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博物館有什麼鎮館之寶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在19世紀80年代初創作的批判現實主義油畫中的傑作。這是畫家親眼目睹的情景,成為揮之不去的記憶,列賓決定把這一苦役般的勞動景象畫出來。
狹長的畫幅展現了這群纖夫的隊伍,陽光酷烈,沙灘荒蕪,穿著破爛衣衫的纖夫拉著貨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進。纖夫共11人,分為三組,每個形象都來自於寫生,他們的年齡、性格、經歷、體力、精神氣質各不相同,畫家對此都予以充分體現,統一在主題之中。全畫以淡綠、淡紫、暗棕色描繪頭上的天空,使氣氛顯得慘淡,加強了全畫的悲劇性。
1873年,評論家斯塔索夫在一份雜志上對這幅畫及其作者是這樣評價的:「列賓是同果戈理一樣的現實主義者,而且也同他一樣具有深刻的民族性。他以勇敢、以我們無可比擬的勇敢,一頭扎進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傷心的現實的最深處,就畫的布局和表現而論,列賓是出色的、強有力的藝術家和思想家。」的確,這幅油畫無論從思想性上還是從技巧上都可稱得上是19世紀70年代批判現實主義藝術的高峰。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Ⅱ 俄羅斯有哪些著名的博物館
國家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
國立埃爾米塔什博物館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東方民族藝術博物館
魯勃廖夫古代俄羅斯文化藝術博物館
哈巴羅夫斯克州「格羅傑柯夫」方誌博物館
國立俄羅斯美術館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
Ⅲ 俄羅斯博物館有什麼樣的歷史
在涅瓦爾大街附近有個藝術廣場,廣場上有幾座博物館和一座劇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米哈伊爾宮。該宮由羅西設計,建於1819~1825年間,是為沙皇御弟米阿伊拉-巴夫格維奇大公建造的。1898年改名為俄羅斯博物館。到目前為止正門階梯、白柱大廳存下來並沒改動,但是米海洛親王宮殿里的其他大廳已改成博物館專用。為了展覽迅速增加的藏品,在宮殿旁邊別努阿設計師1914~1919年多建設了一個廂房。米海洛夫斯基前面的藝術廣場中部有安尼庫申1957年雕刻的普希金銅像。
建築師在傳統庄園設計圖的基礎上,設計了這座高大雄偉宮殿的平面圖。宮殿正前方,最引人注目的由八根白色圓柱及44個淺浮雕構成的三角形檐壁牆共同組成科林斯式迴廊。大殿主要外觀前有巨大的宅院,由漂亮、密集的柵欄圍著;宮殿大門有寬大的階梯;獅子浮雕和傾斜彎曲的螺旋形坡道;中心花園著重強調了多柱凹廊。俄羅斯博物館前面還有一個中心結構的協調對稱的綜合藝術廣場。
國立俄羅斯博物館收藏的俄羅斯藝術作品是全世界最多的。館內收藏了大量不同時期的藝術珍品。館藏的2500多幅聖像畫、2萬多件民間工藝品,就像是從10世紀到今日俄羅斯民間藝術的網路全書。博物館還藏有18~20世紀俄羅斯雕塑藝術珍品,以及豐富的俄國學院派寫生畫收藏品。與莫斯科的特列季亞科夫美術館的藏品不同,該館收藏的繪畫作品以18~20世紀初的作品為主,從這個角度講,它與特列季亞科夫美術館的繪畫藏品互為補充。
俄羅斯博物館前藝術廣場中部的普希金銅像
Ⅳ 俄國「最秘密博物館」首次公開,引起人們好奇心!裡面展示的是什麼
這一次,俄羅斯准備將最秘密的博物館公開於眾可以說是一大壯舉,畢竟在此前普通的民眾是很難接觸到這些,此前是最高機密的東西。對於俄羅斯公開這樣一座博物館,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我看了相關報道以及這座博物館的歷史之後。也有一些想法需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
這次的公開有何重大意義?
