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有什麼分別..!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即使在蘇聯時期也是兩個不同的加盟共和國。
1、國家位置不同:
俄羅斯聯邦,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是中國北部的鄰國,與黑龍江、內蒙古、新疆接壤。其北臨北冰洋,東臨北太平洋,地跨歐亞兩洲。
白俄羅斯位於歐洲東部平原,是一個內陸國家,它的國土面積遠小於俄羅斯,一共有6個州。西部格羅德諾州與歐盟國家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接壤,東部莫吉廖夫州和俄羅斯為鄰。
2、國土疆域不同: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白俄羅斯共和國國土面積達207,600平方公里,人口達950萬(2017年)
3、人口總數不同:
俄羅斯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白俄羅斯人口達950萬大部分居住在首都明斯克等大城市附近,將近80%人口為白俄羅斯人,主要少數民族依次是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
4、語言不同
白俄羅斯有自己的語言——白俄羅斯語。白俄羅斯語和俄語有很多相似,但是更接近烏克蘭語和波蘭語,但是在白俄羅斯人們很少說白俄語,因為俄語也是白俄的官方語言。
俄羅斯人的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大部分人信東正教。除俄羅斯本土外,在其周邊許多國家也有俄羅斯人,在中國就有一萬多人,是少數民族之一;另有一百多萬人分布在歐美等地。
(1)白俄羅斯的資源是什麼擴展閱讀
蘇聯解體後,1991年12月27日,中俄兩國在莫斯科簽署《會談紀要》,確認俄繼承蘇聯與中國的外交關系。
中俄1996年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系,2001年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11年建立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榮、世代友好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2014年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進入新階段。
兩國高層交往頻繁,形成了元首年度互訪的慣例,建立了總理定期會晤、議會合作委員會以及能源、投資、人文、經貿、地方、執法安全、戰略安全等各級別交往與合作機制。
『貳』 獨聯體國家的礦產資源
(一)礦產資源優勢
獨聯體國家地域遼闊,地質構造復雜多樣,地質歷史漫長曲折,這就為形成品種齊全、豐富多樣的礦產資源創造了有利條件。在獨聯體范圍內,發育有東歐和西西伯利亞兩個古老地台,烏拉爾-蒙古褶皺帶、地中海褶皺帶和太平洋褶皺帶3個不同時代的褶皺帶。大體上說,俄羅斯歐洲部分、白俄羅斯、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屬東歐地台; 中亞五國大部屬烏拉爾-蒙古褶皺帶; 西亞的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土庫曼和塔吉克中、南帕米爾一帶,屬地中海褶皺帶。在俄羅斯亞洲大部分,自西向東則有烏拉爾-蒙古褶皺帶、西西伯利亞地台和太平洋褶皺帶。上述各個構造單元的基本特點和界線范圍,可參閱第二章。
本書將獨聯體國家的礦產資源情況,按國家作了系統介紹。內容涉及所擁有的礦產的種類、儲量和資源量(數量、質量)、地理分布、勘探和開發程度、礦產工業結構、礦產品產量、消費量和貿易情況。表1-2和表1-3分別列出獨聯體國家一些主要礦產的儲量和產量及其世界排名情況,從中可以大體上看出獨聯體國家礦產資源的優勢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表1-2 獨聯體國家主要礦產儲量及世界排名(1)
續表
