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是什麼魚
美國紅魚,Sciaenops ocellatus (Linnaeus, 1766),又稱眼斑擬石首魚、紅擬石首魚、紅鼓魚、黑斑紅鱸、斑點尾鱸等,屬鱸形目,石首魚科,擬石首魚屬。體呈紡綞形,外形與國產大黃魚相近,成魚腹部以上體色微紅,幼魚尾柄基部上方有1-4個圓形黑斑,尾鰭邊緣呈藍色。
美國紅魚為美國大美國紅魚西洋沿岸及墨西哥灣之重要魚種,屬廣溫廣鹽溯河性魚類,外型與大黃魚、黃姑魚、白姑魚較為近似,不同之處是其體色微紅,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斑點。此魚肉質鮮美,在美國已成為重要的養殖種類。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於1991年7月從美國得克薩斯州引進紅魚仔魚,並於1995年成功培育出我國第一代紅魚幼魚。
Ⅱ 這是什麼魚(有圖)
鮐魚(Pneumatophorus japonicus),鱸形目,鯖科,鮐屬。又名:青花魚、油胴魚、鯖魚、花池魚、花巴、花鯷、青占、花鯡、巴浪、鮐鮁魚。體粗壯,呈紡錘形,尾柄結實;尾鰭基部每側有縱隆起嵴兩個。頭大,前端尖細,呈圓錐形。眼大,位高,有發達的脂眼瞼。上下頜等長;牙細小,上下頜齒各一行。側線明顯。背鰭兩個。體背呈青藍色。有不規則深藍色橫紋或斑紋。斑紋延伸到側線下方。為海洋洄遊性上層魚類,游泳力強,速度大。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中國、朝鮮、日本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北可達鄂霍次克海。可分為兩個地方種群:一在日本海,一在黃海和東海。為北太平洋西部主要經濟魚類之一。
Ⅲ 俄羅斯遠東狩獵大概多少錢
成都四季休閑戶外運動俱樂部有俄羅斯的狩獵行程。他們俱樂部是分成的兩個標准:標准行程25000元,高端行程55000.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在網上搜一下他們的俱樂部,看看準確的行程。
Ⅳ 誰知道這是什麼魚嗎
這是花骨魚。
學名:花䱻( 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鯉形目,鯉科,鮈亞科,䱻屬,俗稱大鼓眼、麻鯉、麻沙根,分布較廣,是常見的中小型經濟魚類。體背部青灰色,稍帶褐色,腹部白色,背部和體側具許多大小不等的黑褐色小斑點,生活在水的中下層,為肉食性魚類,其食物有水生昆蟲成蟲及幼蟲、螺、蜆以及小魚等。
黑龍江名貴魚類。
Ⅳ 俄羅斯沙皇時期一條魚值多少錢
沒錯,它就是「皇帝才能吃的魚」的意思。
這鰉魚原產於黑龍江,說起來,在它身上還有許多故事呢。
可惜,沙俄的一次行動,讓清朝皇帝再也吃不到黑龍江的鰉魚了!
1.「淡水魚王」
鰉魚之所以被稱為「淡水魚王」,是因為它個頭大。
一般的鰉魚,體重可以在50-100公斤,身長在4米左右。
歷史上,曾經還有捕捉到1000公斤大鰉魚的記錄。
因為它是大型的肉食性魚類,身形大,力量強,堪稱是「陸上的鯊魚」!
可是,如果你要想嘗一嘗這鰉魚的味道,那估計是不可能了。
因為在古代,這魚可是只有皇帝才能吃的哦!
2.與鰉魚有關的皇帝
據說康熙皇帝,有一次外出打獵,在河邊見到一些漁民捕撈到一條特別的魚。
這魚,體型碩大,魚嘴又尖又長,有點像鯊魚嘴。
可這內陸又不可能有鯊魚!
康熙皇帝叫來隨行的官員,沒有一個認識的。
官嘛!
