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國的發明家有那些,各自發明了什麼
外國的發明家及發明:
1、維爾納·馮·西門子
維爾納·馮·西門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年12月13日—1892年12月6日)世界著名的德國發明家、企業家、物理學家、電氣工程師,鋪設、改進海底、地底電纜、電線,修建電氣化鐵路,提出平爐煉鋼法,革新煉鋼工藝,創辦西門子公司。
1866年,維爾納-西門子研發出了直流發電機,最初運用於軍事目的,在功率和負荷能力進一步改進之後,發現這種機器在電車和電氣發動機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1879年,西門子公司為柏林街道安裝了路燈。1880年,電梯被製造出來。1881年,西門子建立了第一個電子公共交通系統,使有軌電車行駛在柏林近郊。從1877年開始,電話機也加入到公司產品行列。
2、亞歷山大·貝爾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美國發明家、企業家。
貝爾的主要成就是發明了電話;此外,還製造了助聽器;改進了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對聾啞語的發明貢獻甚大;貝爾寫的文章和小冊子超過100篇。1881年,他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設計了一個檢驗金屬的裝置,成為X光機的前身。還創立了英國聾啞教育促進協會。
3、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1877年,愛迪生發現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振動的現象,便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8月15日,愛迪生讓助手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製成之後,愛迪生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然後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歌,之後把針又放回原處,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就回放出愛迪生的聲音。
12月,愛迪生公開展示這台「錫箔筒式留聲機」,轟動了全世界。
4、伽利爾摩·馬可尼
伽利爾摩·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1874年4月25日—1937年7月20日),義大利無線電工程師、企業家、實用無線電報通信的創始人。
1894年年滿二十歲的馬可尼了解到海因利希·赫茲幾年前所做的實驗,這些實驗清楚地表明了不可見的電磁波是存在的,這種電磁波以光速在空中傳播。
馬可尼很快就想到可以利用這種波向遠距離發送信號而又不需要線路,這就使電報完成不了的許多通信有了可能。例如利用這種手段可以把信息傳送到海上航行的船隻。
馬可尼經過一年的努力,於1895年成功地發明了一種工作裝置,1896年他在英國做了該裝置的演示試驗,首次獲得了這項發明的專利權。馬可尼立即成立了一個公司,1898年第一次發射了無線電。翌年他發送的無線電信號穿過了英吉利海峽。
雖然馬可尼最重要的專利權是在1900年授予的,但是他不斷地改進自己的發明,從中獲得了許多專利權。1901年他發射的無線電信息成功地穿越大西洋,從英格蘭傳到加拿大的紐芬蘭省。
5、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
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
1879年12月31日製造出第一台單缸煤氣發動機(轉速為200轉/分,功率約為0.7千瓦)。
1886年1月29日本茨終於又研製成功了單缸汽油發動機(與對手不同的是,本茨將發動機安裝在三輪車架上),發明了第一輛不用馬拉的三輪車(現保存在慕尼黑的汽車博物館)。
1886年1月29日卡爾·本茨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輛單缸發動機三輪汽車。
2. 手機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打了一通,引得過路人紛紛駐足側目。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這世界上第一通行動電話是打給他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一位對手,對方當時也在研製行動電話,但尚未成功。庫帕後來回憶道:「我打電話給他說:『喬,我現在正在用一部攜帶型蜂窩電話跟你通話。』我聽到聽筒那頭的『咬牙切齒』——雖然他已經保持了相當的禮貌。」
到今年4月,手機已經誕生整整30周年了。這個當年科技人員之間的競爭產物現在已經遍地開花,給我們的現代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馬丁·庫帕今年已經74歲了,他在摩托羅拉工作了29年後,在矽谷創辦了自己的通訊技術研究公司。目前,他是這個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丁·庫帕當時的想法,就是想讓媒體知道無線通訊——特別是小小的移動通訊手機——是非常有價值的。另外,他還希望能激起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興趣,在摩托羅拉同AT&T(AT&T也是美國的一家通信大公司)的競爭中,能支持前者。
其實,再往前追溯,我們會發現,手機這個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現了。當時,是美國最大的通訊公司貝爾實驗室開始試制的。1946年,貝爾實驗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謂的移動通訊電話。但是,由於體積太大,研究人員只能把它放在實驗室的架子上,慢慢人們就淡忘了。
一直到了60年代末期,AT&T和摩托羅拉這兩個公司才開始對這種技術感興趣起來。當時,AT&T出租一種體積很大的移動無線電話,客戶可以把這種電話安在大卡車上。AT&T的設想是,將來能研製一種行動電話,功率是10瓦,就利用卡車上的無線電設備來加以溝通。庫帕認為,這種電話太大太重,根本無法移動讓人帶著走。於是,摩托羅拉就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規定移動通訊設備的功率,只應該是一瓦,最大也不能超過三瓦。事實上,今天大多數手機的無線電功率,最大隻有500毫瓦。
從1973年手機注冊專利,一直到1985年,才誕生出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可以移動的電話。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盒子中,重量達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樣背著它行走,所以就被叫做「肩背電話」。
與現在形狀接近的手機,誕生於1987年。與「肩背電話」相比,它顯得輕巧得多,而且容易攜帶。盡管如此,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像一塊大磚頭。
從那以後,手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1991年時,手機的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也就是說,一部手機比一枚雞蛋重不了多少了。
除了質量和體積越來越小外,現代的手機已經越來越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軍刀了。除了最基本的通話功能,新型的手機還可以用來收發郵件和短消息,可以上網、玩游戲、拍照,甚至可以看電影!這是最初的手機發明者所始料不及的。
在通訊技術方面,現代手機也有著明顯的進步。當庫帕打世界第一通行動電話時,他可以使用任意的電磁頻段。事實上,第一代模擬手機就是靠頻率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用戶的不同手機。第二代手機——GSM系統則是靠極其微小的時差來區分用戶。到了今天,頻率資源已明顯不足,手機用戶也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於是,更新的、靠編碼的不同來區別不同的機的CDMA技術應運而生。應用這種技術的手機不但通話質量和保密性更好,還能減少輻射,可稱得上是「綠色手機」。
3. 雪地胎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是芬蘭的諾記輪胎,國人都知道的諾基亞手機也是這個公司的.