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在他們成立的背後,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而在這么長的時間里邊兒,這些默默付出的人卻一直沒有能夠得到證明。所以這一次的公開很明顯就是用來紀念這些無名的英雄,讓我們的普通民眾也知道他們的存在,知道在他們平凡生活的背後,有一些人在默默的付出。
Ⅳ 莫斯科國家歷史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博物館主要向大家介紹俄羅斯從原始時代開始各個時期的歷史。博物館內的藏品多達450萬件,它的規模可以和武器庫相媲美,沒有時間參觀克里姆林宮的人就更不該錯過這里。這里有貴金屬、武器、裝飾品等多種展品,同時還附有詳細的考古學資料,即使讀不懂那些資料用眼睛欣賞就足夠了。原始至古代的展館是該博物館的中心展館,2005年2月又新開設了「沙皇時期的俄羅斯」的展館,展示了很多關於彼得大帝的珍貴資料,沙皇時期的展館今後還會繼續擴建。國家歷史博物館經常會舉行不同時期各種主題的展覽,要是想看20世紀以後的歷史就要到現代歷史博物館了。在這里可以買博物館和聖瓦西里大教堂的通票,這樣票價會便宜一些。博物館里有餐廳和藝術平商店,出口處的紀念商店堪稱是莫斯科最大的紀念商店,這里商品的質量很不錯,當然價格就要貴一點。
Ⅵ 世界四大博物館的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大型藝術與文化宮殿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又名冬宮博物館,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涅瓦河畔。冬宮由著名的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洛克式建築的傑出典範。18世紀下半葉,喜愛收藏的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把冬宮中的一部分房子撥出,專門用來存放自己從柏林購進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並把珍藏這些東西的地方稱為「艾爾米塔什」。「艾爾米塔什」一詞源於法語,意為幽靜之地。隨後,葉卡捷琳娜二世為彰顯權勢,不斷大量的收購擁藏各種類別的藝術品,並陸續將自己的收藏品存放此處。隨著收藏品的增多,從1764至1789年先後建造了小艾爾米塔什和大艾爾米塔什,成為名副其實的私人博物館。卡捷琳娜二世去世後,歷代冬宮的主人對這個皇宮內的博物館不斷進行充實完善,藏品日益增多。1852年,為向社會炫耀這些藏品的風采,沙皇政府將館藏珍品分類整理後正式對公眾開放。當時整個宮殿共有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佔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1917年2月以前,冬宮一直是沙皇的宮邸,後來被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佔據。1917年11月7日,起義群眾攻下了冬宮。衛國戰爭初期,該館為確保藏品安全,曾將111.8萬件藏品運往後方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今葉卡捷琳堡)保存,其餘藏品都被嚴密封存在博物館地下室內,直至戰爭結束,運往後方的藏品才返回原地。1922年,新政府將原來官廷房舍和整個冬宮撥給艾爾米塔什,正式建立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自此,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由冬宮、小艾爾米塔什、舊艾爾米塔什、新艾爾米塔什、冬宮儲備庫以及可容納500多觀眾的艾爾米塔什劇院等建築物組成,下設原始文化部、古希臘羅馬世界部、東方民族文化部、俄羅斯文化史部、錢幣部、西歐藝術部、科學教育部和修復保管部等8個部,藏品共有270餘萬件,主要是繪畫、雕塑、版畫、素描、出土文物、實用藝術品、錢幣和獎牌等。藏品中繪畫聞名於世,從拜占廷最古老的宗教畫,直到現代的馬蒂斯、畢加索的繪畫作品,及其他印象派,後期印象派畫作應有盡有,多達15800餘幅。其中義大利達·芬奇的兩幅《聖母像》、拉斐爾的《聖母聖子圖》和《聖家族》、荷蘭倫勃朗的《浪子回頭》,以及提香、魯本斯、委拉士貴支、雷諾阿等人的名畫均極珍貴。另收藏有1.2萬件雕塑、60餘萬幅線條畫、100多萬枚硬幣獎章和紀念章以及22.4萬件實用藝術品。博物館的展品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於400餘個展廳內,包括金銀器皿、服裝、禮品、繪畫、工藝品等專題陳列和沙皇時代的卧室 、餐廳、休息室、會客室的原狀陳列等,其鎮館之寶是「伏爾泰坐像」。博物館的東方藝術館擁有公元前4000年以來的展品16萬件,其中有幾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木乃伊、浮雕、紙莎草紙文獻、祭祀用品和科普特人的紡織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銀器,以及巴比倫、亞述、土耳其等國的文物。而博物館內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彼得大帝展廳,這里陳列著彼得大帝生前穿過的服裝、佩帶過的勛章、使用過的武器以及他的畫像等藏品,其中一些機器和航海用具等是他親手製造的。展廳中的一個玻璃櫃中有一尊彼得大帝的臘坐像,頭發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發,重現威震一時、雄霸一方的明君模樣。肖像旁立有一木桿,木桿上端兩米多的地方刻有一道線,以示彼得大帝身高超過兩米。據介紹,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展覽線總長達30公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如果按正常行進速度走完全程,需要4個多小時。如果在每件展品前面停留1分鍾,每天按8小時計算,則需要11年之久。
