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的四大軍區實力如何
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絕大部分的軍事實力,雖然近幾年俄羅斯的裝備更新換代速度減緩,但是在當今世界上,俄羅斯依然是軍事實力排名前三位的國家。俄羅斯的武裝力量主要部署在國內的四大軍區中,這四大軍區分別是西部軍區、東部軍區,南部軍區和中部軍區,根據所處位置的不同,這幾個軍區的裝備情況也各不相同。中部戰區屬於俄羅斯最弱的一個戰區,這個戰區存在的意義並不大。俄羅斯的中部地區非常的穩定,接壤的幾個國家都是俄羅斯的盟友。這個戰區的作用是支援和輔助,因此在裝備上也比較的老舊,僅僅是作為總預備隊存在。
Ⅱ 俄羅斯在世界那些地方存在軍事基地謝謝。
俄羅斯海外軍事基地共有7座:陸軍基地4座,分別位於格魯吉的亞巴統和阿哈爾卡扭基、亞美尼亞的居特里(4000人)、塔吉克(7000人);海軍基地2座,分別位於烏克蘭的塞瓦斯托波爾和敘利亞的塔爾圖斯;空軍基地 1座,位於吉爾吉斯境內的卡恩特。此外,俄在海外還有一些其他軍事設施,在白俄羅斯的巴蘭諾維奇和加巴爾各有一座俄羅斯航天部隊租賃的監視導彈發射的預警雷達站,在亞塞拜然的卡巴拉也有一座類似的軍事設施。另外俄羅斯還在一些國家派駐了維和部隊,其中在阿布哈茲駐有1500人,在南奧塞梯駐有900人,在德涅斯特沿岸地區駐有1000人(包括守衛軍火庫人員)
,在西非的塞拉里昂駐有150人。
俄羅斯在喬治亞的陸軍軍事基地:駐扎在巴統的是俄軍第12基地,在阿哈爾卡扭基的是第
62基地,目前每個基地內部署有一個摩步師,總人數為5000人,裝備115輛坦克、220輛步戰車和裝甲輸送車、170門火炮。這兩支部隊隸屬於俄羅斯高加索集群,司令部設在第比利斯。
俄羅斯駐烏克蘭塞瓦斯托波爾海軍基地: 塞瓦斯托波爾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主要基地,黑海艦隊司令部駐扎在此。根據俄烏兩國達成的協議,俄軍在2017年前將有權繼續使用這一基地。俄羅斯租用這一基地的租金為每年一億美元。目前俄正在諾沃羅西斯克建造新的海軍基地,計劃將黑海艦隊司令部遷往這一基地。
俄羅斯在吉爾吉斯卡恩特空軍基地:俄羅斯空軍和防空軍第5集團軍司令宣布,俄將進一步加強在吉爾吉斯的空軍力量。2005年俄計劃撥出10億盧布資金用於該基地設施改造。目前該基地的主要任務是為獨聯體簽署集體安全條約國家的快速反應部隊行動提供空中支援。目前基地部署有5架蘇一27殲擊機,5架蘇—25攻 擊機,
6架伊爾一76運輸機, 4架L—39教練機,
3架安—24、安一12和伊爾—18運輸機, 2架米8直升機。俄計劃於2005年在該基地部署改進型蘇一27CM殲擊機和蘇一24、蘇—25攻擊機。這些新型飛機的主要特點是可全天候飛行,並攜帶精確制導炸彈和導彈。
Ⅲ 俄羅斯軍事戰略是什麼
俄羅斯軍事戰略是歐陸霸權
俄羅斯現行軍事戰略的名稱:「積極防禦,攻防兼備」
俄羅斯:實行"現實遏制"核戰略
普京就任俄總統以來,世界戰略格局和安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俄羅斯開始重新評估自身軍事安全面臨的主要威脅。2000年1月和4月,普京先後簽署的《國家安全構想》和《軍事學說》,為新世紀俄軍事改革奠定了理論和法律基礎。在外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外直接干預行動不斷升級,最近的伊拉克戰爭即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俄羅斯的海外利益和安全受到挑戰。而內部現實威脅主要是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及其所進行的恐怖活動,尤其是近年來車臣非法武裝的分裂活動更是直接威脅著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為此,普京提出俄軍事安全戰略的目標是憑借自己的強大軍事實力,在第一時間內發現威脅,鞏固傳統勢力范圍,維護國家安全與穩定,確保經濟不受影響。
