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聖彼得堡180年著名古跡失火,消防員1死2重傷,現場火勢有多大
一、俄羅斯聖彼得堡一座擁有了180年歷史的著名紡織工廠發生了嚴重火災,火勢蔓延到全棟樓總共六層,濃煙滾滾形勢嚴峻。
這個紡織廠在蘇聯之後就已經私有化,之後被列為俄羅斯聖彼得堡著名的文化古跡,在裡面依舊保存著紡織廠的樣子,有些部分被當作辦公室進行租賃。這里也是在後面才會被俄羅斯聖彼得堡列為最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景點,但是現在這個景點就這樣香消玉損j,大家都希望能夠查出事情的真相,以防止這樣的事故再次發生。
Ⅱ 俄羅斯森林大火的火災情況
事件:2010年7月下旬
起因:持續高溫天氣
地點:俄羅斯沃羅涅日州
面積:過火面積達19.6萬公頃
預警:520處火點7地區進緊急狀態
死亡:至少53人
受傷:至少500人
損失:65億盧布(約合2.1779億美元)
影響:近2000房屋被毀,逾3500人無家可歸
Ⅲ 土庫曼總統下令撲滅「地獄之門」的大火,這大火燃燒多久了
“地獄之門”這個讓人不寒而慄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鬼神傳說中的地獄。它位於土庫曼卡拉庫姆沙漠中部的“達瓦扎天然氣坑”中。達瓦扎天然氣礦坑直徑約69米,最大深度為30米,雖然沒有俄羅斯遠東的苔原礦坑大,但已被大火焚燒51年。它已經燃燒了51年。難怪有人把達瓦扎毒氣坑比作“地獄之門”,把不滅的火比作“地獄之火”。
為了防止甲烷泄漏毒害附近的居民區,科學家決定點燃坑中的氣體。估計大火將在幾周內被撲滅。Berdymukhamedov曾命令專家尋找滅火方法,但政府一直無法找到解決辦法。此前有專家提出改水滅火,但沙漠深處的達瓦扎地區水資源短缺,用水滅火是不現實的。
Ⅳ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於幾年前發生的火災事件
2003年11月24日凌晨1時17分,還是夜深人靜時分。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火災,在位於俄羅斯莫斯科市西南位置的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發生。大火在短短的3個小時內就將一幢5層的大樓吞滅,導致32名學生死亡,156名學生受傷。其中有13名中國留學生下落不名,34人因不同程度的傷勢住進了醫院。
Ⅳ 1812年莫斯科大火 是拿破崙軍隊到之前燒的 還是拿破崙軍隊住在莫斯科的時候燒的 燒掉了很多裝備和
1812年莫斯科大火是何人所放現在仍然有不同說法,目前主流的看法是莫斯科總督羅斯托普金實施的「焦土政策」:
1、拿破崙認為,「放火燒城」是莫斯科總督羅斯托普金蓄意計劃和部署的「瘋狂做法」。因為當人們企圖救火時才發現,羅斯托普金事先把一切消防水龍和滅火器具都運走了。另外,全城各處同時起火,顯然有計劃有預謀;據說羅斯托普金本人也承認,是他親自下令放火燒城的。一些俄國人也認為這場大火是他們自己放的。在他們看來,這是一次勇敢的「焦土政策」,表明俄國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抵抗外敵入侵。
2、但也有人認為,法國士兵對莫斯科大火負有直接責任。拿破崙的士兵「夜進私宅,點起蠟燭頭、火把和柴火照明」,不慎釀成災難。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小說《戰爭與和平》中即持這種觀點,他認為大火是喝醉了的法國士兵造成的。他的推斷依據是:莫斯科這座始建於1156年的俄羅斯古都,地處森林稠密的東歐平原,數百年來人們習慣以木結構為城市建築的骨幹,故有「木屋市」的別名。一直到17世紀末,全城除了克里姆林宮等少數石建築,木屋仍比比皆是,就連沙皇的其他宮殿也保持著傳統的木結構風格。當拿破崙率軍入城時,那些法國士兵並不了解莫斯科城內這些情況,因粗心大意而釀成火災。
