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陶里亞蒂最冷多少度

俄羅斯陶里亞蒂最冷多少度

發布時間:2022-04-28 07:34:25

Ⅰ 伏爾加汽車廠是俄羅斯最大的汽車製造廠嗎

伏爾加汽車廠的重生

2006-04-17 09:01

國家將幫助伏爾加汽車廠實現其雄心勃勃的價值為45億盧布的投資計劃。由於幾年來俄國內汽車工業大規模改組,各汽車廠正在更新換代,而陶里亞蒂的汽車廠在控股利哈喬夫汽車股份公司和莫斯科人汽車股份公司並收購了海外企業後,將成為新的康采恩。但是,為了在處於破產邊緣的利哈喬夫汽車股份公司和莫斯科人汽車股份公司組織生產工作,需要盡最大的努力和投入大量資金。

國家准備支持伏爾加汽車廠,將今年投資基金的一半,約350~400億盧布供其使用。國家預計這些投資將使國內汽車工業徹底現代化,佔領50%以上的國內市場,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和擴大稅收。

俄工業和能源部預計,支持國內汽車製造業,包括使用投資基金項下的預算資金,將使俄羅斯生產的汽車,占據包括外國組裝車在內的俄國內汽車市場的一半份額。同時,國家制定了出口30%以上的國產汽車的任務。國家將這個任務首先下達給伏爾加汽車廠。政府擬將今年投資基金(740億盧布)的一半資金用於實施該計劃。伏爾加汽車廠依靠這些資金將在統一平台上建立新的汽車系列,在此基礎上生產新型汽車。此外,將設計並生產新型發動機,並將有效利用廢舊設備形成生產能力,不僅保護環境,還可以得到廉價的生產資料。

伏爾加汽車廠將全面更新生產設備並對現有車型的生產線進行升級換代。如此徹底的改造意味著政府和伏爾加汽車廠的領導層已經意識到,治標措施挽救不了俄國有汽車工業。伏爾加汽車廠暫時還能保有俄羅斯汽車製造市場第一名的殊榮,目前該廠的年產量約為70萬輛汽車,市場佔有率約為36%。但是在五年前陶里亞蒂企業在俄羅斯市場的地位其實更加穩固,但現在都清楚的是,這個從工藝角度更現代的「10」系列車正在俄羅斯迅速失去其競爭力。因此對俄國內汽車工業以及陶里亞地騎車場的大規模改革是目前其求生的必要條件。

伏爾加汽車廠計劃全面改變車型系列。該公司向俄國家網透露,至2015年的發展計劃已經通過。今年即將投產新型Priora拉達汽車,2008年該車型年產量可望達到22萬台。同時Kalina拉達汽車將擴產,在新的統一平台上將有C序列新型號汽車上線。此外,伏爾加汽車廠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將研製新型四輪驅動越野車-- Niva 2。

為增加新車型的生產能力並改善企業的市場形象,伏爾加汽車廠將不再生產幾款舊車型。2008年以前拉達-110系列汽車計劃停產,2010年前拉達-薩馬拉車型將下線。此外,與通用汽車合作生產Niva-雪弗萊的項目也可能因公司領導層認為不贏利而終止。

但是改革將不僅限於解放「10」系列車型生產線的能力。為生產新車型,將組建年產能力達45萬輛車的新廠。工廠計劃在3年內通過國家撥款的途徑建設完工。政府或者直接投資建設,或者利用投資基金款項作為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的擔保。有這樣一個事實可以說明改革的力度,即新工廠將按照可生產12類新車型的能力來設計,如此規模的生產能力在伏爾加汽車廠的歷史上從未有過。

此外,伏爾加汽車廠還計劃向海外擴張。本周五該企業代表計劃與高爾基汽車廠在總理米哈伊爾.弗拉德科夫訪問巴西期間舉行購戴姆勒-克萊斯勒和寶馬集團共同所有的Tritec Motors發動機廠的談判。這些現代的高科技發動機將用於俄羅斯伏爾加車型的生產。國外專家對該廠評估的總價約為15億美元。但是,考慮到伏爾加汽車廠投資規劃的總額,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的工廠所有者將在談判中盡最大可能抬高其價格。

俄羅斯期望伏爾加汽車廠成為世界級的汽車生產巨人。起初還曾研究過與「卡馬茲」合並的方案。但是後來通過的決定不是把兩家工廠合並,而是將「卡馬茲」的股票向市場發售,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不過總體上把前蘇聯遺留下來的汽車工業資產合並為統一康采恩的想法還是有現實意義的。汽車工業目前是俄羅斯經濟中受外國競爭者傷害最深的領域,因此政府准備利用一切資源讓國內企業在高科技領域占據堅實的地位。「大道」投資公司分析員伊戈爾.拉烏先科向俄國家網透露,俄羅斯入世後關稅的取消將給汽車工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擴張與資源合並看來會被證明是正確的。伏爾加汽車廠最終可以得到大量的投資基金貸款和私人投資者的資金。

然而專業人士也給出了悲觀的評價。「聯合金融集團」分析員亞歷山德拉.梅爾尼科娃認為,如果注意到被合並企業的慘狀,將行業的所有企業合並為統一的控股公司並沒有看起來那樣證據充分。就在不久前,今年三月,「莫斯科人」汽車廠承認破產。破產的原因是工廠在最近5年的停工。在此期間企業積累的債務達233億盧布。同時,「莫斯科人」仍舊是俄羅斯十分馳名的品牌,在國家汽車品牌中在伏爾加汽車之後列第二位。目前俄羅斯共有220萬輛「莫斯科人」在行駛(佔全部車輛的9.1%),但是其數量每年以16~17萬輛遞減。

利哈喬夫汽車廠的狀況也不比前者強。工廠正處於大范圍的恢復期,需要大量投資。根據莫斯科政府的計劃,近幾年計劃將「小公牛」的年產量從1.5萬輛提高到5萬輛,使利潤率達到8千萬美元的水平。但是該計劃有可能超出企業的實際能力。此外,亞歷山德拉.梅爾尼科娃指出,不適合合並的原因還有,這些企業距離陶里亞蒂較遠。在莫斯科這些企業都位於靠近市中心的地區,因此其運轉費用昂貴。為了預防生產企業破產,伏爾加汽車廠不得不將首都的工廠撤到外地,並將一些企業的資產掛牌出售。

http://bbs.86516.com/archiver/?tid-485011.html

http://auto.qianlong.com/29751/2006/08/07/[email protected]

http://bbs.carcn.net/bbs/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2823

http://bbs.yaanren.net/archiver/?tid-38274.html

http://www.yunnanceo.com/sypl/cjpd/gjcj/.htm

http://www.jmnews.com.cn/c/2004/11/12/10/c_432931.shtml

Ⅱ 麥田怪圈

麥田怪圈
Crop Circles

【麥田怪圈簡介】

麥田怪圈,在長滿麥子的麥田一夜之間出現有些麥彎曲而伏倒呈現有規律的圓圈形圖案。17世紀以來,麥田怪圈的起源爭論就不絕於耳。

【人為所致還是自然現象怪圈成因存在五種爭論】

第一例關於「麥田怪圈」現象的報道可以追溯到1647年的英國,此後,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南美洲、亞洲等地都頻頻發現麥田怪圈,其中絕大部分是在英國。截至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約要出現250個麥田怪圈,圖案也各有不同。但令人遺憾的是,350多年來,科學界對怪圈是如何形成的一直存在爭議,關於成因,目前主要有五種說法。

一是磁場說。有專家認為,磁場中有一種神奇的移動力,可產生一股電流,使農作物「平躺」在地面上。美國專家傑弗里·威爾遜研究了130多個麥田怪圈,發現90%的怪圈附近都有連接高壓電線的變壓器,方圓270米內都有一個水池。由於接受灌溉,麥田底部的土壤釋放出的離子會產生負電,與高壓電線相連的變壓器則產生正電,負電和正電碰撞後會產生電磁能,從而擊倒小麥形成怪圈。

二是龍卷風說。從有關記載來看,麥田怪圈出現最多的季節是在春天和夏天,有人認為,夏季天氣變化無常,龍卷風是造成怪圈的主要原因。很多麥田怪圈出現在山邊或離山六七公里的地方,這種地方很容易形成龍卷風。

三是外星製造說。很多人相信,麥田怪圈大多是在一夜之間形成,很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

四是異端說。一些人相信,麥田怪圈背後有種神秘的力量,就像百慕大三角一樣。根據這種猜測,就有人把麥田怪圈說成是「災難預告」,藉以散布異端邪說。

第五種也是流傳較為廣泛的說法是人造說。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所謂麥田怪圈只是某些人的惡作劇。英國科學家安德魯經過長達17年的調查研究認為,麥田怪圈有80%屬於人為製造。

【麥田怪圈的五種特徵】

然而,高百分比數據並沒能抵擋人們對神秘怪圈的好奇。記者在網上論壇中發現,即便科學家已經證實美麗圖案多數是人為,但仍有發帖者寧可相信怪圈是源自某種地外文明。為何科學家的論斷仍不能說服人們?是什麼增添了破解怪圈的難度呢?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郭正誼教授告訴記者,大部分圓圈在大麥和小麥田中出現,所有麥田出現的怪圈至少有五種特徵,這些特徵給破解怪圈製造了懸念。

首先,至今科學家沒有麥田怪圈是人為構造的證據(No Physical Evidence)。包括沒有機器留下的痕跡,地上沒有洞,周圍農作物沒有受到滋擾,最重要的是沒有腳印。

第二,科學家發現,所有麥田中被編織的復雜圖案(Complex Woven Patterns)都不是由重量或力量造成,農作物的莖部只是變平,很少有被折斷的痕跡。

第三,人們無法相信,人類能將復雜的圖案以幾何學原理(Sacred Geometry)設計得完美無缺。資料顯示,麥田怪圈圖案各不相同,由開始的一個圈慢慢進化成兩個或三個相似的圓,1994年還出現了蠍子、蜜蜂、花等動植物圖案。

第四,麥田怪圈的面積(Enor-mous Size)之大讓人驚嘆。信徒稱,人類沒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製造出這么大的圖案,有些有8個球場那麼大,在一夜之間神秘出現。6月28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索拉諾縣的一家農場一夜之間冒出了至少12個麥田怪圈,總面積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

還有一種重要特徵是,根據研究人員所講,在世界各地所形成的數以千計的圓圈未試過當場被人見到製造過程。

【麥田怪圈資料及歷史】

最早的麥田怪圈是1647年在英格蘭被發現的,當時人們也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並在怪圈中做了一副雕刻。這副雕刻是當時人們對麥田怪圈成因的推測,當時的麥田圈是呈逆時針方向的。

麥田怪圈常常在春天和夏天出現,遍及全世界,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南美、亞洲,無處不在。事實上,世界上唯一沒有出現過麥田圈的國家只有兩個:中國和南非。

