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羅斯與中國國界何時劃分的。如何劃分的。
1900年前後,在1860——1900 這幾十年中,沙俄侵蝕我國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1900年北京條約是最後一次領土劃分。俄羅斯有83個民族,其中大部分是俄羅斯族。俄羅斯的人大部分都是土著居民。原創,求採納
⑵ 我國與俄羅斯的國界線是怎樣劃分出來的
我國與俄羅斯的國界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西段的協定確定的。
締約雙方同意,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國界西段邊界線走向如下:
中俄國界西段第一界點是中俄蒙國界西端交界點。該界點在阿爾泰山脈(原蘇聯地圖為南阿爾泰山嶺)的奎屯山山頂4104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塔萬博格多烏拉4082.0米高地)上。
位於中國境內3608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3608.0米高地)北偏東北約4.8公里,俄羅斯境內3513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3511.5米高地)西偏西南約9.4公里。
從第一界點起,中俄國界西段邊界線沿阿爾泰山脈(原蘇聯地圖為南阿爾泰山嶺)的分水嶺大體向西行,經過3129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3131.1米高地)、3452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卡那斯山3440.7米高地),至第二界點。
該界點在上述山脈的分水嶺上,位於中國境內卡拉迪爾3318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3318.0米高地)北偏西北約4.4公里,中國境內2956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2993.0米高地)東北約9.6公里,俄羅斯境內2534米高地(原蘇聯地圖為2547.0米高地)以南約10.2公里。
(2)中國俄羅斯什麼時候劃定邊界的擴展閱讀:
為了實地確定本補充協定第一條所述中俄國界線,締約雙方決定根據對等的原則成立聯合勘界委員會並責成該委員會實施勘界工作。
確定界河主航道中心線、河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的確切位置,根據本補充協定第三條確定國界河流中島嶼的歸屬,豎立界標,起草勘界文件,繪制詳細的勘界地圖,以及解決與完成上述任務有關的各項具體問題。
締約雙方同意,本補充協定第一條所述中俄國界線,通航河流沿主航道中心線行,非通航河流沿河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行。主航道和作為國界線的主航道中心線、河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的確切位置和據此劃分河流的島嶼歸屬,待中俄勘界時具體確定。
確定主航道的主要根據是航道水深,並結合航道寬度和曲度半徑加以綜合考慮。主航道中心線是標示主航道的兩條相應的等深線之間的水面中心線。
⑶ 歷史上中國和俄羅斯簽訂的第一個邊境條約是
1689年,中俄兩國在尼布楚進行談判,雙方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條約簽訂後,中俄東段邊境地區相對穩定,兩國人民和平往來,貿易得到很大的發展。它是一個平等條約。
⑷ 歷史上中國與俄羅斯第一個邊界條約叫什麼條約
歷史上中國與俄羅斯第一個邊界條約叫《尼布楚條約》。
中俄兩國締結的第一個條約。正式名稱是中俄《尼布楚議界條約》。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1689年9月7日)由清政府全權使臣索額圖和沙俄全權使臣戈洛文簽訂於尼布(今蘇聯涅爾琴斯克)。中俄尼布楚條約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它遏止了俄國向東方的侵略擴張。現在,中方一般給予《尼布楚條約》正面評論,認為該條約是兩個主權國家的正常邊界條約,是平等條約,維護了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在歷史上有顯著貢獻。而俄方一般則不這樣認為,他們通常認為這個條約不利於俄國,對俄國而言是不平等條約,後來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才是真正的平等條約。
⑸ 中國和俄羅斯邊界分清了嗎
民間普遍罵JIANG不是沒道理的,歷史早晚會被揭露。
⑹ 2008年10月14日中國與俄羅斯兩國在邊界劃分問題上的一個重大文件是()