普京奉行"國家強大首先要有強有力的軍隊作保證"的方針,提出了較為務實的軍事改革思想。其目標是"建立一支密集型、紀律嚴明、高度職業化、機動快速靈活、善於完成國防任務並能制止任何武裝沖突的與國家經濟實力相適應的武裝力量"。基於此,俄啟動了新一輪軍事改革:繼續裁軍,減員消腫;調整軍種結構,優化指揮體制;積極推行軍隊的職業化改革,以合同兵役製取代現行的義務兵役制;加強常備部隊建設。
21世紀初俄將奉行"現實遏制"軍事戰略,其實質就是"核遏制"戰略或"加強核遏制"戰略。普京首次將"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權利"作為條文頒布,正式提出了"核遏制"戰略,實施"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原則,以"核還擊-迎擊"為主要作戰樣式,而不僅僅局限於以前的"核還擊",以提高核戰略的主動性和適應范圍。
首先,提高戰略核力量的威懾和打擊能力。在強化陸基戰略核力量方面,主要是加快生產和部署有很強突防和摧毀能力的"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預計到2010年其裝備總數將超過100枚,可基本實現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換裝。而在這一時期美反導系統對新型戰略導彈的攔截能力只為7-10枚,這樣就可保障俄對美仍有足夠的核威懾能力。在增強海基核力量方面,目前已開始建造新一代戰略導彈潛艇,預計到2010年,俄可能擁有約12艘彈道導彈核潛艇。
其次,增強戰略核力量的快速反應能力。2001年,俄戰略火箭兵新組建了一支1.3萬人的值班部隊,可通過40餘條通信線路對所屬部隊實施24小時的監控,大大提高了現役戰略導彈的安全性和戰備程度。同時,2010年前戰略導彈部隊將全面裝備新型計算機,屆時其作戰指揮系統的效率可提高20%。
第三,促美共同削減戰略核力量。俄憑目前的經濟條件根本無力維持數量龐大的核武庫,按照"質量"和"合理足夠"的核武發展原則,進一步核裁軍勢在必行。但俄又不願就此失去核大國的地位,為在一定程度上與美保持核均勢,普京積極促美共同核裁軍。2002年5月24日,普京與美國總統布希在莫斯科簽署了《俄美關於削減進攻性戰略力量條約》,規定俄美兩國在2012年12月31日前將核彈頭數量削減到1700-2200枚。
在綜合國力衰退、常規力量無法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相抗衡的情況下,俄將核武器作為維護大國地位、遏制侵略、保障俄及其盟國軍事安全、維護國際穩定與和平的有效因素,同時也是維持與美低水平戰略平衡、遏制北約東擴的主要盾牌。(中宣部《時事報告》李冬)
Ⅳ 俄羅斯的軍事狀況
空軍
空軍司令部在莫斯科郊外「霞光」鎮,現任總司令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夫大將,約18萬人,主要構成如下:莫斯科地區空軍和防空戰役戰略司令部、8個戰役軍團(集團軍)、約20個戰役戰術兵團(師和軍)。空軍部隊在俄羅斯全境部署,約6000架各型現役戰斗機、運輸機和直升機,其中有14架圖-160戰略轟炸機、63架圖-95戰略轟炸機、158架圖-22遠程轟炸機、350架蘇-27殲擊機、280架米格-31殲擊機、315架米格-29殲擊機、275架蘇-25強擊機、520架蘇-24前線轟炸機、160架蘇-24MP轟炸機、約2000架米-24和米-8直升機,共有25個裝備С-300ПМ、С-300ПСC防空導彈系統的防空導彈團、旅。
