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什麼時候恢復燃氣

俄羅斯什麼時候恢復燃氣

發布時間:2022-05-07 14:51:38

Ⅰ 俄羅斯天然氣可供開采70年,目前的礦藏儲蓄是什麼情況

2021年5月10日,俄羅斯聯邦自然資源部長亞歷山大·科茲洛夫透露了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何時會耗盡。科茲洛夫在接受俄羅斯商業電視台采訪時表示,以目前的技術和開采水平,俄羅斯的石油儲量可以使用59年,天然氣可以使用103年。9月20日,俄羅斯國有礦業開發服務公司發布了一份報告,表明俄羅斯可以開采70年的天然氣和30年的石油。報告稱:“過去25年,俄羅斯新發現的地質儲量僅為前25年的10%,許多蘇聯時代的礦藏正在枯竭。”該公司估計,俄羅斯鑽石和鋅的開采年限為20年,黃金和鉛的開采年限為10年,用於製造不銹鋼合金的鉻的開采年限不到5年。

在考察了俄羅斯之後,讓我們來對比一下中國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16年年中,我國已建成舟山、舟山擴建、鎮海、大連、黃島、單山子、蘭州、天津和黃島國家石油儲備地下結構,共9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原油儲量約3325萬噸(約1.9億桶),石油儲量為中國維持34天。同時,根據《國家石油儲備中長期規劃》,2020年前將陸續建成國家石油儲備二期、三期,總規模為100天石油儲備。到2020年,中國的石油儲量將達到1億噸(7億桶),大約相當於美國的規模。

Ⅱ 中國是哪一年開始向俄羅斯進囗天燃氣

2012年簽了協議,不過貌似到現在還沒通

Ⅲ 俄羅斯恢復向德國輸送天然氣,解決了哪些問題

俄羅斯恢復向德國輸送天然氣解決的問題有:由於供應受限,今年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了兩倍多,歐洲天然氣價格周二下跌,原因是有跡象顯示,更多的俄羅斯天然氣將抵達車,烏克蘭輸電系統運營商成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已經在烏克蘭和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可定了每天1000萬立方米的管道,才能從俄羅斯金鉑蘭到德國的亞馬爾歐洲天然氣管道已經恢復供應能源危機等於作為歐洲來說有望緩解。

俄羅斯恢復供氣使正經受嚴寒的歐洲國家暫松一口氣,但作為這次「斷氣」風波源頭的俄烏天然氣價格之爭仍未解決,促使歐盟重視維護成員國能源安全。

Ⅳ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現狀

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工業是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工業部門,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強生力軍,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俄羅斯有「能源超級大國」之稱,石油和天然氣的探明儲量分別佔世界總儲量的1/10和1/3,油氣工業的生產潛力巨大。20世紀90年代,當俄羅斯所有經濟部門生產急劇下滑,各個生產環節遭受災難性破壞的時候,只有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生產活動運轉正常,雖然生產形勢和油氣產量與20世紀80年代無法相比。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擴大和國際市場上油氣價格的日益攀升,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生產形勢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石油天然氣的產量和出口量屢創新高。作為俄羅斯經濟運行中最穩定的生產部門,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以其不斷增長的產量既保障了國家對能源燃料的基本需求,又為其他工業生產部門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財政基礎。目前,強大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優勢已經成為俄羅斯實施能源外交的雄厚的物質基礎,直接影響到國家對外政策的實施。

一、俄羅斯石油工業的生產現狀

俄羅斯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生產國,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巨大的原油生產潛力。俄羅斯的石油工業包括尋找、勘探新油田、油井設施建設、原油開采與運輸、原油深加工和油品銷售、採油設備與原油加工設備的生產和維修等。西西伯利亞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石油生產中心,這里集聚了全俄53%以上的原油資源。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西西伯利亞的原油產量就佔全俄原油總產量的67%~72%,其中漢特-曼西自治區不僅是西西伯利亞產油區的產油中心,也是俄羅斯最大的產油區,該地區的原油產量佔西西伯利亞產油區總產量的80%,全俄原油開采總量的57%,世界原油開采總量的5.8%。俄羅斯的其他大型石油產區有伏爾加-烏拉爾產區、蒂曼-伯朝拉產區、北高加索油氣省;東西伯利亞和海洋大陸架是俄羅斯未來最具前景的原油生產區。目前俄羅斯國內共有包括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在內的10家垂直一體化石油公司,還有150家石油開采企業。其中垂直一體化石油公司的原油開采量約佔俄羅斯原油開采總量的90%。