根據2004年10月14日簽署的《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半個黑瞎子島歸還中國。
⑺ 中國與俄羅斯關於 邊界的問題
2004年7月21日,中俄外長在釣魚台國賓館簽署了中俄關於國界線東段的補充敘述議定書及其附圖。楊潔篪外長就此表示,這標志著中俄長達4300公里的邊界全線勘定,其中的標志性事件將是,黑龍江上的銀龍島和半個黑瞎子島的回歸。 目前官方對於中俄邊境現狀是持默認態度的,不是有些人想像的那樣要把俄羅斯遠東地區收回,原因主要有兩個:1,即使中國想收回遠東地區,也收不回來,因為這對於俄羅斯來說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如果中國被拒絕,那對中國的國際地位是毀滅性打擊,這對於藏南,南海問題的解決是非常不利的,2,從當前國際格局來說,中俄是戰略夥伴關系,如果中國向俄羅斯提出收回俄羅斯遠東地區,這對於中俄關系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中俄關系在不好的話,那對於中國的地緣政治是非常嚴峻,中國將面對美國的圓形包圍圈
2005年6月中國和俄羅斯2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准書,這標志著兩國徹底解決了所有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根據補充協定,中俄最後一部分有爭議的邊界土地,包括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界處的黑瞎子島和靠近內蒙古滿洲里的阿巴該圖洲渚在內近375平方公里,雙方將各得約一半。
這次和平解決是兩國經過40多年談判,雙方最終都做出讓步後取得的外交成果。這使中俄長達4300多公里的共同邊界有望成為兩國人民和平、友好、合作、發展的紐帶。
補充協定是去年10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兩國在多年談判基礎上簽署的,已得到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俄羅斯杜馬全體會議和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全體會議批准。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日互換了該補充協定的批准書。
普京已簽署有關批准該補充協定的聯邦法律。他表示,要解決俄中邊界問題,達成符合俄羅斯聯邦利益、可接受的解決方案,須做出某種「妥協」。
5月2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對俄羅斯國家杜馬高票批准該協定表示歡迎。他說:「我們共同的目標就是通過雙方的努力使中俄邊界真正成為一條和平的邊界、合作的邊界、友好的邊界。」
俄羅斯前總理普里馬科夫認為,這次和平解決是一個偉大成就,它將兩國間曾經發生過的和有可能發生的所有領土爭端與不和徹底變為歷史。
俄羅斯《外交官》雜志社社長塔夫羅夫斯基對新華社記者說:「俄中邊界問題的和平解決,為其他國家在互惠互利基礎上和平解決領土糾紛樹立了典範。」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盛世良表示,劃定這樣一個兩國都滿意的邊界,既尊重歷史,又照顧了現實。「對中國來說,這具有劃時代意義。在舊中國,中國從來都是丟失領土,從來沒有依法要回來一小塊領土,這是第一次。」他說。
中俄邊界東段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地處交通要沖,最終歸屬明確後,更有利於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而邊界居民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黑龍江撫遠縣環保工作者吳智夫的家與黑瞎子島隔江相望。他說:「不少撫遠人和對岸的俄羅斯人有商業合作,有的甚至成了朋友。現在邊界問題解決了,我們心裡更踏實了。」
黑龍江省發改委官員說,該省正打算對黑瞎子島的開發進行整體規劃,並將建設邊境地區的口岸、貨場等基礎設施。(完)
⑻ 中國與俄羅斯的第一個邊界條約叫什麼條約
尼布楚條約
尼布楚條約之前中國曾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為廣闊的國家,之後這一地位就無償地贈送給俄羅斯了。 尼布楚條約是在戰勝的情況下出讓土地的,戰勝尚且賣國,沒有戰勝乃至失敗後自然就更加有理由賣國。此後的滿清統治者一再割地求榮,其實都是他們的康熙祖宗給立的榜樣,而滿清後的中國也大體如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我們作為戰勝國繼續面臨被瓜分的厄運,二次大戰後曾經的藩屬國琉球被棄之不顧從而讓他再度回歸到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中印戰爭打得很漂亮可我們主動撤回從而讓印度再次佔領了藏南達旺,而最近的中俄邊界條約對尼布楚精神的回歸同樣令我們瞠目結舌,南海疏於管理致使沿海各國瘋狂瓜分恐怕最終也將淪落入尼布楚的巢穴。