海軍
海軍司令部在莫斯科,現任總司令弗拉基米爾·庫羅耶多夫海軍元帥,約16萬人,由4個艦隊(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裏海區艦隊構成。
北方艦隊
艦隊司令部設在北莫爾斯克市,現任司令米哈伊爾·阿布拉莫夫海軍中將,艦隊編制人數不詳,構成如下:2個核潛艇分艦隊(43艘各型核潛艇)、1個戰役分艦隊,即大西洋分艦隊,下轄兩個水面艦艇總隊,有1艘重型航母巡洋艦,3艘重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1艘導彈巡洋艦,5艘艦隊驅逐艦,6艘大型反潛艦。
科拉區艦隊
北方艦隊科拉區艦隊下轄1個登陸艦支隊、1個潛艇支隊、1個導彈艇支隊、1個水域護衛支隊、1個掃雷艦支隊、1個基地掃雷艦支隊、1個偵察艦支隊、1個保障支隊。
白海海軍基地
白海基地有2個在造和維修艦艇支隊,1個水域護衛艦大隊,3個海軍船隻修理廠。
黑海艦隊
黑海艦隊司令部在塞瓦斯托波爾,現任司令弗拉基米爾·馬索林海軍上將,編制人員約1.8萬,構成如下:1個水面艦艇總隊(下轄1個反潛艦支隊,1艘導彈巡洋艦「莫斯科」號,2艘大型反潛艦,3艘導彈艇)、1個登陸艦支隊(7艘大型登陸艦)、1個獨立潛艇大隊、1個水域護衛艦支隊(6艘小型反潛艦、5艘小型掃雷艦)、1個導彈艇支隊(2艘導彈艦、3艘小型導彈艦)、1個偵察艦支隊、1個維修艦支隊、1個艦隊保障支隊。
新羅西斯克海軍基地
新羅西斯克海軍基地計劃於2010年完成建設工作,由1個水域護衛艦支隊組成,共有2艘小型反潛艦、2艘指揮艦、6艘掃雷艦、1個水文地理站。
太平洋艦隊
艦隊司令部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現任司令維克多·費多羅夫海軍上將,編制人數不詳,構成如下:1個核潛艇分艦隊(下轄兩個核潛艇總隊,20艘核潛艇)、各兵種部隊濱海區艦隊(1艘導彈巡洋艦、4艘艦隊驅逐艦)、1支反潛艦支隊(4艘大型反潛艦)、1支水面艦艇支隊(14艘導彈艦)、1支小型反潛艦大隊(5艘小型反潛艦)、1支偵察艦支隊(6艘偵察艦)、1支保障船隻支隊。
堪察加區艦隊
太平洋艦隊堪察加區艦隊由1支柴油潛艇支隊(3艘)、1支小型導彈艇大隊(4艘)、1支水域護衛支隊(3艘小型反潛艦、5艘掃雷艦)、1支偵察艦支隊及其它保障和供給艦船組成。
波羅的海艦隊
艦隊司令部在加里寧格勒,現任司令弗拉基米爾·瓦盧耶夫海軍上將,約3.6萬人,主要構成情況是:1支水面艦艇總隊(下轄1支水面艦隊支隊,有2艘艦隊驅逐艦、3艘導彈艇,1支登陸艦支隊,共7艘登陸艦)、1支登陸艦大隊(3艘登陸艦)、1支水域護衛支隊(3艘小型反潛艦,3艘掃雷艦)、1支導彈艇支隊(9艘)、1支導彈艇大隊(10艘)、1支偵察艦大隊(3艘)、1支救援艦大隊、1支在造和維修艦艇支隊。
列寧格勒海軍基地
波羅的海艦隊列寧格勒海軍基地構成如下:1支潛艇大隊、1支水域護衛支隊(3艘小型反潛艦,6艘掃雷艦)、1支訓練和維修艦艇支隊、1支海洋地理考察隊、1支輔助和訓練船隻大隊、1支救援船隻大隊。
裏海區艦隊
區艦隊司令部在阿斯特拉罕,現任司令尤里·斯塔爾采夫海軍中將,約2萬人,大致構成情況是:1支水域護衛艦支隊(1艘導彈艦,2艘導彈艇,4艘快艇)、1支海域護衛艦支隊(1艘獵雷掃雷艦,18艘掃雷艦)、1支保障船隻支隊、1支救援船隻大隊、1支水文地理船隻大隊、1支獨立岸防導彈大隊、1個地效飛行器基地。