自從本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已經有2000多個這種圓圈出現在世界各地的農田裡,使科學家和大批自命為農田怪圈專家的人大惑不解。起先這些圓圈幾乎只在英國威德郡和漢普郡出現,但近年來,在英國許多地區以及加拿大、日本等十多個國家,也有人發現這種圓圈。

這種圓圈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復雜,漸漸演變成為幾何圖形,被英國某些天體物理學家稱之為「外星人給地球人送來的象形字」,例如:1990年5月,英國漢普郡艾斯頓鎮的一塊麥田上出現了一個直徑20米的圓圈,圈中的小麥形成順時針方向的螺旋圖案。在它的周圍另有4個直徑6米的「衛星」圓圈,但圈中的螺旋形是反時針方向的。

1991年7 月17日,英國一名直升飛機駕駛員飛越史溫頓市附近的巴布里城堡下的麥田時,赫然發現麥田上有個等邊三角形,三角形內有個雙邊大圈,另外每一個角上又各有一個小圈。

1991年7 月30日,威德郡洛克列治鎮附近一片農田出現了一個怪異的魚形圖案,在接著的一個月內,另有7個類似的圖案在該區出現。

可是,最令世人感到震驚的,莫過於1990年7 月12日在英國威德郡的一個名叫阿爾頓巴尼斯小村莊發現的農田怪圈了。有1 萬多人參觀了這個農田怪圈,其中包括多名科學家。這個巨大圖形長120 米,由圓圈和爪狀附屬圖形組成,幾名天體物理學家參觀後發表了自己的感想,他們認為:這個怪圈絕對不是人為的,很可能是來自天外的信息。

見過UFO照片的科學家認為,小麥倒地的螺旋圖案很像是由UFO滾過而形成的。

1991年6月4日,以邁克·卡利和大衛·摩根斯敦為首的6 名科學家守候在英國威德郡迪韋塞斯鎮附近的摩根山的山頂上的指揮站里,注視著一排電視屏幕,滿懷期望地希望能記錄到一個從未有人記錄到的過程:農田怪圈的形成經過。

他們這個探測隊裝備了總值達10萬英鎊的高科技夜間觀察儀器、錄像機以及定向傳聲器。他們那具裝在21米長支臂上的「天桿式」電視攝影機,使他們可以有廣闊的視野。他們這所以選擇偵察這個地區,是因為這一帶早已成為其他研究農田怪圈人員的研究對象,僅僅幾個月內,這一帶就頻繁出現了十幾個大小不一的農田怪圈,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濃厚興趣。

他們等待了20多天,屏幕上什麼不尋常的東西都沒有看到,到了6 月29日清晨,一團濃霧降落在研究人員正在監視的那片麥田的正上方。他們雖然看不見霧里有什麼,但卻繼續讓攝影機開動。

到了早上6點鍾,霧開始消散,麥田上赫然出現了兩個奇異的圓圈。6位研究人員大為驚愕,立即跑下山來仔細觀察,發現在兩個圓圈裡面的小麥完全被壓平了,並且成為完全順時針方向的旋渦形狀。麥稈雖然彎了,但沒有折斷,圓圈外的小麥則絲毫未受影響。

為了防止有人來弄虛作假,探測隊已在麥田的邊緣藏了幾具超敏感的動作探測器。任何東西一經過它們的紅外線,都會觸動警報器,但是那警報器整夜都沒有響過。在麥田泥濘的地上,沒有任何腳印或其他能顯示曾有人進入麥田的跡象。錄像帶和錄音帶沒有錄到任何線索,那兩個圓圈似乎來歷不明。

帕特·德爾加多是一位氣象學家和地質學家,他從1981年起就開始研究農田怪圈。他相信這些圓圈是「某些目前科學所未能解釋的地球能量」所製造的。就像是百慕大三角所屢屢發生的奇事一樣。

他曾記錄了許多在圓圈裡發生的「不可思議事件」。他發現一些本來運作正常的照相機、收音機和其他電子設備在進了圓圈之後就突然失靈。他又曾經在幾個圓圈裡錄到一種奇特的嗡嗡聲,他把它形容為「電子麻雀聲」。

1989年夏季某天,德爾加多和6 位朋友坐在英國溫徹斯特市附近的一個鎮的一個農田怪圈的中央。「驀地,我完全身不由已,被某種神秘的力量推著滑行了6米,出了圈外。」他認為這種力量很可能與地球的磁極有關。

自從80年代以來,英國《氣象學雜志》編輯,退休物理學教授泰倫斯·米登已審察過1000多個農田怪圈,並就2000多個怪圈編制了統計數字,希望能找到符合科學的解釋,現在,他認為也許已找到了答案。

他相信,真正的農田怪圈是由一團旋轉和帶電的空氣造成的。這團空氣稱為「等離子體渦旋」,是由一種輕微的大氣擾動——例如吹過小山的風——形成的。「風急速地沖進小山另一邊的靜止空氣,產生了螺旋狀移動的氣柱,」他解釋說,「接著,空氣和電被吸進這個旋轉氣流,形成一股小型旋風。當這個渦旋觸及地面,它會把農作物壓平,使農田上出現螺旋狀圖案。」

為了支持自己的論點,米登已搜集了許多有關渦旋製造農田怪圈的目擊者的報告。例如:1990年5 月17日,農場主加利·湯林生和妻子薇雯麗在英國薩里郡漢布頓鎮一塊麥田上沿著小徑慢步。驀地,一團霧從一座大約100 米高的小山飄來,幾秒鍾後,他們感到有股強烈的旋風從側面和上面推他們。它像泰山壓頂般緊壓著他們,使兩人的頭發豎了起來。後來,旋風似乎分成了兩股,而霧則之字形地飄走了,留下了他們兩人站在一個3米寬的麥田圓圈裡面。

可是,米登論點也許只能解釋那些簡單的農田怪圈,對那些復雜的又怎樣解釋呢?旋風是絕對不會吹出鑰匙形的和心字形的。1991年8月13日英國劍橋郡一塊偏僻的麥田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心形圖案。還有一種論點認為農田怪圈是心靈的產物,1991年8 月的某天,一位工程師和他的有著第六感覺和妻子從牛津城出發沿著A34公路驅車回家時,他的妻子說:「我真希望我們能親自發現一個農田怪圈。」話剛離口,他們便在路旁附近田間發現了一個啞鈴狀的農田圓圈。可是,至今還沒有找到第二個例子。隨著農田怪圈現象的出現,一種新興家庭手工業正在應運而生,而且方興未艾。有關這種現象的書籍,目前已出版了將近20種,此外熱衷於農田怪圈的人還可以買到介紹這些圖形的錄像帶、彩色照片、明信片和鑰匙扣等。一此頭腦靈活的旅行社更開辦一些「農田怪圈參觀團」,向遊客們招手。

可是從科學角度上講,農田怪圈現象至今尚未得到圓滿的解釋,與UFO 一樣這或許是科學家們面臨的不得不攻克的一道難題吧!

【麥田怪圈的猜想】

據說,很多出現麥田怪圈的地方也會出現UFO。因此,有人認為麥田怪圈是地球以外高智慧生命體留下的記號,希望地球人類以同樣的高智慧去消化這些訊息;也有人認為是地球上有奇異力量的人想通過麥田怪圈與天外溝通。事實上,對於神秘麥田怪圈的形成,各類科學家都試圖去解釋:氣象學家估計這可能是氣旋或閃電造成的,地理學家說是地層下某種磁場造成的,更有人認為這完全是人為的惡作劇,然而所有這些解釋都難以讓人信服。

在英國,農夫們可以追述到數代人以前,簡單的圓圈圖案已經出現在麥田內。英國媒體在八十年代初期,首次報導這些麥田神秘圓圈圖案。到了九十年代麥田圈震撼世界各地人士,因為這些神秘的圓圈圖案由簡單的圖形變成面積巨大、充滿高深的幾何學又復雜的美麗圖案!麥田圈是全球出現的現象,每年新的圖案在各地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數目冒出。終的來說全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英國南部,這里出現的數量最多而且也出現在靠近上古文明遺跡如:史前巨石陣、埃夫伯里(英國威爾特郡一村莊,附近有球形白堊石砌坑壁等新石器時代遺跡)和Silbury山(歐洲最大的史前人造山)。

雖然長久以來這些神秘圓圈圖案都有各式製作或出現的說法,但是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有力和完整的解釋,這些圓圈圖案到底如何出現?不過比較令人信服的證據是:數段在麥田神秘圓圈圖案出現時,所拍到的真實錄影。畫面里顯示數個神秘小光球或白光在麥田上出現!許多這類神秘光球出現在多段錄影當中;同時也出現在一些白晝拍攝,畫面清晰的錄影里。這些神秘光球很明顯的呈現有規則方向和高智慧的移動方法,這是否能讓我們把神秘光球和麥田圈聯想在一起?

麥田裡的植物樣本也被拿來進行科學化驗。這工作由美國生物學家Dr William Levengood進行。他指出類似微波能量效應可能是麥田圈形成的原因之一。麥田神秘圓圈調查人員被要求使用更多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在調查研究工作中。一些人員應用了禪定、光和音樂來測試圖案,麥田圈似乎能與人類腦波互相聯系。這些圖案肯定的讓我們知道我們是生存在超乎我們想像和復雜的世界。

有人說英格蘭起伏連綿的田野是最具有神奇力量的地方,因為那裡有很多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其中較著名的就是神秘的「麥田怪圈」。

據說,最早的「麥田怪圈」是1647年在英格蘭發現的。原本齊刷刷的麥田,一夜之間竟變成了一幅巨型幾何圖畫。由於"怪圈"大多是一夜之間形成,而且面積很大,所以起初很多人認為它是外星人的傑作,是他們與地球上居民的一種聯系方式。目前在全世界,每年大約出現250個圖案各異的怪圈,特別是在英格蘭南部,怪圈現象更是層出不窮。

麥田怪圈的頻繁出現,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獵奇者。瑞格·普萊斯里就是其中的一員。他認為麥田怪圈多數都是人為的。

麥田怪圈研究者瑞格·普萊斯里:「1990年時我第一次走進麥田怪圈,我是喜歡神秘事物的,我所做的就是說:「好 我要將這個難題解答出來」,依我看 95%的麥田怪圈都是人造的。」

一些年輕人並不隱瞞他們製造麥田怪圈的行為。馬修就是其中之一,他把他們製造的「麥田怪圈」稱作「創造性藝術品」。

麥田怪圈製造者馬修:「這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藝術。因為當人們看到麥田怪圈後就會說這是外星人的傑作,我們就感到非常有趣。不同的創作隊伍之間還互相競賽,看看誰的設計最棒,最能創造轟動效應。「

不過馬修說,創作麥田怪圈藝術也有一個難題,那就是,並不是所有的農場主都願意把自己的麥田變成"畫布"任藝術家隨意擺布。

麥田怪圈的研究者普萊斯里認為,雖然並不是所有類似現象都能用人力來解釋,但對於一些人把麥田怪圈之類的奇妙現象說成是」災難預告「,藉以散播邪說的做法,研究者們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無論是人為的」藝術創作「,還是外星人的聯系方式,都與災難無關。

