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兩次車臣戰爭,俄軍與車臣叛軍的傷亡比是多少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第一次車臣戰爭時,俄軍初期投入38000人,後增兵至70500人。車臣方面是15000正規軍加15000民兵。結果是俄軍5732人戰死和失蹤,17892人負傷。而車臣方面軍人陣亡人數,按車方數據是3000人,而俄方數據是15000人。 第二次車臣戰爭時,俄方初期投入93000人,後來減少到45000人。車臣方面是22000人。結果是,按俄官方統計,俄方陣亡3725名士兵、2085名內務部隊士兵加1072名車臣警察、106名情報官員。但俄民間的「士兵母親委員會」聲稱有14000人陣亡。車臣抵抗力量則有14113名軍人在截止2002年底的戰爭中陣亡,另有2186名軍人在俄國佔領後的反抗活動中被打死。 另外,估計兩次戰爭中車臣平民死亡可能達20萬。 雖然上述統計口徑相互有較大出入,但依然能看得出,第一次車臣戰爭俄軍打得不好,初期輕敵而投入兵力少,後來被迫「添油」,因此兩軍傷亡相近,甚至俄軍可能多些。第二次車臣戰爭俄軍高度重視,初期就全力以赴,結束主要戰事後才減少兵員對付零星反抗,因此雖然陣亡總數比前次略有上升,但與投入兵力相比傷亡率下降,而車臣抵抗力量的傷亡命率則比上次大幅上升。 顯然,第二次比第一次的俄軍與車臣叛軍傷亡率有所改善但提高不太明顯。但關鍵一點,俄軍第一次車臣戰爭打敗了,而第二次車臣戰爭打贏了,並且基本上全殲了車臣的抵抗力量,這才是決定性的。
B. 為什麼俄羅斯的每次人質事件都會造成巨大傷亡
第一,不是俄羅斯喜歡強攻。
第二,不是俄羅斯不希望和平談判解決。
第三,你知道的太少。
1995年,著名車臣叛軍首領巴薩耶夫率領150名亡命之徒神不知鬼不覺潛入俄羅斯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的布瓊諾夫斯克市,劫持了1500名人質;在逼迫俄羅斯政府做出巨大讓步並承諾停止進攻車臣的軍事行動後全身而退。這一恐怖襲擊事件令葉利欽政府狼狽不堪。
1995年6月14日,巴薩耶夫率領的車臣叛軍搭乘兩輛重型載重汽車秘密潛入車臣以北約100多公里的俄羅斯斯塔失羅波爾邊疆區的布瓊諾夫斯克市,發起了突然襲擊。在強攻市府大樓和內務部大樓遭到俄軍激烈反擊後,他們佔領了布瓊諾夫斯克市立醫院,病人和醫務人員全部被扣為人質。
巴薩耶夫提出的人質危機解決條件是:承認車臣獨立,停止在車臣的敵對行動,和平談判,從車臣撤軍,必須由總統葉利欽或總理切爾諾梅爾金出面談判!
殘忍的巴薩耶夫殺死了被發現的病人中的6名俄軍警人員,並威脅屠殺將繼續:如果俄軍膽敢強攻!
恐怖分子居然繞過重重防線重兵潛入俄羅斯本土城市,事件震驚俄羅斯。相關高官如副總理葉戈羅夫,國防部長格拉喬夫,內務部長葉林,國家安全局局長斯捷帕申和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行政長官庫茲涅佐夫等第一時間提出辭職請求!
6月17日,俄軍特種部隊展開試探性強攻,經過激烈戰斗,他們攻佔了醫院底層,救出100多名人質,但有30多名人質死於交火和叛軍的屠殺。
巨大的傷亡情況動搖了俄政府的意志,無奈之下,總理切爾諾梅爾金親自與巴薩耶夫電話談判。
經過艱苦的談判,6月18,切爾諾梅爾金與巴薩耶夫達成協議,俄羅斯政府做出了重大讓步,人質危機出現曙光。
6月19日,人質中120名勇敢的俄羅斯人自願擔當巴薩耶夫叛軍撤離的「肉盾」,同殘余叛軍乘坐一輛大客車徐徐駛出俄軍包圍圈。在車臣Zandak村,巴薩耶夫叛軍釋放了這120名人質,隨後消失在車臣密林。
布瓊諾夫斯克人質事件使巴薩耶夫的名聲如日中天,而葉利欽政府則名譽掃地,車臣戰果幾乎遺失殆盡。
事件中有105名人質死亡,25名俄羅斯軍警陣亡。
車臣叛軍從這一事件中嘗到了甜頭,從此樂此不疲;此後又發生了基茲利亞爾人質事件,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和別斯蘭人質事件等多起重大危機事件,死亡與恐懼的陰影籠罩俄羅斯多年。[1]
C. 格羅茲尼巷戰有多慘烈,俄羅斯士兵為何不敢前進
相信俄羅斯士兵在大家眼裡面都是很勇猛的吧,他們可以在冬天進行裸泳,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啊,在冬天只想把自己塞進被窩裡面,在我眼裡面俄羅斯士兵一直都是很彪悍的,他們很善於戰斗,在戰場上從來不會退縮,也正因為如此,俄羅斯士兵被我們稱作是戰斗民族,那麼在格羅茲尼巷戰中,被譽為戰斗民族的俄羅斯士兵為什麼踟躕不前呢,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不敢前進呢?