兵種
空降兵
空降兵司令部在莫斯科,現任司令亞歷山大·科爾馬科夫中將,約3.5萬人,編成情況如下:4個空降師、1個獨立空降旅、1個獨立特種團、1個獨立通信團、一個訓練中心、1個獨立直升機大隊,約有1038輛裝甲登陸車、894輛裝甲運輸車、308門火炮和其它武器裝備。
航天兵
航天兵司令部在莫斯科,現任司令弗拉基米爾·波波夫金中將,編制人數不詳,有1個導彈航天防禦集團軍,下轄1個導彈襲擊預警師(8個獨立無線電技術站)、1個反導防禦師(1個指揮計算所、8個反導發射陣地、3個獨立無線電技術站)、1個太空空間監控師、1個航天設備試驗和指揮總中心,另有一些指揮測量系統和測量點。
戰略火箭兵
戰略火箭兵司令部在莫斯科郊外的奧金佐夫,現任司令尼古拉·索洛夫佐夫上將,約16萬名軍人,5萬名文職專家,有3個火箭集團軍,下轄10多個火箭師、武器庫、軍事保障部隊,約627枚運載火箭,2429枚核彈頭。
Ⅳ 俄羅斯軍事部署特點及原因
一直以來是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等5國爭奪的熱點。最近,俄羅斯在北極地區軍事動作頻繁。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北極國際經濟論壇會議上,俄羅斯副總理伊萬諾夫更著重強調,在北極地區進行科考、經營等活動對保障和維護俄羅斯國家利益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我們知道早在冷戰時期,當時的北冰洋就是美蘇超級大國爭奪的一個戰略至高點。1984年,當年美國潛艇一共完成了26次極地航行,前蘇聯則超過了70次,以後還在不斷地增加。因此我們說前蘇聯在北極地區頻繁的活動,實際上相當於對北極地區整個地形進行了全面考察,同時更重要的也是顯示俄羅斯在這個地區的一個強大的軍事存在。
Ⅵ 俄羅斯軍隊編制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被劃分為3個軍種和3個獨立的兵種: 陸軍、海軍、空軍、戰略火箭兵,空天防禦兵、以及空降兵。在各軍種下,有許多獨立兵種,如隸屬海軍的海軍步兵和海軍航空兵等等。
2008年時俄羅斯政府對軍隊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改革,俄羅斯原來的6個軍區被改為4個:南部軍區、北部軍區、中央軍區、西部軍區。在2008年的改革前,俄羅斯的軍區體製作為以陸軍為主體,在這種體制下,軍區只管得了陸軍,對海軍、空軍的約束很少,但是在改革後的體制下,軍區對軍區內海軍、空軍部隊的控製得以加強。
陸軍
經過2008年的改革,俄羅斯陸軍由過去的「軍區—集團軍—師—團」指揮模式改為「軍區—集團軍—旅—營」的指揮模式。俄羅斯陸軍主要編為10個集團軍,另外還有若干直接由軍區指揮的旅。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宣布蘇聯不復存在,蘇聯正式解體,俄羅斯聯邦接管了蘇聯武裝力量的大部分,1992年5月7日,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利欽發布命令,組建俄羅斯聯邦國防部和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在1993年的憲政危機中,俄羅斯陸軍出動了坦克炮擊了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所在地——白宮,迫使最高蘇維埃主席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俄羅斯副總統亞歷山大·魯茨科伊等人向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利欽投降。俄羅斯陸軍在1994年—1996年參與了第一次車臣戰爭,在1999年—2009年參與了第二次車臣戰爭,為鎮壓分裂勢力做出了貢獻。