註:(1)儲量單位未註明者,均為萬噸,括弧內數字為世界排名;(2)系本國公布的儲量數字,一般都高於或明顯高於西方國家統計的相關數字,列出僅供參考。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 .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表1-3 獨聯體國家主要礦產產量及世界排名(1)
註:(1)產量單位未註明者,均為萬噸,括弧內數字為世界排名。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歸納起來,獨聯體國家礦產資源的優勢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能源礦產儲量大,產量高,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獨聯體國家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和鈾資源,尤其是天然氣和鈾,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占相當高的比例(表1-4)。
表1-4 獨聯體國家能源礦產儲量和產量及佔世界的比例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BritishPetroleum Company,2009。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生產國,天然氣儲量和產量雄踞世界第一位,石油儲量在世界上占第七位,產量居沙烏地阿拉伯之後列第二位。
在獨聯體國家中,除了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和土庫曼也是重要的油氣生產國。哈薩克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都接近世界第十位。土庫曼天然氣產量佔世界第十二位。烏茲別克天然氣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也能排到第十五位左右。
就煤炭而言,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都是資源和生產大國。俄羅斯煤炭證實儲量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產量居第五位(列中、美、澳、印之後)。烏克蘭和哈薩克的煤炭儲量分別居世界第六和第八位,產量位列第十位左右。
哈薩克是世界上僅次於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產鈾國,俄羅斯占第四位,烏茲別克和烏克蘭分別占第七和第九位。
2.鐵及鐵合金礦產資源豐富,產量高
獨聯體國家鐵、錳、鉻、鎳、鈷、釩等金屬礦產儲量大,產量高,在世界上占的比例較高,有的相當高(表1-5)。
表1-5 獨聯體國家鐵及鐵合金礦產儲量和產量及佔世界的比例
續表
註:(1)據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8),2006年世界商品級鉻鐵礦礦石(Cr2 O345%)儲量為8.1億噸,其中哈薩克2.9億噸,佔35.8%,居世界首位。《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9)稱,哈薩克商品級鉻鐵礦礦石(Cr2 O345%)儲量據公司報道資料下調為610萬噸; 印度政府公布的鉻鐵礦礦石儲量下調為2100萬噸(2006年為2500萬噸);南非的儲量和儲量基礎作了重新計算,以便與哈薩克和印度一致,結果從2006年的1.6億噸下調為7700萬噸。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烏克蘭、俄羅斯和哈薩克擁有大量鐵礦資源,礦石儲量分別佔世界第一、第二和第六位。烏克蘭是錳礦儲量較多的國家,俄羅斯、哈薩克和喬治亞也擁有數量可觀的錳礦石。哈薩克是世界鉻鐵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俄羅斯的鉻鐵礦儲量也不少,能排在世界前十名左右。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位的產鎳大國。其實在獨聯體中,除了俄羅斯,哈薩克也擁有大量鎳資源,只是勘探和開發程度差,產量很低。獨聯體在鉬礦資源上也有相當的優勢,俄羅斯和亞美尼亞的鉬產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哈薩克、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也都年產數百噸鉬。俄羅斯是世界上第一釩資源大國和生產國; 哈薩克釩資源也很豐富,是繼南非、俄羅斯、中國之後的第四大產釩國。