Ⅵ 1708年6月20日7時17分俄國西伯利亞西部通古斯河畔附近大爆炸是否真實
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大爆炸 Tunguska event
注:圖片為通古斯爆炸造成的蝶狀森林焚毀
1908年6月30日,在俄羅斯帝國西伯利亞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發出一聲巨響,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天空出現了強烈的白光,氣溫瞬間灼熱烤人,爆炸中心區草木燒焦,七十公里外的人也被嚴重灼傷,還有人被巨大的聲響震聾了耳朵。不僅附近居民驚恐萬狀,而且還涉及到其它國家。英國倫敦的許多電燈驟然熄滅,一片黑暗;歐洲許多國家的人們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晝般的閃光;甚至遠在在洋彼岸的美國,人們也感覺到大地在抖動……
具體的發生的時間是早上7:17分,位置在北緯60.55度、東經101.57度,靠近通古斯河附近(今屬俄羅斯聯邦埃文基自治區 )。其破壞力後來估計相當於1500-2000萬噸TNT炸葯,並且讓超過2150平方公里內的6千萬棵樹倒下。
大約當地時間早上7:15分左右,在貝加爾湖西北方的當地人觀察到一個巨大的火球劃過天空,其亮度和太陽相若。數分鍾後,一道強光照亮了整個天空,稍後的沖擊波將附近650公里內的窗戶玻璃震碎,並且觀察到了蕈狀雲的現象。這個爆炸被橫跨歐亞大陸的地震站所記錄,其所造成的氣壓不穩定甚至被當時英國剛發明的氣壓自動記錄儀所偵測。接下來幾個星期,歐洲和俄國西部的夜空有如白晝,亮到晚上不必開燈讀書。在美國,史密松天文物理台(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和威爾遜山天文台(Mount Wilson Observatory)觀察到大氣的透明度有降低的現象至少數個月。
如果這個物體撞擊地球再遲幾小時,那麼這個爆炸應該發生在歐洲,而不是人口稀少的通古斯地區,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
當時俄國的沙皇統治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無力對此組織調查。人們籠統地把這次爆炸稱為「通古斯大爆炸」。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權於1921年派物理學家庫利克率領考察隊前往通古斯地區考察。他們宣稱,爆炸是一次巨大的隕星造成的。但他們卻始終沒有找到隕星墜落的深坑,也沒有找到隕石。只發現了幾十個平底淺坑。因此,「隕星說」只是當時的一種推測,缺乏證據,庫利克又兩次率隊前往通古斯考察,並進行了空中勘測,發現爆炸所造成的破壞面積達20000多平方公里。同時人們還發現了許多奇怪的現象,如爆炸中心的樹木並未全部倒下,只是樹葉被燒焦;爆炸地區的樹木生長速度加快;其年輪寬度由0.4—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爆炸地區的馴鹿都得了一種奇怪的皮膚病棗癩皮病等等。不久二戰爆發,庫利克投筆從戎,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前蘇聯對通古斯大爆炸的考察,也被迫中止了。 二戰以後,前蘇聯物理學家卡薩耶夫訪問日本,1945年12月,他到達廣島,四個月前美國在這里投下了原子彈。看著廣島的廢墟,卡薩耶夫頓然想起了通古斯,兩者顯然有著眾多的相似之處:
爆炸中心受破壞,樹木直立而沒有倒下。
爆炸中人畜死亡,是核輻射燒傷造成的。
爆炸產生的蘑菇雲形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
特別是在通古斯拍到的那些枯樹林立、枝幹燒焦的照片,看上去與廣島上的情形十分相似。因此,卡薩耶夫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認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艘外星人駕駛的核動力宇宙飛船,在降落過程中發生故障而引起的一場核爆炸。