1.原油生產

在俄羅斯的經濟結構中,原油生產與加工一直是燃料動力工業的主要產業,其產值約佔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的10%以上。在1985~1991年蘇聯原油生產的高峰時期,原油產量曾經高達6.25億噸,佔世界原油總產量的21%,居世界首位,其中俄羅斯的原油產量為5. 687 億噸,佔世界原油總產量的 19%,為歷史最高水平。然而,由於 1990 ~ 1995 年俄羅斯經濟持續危機,國內原油需求量減少了 40% 以上,造成石油市場供大於求,加之國內石油工業的組織結構發生變革,對石油產業的投資減少,一些大型油田處於自然消耗期,致使俄羅斯的原油產量在 1988 ~1998 年 10 年間減少了近一半,從每天的 1100 萬桶減少到 600萬桶,1996 年俄羅斯的原油產量下降到 3. 01 億噸,落到沙特和美國之後,排在了第三位。直到 1999 年,在經歷了 1998 年國際市場油價低迷之後,俄羅斯的原油產量才重新開始呈增長之勢。

進入 21 世紀,受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和俄羅斯石油工業重組結束等利好因素的積極影響,俄羅斯原油產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00 ~ 2003 年,俄羅斯原油產量的年增長率平均為 9. 1%,2003 年俄羅斯的原油產量為 4. 21 億噸,超過了沙烏地阿拉伯,重新回到世界第一產油國的位置。2004 年俄羅斯原油產量再創新高,達到了 4. 59 億噸,比 2003 年增長了 9 %。不過,從 2005 年起,俄羅斯的原油產量增速明顯放緩,僅比 2004 年增長了2. 4% ,為 4. 70196 億噸; 2006 年的原油產量為 4. 81 億噸,比 2005 年增長了 2. 1% ,是自1999 年以來原油產量增長幅度最小的一年。2007 年俄羅斯原油生產繼續保持小幅穩定增長態勢,原油產量為4. 9145 億噸,同比增長了2. 3%,甚至比俄羅斯工業能源部的預測指數還降低了近0. 1%。至此,俄羅斯原油產量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在2%的水平上徘徊 ( 表4 -1) 。

表 4 -1 俄羅斯原油生產情況 單位: 百萬噸

資 料 來 源: Российс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сборник/Росстат. - М. ,2004. - 727 с. ;Российс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2007: Стат. сб. /Росстат. - М. ,2007. - 826 с.

由於國際能源市場上原油價格的不斷攀升,雖然 2005 和 2006 年俄羅斯原油出口量同比均下降了 2%,可原油出口的價值卻大幅度增加,其中 2005 年的原油出口價值比 2004 年增加了 43. 1%,達到了 834. 38 億美元; 2006 年高達 1022. 83 億美元,同比增長了 22. 6%,比2000 年增長了 4 倍還多。