格羅茲尼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殘酷與可怕”, 格羅茲尼在1918年被建立起來了,建立這個城市可是費了不少工夫,它從剛建立起來的時候就被稱為軍事要塞,這個城市裡面有很復雜的堡壘,這些堡壘被建立成了蜘蛛絲的形狀,大家都對蜘蛛絲不陌生吧,里三層外三層,是很難被攻破的,在以前一次結束後,俄羅斯軍隊以為這座小城就不值一提的,所以他們就沒放在眼裡面,他們如無其事的沖入了這座小城。
其實車臣人也是有家庭的,希望俄羅斯人可以使用和平的方式來讓車臣人的回歸,一直用戰爭的方式的話,對雙方都是不好的,只會讓仇恨越來越嚴重。
D. 91人被2000叛軍圍攻,俄羅斯最慘一戰是哪次
烏魯斯克爾特戰斗堪稱俄羅斯最悲壯一戰 。
這30個寧願死,堅決拒絕投降。之後,叛軍發起了最後的沖鋒。雙方的彈葯結束後,一場激烈的白刃戰開始了。最終,只有90名空降兵倖存下來,其餘的被犧牲了。這場為期三天三夜的烏魯斯特凱爾特戰役,是俄羅斯最悲慘的戰斗。 90名空中士兵與2,000多名叛亂分子作戰。在這場戰斗中,90名俄羅斯士兵都不懼怕死亡。他們擁有鋼鐵般的意志力和極其強大的戰鬥力,羅曼諾夫指揮官的腿被炸斷,他的斷腿被用來握住斷腿以繼續戰斗。他最終死了,死了。機槍手弗拉德金暈倒了,是叛軍。被扔進屍體堆,他醒了,重新進入戰斗。俄羅斯士兵的鐵腕精神令人震驚和欽佩。
E. 寧死不投降,僅七人倖存,俄羅斯最慘一戰是哪場戰役
俄軍最慘烈的一戰,那就是在車臣戰爭中的一個小戰役,2000年2月28日,一股車臣叛軍向東南方向突圍,俄軍第76近衛空降師第104團6連奉命向烏魯斯克爾特地區挺進,意圖阻止叛軍突圍。但是,當地居民把他們的動向告知了車臣叛軍,6連剛剛急行軍進入阻擊陣地,還沒來得及休整,車臣叛軍就開始攻山了。這場戰斗結束之後,6連包括連長在內的84人陣亡,僅7人倖存,倖存的7人中還有4人是重傷。為紀念他們,每年3月1日,104團都要舉行紀念儀式,以緬懷這些為國捐軀的英雄。
F. 兩次車臣戰爭,俄軍與車臣叛軍的傷亡比是多少
第一次車臣戰爭時,俄軍初期投入38000人,後增兵至70500人。車臣方面是15000正規軍加15000民兵。結果是俄軍5732人戰死和失蹤,17892人負傷。而車臣方面軍人陣亡人數,按車方數據是3000人,而俄方數據是15000人。
第二次車臣戰爭時,俄方初期投入93000人,後來減少到45000人。車臣方面是22000人。
所以第一次傷亡比是5:1,第二次傷亡比為2:1
G. 車臣之亂是怎樣的事件
民族獨立,反對沙俄壓迫。
H. 車臣戰爭已經快20年了,為何俄羅斯還在全球追殺車臣叛國者
在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做「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不僅僅體現的是我們國家的霸氣和為了維護尊嚴的手段。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中國會這樣,其他國家也會為了維護尊嚴而不惜付出很大的代價,就比如現在的大國——俄羅斯。
在普京上台之後,就曾說過「犯我強俄者,雖遠必誅」,所以在之後的十幾年中,俄羅斯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車臣戰爭的恐怖分子。俄羅斯將這些恐怖分子暗殺後也出現過很多的麻煩,但是對於當時的俄羅斯而言,相比於國家的尊嚴和領土的完整來說,那些都不算是什麼麻煩了。
I. 蘇聯抗日殺了多少日本鬼子呢
蘇聯消滅的日本鬼子可以分成5部分或者說5階段。
第一階段:張鼓峰和諾門坎戰役
1938年7月30日-8月5日蘇日雙方在張鼓峰和沙草峰展開激戰,此役,蘇軍投入23000人,傷亡792人,日軍投入7000人,傷亡526人。1939年5月-9月,蘇日雙方又在諾門坎爆發戰斗,這次作戰蘇軍陣亡9700多人,受傷15000人,日本陣亡8400人,受傷8700人。不過,日軍的這個傷亡數據歷來有爭議,有資料稱,日軍最起碼傷亡23000人以上。
張鼓峰和諾門坎之戰算是蘇日的第一回合較量。
俘虜的日軍
J. 俄羅斯進行大開殺戒,為什麼不留敘利亞叛軍活口
此前,俄軍的噴火坦克在叛軍之中可謂的「談虎色變」,尤其是在發射溫壓彈的時候,能夠瞬間將爆炸范圍周邊所有的空氣消耗一空,除了巨大的沖擊波破壞之外,還能夠讓僥幸逃生的殘余敵軍窒息而死,也就是活活憋死,死狀慘不忍睹。此前由於這款大殺器在城市作戰中容易造成誤傷,所以俄軍一直按兵不動,目前在大部分平民撤離的情況下,終於能毫無顧忌的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