此論一出,立即在前蘇聯科學界引起了強烈反應。支持者和反對者乏其人。索羅托夫等人進一步推測該飛船來到這一地區是為了往貝加爾湖取得淡水。還有人指出,通古斯地區馴鹿所得的癩皮病與美國1945年在新墨西哥進行核測驗後當地牛群因受到輻射引起的皮膚病十分近似,而通古斯地區樹木生長加快,植物和昆蟲出現遺傳性變異等情況,也與美國在太平洋島嶼進行核試驗後的情況相同。
五、六十年代,前院多次派出考察隊前往通古斯地區考察,認為是核爆炸的人和堅持「隕星說」的人都聲稱考察找到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對於沒有找到中心隕星坑的情況,有人認為墜落的是一顆彗星,因此只能產生塵爆,而無法造成中心隕星坑。
1973年,一些美國科學家對此提出了新見解,他們認為爆炸是宇宙黑洞造成的。某個小型黑洞運行在冰島和紐芬蘭之間的太平洋上空時,引發了這場爆炸。但是關於黑洞的性質、特點,人們所知甚少。「小型黑洞」是否存在尚是疑問。因此,這種見解也還缺少足夠的證據。直到今天,通古斯大爆炸之謎仍未解開。
【調查歷史】
令人驚訝的是,當時只有很少的科學家對這個沖擊感到興趣,大概是因為通古斯地區過於偏遠。就算當時有任何對這地區的調查,那些記錄也應該會在接下來混亂的時代遺失—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革命和俄國內戰。
現存第一個對此地區最早的調查已經是幾乎20年後了。1921年,俄羅斯科學院(Росс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的礦物學家Leonid Kulik到達通古斯河地區,並在這個地區調查當時隕石撞擊的確切地點。他用隕石上的鐵可能解救蘇聯工業的理由,說服蘇聯政府對科學調查隊給予資金。
Kulik的調查隊在1927年終於找到爆炸地點。讓他們驚訝的是,沒有發生任何隕石坑。燒焦枯死的樹橫跨了大約50公里。少數靠近爆炸中心的樹沒有傾倒,它們的樹枝和樹皮則被脫去。傾倒的樹則是向爆炸中心相反的方向傾倒。
接下來10年,有另外3支隊伍被派到這一地區。Kulik發現一個小沼澤可能是隕石坑,但在排光其中的水後,他在底部發現一些樹木殘支,所以確定那不是隕石坑。1938年,Kulik又找人來空照整個區域,顯示樹是以一個像蝴蝶的巨大形狀傾倒,然而他仍然沒有發現任何隕石坑。
50和60年代的調查隊在這個地區發現了極小的玻璃球灑在土地上。化學分析顯示球內含有大量的鎳和銥—在隕石中常見的金屬,而且也確定它們是來自地球以外的。另外由Gennady Plekhanov所領導的研究隊發現並沒有輻射異常的跡象,這表示這並不是自然的核自爆現象。
【歷史上關於通古斯大爆炸的各種學說】
多年來,有關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說法不一,從1927年開始尋找隕石碎片以來,人們不斷提出各種假說,試圖揭示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其中包括隕石撞擊說、核爆炸說、飛船墜毀說、黑洞撞擊說等……
·1927年 出現隕石轉化為氣體的猜想
·1929年 提出隕石與地球相切
·1930年 提出彗核爆炸說
·1932年 提出宇宙塵埃雲與地球相撞說
·1934年 提出彗尾撞擊地球說
·1945年 提出宇宙飛船核爆炸說
·1946年 提出火星飛船爆炸說
·1947年 提出反物質隕石湮滅說
·1958年 提出冰隕石說
·1959年 提出行星星核碎片說
·1961年 提出飛碟分裂說
·1962年 提出流星破壞地球電離層說
·1963年 提出隕石靜電破壞森林說
·1964年 提出外星文明回應地球信號說
·1965年 提出雪人飛船入侵說
·1966年 提出白矮星超密碎片撞擊說
·1967年 提出閃電引發甲烷氣體爆炸說
·1968年 提出爆鳴氣爆炸和水分解說
·1969年 提出反物質彗星撞擊說
·1993年 提出冰隕石撞擊說