3.銅、鉛、鋅、銻等有色金屬礦產也有一定優勢
俄羅斯和中亞國家銻資源十分豐富(表1-6),按儲量俄羅斯佔世界第三位,塔吉克居第五位,吉爾吉斯斯坦也擁有可觀的銻儲量。烏茲別克境內有兩條汞礦帶,礦點很多,但地質調查和勘探程度極低。塔吉克和俄羅斯的銻產量都不算高,整個獨聯體國家的銻產量才佔世界產量的3.3%。
表1-6 獨聯體國家有色金屬礦產儲量和產量及佔世界的比例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獨聯體國家中的主要產銅國是俄羅斯,其次有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在西方國家的鉛鋅儲量排行榜上,獨聯體國家只有哈薩克榜上有名,其實按照本國的統計資料,俄羅斯和塔吉克的鉛鋅儲量也相當可觀。獨聯體國家鉛鋅產量佔世界比例不大(鉛2.2%,鋅4.8%),表明鉛鋅資源開發程度不高。
中亞地區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都富有鎢、錫資源,其中尤以哈薩克鎢礦資源更為豐富。俄羅斯鎢礦資源在世界上佔有比較突出的地位,它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產鎢國。
4.貴金屬礦產資源具有明顯優勢,稀土和稀散金屬也佔有一定地位
金、銀和鉑族金屬是獨聯體國家的優勢礦產(表1-7)。俄羅斯和烏茲別克是世界上主要的黃金資源和生產大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黃金產量也比較高。哈薩克、俄羅斯和烏茲別克也是世界上銀的主要生產國。俄羅斯鉑族金屬產量僅次於南非,佔世界總產量的1/4以上。
表1-7 獨聯體國家貴金屬礦產儲量和產量及佔世界的比例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值得指出的是,獨聯體國家的稀土金屬和某些稀有分散元素,其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也佔一定地位。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統計資料,獨聯體國家稀土儲量為1900萬噸,儲量基礎為2100萬噸,儲量佔世界總儲量(8800萬噸)的21.6%。鋰、鈹、鈮、鉭等稀有金屬,錸、鍺、鎘、鉍等分散元素,有的獨聯體國家資源條件較好,產量也有相當規模,哈薩克是這方面的突出代表。
5.某些非金屬礦產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獨聯體國家非金屬礦產資源普遍比較豐富,其中金剛石、鉀鹽、石棉、菱鎂礦、硼、硫等礦產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表1-8)。
表1-8 獨聯體國家重要非金屬礦產儲量和產量及佔世界的比例
註:(1)該數字為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數字,明顯偏低。
資料來源: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俄羅斯金剛石和菱鎂礦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占舉足輕重的地位。金剛石儲量居世界第五位,2006年天然初級金剛石產量為3860萬克拉,居世界第一位; 菱鎂礦儲量和產量分別位列世界第一和第三。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是世界鉀鹽資源大國,各佔世界鉀鹽儲量和產量的第二、三名。烏克蘭鉀鹽儲量也不少,佔世界第九位,但產量不高,年產十幾萬噸氧化鉀。
俄羅斯和哈薩克石棉儲量巨大,分別佔世界第一、第二位,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