1997年—2001年伊戈爾·德米特里耶維奇·謝爾蓋耶夫元帥擔任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長期間對俄羅斯陸軍進行了改革。弗拉基米爾·普京在他第一次擔任總統時也對俄羅斯陸軍進行了改革。2008年俄羅斯政府對軍隊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改革,將「師」改為「旅」。俄羅斯陸軍將由過去的「軍區—集團軍—師—團」指揮模式改為「軍區—集團軍—旅—營」的模式。
海軍
俄羅斯海軍被劃分為四大艦隊和一支區艦隊;
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位於被他國領土包圍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的波羅的斯克。
太平洋艦隊:司令部位於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
北方艦隊:司令部位於北莫爾斯克。
黑海艦隊:司令部位於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
裏海區艦隊:司令部位於阿斯特拉罕。
另外,俄羅斯海軍之下亦轄有俄羅斯海軍步兵,相當於各國的海軍陸戰隊。
空軍
截至2010年,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估計,俄羅斯空軍現役人員160,000人,在未來幾年內,這個數字將減少到148,000。此外,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估計,俄羅斯空軍現役飛機有4,000架以上。
俄羅斯空軍現有指揮體制為「戰役司令部-空軍基地(旅)-大隊(團)」。俄羅斯空軍目前有7個戰役司令部,其中第1空防司令部歸西部軍區指揮,第2空防司令部歸中央軍區指揮,第3空防司令部歸東部軍區指揮,第4空防司令部歸南部軍區指揮。
核力量
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核武庫。 俄羅斯的陸基核彈頭隸屬戰略火箭兵,潛射彈道導彈則隸屬海軍,以及空軍負責以戰略轟炸機空投核彈。 俄羅斯的核彈以下列四種方式部署:
俄羅斯軍事理論認為戰略核力量是最有效的手段對應大國或者軍事組織的大規模進攻(如北約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俄羅斯的核力量獲得了足夠的軍費保證。俄羅斯擁有約16,000枚核彈頭,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俄羅斯處於戰略值班狀態下的核彈頭正在持續被削減。 但是在削減的基礎上,俄羅斯部署了新式的彈道導彈,比如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 這個型號的導彈可能會突破世界上現有的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此型導彈可從白楊-M運載工具上機動發射或從潛艇上發射,俄羅斯政府認為俄羅斯核力量可於遭受核攻擊後進行有效的反擊。
