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球的發球動作要領以及輔助練習 要求專業、精細
一、網球發球的幾個基本步驟和注意事項
(1)穩定情緒。心浮氣躁的情況下是很難發出一個好球的。通常的作法是:在發球的位置上做幾次深呼吸,再拍 拍球,然後站定準備發球。各人習慣不同,因而穩定情緒的作法也各有異,但這一環節最好不要 被略掉並且盡量延續至准備動作當中去。
(2) 握拍。 東方式反手或大陸式握拍。 許多網球初學者都喜歡用東方式正手握拍進行發球,這可能是底線擊球所留下的「後遺症」。其 實一試便知,如果採用此種握拍在右區而且是用正常動作發球的話,球出手後十有八九會偏向外 角一側,因為手腕在自然情況下所形成的拍面就是如此的角度,若想使拍面偏向內角則必須向內 轉手腕,而經常做此動作不僅相當別扭而且易使手腕受到損傷。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最好不要用 東方式正手握拍進行發球。
(3) 准備動作 。眾所周知,發球要發在對角的發球區內才算好球,發球員若站在單打右區發球,那麼球應該落入 對面的A區之內,若站在左區發球則球應落入對面的B區之內,靠近發球線的C、D兩個角一般被稱 為內側角,靠近邊線的E、F兩個角相應地被稱為外側角。球員在發球之前對球出手後的方向、落 點、旋轉、速度等都應做個先期的預算,盲目發球出手無疑是在浪費先發制人的好機會。 發球前具體的准備動作,雙腳自然分開站立,兩腳的連線根據球員中同的習慣可與底線相垂直, 也可以保持另外一個合適的角度;身體自然前傾;最好只持一個球,球自然著落在持球手拇指、 食指及中指三指上,無名指和小指自然屈於球的後部,切忌用力將球握在手裡或捏在手裡。 關於球拍相合。許多初學者喜歡拿起球、拍,走到發球位置後立即就開始拋球並揮拍擊球,彷彿 球和拍是不相關的兩樣東西,這顯然是很草率的,最好能改一改。球拍相合,不僅能夠給球員一 個集中注意力的提示,告訴自己「要發球了」,同時也是穩定情緒和整理思路的延續,初學者 應該養成此習慣。
(4) 拋球 。 准備動作穩定下來以後,順勢就是拋球及揮拍擊球了。這兩個環節能否配合得好是能否發好球的 關鍵,而拋球的質量則又是關鍵的關鍵。位置得當、出手平穩的拋球無異於為揮拍擊球創造了穩 定的條件,反之則無異於給下面一系列環節製造了一個動盪的外部環境。很少有人能在前後左右 飄忽不定的拋球之下發出保質保量的好球,初學者更是如此,所以學發球的第一步是先學拋球、 先練拋球。
①.拋球的方法:在准備動作的基礎上,持球手的肘部漸漸伸直並向下靠近持球手同側的大腿,然 後從腿側自下而上將球拋起。在整個動作過程中,手臂保持伸直的狀態,其走勢與地面垂直,掌 心向上,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將球平穩托起,盡量避免勾指、甩手腕等多餘的手部小動作, 以免影響球的平穩走勢,球在空中的旋轉越少越好。球脫手的最佳點在手掌走勢的最高點,脫手 過早容易造成球在空中旋轉或晃動,出手過晚則會令球「走」向腦後失去控制。脫手時托球的三 手指已最大程度地展開,球不是被「扔」到空中而是被「拋送」到空中去的,初學者應對此多作 體驗。
②.球脫手後在空中的位置:根據不同的需要,球出手後在空中相對於身體的前後位置也不盡相同。 一般來說,第一發球強調出球的速度與攻擊力,擊球點較靠前,因此球也拋得較靠前。第二發球 較為保守,在保證成功率的前提下強調球的旋轉和控制球的落點,擊球點也就相應後移,因此球 自然要拋得靠後一些,基本上與背弓時身體的縱軸線相一致。 拋球的位置也可參照球落地後相對於前腳的位置來確定。一般來說,第一發球拋球後球應落於前 腳前一個拍頭的位置上。
③.拋球的高度:球拋到空中的高度當然不能低於擊球點的高度,但究竟多高才合適要視個人情況 而定,因為此高度限定了揮拍擊球所用的時間。 從准備姿勢到拋球出手,身體重心還有個後靠至後腳再前移至前腳的過程,同時髖部前頂、腰背 呈「背弓」狀,然後反彈背弓並發力揮拍擊球。剛剛開始學發球的朋友肯定要面臨總是拋不穩球的難題,沒關系,「再拋一次」是最好的攻關辦 法。因為拋球的穩定性建立在一定的手感基礎之上,所以一般在學發球動作之前最好能專門花一 點時間練習拋球,在以後的實際發球練習中也要注意要領,如果偶爾沒有拋好的話,接住重拋就 是了,千萬不要勉強發球出手,否則很容易破壞掉辛辛苦苦學來的動作。
(5) 揮拍擊球 。 拋球與揮拍擊球是同時開始進行的。 揮拍擊球的環節包括:
①.後擺球拍:以准備姿勢為基礎向持拍手一側轉身,同時持拍手引導球拍貼近身體像鍾擺一樣將 球拍擺至體後(不一定要直臂後擺但掌心一定要朝向身體)。 一發拋球,球的位置較靠前 二發拋球,球的位置較靠後
②.背弓動作:球拍後擺至一定高度後(此高度因各人習慣而異,至少大臂不應緊夾在體側),以肘 為軸,小臂、手、拍頭依次向體後、背部下吊,同時屈雙
膝並伴隨身體後展呈「弓」狀。
③.擊球:在屈膝、背弓動作的基礎上自下而上依次蹬直踝部、膝部, 反彈背弓並向出球方轉體, 與此同時仍以肘為軸帶動手、拍頭擺向擊球點,最後在力的爆發點上擊中拋送於空中的球。發力 是自下而上一氣呵成的,其間的快慢由個人掌握,習慣、素質不同速度也就不一樣,但共同的一 點是:球拍走勢最快、最具爆發力的一點應在到達擊球點那一瞬間。擊球點時身體已全部面向出 球方,拍面自然地稍向內側以便擊於球的側後部,發出側上旋球或側旋球。
