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內蒙古一救援車輛義務除雪卻被收取過路費,你如何評價收費員的行為
內蒙古一救援車輛義務除雪被收取過路費,當事司機非常氣憤,表示自己義務鏟雪兩天,貼上人力、物力,沒有收取任何報酬,卻要被收費站收取過路費。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的憋屈。認為收費員的做法很不近人情。我認為對於收費員的做法還是需要具體分析的,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收費員接到相關證明或者領導的通知,收費員不執行,還是繼續收取過路費,那就是收費員的問題。如果收費員沒有接到任何證明或通知,就需要按章辦事的。她沒有權利,私自減免司機的過路費。
網友說的還是非常有道理,這件事如果收費站及時溝通,給開出相關的證明文件或者提前告訴收費員這件事情就不會出現讓做好事的人感到後悔的情況,以後再做好事就會權衡利弊了。
② 冬妮婭同意鏟雪的原因
冬妮婭的另一原型也進入我們的視野,她名叫別蓮富斯•柳德米拉,是別爾江斯克療養院的醫生,屬於「高知」階層。其父親做過沙俄高級軍官,是療養院的主任醫師。1922年作者在鐵路總廠工作,因為前一年築路時的舊傷復發,作者去療養院治療,因此和父女兩人認識。別蓮富斯在回憶錄中說,在交往的過程中,她很吃驚地發現作者對理想和生活的認識已經遠超出同齡人。作者此時已經察覺到理想與社會現實差距太遠,一度陷入精神苦悶之中,他的同志們很難在這方面理解他,反而不是同志的別蓮富斯能讓作者一吐心聲。他們將對方視為知己,並很快陷入熱戀中,但雙方都隱隱感覺到這次愛情很可能不會有結果①。此後兩人有長期的通信往來,作者時而向別蓮富斯表達思念和愛慕,寫自己的生活工作狀態,對社會、人生、事業和黨的看法和態度,並與她交流內心的想法,時而也不避諱地批評她處理事情時太過「自我中心」,在思想上「應該是屬於敵對的陣營」(作者此時僅18歲,思想並不成熟,因此把非社會主義思潮都當成敵對思想),並很遺憾對方與自己在一些理念上有些抵觸。在信中,作者甚至表達了對早年參加的革命的反思,包括「壓制了某一些人,並不意味著就是捍衛了自由」這種很難對外人談起的觀點。在社會矛盾緩和的時代,一個共產主義者與一個思想屬中左翼的知識分子結合並不算什麼太出格,但在當時蘇聯成立初期,內戰中激化的社會矛盾遠未平息,因此這種信仰的差異以及生活理念的不同,足以將兩個戀人分開。
③ 俄羅斯莫斯科的積雪堆成小山!當地人們都是用什麼鏟雪的
我們都已經知道了俄羅斯它有一個城市,莫斯科的積雪已經出現了堆積的這樣一種狀態,讓許多人感覺到十分震驚的,當大家看到的這個畫面之後,都表示,俄羅斯的莫斯科已經經歷了一場暴風雪的摧殘。那麼對於這樣一個比較深厚的積雪來說,其實清理積雪是一個比較困難的方式。在經歷了這樣一些積雪的時候,如果路面上有積雪的話,很有可能會給一些人的出行造成非常多的不便,而且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比較危險的方式。
就這樣一些情況我們看出來,當地居民其實是非常聰明的。因為對於他們自己來說,如果想要自己動手去挖雪的話,很有可能會讓自己承受著自己不該承受的東西,而且對於自身來說也是一個比較體力的耗費。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樣的一種清理積雪的方式其實也非常的可行,對於大家是不錯的決定。
④ 「車頭在俄羅斯,車尾在中國」,大貨車為何會陷入這樣的困境
因為黑龍江密山口岸那裡正好下大雪,積雪比較深厚,這輛經過的大貨車恰好在這里拋錨了。也許是大貨車留戀我國的山河美景不願前進,其實事故都是偶然發生的,再加上這里降雪影響嚴重才會發生車頭在俄羅斯,車尾在中國這一尷尬的一幕。
不管怎麼說這次的結果還是非常的滿意的,俄羅斯一方也比較通融,施行了人道主義救援。兩個國家關系本來就比較好的,有共同的利益驅使,這次幫忙對俄羅斯來說也是小意思。
⑤ 白俄經濟為什麼提不起來
2019年三月十一日,莫斯科幾百名威風凜凜的特警又一次突然查抄了留不力諾大市場,裡面的華商損失慘重,錢貨被劫掠一空。
為什麼說又一次呢?