⑼ 中國和俄羅斯歷史上有哪些邊界條約
歷史上有關中俄邊界問題的一些條約簡介
○王成亮
一、《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Нрчинскийдогов∏р)
俄文全稱Нрчинскиймрныйдогов∏рмждуРоссийиКитемогранцахиусл∏вияхторг∏вли,直譯為《俄中關於邊界和通商條件的尼布楚和約》。1689年9月7日(清康熙28年)俄中雙方議定於尼布楚(今涅爾琴
)。這是中俄兩國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該條約規定了斯克Нрчинск
在中俄東段邊境以黑龍江上游的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和外興安嶺為兩國國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里江以東的廣大地區均為中國領土。
二、《中俄布連斯奇條約》(Бурнскийтрактт)
俄文全稱БурнскийтракттобопределниигранцмждуРоссейиКитем,直譯為《確定俄中國界的布連斯奇條約》。1727年9月1日(清雍正5年)議定於波爾河邊。該條約規定了中俄中段邊界,這段邊界目前大部分成為俄蒙邊界。
三、《中俄璦琿條約》(Айг√нскийр√сско2китйскийдогов∏р)
俄文全稱Айг√нскийдогов∏роперех∏декРоссилевобержьяАм√раиор√сско2китйскойторг∏влевПриам√рье,直譯為《關於阿穆爾河左岸地區劃規俄國及阿穆爾河沿岸地區俄中貿易的璦琿條約》。1858年5月28日(清咸豐8年)議定於璦琿(今黑龍江省愛輝縣)。條約規定:黑龍江左岸,由額爾古納河至松花江河口作為俄羅斯國所屬之地;右岸順江流至烏蘇里江,作為大清國所屬之地;由烏蘇里江至海岸所有之地作為兩國共管之地。這樣就將黑龍江以北原屬我國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了沙俄;烏蘇里江以東至海岸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土地改為「中俄共管」。條約還規定在璦琿對岸的一小塊地區(江東六十四屯)仍保留中國方面的
○РУССКИЙЯЗЫК/2005.461
重磅推薦:網路閱讀APP,免費看書神器!
1/3
●知識之窗π
永久居住權和管轄權。但是在1900年,沙皇俄國趁八國聯軍侵華之際,將「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居民驅殺殆盡,不許我國按條約行使在此地區的居住權和管轄權。
四、《中俄天津條約》
俄文全稱ТяньцзньскийтракттмждуРоссейиКитемобусл∏ви2яхполитческихвзаимоотношний,又稱ТракттмждуРоссейиКитем
),直譯為обопределниивзамныхотношний(Тяньцзнь《俄中關於政治
相互關系條件的天津條約》,又稱《俄中關於確定相互關系的條約(天津)》。1858年6月13日(清咸豐8年)議定於天津。主要內容:(1)俄國在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台灣、瓊州等七處口岸通商。(2)俄國在中國各通商口岸設立領事並派兵船在這些口岸停泊。(3)俄國東正教傳教士入內地自由傳教。(4)日後中國若給予其他國家以通商等特權,俄國一律享受。
五、《中俄北京條約》
俄文全稱Пекнскийдополнтельныйдогов∏робопределниир√сско2китйскихгранц,пордкедипломатческихсношнийиоторг∏влевКу2
),льдж,又稱Дополнтельныйдогов∏рмждуРоссейиКитем(Пекн
直譯為《關於確定俄中邊界、外交往來程序和伊犁地區貿易的北京續增條約》,又稱《中俄續增條約(北京)》,即《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11月14日(清咸豐10年)議定於北京。該條約規定在兩江地段中俄以江為界,黑龍江北岸和烏蘇里江東岸的土地屬俄國,黑龍江南岸和烏蘇里江西岸的土地屬中國。這就進一步把《中俄璦琿條約》中規定的所謂「兩國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強行劃歸俄國。