④.搔背動作:揮拍擊球時肘部有一個引導小臂、球拍下吊至背後再以肘部為軸帶動臂、拍擺向擊 球點的過程。這一過程好像在用拍頭給後背搔癢,故被稱為「搔背動作」,其目的是為了持拍手 能有一個足夠的獲得擺動速度的過程,為到達擊球點一瞬間力的爆發做充分的准備。搔背動作完 成得是否到位關鍵要看搔背時手、臂是否得到了充分的放鬆,如果在手、臂十分僵硬的情況下完 成此動作,那麼到達擊域點時球員一定會感到整個身體的彈性都已被破壞掉了,發不出力也就在 情理之中。 一發拋球後球落於前腳前一個拍頭的位。
⑤.擊球點的位置:球員手持球拍在空中所能爭取到的最高一點就是擊球點。這當然屈膝、弓背積 蓄力量及蹬地、發力示意是一個比較理想化的說法,因為根據第一發球和第二發球的不同需要, 擊球點是相應要有前後變動的,但「力爭高點」卻是在選擇擊球點時最基本的原則。有了「制高 點」,不僅動作可以最大限度地、舒展地做出來,更重要的是在控制球路和球的落點以及對球施 加壓力上,高點擊球有著顯而易見的優勢。 在這里還有一個關於擊球點的小資料。 (6.40m為發球線至球網間距離,0.914m為網中心高度,11.885m為底線至球網間距離) 許多朋友希望自己發出的球個個威力無比,所以在擊球時就不自覺地想將球大力強壓過網,平擊 的成份無形中也便佔了主導。若想將球平擊發過網並令其落在發球區內,那麼擊球點至少要達到 2.74m的高度,也就是說擊球者的身高至少要達到1.80m。也許很多朋友可以具備如此的身高,但 摻雜進技術的成份,這個高度就很難真正體現到發球當中去了。所以,發球者最好不要在發球時 太過於苛求平擊平打,多加些側、上旋是比較明智的,因為這樣可以讓球走一個弧形軌跡,利用 弧頂的高度達到過網的目的,再利用餘下半段的弧線達到令球落人發球區的目的,這樣可以大大 提高發球的成功率。
擊中球時雖然揮拍擊球動作已告完成,但整個發球過程卻仍在繼續。到達擊球點後球員應順著身 體及揮拍的慣性做收腹、轉肩和收拍的動作,最終拍子由大臂帶動收向持拍手的異側體側,結束 發球動作。這一過程被稱為隨揮,即隨球揮動,與底線擊球的隨揮異曲同工。 很多初學者往往習慣於將拍子收於持拍手同側的體側,這不僅有違於發力、轉體的慣性,更多的 情況是擊球者很容易將拍頭敲在自己的小腿腔骨上,從而造成傷痛。非持拍手在送球脫手後不應 立即放下或緊夾於體測,而應幫助身體掌握平衡並在隨揮結束時接住已處於末勢的球拍。
二、發球基本分三種:平擊發球、切削發球和上旋發球。 每一種發球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用途,好的發球具有相當 大的攻擊力,並使發出的球在速度、力量、旋轉和落點方面有變化。
(1)平擊發球
平擊發球在諸種發球中是球速最快的發球法,也叫謂炮彈式發球。該發球不但球速快,而且反彈低。如果身材高大就可以藉助高點擊球的空中優勢直接進攻對方;如身材較矮小或女選手就不宜使用平擊發球。這種 發球雖然力量大、球速快、威脅大,但命中率比較低。 發平擊球時的擊球點應在身體的右眼前上方,以拍面中心平直對准球,擊球的後中上部。因此手腕的向前 拌甩和前臂的「旋內鞭打」非常重要,身體充分向上向前伸展,以獲得最高擊球點,以提高發球命中率。(圖1一 40A~F)
(2)切削發球
這是一種以右側旋轉(略帶下旋)為主的發球法。就是由球的右上往左下切削擊球。由於切削發球的飛行軌跡及彈跳方向所定,該發球不但球速快,威脅大,而且容 易提高發球命中率。為此被世界各國多數運動員所採納。
發球時把球拋到右側斜上方,球拍快速從右側中上方至左下方揮動。擊球部位在球的中部偏右側,使球產生右側旋轉。(圖1-41A-F)
(3)上旋發球
這是以上旋為主,側旋為輔的發球法。由於球的上旋成分多於切削發球,使球產生一個明顯的從上向下的弧形飛行軌跡過網,發力越強,旋轉成份越多,弧形就越大,命中率也越高;落地後高反彈到對方的左側,迫使對方離位接球,給對方造成很大壓力,同時為發球上網帶來足夠的時間。
發上旋球時把球拋到頭後偏左的位置,擊球時身體 盡量後仰成弓形,利用杠桿力量對球加旋轉,球拍快速從 左向右上方揮動,從下向上擦擊球的背面,並向右帶出,使球產生右側上旋。
除以上三種發球方法外,還有一種急劇旋轉的發球法,也叫美式旋轉發球。這種發球難度較大,需要身體腰 部更多的彎曲和強力扭轉發力動作。由於難度大,稍有不慎極易造成扭傷,現已很少使用。這里作一介紹,發美式上旋球時的拋球位於頭的後上方,揮拍沿球中下部向左上部擦球,隨揮動作在身體的右側結束,使球產生強烈上旋。
三、網球發球的動作要領和技巧
(1)握拍法大陸式或東方式反拍握拍法。
(2)准備要勢全身放鬆,側身站立在端線外中場標記近旁邊(單打),左肩對著左邊網柱,面向右邊網柱,兩腳分開約同屑寬,左腳與端線約成45「,右腳約與端線平行,重心在左腳上。左手持球輕托球拍在腰部,拍頭指向前方。呼吸均勻,精神集中。
(3)拋球與後擺拋球與後擺拉拍動作是同步開始的,持球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輕輕托住球,掌心向上。當球拍向下向後引拍時,待球手同 時下降至右腿處,緊接著當球拍從身後向頭上方做大弧 度形擺動,身體做轉體、屈膝、展肩時,持球手柔和地在身前左腳前上舉,直至伸高及頭頂。拋球動作要協調、平穩,球送至最高點再離開手指拋向空中。此時右肘向後外展約同肩高,拍頭指向天空,左側腰、胯成弓形狀,身體重心隨著拋球開始先移向右腳,然後平穩地開始前移。 此刻,肩與球網成直角。