諾記輪胎(Nokian Tyres)在歐洲超過100年的歷史,該公司最早可追溯到1865年,采礦工程師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在芬蘭坦佩雷鎮的一條河邊建立了一家木漿工廠。工廠位於芬蘭和俄羅斯帝國的交界處,並以當地的樹木作為原材料生產木漿和紙板。1868年,艾德斯坦又在坦佩雷鎮西邊15公里處的諾基亞河(Nokianvirta river)邊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廠:橡膠加工廠。該工廠除了生產皮靴和輪胎外,還生產工業用橡膠製品。[1-2]
諾記輪胎(Nokian Tyres) 總部設立在北歐芬蘭諾基亞市,輪胎產品涵蓋:轎車、卡車、大巴車、重型設備輪胎。 最著名的產品是其雪地胎 Hakkapeliitta系列產品享譽全球,在全世界唯一永久擁有北極圈的雪地胎測試場。[1-2]
諾記輪胎歷史
1898 芬蘭橡膠廠成立。
1904 諾基亞市設立工廠。
1925 生產自行車輪胎。
1932 生產轎車胎。
1934 發明全球第一條冬季輪胎。
1936 Hakkapeliitta ——積雪道路上的冠軍,傳奇的冬季輪胎Hakkapeliitta 投入市場。
1945 新的輪胎工廠在諾基亞市建立。
1959 從芬蘭橡膠工廠改名為芬蘭橡膠有限公司。
1959 在瑞典設立銷售公司Finska Gummi AB,後又設立Nokian Däck AB 。
1967 Nokia 公司成立——包括橡膠、電纜和紙張三個部門。
1968 輪胎廠擴建。
1974 在列克薩開始生產自行車輪胎及內胎。
1978 在挪威設立銷售公司Norsk Traktorkompani A/S,後又設立Nokian Dekk AS。
1980 在加拿大設立銷售公司 Nokia Procts Ltd., Canada,後又設立Nokian Tyres North America Ltd., USA。
1981 輪胎廠擴建。
1982 在北極圈北部的芬蘭拉普蘭,建立全球最北的伊瓦洛測試中心。
1988 Nokian Tyres 有限公司以合資公司形式建立。
1989 在瑞士設立銷售公司Nokian Reifen AG, Switzerland。
1995 Nokian Tyres有限公司股票在赫爾辛基證券交易所上市。
輪胎連鎖店
1996-2001 輪胎廠擴建。
1998 在 瑞典和拉脫維亞,第一個我們自己的零售銷售網點,俄羅斯銷售公司 OOO Nokian Shina。
1999-2000 自己的輪胎連鎖擴大到芬蘭和愛沙尼亞 --> Vianor 這個名字開始使用。
2002 在諾基亞市建立新的物流中心。
輪胎連鎖店
2003 Nokia在 Nokian Tyres的所有權結束,Bridgestone Europe NV/SA 成為最大的股東。
2005 Nokian Tyres的第二家工廠在俄羅斯的弗謝沃洛日斯克投產。
2005 Nokian Tyres是全球首家在產品開發中採用精製、低芳香石油的輪胎製造商。
2006 在烏克蘭設立銷售公司Nokian Shina TOV。在捷克共和國設立銷售公司,Nokian Tyres s.r.o。
2006 防滑指示--- 除了安全駕駛指示,防滑指示也是Nokian Hakka夏季輪胎的特色。
2006Nokian森林騎士輪胎---- 供CTL 林地作業機器使用的第一條森林胎 。
2007 在哈薩克設立銷售公司 TOO Nokian Tyres。
2007 Nokian Hakkapeliitta 卡車E. Hakkapeliitta輪胎也適合重型專業駕駛 。
2008 Nokian Hakkapeliitta R 低滾動阻力不鑲釘輪胎發布 。
中國區上市諾記四季胎
2009 測試贏家Nokian Hakkapeliitta 7 鑲釘胎 和空氣爪技術。
2010 在白俄羅斯設立銷售公司Nokian Shina LLC。
2011 在中國成立銷售公司——諾記輪胎商貿(上海)有限公司。[2-3]
[2]
世界紀錄冰面最快世界紀錄