·1995年 提出反物質湮滅說
·1995年 提出含碳球粒隕石說
·1996年 提出60米直徑小行星撞擊說
·1996年 提出無線動力魚雷發射影響說
·1996年 提出地外物質(可能是銥含量極高的行星)撞擊說
【通古斯大爆炸六大熱門假說】
隕石撞擊說:
前蘇聯科學家、第一位親臨通古斯現場的萊奧尼德·庫利克認為,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是由於一顆流星落到了地面。後來,美國科學家也在實驗室里用計算機模擬出了隕石高速撞地引發的大爆炸效果,計算機摹擬很好地解釋了沖擊波揚起的地面塵埃高達大氣外層,反射回的日光造成了當年通古斯卡周邊地區如晝之夜的景象。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很長時間以來,所有的實地考察都沒有發現任何隕石殘骸。
核爆炸說: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震驚世界的第一顆原子彈。這顆在距離地面1800英尺上空爆炸的原子彈,給廣島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然而,廣島原子彈的破壞景象卻意外地給研究「通古斯大爆炸」的科學家們以新的啟示。那雷鳴般的爆炸聲、沖天的火柱、蘑菇狀的煙雲,還有劇烈的地震、強大的沖擊波和光輻射,這一系列的現象與通古斯大爆炸簡直相似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於是,前蘇聯的軍事工程專家卡薩茨夫第一次大膽地提出了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是一場熱核爆炸的新見解。
外星人飛船說:
1946年,提出「熱核爆炸說」的卡薩茨夫不僅肯定了「通古斯大爆炸」是一場核爆炸,更驚人的是,不久後他還第一次提出了這樣一個大膽推測:通古斯大爆炸的神秘怪物是第一艘訪問我們地球的太空飛船。
反物質撞擊說:
1965年,三位美國科學家提出,通古斯大爆炸事件可能是從太空降到地球來的一種反物質———反隕石造成的。他們在調查報告中說,當天,一個由「反物質」組成的隕石意外地闖入了地球並導致了這場災難。他們認為:半克「反鐵」與半克鐵相撞,就足以產生相當於在廣島爆炸的那顆原子彈的破壞力。
黑洞撞擊說:
1973年,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傑克遜和萊伊安根據黑洞天體的理論,認為「通古斯大爆炸」是由於微型黑洞天體的強大引力所造成的,他倆斷定:「小型黑洞是在冰島和紐芬三島(加拿大)之間大西洋某地區穿過地球。」
彗星撞擊說:
第一位提出「彗星撞擊說」的,是前蘇聯科學院院士彼得洛夫。他認為引起通古斯爆炸的,是一個來自太陽系遙遠地方的由稀鬆的雪團組成的彗星。當它以每小時4萬公里的速度沖破地球表面的大氣層時,由於摩擦產生了過熱的氣體。這種氣體一接觸地面,就發生了相當於數顆原子彈破壞力的巨大沖擊波,由於彗星很快便蒸發完了,所以地球上沒有留下任何殘骸作為「物證」。
正如在6500萬年前,昌盛一時的爬行類動物恐龍神秘地從地球上消失了一樣,「第一代人類文明」也是因為某種原因,從地球上神秘地消失了。當然,這種假設還有待於科學家作進一步的考證。如果這種假設成立,那麼毀滅」第一代人類文明」的元兇又是什麼呢?
發生在本世紀初,位於西伯利亞的一場神秘的大爆炸,就為尋求答案的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線索。
1908年6月30日,在位於今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卡地區,一團巨大的火球劃破蒼茫的夜空,隨即,引發了一場相當於1000枚廣島原子彈能量總和的大爆炸,爆炸引起的大火,燒毀了周圍數百英里內的原始森林,成群的馴鹿在大火中化為灰燼。大爆炸後的數日內,通古斯卡地區方圓9000英里的天空,被一種陰森的桔黃色所籠罩,猶如一個巨大的火球,遠在西歐的人,竟然能在夜間不用燈火看報!
