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為什麼叫俄羅斯小號

為什麼叫俄羅斯小號

發布時間:2022-05-04 09:23:50

㈠ 各種樂器音色的表現與使用

下面是我以前寫書的時候做的摘記,以西方管弦樂為主,供你參考:

木管樂器
長笛有很多種,比如最常用的C調長笛、D調長笛、降E調長笛、G調次中音長笛、C調低音長笛等。C調長笛的音域跨度為三個八度,從c1至c4。
長笛的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寬廣,或明朗如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或婉約如冰澈的月光。它的低音醒目,中音甜美而似輓歌,高音燦爛而似鳥鳴。長笛擅長花腔,演奏技巧華麗多樣,在交響樂隊中通常擔任主要旋律,是重要的獨奏樂器。

短笛也分許多種,比如C調短笛、D調短笛等,其中以C調短笛最為常用。短笛的音域跨度也為三個八度,從d2至d5。
短笛是交響樂隊中音域最高的樂器之一,音色尖銳透明,不如長笛豐滿。它的低音虛弱,中音清晰尖銳,高音尖銳刺耳、只適合演奏強音。正因如此,短笛屬於裝飾性樂器,很少獨奏。但由於短笛的音色尖銳、富有穿透力,因此有節制、審慎地使用可使整個樂隊的樂聲更加響亮、有力而輝煌。音樂家通常用短笛來表現勝利凱旋、熱烈歡舞的情景或用來描寫暴風雨中風聲呼嘯。

單簧管是個龐大的家族,包括了單簧管、中音單簧管、巴塞特單簧管、低音單簧管、最低音單簧管等多種木管樂器。
我們所稱的單簧管俗稱黑管,分為降B調、C調、A調等多種。在音色方面,C調單簧管尖銳刺耳、缺乏力量;A調單簧管甜美圓潤;降B調輝煌洪亮,因而最為常用。降B調單簧管的音域非常寬廣,從E至c4。
單簧管性能靈活,不僅可以輕松地演奏出掠過多個音階的長音,而且能夠連續吹奏出琶音,獨奏時表現力豐富。
莫扎特是第一位在交響樂中採用單簧管的作曲家,他認為這是最接近人聲的樂器。

薩克斯管是法國樂器製造家A•薩克斯於1846年發明的。在諸多類型的薩克斯管中,最常用的是中音薩克斯和次中音薩克斯,它們常常與高音薩克斯和上低音薩克斯配合,組成薩克斯管四重奏。
薩克斯管的獨特音色為現代音樂所推崇,因此被廣泛應用到現代爵士樂隊中,偶爾也用於管弦樂隊。

雙簧管也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我們所常見的雙簧管為C調,音域從#a至f3。
雙簧管的低音薄而甜美,高音尖銳,但總體來說,高低音差別並不明顯,因此並非獨奏樂器的首選,反而經常扮演旋律引導著的角色,為單簧管和長笛提供平衡。但是,由於雙簧管的音色類似帶有鼻音的蘆片聲、善於演奏徐緩如歌的曲調,因此也被成為「抒情女高音」,往往用來表現田園風光。

另一種雙簧管,即F調雙簧管,比雙簧管的音域低五度,被稱為中音雙簧管。我們更多地稱它為英國管。英國管的音色濃郁而蒼涼,聽起來如泣如訴,因此非常適合演奏憂傷的旋律。但英國管並非管弦樂隊的基本樂器,只是在表現特定情景時才使用。
英國管這一名稱的由來,並非因為樂器來自英國,而是由於文字上的相同音譯。

大管又稱巴松管,是木管樂器中的低音樂器,音域從#C1至#g2。
大管對於交響樂隊來說非常重要。它的低音區厚實陰沉,但斷奏時具有幽默頑皮的效果;中音區溫和甜美;高音區哀傷痛楚。我們通常用大管來表現黑暗惡勢力。
大管還有一種低音的變種樂器——低音大管,音域比大管低八度,可達到木管樂器、甚至整個交響樂隊的最低音,音色陰險狠毒。

銅管樂器
圓號又稱法國號,F調,音域從C1至e3。
圓號的音色圓潤甜美、溫和高雅,不像其他銅管樂器那樣具有振動的金屬聲。它主要在銅管和木管樂器之間起到媒介的作用,表現力極其豐富,是銅管樂器中音域最寬、應用最廣泛的樂器。

小號分為降B大調、A調、D調等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降B大調。小號的音域從A至c3。
小號的音色明亮銳利、高貴燦爛、宏偉庄嚴、具有光輝感、富有英雄氣概,即可奏出嘹亮的號角聲也可奏出優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多用於吹奏號角之音和進行曲式的旋律。小號的高音很容易製造,低音卻比較糟糕。
弱音器可以為小號增加神秘的色彩。最常用的方法可能是在號口塞梨狀弱音器,以此堵住排氣量的百分之七十,達到改變音色的目的,以表現抒情、夢幻與神秘。

小號還有一種變種樂器叫短號,一般為降B調,通常只用於軍樂隊和舞廳樂隊,很少用於管弦樂隊。它的音域大概在g至c3之間。

長號又稱拉管,分為C調、F調次中音、降E調次中音、降B調中音、G調低音、降B調倍低音等多種。其中F調和降E調次中音的音域從B1至#d2,降D調中音的音域從E1至c2,G調低音的音域從#C1至f1,降B調倍低音的音域從G2至d1。
次中音長號的音色介於小號和法國號之間,低音長號的音色飽滿豐富,適合演奏英雄般庄嚴的音樂。中音長號最為常用,音色高傲輝煌、庄嚴壯麗、飽滿嘹亮、富有力度、尖銳且有穿透力,弱奏時又溫柔委婉。長號的音色鮮明統一,在樂隊中很少能被同化,甚至可以與整個樂隊抗衡,常被用來演奏雄壯樂曲的中低音旋律。
長號一直被大量用於爵士樂隊中,被稱為「爵士樂之王」。