2011年3月6日,芬蘭諾記輪胎(Nokian Tyres)使用裝配頂級冬季輪胎Nokian Hakkapeliitta 7鑲釘輪胎(255/35R20 97T XL)的測試車創造了331.61公里/小時的世界紀錄。輪胎是車輛與路面接觸的唯一載體。當汽車以極高的速度在冰面上行駛時,輪胎必須提供最大的抓地力,傑出的結構耐久性以及卓越的操控性能。
冰面電動車最快紀錄
2012年3月17日,芬蘭諾記輪胎(Nokian Tyres)的賽車手使用Helsinki Metropolia 大學設計的E-RA電動車創造了全新的252.09公里/小時的電動車冰面最快世界紀錄。該電動車裝配的是Nokian Hakkapeliitta 7鑲釘輪胎(225/40R18)。
全球最北的測試場
芬蘭諾記輪胎(Nokian Tyres)位於芬蘭伊瓦洛(北極圈內)的700公頃測試場,將從每年11月至次年5月進行測試使用。最先進的設備、多樣的測試和具有專業技術的工作團隊,確保芬蘭諾記輪胎(Nokian Tyres)能夠對所有冬季極端情況下的駕駛都進行深入研究。
產品優勢
持續保持安全的能力
在產品生命周期,與產品安全相關的各項性能均保持最好的狀態。
環境保護
純凈的原材料
芬蘭諾記輪胎(Nokian Tyres) 是全球第一個在輪胎製造全過程中採用精製、低芳香石油原料的公司。此外為提高冬季輪胎在冰雪路面的抓地力,Nokian冬季輪胎的胎面膠配方中加入了一種新的可再生材料:菜籽油。
引領安全的先鋒
我們不斷的研發和測試以達到技術的革新,以此來提高我們的輪胎性能,增加輪胎的安全性,舒適性及環保性。
靜音的輪胎
芬蘭諾記輪胎(Nokian Tyres)獨特的胎面花紋設計,突出的縱向溝槽以及控制噪音排放的花紋將輪胎接觸地面的噪音降至最低。[3]
專利及獨特設計
袋狀刀槽花紋
該項專利顯著提高輪胎在濕滑冰面的抓地力。該胎冠花紋可以有效移除冰面上的積水與積雪,幫助輪胎與路面更緊密的接觸。
Hakkapeliitta R
Hakkapeliitta R SUV
碎冰棱結構
內側胎肩能夠有效地將積雪和積水推向胎側。碎冰棱結構保證輪胎在半融雪路面具有超強的抓地力。
Nokian WR G2
Nokian WR G2 SUV
拋光胎槽
拋光胎槽可使積雪和積水更容易地從輪胎溝槽中排出。
所有Nokian Tyres輪胎
菜籽油配方
使用菜籽油-硅的胎面橡膠配方可以在不犧牲輪胎優秀的冬季性能下,提高輪胎的濕地抓地能力,降低滾動阻力。
所有Nokian Tyres輪胎
胎側保護裝置
該設計能夠有效阻止泥沙在輪胎及輪輞之間的堆積,延長輪胎及輪輞的使用壽命。
所有Nokian Tyres輪胎
安全駕駛提示標識
胎面的一系列數字能容易的知道胎面橡膠剩餘厚度,提高駕駛的安全性。
所有Nokian Tyres輪胎
環境友好
Nokian Tyres是全球第一家全程使用精製、低芳香原材料的輪胎生產商。
所有Nokian Tyres輪胎
低滾動阻力
輪胎的滾動阻力越低,其消耗的燃料及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少。如果輪胎的滾動阻力相差40%,則其消耗的燃油接近6%。
冬季輪胎使用注意事項磨合
我們推薦新胎安裝後需要500公里的磨合期。因此,在使用初期應避免強力加速、強力剎車以及急速轉彎。磨合期間,安裝輪胎時使用的油脂逐漸乾燥,促使輪胎緊密的貼緊輪輞。請記得在行駛大約200公里後檢查螺栓和螺帽。
充氣氣壓
芬蘭諾記輪胎通過測試為絕大多數汽車推薦合適的冬季輪胎充氣氣壓。芬蘭諾記輪胎所推薦的氣壓可能超過汽車生產商所推薦的氣壓,這是因為冬季輪胎擁有不同的產品結構。如果汽車生產商沒有為冬季輪胎推薦充氣氣壓,我們建議冬季輪胎的充氣氣壓比夏季輪胎高20kpa。輪胎氣壓必須在輪胎冷卻的狀態下每三周檢測一次。
輪胎輪換
驅動輪輪胎比隨動輪輪胎更容易磨損。
我們推薦前後軸的輪胎大約每8000公里時對調。這樣,輪胎的磨耗更加均衡,能夠提高輪胎的行駛里程。然而,對調必須遵循胎側的轉動方向。
輪胎壽命
冬季輪胎最少的胎冠花紋深度是4mm。我們不推薦在夏季使用冬季輪胎。
冬季輪胎儲存時,一定要選擇涼爽、光照弱及乾燥的區域。輪胎不能夠與油脂、汽油或者潤滑劑等溶劑接觸。
輪胎損壞怎麼辦?