從 1999 年到現在,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了 70%,其中原油出口對其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相當大。依靠原油出口所獲得的巨額收入,俄羅斯政府補發了拖欠的工資,提高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了一系列社會政策和改革措施,還提前償還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部債務。隨著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持續走高,原油還將成為俄羅斯的主要出口產品,為國家出口創匯作貢獻。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的生產現狀俄羅斯是世界上天然氣儲量最豐富、開采量最多、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天然氣管線最長、天然氣出口量最多的國家。天然氣工業不僅是俄羅斯能源動力綜合體中最穩定的生產部門,還是世界能源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 世紀 90 年代初,天然氣作為一次性能源被廣泛應用於電力、重工業和輕工業、化學、農業和公共日常生活等領域中,在俄羅斯的能源消費中穩居首位。1970 年天然氣在俄羅斯的能源動力平衡表中僅占 19%,1990 年卻上升為 43%,本世紀初又提高到 50%。西西伯利亞是俄羅斯天然氣的主要產區,俄羅斯 85% 的天然氣均產自該地區。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 ОАО 《Газпром》) 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中的 「航空母艦」,也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公司,其天然氣生產規模和產量都遙遙領先於其他生產企業,在全俄天然氣工業中佔有絕對優勢。該公司的天然氣儲量佔世界天然氣總儲量的 17%,佔全俄天然氣總儲量的60% ; 天然氣產量約佔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 20% ,佔全俄天然氣總產量的 90% 。1. 天然氣生產20 世紀 90 年代初,蘇聯的天然氣產量曾高達 8000 億立方米,佔全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40%強,其中西西伯利亞的天然氣產量為5800 億立方米。20 世紀90 年代,俄羅斯的天然氣產量基本呈下降態勢。1993 年,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產區———亞馬爾 - 涅涅茨自治區的天然氣產量也開始下降。2000 年俄羅斯的天然氣產量比 1991 年下降了 570 億立方米,為5840 億立方米。2001 年天然氣產量繼續下降,當年產量僅為 5810 億立方米。2002 年俄羅斯的天然氣產量開始逐漸小幅回升,從 2001 年的 5810 億立方米提高到5950 億立方米,2006 年天然氣產量增加到 6560 億立方米,5 年裡的年增長幅度僅為 2% 。據俄羅斯能源專家分析,雖然 2003 ~ 2005 年俄羅斯固定資產的年投資額達到了 60 億 ~ 70億美元,2006 年甚至超過了 100 億美元,但是,由於俄羅斯國內通貨膨脹水平居高不下,導致天然氣工業的生產費用不斷上升,因此對天然氣工業的實際投資水平非但沒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2007 年俄羅斯的天然氣產量為 6531 億立方米,比 2006 年減少了 0. 5%。據俄羅斯工業與能源部預測,2008 年俄羅斯的天然氣產量將提高到 6730 億立方米,比 2007 年增長 3%。2000 ~ 2007 年俄羅斯天然氣生產情況見表 4 - 5。

表 4 -5 2000 ~2007 年俄羅斯天然氣生產情況 單位: 億立方米

資料來源:Российский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ежегодник:2007:Стат.сб./Росстат.-М.,2007.-826с.

2.天然氣出口

俄羅斯是天然氣出口大國,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商,該公司不僅在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方面佔有壟斷地位,在世界天然氣市場上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俄羅斯總共向世界上 28 個國家出口天然氣,歐洲國家是其最大的天然氣銷售市場,主要進口國是西歐的德國、義大利、土耳其、法國、奧地利和芬蘭,東歐的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波蘭、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獨聯體的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和哈薩克,以及波羅的海國家。

目前俄羅斯每年對歐洲國家的天然氣出口量約占其天然氣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而且出口量正在逐年增長。據俄聯邦海關署的數據統計,2007 年 1 ~ 11 月份俄羅斯共出口天然氣1519 億立方 米,比 2006 年 同 期 下 降 了 6. 7% ,天然氣出 口所 獲收 入 比 上 年 同 期 減少 了15. 07% ,為 325. 25 億美元。其中對獨聯體以外國家出口天然氣減少了 5. 14% ,為 1365 億立方米; 對獨聯體國家減少了 18. 52%,為 154 億立方米。據初步預測,2008 年俄羅斯將出口天然氣 2040 億立方米。( 表 4 -6 中 2005 年和 2006 年的天然氣出口量包括了中亞國家通過俄羅斯過境出口的天然氣)

表 4 -6 2000 ~2007 年俄羅斯天然氣出口情況 單位: 億立方米

資料來源: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各年年報。

①該年度的天然氣出口量包括中亞國家通過俄羅斯過境出口的天然氣。

由於天然氣具有價廉、清潔、環保等特點,是人們未來的理想消費能源。隨著世界能源的日益短缺和歐洲各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性不斷加強,國際能源市場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需求量還會繼續增加。作為世界上天然氣儲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一舉一動都對國際能源市場上的天然氣價格產生直接影響。

三、俄羅斯的油氣運輸現狀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原油產量和出口量的大幅度提高,俄羅斯對國外市場的原油運輸量也在逐年增長。不過,俄羅斯相對落後的油氣運輸基礎設施直接影響到對國外市場的油氣供應,成為制約俄羅斯原油出口的瓶頸。