大號是交響樂隊中最大的低音部銅管樂器,音域從#D1至#a。
大號的音色渾厚低沉、威嚴莊重,與倍低音提琴同是管弦樂隊合奏的基礎。另外,大號高貴而富有力量的音區往往和長號配合得相得益彰。大號很少用於獨奏,主要擔任低音部和聲或節奏。雖然大號的低音渾厚,但它的高音卻很優美,有時被用作吹奏旋律。

弦樂器
小提琴是提琴家族中的高音樂器,音域從G至c4甚至更高,四根弦的定弦為g - d1 - a1 - e2。
小提琴的四根弦具有不同的特性:E弦的音色清晰尖銳,A弦的音色柔軟豐滿,D弦的音色圓潤深沉、接近人聲,G弦的音色堅硬但缺少力量。小提琴的藝術表現力豐富、表達含蓄、變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同時演奏技巧也極其豐富,因此作曲家們經常用小提琴來引發作品的基調。
交響樂隊中的小提琴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前者通常擔任主旋律的演奏,後者則擔任樂曲主要聲部的和聲伴奏。小提琴常常在室內樂和小品中被用於獨奏,近年來又成為當代流行樂和爵士樂的當家樂器之一。

中提琴是提琴家族裡的上中音樂器,音樂從C至c3甚至更高,四根弦的定弦為C - g - d1 - a1。
中提琴廣泛應用於管弦樂隊、交響樂隊以及室內樂(尤其是弦樂四重奏)中。中提琴通常擔當中音聲部,為主旋律起伴奏和襯托的作用,極少用於獨奏。
中提琴的音色或生動、或憂郁、或尖銳、或迷人,高音介於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間,因而經常被用來聯系兩者。中提琴的音質相當特別,能夠演奏近似鼻音的詠嘆,非常適合表現深沉與神秘的情調。

大提琴是提琴家族裡的下中音樂器,音域從C至g2甚至更高,四根弦的定弦為C - G - d - a。
大提琴的音色渾厚飽滿,尤其A弦的音色具有尖銳的氣勢和充滿熱情的輝煌,最適合演奏旋律。作為交響樂隊中最常見的樂器之一,大提琴適合扮演各種角色:有時加入低音陣營,在低聲部發出沉重的嘆息;有時則以中間兩根弦起到節奏中堅的作用。在所有樂器中,大提琴的音色最適合表現深沉的情感。整個大提琴組奏出的如歌的美妙旋律,足以令其他任何樂器都相形見絀。
另外,大提琴也常常出現在中國民族樂團中,充當革胡。

低音提琴是提琴家族中形體最大、音域最低的樂器,音域一般從D1至d1,四根弦的定弦為E1 - A1 - D - G。
低音提琴的音色粗糙、低沉、富有力量,能奏出美妙的泛音,適合於慢奏;有時演奏的強音可以替代定音鼓的角色。撥弦的音色飽滿豐富。
低音提琴是管弦樂隊和交響樂隊中的最低音聲部,多充當伴奏角色,極少用於獨奏;但其雄厚的低音無疑是多聲部音樂中強大力量的體現。

豎琴是最古老的撥弦樂器,音域從#B2至f4。
豎琴具有無以倫比的美妙音色,尤其在演奏琶音音階時更有行雲流水之境界,音量雖然不大,但柔如彩虹、詩意盎然,時而溫存時而神秘,是自然美景的集中體現。
由於具有豐富的內涵和美麗的音質,豎琴成為交響樂隊以及歌舞劇中特殊的色彩性樂器,主要擔任和聲伴奏和滑奏式的裝飾句。在室內樂中,豎琴也是重要的獨奏樂器,獨奏時能奏出柔和優美的抒情段或華彩段,極具感染力。

吉他又名六弦琴,它的六根弦的定弦分別是E - A - D - G - B - E。
吉他由於音量較小,幾乎從不用於各類樂隊中。吉他的高音清澈華麗、中音柔美動聽、低音豐滿深沉,用於獨奏可以表現出豐富的和聲效果,具有如泣如訴般的感情力量,並能奏出美妙的泛音,還可以模仿許多打擊樂的音色。當吉他用於伴奏伴唱時,能充分發揮其和弦的功力,為主旋律做豐富的襯托。

鋼琴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變化豐富,能夠表達各種不同的音樂情緒。它的音域從A2至c5。
鋼琴的高音清脆、中音豐滿、低音雄厚,可以模仿整個交響樂隊的效果。由於鋼琴具有獨特的音響和88個琴鍵的全音域,因而歷來受到作曲家的鍾愛。
鋼琴在流行、搖滾、爵士、古典等幾乎所有音樂形式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譽為「樂器之王」。

打擊樂器
定音鼓是最常見且最傳統的打擊樂器,一直是交響樂隊中打擊樂聲部的固定樂器,是重要的色彩性伴奏樂器,也適於其他各類樂隊。
定音鼓的音色柔和、豐滿,音量可控制,不同的力度可表現不同的音樂內容,有時甚至可以直接演奏出旋律。演奏方法分為單奏和滾奏兩種,單奏多用於節拍性伴奏,滾奏則可以模仿雷聲,且效果逼真。定音鼓作為色彩性打擊樂器,其豐富的表現力遠非普通打擊樂器所能比擬。