如果輪胎損壞,請不要在缺氣得狀態下行駛。請將輪胎帶至經銷商處鑒定或維修。
沉重車身的輪胎選擇
芬蘭諾記輪胎提供專為越野車設計的最廣泛的冬季輪胎。越野車強勁的馬力,較高的重心以及沉重的車身都需要
為其特別設計的冬季輪胎。芬蘭諾記輪胎能夠克服四輪驅動和電子車身穩定系統所無法克服的冬季困境。
關於如何選擇輪胎
您知道您將直接影響以下情況嗎?[3]
價格
每公里的油耗
路況
輪胎的耐用性
安全
車內每個乘客以及行人的安全
舒適
道路塵埃的數量及種類
車內車外的噪音情況
駕駛舒適性
其他被影響到的
原材料的消耗
總共的能量能源消耗
總共產生的廢料
測試成果]夏季輪胎評測贏家b]
來自芬蘭的高級輪胎製造商諾記輪胎贏得了七個測試,冠絕群雄。
德國汽車雜志《Auto Bild exemplary》,《Auto Bild test winner》,《auto Test test winner》,《gute Fahrt recommendation》和《Auto Bild allrad exemplary》都給予諾記輪胎最高級別的評價。
諾記輪胎是所有被測試輪胎中乾地與濕地剎車距離最短的。
諾記輪胎贏得了2012年德國汽車雜志夏季輪胎測試的冠軍。
這些雜志包括《Auto Bild》,《Auto Zeitung》,《auto Test》,《gute Fahrt》,《Auto Bild allrad》,《pro mobile》和《Firmenauto Transporter》。
《Auto Bild exemplary》,《Auto Zeitung test winner》,《auto Test test winner》,《gute Fahrt recommendation》和《Auto Bild allrad exemplary》均給予諾記輪胎最高的評價,表明作為全球冬季輪胎領導品牌的諾記輪胎所生產的夏季輪胎具有傑出的性能。
諾記輪胎在《auto motor sport》的夏季輪胎測試中排名第二,位列「特別推薦」的行列。德國汽車聯合會ADAC和消費者保護機構的雜志《test Stiftung Warentest》將諾記輪胎評為乾地剎車性能為「非常好」,濕地剎車性能為「好」,燃油消耗性能為「好」。在歐羅巴汽車協會(ACE)輪胎測試中和德國的汽車雜志《sport auto》的評級都是「推薦」。諾記輪胎的SUV系列在最新的《Auto Zeitung》測試中也是「非常推薦」。
Nokian Z G2
《Auto Bild》稱贊它是「最短剎車距離的值得信賴的多面手」和「低燃料消耗」。
《Auto Bild》和《auto Test》稱贊Nokian Z G2:「強項:在干濕表面擁有最短剎車距離的值得信賴的多面手,較好的操控准確性,穩定的方向控制,以及低油耗。」它的剎車距離將近28米(!),比被測試的50個輪胎中最差的的濕滑路面剎車距離短22米。「Nokian Z G2有最好的抓地力」,能夠保證最大的安全性能。
「諾記輪胎贏了這場較量」
「測試結果〉〉諾記輪胎贏了這場較量」《gute Farht》的標題是這樣說的。「Nokian Z G2/諾記輪胎第一次取得了輪胎測試的勝利。」「諾記輪胎完全值得這場勝利,芬蘭品牌不僅在濕滑路面取得了好成績,在滾動阻力方面也非常優秀,取得了這兩項性能的平衡。」
《Auto Bild allrad》給予了Nokian Z G2極其正面的評價:「強項:在濕滑路面擁有傑出的性能,在乾燥路面表現同樣優秀,非常安靜。」「測試的大贏家是相對較小的芬蘭製造商諾記輪胎,它們在路面上表現傑出。它們在濕滑路面上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傑出的剎車性能」,「最低的滾動阻力」—來自《auto motor sport verdict》的評價
來自《auto motor sport verdict》的評論是卓越的:「濕滑路面上擁有傑出的剎車性能,測試中最低的滾動阻力,舒適性好,噪音水平低。」來自《Firmenauto》的評價亦是如此。諾記輪胎擁有濕滑路面上最短的剎車距離。
安全性好,節省燃料
測試結果證明諾記輪胎能夠提供較高的安全性能以及節省燃料。在乾燥路面和濕滑路面具有的最短的剎車距離必然會拯救生命,防患於未然。能夠在濕滑路面的及時剎車是特別重要的,因為濕滑路面的剎車距離比乾燥路面長。諾記輪胎只需消耗小量的燃料,因為滾動阻力更低。當你常年駕駛里程數較高,以及油價高企時,節省燃料就會顯得重要。然而你不需要因為降低燃料消耗量而降低安全系數。
您當然希望在乾燥及潮濕環境中都能安全駕駛。夏天的大雨需要輪胎與濕滑的地面緊密接觸,從而保證足夠的牽引力,夏季的暴風雨特別需要防水滑的安全性能。但大多數情況下,天氣晴好,因此良好的乾燥性能是必要的。輪胎必須提供精準的操控性能,快速的轉向響應能力以及強的抓地力。只有這樣你才能感覺到安全,才能真正享受駕駛。每個人都希望能夠享受悠長的假期而不受噪音的干擾。
獲得優勝的Nokian Z G2依據高速、高性能車已經運動型車的需求而設計,能夠提供16至20寸的34個規格,速度級別可以是W(270km/h)和Y(300km/h)。對於SUV來說,可以提供從17寸至22寸的16個規格,速度級別分別是V(240km/h),W(270km/h)和Y(300km/h)。
這里是完整的測試報告:《Auto Bild》 9/2012 + 8/2012, 《Auto Zeitung》 6/2012, 《auto Test》 4/2012, 《gute Fahrt》 3/2012, 《Auto Bild allrad》 4/2012, 《pro mobil》 4/2012, 《Firmenauto Transporter》 4/2012, 《auto motor sport》 7/2012, 《ADAC Motorwelt》 3/2012, 《Test》 3/2012, 《ACE Lenkrad》 2/2012, 《sport auto》 4/2012, 《Auto Zeitung》 15/2011 and 《Firmenauto》 4/2012。
諾記輪胎-領導世界冬季輪胎的專家
諾記輪胎,作為引領全球冬季輪胎的專家,是全球唯一一家聚焦在為北方條件下安全運輸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的製造商。公司具有創造性的乘用車輪胎、輕卡輪胎以及重型機械輪胎的主要市場聚集在下雪、森林以及季節變化頻繁等對駕駛條件較高的地區。諾記輪胎同樣為中歐以及西歐提供特別量身定製的方案,這些方案同樣適合用其他大部分地區的使用。
作為冬季輪胎的發明者,公司一直在發展、測試和申請專利以推動安全駕駛。全球第一條冬季輪胎發明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寒冷的氣溫和寒風。從那時起,為北方條件量身定製的高級輪胎便開始了它的征途。