英國有個農田怪圈研究中心,有會員1000多人,現任主席是曾任英國傳統基金會古跡考察員邁克·�格林。他說:「看來,製造這些圓圈的肯定是具有很高智慧的東西,也許它是在試圖利用這些奇特的圖形來和我們溝通,也許人類應該向他們伸出雙手來和它接觸,它們與UFO有十分相同之處。」

【相關報道】

美國「麥田怪圈假相」引媒體炒做UFO噱頭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農民的80英畝麥田裡發現怪圈。一些媒體隨後再次搬出有關「飛碟」的古老話題,但是一些最新的證據顯示,所謂「麥田怪圈」不過是一些人為製造的假相,而一些媒體為了引起公眾關注,借「UFO」等話題來吸引讀者。

當地農民發現在羅克維勒和蘇桑山谷之間的地方出現了十多個怪圈,怪圈的面積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呈對稱形。在現場的一個重要發現是這些怪圈實際上是橢圓形的,而且只有一個幾何中心。研究小組的塔爾波特稱,這看起來像是試圖用一個橢圓規來劃的橢圓——有兩個中心點的橢圓形「怪圈」。

一些證據顯示這是人為的。在現場發現的麥稈並沒有像那些被認為是「真實」怪圈找到的麥稈那樣出現長高和脫水的現象。,對於「麥田怪圈」的形成,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是某些故弄玄虛的行為藝術家的匿名手筆,而一些「麥田怪圈」調查者卻有著不同的看法,認為它是由地磁場、龍卷風或不明飛行物造成的。

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內玻維爾郊區的大豆農田也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怪圈」,它的出現時間可說非常巧,巧得讓人不得不懷疑它是有人故意的惡作劇。因為一部由好萊塢拍攝的有關「麥田怪圈」現象的恐怖大片《符號》當時即將在美國上映。有人認為,內玻維爾「麥田怪圈」極可能也是一個相似的惡作劇,甚至有人認為內玻維爾「麥田怪圈」是當地電影公司策劃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票房。

英國一個叫馬特-里德利的人,就曾經向媒體曝光,自己和一些朋友是曾經出現在倫敦的「麥田怪圈假象」 的製造者。里德利自稱是「一個在銀幕下製造『天兆』的淘氣鬼」。他的文章坦陳了這個英國人和他的妹婿一起造假的經歷。在麥子快成熟的時候,他們用一根長釘揳在麥田裡,釘子上栓著繩子。然後,以釘子為中心,把繩子幾乎貼著地面,象圓規似的在麥田裡轉一圈,頓時,一個「麥田怪圈」展現了。為了不讓人發現其偽造,他們在進入麥田時小心落腳的地方,不留腳印。有的「麥田怪圈」製造者,竟站到兩把酒吧高腳椅墊上,在麥田裡行走。至於製造的圖案都是事先設計好的,尤其是某些大學生還可以設計出「具有復雜的數學與碎形花樣的莊稼圈」。這類假象傑作被某些媒體炒的很紅火,硬說是「外星人留下的痕跡」,是什麼「天兆」。並且有「專家」起鬨,做導游講解,出版書籍。在坦白交待了這段造假經歷之後,里德利呵斥媒體的愚蠢和記者的笨。

同國外某些媒體和記者的舉動一樣,國內的某些媒體與記者也不乏這類炒作。出於對媒體的信任,當偽科學在媒體上唱大戲時,公眾的上座率通常是不低的,其負面效應可想而知。

某些媒體和記者也許會辯解說,我們請教過專家的呀。的確,專家是需要信任的。但在「麥田怪圈」問題上,就有這樣的「專家」——里德利說——「許多莊稼圈專家是靠莊稼圈賺錢的。他們寫書,並給長達一周的『莊稼圈之旅』當導游,有時每個遊客收費超過2000美元。」

麥田怪圈成因又有新說法

1981年和1982年,圓圈開始在英國漢普郡和威斯特出現,因為發生地大多在麥田,所以又被稱為麥田怪圈。到1994年為止,麥田怪圈在26個國家出現過,其中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丹麥、德國等國。最近在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向日葵地里和陶里亞蒂的蕎麥地里也出現了神秘怪圈。

高頻輻射造成麥田怪圈

俄地質協會成員斯米爾諾夫決意解開此謎。斯米爾諾夫從麥田裡撿了一些蕎麥稈,並把它們帶回自己的實驗室。他把蕎麥稈放進微波爐里,然後加入一杯水,在600瓦的高頻輻射下,經過12秒鍾,蕎麥稈發生了奇異的變化,所有試驗的麥稈都在節瘤處發生了彎曲,其形狀與陶里亞蒂麥田裡倒伏的麥稈完全一樣。斯米爾諾夫因此得出推斷,陶里亞蒂的麥田一定是受到了高頻輻射,但哪兒來的高頻輻射呢?斯米爾諾夫認為,也許來自地球內部的磁場變化。

高頻輻射來自閃電

俄電工學院的專家阿爾將耶夫的觀點與斯米爾諾夫正好相反,他認為高頻輻射來自閃電。阿爾將耶夫稱,高頻輻射使草本植物發生規律性倒伏並不稀罕,50年前他們就在學院的草坪上干過這事。當年,阿爾將耶夫與兩名年輕的助手一起在學院的草坪上試驗高頻設備,當懸在草坪上的高壓電纜被接通時,電纜下方的草坪立刻呈順時針方向倒下,形成一個極其規律的圓圈。阿爾將耶夫解釋說,當電纜通電時,草坪被電磁化,此時的草坪相當於電機里的定子,而電纜是轉子,在電磁扭力的作用下,草坪上的草便發生扭曲。阿爾將耶夫認為,電纜所產生的電磁現象相當於人造閃電,而大自然的閃電更加奇妙,它會產生更加復雜的電磁場,因而也就可以畫出更加奇妙的圖案。

關於麥圈這一神秘現象的形成,阿爾將耶夫與斯米爾諾夫兩位學者的觀點似乎都很有說服力,不過,就算麥圈是高頻輻射現象所為,但兩人都沒有證實,高頻輻射來自哪裡,是地磁現象?還是天空閃電?

神秘的麥田怪圈

出現麥田圈最多的地方是英國威爾特郡,那裡有著名的白馬山。白馬山下至少出現過三次麥田怪圈。在離此不遠處聳立著古代英國的另一個象徵,建造於公元前3000年的巨石陣。許多人認為巨石陣與麥田怪圈在傳達一樣的信息。

1991年7月出現在巨石陣旁的巨大麥田怪圈非常復雜,它結合了三種幾何圖形。麥田怪圈中幾個圓的組合和凱爾特十字架很像。凱爾特人是北部歐洲原住民,有學者認為正是他們在5000年前建造了舉世聞名的巨石陣。事實上很多麥田怪圈都和宗教圖案相似。

【「麥田怪圈」系納粹特工所為?】

據20日《每日快報》報道,遍布英國各地的神秘「麥田怪圈」神秘莫測,其成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謎,甚至有人認為它是外星人的傑作。

但一批最新解密的軍情五處(MI5)二戰文件得出驚人觀點:「麥田怪圈」最早是納粹的秘密特工發明創造,其用意是為納粹空軍的轟炸機空投炸彈或者傘兵部隊降落提供記號。

「麥田怪圈」驚現英國

這一驚人密聞是從英國國家檔案館最新公布的一批軍情五處(MI5)二戰時期的文件中披露的。該文件稱,二戰期間,英國南部麥田和玉米地里,開始出現大量來歷不明的「地面標志」。

一份名為《地面標記調查案例》的文件顯示,1940年5月,飛行員發現康沃爾郡北紐奎地面曾出現奇怪標記,並拍下照片。對照片研究後發現,那些標記是由農業用石灰按規律堆放而成。1941年5月,蒙矛舍郡地區的玉米田中,出現一個不尋常的標記,大約30米長,好像是一個大寫字母『G』。1943年10月,肯特郡附近,飛行員看到地面出現一個巨大白圈。

歐洲各地也有神秘標志

據報道,這些來歷不明的「地面標志」,讓當時正處於戰爭中的英國情報部門如臨大敵。公布的文件稱,1941年當大衛·佩特里被任命為MI5主管之後,他奉命對此進行調查。據稱,為了查明真相,MI5不僅暗訪了多名英國各地農夫和空軍官員,而且與各盟國密切合作調查。

令MI5震驚的是,幾乎與此同時,在歐洲各地也陸續出現了類似神秘標志。文件寫道:「波蘭、荷蘭、法國和比利時都不斷有報告稱,當地發現了奇怪標記——如塗刷特別顏色的屋頂,白色煙囪,或者是將亞麻布拼出特別的圖案等。」最令MI5調查者震驚的是波蘭盟軍提供的情況,據稱,波蘭曾出現過一大片「直徑大約20米」的被割倒的玉米田。

納粹特工搞的鬼?

解密文件顯示,縝密調查之後,MI5終於得出結論:這些出現在英國和歐洲各地的所謂的「麥田怪圈」,是納粹秘密特工的「傑作」。

它們很可能是納粹德軍互相聯系的方式,用來為轟炸機和傘兵部隊導航。文件稱:「『麥田怪圈』中很可能隱藏著某種加密的特殊信息,而且很容易從空中觀察到,而這正是納粹將之作為聯絡工具的重要原因。」

英國二戰時期的文件認為,「麥田怪圈」系納粹特工所為。

Ⅲ TOGL是什麼意思

摘要 Togliatti

Ⅳ 陶里亞蒂的介紹

1陶里亞蒂 (Тольятти)陶里亞蒂市位於莫斯科東南1000公里處的俄羅斯歐洲部分,伏爾加河中游,東距州府薩馬拉市100公里。人口73.55萬,面積332平方公里,為薩馬拉州第二大城市。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 充沛。 陶里亞蒂市的前身是建立於1737年的斯塔夫羅波爾,意為「神聖的十字架之城」。20世紀前夕只有近六千人,居民主要從事捕魚、種田、放牧和手工業。1950年,因建設伏爾加河水電站,舊城被古比雪夫水庫淹沒,在距水電站18公里處的伏爾加河左岸重新崛起了一座新城。60年代中期,這里建設了由義大利菲亞特公司設計的俄羅斯最大的汽車製造廠—伏爾加汽車製造廠, 1964年,為紀念義大利共產黨人帕爾米羅·陶里亞蒂而更名為陶里亞蒂市,現代陶里亞蒂的歷史即由此算起。