木琴屬竹木體鳴樂器類,各個音條都有固定的音高,可用於獨奏旋律。
木琴產生於十四世紀,音域為三個半到四個八度。木琴多用於獨奏,但需要其他樂器(如鋼琴、管弦樂隊等)來伴奏方能襯托出其獨特的音色,使之更具魅力。
強奏時,木琴的音色剛勁有力,弱奏時則柔美悅耳。木琴發音短促而清脆,多用來演奏輕快、活潑的樂曲,表達一種歡樂的氣氛。對於持續音,則必須運用兩個打棰迅速交替敲擊同一音條以獲得連續的效果。此外,木琴還可以奏出美妙的滑音和動人的震音,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另外兩種和木琴很相似的打擊樂器是鐵琴和管鍾。

大鼓屬於雙面膜鳴樂器,靠鼓棰敲擊發音,並隨用力的變化來改變音的強弱、從而表現不同的音樂情緒。它是軍樂隊、管弦樂隊和交響樂隊中最重要的打擊樂器,幾乎不作獨奏,而是參與合奏或襯托樂隊和聲的伴奏樂器。但大鼓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僅使樂隊的低音聲部更加充實、豐滿,而且為整個樂隊帶來一種氣勢,增添了活力。
大鼓的音色低沉響亮,雄壯有力,用於模仿雷聲和炮聲時恰如其分。

小軍鼓又稱小鼓,屬雙面膜鳴樂器,發音頻率高於大鼓。
小軍鼓在各類樂隊中與大鼓的重要性相同,常與大鼓同時使用。但小鼓不象大鼓那樣用來加強強拍,而是在弱拍上敲擊細小的節奏,以調和音色,增強樂曲的節奏感。
音色清晰、明快,並伴有沙沙的聲音,別具特色。演奏方式分為單奏、雙奏和滾奏三種,其中滾奏法最具小鼓特色,雙棰極迅速地交替敲擊,發出顆粒清晰的音響,各種處理效果(如輕、重、緩、急的區別)可以表達出不同的音樂情緒。
小鼓的音響穿透力強,力度變化大,還可以通過在鼓面上蓋絨布,或使用不同硬度的鼓槌來改變音色,能奏出各種氣氛,表現力非常豐富。

鈴鼓又稱手鼓,屬單皮膜鳴樂器,靠直接用手敲擊來發聲。鈴鼓常用來烘托熱烈的氣氛,表達一種歡樂的情緒。
鈴鼓的音色清脆、明亮,還可發出急速而美妙的震音。
無論在民間舞蹈或樂隊伴奏中,鈴鼓都是一種色彩性很強的節奏打擊樂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節奏自由,任憑演奏者即興發揮。

三角鐵又稱三角鈴,是一種古老的打擊樂器,屬於金屬體鳴樂器族。它是管樂隊管弦樂隊、交響樂隊乃至歌舞劇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打擊樂器,常常在華彩性的樂段中加入演奏,以增強氣氛。
三角鐵可發出銀鈴般的顫音,為整個樂隊增加一種特殊的色彩, 其點綴作用十分明顯。它還能奏出各種節奏花樣和連續而迅速的震音,盡管音量微弱,但這種美妙的感覺仍可回盪在整個樂隊之中。

沙槌屬於體鳴樂器族,一般歸於打擊樂器類。
沙槌是典型的拉丁美洲節奏樂器,常用於拉丁美洲舞曲音樂之中,更是倫巴樂隊必備的樂器, 有時也在西方管弦樂隊中用作節奏性樂器。
演奏時,沙槌會發出輕微的「沙沙聲」,通常為急板音樂或快節奏音樂伴奏,起烘托氣氛的作用。

響板又叫西班牙響板,屬於竹木體鳴樂器類。
響板多用於西班牙、義大利等南歐國家以及拉丁美洲的民族舞蹈之中。在交響樂、歌劇和舞劇音樂中,響板也通常只限於伴奏具有南歐及拉美風格的音樂、歌舞。有時,響板甚至可以用於獨奏。
響板的音色清脆透亮,不僅可以直接為歌舞打出簡單的節拍,而且可以奏出各種復雜而奇妙的節奏花樣,別有一番特色。

鑼又稱中國鑼,來自中國的民族樂隊,是交響樂隊中唯一的中國樂器,屬於金屬體鳴類。
鑼是現代交響樂隊、管弦樂隊中重要的打擊樂器,改變鑼棰棰頭的結構或質地可有效地改變鑼身的音色。
鑼的音色低沉、宏亮而強烈,餘音悠長持久。通常,鑼聲用於表現一種緊張的氣氛和不祥的預兆,具有十分獨特的藝術效果。
一些較小的鑼有確定的音高。

鈸又稱土耳其鈸,是一種古老的碰奏樂器,屬於金屬體鳴樂器。
鈸的音色洪亮而強烈, 餘音回盪,可以傳得很遠。用於強奏時,極富氣勢,通常表現一種激情;用於弱奏時,其作用類似大鼓, 屬於節拍樂器。
鈸的音響穿透力很強,善於烘托氣氛,是管樂隊、交響樂隊、管弦樂隊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擊樂器。
鈸在演奏時可以懸掛在支架上,用鼓槌滾奏,表現力很豐富。輕奏則像冰雪消融時的潺潺春水, 重擊則如暴風驟雨時的風聲呼嘯。

其他樂器
口琴是一種小型活簧片類氣鳴吹奏樂器,源於中國,其鼻祖為笙。
口琴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口琴是復音類口琴,尤以二十四孔口琴為中國國內常見品種。
半音階口琴可能是所有口琴中表現力最豐富的。人們可以用它吹奏完整的半音階,甚至可以達到四個八度以上的音域,因此它在爵士樂和古典音樂中均有運用。
布魯斯口琴在歐美十分流行,又叫做十孔口琴。該口琴一個琴孔代表兩個音,能夠演奏十二個調式。布魯斯口琴在藍調音樂中的地位能與吉他比肩。
口琴在民間非常普及,偶爾也用於其他流行音樂當中。