(4)擊球動作當左手拋出球時,球拍繼續向上擺起,這時握拍手的肘關節放鬆,可以使向前轉動的身體和右 肩自動地使手臂產生一個完美的繞圈(注意不是故意叫 拍子去做搔背動作)。當球下降至擊球點時,迅速向上揮 拍擊球,左腳上蹬,使手臂和身體充分伸展,當身體向前上方伸展擊球時,肩、手臂已經回轉,雙肩與球網平行。 揮拍擊球時,持拍手腕帶動小臂有一個旋內的「鞭打」動作,這就是發球發力的關鍵動作,也是其他諸如重心前移、蹬腿、轉體、揮拍等力量聚集的總和。
(5)隨揮動作球發出後,身體向場內傾斜,保持連續的完整的向前上方伸展的隨揮動作。球拍揮至身體的左 側(美式旋轉發球球拍隨揮至身體的右側),重心移向前方,做到完全自然地跟進並保持身體平衡。
② 排球如何換位及基本規則
排球換位的方法 :
一、前排隊員之間的換位
1、為了便於組織進攻戰術,將二傳隊員換到2號位或3號位。
2、為了加強進攻力量,將進攻能力強的隊員,換到便於扣球的位置上。如右手扣球的強攻隊員換到4號位;左手扣球的強攻隊員換到2號位;擅長扣快球的隊員換到3號位等。
3、為了加強攔網,遏制對方的重點進攻,將身材高大或彈跳力好、攔網能力強的隊員,換到主要攔網區3號位或換到對方進攻力量最強的相對應位置上。
二、後排隊員之間的換位
1、為了發揮個人特長,可採用專位防守。當本方發球後或接起對方的發球後,後排隊員各自換到自己的專位防守區。
2、為了在比賽中便於運用行進間「插三二」戰術,縮短後排插上的距離,把二傳隊員換到1號位置或6號位置。
3、為了加強後排防守,可將防守能力強的隊員,換到對方扣球落點最多的位置,將防守能力較弱的隊員,換到防守任務相對較輕的位置。
三、前、後排隊員之間的換位
後排的二傳隊員插上時,可從1號位、6號位或5號位插上到2、3號位之間的位置上,准備作二傳,前排的2、3、4號位的隊員則及時後撤,准備接球或進攻。
基本規則:
一、發球
發球隊員必須在第一裁判員鳴哨5秒鍾內,將球拋起或持球手撤離,在球落地前,用一隻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將球擊出。如球未觸及發球隊員而落地,則被認為是一次發球試圖。
在發球試圖後,第一裁判員應及時鳴哨允許再次發球,發球隊員必須在再次鳴哨後的3秒鍾內將球發出。發球隊員在擊球時或擊球起跳時,不得踏及場區或發球區以外的地面。擊球後,可以踏及或落在場區內或發球區以外。
二、隊員的場上位置
在發球隊員擊球時,雙方隊員必須在本場區內各站兩排,每排三名隊員。發球隊員不受場上位置的限制。隊員的位置是根據其腳的著地部位來判定的,每一名前排隊員至少有一隻腳的一部分,比同列後排隊員的雙腳距中線更近;
每一名右邊(左邊)隊員至少有一隻腳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間隊員的雙腳距場地的右(左)邊線更近。在發球隊員擊球的一剎那,場上隊員腳的著地部位必須符合其位置要求。在發球後,隊員可以在本場區和無障礙區的任何位置上。
三、網下穿越
在不妨礙對方比賽的情況下,允許隊員在網下穿越進入對方空間。允許隊員的一隻腳或雙腳越過中線觸及對方場區的同時,腳的一部分還接觸中線或置於中線上空。除腳以外,不允許隊員身體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觸對方的場區。
四、觸網
新規則規定觸網為犯規,但隊員在無試圖擊球的情況下偶爾觸網不算犯規。所謂無試圖擊球,意指已經完成了擊球動作和擊球試圖。如完成扣球動作或掩護扣球動作之後,偶爾觸網則不算犯規。
五、進攻性擊球
進攻性擊球指除發球和攔網外的其他所有直接向對方的擊球。當球的整體通過球網的垂直面或觸及到對方隊員,則完成了進攻性擊球。前排隊員可以對任何高度的球完成進攻性擊球,但觸球時必須在本場地空間。
(2)俄羅斯發球為什麼要抱頭擴展閱讀:
比賽陣型:
1、4-2陣型:
4-2陣型由4個攻手和2個二傳手組成,場上沒有接應二傳,兩名二傳手其中一名輪轉到前排後負責進攻,另一名後排二傳手負責後排插上傳球組織戰術進攻,因此在比賽的任何時刻全隊都有三名前排進攻球員。
2、6-2陣型:
6-2陣型中,總有一名球員從後排移動到前排進行二傳,三名前排球員全部擔當進攻位置。因此,所有六名球員都會在某些時刻擔任攻手,其中有兩人需要擔任二傳手。
6-2陣型需要兩名二傳手,在輪轉中對角站位。陣型中還包括兩名副攻手和兩名主攻手。採用對角站位的方法,任何時刻前後排各有一名主攻手一名副攻手。在發球之後,前排球員移動到各自負責的位置。
3、5-1陣型:
5-1陣型中只有一名球員擔任二傳手,不管他的位置在前排還是後排。因此當二傳手在後排時,全隊擁有三名前排攻擊球員;而當二傳手在前排時,只有兩名前排攻擊球員。加起來一共五名。
在5-1陣型中,輪轉中與二傳手對角站位的球員稱為接應二傳。當二傳手位於前排時,接應二傳可以作為第三進攻點,這在現代排球中已經成為各隊提高攻擊力的常用手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排球
攻線,擊球後可以落在前場區。如果後排隊員在前場區完成進攻性擊球,在觸球時,球的一部分必須低於球網上沿。
(六)攔網
攔網是指隊員靠近球網,將手伸向高於球網處阻擋對方來球的行動。
觸及到球的攔網行動則完成了攔網。只有前排隊員允許完成攔網,後排隊員不得完成攔網。如後排隊員將球攔回,則為犯規。如攔球到本方場區,則為本隊的第一次擊球。前排隊員的攔網觸球不算作本隊的一次擊球,因此本隊攔網後還可以再擊球三次。攔網時,隊員可以將手或手臂伸過球網,但不得影響對方擊球,過網攔網觸球應在對方隊員完成進攻性擊球之後。在一個攔網動作中,允許球迅速而連續地觸及一名或更多的攔網隊員。