獨聯體國家在世界硼、硫產量中所佔比例比較高,在10%以上,其中俄羅斯是世界硼的主產國,產量佔世界第四位; 俄羅斯和哈薩克是主要產硫國,烏茲別克年產50多萬噸硫。
其他一些非金屬礦產資源,獨聯體國家也具有巨大開發潛力。如哈薩克和俄羅斯擁有大量重晶石資源,土庫曼、亞塞拜然、俄羅斯、烏克蘭地下鹵水中蘊含的大量碘、溴資源,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亞塞拜然地下和鹽湖中蘊藏有豐富的岩鹽和鉀鹽資源,但地質調查、勘探和開發利用程度普遍很低,發展前景可觀。
(二)礦產資源方面面臨的共同性問題
前面我們從總體上著眼,扼要介紹了獨聯體的礦產資源優勢,至於每個國家在礦產資源方面的優勢和弱項、不足和問題,在以後各章中都有詳細論述,這里只分析一下獨聯體國家面臨的一些共同性的問題。
在礦產勘探、利用和保護方面,獨聯體國家至少有兩個問題。
1.多年來經費缺乏,普查勘探工作量嚴重不足,礦產新增儲量不能補償開采量,使礦山企業難以為繼
烏克蘭地質勘探研究所所長С.В.戈紹夫斯基在談到烏克蘭礦物原料基地時指出:「目前,烏克蘭礦物原料基地再生產的速度和規模不能滿足國家需要。由於缺乏資金,地質勘探工作量壓縮了2/3~3/4。從1994年起,大部分重要礦產探明儲量的增長量不能補償開采量。以往的政策在今天已經對經濟效益產生了負面影響。對地勘工作現狀的分析和預測評估表明,在不久的將來,形勢將會更加復雜化。如果現在還不採取果斷措施,本國部分礦產的緊缺還要加劇。除了烏克蘭傳統上進口的某些有色和稀有金屬、焦煤、磁鐵礦礦石、螢石以外,現在可能還需要進口早先烏克蘭還出口的原料,如自然硫、優質熔劑等。地質勘探工作嚴重萎縮,甚至不能維持地下資源中注銷儲量的簡單再生產,更何況還有相當一部分早先探明的儲量必須注銷,因為那是在以前那種經濟條件下計算出來的,現在每個采礦企業都要自負盈虧」(С.В.Гошовский,2007)。
這段話是兩年多以前對烏克蘭礦產資源形勢的真實寫照,但對其他獨聯體國家也有代表性。這段話聽起來有點危言聳聽,但比起俄羅斯同行談論新增儲量嚴重滯後時的語氣來,還算溫和多了。俄羅斯最近幾年石油和銅礦的新增儲量開始超過開采量,緩解了工業儲量嚴重不足的矛盾,但其他礦產依然存在上述問題。
烏茲別克油氣、金、銅等重要礦產後備原料基地不足,增長乏力。以油氣為例,該國石油開采量1998年達到創紀錄的820萬噸以後連年下降,據預測,2011年後才有可能出現轉機。與此同時,該國石油消費量猛增,它已成為石油進口國,今後供需缺口還會擴大。天然氣開采量最近幾年徘徊不前,預計2010年降至谷底。新增儲量落後於儲量消耗,是油氣生產陷入低迷狀態的重要原因之一。
造成獨聯體國家上述問題和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伴隨獨立接踵而來的經濟社會危機給地質勘探工作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人才流失,經費銳減甚至中斷(政府撥款既少又沒有保障,地下資源用戶的投資由於政策沒有理順而遲遲沒有著落),礦產預測、普查和評價工作量大大減少(作為例子,可參閱後文塔吉克部分),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探明儲量增長量不能補償開采量的狀況,而且愈來愈普遍,愈來愈嚴重。90年代晚期,各國經濟陸續進入恢復性增長階段,礦產開采量隨之增加,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矛盾。前些年在國際礦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激勵下,礦產工業加速發展,油氣、銅、金等重要礦產被強化開采,更加激化了工業探明儲量不足的矛盾。當然,近十年來一些獨聯體國家也採取了一些措施解決這一問題,有的已收到成效。
獨聯體國家現在擁有的礦產儲量和資源量,大部分是前蘇聯在二戰後50~70年代發現和探明的。這次我們在梳理獨聯體各國的礦產資源時感覺到,除了某些國家在某些方面(如亞塞拜然、土庫曼和俄羅斯在油氣方面)有明顯的甚至巨大的進展外,基本格局還和蘇聯時代差不多。有些供求關系依然沒變,如俄羅斯對哈薩克鉻鐵礦、鋁土礦,對烏克蘭鈦精礦的依賴。甚至在蘇聯時期按當時的供需格局造成的一些無米之炊的加工企業,迄今仍舊靠全部或絕大部分進口原料艱難維持。這樣的企業有烏克蘭和塔吉克的大鋁廠,白俄羅斯的鋼廠和煉油廠,吉爾吉斯斯坦的石油加工廠,亞美尼亞的鋁箔廠。