Ⅳ 蘇聯是個怎樣的國家

蘇聯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俄語:CCCP,英語:USSR)是一個已不再存在的國家(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存在 的聯邦制多民族國家。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面積2240萬平方千米,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2.901億(1990)。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人佔51%,烏克蘭人佔15% ,烏茲別克人佔6% ,白俄羅斯人佔4% ,其他哈薩克人、韃靼人 、亞塞拜然人、亞美尼亞人、喬治亞人、摩爾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庫曼人、德意志人、吉爾吉斯人、猶太人、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等約佔24% 。官方語言為俄語 。有200多種民族語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語族佔75% ,印歐語佔8% ,阿爾泰語佔12%,烏拉爾語佔3%,高加索語佔2%。主要宗教為俄羅斯東正教,其他為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首都莫斯科。蘇聯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烏茲別克、哈薩克、喬治亞、亞塞拜然、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亞美尼亞、摩爾多瓦、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15個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巴什基爾、布里亞特、達格斯坦、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卡爾梅茨達、卡累利阿、科米 、馬里 、莫爾多瓦、北奧塞梯、韃靼、圖瓦 、烏德穆爾特 、切切諾-印古什、楚瓦什、雅庫特、阿布哈茲、阿扎爾、卡拉卡爾帕克、納希切凡20個自治共和國 ,8個自治州 ,10個自治區和129個邊疆區或州。

根據蘇聯《憲法》,蘇聯是聯邦制國家,由15個平等權利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首都為莫斯科。國家元首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後期稱為蘇聯總統。政府首腦為部長會議主席。 武裝力量名稱為蘇聯紅軍 。

格言 :全世界無產者,團結起來!(пролетарии всех стран , соедныятесь!)
官方語言 俄語
首都 莫斯科
面積:解體前列第一位,為22 402 200 平方千米
人口:總人口293 047 571 (1991年7月),人口密度 13 08/k㎡(1991年7月)
國慶日:1917.11.7(十月革命)
正式解體 1991年12月26日
貨幣 盧布
時區 UTC +3至+11
國歌 (1917-1944)國際歌
(1944-1991) 牢不可破的聯盟
國際域名縮寫 .SU (還在被使用)

歷史: 1917年11月7日,晚9點40分,伴隨著這門大炮發出的一聲怒吼,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掌握的政權——蘇維埃政府誕生了!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黨人在俄羅斯取得了政權,隨即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隨後的幾年裡,由托洛茨基指揮的紅軍通過殘酷的內戰擊敗了白軍和協約國的干涉。1921年3月,蘇維埃政權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並且首先從解決農民問題入手,變余糧無償徵集為市場買賣。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共同組成了蘇聯。1924年1月21日,蘇聯的締造者列寧逝世。約瑟夫• 斯大林獲得政權。他通過殘酷的手段清洗了所有的政治對手,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同時以肅反的方式對黨、國家和軍隊的領導人展開了大清洗。 1927年,英國宣布斷絕英蘇關系,並廢止1921年簽訂的英蘇貿易協定。英國外交大臣張伯倫發起六國外長會議,提出要「和共產國際做斗爭」。

雖然斯大林被西方國家和一部分蘇聯人視為一個屠殺各民族人民的暴君,但是他成功地把蘇聯改成了一個工業和軍事強國。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共產黨對蘇聯的的經濟生產方式進行了大改造,蘇聯軍事也比以前強出好幾倍。 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市的瘋狂下跌開始,危機很快從美國蔓延到全球,襲擊了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 就在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刻,一個規模宏大的拖拉機廠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動工了。十個月後,工廠建成投產。 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的工業生產總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9年 蘇聯與納粹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雙方結成貌合神離的同盟,同時秘密劃分了雙方在波蘭、波羅的海國家、芬蘭和羅馬尼亞的勢力范圍。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時,德國軍隊突襲蘇聯。一星期內,蘇軍損失兵力100萬人以上,西部工業區全部淪陷。
阿道夫·希特勒對蘇聯發動了突然進攻。蘇聯紅軍和盟軍在1945年攻佔了納粹德國全境,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終於迎來了最後的勝利。
蘇聯紅軍攻克柏林,紅旗插上了德國國會大廈的頂端。德軍在蘇德戰場上共損失兵力1000萬,占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總傷亡人數的73%,蘇聯以2000萬人的犧牲為代價,捍衛了正義,捍衛了和平。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悲壯的一頁,僅此一點,蘇聯就無愧於一個大國的稱謂!
二戰後,斯大林與其他社會主義盟國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同美國和北約相抗衡。在20世紀中葉的萬里晴空之下,美國和蘇聯兩個大國隔洋相望,共同主導了世界未來幾十年的走向。
1957年,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闖入了太空,它的身上鐫刻著「蘇聯」的字樣。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東方」號飛船,第一次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
1953年斯大林逝世。蘇聯共產黨高層領導人之間進行了幾年的政治斗爭。隨後赫魯曉夫掌握了政權。他在1956年蘇共二十大上的秘密報告批判了斯大林及其個人崇拜的嚴重後果,蘇聯的政治斗爭從此向更加人道的方式轉變。由於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從1959年開始,蘇共與中國共產黨進行了一系列的辯論和爭吵。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勃列日涅夫獲得政權。文化大革命期間,中蘇關系處於低谷,只存在名義上的外交關系,並發生過諸如珍寶島事件和鐵列克提事件的邊境沖突。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與中國就珍寶島問題發生武裝沖突,遭到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 。這兩次行動都遭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

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對外推行擴張政策,除了東歐集團和蒙古之外,又把越南、南葉門、古巴、安哥拉、衣索比亞等國納入蘇聯陣營,或在這些國家建立軍事基地。勃列日涅夫提出了「有限主權論」,認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是有限的,他提出這個理論實際上是為了剝奪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將別國變成蘇聯的附庸國。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被視為蘇聯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的櫥窗,但是由於入侵阿富汗,卻變成了有史以來抵制國家最多的一次奧運會。

1985年,共產黨改革派人物戈爾巴喬夫接掌政權。他改變了許多陳腐的舊觀念。戈爾巴喬夫試圖改進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治國方法,在國內實行改革和公開化政策,對歷史錯誤進行清算。他試圖在蘇聯建設「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但另一方面,他的改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隨著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隨著「公開化」的日益深入,蘇共的歷史問題和歷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時,導致其失去民心。尤其是在1989年,共產主義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積累的錯誤發生了總爆發,共產黨及其政治目標在東歐國家日益不得人心,東歐國家的共產黨政權紛紛倒台。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法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

1991年8月19日,蘇共中的保守派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政變,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但是在人民、軍隊和大多數蘇共黨員的聯合反對下,政變僅僅維持3天便宣告失敗。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蘇聯境內的活動。在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 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從建立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1991年,克里姆林宮的紅旗悄然落下,紅色的年輪在大國興起的舞台上刻寫了74圈。 蘇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正式停止存在。

在原蘇聯境內,現在分布有十五個獨立的國家,這些國家是: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摩爾多瓦。其中除波羅地海三國外的其他國家組成了「獨立國家聯合體」,即獨聯體 。

蘇聯領導人(按時序排列)

蘇聯共產黨領導人
1.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 列寧 1917年10月6日 - 1922年4月3日 俄共(布)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委員、共產國際執行委員
里昂·托洛茨基 1917年10月 - 1927年8月 聯共(布)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委員、共產國際執行委員
2.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 斯大林 1922年4月3日 - 1953年3月5日 聯共(布)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共19大結束前),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蘇共19大結束後)
格里高利•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 1946年 - 1953年3月14日 (蘇共中央書記)
3.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 赫魯曉夫 1953年9月7日 - 1964年10月14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4. 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64年10月14日 - 1982年11月10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64年10月14日至1966年4月8日為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5. 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 安德羅波夫 1982年11月12日 - 1984年2月9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6. 康斯坦丁•烏斯蒂諾維奇•契爾年科 1984年2月13日 - 1985年3月10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7.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 戈爾巴喬夫 1985年3月11日 - 1991年12月25日 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國家元首
1. 列甫•波里索維奇•加米涅夫 1917年11月9日 - 1917年11月21日(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2. 雅科夫•米哈伊洛維奇•斯維爾德洛夫 1917年11月21日 - 1919年3月16日 (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3. 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弗拉基米爾斯基 1919年3月16日 - 1919年3月30日 (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
4.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 1919年12月30日 - 1938年7月19日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1922年12月30日至1938年1月12日為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主席,1938年1月17日至1946年5月9日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5. 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什維爾尼克 1946年5月9日 - 1953年3月15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6. 克萊門特•葉夫羅莫維奇• 伏羅希洛夫 1953年3月15日 - 1960年5月7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7.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1960年5月7日 - 1964年7月5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8. 阿納斯塔斯•伊萬諾維奇•米高揚 1964年7月5日 - 1965年12月9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9. 尼古拉•維克托羅維奇•波德戈爾內 1965年12月9日 - 1977年6月16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0.列昂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 1977年6月16日 - 1982年11月10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1.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 1982年11月10日 - 1983年6月16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2.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 安德羅波夫 1983年6月16日 - 1984年2月9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3.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 1984年2月9日 - 1984年4月11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4.康斯坦丁•烏斯蒂諾維奇•契爾年科 1984年4月11日 - 1985年3月5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5.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庫茲涅佐夫 1985年3月5日 - 1985年7月27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6.安德列•安德列耶維奇•葛羅米柯 1985年7月27日 - 1988年8月1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7.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 1988年8月1日 - 1989年5月25日 (1989年5月25日至1990年3月15日為最高蘇維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至1991年12月25日為蘇聯總統)

政府首腦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1917年11月8日 - 1924年1月23日 (人民委員會會議主席)
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李可夫 1924年1月23日 - 1930年12月19日 (人民委員會會議主席)
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 1930年12月19日 - 1941年5月6日 (人民委員會會議主席)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 1941年5月6日 - 1946年3月19日 (人民委員會會議主席,1946年3月19日至1953年3月5日為部長會議主席)
格里高利•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 1953年3月5日 - 1955年2月8日 (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爾加寧 1955年2月8日 - 1958年3月27日 (部長會議主席)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 赫魯曉夫 1958年3月27日 - 1964年10月15日 (部長會議主席)
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柯西金 1964年10月15日 - 1980年10月23日 (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吉洪諾夫 1980年10月23日 - 1985年9月27日 (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 1985年9月27日 - 1991年1月14日 (部長會議主席)
瓦連京•謝爾蓋耶維奇•帕夫洛夫 1991年1月14日 - 1991年8月24日 (蘇聯總理)