(七)比賽中的擊球
規則規定隊員的身體任何部位都允許觸球。但球必須被擊出,不得接住或拋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反彈,如果隊員違反了上述規定,則判為持球。
規則規定球必須同時觸及身體的不同部位,如果球先後觸及隊員身體的不同部位,則為連擊犯規。但是在攔網動作中,允許同一隊員或同一攔網中的不同隊員,在一個單一的動作中連續觸球。在球隊的第一次擊球時,允許隊員身體的不同部位在同一擊球動作中連續觸球。第一次擊球指接發球、接進攻性擊球、接本方攔起的球和接對方攔回的球。而在本隊第二次和第三次擊球時,則不允許球連續觸及身體的不同部位。
規則雖然由以上三個部分組合而成,但它們是一個整體。我們在掌握每部分內容的同時,更要將三部分的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規則,理解規則,以至更好地去執行規則。
③ 曾經的世界女排排壇上的強者,俄羅斯女排為什麼墮落了
俄羅斯隊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以及2006年和2010年的世錦賽上,都有著耀眼的變現。但俄羅斯隊在加莫娃和索科洛娃兩名老將離開之後,實力便有所下滑了。
這大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俄羅斯超級聯賽中,賽績的下滑反映了俄羅斯女排的一個總體的趨勢,所以球隊也很難吸收到優秀的球員。也因為國家球隊實力總體的下滑,所以在2019年的世俱杯上已無俄羅斯的排球俱樂部隊伍。而相反,義大利女排和土耳其女排如今的實力卻有所上升,主要原因就是這兩個地方如今是世界頂級俱樂部的聚集之地。
最後想說的是,就算現在俄羅斯隊的實力有所下滑,我們也不能小瞧對手,相反,我們應該對其給予同樣重視。
④ 阿塔莫諾娃的懷念阿塔
(一)鞦韆背倚,風態宛如昨,可惜春來總蕭索雖然娃迷們對阿塔的喜愛矢志不渝,甚至球迷的數量與日俱增,但不可否認,阿塔莫諾娃早已過了事業的顛峰。29歲的她,不再像從前一樣,具有出色的彈跳和大力的扣球。但豐富的大賽經驗、完美的技術、冷靜的頭腦使都她仍然屹立於排壇王牌主攻的行列,也讓她坐穩了俄羅斯主攻的位置。可以說,真正能夠打倒她的不是別人,只有年齡和傷病。雅典奧運會,因為賽前傷勢無法復原,她錯過了四年一屆的運動盛會。然而盡管她連發球都不敢發力,在關鍵時刻,老卡仍然把她替換上場去穩定軍心,卻沒有使用身體和狀態情況更好的7號薩夫諾娃。可見,阿塔莫諾娃在球隊中的作用是無人可以替代的。關鍵時刻,人們總是會第一個想到她。也難怪俄羅斯國內會有這樣的評價:「阿塔莫諾娃已經不再是從前的阿塔莫諾娃,但23歲的加莫娃也不是23歲的阿塔莫諾娃。」
阿塔莫諾娃16歲便代表國家隊參加世界三大賽事之一的世界盃。清秀的面孔、190CM的身高、大力的跳發球以及澀澀的微笑都讓人記住了她的名字——Artamonova 。在排壇上,她是完美的象徵——完美的身體條件,完美的技術,完美的外形以及寵辱不驚的性格都讓她成為了排壇的一個神話,甚至有人評價她是「繼海曼、路易斯、郎平之後的又一名世界級主攻」。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人,卻無法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她不曾獲得過一次三大賽事的冠軍。伴隨她的只有一次次的失敗和淚水。雅典,當中國女排扣下最後一個球時,俄羅斯的隊員哭泣了,然而阿塔卻沒有哭。代替眼淚的是滿臉的哀傷,她不再落淚並不是她不悲傷,而是傷心到了極點也就不再會有眼淚。這是她的第四次奧運之旅。彷彿每一個四年都在重復上演著相同的電影。所以,她不再哭泣,而是選擇在領獎台上展現她少見的,卻是最動人的微笑。彷彿在說,「即使是銀牌,我們也同樣是勝利者。」畢竟,奧林匹克本身就沒有失敗者。有人感嘆上天為什麼對她這么不公,但也有人說,除了冠軍,她什麼都擁有了。(2005年)
(二)排球的初戀-阿塔莫諾娃當2005年俄羅斯女排公布了新的國家隊名單的時候,阿塔莫諾娃榜上無名。這似乎意味著在上世紀90代為俄羅斯女排征戰13年的冰美人已經告別了排壇。阿塔的離開帶著一種悲壯,她曾經距離世界冠軍是那麼的近,卻又那麼的遠,在2000年她和隊友們曾經差點掀翻了古巴王朝,可是在2:0領先的情況下讓古巴隊大逆轉。俄羅斯的三架馬車,在托雷斯、貝爾、阿奎羅面前拋錨了,阿奎羅恐怖的發球成了俄羅斯的噩夢,古巴隊是踩著俄羅斯隊肩膀成就了八連冠。2002年在古巴王朝土崩瓦解的時候,當所有人都認為無冕之王的俄羅斯隊將皇袍加身的時候,俄羅斯隊兩次栽倒在美國隊的手裡,阿塔在半決賽被美國隊的三人攔網攔得沒有脾氣。斯科特讓美國隊成就了巨人殺手的稱號。看著曾經在小組賽中的手下敗將義大利隊死裡逃生並皇袍加身的時候,阿塔在季軍領獎台上顯得多麼的悲涼。2003年阿塔的受傷也間接導致了俄羅斯隊丟掉了保持多年的歐錦賽冠軍,從而失去了參加世界盃的資格,也失去了在年初瑞士精英賽和大獎賽決賽負於中國隊的復仇機會。2004年雅典,在替補席上的阿塔她是那般的無奈,背傷令她不能馳騁賽場,她唯一能做的就是雙手合攏不斷為俄羅斯隊祈禱,半決賽中雅典娜令俄羅斯隊搶救了5個賽點,逆轉了巴西隊闖進了決賽。但雅典娜在決賽中站在了中國隊這一邊,2:0領先,一切是那麼的完美,當俄羅斯隊即將摸到獎杯的時候,頑強的中國隊實現了大逆轉,實現了自己的兩連冠。歷史是那麼的相似,從悉尼到雅典,兩次逆轉,不同的是阿塔從比賽場上變成了在比賽場下。當鏡頭反復對准加莫娃那梨花帶雨的時候,場下的阿塔更是讓人感覺到冰冷中的落寞。