都有一項特殊技能:溜須拍馬。
群臣中有好事者說:既然這魚是皇帝陛下首先發現的,就叫「皇魚」吧!
(漁民直接被無視了~~~)
康熙皇帝一高興,還真允了,只不過加了魚字旁,為「鰉魚」。
還高興地寫了首詩!
(也不知道,那位官員後來陞官了沒……)
3.百姓吃不到
自從鰉魚成為清朝宮廷御膳房的一道美食之後,老百姓就再也吃不到了。
為了讓皇帝能吃到這鰉魚,清廷專門制定了「鰉魚貢」制度。
規定:漁民一旦捕捉到鰉魚,都要上繳到專門的衙門和官員那裡。
而且還有登記造冊,如果自己偷偷吃魚,直接砍頭!
捕到的鰉魚運到京城,也是大費周折。
先在特別的池子里養著,然後用特質的小木車,由專門的護送人員押送到京城。
出發之前,還要沐浴凈身三天……
這都是為了皇帝和達官貴人們的口腹之慾!
可惜,這一切都被沙俄給破壞了!
4.鰉魚不再
光緒二十年,也就是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京城。
這八國中,沙皇俄國比較特殊。
因為它不僅和其他列強組成聯軍,進軍京城。
居然還組織了13.5萬的軍隊,全面佔領了東北!
這過程就不詳細寫了,總之是一系列的窩囊和不平等條約。
最後,是日本看不慣,從中作梗,東北三省才沒被沙俄直接佔掉了。
當然,經沙俄這么一鬧,東北算是被洗劫了一遍。
這進貢鰉魚的事情,也就在這個時候被徹底停掉了!
Ⅵ 這是一條什麼魚
這是銀魚,地方名面條魚、面魚,俗稱面丈魚、炮仗魚、帥魚、面條魚、冰魚、玻璃魚等,隸屬於鮭形目、銀魚科。
銀魚科(Salangidae)銀魚屬(Salanx)多種半透明魚類的統稱。見於東亞鹹水和淡水中,在中國被譽為美味。體細長,似鮭,無鱗或具細鱗,很少長於15公分(6英寸)。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魚。
銀魚是可以生活於近海的淡水魚,具有海洋至江河洄遊的習性。生存分布於東亞鹹水和淡水中,以我國種類最多,共6屬17種。其中適宜於我國水庫和湖泊。中國是世界銀魚(銀魚科Salangidae的簡稱)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區,在中國東部近海(包括長江流域)和各大水系的河口共分布有世界17種銀魚中的15種,其中特有種6種,例如鄱陽湖鄱陽縣境內珠湖部分的珠湖小銀魚,是已知銀魚品種中個體最小的品種,但營養質含量比遠比大銀魚要高。我國的太湖、西湖、馬湖是三大銀魚盛產湖。少數種類分布到朝鮮、日本及俄羅斯遠東庫頁島地區。
銀魚雖然個體小,但整個魚體均能食用,肉細鮮美,清香爽口,營養豐富。早在明代時太湖銀魚、松江鱸魚、黃河鯉魚、長江鰣魚,並稱中國四大名魚。
銀魚可分為小銀魚和大銀魚,其中大銀魚可長到長約七至十厘米,很少長於15公分(6英寸)。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魚。銀魚因體長略圓,細嫩透明,色澤如銀而得名。其產於長江口,以瓦埠湖銀魚為代表。
在池塘中多生活於中下層,除缺氧外,極少發現在上層活動,如池周、池底有水草,往往鑽入其中。仔幼魚有較強的趨光性,夜晚用燈光能將其誘集成群,因此可用此法來檢查其生長和攝食情況,成魚無此特性。
中國的銀魚天然資源卻因圍湖造田、過度捕撈、環境污染和生境破碎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持續衰退,各種銀魚的天然資源都不同程度地下降,物種分布范圍顯著縮小,個別物種漸危。
銀魚作為一種整體性食物應用(即內臟、頭、翅均不去掉,整體食用)可食部100克含:水分89克,蛋白質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灰分1.0克;鈣258毫克,磷102毫克,鐵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黃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