工業
蘇聯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產國之一。1983年能源產量和消費量分別佔世界的23%和19%。能源工業是蘇聯重點發展的基礎工業部門,1971~1984年佔全國工業總投資的31.3%。能源生產由50年代以煤炭為主逐步過渡到60年代煤炭與石油並重、70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1983年一次能源生產結構為:石油佔43.4%,天然氣佔30.8%,煤炭佔24.2%,其他佔1.6%。
煤炭工業是傳統的能源部門。1984年全國煤炭產量7.12億噸,其中硬煤佔78%。煤炭開采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 頓巴斯、庫茲巴斯、 埃基巴斯圖茲、卡拉干達、坎斯克-阿欽斯克、伯朝拉和莫斯科附近煤田(1983年合計佔全國煤炭產量的77.5%),其中頓巴斯和庫茲巴斯均為世界大型煤田,產量分別佔全國的27.7%和20.5%。
石油、天然氣占蘇聯一次能源產量的74.2%和消費量的64.5%(1983)。含油氣盆地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亞、俄羅斯、前高加索、圖蘭和東西伯利亞 5個地區。1984年全國原油產量6.13億噸,天然氣產量5874億立方米,分別居世界第一、二位。其中西西伯利亞是蘇聯最大的油氣儲集區和產區,含油、氣面積達 170萬平方公里,原油探明儲量48億噸(1980),天然氣17.1萬億立方米(1976),分別佔全國原油及天然氣探明儲量的46%和68%;自60年代中期大規模開發以來,油、氣產量增長迅速,1984年原油產量佔全國的61.7%,天然氣佔55.2%。伏爾加-烏拉爾油區(第二巴庫)在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一直是蘇聯最大石油產區,由於長期開采,資源逐漸枯竭,1984年原油產量下降為佔全國的24.3%。其他主要油氣產區尚有裏海東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島和西岸的巴庫及其周圍海域、科米自治共和國、北高加索和土庫曼。
50年代以來,通過興建大電廠、安裝大機組,大力開發東部地區的水力資源和加速電力網建設等措施,電力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1984年,全國電廠總裝機容量達30369萬千瓦,發電量14921億度,均居世界第二位。在總發電量中,火電佔79.5%,水電佔14.1%,核電佔6.4%(1981)。其中西部地區發電量約佔71.5%(1983),較集中於烏克蘭、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部區、烏拉爾、伏爾加河流域、列寧格勒周圍及波羅的海沿岸區,以火電為主,百萬千瓦以上的大型電廠所佔比重較大。東部地區煤炭、石油、天然氣及水力等能源資源豐富,且分布集中,開發的經濟效益也較高。50年代以來,東部地區電力工業發展速度較西部地區為快,在全國總發電量中所佔比重由1940年的9%上升到1983年的28.5%,水電發展尤快,佔全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的2/3(1980),擁有7座100萬千瓦以上的大型水電廠,其中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布拉茨克水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609.6和450萬千瓦。東西部地區間通過70年代末建成的全蘇統一電網連接起來。

冶金工業為蘇聯主要的基礎工業部門之一。門類齊全,包括鋼鐵及有色金屬工業兩大部門。後者又可分為輕、重、稀、貴四大類,生產約70種金屬。冶金工業原材料及燃料資源豐富,絕大多數立足於國內。許多金屬產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多數產品自給有餘。
蘇聯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1984年產鋼總量15423.8萬噸,約佔世界鋼產量的1/5。鋼鐵工業所需的鐵、錳、鉻礦石及煉焦煤等資源儲量大,分布較集中,開采條件亦較好。1984年,68%的鐵礦石來自南烏克蘭的克里沃羅格、中部區的庫爾斯克以及哈薩克西北部的庫斯塔奈,3/4以上的煉焦煤產自頓巴斯和庫茲巴斯。鐵礦石品位不高(平均38%),富礦僅占探明儲量的1/6。同時,除南烏克蘭外,大部地區煤、鐵資源在地域上結合不好,西部鐵礦多,但缺乏焦煤,東部焦煤多而鐵礦不足,介於其間的烏拉爾則煤、鐵皆缺,導致鋼鐵工業原料、燃料的長途運輸。鋼鐵工業分布較集中,擁有烏克蘭、烏拉爾、西西伯利亞、中央區及哈薩克五大鋼鐵工業基地,其中烏克蘭和烏拉爾是歷史較久、點多、規模較大的老基地,鋼產量分別佔全國的36.3%和28.4%(1980)。其他 3個新基地尚處於形成階段。主要鋼鐵工業中心有:烏拉爾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下塔吉爾、車里雅賓斯克,烏克蘭的日丹諾夫、克里沃羅格、扎波羅熱、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西西伯利亞的新庫茲涅茨克,西北區的切列波韋茨、中央區的利佩茨克和哈薩克的卡拉干達等。

鋁礦資源不足,高品位鋁土礦更缺,自給率不到一半,每年需進口大量優質鋁土礦及氧化鋁。煉鋁工業是隨著東部地區水力資源的大規模開發而迅速發展起來的。1982年產原鋁192萬噸,僅次於美國。 主要分布在大型水電站集中的東西伯利亞。大型煉鋁中心有東西伯利亞的布拉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舍列霍夫和西西伯利亞的新庫茲涅茨克,以及烏拉爾地區卡緬斯克和克拉斯諾圖林斯克。
銅礦主要分布在東西伯利亞、哈薩克、烏拉爾、烏茲別克、亞美尼亞及科拉半島等地,其中東西伯利亞的烏多坎山銅礦佔全國探明儲量的 1/5。1982年全國精銅產量152萬噸。居世界第二位。 銅礦的開采與冶煉緊密結合,主要中心有中哈薩克的傑茲卡茲甘,巴爾喀什湖北岸的巴爾喀什,烏拉爾山東坡的上佩什馬、列夫達、克什特姆,烏茲別克東北部的阿爾馬雷克,東西伯利亞北部的諾里爾斯克等。
鉛、鋅資源以多金屬共生礦為主。主要分布在東哈薩克的阿爾泰山區和南哈薩克,其次為烏茲別克東部、烏拉爾、大高加索山北坡和遠東區南部。1983年產精鉛65萬噸,粗鋅87.5萬噸,主要冶煉中心有哈薩克的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鉛、鋅)、奇姆肯特(鉛)、列寧諾戈爾斯克(鉛、鋅),烏拉爾的車里雅賓斯克(鋅),中亞的阿爾馬雷克(鋅),北高加索的奧爾忠尼啟則(鉛、鋅)等。
此外,鎳、鎂、鈦、釩、鎢、鉬、稀土以及金、銀、鉑族金屬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機械工業在各工業部門中發展速度最快,從業人數最多,產值最大。每年生產 3萬多種產品,其中以重型機械、動力機械、拖拉機與農機、運輸機械製造等部門較重要。機械工業集中在西部地區,其產值佔全國機械工業產值的4/5以上。
重型機械製造由於產品的金屬單耗較大,又不便運輸,主要分布在金屬產地附近,如烏克蘭、烏拉爾、西西伯利亞、中央區的大型鋼鐵工業基地及周圍地區。烏拉爾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和烏克蘭的克拉馬托爾斯克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重型機械製造中心。
動力機械製造由於對勞動力、技術及協作條作要求較高,分布較集中。列寧格勒為全蘇最大的動力機械製造中心,70年代末期,渦輪機產量佔全國的60%,渦輪發電機產量佔一半以上。其他主要中心尚有哈爾科夫、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亞及高爾基等。
拖拉機與農機製造業大多接近各主要農業區。主要中心有明斯克、哈爾科夫、伏爾加格勒、車里雅賓斯克、巴甫洛達爾等(拖拉機製造)和羅斯托夫、塔甘羅格、圖拉等大型農機製造。
運輸機械製造業包括汽車、機車車輛及艦船製造等部門。由於歷史、技術等原因,分布也較集中。莫斯科與高爾基是30年代發展起來的老汽車工業中心,而伏爾加河流域的陶里亞蒂和卡馬河畔的切爾內則是70年代初、中期依靠外資興起的新中心。艦船製造業主要分布在波羅的海、黑海及北冰洋沿岸的列寧格勒、尼古拉耶夫和北德文斯克。機車車輛製造業主要分布在烏克蘭、烏拉爾等鋼鐵工業基地及其外圍,如烏克蘭的伏羅希洛夫格勒、哈爾科夫(內燃機車),北高加索的新切爾卡斯克(電力機車)。70年代末,烏克蘭和烏拉爾共佔全國鐵路貨運車輛產量的85%。
蘇聯自20世紀50年代末提出加速發展化學工業和實行國民經濟全面化學化的方針以來,化學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年平均增長速度僅次於機械工業。1984年化肥產量為3080.8萬噸(按有效成分計算),居世界首位;硫酸、純鹼、合成橡膠產量僅次於美國。但有機合成工業起步較晚,主要產品產量及生產水平均落後於美國、日本及西歐工業發達國家。在布局上,老化工基地大多接近化工礦物原料產地或與煤炭、冶金基地相結合。前者如同鉀鹽開采相結合的鉀肥工業(烏拉爾、白俄羅斯)和與礦鹽開采相結合的純鹼、氯鹼工業(伏爾加河流域、頓巴斯、烏拉爾);後者則同焦化工業以及回收有色冶金工業的副產品密切結合,形成了綜合性的煤炭-冶金-化工基地。6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化工原料已由過去的煤炭、化工礦物、糧食、木材等為主逐步過渡到以石油、天然氣為主,形成了新興的有機合成工業和大批新化工基地,而且大多與大型石油加工企業相結合,組成石油化工中心(如烏法、古比雪夫、高爾基、鄂木斯克、安加爾斯克等),或布局在接近大型石油加工中心和干線輸油、輸氣管附近(如下卡姆斯克、陶里亞蒂、喀山、薩拉瓦特、斯捷爾利塔馬克等)。
紡織工業為蘇聯最主要的輕工業部門,產值占輕工業的60%以上,1984年蘇聯棉、毛、麻織物產量居世界首位,絲織品產量次於美國和日本。紡織工業主要分布在遠離中亞產棉區的西部消費區。中央區為全國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生產的棉、毛、絲、麻織品分別佔全蘇產量的70%、50%、45%和65%。其次為伏爾加河流域、西南區、西北區和中亞。主要紡織工業中心有:莫斯科(棉、毛、絲、麻紡織)、伊萬諾沃(棉、絲、麻紡織)、加里寧(棉、絲紡織)、弗拉基米爾(棉、麻紡織)、科斯特羅馬(麻紡織)等。