對於阿塔,我有一種排球的初戀情結,可以說我是看著她的成長,也是和她一起成長的。93年阿塔莫諾娃以主力身份參加了在香港的女排超霸杯,在那一屆比賽,俄羅斯隊與中國隊的比賽異常激烈,阿塔在比賽中利用她190的高身優勢,頻頻超手進攻,也是俄羅斯單調的戰術中最有火力的進攻點。但對面有賴亞文、周紅、許新、李月明壓陣、輔以孫玥、王怡的中國女排,俄羅斯隊最終還是敗下陣來。雖然俄羅斯最終以0:3不敵老到的中國女排,但我記住了阿塔莫諾娃這個名字,190的身高在當時的女排隊伍當中可以說得上是巨人的佼佼者,相當於今天加莫娃一樣。而後的大獎賽中,阿塔的跳發球和超手進攻以及後排進攻都讓我印象深刻,阿塔在場上不管是得分還是失誤,從她的臉上永遠看不到表情,總是那樣冷冰冰的,既沒有笑容也沒有沮喪。93年的阿塔是一個典型的歐洲高舉高打的代表,利用身高的優勢,只要能把球墊高她就能進攻。同時,93年阿塔的一傳和防守是那樣的稚嫩,她需要躲在接一傳隊員的身後,需要別人保護她的一傳,可誰又能想到正是這樣一個怕接一傳的小女孩,在兩年以後成為了俄羅斯隊的一傳防守核心。
1994年阿塔和隊友們在世錦賽上與巴西隊打滿了五局,惜敗於東道主巴西隊,這場比賽被國際排聯主席阿科斯塔稱為是「下個世紀的比賽」。阿塔也就是從1994年開始成長起來。
1995年的阿塔一直都在療傷。也就是在那一年俄羅斯隊在歐錦賽負於芭芭拉領銜的克羅埃西亞隊,從而失去了參加世界盃的資格。俄羅斯隊在96年被空降到了非洲爭奪奧運會的入場券。
96年奧運會和98年的世錦賽阿塔和隊友們都在半決賽止步於中國隊的手下,年青和發揮不穩成了阿塔和隊友們的通病。但阿塔在比賽中的一傳和防守的表現,向世人宣告她將是俄羅斯攻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員,也正是從這時起,她和莎什科娃、莫洛佐娃一起成為了俄羅斯隊的後防中堅。在1999年的世界盃,阿塔領銜的俄羅斯隊在世界盃上僅負於古巴隊獲得亞軍,俄羅斯隊終於在三大賽中戰勝中國隊,這一結果好似迷霧中終於見到了陽光,驅散了阿塔頭頂上的那片烏雲,阿塔在比賽中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進攻上不再是一味地高舉高打,增加了多變的手法,直線、長線、小斜線、打法,極大的豐富了她的打法,後排進攻的威力也讓她成為俄羅斯隊中的立體進攻的代表,她的對手只剩下古巴隊了。世界盃上俄羅斯隊不只收獲了阿塔的成熟,更重要的是阿塔的另一個搭擋莎什科娃,這個接應位置上的天生尤物,在1999年爆發了,她向世人宣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全能選手,隨著阿塔在下三路上的日漸嫻熟,讓莎什科娃更是如魚得水,二號位的背飛、定點強攻、三號位的近體快,甚至四號位的強攻,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小莎都能打得出來,這是阿塔與莎什科娃的成功。而在進攻方面阿塔、高蒂娜、莎什科娃三架馬車足以令任何隊伍汗顏。副攻位置上的「背飛女皇」蒂什琴科和莫洛佐娃也極大豐富了俄羅斯隊的打法,那支93年只會高舉高打的隊伍已經成熟了,隨著阿塔成為全面型的選手,俄羅斯隊已經具備向古巴隊挑戰的實力。
這種實力就差一點成為勝利,然而勝負只在一線之間,在悉尼,小組賽上阿塔領銜的俄羅斯隊給古巴隊來了一個下馬威,3:0完勝了對手,而且另一個主攻手高蒂娜沒有出場,這場比賽讓世人領略了莎什科娃的眼花繚亂的進攻,而阿塔甘心做了綠葉,完美的一傳給莎什科娃造就了多變的戰術,另外一個副攻蒂什琴科的背飛也如入無人之地。然而,在決賽中,所有人都看到了那悲壯的一幕,二傳在第三局以後的比賽失心瘋一般的亂傳球,讓古巴隊攔得異常瘋狂。不管是前兩局異常出彩的莎什科娃還是高蒂娜,甚至是阿塔,面對著托雷斯的五指山都死得異常乾脆,阿奎羅一個比一個兇狠的發球更是將俄羅斯的一傳沖得七零八落。雖然托雷斯面對著俄羅斯高攔而不得不打著非常別扭的背飛,那是人們非常少見的托雷斯打背飛的情景。但最終阿塔她們還是無法阻擋古巴隊的八連冠。
2002年,昔日的老搭擋高蒂娜和索科出走了,後排中堅莫洛佐娃退役了,三架馬車只剩下阿塔在支撐著,前排要進攻,後排要一傳和防守,還要後排進攻,阿塔干著最累的活。薩芙諾娃久久沒有成材,加莫娃在當時還是那麼的稚嫩,阿塔挑起了俄羅斯的一片天,誰都知道看死了阿塔就等於看死了俄羅斯。但誰又能真正做得到呢,即使缺少了高蒂娜和索科洛娃,但阿塔莫諾娃、加莫娃和蒂什琴科的組合,令誰都不敢小視這一隊俄羅斯隊,2002年她們的實力是公認最強的,是世錦賽的大熱門。很不幸,她們遇到了美國隊,一支攔防定點進攻最出色的隊伍,俄羅斯戰車轟然倒在了半決賽,命運之神再次捉弄了阿塔。