手風琴
手風琴是一種能夠獨奏也能夠伴奏的活簧片類樂器,不僅能夠演奏單聲部旋律,也能演奏多聲部樂曲。手風琴的音響宏大,音色豐富,而且易學易懂,攜帶方便。與口琴一樣,手風琴也源自中國的笙,因此發音原理基本相同。
手風琴的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全音階手風琴、半音階手風琴、鍵鈕式手風琴和鍵盤式手風琴。其中鍵鈕式手風琴非常常見,而鍵盤式手風琴由於與鋼琴彈奏方式接近而廣受歡迎。
手風琴在俄羅斯最為流行,被稱為俄羅斯民間樂器。

管風琴
管風琴是風琴的一種,為活簧片類氣鳴樂器。管風琴音量宏大,音色飽滿,尤其適合演奏神聖的宗教音樂。許多音樂家都曾在教堂中擔任管風琴師,比如巴赫。
管風琴是所有樂器中構造最復雜、體積最龐大、造價最昂貴的樂器。管風琴最初是純粹的基督教樂器,因此許多教堂在建造時都會同時建造一台管風琴。事實上,管風琴的結構正是依附於建築結構之上,因此管風琴的大小取決於建築的規模。目前,幾乎所有基督教堂、音樂廳和歌劇院都有管風琴。

㈡ 世界著名的小號演奏家是哪幾位

1,王強

王強,國內著名小號演奏家。中國小號聯合會常任理事。2014年6月5日晚,CCTV音樂頻道《光榮綻放》十大青年小號演奏家音樂會於北展劇場圓滿落幕。音樂會上,演奏家王強獨特細膩的小號演奏格外出彩,優美的旋律和嫻熟的技術博得眾人一致贊賞。

2,溫頓·馬薩利斯

溫頓·馬薩利斯1961年10月18日出生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的音樂世家,其父親是著名的爵士鋼琴家艾里斯·馬薩利斯,哥哥布蘭福德·馬薩利斯是全美最富盛名的爵士薩克斯管演奏家,此外兄弟德爾菲約和傑森也都是爵士音樂家,因此人們將這個家庭稱為爵士樂「第一家庭」。

3,哈肯-哈登伯格

哈肯-哈登伯格1961年出生於瑞典的瑪爾默。8歲時在馬爾默開始向博-尼爾森學習小號,後又相繼在巴黎音樂學院師從皮埃爾-蒂鮑德,在洛杉磯師從托馬斯-斯蒂文斯繼續他的學業。他的藝術才華很快得到了認可。

4,戴中輝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銅管教研室主任,中國音協管樂學會副會長,中國小號聯合會會長,國際小號協會理事,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指 揮,國家一級演員。

5,歐翠峰

歐翠峰(1959.4.7)生於貴州銅仁,著名小號演奏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樂團小號首席。

㈢ 俄羅斯小號28是哪個城市的車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經過查詢是阿穆爾州車牌號。

㈣ 小號是誰發明的

小號是一種裝有杯形號嘴的高音銅管樂器,使管弦樂隊、軍樂隊、銅管樂隊和爵士樂隊中的重要樂器,也是一種重要的重奏和獨奏樂器。吹奏者用嘴唇頂住杯形號嘴來吹奏,嘴唇的振動引起號管內的空氣柱的振動而發音。小號的發音原理與圓號相同,用調整唇部的張力與氣息的緩急的方法可以奏出泛音列中的某一泛音。唇部張力越大,氣息越急,則號管內的空氣柱可以分為更多的等長部分的振動,所發的音也就越高。
泛音列基礎音的絕對音高是由號管的長度決定的,小號不能吹出基礎音。小號因號管短而粗,一般只能吹出第二泛音到第八泛音(有人可吹至第九、第十泛音)之間的音。
小號最早的祖先是有號嘴的動物性號角(如蛇形號角、獸性號角等),這種號角後來為一種直式小號所取代。到13世紀時出現了一種類似小型薩克管的小號。我們比較熟悉的那種小號是到15世紀時才有的。這是一種自然小號,只能吹奏泛音列中的幾個音,長時期只是用於儀禮或軍樂。到17世紀初,發明了變調管,可以利用變調管來改變樂器的調。變調管是一段補充的號管,實際上是加長了樂器基本號管的長度,從而降低了樂器的調。蒙特威爾第是第一個利用這種小號的著名作曲家。
自然小號是一種沒有活塞等裝置的小號,號嘴插在向號管吹送氣息的一端,號管是逐漸擴大的圓椎形,只有中段是圓柱形,號管的氣息出口處向外擴展,形成喇叭口。
自然小號只能吹出一個調上的泛音列,所以演奏時要根據作品的調性選用相應調性的樂器,常用的有F、E、bE、D、C、bB及A(極少用)等調的樂器。但不管用的是什麼調的樂器,經常是採用改調記譜法,一律改寫成C調,只在譜上註明所用小號的調,使能奏出所要求的音高。
從18世紀八十年代到19世紀初試驗在小號上安裝像木管樂器那樣的音鍵。海頓1796年就是為這種小號譜寫了那首著名的小號協奏曲。這種裝有音鍵的小號並沒有流傳多久,到19世紀初發明了活塞小號。
活塞小號有三個活塞(有直升式活塞與迴旋式活塞兩種,作用相同),活塞的作用是把附加的號管連接到基本號管上去,從而降低了整個樂器的調子。三個活塞的作用與圓號相同,可以次降低1、1/2和11/2個全音。因此這種有活塞的小號就能吹奏全部半音。在應用了活塞之後,還可以用改變裝在基本號管彎曲出的「U」型變調管位置的方法來調整樂器的音高,拉到最長時幾乎可使樂器的整個調子降低一個全音。
從音域來講,小號是管弦樂隊中最高的銅管樂器。在整個音域中聲音都很華麗、輝煌。但第二泛音稍嫌粗野,有些不穩定,吹低音時更為明顯;第二泛音不能發出很強的音量;在第三泛音到第六泛音上用ff吹奏時可發出極響亮輝煌的聲音,弱奏時發音嘹亮又有歌唱性;第八泛音聲音緊張;第九、第十泛音發音勉強,最高音很難吹奏。
小號可以奏出很好的斷音,可採用「單吐」、「雙吐」和「三吐」演奏法,彈吐法在小號上可吹得很出色。小號在演奏上很為靈敏,能輝煌地奏出自然音階和半音音階的經過句、琶音和分解和弦等。吹奏小號氣息消耗較少,能吹出寬廣悠長的色彩鮮明的樂句。
小號常加用弱音器,不僅能大大改變發音的力度,而且也改變了音色。現在使用的弱音器的種類很多,有直式、杯形、哈蒙式(又稱嘩——嘩弱音器)、柱塞式、單色等。長時間使用弱音器會使人厭倦。在爵士樂中使用弱音器使能將小號的音色變到難以辨認的程度。
除了上面已經提到的海頓的bE大調協奏曲外,小號常用的樂曲有維瓦爾第的小號協奏曲,洪梅爾的bE調協奏曲、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野蜂飛舞》等。小號在貝多芬的《萊奧諾拉序曲》、華格納的歌劇《帕西法爾》及德沃夏克的《自新世界交響樂》中均運用得很出色。