曬干後的銀魚叫燕干。每百克燕干含蛋白質72·1克,脂肪13克,熱量1709·4千焦,鈣761毫克,磷1000多毫克。
中醫認為,銀魚味甘、性平,歸脾、胃經;有潤肺止咳、善補脾胃、宜肺、利水的功效;可治脾胃虛弱、肺虛咳嗽、虛勞諸疾。尤其適合體質虛弱,營養不足,消化不良者宜食。其在《日用本草》、姚可成《食物本草》、《醫林纂要》等書籍中均有所體現,具有「養胃陰,和經脈」的功效。
據現代營養學分析,銀魚營養豐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點。並認為銀魚不去鰭、骨,屬「整體性食物」,營養完全,利於人體增進免疫功能和長壽。銀魚尤適宜體質虛弱、營養不足、消化不良者、高脂血症患者、脾胃虛弱者、有肺虛咳嗽、虛勞等症者食用。銀魚是極富鈣質、高蛋白、低脂肪食的魚類,基本沒有大魚刺,適宜小孩食用。另外,銀魚屬一種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對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銀魚加蕨菜有減肥、補虛、健胃功效。
推薦做法
銀魚炒雞蛋
將銀魚洗凈;雞蛋打散後拌入味精、紹酒、精鹽和銀魚;取一盤子,淋上熟色拉油,倒入2中的雞蛋和銀魚,加蓋高火4分鍾,中途翻拌一次即可。
食用禁忌:
銀魚加甘草對身體不利。
Ⅶ 請問這個是什麼魚
如圖 , 應為
鯉科 Cyprinidae 【魚骨】屬 Hemibarbus 魚類
下圖為 花【魚骨】 Hemibarbus maculatus (斑點【魚骨】、花鮕、花鯝魚)
俗稱 竹篙嘴、麻漢、沙古蘆子、花勾、季骨郎、麻鯉、吉花魚、雞蝦
子魚,是鯔魚的別名,鯔魚肉質厚,味鮮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達22%,無細骨,魚肉香醇而不膩,而其魚卵可製做魚子醬,更是馳名中外的珍饈美味。 鯔魚富含蛋白質、脂肪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E、鈣、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特別是冬至前的鯔魚,魚體最為豐滿,腹背皆腴,特別肥美,常被作為賓館酒樓的海鮮佳餚。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適宜體質虛弱,營養不良,脾胃氣虛,不思飲食、小兒疳積、貧血等病症人群食用。
Ⅷ 這是什麼魚呀
鯔科 Mugilidae 鯔屬 Mugil 海生魚類
下圖為 蘇伊鯔Mugil soiuy ,俗稱 赤眼梭、梭、紅眼魚、赤眼鯔、蛇頭鯔、肉棍子
分布於亞洲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半島、中國海域,體長可達80厘米,棲息在沿岸海域、河口,可做為食用魚及養殖魚。
Ⅸ 這是條魚叫 什麼魚
鯉科Cyprinidae 原鮊屬Cultrichthys 魚類
下圖為 紅鰭原鮊 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俗稱 曲腰魚、翹嘴巴、白魚、短尾鮊,黃掌皮,黃尾鰺,紅梢子,巴刀
分布於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半島、越南、中國、蒙古、台灣等,常見於江河湖泊幹流。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華北。
Ⅹ 這個叫什麼魚在市場買的
如圖 , 鰺科魚類 具體哪種不知
鰺科 Carangidae 副葉鰺屬 Alepes 魚類
可能是 吉打副葉鰺 Alepes djedaba ,俗稱 甘仔魚
分布廣泛的魚類,從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礁區與近海沿岸都可見其蹤跡,常聚集成群游動,以蝦子、水蚤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