2.礦山普遍老化,礦山地質條件惡化,礦產開采加工技術和工藝落後,資源浪費嚴重
在獨聯體國家中,俄羅斯自不必說,哈薩克、烏克蘭和烏茲別克這幾個幅員較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作為前蘇聯的礦物原料基地,礦產工業比較發達,歷史也很悠久。正因為如此,礦山老化,開采加工技術和工藝落後的問題也就十分嚴重。
在俄羅斯,礦產中主要組分和伴生有益組分回收率低。在有色金屬選礦尾礦中,未回收組分佔原礦中相應組分的比例平均為:Sn35%,W50%,Zn26%,Pb23%,Mo19%,Cu13%,Ni10%。總的來說,有用組分的回收率為65%~78%,有色冶金中伴生組分的回收率僅為10% ~30%。加工綜合性礦石時伴生組分的回收率則更低。大量的未回收有益組分進入選礦尾礦和冶金廢渣中,日積月累形成了堆積如山的所謂 「人工礦床」。俄羅斯現有800多億噸采礦廢石和尾礦,平均厚度20米,佔地面積1300平方千米。其中估計含有1.7億噸鐵,800萬噸銅,1000噸金,12000噸銀。
哈薩克礦產開采加工面臨的普遍問題是,在采礦床礦山地質條件不斷惡化,礦石中所含的主要有用組分含量日趨下降,難選礦石所佔比重增大,礦石礦物成分復雜,多為綜合性礦石,礦產開采和加工的難度越來越大,而礦山日益老化,技術和工藝落後,急需盡快研製和推廣新工藝、新流程和新技術,以便全面綜合地利用礦石所含的各種有用組分,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烏克蘭曾經是前蘇聯的重要煤炭生產基地,鼎盛時期的1976年產量達到創紀錄的2.182億噸,但從90年代開始每況愈下,迄今還沒有完全恢復元氣。1991年烏克蘭有250對煤井在運營,2005年只剩下153對。1990~2004年期間,煤炭開采能力減少了1.26億噸,新增生產能力只有1790萬噸。近年來,煤井生產能力的利用率僅有79%,約60%的煤是用風鎬采出的,也就是手工采出的。煤炭工業深陷困境的原因是:私有化成效不大,採煤設備技術陳舊過時,礦井數目驟減,煤層埋深加大而厚度越來越小,硫和灰分含量增大,致使開采成本加大,缺乏競爭力。吉爾吉斯斯坦的煤炭工業規模比烏克蘭小得多,20年來也經歷了類似的衰落,至今一蹶不振,原因也與烏克蘭相似。
上述問題是前蘇聯及現在的獨聯體國家的老大難問題,近年來俄羅斯在這方面下氣力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在研製礦產開采和加工的新技術新工藝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詳見第二章)。有些獨聯體國家通過引進外資建立合資企業,實現老礦技術改造,也取得了好的效果。
『叄』 白俄羅斯經濟狀況怎樣
【經濟】白工業基礎較好。機械製造業、冶金加工業、機床、電子及激光技術比較發達和先進;農業和畜牧業較發達,馬鈴薯、甜菜和亞麻等產量在獨聯體國家中居於前列。自1996年以來,經濟穩步增長。2002年3月,盧卡申科總統提出白俄羅斯發展模式,強調以民為本、漸進改革、穩中求進,摒棄全盤私有化和休克療法,建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和可調控的面向社會的市場經濟體系。2003年GDP同比增長6.8%,工業增長6.8%,農業增長6.8%。以擴大出口、增加住房建設和糧食生產為重點的經濟方針初見成效。但在改造計劃經濟體系,建立市場經濟方面仍面臨不少困難,如資金短缺、產品競爭力不強、企業效益不高、虧損嚴重等。
貨幣名稱:(白俄羅斯盧布)(Белорусский рубль)。
匯率(2003年12月):1美元=2150白盧布。
【資 源】 主要礦產資源有鉀鹽、岩鹽、泥炭、磷灰石等。能源和原材料絕大部分靠進口。大小河流2萬多條,總長9.06萬公里。有1萬余個湖泊,享有萬湖之國美譽。森林覆蓋率36%。境內有3.1萬種動物。
【工 業】 2003年工業產值為323820億白盧布,比上年增長6.8%。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製造、金屬加工、化工、電子、光學儀器、石油加工、木材加工、輕工、食品加工等。工業從業人員116.48萬,占總勞力的26.2%。
【農 業】 2003年農業產值為74360億白盧布,比上年增長6.8%。農業用地面積1100餘萬公頃。從業人員49.35萬,約占總勞力的11.1%。