㈤ 目前美國最怕哪個國家

美國跟俄羅斯鬥了幾十年,幾乎處處占據上風,一點兒都不怕俄羅斯,只是擔心俄羅斯效仿美國搞擴張主義,危及美國的霸權。美國擔心的國家的名單還有伊朗、委內瑞拉等,這些國家對於美國只是當前的威脅,並不致命。美國真正害怕的國家就只有一個,那就是世紀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美國將其視為長期的威脅,更重要的是,美國與龍國爭的不僅僅是眼前的利益,而是制度之爭、模式之爭,這是根本性的。

從美國今年發動的貿易大戰就可以看出美國人究竟是在害怕誰,擔心誰。事實上,美國根本就沒有對俄羅斯發動貿易戰,這不僅僅是美俄貿易量小的原因,而是美國並沒有把俄羅斯視為心腹之患,長期的威脅,美國有信心有實力一直遏制俄羅斯。全世界有實力掙脫美國霸權的桎梏、美式體制的牢籠、美式文化的陰影的國家只有一個,就是另一個大國,這讓美國情不自禁地恐懼,所以歇斯底里,以及下三濫。

㈥ 有人知道樂器小號是怎麼由來的嗎

小號的起源很難說清楚,最早的原型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的獸角和海螺,現代意義上的小號原型是古代歐洲的軍號,當代的小號是18世紀德國人改良而成的。

㈦ 俄羅斯為什麼要叫俄羅斯

一種說法是,「俄羅斯國家」起源於9世紀中葉,也就是在有關斯拉夫人的最初記載出現以後約300年。最早建國的不是斯拉夫人,而是外來的民族。來自瑞典的瓦利亞格人戰勝了來自亞洲的哈扎爾人,成為東歐平原的主人。「連最初的諾夫哥羅德和基輔的王公,我們一看那些名字就知道他們出身於瑞典人」。「『羅斯』這個名稱來源於芬蘭人給經過波羅的海來到芬蘭的瑞典人所起的綽號。但城市居民大多數是斯拉夫人,王公及其貴族很快就斯拉夫化了」1。

公元9世紀,當東斯拉夫人在德涅斯特河與第聶伯河之間艱辛地開拓森林和草地時,一支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來的部落開始侵入他們的生活。東斯拉夫人稱這個部落是瓦利亞格人,芬蘭人則稱他們是羅斯人(芬語ruotsi或rootsi,意為北方人或諾曼人)。瓦利亞格人征服了東斯拉夫人,此後,東斯拉夫人就被稱為羅斯人了。這個由瓦利亞格人建立起來的國家,歷史上被稱為「基輔羅斯」2。

另一種說法是,中世紀時由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下至東歐的瓦蘭內亞人曾征服基輔一帶。因為征服者來自瑞典東海岸羅登,即現在的羅斯拉根(ROSLAGEN),所以當地斯拉夫人根據這一地名的前半部分ROS而稱這些征服者為羅斯人3。

1987年《俄語》出版社出版的斯·尼·瑟羅夫撰寫的《歷史之頁》,則代表了俄羅斯官方的立場。書中指出:「在多民族的蘇聯中有三個兄弟民族: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他們佔全國居民的70%。他們的語言、民族習慣和文化中有許多共同點。他們共同的祖先是東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是公元前生活在東歐南部古老的農業和牧業部落的後代。在公元1世紀初,東斯拉夫人佔有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從喀爾巴仟山到奧卡河與伏爾加河上游的廣闊地域。9世紀初,在東斯拉夫人那裡出現了早期的封建國家——基輔羅斯。許多資產階級歷史學家至今仍硬說這個封建國家是由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諾曼人建立的。俄羅斯和蘇聯學者早就批駁了這種所謂的『諾曼理論』。他們證明,俄羅斯國家是由於東斯拉夫部族長期獨立發展而形成的。」

