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冠疫苗何時大規模生產你如何看待俄國防部接種疫苗
新冠疫苗想要實現大規模的生產,大約還需要一到二年的時間。因為疫苗的大規模生產與接種,必須確保各方各面都沒有任何問題,而且要充分考慮病毒變異等等這些問題。如今,各國疫苗的研發基本上都到了三期臨床階段,而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是不可忽略過去的一個階段。現在在世界衛生組織備案的疫苗,都在一些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進行三期臨床,唯有充分考慮到所有的有風險的因素,研究出來的疫苗才能才能獲准上市,大規模的生產和接種。雖然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卻是一種為生命負責任的表現。俄國防部接種疫苗,我是這樣看的,戰斗民族就是強,雖然”利索“但跨越三期臨床接種,實在是有很大的風險。
新冠疫苗想要大規模生產,還有一段路要走,新冠疫苗想要大規模的注射,還要在三期臨床當中去做非常多非常多的工作。只有萬無一失,才能給全人類帶來福音,才能真正的攻克新冠病毒。
B. 俄羅斯新冠疫苗經過檢測了嗎,合格嗎,是否適用於所有人
(一)俄羅斯對外宣布已經研發出能夠產生穩定抗體的疫苗
目前新冠疫情在國內雖然說是得到了控制,但是在國外各國仍然每天都有確診病例及死亡病例的,而且目前國內也是境外輸入病例,每一天都會有一定的人數的上漲。今日俄羅斯對外公布自己已經研製出了一款能夠抗產生穩定抗體的新冠疫苗,同時目前疫苗情況已經經過檢測,但是在俄羅斯對外宣布之後,各國仍然是對疫苗的情況存疑,對疫苗能夠是否產生穩定抗體及疫苗的質量情況等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C. 美國稱不加入與世衛有關的疫苗開發,是否有透漏原因
2020年全球各個國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因此,全球每個國家都迫切希望新冠病毒疫苗能夠盡快面世。近期,不論是哪個國家,都在與新冠病毒疫情對抗,各個國家也在為能夠盡快研製出新冠疫苗而不斷努力,畢竟疫苗的現世是對全球人民造福的事情。近期,美國聲稱不加入世衛有關的疫苗開發,其透漏出來的部分原因說是白宮不想和世衛組織進行合作。
一、目前全球新冠疫情情況
目前我國的新冠病毒疫情情況是明顯有所緩和的,除卻一些省市由於境外輸入人員還存在個別確診病例以外,其他省市的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已經基本清零了,也就是說我國的新冠病毒防控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全球其他的國家疫情情況還是比較嚴峻的。美國的新冠病毒確診人數已高達500多萬人,印度的確診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也就是說全球疫情情況還是不容樂觀的。
D. 俄羅斯正研製至少26種新冠疫苗,何時才能投放
俄羅斯只是對外發表消息,表示目前總共有17家科研單位正在奮力地研製至少26種新冠疫苗,但是目前正在研製階段,就說明正式投入使用,起碼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因為疫苗研製成功之後還要進行臨床試驗,並且臨床試驗還要分幾個階段性最終確定對治療新冠病毒有效之後,還要讓世衛組織進行審查,然後才能上市,所以這些階段都是需要時間的。
如今全球仍然只能通過現有的醫療設備以及醫護人員對這些患者進行治療,沒有辦法,如今目前也不知道已經治療後的患者會不會擁有副作用,或者說他們會不會再一次復發,所以要想抑制住疫情,只能進行科學的防護工作,只能讓人們少外出,外出必然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等。在疫苗研發出來之前,人們都一定不要放鬆警惕,因為多個國家就是因為稍微控制疫情之後便放寬政策,結果導致疫情再次反復。
E. 積極推進疫苗接種卻未能讓疫情「剎車」,這是什麼原因呢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解釋,秋冬季節,全球疫情的總體又出現了反彈回升。但25%的人口比例還達不到控制疫情所需要的疫苗接種率,對於新冠而言,需要達到人群的70%—80%的接種率才能達到群體保護效果,否則當有傳染源傳入時還會發生流行。
吳尊友表示,提高接種覆蓋率形成群體免疫是應對疫情大流行的重要措施。18歲以上的成年人作為接種的主體,也是社會活動相對頻繁的群體,接種疫苗既是對自身健康的有效防護,也為家裡的老人和兒童建立起了有效的保護屏障。
「因此各國都希望趕在秋冬季下一個流行高峰來到之前(通過達到足夠高的覆蓋率)實現群體免疫。」吳尊友說。
全球疫苗緊缺,世衛組織或緊急批准中國疫苗
4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幹事西芒表示,將在2周內決定,是否批准中國的2款新冠疫苗。
截至目前,世衛批准加入緊急使用清單的新冠疫苗只有阿斯利康疫苗、輝瑞疫苗和強生疫苗3種。結果阿斯利康疫苗和強生疫苗都出了問題,而且疫苗本身產能也不夠,逼得落後國家以及沒有自己生產企業的歐洲國家急得團團轉。
有鑒於此,世衛正考慮將更多的疫苗納入EUL中。目前還未獲批准,但已經實際在全球多個國家大規模使用過的疫苗,莫過於俄羅斯疫苗和中國的國葯、科興疫苗了。
F. 「疫苗民族主義」正在出現,世衛為何這么說
現在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而疫苗則是國家重啟的鑰匙,很多國家都沒有或者失去了研發疫苗的能力,那些有安全疫苗的國家則掌握了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供不應求可能導致疫苗價格飛漲,這就是“疫苗民族主義”。一些國家可能會利用先研發出疫苗的優勢來大肆攫取利益,世衛組織則想盡力避免這一切的發生。