國際上普遍擔心前蘇聯或者俄羅斯核技術有可能因為管理不善等種種原因落入恐怖分子或激進軍官手中,被使用或威脅其他國家。美國國防部和其他西方國家曾於1990年代初期向俄羅斯提供提供經濟和技術,幫助俄羅斯維護和管理核技術。不少對俄羅斯友好的國家也提供了大量資金,去保持俄羅斯的軍事和安全情報系統的工作能力,以便能監控國際市場上的俄羅斯軍火交易。這些資金還被用於有效的退役和銷毀一些核彈頭,及訓練俄羅斯的核技術人員和核安全人員。
Ⅶ 俄軍的軍事戰略與實力
軍事戰略
由於俄國防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俄軍事戰略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但俄羅斯與美國不同,不給自己的軍事戰略公開命名。從俄羅斯官方文件和軍政領導人講話中提出的俄奉行「核遏制」政策、「現實遏制原則」、「確保遏制」等戰略概念看,當前俄羅斯軍事戰略的實質是「核遏制」戰略,或「加強核遏制」的戰略。
90年代中期,俄羅斯軍事戰略已基本完成了從超級大國軍事戰略向歐亞大國軍事戰略的轉變,明確了作為世界大國之一的俄羅斯擁有全球利益、地區利益和本國利益,而美國和北約集團在這三個利益層次上都對俄羅斯構成實質性威脅,所以遏制北約東擴成為俄羅斯新軍事戰略的主要內容,而核遏制則是俄羅斯新軍事戰略的核心。俄羅斯新軍事戰略改變了前蘇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多次強調一旦外來侵略由地區性沖突擴大為大規模戰爭,俄羅斯可以首先使用核武器對敵軍事目標實施解除武裝的打擊。
為適應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發展,應對安全領域出現的新威脅,俄軍加快了轉型改革的步伐,積極將現行的只涉及軍事安全的軍事學說修訂為涵蓋軍事、政治、經濟、外交、信息、心理等內容的新軍事學說,將核武器條件下的大兵團機械化作戰理論調整更新為核威懾條件下的現代戰爭理論。
陸軍實力
陸軍總司令部在莫斯科,現任總司令尼古拉•科爾米利采夫大將,總人數約32.2萬人,陸軍兵種構成有摩托化步兵、坦克兵、火箭兵和炮兵、武裝力量防空兵,特種部隊構成有汽車兵、偵察兵、通信兵、無線電電子戰部隊、核生化防護部隊(三防兵)、後勤警衛部隊、技術保障部隊。擁有2.28萬輛主戰坦克,其中包括9000輛T-72型坦克和5000輛T-80型坦克。戰斗裝甲車15000輛。2004年俄陸軍在時隔10年後首次補充了30輛T-90型坦克,2005年再補充91輛這種型號的坦克。2006年計劃采購31輛。
陸軍坦克有9000輛超期服役,需要大修,許多已不能修復,只能用於提供零配件。
目前俄軍裝甲車和坦克老化現象非常嚴重,每年被自然淘汰的坦克約為250輛到300輛。為此,俄有關企業必須擴大生產,其中包括擴大T-90型坦克以及TR-90、MP-3和MP-4型裝甲運輸車的產量。
由俄羅斯烏拉爾車輛製造廠在T-72型坦克基礎上改裝的一種新型裝甲車將在2005年裝備俄陸軍。這種裝甲車可以與坦克並肩作戰。
俄聯邦武裝力量陸軍組織現有6個軍區,有9個集團軍、1個軍、加強區、軍事機關、企業、組織、中央直屬部隊。
空軍實力
空軍司令部在莫斯科郊外「霞光」鎮,現任總司令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夫大將,18.64萬人,主要構成如下:莫斯科地區空軍和防空戰役戰略司令部、8個戰役軍團(集團軍)、約20個戰役戰術兵團(師和軍)。
空軍部隊在俄羅斯全境部署,約6000架各型現役戰斗機、運輸機和直升機,其中有14架圖-160戰略轟炸機、63架圖-95戰略轟炸機、116架圖-22遠程轟炸機、392架蘇-27殲擊機、256架米格-31殲擊機、255架米格-29殲擊機、235架蘇-25強擊機、371架蘇-24戰斗轟炸機、144架蘇-24偵察機、36架米格-29殲擊/教練機,51架蘇-24戰斗/教練機,25架蘇-25戰斗/教練機,11架蘇-27戰斗/教練機,840架米-24和米-8直升機,共有25個裝備С-300ПМ、С-300ПСC防空導彈系統的防空導彈團、旅。