因為這幾十年來羅剎國干過很多次這種事情。
作為羅剎國最重要的友盟國家,(別摳字眼,沒結盟沒結盟沒結盟)中國人在俄不但不能建立唐人街,中國商人還屢屢遭到這種血淚對待(病句,不管了)。
羅剎國的官府對商人實行殺雞取卵割韭菜的政策,只保護寡頭的利益,小商小販算個屁。不對,大帝一發威,寡頭也給你治得家破人亡。
(也無怪乎其他答主指出的俄羅斯的一個致命問題,資本外逃。資本外逃的本質是俄羅斯的大資本家對本國政府保障自己的財富所有權沒有信心,對自己國家的經營環境沒有信心)
流氓國家。
有朋友想在俄買房,覺得比北京上海便宜,太劃算了。我勸他,別鬧了。流氓國家哪天一個不高興給你沒收。
上個月在俄從ALiexpress上買了點東西,送了一個月,到了莫斯科,然後快遞公司不知道送到什麼地方去了。網上顯示已簽收。媽的叉!俄的快遞公司這么混蛋的嗎?
這里的人哪,每天急匆匆在街上快步走,好像有什麼要緊的工作要做一樣。到了上班地點,外套脫了掛上,然後和同事聊天。吃下午茶,中午休息時間一到兩個小時不接待。辦事慢悠悠,紕漏百出,(包括移民局,竟然能把你的護照號寫錯,耽誤你幾個月)同樣的窗口,在中國一天能解決五百個辦事群眾的事情,俄羅斯能解決一百個就不錯了。沒跟西歐學會工作效率但是跟西歐學會了休息,度假。(當然,西歐也慢的驚人,但好歹人均幾滴屁比俄高,俄還不知恥而後勇嗎?)
斯拉夫青年不願意干臟活累活苦活,俄羅斯社會里的各種低收入又辛苦的藍領工作基本就是黑毛在干,各種斯坦人。斯拉夫青年們很難就業,高不成低不就。
俄羅斯的民粹主義者們和西方民粹主義者們一樣,抱怨來自窮國的有色人種搶他們的工作。話說回來,很多工作,就算斯坦人不來做,白毛青年也不願意做的。要不是靠廉價剝削這些外國勞動力,俄羅斯社會正常運轉根本維持不下去的。連打掃衛生和維持冬天道路鏟雪都做不到。
老百姓辛辛苦苦賺一點小錢,為極地屁做一點微薄的貢獻,經不住能源寡頭們吸血,資產再往西方一轉移,造血速度趕不上放血速度。這要怨誰?