由於通古斯卡地區地處偏遠,大爆炸發生的最初十幾年中,一直無人問津。直到1927年,前蘇聯的地質學家庫里克才帶隊親臨現場考察。一望無際的被燒焦的樹木,使考察隊員得出結論:大火是在大范圍內輻時燃燒起來的。部分考察隊員推測,大火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但爆炸區內,並沒有找到火山口,顯然,這種推測是錯誤的。庫里克決心弄清大爆炸的真實原因,他訪問了許多火球從天而降的目擊者,並先後4次進入通古斯卡地區,進行了詳盡的實地考察,最後,他得出結論:是一顆寵大的隕石在在快速運動中,與大氣摩擦後,充分燃燒分解,引起大爆炸。但是,如果真是這種情況,就一定能在該地區找到隕石碎片,遺憾的是,庫里克和眾多考察隊員,費盡了周折,也沒有找到任何隕石碎片。
二戰期間,通古斯卡大爆炸的確定曾一度中斷。二戰後,由於人類首次領略了核爆炸的威力,因而,有人指出,只有核爆炸,才會有如此巨大的摧毀力。但是,人類掌握核爆炸的技術是在本世紀40年代,那麼1908年的核爆炸是如何產生的呢?只能有一個解釋:此乃外星人所為。一時間,這一觀點轟動一時,整個平常界為此沸沸揚揚。科學家們紛紛推測是,是外星人的飛船事故呢?還有外星人的地球上做的實驗?然而,這種推測卻找不到任何科學的依據。
通古斯卡引起了前蘇聯科學家的足夠重視,許多一流的科學家每年夏天都要去通古斯卡考察,他們搜集了大量的資料。
其中有個叫法斯特的科學家,測出了大爆炸所摧毀的樹木佔地約850平方英里。在這之後,又經過35年的艱苦努力,法斯特拼出了該區域內被毀樹木的詳解圖。根據此圖,科學家們推算出,這片原始森林,當年是被一個自西向東飛行的,相當於1~2千萬TNT當量的天體,在距地面4的英里的高空爆炸所毀。就此,大爆炸的真實原因逐漸露出端倪。
隨著蘇聯的解體,冷戰結束。大批西方科學家蜂擁而至,他們對通古斯卡的興趣是顯而易見的,搞清大爆炸的真實原因,對人類本身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暫且不說「第一代人類文明」是還存在,又是如何毀滅的,僅是搞清6500萬年前,恐龍神秘消失的原因,對科學家們來說,就是個不小的進步。
義大利核物理學家用重同位素法測試出,1908年被擊毀的冷杉,其微量元素的含量遠遠高於其它年份的含量,而這些微量元素不可能源於地球,顯然,大爆炸與隕石有關。
美國科學家在實驗室里,用計算機模擬出了大爆炸的真空效果:當一塊直徑約200英尺的隕石以45°角撞向地球時,由於與大氣的劇烈摩擦,使其充分燃燒和分解,恰好在距地4英里的高空處爆炸,沖擊波揚起的地面塵埃高達大氣外層,反射回的日光恰好解釋了當年通古斯卡周邊地區的如晝之夜.
Ⅶ 史上最熱五一,西伯利亞發生大火,2020為什麼那麼多火災
我們剛經歷了一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一假期,各地氣溫接連暴表,五一剛過就開冷氣可能是近年來罕見的,但比我們日子更難過的是俄羅斯,不僅正在經歷新冠疫情爆發性增長的階段,單日新增10581例,確診總數達到了125817例!
作者沒有給出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結果,但他們已經發現了全球變暖是這個嚴重後果的促進因素,可能海洋比大氣環流對全球變暖更加敏感,未來要怎麼辦?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這樣的自然災害可能會越來越多!
如果人類不想去改變的話,那麼只能去適應!
Ⅷ 是誰放火燒了莫斯科。
俄國人自己放的 1812年6月24日,拿破崙率領近60萬軍隊侵入俄國。他沒從俄國首都聖彼得堡開刀,而是單刀直入,直取俄國心臟莫斯科。他想藉助佔領莫斯科來孤立幾百公里外的聖彼得堡,然後等待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投降。戰爭一開始,俄國軍隊屢遭失敗,喪失大片國土。9月7日,在莫斯科以西124公里處的博羅季諾,俄軍總司令庫圖佐夫指揮12萬俄軍同法軍展開著名的「博羅季諾會戰」,在戰斗中俄軍死傷慘重,損失約4萬人。為保存俄軍有生力量,庫圖佐夫被迫決定放棄莫斯科向後方轉移,伺機再同法軍作戰。9月14日,莫斯科城裡部分居民隨同軍隊一道,撤離莫斯科。 9月15日清晨,歷史性的時刻到了,拿破崙騎馬帶隊浩浩盪盪進入莫斯科城,但此時的莫斯科看上去卻像一座空城,除了趁火打劫的俄國農民,法軍在空盪盪的大街上幾乎看不到任何居民。法軍進城之後又展開另一輪「攻勢」,挨家挨戶搜索食物、財寶和女人。