諾記輪胎--全球最北的輪胎製造商在它位於芬蘭伊瓦洛的測試場測試極端氣候下輪胎的表現。該測試場位於北極圈向北300公里。90年代初,諾記輪胎成為第一家測試冬季輪胎半融雪打滑的廠商。2002年,諾記輪胎推出了Nokian WR系列冬季輪胎,這是全球第一條為快速駕駛而設計的冰雪輪胎。2007年諾記輪胎推出更新產品Nokian WR G2,這是一款被盛贊為超強的抓地力,特別能夠防止半融雪打滑的輪胎。
諾記輪胎的夏季輪胎也是多項測試的贏家,能夠提供高級別的安全,同時節約燃料。諾記輪胎贏得了「Auto Bild」 (9/2012 + 8/2012), 「Auto Zeitung」 (6/2012), 「auto Test」 (4/2012), 「gute Fahrt」 (3/2012), 「Auto Bild allrad」 (4/2012), 「pro mobil」 (4/2012) and 「Firmenauto Transporter」 (4/2012)的評測冠軍。來自芬蘭的高級輪胎製造商諾記輪胎在這些評測中獲得了七次冠軍,冠絕群雄。來自《Auto Bild exemplary》,《Auto Zeitung test winner》,《auto Test test winnner》,《gute Farht recommendation》和《Auto Bild allrad exemplary》的最高評價分別展現出作為冬季輪胎全球領導者在夏季輪胎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績。
諾記輪胎在《auto motor sport》(7/2012)的夏季輪胎測試中排名第二,位列「特別推薦」的行列。德國汽車聯合會ADAC(3/2012)和消費者保護機構的雜志《test Stiftung Warentest》(3/2012)將諾記輪胎評為乾地剎車性能為「非常好」,濕地剎車性能為「好」,燃油消耗性能為「好」。在歐羅巴汽車協會輪胎測試(2/2012)中和德國的汽車雜志《sport auto》(4/2012)的評級都是「推薦」。諾記輪胎的SUV系列在最新的《Auto Zeitung》(15/2011)測試中也是「非常推薦」。
諾記輪胎的冬季及夏季輪胎是在芬蘭惡劣條件下的路面開發和測試的,能夠提供高品質及高等級的安全性能。向環境致敬是諾記輪胎基本價值觀之一。我們公司有一套能夠系統降低環境危害的辦法。諾記輪胎這個品牌既是代表環保高級輪胎。諾記輪胎是全球第一家使用精製低芳香添加劑的輪胎製造商。原材料及其他材料的選擇都是為防止不必要的環境破換為優先考慮。在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及俄羅斯,諾記輪胎的品牌價值觀深入消費者心中。
諾記輪胎2011年的凈收入達到14.56億歐元,共有員工3900人。公司擁有的Vianor輪胎連鎖店超過910家,分布於23個國家。
4. 「點金術」triz理論的理解
這個「點金術」就是當前世界上著名的發明問題解決理論,被簡稱為TRIZ理論,它是由前蘇聯發明家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創立的,TRIZ就是 「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俄語縮寫,後來Altshuller也被尊稱為TRIZ之父。
1946年,Altshuller開始了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研究工作。當時Altshuller在前蘇聯裏海海軍的專利局工作,在處理世界各國著名的發明專利過程中,他總是考慮這樣一個問題:當人們進行發明創造、解決技術難題時,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學方法和法則,從而能迅速地實現新的發明創造或解決技術難題呢?答案是肯定的!Altshuller發現任何領域的產品改進、技術的變革、創新和生物系統一樣,都存在產生、生長、成熟、衰老、滅亡,是有規律可循的。人們如果掌握了這些規律,就能能動地進行產品設計並能預測產品的未來趨勢。以後數十年中,Altshuller窮其畢生的精力致力於TRIZ理論的研究和完善。在他的領導下,前蘇聯的研究機構、大學、企業組成了TRIZ的研究團體,分析了世界近250萬份高水平的發明專利,總結出各種技術發展進化遵循的規律模式,以及解決各種技術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創新原理和法則,建立一個由解決技術,實現創新開發的各種方法、演算法組成的綜合理論體系,並綜合多學科領域的原理和法則,建立起TRIZ理論體系。
在前蘇聯,TRIZ方法一直被作為大學專業技術必修科目,已廣泛應用於工程領域中。蘇聯解體後,大批TRIZ研究者移居美國等西方國家,TRIZ流傳於西方,受到極大重視,TRIZ的研究與實踐得以迅速普及和發展。西北歐、美國、台灣等地出現了以TRIZ為基礎的研究、咨詢機構和公司,一些大學將TRIZ列為工程設計方法學課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如今TRIZ理論和方法已經發展成為一套解決新產品開發實際問題的成熟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工程實用性強,並經過實踐的檢驗,如今它已在全世界廣泛應用,創造出成千上萬項重大發明,為知名企業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TRIZ理論引入中國也只是近幾年的事,但它已經逐漸得到國內諸多科研結構、公司和專家的重視,在以TRIZ理論為核心的創新方法與技術研究應用方面,走在前列的是我國的億維訊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從事計算機輔助創新技術及技術咨詢的高新技術企業,他們的創新技術研究水平目前已經處於世界前列。他們將創新技術研發中心設在世界創新技術理論和應用研究的發源地——白俄羅斯的明斯克,那裡有數百名創新技術理論專家,是當今創新技術研究的領跑者;在中國則設有行業創新技術研發中,著力於創新技術在以中國為中心的工程技術領域的應用和推廣。他們提供的一套完整的計算機輔助創新解決方案,正在國內諸多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研究機構發揮作用,為快速提升我們創新技術水平提供技術上的支持。
TRIZ助三星創造奇跡
據統計,2003年,三星電子採用TRIZ理論指導項目研發而節約相關成本15億美元,同時通過在67個研發項目中運用TRIZ技術成功申請了52項專利。僅僅一項創新技術就能對一個跨國企業產生如此大的影響,這種情況是不多見的,TRIZ的創始人G. S. Altshuller對此也始料未及。