瑟羅夫寫道,「至今仍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斯拉夫部落大公基伊及其兄弟謝克和霍里夫在第聶伯河高聳的岸上建立了一個城市。為了紀念兄長,他們把此城命名為基輔。據基輔編年史的編纂者涅斯托爾說,基伊去了察爾格勒(君士坦丁堡),受到拜占庭皇帝的熱情接待。他返回基輔後很快就去世了。基伊的後代就是基輔公國最早的大公。在幾個世紀中,東斯拉夫人與來自亞洲的游牧民族進行了斗爭。公元4世紀,匈奴進攻過斯拉夫人。此後又有阿瓦爾人和哈扎爾人來進攻。斯拉夫人自己也經常向多瑙河沿岸和拜占庭進行軍事遠征。為了防禦性和進攻性的戰爭,東斯拉夫人結成同盟。在6世紀,居住在第聶伯河兩岸的斯拉夫部落,在羅斯部落領導下聯合了起來。這個部落因第聶伯河的支流羅斯河而得名。加入這個聯盟的所有斯拉夫人逐漸地都被稱為羅斯人。涅斯托爾寫道:『波利安人(居住在第聶伯河及其支流沿岸的古東斯拉夫部族)現在被稱為羅斯人。』基輔成為羅斯大地的中心。」

莫斯科大公伊萬三世(1462~1505年在位)逐步兼並了諾夫哥羅德、特維爾和梁贊,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他本人成為東北羅斯唯一的君主,被稱為「全羅斯的國君」。

伊萬之子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繼續擴張,完成了俄羅斯統一大業。這標志著俄羅斯民族的最終形成。

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首次定國號為「俄羅斯帝國」。

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成立了「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12月改名為俄羅斯聯邦,或俄羅斯。

俄羅斯的族名在中國史籍中最早出現於元明朝之際,稱為「羅斯」或「羅剎」。當時,與俄羅斯接觸最多的還是游牧於中俄之間遼闊草原上的蒙古族人。用蒙語拼讀俄文「ROCCIA」時,必須在「R」前面加一個母音才合乎規范。如果不加母音,很多人發不出「R」這個捲舌音。因此,「R」之前就加了一個「0」。滿清貴族入主中原以前,對蒙古貴族搞政治聯姻,文化上受蒙古族的影響較深。滿清政權統治中國後,蒙語的「OROCCIA」轉譯成漢語時,就成了「斡羅斯」和「鄂羅斯」。直到「俄羅斯」寫進了《大清統一志》、《異域錄》和《清史稿》,才代替了「羅斯」和「鄂羅斯」等其他譯名。

順便說一說,俄語里中國叫「基塔伊」,是「契丹」的轉音。「契丹人先後稱霸於中國北方與西域、中亞,他們相繼建立的遼、西遼政權持續存在達300年之久(916—1211)……古羅斯人對中國的認識最先開始於對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契丹人的認識,以後對中國的稱呼則長期沿襲著原對契丹人的稱呼。」

有關俄羅斯國名的來源,在劉伉主編的《世界社會文化地理手冊》中有另一種解釋:

過去我們把蘇聯的前身稱為俄國、沙俄、帝俄;把蘇聯稱之為蘇俄其中的「俄」字實際上是「俄羅斯」的簡化。但在俄語中,卻怎麼也找不到俄羅斯據以音譯的對應詞。有的只是Pycb,Poccия。或Pyccия。歐洲其他語言據此演變出各種詞形,如英語的Ross,Russ和Russia等;用羅馬字母轉寫,也可作Rus』,Rossiya和Russiya。用漢語可以分別譯為露西、羅斯和露西亞(「露西亞」這種譯法創自日本人,到今天他們仍把俄羅斯人稱為露西亞人,俄語稱為露西亞語)。當然,從這些譯名中,多少可以看出點聯系,比如俄羅斯之於羅斯。為什麼多出一頂帽子——開頭的「俄」字呢?這同蒙古人和蒙古語有關系。

須知歷史上我國和俄國人從不搭界,中間隔著說烏拉爾語系和阿爾泰語系語言的許多民族,特別是隔著地域活動范圍廣大的蒙古人。蒙語由於自身的特點,每遇以輔音r起首的詞(不論發這個r音時舌部震顫與否),為便於發音,必須把它後面緊跟的母音先移前重復一次。Pиcb,Poccия和Pyc-cия中正好有這個r音,於是就把它讀成Oroso。在元代漢語中便出現了與它相應的譯名「斡羅思」(還有多種異譯)。到了清代,俄國已經開始同中國交界了,清朝仍因襲蒙古語中對它們的稱呼,只是另外音譯為「俄羅斯」,並一直沿用至今。

㈧ 小號最早的起源在那

小號最初的形狀是一根管子,一端是吹口,另一端是喇叭口,其長可達數公尺。這是一種裝有杯形吹嘴

小號

的高音銅管樂器,它在同類樂器之中 占據著領導地位。小號的音色慷慨嘹亮,作曲家經常用它來描寫戰爭。聖經上說:「傑里科城牆之堅,不足以抵擋其音」,小號聲音鏗鏘之程度,由此可見。然而小號加上弱音器時,又會發生一種近似詼諧的意味。

小號的起源無從考究,在數百年前出土的古埃及法老墓里就出土過小號。現代的小號則起源於十八世紀的德國,德國作曲家海頓1796年就寫了一首至今仍廣泛流傳的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並在他的「軍隊進行曲」中充分發揮了小號的性能。

十五世紀起,小號就有了S型的捲曲形狀,到了十六世紀後才改成與現代小號形狀相近的橢圓型捲曲形狀。在大約1770年曾出現了伸縮小號,後來又試製成帶鍵的小號。1780年由德國樂器製造師約翰.安德麗亞.斯坦圖和約蓋利造出插管小號。1790年左右發明了一個活塞能夠變成兩個調的小號,1862,英格蘭人安迪爾(Andir)在活塞和按鍵上進行改革,才逐步形成這種帶有三個活塞,能演奏半音階的小號和短號,至此小號已經基本定型完善。