在2003年大獎賽最後一場,俄羅斯對陣贏多輸少的中國隊,在瑞士精英賽的決賽中曾經飲恨給中國隊,令這場比賽更富有復仇的味道,雖然小組賽中曾勝了對手,但決賽畢竟和小組賽不一樣。比賽結果出乎人們意料,處於上升期的中國隊以3:0完勝了俄羅斯隊。也就是從這場比賽開始,中國隊走上了冠軍的道路,但萬萬想不到這場比賽竟是阿塔與中國隊的最後交手。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比賽中,盡量俄羅斯隊輸了球,但阿塔卻砍下了全場最高分21分,事實上阿塔就是俄羅斯隊中的沙皇,比賽中她的進攻手法多變,特別是直線和長線球令中國隊對她的攔防卡位非常吃力,基本上想一下攔死她是不可能的,整場比賽可以說是阿塔一個人在和中國隊抗衡,而不成熟的加莫娃此時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失去阿塔的俄羅斯隊怎麼也找不到贏得比賽的感覺,直到卡爾波利重新找回離隊的索科洛娃。雅典,阿塔她在場下不斷為隊員們祈禱,或許雅典娜真的讓她們美夢成真,在半決賽中面對著強大的巴西隊,在面臨對手5個賽點的時候,昔日的隊友索科洛娃終於在這一刻發揮了她的能量,盡管此時的索科洛娃已經不是當年的莎什科娃了,但她的經驗和士氣連扣帶攔拿下了3分,連同巴西人的失誤挽救了賽點,她穩定的一傳和進攻鼓舞了隊友,最後更是翻盤成功,幫助俄羅斯隊闖入了奧運會決賽。這一刻我在電視鏡頭上居然發現阿塔哭了,張開雙手和索科擊掌慶祝,冰美女這時的心是那麼的熾熱。
不願去回憶那一場驚心動魄的決賽,中國隊最後的勝利帶來了驚喜,但阿塔那一瞬間的落寞讓我心痛,此刻的心情是那麼的矛盾,很想阿塔能加冕一次,但對手卻是自己不得不重愛的中國女排。阿塔,即使失去了冠軍,你卻贏得了我們的一片心。那一份排球的初戀是如此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在領獎台上,阿塔隔著加莫娃和索科說著話,眼中還帶有淚光,加莫娃更是幫阿塔把頭上的橄欖枝戴好,三人眼睛都紅紅的,帶著燦爛的笑容,胸前掛著銀牌,場下卡爾波利用慈祥的目光看著領獎台上的弟子們,他此時是笑得多麼燦爛……
阿塔的離去,告別了一個時代,後阿塔時代的俄羅斯隊在義大利教練的帶領下還在磨合陣容,當中的陣痛是巨大的,加莫娃改打接應卻沒有替補,高蒂娜回歸了,薩芙諾娃終於走上前台,這個曾視為是阿塔的接班人打起了兩點主攻,但她那稚嫩的一傳和單調的進攻讓她只能是個花瓶,索科洛娃暫時離隊了,而此時的阿塔莫諾娃,那個穿綠色球衣的8號,你現在還好嗎?
(三)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很多看過俄羅斯比賽的人,無論是否懂排球,一瞥間都難以忘記她的容貌和身影。
她白皙的面容,高大的身材,尤其是渾身散發出來的一股冷靜高貴的氣質,足以讓你為之驚嘆,原來排球界里也能有實力美貌加氣質並存的——她,也被球迷尊敬的稱為「冰皇後」。
阿塔莫諾娃可以說是俄羅斯怒吼教練卡爾波利手下的得意門生之一。到了03,04年,隨著隊內第一二傳瓦希列夫斯卡婭,戰術核心索科洛娃的離隊,加上高迪娜無法適應國家隊副攻位置而離開,俄羅斯的實力和人員配備頓時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當時,已經年歲很大的阿塔莫諾娃成為了隊伍中的新的戰術核心。那時候的俄羅斯由於兩個副攻攔網之差令人發指,不得不通過自己強大的攻擊力來保證一攻,而得分重任自然在阿塔身上,作為小主攻和日漸成熟的加莫娃頂起了俄羅斯那個巔峰時期的殘喘之日,指望最後一次努力登頂。
可惜,天不如人意。
隨著火線招入索科洛娃奧運會前回歸,那個時候的阿塔卻不能再出現在球場上與加莫娃並肩搭檔,不能與索科一起組成鐵三角,因為,全是因為03年的一次手術,讓我們錯過了在04年看到她美麗的身影再出現在球場上——我們看到的只是,偶爾的換隊員上下場,阿塔頂替索科接一到兩輪一傳,讓索科得到休息的同時讓教練進行戰術布置。
也許,看過那天那場將近兩個半小時的驚心動魄的比賽的人,除了記得中國姑娘們興奮的淚水,還有這位姑娘的放聲痛哭。注意她在抱著的這個人的名字。沒錯,那個時候的阿塔,抱著這個還可以把自己的夢想繼續放飛的女孩,回憶自己從九一年開始作為主力參賽一直到最後都未能親手獲得自己應得的榮耀和光輝,盛夏的果實註定沒有芬芳,蔚藍的愛琴海也沒有為這冰清玉潔的姑娘最後一次分享勝利的機會……
尼采說過:命運的悲劇感對生命永遠是一種嚴肅而無情的考驗,也惟有從這種考驗中,生命才能顯示力量,發出光芒……或許,悲劇真的比大團圓更讓人銘記。
阿塔莫諾娃究竟強在哪裡?要說攻擊力,高迪娜,加莫娃都要強於她,要說跑動能力更不是身材高大腳步緩慢的她的長處。可是隨著她的成長,我們慢慢的看到了,她大掄臂的扣球經常是狠狠的盯在地板上,抑或打手出界;看到她出色的調整攻能力,後排有高度而兇狠的進攻;看到一個一米九以上的隊員在後排滾翻救球,尤其是她還有一手漂亮的一傳,在賽場上我們永遠看不到她跟隊友發怒做手勢,總是輕輕的拍一下隊友的肩膀以示加油,而自己則在賽場上兢兢業業的做著自己的本分。一個隊員,她擁有了出色的手法,直線長線小斜線加上立體後排進攻,還要在隊里做地面保姆,繁重的防守和一傳,你就會明白這個冷的如冰一樣的姑娘,是多麼不容易。然而命運無情,沒有讓這么一個優秀的主攻獲得過一次世界大賽的冠軍。當零六年的俄羅斯戰勝脆弱的巴西奪冠,姑娘們歡聲鼓舞的時候,我們已經找不到她高貴的身影和白頭發教練的怒吼。於是記憶,就永遠的成為歷史的記憶。
歲月無情催人老,滄海桑田,光陰荏苒,只在瞬間。如今的阿塔仍然在打球,在俱樂部繼續自己喜愛的事業,也許等到老了之後回憶自己曾在俄羅斯排球歷史上留下的這么一筆濃墨重彩和無冕的過去,面對自己的冠軍夢逐次敗在古巴,美國,中國等隊伍的時候,會嫣然一笑,恰似雪色紛飛的冬季,一片素白,歲月的稜角被遺忘,流去,消融……
繁華落盡功名去,身色蝶影舞翩躚。
(四)永遠的俄羅斯排球女皇---Artamonova
常常會想起那些進攻時優雅的姿勢,那些發球時弓字型的身軀,那些有些冷靜的歡呼,那些屬於她的微笑,很多東西,過去了。不會再來。比如,arta式的排球~