從1997年三星引入TRIZ理論到2003年的近7年時間里,三星應用TRIZ取得了顯著的創新成果,但很多創新環節仍然需要TRIZ專家的協助才能完成,而且這些專家往往都有十年以上的TRIZ應用經驗並通曉不同的工程領域。我們因此稱三星的這種創新模式為「專家輔助創新」(EXPERT AIDED INNOVATION)。
TRIZ是前蘇聯發明家Genrich. S. Altshuller所提出的,他從1946年開始領導數十家研究機構、大學、企業組成了TRIZ的研究團體,通過對世界高水平發明專利(累計250萬件)的幾十年分析研究,基於辯證唯物主義和系統論思想,提出了有關發明問題的基本理論。
它的理論核心包括:基本理論和原理,具體包括:
1、總論(基本規則、矛盾分析理論、發明的等級)、
2、技術進化論、
3、解決技術問題的39個通用工程參數及40個發明方法,
4、物場分析與轉換原理及76個標准解法,
5、發明問題的解題程序(運算元),
6、物理效應庫。
總之,TRIZ是一個包括由解決技術問題,實現創新開發的各種方法到演算法組成的綜合理論體系。
張馳咨詢提供:TRIZ內訓與咨詢
5. 白俄羅斯能生產晶元嗎
可以的。白俄羅斯正在晶元和機械方面幫助過我國很多。
集成電路英語:integrated circuit,縮寫作 IC;或稱微電路(microcircuit)、微晶元(microchip)、晶片/晶元(chip)在電子學中是一種將電路(主要包括半導體設備,也包括被動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並時常製造在半導體晶圓表面上。
晶體管發明並大量生產之後,各式固態半導體組件如二極體、晶體管等大量使用,取代了真空管在電路中的功能與角色。到了20世紀中後期半導體製造技術進步,使得集成電路成為可能。相對於手工組裝電路使用個別的分立電子組件,集成電路可以把很大數量的微晶體管集成到一個小晶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集成電路的規模生產能力,可靠性,電路設計的模塊化方法確保了快速採用標准化集成電路代替了設計使用離散晶體管。
6. 外國有哪些發明家,發明了什麼
外國發明家
1. 亞歷山大·弗萊明—青黴素
--亞歷山大·弗萊明(公元1881-1955年),男,英國細菌學家,首先發現青黴素,後經英國病理學家弗勞雷、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進一步研究改進,並成功的用於醫治人的疾病,三人共獲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青黴素的發現,是人類找到了一種具有強大殺菌作用的葯物,結束了傳染病幾乎無法治療的時代;從此出現了尋找抗菌素新葯的高潮,人類進入了合成新葯的新時代。在美國學者麥克·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弗萊明名列第43位。
2.拉斯洛·拜羅—圓珠筆
--拉斯洛·拜羅(1899-1985),匈牙利發明家、雕塑家、畫家和記者。圓珠筆發明者。拉斯洛·拜羅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他在1938年發明的圓珠筆。在布達佩斯做記者時,拉斯洛·拜羅看到雜志印刷工使用一種快速變乾的墨水,這位曾經的畫家和雕塑家由此想到發明一種能讓字跡迅速變乾的筆。不久,為躲避納粹入侵的威脅,拜羅被迫逃往匈牙利。後來,在阿根廷流亡期間,他和弟弟喬格繼續改進了這種筆。成為了現在的圓珠筆。拉斯洛·拜羅的圓珠筆很快就被英國皇家空軍採用,飛行員用它作為進行航行計算的書寫工具。即使在飛行中氣壓和高度發生變化時,這種筆也不會像自來水筆一樣漏墨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和美國的軍隊中,「拜羅」筆十分流行。圓珠筆獲得了巨大成功,現在每年都有上億支「拜羅」筆售出。
3.維爾納·馮·西門子—發電機
--維爾納·馮·西門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年12月13日—1892年12月6日)世界著名的德國發明家、企業家、物理學家,鋪設、改進海底、地底電纜、電線,修建電氣化鐵路,提出平爐煉鋼法,革新煉鋼工藝,創辦西門子公司。
4.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汽車(內燃機趨動)
--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
5.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電話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是一位美國發明家和企業家。他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的專利權,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AT&T公司的前身)。關於電話的發明者尚存爭議,美國國會2002年6月15日判定義大利人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者,加拿大國會則於2002年6月21日通過決議,重申貝爾是電話的發明者,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伊萊沙·格雷是電話的發明者。
6.伽利爾摩·馬可尼—無線電報
--伽利爾摩·馬可尼(1874-1937),義大利無線電工程師,企業家,實用無線電報通信的創始人。1874年生於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市。他的家庭十分富裕,他在家庭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在博洛尼亞大學學習期間,他用電磁波進行約2公里距離的無線電通訊實驗,獲得成功。1937年逝世。1897年,在倫敦成立「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1909年他與布勞恩一起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被稱作「無線電之父」 。(1943年,美國最高法院撤銷馬可尼勝訴的原判,裁定特斯拉為無線電的發明者。)