交通運輸
由於幅員遼闊,人口、資源及工農業的分布很不平衡,因此運輸對蘇聯經濟的發展尤顯重要。1984年全國貨物總周轉量為 76821億噸公里,其中鐵路佔47.4%,管道(僅包括原油、油品和天然氣管道)佔30.8%,海運佔12.1%,公路佔6.2%,河運佔3.5%,航空運輸所佔比重很小。1984年全國鐵路營運里程為 14.41萬公里,僅次於美國,其中電氣化鐵路營運里程為4.79萬公里。鐵路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區約佔全國鐵路總長度的70%,其中以歐洲部分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鐵路網較稠密。以莫斯科為中心,干線鐵路東通烏拉爾、哈薩克、中亞、西伯利亞和遠東,北至北冰洋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南達克里木半島和外高加索,西經布列斯特和利沃夫通往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及羅馬尼亞等國。東部地區鐵路僅佔全國鐵路長度的30%,路網密度只及全國平均密度的 40%。 主要干線除橫貫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南部的西伯利亞大鐵道外,還有在其南側大體與之平行的中西伯利亞鐵路和南西伯利亞鐵路,以及溝通西伯利亞與中亞聯系的土西鐵路等。70年代中期,蘇聯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修建的第二條西伯利亞鐵路(即貝加爾—阿穆爾鐵路,全長4275公里),已於1985年建成。這對於促進東部地區的開發,加強其經濟實力和遠東區的戰略地位有重要作用。
1984年全國公路總長 151.7萬公里,其中硬面公路79.3萬公里,公路運輸主要承擔客運和短途運輸。其客運周轉量佔全蘇的 42.8%。 公路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其中波羅的海沿岸區、烏克蘭、中央區及外高加索,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里達100公里。 中亞及哈薩克的大部、西北區和西西伯利亞區北部,以及東西伯利亞與遠東區,公路較少,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里僅10公里。西伯利亞及遠東區的中北部,冬季廣泛利用江河、湖泊、沼澤封凍後形成的季節性的「冰上公路」運輸。
海運主要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1982年蘇聯 100總噸以上商船總噸位為2379萬噸,佔世界商船總噸位的5.6%,居世界第五位。蘇聯海運中,遠洋運輸約占其貨物周轉量的2/3以上。 在黑海、波羅的海、北方、遠東和裏海5支商船隊中,前4支主要承擔遠洋運輸。80年代初,全國年吞吐量1000萬噸以上的大港僅12個,且絕大部分屬綜合性港口。黑海-亞速海是全國貨、客運量最大的海域(70年代末佔全國海

Ⅵ 伏爾加河被俄羅斯人稱為什麼

伏爾加河發源於俄羅斯聯邦西北部的瓦爾代丘陵,自北向南曲折流經俄羅斯平原的中部,注入裏海,全長3530公里,流域面積136萬平方公里,為歐洲最大河流。伏爾加河流域是俄羅斯最富庶的地區之一。長期以來,伏爾加河水滋潤著沿岸數百萬公頃肥沃的土地,養育著約7000萬俄羅斯各族兒女。伏爾加河的中北部是俄羅斯民族和文化的發祥地,那深沉、渾厚的伏爾加船夫曲至今仍在人們的腦海中縈繞。馬雅科夫斯基、普希金等許多俄羅斯著名詩人都用美好的詩句來贊美她,稱她為俄羅斯的母親河。十月革命前,伏爾加河完全處於自然狀態,河水深度僅1.6~2.5米,全河有許多淺灘和沙洲,通航不暢,干、支流上豐富的水力資源基本上未加利用。十月革命後,蘇聯政府於20世紀30年代起對伏爾加河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治和綜合開發利用。按一級航道標准(最小保證水深2.4~3米,寬85~100米,彎曲半徑600~1000米)進行全面渠化,先後在干、支流上修建了14座大型水利樞紐,並建成了連接莫斯科的莫斯科運河(長128公里)、溝通頓河及波羅的海的伏爾加—頓河運河(長101公里)和伏爾加—波羅的海運河(長361公里)。到70年代中期,伏爾加河已建成同蘇聯歐洲部分其它河網相連的、統一的深水內河航運系統,總長約6600公里。通過伏爾加河及其運河可連接蘇聯北部的白海,西部的波羅的海和南部的黑海、亞速海及裏海,從而實現了五海通航。其主航線可通航5000噸級貨輪和2~3萬噸級的船隊。伏爾加河干支流上的14座大中型水利樞紐還承擔著發電、城市和工業用水、農田灌溉及漁業等綜合職能。80年代初,伏爾加河幹流及卡馬河上的11座梯級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就已達1129.5萬千瓦,其中100萬千瓦以上的大型水電站有伏爾加格勒、古比雪夫、切博克薩雷、薩拉托夫、下卡馬和沃特金斯克6座,年平均發電量達393億度。現在,伏爾加河流域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工農業生產基地之一。汽車、內河船舶、機床、電機、農機製造、石油開采、加工與石油化工以及輕紡工業等部門均居全俄有位。流域內人口百萬以上的大城市有:莫斯科、高爾基城、古比雪夫城、烏法、彼爾姆、喀山、伏爾加格勒與薩拉托夫也已接近100萬人。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陶里亞蒂市為全俄最大的汽車城,年產小汽車70萬輛,並為全俄主要化肥生產中心。卡馬河下游的納別列日內—切爾內(原名勃列日涅夫城)是俄羅斯最大的大型載重汽車製造中心,下卡馬斯克為俄羅斯著名的石油化工城。在伏爾加河三角洲上有港口城市阿斯特拉罕。它是裏海的漁業基地,有漁類加工和船舶修理等工業。附近有阿斯特拉罕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水網稠密,是世界上重要的鳥類科研中心。幾百種水鳥在蘆葦叢中拍打翅膀,白天鵝和黑天鵝在翩然飄游,五色斑斕的野雞在灌木叢中啼囀,白色的蒼鷺小心地邁著能夠自由伸縮的長腿,而從遠古時代能夠倖存下來的鵜鶘則在巨大的筏子上築巢。這筏子是鵜鶘用蘆葦、蓑衣草莖和柳枝築成的,遠遠望去,它們築的巢,宛如有著白色、紅色的花朵。6月,當曙光初照在高高的蘆葦尖上時,冷艷的蓮花,就在寧靜的裏海海灣上展開了花瓣。綠葉叢中,萬紫千紅,晨風吹拂,輕輕擺動。伏爾加河三角洲多是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花朵,能夠生長的最北界線,它們在嚴格的自然保護法的庇護下自在地生長。偉大的伏爾加河,過去,她孕育了古代俄羅斯的燦爛文化,使千千萬萬勤勞的人民在她懷抱里休養生息;今天,她更加煥發了青春,她正在為俄羅斯人民新的生活奔流不息。

Ⅶ 麥田怪圈是怎麼回事

17世紀以來,麥田怪圈的起源爭論就不絕於耳。近日,媒體報道俄羅斯又出現麥田怪圈,這是全球每年出現的250個麥田圈中的最新發現,再次引起關注。有人說是超自然力量造成,有人說是鬼魂超感覺活動,甚至是外星人太空船。科學家證實,80%的麥田怪圈是人為製造,而此次俄羅斯的麥田圈被指是電磁場作用的結果。這些美輪美奐的圖案究竟是人造還是「天造」?專家揭開了這個謎底。

人為所致還是自然現象怪圈成因存在五種爭論

第一例關於「麥田怪圈」現象的報道可以追溯到1647年的英國,此後,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南美、亞洲等地都頻頻發現麥田怪圈,其中絕大部分是在英國。截至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約要出現250個麥田怪圈,圖案也各有不同。但令人遺憾的是,350多年來,科學界對怪圈是如何形成的一直存在爭議,關於成因,目前主要有五種說法。

一是磁場說。有專家認為,磁場中有一種神奇的移動力,可產生一股電流,使農作物「平躺」在地面上。美國專家傑弗里·威爾遜研究了130多個麥田怪圈,發現90%的怪圈附近都有連接高壓電線的變壓器,方圓270米內都有一個水池。由於接受灌溉,麥田底部的土壤釋放出的離子會產生負電,與高壓電線相連的變壓器則產生正電,負電和正電碰撞後會產生電磁能,從而擊倒小麥形成怪圈。

二是龍卷風說。從有關記載來看,麥田怪圈出現最多的季節是在春天和夏天,有人認為,夏季天氣變化無常,龍卷風是造成怪圈的主要原因。很多麥田怪圈出現在山邊或離山六七公里的地方,這種地方很容易形成龍卷風。

三是外星製造說。很多人相信,麥田怪圈大多是在一夜之間形成,很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

四是異端說。一些人相信,麥田怪圈背後有種神秘的力量,就像百慕大三角一樣。根據這種猜測,就有人把麥田怪圈說成是「災難預告」,藉以散布異端邪說。

第五種也是流傳較為廣泛的說法是人造說。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所謂麥田怪圈只是某些人的惡作劇。英國科學家安德魯經過長達17年的調查研究認為,麥田怪圈有80%屬於人為製造。

麥田怪圈具有五種特徵人為製造疑雲重重

然而,高百分比數據並沒能抵擋人們對神秘怪圈的好奇。記者在網上論壇中發現,即便科學家已經證實美麗圖案多數是人為,但仍有發帖者寧可相信怪圈是源自某種地外文明。為何科學家的論斷仍不能說服人們?是什麼增添了破解怪圈的難度呢?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郭正誼教授告訴記者,大部分圓圈在大麥和小麥田中出現,所有麥田出現的怪圈至少有四種特徵,這些特徵給破解怪圈製造了懸念。

還有一種重要特徵是,根據研究人員所講,在世界各地所形成的數以千計的圓圈未試過當場被人見到製造過程。

麥田怪圈頻繁成為頭版新聞,正是這些特徵讓怪圈疑雲重重。如果是人為的,怎樣能解釋這些現象呢?數字6是關鍵專家講述麥田怪圈人造細節

郭教授一直關注國外麥田怪圈的研究進展,他認為,麥田怪圈是一些藝術家在黑暗掩護下製造的傑作。這些人通常選擇製造的形狀不是最新電腦繪圖軟體的結果,是他們喜歡的設計和當天早些時候草擬出來的。

這些藝術家的秘密工具不是人們所預料的復雜儀器,而是簡單的繩、木板和測量員用的尺。直升機紅外線攝影機曾拍攝過麥田怪圈的製作過程,郭教授向記者描述了這個過程。

「製造者拿著工具進入麥田,記得麥田怪圈的第一個特徵嗎?(No Physical Evidence),那不是絕對的事實,小心查看可以找到腳印。通常地下十分硬,跟隨軌跡,少許腳印會留下,而製造者會說是隨後來訪者造成的,他們總可以自圓其說。

進入麥田的通道是農作物中的小徑。這些小徑是農夫用來運送、施肥和收割時走的田間小道。當製造者抵達麥田內預先決定的地點後,其中一人站在中心點,另一個人開始畫第一個圓圈,沒有在地下釘上任何標記,因為他們不會留下痕跡。

當第一個圓圈完成後,一束小麥不會壓平,而是被當作中心點,將來所有量度以這個位置做根據。由於害怕被人聽見,於是他們用暗號聯絡。此時,製造者開始用自製木板壓平農作物,製造彎曲圖案。

木板有不同尺寸,每塊木板兩端有孔,讓繩索穿過。每位隊員拉著繩子一直向前跑,所到之處的小麥被壓平,麥田的形狀就這樣隨著設計的形狀悄悄發生改變。

這個木板的尺寸造就了復雜編織的圖案(Complex Woven Patterns)。然而,所有麥田怪圈都是根據幾何原理製作的嗎?(Secred Geometry)

郭教授說,那些藝術家們承認對製造單純的幾何圖案沒有興趣,關鍵是軌道(Fram Lines)。6在幾何學上是個重要數目,在探察中,不難發現一個細節,主要形狀所有圓圈的直徑都可以被6除盡。這種運算規律證明了麥田怪圈為何總能形成對稱圖案。

麥田怪圈是種行為藝術磁場說不可信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人為何要製造麥田怪圈呢?