告別總是另人傷感的,盡管這次傷感早在03年她的那次手術已經開始早早的醞釀,但是真正當她來臨的時候,我們依然無法抑制流淌在眼角的酸澀。
初識arta,眩目的藍白紅三色的交織,飛揚的長發,透明的眸子,迷人的微笑,些顯稚嫩的進攻.是啊,多麼多麼完美的開始,完美的讓人無法置信,甚至當前蘇聯的超級主攻smirnova尚未走下王座,人們已經在歡呼著新的超級天才的誕生和成熟。那個時候,青春和未來這樣的詞彙,於arta,於你,於我,於我們,美好的一塌糊塗~
1992年,全世界知道拉古巴這支瘋狂隊伍的進攻方式,那是個被smirnova等一代功勛的眼淚沖洗得有些褪色的夏天,但是有那麼一場比賽是藍色的,清澈而透明。一個初登世界最大賽的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開始了自己的人生。從那以後,arta成為了俄羅斯的排球的代名詞,以一種arta自己的方式帶領著俄羅斯女排。但在很長的時間與冠軍無緣,而她們的對手,在那個世紀的最後十年,卻以一種讓人害怕的氣勢統治了世界排壇。這就是排球,這就是人生~
2000年的悉尼,有陽光,有歡笑。陽光普照在悉尼港的沙灘上,溫暖而明亮。接著是arta在一次一次的進攻,然後是torres那個怪異的背飛,很多人說那是個經典的擊球,讓人一直難忘,但我一直覺得,那是一個冰冷得近乎沒有一點生命,機械得缺乏排球本身顏色的擊球。因為它擊碎拉原本屬於arta,屬於你,屬於我,或者是我們的夢~
什麼是堅持?什麼叫忠誠?或許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記住一個叫做artamonava的俄羅斯女子的堅定選擇,在「universal」的Chachkova,主二傳Vassilevskaia的相繼離隊,卡爾波利對godina的放棄,原本的那支夢之隊支離破碎。在球隊最困難的時候,她用留下的決定告訴我們,什麼叫堅持,什麼叫忠誠。
十三載時光,她是那樣毅然的高舉著俄羅斯的大旗,在亞特蘭大,在悉尼,在這些夢幻的奧運舞台上,以一種arta的方式進攻,讓不可一世的對手和數以萬記的喧囂的球迷安靜下來。她或者微笑,或者高呼,或者安靜。以一種高貴的方式在慶賀。冠軍,於她們,於藍色,於那個因為十月革命而聞名的國度曾經是那麼的觸手可及。還記得那支隊伍嗎?那個白頭發的榮譽集於一身但也被千夫所指的金牌教練,那個個子瘦瘦,卻力大無比的godina,那個古典幽雅被fiva稱之為「universal」的Chachkova。當然還有她,這個在黑色橡膠潮水前巋然不動的俄羅斯天神,難道,如果沒有冠軍,什麼都該抹去嗎?不,其實,該記住的。我們都不會忘記~
00年的古巴,02年的美國,04年的中國。在這之前,所有屬於arta的都是幸福快樂的,如果沒有它們,是該多麼的快樂,多麼的瘋狂啊。如果沒有它們,那隻arta的結束,該多好啊,多完美啊~
{回憶啊,有時候真的就像是看電影,一幕一幕,就這么翻啊翻。時間在我的手上來回的翻轉。又回到了那個雅典的晚上,那些眼淚,那些告別,那些遺憾,那些痛苦,當然還有安慰她們的arta被風吹乾了淚的眼角,滄桑得讓人不忍卒讀,原來,arta真得老了~
縱然是arta,這個排球場的豪傑,也不會永遠都記得她擊球的那些線路,那些技術。有開始,就有結束,但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夕陽西下的時候,或者我們會想起,那些進攻,微笑,歡呼,慶祝,那被陽光所照耀得紅白藍的國旗,陽光下的長發,想起一種進攻,叫arta式的進攻,想起一個人,一個女人中的女人,勇猛無敵,柔情似水,人們叫她天才,最好的主攻,或者arta~
(五)夢里永恆的誓言1994年排球世界錦標賽,阿塔莫諾娃象一隻美麗的金鳳凰飛入了人們的眼簾,她憑借出色的彈跳和高質量的強攻蓋過了巴西隊的莫莎、古巴隊的路易斯、貝爾的風頭,成為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在謝苗諾娃、奧捷年科走下坡路的時候,俄羅斯女排確實需要新一代的領軍人物,當然從那一刻至今,這個領軍人物自然非阿塔莫諾娃莫屬。1996年奧運會,1998年世錦賽,俄羅斯女排都在實力占優的情況下,被郎平率領的陣容不整的中國女排打的落花流水,無緣決賽。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她們更是在領先兩局的情況下大熱倒灶,被古巴女排上演大翻盤,看著到手的冠軍飛走了。2002年的世錦賽,被排球界稱作俄羅斯女排奪冠的大好時機,可她們在關鍵一站中負於美國隊只拿獲了第三。
也許,這正印證了中國那句古話「自古紅顏多薄命」,身材高挑,打法出眾的阿塔莫諾娃就像朴實無華的向日葵般在出道的十年中一直延續著老二的命運,但是她那四號位「釘地板」的高點強攻和疾如流星的跳發球卻是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一些過往的影子總是飄過我的視野,錯落的季節總會稀釋記憶的角落。阿塔的滄桑歲月隨著光陰荏苒消逝在年華的洪流中,那些過往的風華正茂,那些因年輕而肆意的微笑回首展望了無痕的蒼穹。
我可以說俄羅斯沒有讓人失望,但歲月總會無情地帶著落花與殘葉飛向天涯,浪跡遠方,我們還可以看見阿塔的微笑,似乎還是一縷清新的陽光。走在一條沒有盡頭的小路,迷離的落花,紛紛揚揚……
冬季已是離別,還記得落雪紛飛的一天,獨自看雪,堅信雪夢不會被遺忘,依舊執著的相信會出現那道冬日彩虹。雪成了淚水的屍體投入並不溫暖的懷抱,那裡有影子的訴說,有淚水的徘徊......