美國和西方時不時地制裁俄羅斯,一制裁就呼啦啦凍結俄羅斯公司海外賬戶,清查資產,當然,美國玩這種國際政治霸凌也是耍流氓。這么搞一搞就像月經,一年一小搞,三年一大搞。盧布周期性貶值已經成為了習慣。2014年,美元兌盧布從四十多腰斬為八十多。後來勉力維持在六十多,但仍然周期性反復。要不是中國輸血,俄早就崩潰N次了。俄美矛盾是結構性矛盾,在可見的未來還將持續下去,尤其是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變成出口國之後,而僅憑俄自身經濟力量實在沒法和美國斗,這白眼狼還好意思屢屢搶劫中國商戶。
其實俄羅斯人口的普遍文化教育素質較高,也有很多很多優質資源。比如俄羅斯的奶製品、巧克力、冰淇淋、蜂蜜、優秀的藝術家、優秀的兒童圖書設計者、工業設計師等等都不錯,要是像淘寶上的小微企業一樣傾銷到中國的話,來多少能吃下去多少,這對中國巨大的市場來說根本不算啥。人口顏值還高,就算大批年輕人什麼也不會,跑中國來靠臉靠腿吃飯,也能活得比在本國滋潤。但俄羅斯從政府到快遞、從銀行到各級衙門統統辦事不給力,漢語普及率還低,雖然我遇到過天生自發地對學中文有巨大熱情的俄羅斯兒童和青年,但畢竟是少數,他們的英語普及率都低。俄把漢語納入高考,小學也有部分開設了中文課。但畢竟只是起步,見成效還需要若干年。我觀看油管上,俄羅斯人做的學漢語視頻,讀音沒有太標準的。兩國之間的交流還處於一個起步階段。但俄政府和民粹主義者又怕,中國太大了,人口太多,力量對比越來越懸殊,磁力太強,交流太深了,會不會成了「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攤手笑。
⑥ 為什麼俄羅斯的貓,被稱為戰斗民族的貓
俄羅斯世界盃明天就要拉開帷幕了
對於我這種不怎麼看球的我
嗯..今天只想聊聊戰斗民族俄羅斯的貓
最後不懂球的喵妹我
還是由衷的祝願:
中國隊可以在本次世界盃上
取得一個好成績,旗開得勝!
⑦ 一邊下雪一邊鏟雪有用嗎還是等雪停了再鏟雪
方案一:除
除雪是車主最常見的方法,不過如何除,裡面的學問也不少。有多年駕齡的王師傅告訴記者,冬天前擋風玻璃積雪較多較厚時,千萬不要立刻用雨刮除雪。
很多車主看到積雪時,會習慣地打開雨刮,這樣做很容易損壞雨刮器,特別是在冰凍天氣。即使除雪後雨刮器沒有出現明顯故障,也容易傷害雨刮器的橡膠條。
正確的做法是:先啟動車子,打開熱風,吹車前窗玻璃;然後用刷子或毛巾將雪除掉。如果有結冰現象,殘留物可以用冰雪鏟或塑料刮片等工具清除。等到雪基本除凈,風擋上的冰雪融化後,車主才能正常使用雨刮器。
用工具清除冰雪時,盡量沿同一方向移動,千萬不要來回刮擦,以防止殘留在玻璃上的堅硬物劃傷玻璃。
此外,一些性急的車主喜歡用熱水解凍,這樣容易造成車窗玻璃破裂、雨刮器變形。而且,驟冷驟熱對車身漆面的傷害也很大,所以建議車主不要使用。
方案二:擋
如果您覺得除雪太費事,那最好給愛車或者前擋玻璃披件外套,這樣就能將冰雪拒之車外了。
為愛車選外套,首選是車衣。有車衣保護,雪積得再厚,把「衣服」一脫,也就萬事大吉了。此外,冬季空氣乾燥,尤其是春節期間有的地方會燃放煙花爆竹,容易著火。優質的車衣具有防酸防燃功能,對於您停放在室外的汽車也是一種保護。不僅冬天,夏天車衣也不浪費。炎炎夏日,車衣可以有效抵抗強烈的紫外線對車漆內飾和輪胎的損害,還可以防止車內溫度過高。
不過,車衣的選擇很重要,如果車衣不合身、不合格,還不如不穿。記者在汽車用品市場看到,一些美其名曰「PVC」材質的車衣,其實就是一層塑料,有的甚至連後視鏡套都沒有。這種車衣穿在愛車身上,鬆鬆垮垮,起風時車衣拍打在車身上,反而會將車漆劃傷。
好的車衣應該是量體裁衣,在尺寸大小上與原車完美匹配。此外,使用車衣時要注意,每次穿上「衣服」後記著收緊繩子。車衣收起來時要平整地折疊,千萬不要隨意揉成一團,以免在車衣上留下很多細小的褶皺,下次使用時磨損愛車漆面。此外,車主還要注意防止車身潮濕,避免和車衣凍在一起。
除雪小竅門不妨試一試
前面介紹了兩種比較常見的應對前擋風玻璃積雪的辦法。
俗話說:「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關於除雪,車主們也有不少自己的小竅門。
把用來裝垃圾的可降解大塑料袋剪開,按照前擋風玻璃尺寸剪一大塊。每天停好車後,將塑料蓋在玻璃上,兩邊用左右前車門夾住,中間用升起的雨刷壓住,以防大風將其吹走。早上開車時,直接將塑料取掉就OK了!
