應用數學等方面為擅長,常被稱為「俄羅斯的MIT」。
五、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
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成立於1930年,當時是莫斯科山地學院冶金系的一部分,隨後學院從莫斯科山地學院分離出來獨立辦學,當時名為莫斯科鋼鐵學院,1962年改為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1993年學院獲得國立工藝大學資質,改為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工藝大學)是俄羅斯冶金教育和研究領域的最好的大學。
Ⅸ 世界排名前一百的大學,俄羅斯有幾所
2017年一所,莫斯科國立大學 Moscow State University,排名第93
(9)俄羅斯有哪些大學是雙一流擴展閱讀
一、學校簡介
莫斯科國立大學成立於1755年1月25日,是應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命令而建的。該大學以她的奠基人--俄羅斯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羅蒙諾索夫的名字命名。
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簡稱莫斯科國立大學,或莫大)是俄羅斯最大的教學、科研、文化中心。老校舍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紅場近旁,新校舍坐落在列寧山上。該大學是應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命令而建的,以她的奠基人--俄羅斯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羅蒙諾索夫的名字命名。大學成立至今已有280多年的歷史,1998年排名世界第8位,不但是全俄羅斯最大的大學和學術中心,也是全世界最大和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在俄羅斯聯邦具有特殊地位,它是俄羅斯獨立的有自治權的大學,在美國國家教育標准局對歐洲各大學及學院教育品質的評測中,莫斯科大學均名列前茅;歐洲排名前五,堪稱為第一流的名校。
莫斯科最美的校區 最完備的教學設施
莫斯科國立大學的校區是莫斯科市最美的區域之一,佔地大約四千畝,優雅的校園環境,坐落於莫斯科市西南處列寧山上,屹立在莫斯科河畔,風景宜人,是該市的一大旅遊景點。九八零年莫斯科奧運會的主場地就坐落在這里,校園的周圍遍布地鐵站和車站,公路系統四通八達。從這里可以鳥瞰莫斯科市全景。校區內的設施完備,以這座樓為中心,四周遍布各系的教學樓,科研中心、醫院、體育場、大學生廣場、車站等,真可謂城中之城,擁有6個博物館(自然地理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動物傅物館,珍貴書籍博物館),6座天文觀象台,以及植物園和眾多科研所。還有文化宮、大學生劇院、電影院、演講廳、試驗室、科學園區、圖書館、會議廳、郵局、各種運動設施及商店等供學生休息的一切設施。各系都擁有自己的圖書館,並實現了專線上網。學生可以免費使用它查詢資料、學習娛樂。
無與倫比的世界頂級名校
莫斯科國立大學是俄羅斯大型科學中心,學校數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化學家的科研成果及其他科學成就聞名世界。在人文科學、歷史研究和俄羅斯文化方面的成就也是莫斯科大學引以為豪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些成就是莫斯科大學著名學者及創始人羅蒙諾索夫在科學上奠定的歷史傳統的豐碩成果。莫斯科大學至今已有8名諾貝爾獎學金獲得者。俄國有眾多政府要員和高科技領域的專家畢業於該大學。莫斯科大學與所有大型的國際組織--聯合國組織、世界銀行及其他組織簽有協議,是國際協會的成員之一,並同世界上絕大多數及所有大陸的國家的大學簽署有190多份協議,學校與世界頂級院校合作密切,交流廣泛。
舉世矚目的成就 高質量教學 高水平學術享譽世界
莫斯科大學的科學家們在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地質學、化學以及其他科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這些成就與莫斯科大學在科學方面形成的歷史傳統緊密相連。莫斯科大學的具有世界影響的科學流派,以及與國際教學水平接軌的現代化的教學方法保證了莫斯科大學的高質量的教學水平。莫大以雄厚的師資、完善的設備、高質量的教學和高水準的學術享譽世界。
莫斯科大學共有26個系,18個教學和學術中心,11個科學研究所,並開設有66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180個研究生專業方向。
今天,在莫斯科大學工作著6600名教授和教師,6800名研究員,其中8800人擁有博士學位,有168人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在莫斯科大學學習的有60000 名大學生、研究生和其他形式的學生,其中包括來自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的2800多名外國留學生。
莫斯科大學圖書館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也是高校中最大的圖書館,建於1886年,共有藏書8800000冊,該館共有16個借書點,40個閱覽室,4600個座位。館藏書籍供莫斯科大學各教學、科研機構使用。
二、院系
力學數學系、計算數學系、物理系、力學數學系、化學系、生物系、土壤系、地質系、地理系、基礎醫學系、哲學系、歷史系、語言文學系、社會學系、心理學系、經濟系、法律系、新聞系、外語系、亞非學院、國家管理學院、藝術系、教育系、國際政治系、生物工程及生物信息系、材料學系
三、學制
預科:1-1.5年 本科:4年; 碩士:2年; 副博士:3年;
四、開課時間
秋季開學時間:9月1日-30日
春季開學時間:2月1日-10日
五、住宿
該校學生多,宿舍少,學校宿舍不好申請,學校鼓勵學生外出租房子住,或寄宿到當地俄羅斯人家庭中。
【學費】:6000—12000美元不等(不同專業學費相差很大),在該校學習,平均一年全部費用約10萬元左右(含學費、生活費、住宿費)
【申請材料】護照、畢業證或在校證明公證書、成績單公證書、照片3張兩寸白底
參考資料
網路-世界100所著名大學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