佔領了莫斯科後,法軍每個分隊都有了正規的營房,得到了充足的食物,法軍士兵都感到很振奮,認為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此時的拿破崙也認為可以靜靜地等待亞歷山大來投降,然而法國人的美夢才做了一天就破滅了。 克里姆林宮陷入一片火海 16日夜,拿破崙正在克里姆林宮休息,突然一名副官走到近前把他叫醒,神色慌張地說:「陛下,莫斯科全城都燒起來啦!」拿破崙匆忙穿好衣服,透過克里姆林宮的窗戶向外眺望,只見莫斯科全城烈焰騰空,一片火海。這位法國皇帝頓時驚得面如土色,連聲叫道:「多麼可怕的景象!」此時正趕上狂風大作,火勢更加猛烈。克里姆林宮附近、莫斯科河南岸一帶和索良卡等地,火逐風飛,煙焰滿天。最後,連克里姆林宮也燃起了呼呼的火苗。 在侍衛的攙扶下,拿破崙逃離一片火海的克里姆林宮。此時,莫斯科城內已經亂成一團。火焰聲、房屋倒塌聲、士兵的奔跑和尖叫聲夾雜在一起。當城中的法軍穩住陣腳,開始有組織地進行滅火時,他們才發現,全城所有的滅火器具都被破壞了。法國士兵們好像熱鍋上的螞蟻,在民房中翻箱倒櫃也找不到一個水桶。法軍指揮官只好組織士兵排成行,利用行軍提桶和每個人的軍帽遞水,但在熊熊大火面前,這點水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於是法軍乾脆動用炸 葯,想用爆 炸隔斷火路;但火從四面八方而起,斷了東路,來了西路,毫無辦法。法國人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大部分糧草、大炮和槍械,還有住所慢慢化為灰燼。 在俄羅斯愛國詩人的筆下,這場大火被賦予了擬人化的色彩,它就像一個勇敢的戰士,把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大軍趕出莫斯科。但是俄羅斯人又不得不面對一個慘烈的現實:一個美麗的城市毀於一旦。大火一直燒了好幾天,直到一場暴雨來到,火才漸趨熄滅。這場大火幾乎使莫斯科全城的古代建築、古物、園林都化為灰燼。1812年以前,莫斯科有3萬幢房屋,火後剩下不到5000幢,全城著火面積有3/4。在大火中被燒 死和燒傷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在灰燼中隨時都能發現屍體。 大火之後留下的謎團至今一直困擾著人們,是誰點起這把火的呢?主流觀點認為這場大火是庫圖佐夫精心策劃的。他要讓法軍舒舒服服住到莫斯科,等法軍把所有的輜重都安頓到城內以後,再將它們一把火燒掉。那些打劫的「農民」就是縱火者,其中一部分是沙皇敕令赦免出獄的政治犯和刑事犯,為了立功,他們樂於執行這道命令。 拿破崙認為,「放火燒城」是莫斯科總督羅斯托普金蓄意計劃和部署的「瘋狂做法」。因為當人們企圖救火時才發現,羅斯托普金事先把一切消防水龍和滅火器具都運走了。另外,全城各處同時起火,顯然有計劃有預謀;據說羅斯托普金本人也承認,是他親自下令放火燒城的。一些俄國人也認為這場大火是他們自己放的。在他們看來,這是一次勇敢的「焦土政策」,表明俄國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抵抗外敵入侵。 但也有人認為,法國士兵對莫斯科大火負有直接責任。拿破崙的士兵「夜進私宅,點起蠟燭頭、火把和柴火照明」,不慎釀成災難。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小說《戰爭與和平》中即持這種觀點,他認為大火是喝醉了的法國士兵造成的。他的推斷依據是:莫斯科這座始建於1156年的俄羅斯古都,地處森林稠密的東歐平原,數百年來人們習慣以木結構為城市建築的骨幹,故有「木屋市」的別名。一直到17世紀末,全城除了克里姆林宮等少數石建築,木屋仍比比皆是,就連沙皇的其他宮殿也保持著傳統的木結構風格。當拿破崙率軍入城時,那些法國士兵並不了解莫斯科城內這些情況,因粗心大意而釀成火災。 不管起火原因究竟如何,這場大火改變了整個歐洲的歷史,它直接導致了拿破崙帝國的衰弱直至滅亡。正如德國評論家弗朗茨·梅林所說,「莫斯科的大火開始了一個時代」。
Ⅸ 俄羅斯大火什麼時候發生的
7月30號開始的 已經10多天拉...那轉載個新聞給你吧
從7月30日到今,俄羅斯森林大火已持續10天,除了大片草木化為片片焦土,更引發連鎖反應:莫斯科成了「霧都」,數十米外難見人影,居民在戶外活動幾個小時所受到的危害相當於抽40根香煙,使得當地居民爭相搶購防煙用具。此外,火災還殃及軍事基地,逼近核研究設施,影響交通運輸。總統梅德韋傑夫和總理普京的雙雄組合也備受考驗。
災情
大火離首都最近只有15公里