有時候下雪雨刮器也會凍住。停車後在雨刮器下面墊張報紙,或者一塊抹布,第二天早上就省事多了。
車上准備幾張不用的銀行卡。下雪了,用銀行卡除雪挺好用。夠薄、夠利,還不傷玻璃!
裝修的時候買了一個擦玻璃的工具,後來一直閑置。那天靈機一動拿到車上,發現擦車窗玻璃十分好用,下雪了除雪也是一流。價格只要幾塊錢,這才叫充分利用呀!
聽朋友說,下雪天停車後在前擋風玻璃上鋪一層報紙很管用。這個方法很簡單,不過經反復試驗發現,如果報紙受潮很容易沾到玻璃上,不容易清除。我的辦法是,鋪報紙前先將玻璃上的水擦掉,然後多鋪幾層報紙,這樣受潮的幾率就降低了。
⑧ 全世界有多少國家遭受雪災
世界一些地區近日遭遇大雪等惡劣天氣。在北美州,狂風暴雪橫掃美國中西部地區,使得當地氣溫在幾個小時內狂降28℃。在本來炎熱乾燥的中東地區,今年也被大雪寒流輪番襲擊,造成很多人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凍傷甚至凍死。
巴以地區雪厚1米 從1月29日深夜開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遭遇了暴風雪的突襲,很多山區積雪甚至厚達1米以上,以色列許多地區的機場和陸上交通都受到了很大影響。29日,耶路撒冷等地的暴風雪致使中小學停課,市內交通完全癱瘓。該市政府要求市民盡量不要外出以免摔傷,不過該市已經發生有夜不歸宿的醉鬼凍死街頭的事件。戈蘭高地、加利利和約旦河谷等地區當天出現零星電力短缺,使一些居民無法取暖。
巴格達百年首下雪
以色列的罕見大雪,只是北半球這個冬天漫天遍地大雪的一幕。今年1月5日,伊朗開始下大雪,北部和中部兩天就積雪55厘米厚。這是伊朗10年來最大的一場雪,甚至罕見地波及伊朗東南部沙漠地區。隨後的11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也下雪了。當地氣象部門證實,這也是這座沙漠城市約100年來第一次下雪,在巴格達現有居民的記憶中,這里從未下過雪。
連一向炎熱的沙烏地阿拉伯,也居然受到了寒流襲擊的考驗,難怪當地媒體直叫「沙特掉進了冰窟窿」!