【交通運輸】 鐵路和公路交通網較發達,是歐洲交通走廊的組成部分。長途運輸以鐵路為主,鐵路總長5600公里,其中894公里為電氣化鐵路。公路總長6.6萬公里,其中硬面公路6.26萬公里。石油運輸管道2936公里,天然氣運輸管道6301公里,石油產品運輸管道1265公里。2003年貨運量為502.41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0.77%。其中鐵路貨運量384.02億噸公里,公路貨運量116.45億噸公里,航空貨運量3400萬噸公里。2003年客運總量281.95億人公里,比上年下降了2.6%,其中鐵路客運量133.08億人公里,公路客運量97.98億人公里,內河運量約200萬人公里,航空客運量5.64億人公里。
【人民生活】 2003年白人民生活續有改善。社會保障開支佔GDP的9%。工資水平續有提高,人均工資近130美元。人均消費肉類57公斤、奶製品257公斤、雞蛋219個、土豆172公斤、蔬菜和瓜類107公斤、糖35.8公斤、麵包等面類食品105公斤。全國有普通學校4408所、中等專業學校204所、高等學校59所。城鄉居民均享有免費醫療、退休保障等權利。
『肆』 世界上美女最多的國家,到底是哪個國家
很多人旅遊的時候總是很喜歡當地的美女,對於人們來說,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人們所喜歡,並且永遠都看不膩的,不管是男女還是老少。各個地方的美女也是各有各的特點,世界這么大,還是有很多國家是盛產美女的國家啦。
尤其是一些單身青年尤為積極,因為免簽,所以只要買上機票就能夠在白俄羅斯的街頭上看到白俄羅斯的美女,個個青春活力的姑娘身材簡直就是堪比模特,十分讓人羨慕。不過白俄羅斯的美女也是十分喜歡中國的小伙的,其實也是因為當地的男子有點大男子主義,而中國的小夥子卻是十分的疼老婆,勤勞能幹,很會持家,因此也是深受美女的喜愛的。
實際上也是真的有一些中國的男子娶了當地的美女,而且隨著中國和白俄羅斯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密切,白俄羅斯也被人們稱為“男人的天堂”。你們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伍』 俄羅斯擁有豐富的什麼資源,什麼工業發達
俄羅斯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俄羅斯的軍工業是比較發達的。前蘇聯軍工業是非常發達的,蘇聯解抵後,軍工也被其他分離出去的國家瓜分,如烏克蘭、白俄羅斯等。現在俄羅斯正在重振他的軍工業。
『陸』 白俄羅斯人口與面積是多少
白俄羅斯面積為20.76萬平方公里,人口為9,445,396人。
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白俄羅斯,位於東歐平原西部,東鄰俄羅斯,北、西北與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交界,西與波蘭毗鄰,南與烏克蘭接壤,國土面積達207,600平方公里大部分居住在首都明斯克等大城市附近,將近80%人口為白俄羅斯人。
白俄羅斯人口達939.78萬(2020年4月),是個多民族國家,境內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白俄羅斯族佔83.7%;俄羅斯族是白俄羅斯國內第二大民族,佔8.3%,遍布白俄羅斯全國各州,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
白俄羅斯行政區劃
白俄羅斯全國劃分為明斯克、布列斯特、維捷布斯克、戈梅利、格羅德諾、莫吉廖夫6個州和具有獨立行政區地位的首都明斯克市,下設118個區、106個市、25個市轄區、106個鎮、1456個村。
『柒』 白俄羅斯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
白俄羅斯現在是資本主義國家,在蘇聯解體之前是社會主義國家。
白俄羅斯全稱白俄羅斯共和國(白俄羅斯語:Рэспубліка Беларусь,英語:The Republic of Belarus)是位於東歐平原的內陸國家,東北部與俄羅斯聯邦為鄰,南與烏克蘭接壤,西同波蘭相連,西北部與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毗鄰。首都明斯克。白俄羅斯是原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8月25日宣布獨立,1991年12月19日改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為 「白俄羅斯」,舊譯「別洛露西亞」,自稱「別拉羅斯」。