紫紅色的黃昏已被古老的冬日所遺忘,但阿塔飄零的曾經依舊是雪後柔和的陽光。我的回憶在天涯徘徊,阿塔的身影融化了我冰的淚海,忘不掉的卻依舊是她頭也不回的離別。
我知道她從不相信宿命,從不相信莫路天涯盡頭的歲月冰凌......如果上天再肯給予她一個少年的機會,她會讓俄羅斯掛滿榮譽的勛章,她會去征服那片曾經的蒼穹。我就這樣站在記憶的道路上,尋找痕跡留過的地方,零碎的潮水註定反復無常,忘記了,濕了一地,只知道那個雨季不會再來......
就這樣在歲月盡頭的天邊,企盼一個身影的出現,那是阿塔在追尋青春的風采。然而現實的她只給我們留下一個永不變的容顏,那便是她所有傳奇一般的瞬間。
繁花落盡蝶舞翩翩,問英雄淚灑天涯,歲月無情催人老的滄海桑田,光陰荏苒,只在瞬間,關於那些阿塔的過往是永恆不變的誓言……看阿塔莫諾娃的比賽不多,在她當打之年的時候,中國有關外國女排的消息或新聞十分有限,我所能了解的只是局限在中國女排這個范圍內。當我慢慢接觸到外國女排的比賽的時候,阿塔莫諾娃已經是俄羅斯女排元老級的鎮隊之寶了。我錯過了她最精彩的時刻,但我慶幸的是,我沒有錯過她。
俄羅斯女排向來不乏美女,但排球愛好者永遠會記得阿塔莫諾娃。對於美女如雲,高妹林立,打法強硬的俄羅斯女排,球迷們會感嘆其二十年如一日的高舉高打的打法;會哀嘆其千年老二的可嘆命運.而對於阿塔莫諾娃,人們會永遠記得她高挑的身材,天使般的面容,高雅的氣質和高超的球技。
少年成名,壯志難籌。但我想,阿塔莫諾娃可以哀而不傷,因為她永遠留在了球迷的心中:球技出眾,冷而不淡,美麗高雅。永遠的阿塔莫諾娃。
(六)為了回憶的紀念——永遠的阿塔莫諾娃西山下的一叢煙嵐,繁蕪消散,風朔月殘,已遠。是誰的身影在眼前浮現,久久不能消散?是誰只要一想起,就難免未語淚先留?只有你,唯有你!落花有淚因風雨。只有那驚罕的高貴冷艷,始終最為耀眼、最為美麗,也最為吸引人、打動人的。過去的3000多個日日夜夜,誰會懂得去珍惜?誰又能想像得到離開時的場景?那伴隨我們成長、共度花樣年華的人哪,那笑看我們春情萌動、夢幻蔓延、慰藉滿足的人哪,不知不覺中,竟已成為了我們生命中的部分。而與你的分割便成了我與自己的分割,當你忽然劃落於天際時,留給我的溫暖記憶也已隨之封鎖。英雄離去了,我們明白,這是歸宿;明星劃落了,我們明白,這是無常。
可是,巨星蘧又神勇歸來,復又無奈而去,
只有感慨世事的無常和我們的足夠幸運……
為了記憶的記憶
——紀念永遠的阿塔!!! (2008年)
⑤ 關於排球發球的問題!
排球隊長是馮坤
發球其實沒什麼太多規定,裁判出手勢後就可以發球,排球一般如果對方發球,我們得分的話,就要順時針換位,換位完後,最右下腳的那個隊員(也就是常說的1號位球員)發球,只要在擊球瞬間你未踩到底線就可以。
王一梅的發球採用的上發扣球的方式,可以破外對方的一傳,具有很大威脅性。但是失誤較多,控制不好自己的力量。
一般如果輪到自己隊發球時,教練會叫暫停,把發球不太好的隊員替換下來,打回這個回合後,再把剛換下的球員換上來。
⑥ 俄羅斯為什麼會被稱為「戰斗民族」
這幾天國內各路媒體平台紛紛被烏克蘭的戰爭刷屏,討論最多的除了戰爭的事態就是關於俄羅斯這個戰斗民族的梗。
所謂戰斗民族,倒不是大家對其有什麼不好印象,反而是大家都比較喜歡他們的性格和行事作風,所以戲謔地稱其為戰斗民族。
俄羅斯這個民族的特點就是這樣,自古以來就形成了彪悍的民風。
俄羅斯地理位置靠北,冬季寒冷又漫長,最低溫甚至達到過零下80多攝氏度。在這種惡劣的環境條件下,俄羅斯人形成了頑強的性格和直來直去的行事作風。
天氣那麼冷,誰願意因為一點兒小事跟你在戶外掰扯幾個鍾點,大家直接打一架多省事,活動起來還暖和一點呢。戰斗是最快解決問題的方法,打完架還要回屋子裡去烤火呢。
⑦ 氣排比賽中為什麼發球時有隊員抱頭
後腦是人體十分關鍵的部位,但又很脆弱。抱頭是為了防止己方隊員發球失誤,砸到自己頭上。要知道,發球力量是很大的,要直接砸後腦上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雙手抱頭可以緩沖沖擊力,保護後腦。
⑧ 連續四屆奧運無緣獎牌,俄羅斯女排為何又輸了
近日,東京奧運會上的女子排球比賽已經告一段落。俄羅斯女排的運氣似乎不太好,被分到的小組里,對手都挺強的。此前甚至還有人預測俄羅斯女排此次比賽可能會被淘汰出局。但最後還是逆風翻盤,俄羅斯女排擊敗了阿根廷、中國、美國,一路打進八強,這實在是令人意外,不過也說明了俄羅斯女排的實力。但是在1/4決賽中,俄羅斯女排被巴西女排打了個措手不及,被淘汰在了半決賽外。這已經是連續四屆奧運會,俄羅斯女排無緣獎牌了。那麼俄羅斯女排為何又輸了?原因竟是隊員對主帥不滿。
俄羅斯女排的實力是很強的,近年來更是不斷提升,今年與巴西女排的對戰中,明顯可以看出兩者實力相差不大,是俄羅斯方自己沒有抓住機會,不免讓人覺得十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