小號是種古老的樂器,它的首次記載是在公元前15世紀的古埃及人和日爾曼部落的圖畫中被提及。這把史前的小號號長56厘米,它的一端有個圓錐形的管子,直徑長約10厘米,將其擴展開有26厘米。這把小號設計簡單,其造型長久不變,直到18世紀中期,鍵閥被作為附件加入其中。在小號的歷史上,它通常被軍事部門或宗教所使用。古人曾用恐怖,可怕,沙啞和粗暴來描述古羅馬軍用小號的聲音。當時只有羅馬人,西藏人和尤太人的宗教牧師才允許吹奏小號。聖經的譯本中曾提到過這種樂器,將它與天使的聲音聯繫到一起。中世紀時期出現了大量新的形式的小號。撒拉遜人的西班牙入侵帶來了許多這樣的樂器,象基督教使用的樂器,專門用來使敵人受到驚恐的樂器。文藝復興帶來了小號的進步,如提高了它們在皇家宮廷的地位,這種樂器更多的被用來作為「音樂的」演奏,而不再是單純的用來發信號了。

小號的普及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時期,除了18世紀初的衰落。18世紀中葉活塞和按鍵的增加給小號帶來了新的生命,使其在管弦樂作品中被頻繁使用。1827年德國出現了活塞式小號,直到1862,英格蘭人安迪爾(Andir)在活塞和按鍵上進行改革,才逐步形成這種帶有三個活塞,能演奏半音階的小號和短號。它們的發展和改革是在歐洲完成的,小號主要是在德國,而短號是法國的一種名為郵號(cornet de poste)發展而來的。

傳統的小號音樂傳達的是節慶或戰爭的情感,諸如在巴赫和亨德爾這樣的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中也被大量採用。古典作曲家海頓的的作品中也特別用到了小號,他的降E調小號協奏曲一直是器樂曲中的經典。總而言之,在過去的歲月中小號經歷了眾多的變革,顯然已是所有時期最重要的樂器。它已成為少數經過時代檢驗的樂器之一,並正隨著新的音樂形式和使用的需要而不斷

㈨ 小號,喇叭,嗩吶在聲音上的區別。 求專業回答!

小號是種古老的樂器,它的首次記載是在公元前15世紀的古埃及人和日爾曼部落的圖畫中被提及。這把史前的小號長120厘米,它的一端有個圓錐形的管子,直徑長約10厘米,將其擴展開有26厘米。這把小號設計簡單,其造型長久不變,直到18世紀中期,鍵閥被作為附件加入其中。

在小號的歷史上,它通常被軍事部門或宗教所使用。古人曾用恐怖,可怕,沙啞和粗暴來描述古羅馬軍用小號的聲音。當時只有羅馬人,西藏人和尤太人的宗教牧師才允許吹奏小號。聖經的譯本中曾提到過這種樂器,將它與天使的聲音聯繫到一起。中世紀時期出現了大量新的形式的小號。撒拉遜人的西班牙入侵帶來了許多這樣的樂器,象基督教使用的樂器,專門用來使敵人受到驚恐的樂器。文藝復興帶來了小號的進步,如提高了它們在皇家宮廷的地位,這種樂器更多的被用來作為「音樂的」演奏,而不再是單純的用來發信號了。

小號的普及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時期,除了18世紀初的衰落。18世紀中葉活塞和按鍵的增加給小號帶來了新的生命,使其在管弦樂作品中被頻繁使用。1827年德國出現了活塞式小號。直到18世紀末,才逐步形成現在這種帶有三個活塞,能演奏半音階的小號和短號。它們的發展和改革是在歐洲完成的,(小號主要是在德國,而短號是法國的一種名為郵號(cornet de poste)發展而來的。)

傳統的小號音樂傳達的是節慶或戰爭的情感,諸如在巴赫和亨德爾這樣的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中也被大量採用。古典作曲家海頓的的作品中也特別用到了小號,他的降E調小號協奏曲一直是器樂曲中的經典。總而言之,在過去的歲月中小號經歷了眾多的變革,顯然已是所有時期最重要的樂器。它已成為少數經過時代檢驗的樂器之一,並正隨著新的音樂形式和使用的需要而不斷變革。

小號音色強烈,明亮而銳利,極富光輝感,是銅管族中的高音樂器,既可奏出嘹亮的號角聲,也可奏出優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號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因此小號在巴洛克音樂,古典音樂和軍樂中都有很豐富的演出節目。此外,小號在爵士樂中的演出也很豐富。

小號有號嘴,管體和機械三部分。管長1.355米,機械部分由活塞和活塞套組成,通過按下活塞接通旁路管以達到延長號管的目的。活塞分為直升式和迴旋式兩種。

小號使用五線譜高音譜表記譜。用固定唱名法,即固定高音概念進行演奏。當今世界上有降B,E,D,降E,F,G,A,高八度降B等多種調的小號,這些調是根據演奏第一泛音列的高音來確定的。我們通常使用的小號是降B調的。如果小號同鋼琴,電子琴等這些C調樂器在一起演奏同一旋律時,小號必須提高大二度,也就是C調樂器演奏C音時,小號則演奏D音。
小號家族