六、《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俄文全稱Чугучкскийпроток∏лоразмежевниир√сско2китйскойгранцы,直譯為《劃分俄中邊界的塔城議定書》。1864年10月7日(清同治3年)議定於塔爾巴哈台。議定了自沙賓達巴哈至蔥嶺間兩國的國界。通過《中俄北京條約》的一些後續條款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沙皇俄國又割占我國西部4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七、《中俄伊犁條約》
⑽ 中俄邊境最後是在什麼時候確定的
中俄邊境劃界內幕 四十年談判穩固千里疆界 2007年10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中國。中國外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分別代表各自政府簽署了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兩國元首當日正式宣布,中俄長達4300多公里的邊界線走向已全部確定。此事引人注目。中俄雙方就邊界上的黑瞎子島和阿巴該圖洲渚地段邊界線走向達成的這項正式協定,標志著歐亞大陸上最大的兩個國家經過40多年的不懈努力,終於確定了全部的邊界走向。國際上很多主流媒體都對此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中俄關系史上具有重要而深遠意義的一件大事,顯示出兩個大國加強睦鄰友好、維護邊境安寧的堅定信念和決心,消除了兩國加速發展戰略協作夥伴關系的一個隱患。
中國同俄羅斯有著漫長的邊界線。在蘇聯時期,中蘇邊界就分為東、西兩段,當中隔著蒙古國。中蘇東段邊界線長約4300公里,西段邊界線長約3300公里,加起來有7600多公里長。
1991年蘇聯解體,先前的中蘇東段邊界原封不動地變成了中俄東段邊界,而原中蘇西段邊界中則只留下了50多公里的中俄邊界,其餘變成了中國和哈薩克、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中國和塔吉克的邊界線。
從地理上看,中俄東段邊界線主要以河流為界,大體上由額爾古納河、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構成。此次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涉及的黑瞎子島和阿巴該圖洲渚,前者為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夾角之間的一個小三角洲,處在中國的東北角;後者位於額爾古納河上游,距離滿洲里20多公里。
至於中俄西段邊界線,則是由阿爾泰山脈的一小段構成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同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政府共進行了三次多輪邊界談判,歷時40多年。
第一次談判開始於1964年2月,持續了約半年時間。第二次談判在1969年10月至1978年6月之間進行。第三次從1987年2月開始直到現在。
前兩次談判,在當時的具體歷史條件下,雙方沒有達成協議。在1987年開始的這次談判中,中蘇雙方首先統一了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同意以有關目前中蘇邊界的條約為基礎,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准則,本著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精神,公正合理地解決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1991年,中蘇國界東段協定簽署,除黑瞎子島和阿巴該圖洲渚兩塊地區,其餘約4200公里的邊界線走向已經確定。在這個協定中,中方在基本實現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方一側島嶼(包括珍寶島)劃歸己方的同時,還保留了經黑瞎子島外側在兩江水域的航行權,以及經圖們江口的出海權。一些西方媒體的分析認為,中俄如何處理這兩個剩餘地區的邊界事務,與這兩個大國的關系走向密切相關。
在西段邊界問題上,蘇聯解體後,俄、哈、吉、塔四國政府組成聯合代表團繼續同中國進行談判。
1994年,中俄簽署中俄國界西段協定,確定了54公里的中俄西段邊界線走向。
也就是說,在10年之前,中俄雙方達成一致的邊界線長度已經佔了中俄邊界線全長的98%,而且這98%的中俄邊界線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勘界工作,在實地樹立了界碑。
按照法律程序,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將在中俄兩國立法機構批准後正式生效。生效後再由兩國商定何時勘界。
這樣,該補充協定和1991年簽署的中蘇國界東段協定、1994年簽署的中俄國界西段協定一起,從法律上明確了中俄兩國長達4300多公里的邊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