7.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炸葯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葯的發明者。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8.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電燈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重大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
9.吉爾·佩爾索納·德·洛百瓦爾—磅秤
--吉爾.佩爾索納.德.洛百瓦爾(Gilles Personne de Roberval,1602—1675)法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機械設計師,於1670年將他發明的案秤報送巴黎科學院。
10.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斯基—第一架實用直升機
--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斯基(1889年5月25日-1972年10月26日),世界著名飛機設計師及航空製造創始人之一,他一生為世界航空作出了相當多的功績,而其中最著名的則是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四發大型轟炸機和世界上第一架實用直升機。
等........
7. 什麼是白俄羅斯
【國 名】 白俄羅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elarus,Республика Беларусь)。
【面 積】 207600平方公里。
【人 口】 989.86萬人(2003年1月)。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白俄羅斯族佔81.2%,俄羅斯族佔11.4%,波蘭族佔3.9%,烏克蘭族佔2.4%,猶太人佔0.3%,其他民族佔0.8%。官方語言為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主要信奉東正教,西北部一些地區信奉天主教及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合並教派。
【首 都】 明斯克(Minsk, Минск),人口171.3萬(2002年1月)。年平均氣溫7.8℃。
【國家元首】 總統亞歷山大·格里戈里耶維奇·盧卡申科(Александр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Лукашенко),1994年7月當選,任期5年,1996年全民公決延期至2001年,2001年9月連任。2004年10月17日,白就現任總統盧卡申科能否參加下屆總統大選和取消憲法關於限制總統任期的規定舉行全民公決。79.4%的選民投票表示贊成。
【重要節日】 獨立日(共和國日):7月3日。1944年7月3日紀念蘇軍解放被德國法西斯佔領的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簡 況】 位於東歐平原西部的內陸國。東鄰俄羅斯,北、西北與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交界,西與波蘭毗鄰,南與烏克蘭接壤。屬溫和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18℃。
白俄羅斯人是東斯拉夫族的一支。9至11世紀其大部分領土屬於基輔羅斯。12世紀建立了一些封建公國。14世紀起,幾次被立陶宛大公國和俄羅斯吞並。十月革命後,1919年1月1日成立了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加入蘇聯。1990年7月27日白最高蘇維埃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8月25日宣布獨立,12月19日改名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白俄羅斯。
【政 治】 1994年開始實行總統制,同年7月,盧卡申科當選首任總統,任期五年。1996年,總統與第13屆最高蘇維埃權力斗爭激化,盧卡申科總統下令舉行全民公決。根據同年11月24日公決結果,第13屆最高蘇維埃活動被終止,同時組建了新的兩院制議會,盧卡申科總統任期延至2001年。2001年9月,盧卡申科總統改組政府,整合議會,建立起總統垂直領導體系。2004年10月17日,白議會舉行第三屆國民會議代表院(下院)選舉,同時就現任總統盧卡申科能否參加下屆總統大選和取消憲法關於限制總統任期的規定舉行全民公決。79.4%的選民贊成取消憲法關於總統任期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支持盧參加2006年總統大選。
【憲 法】 1996年11月24日全民公決通過總統提出的憲法修正案,11月27日生效。憲法規定:實行總統制和三權分立;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武裝力量總司令,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總統有權確定全民公決、解散議會、確定各級議會選舉、任命政府總理(須經議會下院批准)、任免所有副總理以下政府成員、任免所有司法機構、中央選舉和全民公決委員會領導人、決定政府辭職等;在總統出缺或不能履行職務時,由總理暫行總統職權。
【議 會】 稱國民會議,由共和國院(上院)和代表院(下院)組成,每屆任期四年。本屆國民會議於2004年11月組成。
共 和 國 院:共64名代表,其中56名由全國6州1市(明斯克)地方代表蘇維埃代表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各選舉8名產生,另8名由總統任命。主要職能是通過或否決下院通過的法案;批准總統關於司法機構、中央選舉和全民公決委員會、中央銀行領導人的任命;選舉憲法法院的6名法官;決定解散地方代表蘇維埃;審議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審議下院對總統的彈劾等。主席根納季·瓦西里耶維奇·諾維茨基(Геннад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Новецкий),2003年8月就任,2004年11月再次當選。