小號(Trumpet)與短號(Cornet),同屬於高音銅管吹奏樂器。它們使用的音域,記譜,吹奏方法都完全相同,可以說是銅管樂器這個家族裡的一對親兄弟。

小號與短號在構造上略有不同。如果把小號和短號的號管都拉直,它們的長度都是一樣的,但由於它們管子圓錐形和圓柱形部分比例不同,小號圓錐形部分佔管長的1/3,而短號圓錐部分佔1/2,圓錐部分的管徑也比小號粗。加上喇叭口部分的造形,短號喇叭的口擴大部分的弧度比小號大。以及號嘴杯狀部分的造型不同,便構成了小號與短號在音色上的差別。小號具有嘹亮,高亢,富有號召力之特色,表現力豐富,尤其是加上弱音器演奏,聲音效果使人處於一種幻覺和想像之中。所以無論是在交響樂團,軍樂隊,還是輕音樂隊中都少不了它。一般多用它來表現輝煌,壯麗的情緒和場面。而短好則音色柔和,優美,一些抒情動聽的旋律往往由它來演奏。像俄羅斯作曲家柴柯夫斯基的著名舞劇「天鵝湖」中一些獨奏段落就是用短號演奏的。短號在管樂隊里用得比較多,這是因為管樂隊硬音樂器比較多,用短號可以調節樂隊的音色。有的樂隊銅管高音聲部全部用短號,使樂隊音響效果更柔和動聽。

在這個家族裡還有一種名為比格里號(Bugle)也有稱富魯格號(fiugelnorn)。它的管長,音域,記譜,吹奏方法等都和小號,短號相同,所不同的也是在構造部分,號管圓錐體部分約占管長的2/3,而且管徑比短,小號還粗,號嘴杯狀部分比短,小號都深,形似圓號號嘴。因此它的聲音比短號還要柔和,深沉。有些國家的軍樂隊里把這種樂器作為一種色彩性的樂器使用,目前在我國樂隊里極少見,基本上不使用。

樂器名稱:嗩吶

別稱雅號:「喇叭」

構組成:在一椎形木管上開八個音孔(前七後一),木管上端裝一細銅管,銅管上端安裝一個葦制哨子,為演奏者吹奏所用;木管下端承接一個銅制「喇叭口」。

樂器特色:屬於木管樂器族內的吹孔簧鳴樂器類,嗩吶葦制哨子的結構與西洋樂器雙簧管的吹口相似,均為雙簧樂器,但嗩吶的簧片較薄。音色高亢、明亮,具有極強的感染力,無論用於表現自然事物或者人類的喜怒哀樂,都有其獨到之處。嗩吶是一種歷史久遠的中國傳統民族樂器,自明代起已廣泛流行於民間。有些民間藝人不但能用嗩吶演奏出輕巧的顫音、倚音和滑音,而且能用嗩吶模仿出簫的柔美音色來。

嗩吶是中國民族樂隊中的主要吹奏樂器,常用於獨奏、重奏、 合奏以及地方戲曲、歌舞的伴奏。在民間,每逢喜慶佳節,嗩吶更是吹打樂隊和鑼鼓樂隊中的骨幹樂器。

音域與音色:D_調高音嗩吶用高音譜表按實際音高記譜。它的總音域為a_(_1_)_-_b_(_3_)_,樂隊中的常用音域為a_(_1_)_-_d_(_3_)_。 嗩吶的中、低音區音色豪放、剛勁,各種技巧都易於發揮,非常富有表現力;高音區緊張而尖銳,在樂隊中應用要謹慎。

嗩吶 又稱喇叭,小嗩吶又稱海笛。兩晉時期(公元265--420年)已流行於新疆地區。清代嗩吶在回部樂中使用,稱為蘇樂奈。它是民間運用最廣泛的樂器之一,除了用於合奏、獨奏外,也用於戲曲、歌舞等伴奏。
嗩吶,在木製的錐形管子上開八孔(前七後一),木管上端裝一銅管,銅管上端套一葦制哨子,木管下端裝一喇叭形銅質擴音器。音色高亢明亮,有的民間藝人能控制氣息,吹出柔美的聲音。

經過改革的嗩吶有高、中、低三種,有的還加了音鍵,擴大了音域。
運用嗩吶的地區和范圍很廣,它可以作為獨奏樂器使用。在民音吹打樂或地方戲曲樂隊中,嗩吶經常作為領奏樂器使用。嗩吶音量宏大,聲音粗獷,宜於表現歡快、熱烈、雄壯的樂曲,可以演奏技巧性很高的華彩樂段,還可模仿飛禽和昆蟲的鳴叫聲。

附件:

㈩ 誰知道小號獨奏《大俄羅斯幻想曲》嗎詳細介紹一下,滿意加分,謝謝!

詞曲涵蓋了小號演奏的絕大多數技巧,是很多專業比賽用曲.技巧中等偏上,但對樂曲的感情及風格的把握則屬上等難度,完美的連音、音程、大量的三吐中還要注意此曲的風格,實是對演奏者的考驗。

次曲的譜子也在國內廣泛流傳。

那麼,在俄羅斯呢?奇怪的是在俄羅斯,沒有任何一個小號家演奏它,就算是大中學在校學生也沒有演奏他的。為什麼呢……哈哈

首先,要知道,大俄羅斯幻想曲里的主題都來自什麼作品,

樂隊演奏完引子,第一個主題,是一個小提琴浪漫曲的主題,叫「莫斯科的回憶」

第二個主題,那個三拍子的,那個主題是一首,烏克蘭民歌,包括最後一個變奏,也是烏克蘭民歌主題

第三個主題,三吐的那段,是沙皇時代,舊俄羅斯帝國國歌的旋律

問題就出在,第三個主題上。根據我的了解,俄國人認為,國歌是一種非常嚴肅的音樂體裁,只能在特殊場合,又樂隊,莊重的演奏,用三吐演奏,十分不穩定,莊重。把他們的國歌,變成了,鄉下小調。

所以沒有俄國人,演奏這樣的曲子!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叫俄羅斯小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5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