郭教授說:「多年以來,那些怪圈製造者對超感覺都有興趣,他們合作從事廣泛的計劃,包括美術和攝影。他們漸漸由傳統藝術家變為隱蔽藝術家,合夥去製造麥田怪圈,因為他們認為,麥田圈的美是一種行為藝術的表達。

由於怪異圖案經常在他們家鄉附近出現,卻沒有怎麼製造的合理解釋,他們最後決定看看人力是否可以做到。他們沒有失望,在數小時內便完成圖案,確保沒有留下任何犯罪證據。

而針對近日的磁場說,郭教授認為並不可信。「如果沒有被證明麥田怪圈全是造假,也並不意味著磁場說成立。不會有足夠大的磁場能量製造出那麼大的麥田怪圈,同時,磁場不可能引起麥田怪圈規律地形成幾何圖案。麥田怪圈是故弄玄虛的炒作,追求製造奇跡的結果。」
參考資料:http://www.madio.net/Article/Class4/Class1/200509/1088.html

Ⅷ "麥田怪圈"的迷底揭開了嗎

【麥田怪圈的猜想】

據說,很多出現麥田怪圈的地方也會出現UFO。因此,有人認為麥田怪圈是地球以外高智慧生命體留下的記號,希望地球人類以同樣的高智慧去消化這些訊息;也有人認為是地球上有奇異力量的人想通過麥田怪圈與天外溝通。事實上,對於神秘麥田怪圈的形成,各類科學家都試圖去解釋:氣象學家估計這可能是氣旋或閃電造成的,地理學家說是地層下某種磁場造成的,更有人認為這完全是人為的惡作劇,然而所有這些解釋都難以讓人信服。

在英國,農夫們可以追述到數代人以前,簡單的圓圈圖案已經出現在麥田內。英國媒體在八十年代初期,首次報導這些麥田神秘圓圈圖案。到了九十年代麥田圈震撼世界各地人士,因為這些神秘的圓圈圖案由簡單的圖形變成面積巨大、充滿高深的幾何學又復雜的美麗圖案!麥田圈是全球出現的現象,每年新的圖案在各地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數目冒出。終的來說全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英國南部,這里出現的數量最多而且也出現在靠近上古文明遺跡如:史前巨石陣、埃夫伯里(英國威爾特郡一村莊,附近有球形白堊石砌坑壁等新石器時代遺跡)和Silbury山(歐洲最大的史前人造山)。

雖然長久以來這些神秘圓圈圖案都有各式製作或出現的說法,但是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有力和完整的解釋,這些圓圈圖案到底如何出現?不過比較令人信服的證據是:數段在麥田神秘圓圈圖案出現時,所拍到的真實錄影。畫面里顯示數個神秘小光球或白光在麥田上出現!許多這類神秘光球出現在多段錄影當中;同時也出現在一些白晝拍攝,畫面清晰的錄影里。這些神秘光球很明顯的呈現有規則方向和高智慧的移動方法,這是否能讓我們把神秘光球和麥田圈聯想在一起?

麥田裡的植物樣本也被拿來進行科學化驗。這工作由美國生物學家Dr William Levengood進行。他指出類似微波能量效應可能是麥田圈形成的原因之一。麥田神秘圓圈調查人員被要求使用更多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在調查研究工作中。一些人員應用了禪定、光和音樂來測試圖案,麥田圈似乎能與人類腦波互相聯系。這些圖案肯定的讓我們知道我們是生存在超乎我們想像和復雜的世界。

有人說英格蘭起伏連綿的田野是最具有神奇力量的地方,因為那裡有很多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其中較著名的就是神秘的「麥田怪圈」。

據說,最早的「麥田怪圈」是1647年在英格蘭發現的。原本齊刷刷的麥田,一夜之間竟變成了一幅巨型幾何圖畫。由於"怪圈"大多是一夜之間形成,而且面積很大,所以起初很多人認為它是外星人的傑作,是他們與地球上居民的一種聯系方式。目前在全世界,每年大約出現250個圖案各異的怪圈,特別是在英格蘭南部,怪圈現象更是層出不窮。

麥田怪圈的頻繁出現,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獵奇者。瑞格·普萊斯里就是其中的一員。他認為麥田怪圈多數都是人為的。

麥田怪圈研究者瑞格·普萊斯里:「1990年時我第一次走進麥田怪圈,我是喜歡神秘事物的,我所做的就是說:「好 我要將這個難題解答出來」,依我看 95%的麥田怪圈都是人造的。」

一些年輕人並不隱瞞他們製造麥田怪圈的行為。馬修就是其中之一,他把他們製造的「麥田怪圈」稱作「創造性藝術品」。

麥田怪圈製造者馬修:「這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藝術。因為當人們看到麥田怪圈後就會說這是外星人的傑作,我們就感到非常有趣。不同的創作隊伍之間還互相競賽,看看誰的設計最棒,最能創造轟動效應。「

不過馬修說,創作麥田怪圈藝術也有一個難題,那就是,並不是所有的農場主都願意把自己的麥田變成"畫布"任藝術家隨意擺布。

麥田怪圈的研究者普萊斯里認為,雖然並不是所有類似現象都能用人力來解釋,但對於一些人把麥田怪圈之類的奇妙現象說成是」災難預告「,藉以散播邪說的做法,研究者們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無論是人為的」藝術創作「,還是外星人的聯系方式,都與災難無關。

英國有個農田怪圈研究中心,有會員1000多人,現任主席是曾任英國傳統基金會古跡考察員邁克·�格林。他說:「看來,製造這些圓圈的肯定是具有很高智慧的東西,也許它是在試圖利用這些奇特的圖形來和我們溝通,也許人類應該向他們伸出雙手來和它接觸,它們與UFO有十分相同之處。」

麥田怪圈成因又有新說法

1981年和1982年,圓圈開始在英國漢普郡和威斯特出現,因為發生地大多在麥田,所以又被稱為麥田怪圈。到1994年為止,麥田怪圈在26個國家出現過,其中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丹麥、德國等國。最近在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向日葵地里和陶里亞蒂的蕎麥地里也出現了神秘怪圈。

高頻輻射造成麥田怪圈

俄地質協會成員斯米爾諾夫決意解開此謎。斯米爾諾夫從麥田裡撿了一些蕎麥稈,並把它們帶回自己的實驗室。他把蕎麥稈放進微波爐里,然後加入一杯水,在600瓦的高頻輻射下,經過12秒鍾,蕎麥稈發生了奇異的變化,所有試驗的麥稈都在節瘤處發生了彎曲,其形狀與陶里亞蒂麥田裡倒伏的麥稈完全一樣。斯米爾諾夫因此得出推斷,陶里亞蒂的麥田一定是受到了高頻輻射,但哪兒來的高頻輻射呢?斯米爾諾夫認為,也許來自地球內部的磁場變化。

高頻輻射來自閃電

俄電工學院的專家阿爾將耶夫的觀點與斯米爾諾夫正好相反,他認為高頻輻射來自閃電。阿爾將耶夫稱,高頻輻射使草本植物發生規律性倒伏並不稀罕,50年前他們就在學院的草坪上干過這事。當年,阿爾將耶夫與兩名年輕的助手一起在學院的草坪上試驗高頻設備,當懸在草坪上的高壓電纜被接通時,電纜下方的草坪立刻呈順時針方向倒下,形成一個極其規律的圓圈。阿爾將耶夫解釋說,當電纜通電時,草坪被電磁化,此時的草坪相當於電機里的定子,而電纜是轉子,在電磁扭力的作用下,草坪上的草便發生扭曲。阿爾將耶夫認為,電纜所產生的電磁現象相當於人造閃電,而大自然的閃電更加奇妙,它會產生更加復雜的電磁場,因而也就可以畫出更加奇妙的圖案。

關於麥圈這一神秘現象的形成,阿爾將耶夫與斯米爾諾夫兩位學者的觀點似乎都很有說服力,不過,就算麥圈是高頻輻射現象所為,但兩人都沒有證實,高頻輻射來自哪裡,是地磁現象?還是天空閃電?

神秘的麥田怪圈

出現麥田圈最多的地方是英國威爾特郡,那裡有著名的白馬山。白馬山下至少出現過三次麥田怪圈。在離此不遠處聳立著古代英國的另一個象徵,建造於公元前3000年的巨石陣。許多人認為巨石陣與麥田怪圈在傳達一樣的信息。

1991年7月出現在巨石陣旁的巨大麥田怪圈非常復雜,它結合了三種幾何圖形。麥田怪圈中幾個圓的組合和凱爾特十字架很像。凱爾特人是北部歐洲原住民,有學者認為正是他們在5000年前建造了舉世聞名的巨石陣。事實上很多麥田怪圈都和宗教圖案相似。

【「麥田怪圈」系納粹特工所為?】

據20日《每日快報》報道,遍布英國各地的神秘「麥田怪圈」神秘莫測,其成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謎,甚至有人認為它是外星人的傑作。

但一批最新解密的軍情五處(MI5)二戰文件得出驚人觀點:「麥田怪圈」最早是納粹的秘密特工發明創造,其用意是為納粹空軍的轟炸機空投炸彈或者傘兵部隊降落提供記號。

麥田怪圈之謎還未解開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3396.html?wtp=tt

Ⅸ 所有麥田圓圈的資料.

1981年和1982年,圓圈開始在英國漢普郡和威斯特出現,因為發生地大多在麥田,所以又被稱為麥田怪圈。到1994年為止,麥田怪圈在26個國家出現過,其中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丹麥、德國等國。最近在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向日葵地里和陶里亞蒂的蕎麥地里也出現了神秘怪圈。

高頻輻射造成麥田怪圈

俄地質協會成員斯米爾諾夫決意解開此謎。斯米爾諾夫從麥田裡撿了一些蕎麥稈,並把它們帶回自己的實驗室。他把蕎麥稈放進微波爐里,然後加入一杯水,在600瓦的高頻輻射下,經過12秒鍾,蕎麥稈發生了奇異的變化,所有試驗的麥稈都在節瘤處發生了彎曲,其形狀與陶里亞蒂麥田裡倒伏的麥稈完全一樣。斯米爾諾夫因此得出推斷,陶里亞蒂的麥田一定是受到了高頻輻射,但哪兒來的高頻輻射呢?斯米爾諾夫認為,也許來自地球內部的磁場變化。

高頻輻射來自閃電

俄電工學院的專家阿爾將耶夫的觀點與斯米爾諾夫正好相反,他認為高頻輻射來自閃電。阿爾將耶夫稱,高頻輻射使草本植物發生規律性倒伏並不稀罕,50年前他們就在學院的草坪上干過這事。當年,阿爾將耶夫與兩名年輕的助手一起在學院的草坪上試驗高頻設備,當懸在草坪上的高壓電纜被接通時,電纜下方的草坪立刻呈順時針方向倒下,形成一個極其規律的圓圈。阿爾將耶夫解釋說,當電纜通電時,草坪被電磁化,此時的草坪相當於電機里的定子,而電纜是轉子,在電磁扭力的作用下,草坪上的草便發生扭曲。阿爾將耶夫認為,電纜所產生的電磁現象相當於人造閃電,而大自然的閃電更加奇妙,它會產生更加復雜的電磁場,因而也就可以畫出更加奇妙的圖案。

關於麥圈這一神秘現象的形成,阿爾將耶夫與斯米爾諾夫兩位學者的觀點似乎都很有說服力,不過,就算麥圈是高頻輻射現象所為,但兩人都沒有證實,高頻輻射來自哪裡,是地磁現象?還是天空閃電?