代 表 院:由110名代表組成,以無計名投票方式直接普選產生。代表院主要職能是審議憲法修改補充草案和各類法案;確定總統大選;批准總統關於總理的任命;對政府表示不信任;接受總統辭職等。主席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科諾普廖夫(Владими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Коноплев),2004年11月當選。
【政府】稱部長會議,並設有部長會議主席團。本屆部長會議主席團主要成員有:總理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西多爾斯基(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Сидорский),第一副總理弗拉基米爾·伊里奇·謝馬什科(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Семашко),副總理羅曼·約瑟福維奇·弗努奇科(Роман Иосифович Внучко),副總理弗拉基米爾·涅斯捷羅維奇·德拉仁(Владимир Нестерович Дражин),副總理安德烈·弗拉基米羅維奇·科比亞科夫(Андре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Кобяков),副總理阿納托利·德米特里耶維奇·秋秋諾夫(Анатол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Тютюнов) ,總統辦公廳主任烏拉爾·拉姆德拉科維奇·拉特波夫(Урал Рамдракович Латыпов), 國家監察委員會主席阿納托利·阿法納西耶維奇·托濟克(Анатолий Афанасьевич Тозик),國家安全會議國務秘書根納季·尼古拉耶維奇·涅維格拉斯(Геннад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Невыглас) ,外交部長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馬丁諾夫(Серг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Мартынов),國防部長列昂尼德·謝苗諾維奇·馬爾采夫(Леонид Семенович Мальцев),內務部長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瑙莫夫(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умов),白國家銀行行長彼得·彼得羅維奇·普羅科波維奇(Петр Петрович Прокопович) 等。
8. 外國有哪些發明家,他們發明了什麼
外國發明家
費萊明—青黴素
彭奈迪脫斯—安全玻璃
比羅次—圓珠筆
西門子---發電機
本茨----汽車(內燃機趨動)
貝爾----電話
馬可尼---無線電報
諾貝爾---炸葯
愛迪生----電燈
吉爾·佩爾索納·德·洛百瓦爾---磅秤
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斯基---第一架實用直升機
羅伯特·湯姆森---第一個充氣輪胎
湯姆遜(1856—1940)英國物理學家。1897發現物質結構的第一種基本粒子一電子。
富爾頓(1765—1815)美國發明家。1807年,富爾頓製成蒸汽汽船。 本茨(1844一1929)德國工程師。1868年,製成世界上第一輛三輪內燃機汽車。
伏打(1745-1829)意大分物理學家。1800年,他製成伏打電堆,不久又發明伏打電池,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穩定而持續的電流。
奧托(1832一1891)德國工程師。1876年,製成第一台四沖程循環的煤氣內燃機。使汽車和其後飛機的問世成為可能。
戴姆勒(1834一1900)德國機械工程師。1883年製成的第一台汽油機,1886年又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內燃機汽車。
帕森斯(1854—1931)英國發明家。1884年製成第一台多級反動式汽輪機。
狄塞爾(1858-1913)德國工程師。1897年製造了第一台柴油機。 貝塞麥(1813—1898)英國工程師。1856年發明轉爐煉鋼法。
愛迪生(1847—1931)美國發明家。他一生完成1093項發明,對人類產生了巨大影響。1897年,他成功地研製出白熾燈。
莫爾斯(1791—1872)美國發明家。1837年,發明電報機,1844年5月24日,拍發出世界上第一封電報。
貝爾(1847—1922)美國發明家。1876年發明電話。
馬可尼(1874—1937)義大利工程師。1895年發明無線電報。1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實現了無線電通信。
諾貝爾(1833-1896)瑞典發明家。1867年發明安全炸葯
尼古拉·特斯拉(1856年-1943年)克羅埃西亞發明家。交流電,特斯拉線圈,粒子束武器,特斯拉渦輪發動機,非同步電動機,旋轉磁場,地面固定波,雙線線圈,無線技術。
約翰·谷登堡在15世紀發明了印刷機。
9. 白俄羅斯核電站一號機組滿負荷運轉,這會造成什麼影響
發明創造是人類最偉大的實踐,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發展的強大動力。縱觀人類生產力的發展史和特質文明的歷史,實質上就是一部人類發明創造的歷史。 當地時間1月13日,白俄羅斯能源部新聞處發布消息稱,白俄羅斯核電站一號機組已開始滿負荷運轉。消息稱,一號機組的熱功率為3200兆瓦,電功率為1170兆瓦。此外,於去年底開始的靜態和動態測試仍在進行。在這些測試完成後,相關人員將在15天內對核電機組的設備和系統進行標准功率下的綜合性測試。之後,專家委員會將決定其是否可以投入工業化運行。
白俄羅斯核電站位於格羅德諾州奧斯特洛韋茨地區,總承包商為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旗下的“核電建設出口”公司。核電站於2013年11月開始建造,由兩個核電機組組成,按照計劃,一號機組和二號機組將分別於2021年第一季度和2022年正式投入滿負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