美國氣溫狂降28℃ 在中東地區普降罕見大雪的同時,位於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也遭遇到寒流的猛烈襲擊。30號早些時候,狂風暴雪橫掃美國中西部地區,並向東北方向挺進,使得當地氣溫在幾個小時內狂降28℃。
天氣預報說,29日有的地方的氣溫降到了-48℃。而寒冷惡劣的天氣30日會往中西部擴展。芝加哥國際機場取消了大約200次航班。暴風雪還可能導致西部地區發生雪崩等災害事件,當地已經發出了警報。美國西部暴雪已經成災,積雪達到了一人多高,基本淹沒了一樓,居民需要在門前挖出一條「壕溝」才能出門。
加拿大氣溫-60℃ 另據當地媒體30日報道,加拿大連日來遭遇惡劣天氣,強風伴隨凍雨和大雪從西至東橫掃全境,導致大部分地區氣溫急劇下降,北部一些地區的最低氣溫降至-60℃。加拿大西部4省從28日起遭遇強暴風雪襲擊,溫度驟降,一些地區溫度已達到-50℃。薩斯卡通市兩名女童日前被凍死在戶外。氣象專家說,這是加西部今年遭遇的最強的一次寒流。暴風雪嚴重影響交通,公共交通被迫取消,許多人無法上班,一些學校停課。
參考:http://tieba..com/f?kz=318041299
1月31日,一名巴勒斯坦安全部隊成員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的街頭堆雪人。
世界一些地區近日遭遇大雪等惡劣天氣。在北美州,狂風暴雪橫掃美國中西部地區,使得當地氣溫在幾個小時內狂降28℃。在本來炎熱乾燥的中東地區,今年也被大雪寒流輪番襲擊,造成很多人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凍傷甚至凍死。
巴以地區雪厚1米 從1月29日深夜開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遭遇了暴風雪的突襲,很多山區積雪甚至厚達1米以上,以色列許多地區的機場和陸上交通都受到了很大影響。29日,耶路撒冷等地的暴風雪致使中小學停課,市內交通完全癱瘓。該市政府要求市民盡量不要外出以免摔傷,不過該市已經發生有夜不歸宿的醉鬼凍死街頭的事件。戈蘭高地、加利利和約旦河谷等地區當天出現零星電力短缺,使一些居民無法取暖。
巴格達百年首下雪
以色列的罕見大雪,只是北半球這個冬天漫天遍地大雪的一幕。今年1月5日,伊朗開始下大雪,北部和中部兩天就積雪55厘米厚。這是伊朗10年來最大的一場雪,甚至罕見地波及伊朗東南部沙漠地區。隨後的11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也下雪了。當地氣象部門證實,這也是這座沙漠城市約100年來第一次下雪,在巴格達現有居民的記憶中,這里從未下過雪。
連一向炎熱的沙烏地阿拉伯,也居然受到了寒流襲擊的考驗,難怪當地媒體直叫「沙特掉進了冰窟窿」!
美國氣溫狂降28℃ 在中東地區普降罕見大雪的同時,位於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也遭遇到寒流的猛烈襲擊。30號早些時候,狂風暴雪橫掃美國中西部地區,並向東北方向挺進,使得當地氣溫在幾個小時內狂降28℃。
天氣預報說,29日有的地方的氣溫降到了-48℃。而寒冷惡劣的天氣30日會往中西部擴展。芝加哥國際機場取消了大約200次航班。暴風雪還可能導致西部地區發生雪崩等災害事件,當地已經發出了警報。美國西部暴雪已經成災,積雪達到了一人多高,基本淹沒了一樓,居民需要在門前挖出一條「壕溝」才能出門。
加拿大氣溫-60℃ 另據當地媒體30日報道,加拿大連日來遭遇惡劣天氣,強風伴隨凍雨和大雪從西至東橫掃全境,導致大部分地區氣溫急劇下降,北部一些地區的最低氣溫降至-60℃。加拿大西部4省從28日起遭遇強暴風雪襲擊,溫度驟降,一些地區溫度已達到-50℃。薩斯卡通市兩名女童日前被凍死在戶外。氣象專家說,這是加西部今年遭遇的最強的一次寒流。暴風雪嚴重影響交通,公共交通被迫取消,許多人無法上班,一些學校停課。 本報綜合整理