疫苗就是如此的難製造,可想而知,一旦某國疫苗研製成功,它會成為了下一個類似口罩的物品,原本幾毛錢的成本,可能會以成百元價格賣出。而且因為掌握疫苗的研發,如果研發國選擇性的售賣疫苗對世界疫情也是不利的,這就是世衛組織所擔心的“疫苗民族主義”,以意識形態和文明程度作為壁壘,有條件地限制別國疫情發展,趁機向其他國家勒索大量財富。
G. 俄羅斯從10月開始接種新冠疫苗,其他國家要等到何時
俄羅斯如果10月份開始大規模的這種疫苗,那麼其他國家相繼的也會開始接種疫苗。
因為當一個疫苗正式投入國家進行使用後,那麼所製造這個疫苗的制葯公司將會接到很多其他國家的訂單,在此之後也會陸陸續續的給其他國家發放疫苗,所以差不多在10月份開始世界上其他患有疫情的國家都會開始注射和接種疫苗了,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國家願意用自己的疫苗,於是等到自己國家所研發的疫苗,完成三期臨床試驗之後再投入使用。
由於之前世衛組織說疫情的影響可能會持續數10年,因為還有很多地區的人群都是屬於易感染狀態,那麼即使疫苗限時了,我們也應該警惕疫情的再次復發,所以各個國家就面臨了一個新的難題,要儲存將近10年的疫苗量,這樣在之後疫情再次復發時能夠及時妥當地解決,所以各個制葯公司所面臨的擔子就很重了。
而制葯公司也表示,如果這個疫苗在未來的4~5年內給患者帶來任何的副作用,那麼自己是不會為此負責的。雖然看起來這個有一點不負責,但其實是合理的,你想一個公司所製造出來的疫苗,可能會讓全世界4~5億人接種,如果這次的5億人都有副作用的話,那麼這個制葯公司怎麼可能負責得起,再說了,對於制葯公司來說這是趕鴨子上架的事情,是為了應付此次突發事件,所以緊急研發出來的,按照西方國家的政策這種事情,制葯公司是不用面臨訴訟的。
H. 報道稱「世衛不建議接種莫德納新冠疫苗」是真的嗎
是真的,新聞出報道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6日消息,世衛組織免疫戰略咨詢專家組1月21日開會評估了莫德納新冠疫苗mRNA-1273Ⅲ期臨床試驗的初步數據。
考慮到接種這款疫苗後可能出現過敏反應,世衛組織專家建議只在能防止接種者出現過敏性休克的條件下提供接種。
專家組不建議孕期婦女接種mRNA-1273,除非她們屬於高風險人群(比如醫療工作者)。專家組指出,鑒於目前疫苗不足,加上沒有證據表明疫苗能降低新冠病毒傳播風險,不建議為旅行者優先接種。
據新華社早前報道,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2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1月10日,全美共有4041396人接種了第一劑美國莫德納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共報告了1266起不良反應事件,其中包括10起過敏反應。
美國方面反映:
美疾控中心介紹,過敏反應是危及生命的嚴重不良反應,通常在接種疫苗後幾分鍾至幾小時內發生。
這10起被確認為過敏反應,其中9起發生在接種後15分鍾之內,1起發生在接種後45分鍾;108起可能為包括過敏反應在內的嚴重不良反應事件,需要進一步核查。
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於2020年12月18日批准了莫德納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申請。這是繼美國輝瑞制葯有限公司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之後第二款獲批在美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被允許用於18歲及以上人群,共接種兩劑,間隔1個月。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莫德納新冠疫苗
I. 西方國家質疑俄首款疫苗,俄羅斯是如何回應的
俄羅斯的回應說,西方人那是嫉妒。俄方對於這些都是不屑一顧的,認為對手都是為了打擊俄國的目的,從而抨擊。
要我說,這個跨國只要公司的動機很明顯,顯然是不希望俄國搶先研製出疫苗,要知道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相應伴隨著一個巨大的市場。
誰先研究出疫苗,就可以在這場疫情中獲得巨大的回報。所謂跨國制葯公司的話就像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俄方衛生部官員也對此回應稱:“接種疫苗的風險遠低於接觸新冠病毒的風險以及感染病毒的後果”。
站在個人的角度來說,我也是很認同這句話的。現在全球疫情這么嚴重,經濟受到嚴重的打擊,在這個泥沙俱下的情景之下,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還是覺得各國應該齊心協力的去解決這個問題,不要出於一些個人或者政治的目的去破壞有可能治癒這場疫情的希望!
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哦。
J. 俄政府提議幫美國研發新冠疫苗,為何遭到拒絕
俄羅斯政府提議幫美國研發新冠疫苗,之所以遭到拒絕是因為美國政府不信任,俄羅斯會這么好心。
但是美國政府進行了拒絕,但其實美國許多本土的制葯公司對於俄羅斯的疫苗展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但是俄羅斯也沒有公布這些公司的具體信息,俄羅斯目前的疫苗已經被證實是有效的,那麼如果再進行推廣之後,發現對人民大眾也非常有效,那麼美國對於自己沒有選擇和俄羅斯進行合作,是不是就會腸子都悔青了呢?因為我們知道現在美國的疫情十分的嚴重,玩一天就會新增幾萬人的感染病例,那麼早一天開始使用疫苗,就能夠早一天將美國拉回懸崖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