空軍共有13000名飛行員。
2004年至2006年空軍將接收24架蘇-27SM戰斗機(1個飛行團)。
2006年至2010年將接收24架蘇-34第四代戰斗轟炸機,以替代現有10個團的蘇-24戰斗轟炸機。
2006年開始列裝米-28N武裝直升機及圖-160戰略轟炸機。
海軍實力
海軍司令部在莫斯科,現任總司令弗拉基米爾•庫羅耶多夫海軍元帥,由4個艦隊(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裏海區艦隊構成。
海軍現役16萬人,文職人員12萬人。擁有各類艦艇287艘:潛艇61艘(戰略核潛艇16艘,多用途核潛艇20艘,多用途柴電潛艇25艘),大型水面艦艇146艘(航母1艘,遠洋艦70艘,掃雷艦40艘,登陸艦35艘),小型水面艦艇80艘。作戰飛機300架。2005年海軍將裝備2艘第4代戰略核潛艇。
著眼打贏「第六代戰爭」的俄羅斯海軍,制訂了合理的裝備發展策略,明確了裝備研發重點,對現有裝備進行了大面積的改進和延壽工作,努力提高主戰裝備的整體性能。根據《俄聯邦海軍未來10年發展綱要》,俄羅斯將加緊研製和建造具有超前性的作戰艦艇和保障船隻,設計並生產裝備精確突擊武器和反潛武器、有效的自衛兵器、多用途航空兵器、能納入艦艇本身和艦群自動化指揮統一網路的多用途水面艦艇。
現階段俄將優先建造適合於近海航行的輕型護衛艦,下一階段將著手建造能夠實施遠洋作戰的大型護衛艦。目前正在建造的兩艘輕型護衛艦將配備反艦、反潛和防空等現代化武器系統,並使用新技術加強艦艇的隱蔽性,預計到2020年左右,俄羅斯將擁有一支包括300至320艘現代化作戰艦艇的海軍。
大力加強信息系統建設,重點發展全球和區域指揮系統,努力提高海軍的指揮與控制能力。繼續發展成像偵察衛星、電子偵察衛星、預警衛星和海洋監視衛星等,進行大范圍的偵察和監視,進一步發展指揮和通信器材,提高通信的效能、可靠性、隱蔽性和穩固性,使通信職能和武器控制職能合為一體。
俄海軍將於2010年前建成全球性水上、水下和空中衛星監測系統。該系統的第一個地區性分系統已於2003年8月在俄太平洋艦隊舉行遠東大演習時投入使用。目前,俄海軍北方艦隊正在安裝這套衛星監測系統。不久,相關設備將陸續在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裏海分艦隊安裝。這一系統將使俄海軍戰鬥力提高50%以上
Ⅷ 俄羅斯在敘利亞有多少軍事基地讓俄羅斯贏得戰爭的話,大家覺得戰略價值是什麼
俄羅斯擁有1個總部基地,2個保障基地,5個軍事哨卡,還有12個敘利亞空軍基地的自由起降權。
敘利亞相當於俄羅斯的中途島,不得不守,否則俄羅斯就不能突破北約對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封鎖。
敘利亞是俄羅斯走向地中海,走向中東的中轉站,如果失去敘利亞這個前進基地,黑海艦隊將成為內海艦隊,以色列,沙特將成為中東之主,世界油價將美國說的算,沒俄羅斯什麼事,對俄軍工出口也會有很大影響。
把俄羅斯拉進敘利亞戰爭的泥沼中,對俄羅斯來說可謂雪上加霜,目前,俄羅斯因為資金嚴重短缺,武器研發,武器升級換代已經全面暫停,為維持對美國恐嚇能力,只能把有限資金用在核武器的研發升級上,這為俄羅斯今後幾十年常規軍事能力的衰微埋下隱患!
可以這么說,俄羅斯已經徹徹底底的被美國打敗了,還不必親自出手!美國的戰略就是牛,不動聲響地把俄羅斯的牙齒拔光光!以後,俄羅斯除了用核武器嚇嚇人以外,不可能再有任何作為!記住,和誰斗,都別和美國斗!