Ⅶ 俄最秘密博物館公開,該館中有哪些稀有文物
金菲爾比的私人獎章以及私人文件有可能會被展出。近日,俄新社報道稱,俄羅斯情報局為迎接成立100周年紀念日,首次允許最大程度的開放情報局的歷史廳,這個歷史廳很有可能是俄羅斯全國最秘密的博物館了。
1963年的時候,他在自己身份暴露之前成功逃出英國前往蘇聯,為了表彰他的卓越事跡,蘇聯政府給了他國民英雄一般的待遇,並且授予中將軍銜,榮獲紅旗勛章。其實最後的暴露並非金菲爾比工作失誤,而是另外一個蘇聯間諜被捕導致的,金菲爾比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的雙面間諜,很難在歷史上找出一個像他一樣具有高度的職業技巧,並且具備極大的冒險精神的人,他的紅旗獎章被展出的話,是非常紀念意義的,值得一看。
Ⅷ 聖彼得堡有哪些博物館值得參觀
聖彼得堡有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彼得戈夫夏宮、動物學博物館等博物館值得參觀。以下是聖彼得一些值得參觀的博物館具體介紹。
1、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
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坐落在聖彼得堡市瓦西里島大學沿岸街、著名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對面,由彼得大帝下令建造於1727年,是18世紀建造的巴洛克式「藝術的房間」,也被人稱作「紀念彼得大帝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為俄羅斯最早的博物館。
Ⅸ 世界四大博物館
世界四大博物館分別為、英國博物館、盧浮宮博物館、俄羅斯博物館、紐約博物館。具體介紹如下:
1、英國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是英國國家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
早在1753年,英國的一位內科醫生、博物學家和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逝世前留下遺囑,將他個人收藏的71000件個人藏品及大批植物標本及書籍、手稿等全部捐贈給國家。國家接受了他的贈品,並於1753年6月7日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館。
博物館建立之初的藏品大部分由書籍、手抄本、關於某些文物的自然標本(包括錢幣、徽章、版畫和素描)以及文化研究的人種志等組成。1757年,國王喬治二世向博物館捐獻了英國君主「老王室圖書館」的藏書。
2、盧浮宮博物館
盧浮宮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始建於1204年,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盧浮宮佔地面積(含草坪)約為45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整體建築呈「U」形,分為新、老兩部分。
老的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於拿破崙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美籍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
3、俄羅斯博物館(大型藝術與文化宮殿)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又名冬宮博物館,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涅瓦河畔。冬宮由著名的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洛克式建築的傑出典範。
4、紐約博物館(西半球最大的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也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城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5號大道上的82號大街,與著名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遙遙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