神秘的麥田怪圈

出現麥田圈最多的地方是英國威爾特郡,那裡有著名的白馬山。白馬山下至少出現過三次麥田怪圈。在離此不遠處聳立著古代英國的另一個象徵,建造於公元前3000年的巨石陣。許多人認為巨石陣與麥田怪圈在傳達一樣的信息。

1991年7月出現在巨石陣旁的巨大麥田怪圈非常復雜,它結合了三種幾何圖形。麥田怪圈中幾個圓的組合和凱爾特十字架很像。凱爾特人是北部歐洲原住民,有學者認為正是他們在5000年前建造了舉世聞名的巨石陣。事實上很多麥田怪圈都和宗教圖案相似。

怪圈成因一直爭論不休

每年一到麥子快要成熟的季節,一個隱藏在麥田中的秘密就浮現在人們眼前,而且它們大部分現身在英國。人們不明白:究竟是什麼樣的超能量喜歡在麥田裡創造這些精美神秘的圖案……

等離子旋風體說

大氣物理學家米頓博士認為,夏季變化無常的龍卷風是造成怪圈的原因。米頓發現,這幾年出現的麥田圈都是在山邊或離山六七公里的地方,這種地方很容易形成龍卷風。後來,米頓發展了他的理論,認為是一種叫等離子旋風體的物理現象造成了怪圈。米頓認為等離子旋風體是高度帶電的旋轉空氣團,它有時看上去像一個圓柱,有時候像個球,也許還會在空中閃耀。如果它徑直落到地面,就會旋轉形成圓圈或螺旋線。

外星人的傑作

還有很多人將神秘麥田圈與外星智慧生命聯系起來,這些在空中才能完全看清的符號,是不是外星人給我們的某種信息呢?特別是在1991年出現的象形圖案,有的像箱子或鑰匙,還有的甚至像人!有人甚至說他們在出現麥田圈的農田上方發現過光或不明飛行物。

有人惡作劇?

就在研究者們為麥田圈的成因爭論不休時,1991年,兩位英國的老藝術家說,數百個麥田圈是他們的作品,13年來每個夏季他們都要潛入麥田製作怪圈。世界各地共有數千個麥田圈陸續出現,如果這些不過是惡作劇的話,這些惡作劇製造者不但要懂得繪圖和計算來製造圖形精美的麥田圈,還要非常小心不能驚醒農夫和家畜。而且,他們的成功率還要達到100%。

有些麥田圈中麥子不是朝一個方向倒下的,而是一棵壓著一棵,交叉成辮子的樣子,兩位老藝術家用木板壓平農作物的方式顯然難以成就。麥田圈研究者認為,人造麥田圈邊緣粗糙,而「真正的」是光滑的,人造麥田圈中麥稈通常會斷裂,而「真正的」則成扁平狀。而且人造麥田圈不會出現那些科學無法解釋的變化。
為賺錢 故意造麥田怪圈

2002年7月,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內玻維爾郊區的大豆農田也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怪圈」,它的出現時間可以說非常巧,巧得讓人不能不懷疑它是有人故意製造的惡作劇。因為一部由好萊塢拍攝的有關麥田怪圈現象的恐怖大片《天兆》當時即將在美國上映。有人認為,內玻維爾麥田怪圈極可能也是一個相似的惡作劇,甚至有人認為內玻維爾麥田怪圈是當地電影公司策劃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票房。

怪圈已成旅遊景點

英國一個叫里德利的人,就曾向媒體曝光,自己和一些朋友是曾經出現在倫敦的「麥田怪圈假象」的製造者。里德利自稱是「一個在銀幕下製造『天兆』的淘氣鬼」。他的文章坦承了他和他的妹婿一起造假的經歷。在麥子快成熟的時候,他們用一根長釘揳在麥田裡,釘子上拴著繩子。然後,以釘子為中心,把繩子幾乎貼著地面,像圓規似的在麥田裡轉一圈,頓時,一個麥田怪圈展現了。為了不讓人發現其偽造,他們在進入麥田時小心落腳的地方,不留腳印。有的麥田怪圈製造者,竟站到兩把酒吧高腳椅墊上,在麥田裡行走。

事實上,每年出現的充滿神秘色彩的麥田圈,已成為英國一些城市吸引遊客的熱點。有時一個農場主可以在一個周末賺到5000英鎊,收益明顯超過因麥子本身造成的損失。

八成怪圈人為製造

英國科學家安德魯通過長期調查後認為,大部分麥田怪圈則是一些人出於種種目的「造」出來的。

在長達17年的調查過程中,安德魯通過實地觀測,甚至僱用私人偵探調查,結果發現80%的麥田怪圈是人為製造的。很多情況下,一些造假者在他們的腳底套上平板,在農田上故意踩出怪圈。

人為所致還是自然現象

神秘的麥田怪圈一直是科學界關注和研究的焦點,成因尚無定論,目前主要有五種說法。

一是人造說。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所謂麥田怪圈只是某些人的惡作劇。英國科學家安德魯經過長達17年的調查研究認為,麥田怪圈有80%屬於人為製造。英國人馬特·里德利曾向媒體坦白,他和一些朋友就是倫敦麥田怪圈的製造者。他們事先設計好圖案,在麥子快成熟的時候,用一根長釘揳在麥田裡,以釘子為中心,用繩子貼著地面轉一圈,一個麥田怪圈就出現了。

二是磁場說。也有一部分怪圈已被排除人為的可能。因為它們復雜的構圖、龐大的規模、精巧的設計,絕非人力一夜之間可以造出。安德魯雖然堅稱80%麥田怪圈是人造的,但他也相信,其餘20%的怪圈是因地球磁場的作用天然形成,磁場中有一種神奇的移動力,可產生一股電流,使農作物「平躺」在地面上。美國專家傑弗里·威爾遜研究了130多個麥田怪圈,發現90%的怪圈附近都有連接高壓電線的變壓器,方圓270米內都有一個水池,由於接受灌溉,麥田底部的土壤釋放出的離子會產生負電,與高壓電線相連的變壓器則產生正電,負電和正電碰撞後會產生電磁能,從而擊倒小麥形成怪圈。

三是龍卷風說。美國密西根大學大氣物理學家特倫斯·米頓博士認為,夏季天氣變化無常,龍卷風是造成怪圈的主要原因。他通過研究發現,很多麥田怪圈出現在山邊或離山六七公里的地方,這種地方很容易形成龍卷風。

四是外星製造說。很多人相信,麥田怪圈大多是在一夜之間形成,很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早在1990年,攝影家亞歷山大就說,他在麥田裡發現奇怪的光,光在兩個怪圈之間飛來飛去。

五是異端說。一些人相信,麥田怪圈背後有種神秘的力量,就像百慕大三角一樣。根據這種猜測,就有人把麥田怪圈說成是「災難預告」,藉以散布異端邪說。

為什麼怪圈經常出現在麥里?而今,怪圈已經出現在向日葵田裡,這又是為什麼?只能等待科學家進一步破譯了
http://tech.163.com/05/0921/17/1U6JO4GD00091KO8_2.html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8月4日報道,一個俄羅斯研究小組宣稱已解開「麥田怪圈」之謎。研究人員表示,麥田的麥稈之所以彎曲伏倒,完全是因為雷擊引起的微波放射造成的結果。

《共青團真理報》對研究人員斯米諾夫的實驗進行了描述:斯米諾夫將麥稈放入微波爐,然後加入一杯水。接著,麥稈就出現了人們通常在「麥田怪圈」發現的情況,開始彎曲伏倒。斯米諾夫說,他現在必須找到微波放射怎樣出現在地里的原因。斯米諾夫認為微波放射來自地下,但尚無法予以證實。

全俄電子硬體研究所的安亞托里·阿亞耶夫也參與了此次研究,他表示微波放射最有可能是由雷擊造成的。阿亞耶夫說,在50年前尚未聽說這種研究時,他們便在全俄電子硬體研究所的草地上造出了「麥田怪圈」。
http://tech.163.com/05/0921/17/1U6JDE6400091KO8.html
有人說英格蘭起伏連綿的田野是最具有神奇力量的地方,因為那裡有很多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其中較著名的就是神秘的"麥田怪圈"。

據說,最早的"麥田怪圈"是1647年在英格蘭發現的。原本齊刷刷的麥田,一夜之間竟變成了一幅巨型幾何圖畫。由於"怪圈"大多是一夜之間形成,而且面積很大,所以起初很多人認為它是外星人的傑作,是他們與地球上居民的一種聯系方式。目前在全世界,每年大約出現250個圖案各異的怪圈,特別是在英格蘭南部,怪圈現象更是層出不窮。

麥田怪圈的頻繁出現,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獵奇者。瑞格·普萊斯里就是其中的一員。他認為麥田怪圈多數都是人為的。

麥田怪圈研究者瑞格·普萊斯里:「1990年時我第一次走進麥田怪圈,我是喜歡神秘事物的,我所做的就是說:"好 我要將這個難題解答出來",依我看 95%的麥田怪圈都是人造的。」

一些年輕人並不隱瞞他們製造麥田怪圈的行為。馬修就是其中之一,他把他們製造的「麥田怪圈」稱作「創造性藝術品」。

麥田怪圈製造者馬修:「這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藝術。因為當人們看到麥田怪圈後就會說這是外星人的傑作,我們就感到非常有趣。不同的創作隊伍之間還互相競賽,看看誰的設計最棒,最能創造轟動效應。」

不過馬修說,創作麥田怪圈藝術也有一個難題,那就是,並不是所有的農場主都願意把自己的麥田變成"畫布"任藝術家隨意擺布。

麥田怪圈的研究者普萊斯里認為,雖然並不是所有類似現象都能用人力來解釋,但對於一些人把麥田怪圈之類的奇妙現象說成是"災難預告",藉以散播邪說的做法,研究者們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無論是人為的"藝術創作",還是外星人的聯系方式,都與災難無關
http://tech.163.com/05/0921/17/1U6J4H3B00091KO8.html
http://www.williamlong.info/google/archives/132.html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陶里亞蒂最冷多少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