Ⅸ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怎樣
俄羅斯軍事實力,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最高統帥為俄羅斯聯邦總統,俄羅斯武裝力量由兩大部分組成:國防部所屬的「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隸屬於強力部門其他軍事力量和其他准軍事力量。
軍力發展
1992年3月16日,俄羅斯國防部正式成立。同年10月9日生效的俄羅斯《國防法》規定,除正規軍外,俄羅斯武裝力量還包括邊防、內務、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1993年11月,葉利欽批准了《俄羅斯聯邦軍事學說基本原則》,取消了「合理足夠」的防禦理論和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數量1 %的限額,並首次賦予軍隊參與國內政治生活的職能。1997年12 月公布《國家安全構想》,認為對俄最大的安全威脅是國內經濟危機,在遭到外國武裝入侵時有權使用一切手段進行自衛。俄羅斯的軍費支出連續多年保持巨幅增長。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俄軍)
總人數為113.4萬人。
俄軍由五大軍兵種組成,包括陸軍、海軍、航空航天軍三大軍種,以及空降兵、戰略火箭兵兩大獨立兵種。並編為西部、南部、中部、東部四大軍區。
陸軍總司令部在莫斯科,2010年總人數約32.2萬人,陸軍兵種構成有摩托化步兵、坦克兵、火箭兵和炮兵、武裝力量防空兵,特種部隊構成有汽車兵、偵察兵、通信兵、無線電電子戰部隊、核生化防護部隊(三防兵)、後勤警衛部隊、技術保障部隊。擁有2.5萬多輛坦克,其中包括9000輛T-72型坦克和5000輛T-80型坦克。俄陸軍在時隔10年後首次補充了30輛T-90型坦克,2005年再補充91輛這種型號的坦克。2006年計劃采購31輛。
航空航天軍,2015年由原空軍和原空天防禦兵部隊合並而成,在俄羅斯全境部署,2010年約6000架各型現役戰斗機、運輸機和直升機,其中有14架圖-160戰略轟炸機、63架圖-95戰略轟炸機、158架圖-22遠程轟炸機、350架蘇-27殲擊機、280架米格-31殲擊機、315架米格-29殲擊機、275架蘇-25強擊機、520架蘇-24前線轟炸機、160架蘇-24MP轟炸機、約2000架米-24和米-8直升機,共有25個裝備С-300ПМ、С-300ПСC防空導彈系統的防空導彈團、旅。13000名飛行員。
海軍司令部在莫斯科,2010年約16萬人,由4個艦隊(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加里寧軍事集群、裏海區艦隊構成。海軍16萬人,文職人員12萬人。擁有各類艦艇287艘:潛艇61艘(戰略核潛艇16艘,多用途核潛艇20艘,多用途柴電潛艇25艘),大型水面艦艇146艘(航母1艘,遠洋艦70艘,掃雷艦40艘,登陸艦35艘),小型水面艦艇80艘。作戰飛機300架。2005年海軍將裝備2艘第4代戰略核潛艇。
空降兵,俄羅斯空降兵繼承自蘇聯空降兵,蘇聯空降兵一度達到10萬人的規模,目前約有有3.5萬人規模,,依然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空降部隊,也是唯一的機械化空降部隊。編為4個近衛師和4個近衛旅1個獨立旅和相關院校與基地,作為俄軍的「一號響應力量」,空降兵在歷次軍事行動中扮演了「急先鋒」。
戰略火箭兵,編制約為20萬人,主要由機動和固定部署的導彈部隊以及航天發射和相關衛戍部隊組成,共編6個集團軍,其中4個火箭集團軍(下轄19個火箭師)。
其他軍事力量
除國防部所屬的113萬軍事力量以外,還有邊防、內衛、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等軍事力量。
邊防軍,兵力約18萬人,由議會、總統、政府按照規定許可權共同指揮並由俄羅斯聯邦安全局邊防警衛處管理,戰時可根據總統授權全部或部分地轉隸給武裝力量的軍區(方面軍)司令、艦隊司令和集團軍(區艦隊)司令指揮,平擁有3架伊爾76、18架安74、32架安26等大中型運輸機和大量BPM-97、BTR80步兵戰車。
內衛部隊,2012年兵力182624人,前身可以追溯到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時期。內衛部隊的司令由內務部副部長兼任,實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領導。現任國防部長紹伊古擔任此職。裝備大量BTR70、BTR80、BMP1、BMP2步兵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