俄羅斯緊急事務部8日最新統計表明,俄境內目前共有554個森林著火點和26個泥岩著火點,著火總面積超過19萬公頃。幸好經過大力撲救,森林大火的著火點和失火總面積都在減少。不過,最近的火災發生地距莫斯科城區只有15公里。
到8日,這場俄羅斯近130年來最嚴重的森林大火已經造成至少53人死亡、500多人受傷,超過2000間房屋被毀,雖然目前已經有超過16萬人,2.6萬件設備,包括56架飛機滅火,但明顯無法撲滅不斷蔓延的大火。因此,俄羅斯緊急事務部正號召志願者加入滅火行列。
距離莫斯科最近的著火點只有15公里。6日,路邊一個加油站附近起火。這個加油站南側有一道大約10米寬的隔離帶,再往外則是一個比足球場還大的草場,草場的東、西、南三面是森林。記者看到,100多米長的火龍借著風力向加油站方向翻滾而來。過火之處,留下黑乎乎的灰燼。加油站的職工用提水桶和臉盆盛著水往草場飛奔。
很快,兩輛紅色的消防車疾馳而來。十幾名消防隊員跳下車,拎著粗水管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向火龍發起沖鋒。經過一番緊張的奮戰,大火終於被撲滅了。
影響
戶外活動相當於抽40根煙
大火已經給包括莫斯科在內的俄羅斯各地人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莫斯科的空氣污染物含量達到歷史最高值,醫生建議最好不要外出。而由於能見度低,莫斯科的航班半數被取消或延誤。由於大火影響,俄羅斯已經停止小麥等穀物出口。
莫斯科的空氣污染物含量7日已經達到歷史最高值,例如,空氣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就已達到可接受值的6.6倍,直到入夜才稍微降低。一些醫生警告說,若無防範措施,居民在戶外活動幾個小時,受到的危害至少相當於抽40根香煙。因此有關專家建議莫斯科1050萬居民盡量避免外出,即便外出也應該做好防護准備。
清晨上班的莫斯科人被迫佩戴防毒面具趕往單位,這使得防毒面具以及口罩等防煙產品熱銷。
由於莫斯科三個機場的地面能見度最低的已經降低到400米左右,超過半數的航班被取消或延時。所有入港的航班也都被建議降落在莫斯科附近的其它機場。
目前三座機場中只有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能見度在600米以上,其他兩座國際機場的近二十個航班已經改降到了這里。由中國飛往莫斯科的航班都是降落在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因此目前中俄之間的航班暫時還沒有受到影響。
Ⅹ 俄聖彼得堡一座180年歷史建築被燒毀,引起火災的原因是什麼
俄羅斯調查委員會說,他已經對大火展開了調查。據塔斯社報道,有關部門於3月16日視察了該建築物,發現9起違規行為。塔斯社援引相關部門消息人士的話說:“該建築物嚴重違反了消防安全要求,包括消防系統的缺失或失效(自動滅火,火災報警,排煙等)的缺失或故障。 ”
歷史上許多老建築發生火災,使人們想起了老建築的特徵,古建築自身的特點已使其成為消防"困難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文物和古建築的火災事故屢有發生,造成無數財產損失,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令人傷心。
1、老建築歷史悠久,消防設施陳舊,有的甚至失靈;
2、建築物很高,滅火時水槍的噴霧難以到達著火點;
3、周圍的建築物密集,道路狹窄,這是造成不良救援的主要原因。
4、中國文物建築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木磚結構,民用建築和薄弱的消防基礎,這是很難防止的。
5、一些文物建築管理使用安全責任尚未落實,消防安全管理粗陋而混亂,各種火災隱患廣泛。
預防火災的方法:近年來,全國許多風景名勝區被列入風景名勝區名單,也有利於保護風景名勝區的文物古建築。但這遠遠不夠,古文物和舊建築的火災仍在發生,珍貴的文化遺產和民族遺產仍在流失。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更多地立足預防和控制,消除引起火災的各種因素,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燃”,使舊建築物遠離火源,讓這些珍貴的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民族遺產永遠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