白俄羅斯工業基礎較好,機械製造業、冶金加工業、機床及激光技術等比較發達和先進;IT業較發達;農業和畜牧業亦很發達。白俄羅斯與俄羅斯和哈薩克共同建立了關稅同盟,與俄羅斯和哈薩克的經濟、軍事等一體化趨勢正逐漸加強。
1995年後,白俄羅斯語和俄語被設為國語,白俄羅斯的憲法並沒明確規定國教,但大多數人信仰俄羅斯東正教,其次則是羅馬天主教。基督教的不少節日如復活節等被設為國定假日,國慶日是1944年7月3日。
『捌』 什麼是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人均收入現在是400美元+/月,年底有可能達到430美元/月
國家經濟每年呈8%以上速度增長,GDP2006年排名世界71位。
白俄羅斯能源資源貧乏,主要依靠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境內95%以上電廠採用燃氣發電。針對未來俄羅斯對白俄羅斯天然氣價格的上漲,無疑對白俄羅斯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阻力。
2007年之前白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價格是46美元/1000立方米,2007年元旦起是100美元/1000立方米,俄羅斯預定在2010年前後,將天然氣對白俄羅斯的出口價格提升到歐洲其他國家水平(2007年歐洲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價格為250美元/1000立方米)能源的限制,使白俄羅斯未來的經濟發展,阻力重重。
白俄羅斯鉀鹽儲量豐富,在世界上僅次於加拿大,中國和白俄羅斯的鉀鹽貿易由於白俄羅斯單方面提價,而一度滑坡,但鑒於中白友好,中國的20億美元投資陸續進入白俄羅斯市場,前景還是看好的。
白俄羅斯水利資源也很豐富,擁有萬湖之國的美稱。
『玖』 白俄羅斯、烏克蘭、立陶宛這三個國家礦產資源豐富嗎
白俄羅斯位於高加索地區,盛產石油,是個富裕的國家。有一個著名的油田:巴庫油田,二戰時希特勒就是為了奪取這個油田才爆發蘇德戰爭。立陶宛則是波羅的海的沿岸國,資源貧乏,又窮又小。烏克蘭資源豐富,錳、銅、煤貯藏很大,又是糧食的盛產地,本應該是富裕。由於烏克蘭政局不穩,獨立以來,五個總統都沒有好下場。一會向東,一會向西,在東西方搖擺不定才導致貧窮。2013年,被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通向歐洲的海運徹底中斷。
『拾』 白俄羅斯是不是很窮
工業以加工工業為主,有發達的儀器製造、無線電電子和電機工業;機床、汽車、拖拉機、石油加工、礦肥、化學、食品、紡織工業亦先進,以泥炭為燃料建有許多熱電站和火電站。林業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農業以乳肉用畜牧業和馬鈴薯、亞麻種植業為主要。河湖漁產豐富。交通運輸以鐵路、公路和水運為主,有營運鐵路5500千米,公路4.6千米,內河航道3900千米。機械製造業和畜牧業分別在工農業中佔主導地位。為前蘇聯牛奶、油類、亞麻和馬鈴薯的主要產區之一。獨立後採取漸進改革,基本上保留原有國營企業和農庄農場的所有制形式。在商業和服務業等部門進行私有化試點。1992年國內生產總值7303.2億盧布。1993年9月800盧布兌1美元。
白俄羅斯主要礦產資源有鉀鹽、岩鹽、泥炭、石油、磷灰石等。森林覆蓋率為國土的1/3以上。工業基礎較好。有機械製造、化工、電子、光學儀器、石油加工、木材加工、輕工和食品加工等工業。其中以汽車、拖拉機和機床製造較突出。儀表製造和電子工業也較發達。化工主要生產無機肥料、化纖、合成橡膠、染料、塑料等。鉀肥生產佔世界總產量的20%左右。木材加工業主要生產傢具、預制木板房 、膠合板、紙漿等。輕工業有紡織、針織、製革、製鞋等。農業以畜牧業為主。1988年亞麻產量占前蘇聯的26.6%。
1992年外貿總額為18.015億美元。主要貿易夥伴為前蘇聯各國,此外有波、奧、德、美、保、英、瑞士和南斯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