其實,不只中國,歐洲、北美等地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也普遭暴風雪襲擊,而在驟然而至的暴雪面前,這些國家也都顯得手足無措。年初,接連兩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席捲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結果造成河流決口、房屋被淹、航班中斷、公路關閉、數千人被浸水中,北加州61.5萬家庭和商戶供電一度中斷。在加拿大,60年來最大的暴風雪於去年12月襲擊了多個省份,導致公路關閉、部分地區斷水斷電、幾百個航班被取消。在歐洲,西班牙罕見的大雪導致路面交通堵塞、海上交通中斷;羅馬尼亞部分地區積雪達50厘米,該國東南部交通嚴重癱瘓;土耳其隨處可見汽車在濕滑的路面上進退兩難。即使在常年遭受雪災並在各聯邦主體都設有減災司令部的俄羅斯,去年遠東地區的暴風雪仍然造成了機場關閉、交通中斷和供電中斷等常見的「暴風雪綜合征」。
土耳其大雪引發雪崩
1月29日,土耳其東部埃爾津詹-埃爾祖魯姆公路上,車輛冒雪行進。連日來,土耳其全國普降大雪並引發雪崩,造成道路堵塞,交通癱瘓。 新華社發(阿納多盧通訊社)
1月29日,在土耳其東部埃爾津詹-埃爾祖魯姆公路上,鏟雪車冒雪清理發生雪崩的路段。新華社發(阿納多盧通訊社)
世界其他國家雪情:
阿富汗西部雪災造成至少85人死亡[組圖]
韓國:好大一場雪[組圖]
日本東京迎來2008年第一場雪[組圖]
中東國家約旦迎來今冬第一場雪[組圖]
巴格達100年來首次下雪[組圖]
土耳其大雪
1月28日,土耳其中部約茲卡特市市民清掃車邊的積雪。土耳其全國普降大雪,造成道路堵塞,交通癱瘓,事故頻發。 新華社發(阿納多盧通訊社)
1月28日,土耳其西部博盧省居民在雪中推車前行。新華社發(阿納多盧通訊社)
阿富汗西部雪災造成至少85人死亡[組圖]
1月16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兩名婦女和一名女孩行走在雪中。
據阿富汗媒體17日報道,連續4天的大雪在阿西部引發災害,至今已造成至少85人死亡。
新華社/法新
1月16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一名男子騎著自行車帶著孩子行進在雪中。新華社/法新
韓國:好大一場雪[組圖]
1月21日,在韓國平昌,一名居民清理車上的積雪。過去的兩天中,韓國各地普降大雪,平昌地區的積雪平均厚達50厘米。
新華社/路透
1月21日,在韓國平昌,一名居民清理車旁的積雪。新華社/路透
日本東京迎來2008年第一場雪[組圖]
1月23日,在日本首都東京皇宮前,一名女孩用相機拍攝雪景。當日,日本東京迎來2008年第一場雪。 新華社/法新
1月23日,一位行人走在東京白雪覆蓋的大街上。新華社/法新
中東國家約旦迎來今冬第一場雪[組圖]
1月22日,一名行人在約旦首都安曼街頭頂著風雪前進。
當天,中東國家約旦迎來今冬的第一場雪。約旦是世界上十個最缺水國家之一,這場大雪對緩解當地旱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新華社記者胡浩攝
1月22日,約旦首都安曼街道上的汽車積滿了白雪。新華社記者胡浩攝
巴格達100年來首次下雪[組圖]
1月11日,一名男子冒雪走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街頭。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當天凌晨下了一場小雪,氣象部門說這是巴格達100年來下的第一場雪。這場雪從黎明前開始下,持續到上午9點過後,由於氣溫沒有低於零攝氏度,因此雪落地即化。
⑨ 俄羅斯人是怎麼過冬的真的冬天還光腳不穿襪子嗎
冬月,寒風蕭煞之氣愈發活躍。
今夜起,一股強冷空氣即將到來,它移速快、降溫猛、影響范圍廣,江湖人稱「速凍小能手」。
17日至19日,從西北、華北到江淮、江南一帶,「秋褲封印」即將大面積解除!
⑩ 俄羅斯一地區的小學生零下51度堅持上學,俄羅斯人究竟有多強悍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一地區氣溫降至零下51度,小學生在如此寒冷的天氣仍堅持上學,具有“戰斗民族”之稱的俄羅斯人強悍的事情太多了,經常小鳥伏特加,把熊當寵物這些新聞已經看太多了。但是其實俄羅斯人飲用烈酒是因為居住的環境過於寒冷,喝烈酒可以讓他們身體溫暖起來,而熊當寵物是因為他們對熊的習性非常了解,加上後期馴化,但是相信真的把熊當寵物養還是非常少數的,更多的是網民的調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