1.油氣輸送管線

目前,俄羅斯輸油輸氣干線總長度為22萬千米,其中天然氣干線15.5萬千米,原油干線4.9萬千米(管道直徑為420~1220毫米),油品干線1.9萬千米。此外,還有約11萬千米集輸管道(管徑小於700毫米)分布在石油礦區,為石油公司所有。俄羅斯的油氣輸送干線為國家資產。

在俄羅斯的油氣管線輸送總量中,天然氣占輸送總量的55.4%,原油佔40.3%,油品佔4.3%。天然氣產量全部通過輸氣干線輸送,約99%的原油產量通過原油干線輸送,油品管線沿線煉油廠的50%以上產品是通過油品管線輸送的。原油和油品管線共有395座原油泵站和100座油品泵站,沿線油庫的總容量為1750萬立方米。

俄羅斯統一供氣系統是世界上最大的輸氣系統,包括15.5萬千米的長輸天然氣管線和6100千米的支線,264座壓氣站,總裝機功率為4480萬千瓦,24座地下儲氣庫,6200多口生產井,160多套礦場天然氣處理裝置,3800多座配氣站,7座天然氣綜合處理廠。俄羅斯統一供氣系統由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壟斷經營,除輸送本公司所產天然氣而外,還運輸獨立天然氣生產商所產的天然氣,以及從中亞國家經俄羅斯過境出口的天然氣。

2.石油運輸公司

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ОАО《Транснефть》)是俄聯邦油氣出口的重要職能公司,國家擁有該公司100%的普通股,承擔著97%的俄產石油出口或向煉油廠供油的管道運輸業務,被譽為「俄羅斯燃料動力綜合體的神經」。目前,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的管道系統總長度為48610千米,把東西伯利亞和西西伯利亞、蒂曼-伯朝拉油氣區、伏爾加流域和南烏拉爾等主要採油區與東、西歐國家的銷售市場連接在了一起。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的任務是保證原油生產者平等地進入其輸油管道,但通過輸油管道運送原油的費用則由聯邦能源公司來確定。不過,俄羅斯的石油公司並不能無限量地通過石油運輸公司的管道出口原油,各公司的原油出口量僅允許占其原油產量的30%。

俄羅斯84%的出口原油通過輸油管線運送給原油進口國,在餘下的16%中,有13%是通過鐵路輸送,還有3%是靠水路運輸。目前,俄羅斯通過鐵路運輸出口的原油有所增長,其主要原因是石油公司正常進入石油運輸公司的輸油管道受到限制,也就是說,是由於俄羅斯目前的管道輸油能力不足所造成的。此外,東南亞各國對俄羅斯的原油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而俄羅斯目前還沒有通往這些國家的輸油管道,因此只能靠鐵路來運輸。

據俄羅斯能源部預測,截至2020年,世界原油需求量的增長速度大約為2%,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的原油需求量為20%,發展中國家的原油需求量將達到50%,而發達國家將盡量降低對從中東國家進口原油的依賴,這一切都對俄羅斯的油氣銷售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盡管世界各國對俄羅斯原油需求量的日益增長符合俄羅斯旨在提高出口量,擴大能源銷售市場的能源戰略,可是現有油氣管道運力不足的問題也更加凸現出來,而且已經成為俄羅斯政界和石油界關注的焦點。

Ⅳ 俄烏天然氣爭端的發展過程


(一)這次俄烏天然氣爭端緣起於兩國能源經濟的相互依存
根據最具國際能源統計權威性質的英國石油公司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BP世界能源統計2009》[1],俄羅斯是當今世界可與沙特匹配的「能源超級大國」,尤其是其天然氣資源(43.3萬億立方米)佔全球剩餘探明儲量的23.4%,儲產比為72年,為世界頭號天然氣資源大國,年產量超出6000億立方米,並保持著佔全球天然氣出口總量約35%的份額,在目前世界天然氣市場上擁有叱吒風雲的影響力。而烏克蘭則是天然氣資源匱乏國,其儲量僅為俄羅斯的1/47(0.92萬億立方米),且其產量最高也不過200億立方米,遠不抵其年均600~700億立方米的年消費量,其中約250億立方米通過從俄羅斯進口來彌補。同時,俄羅斯天然氣佔到歐洲天然氣使用量的1/4,而這其中又有80%途經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由 此,俄烏能源領域密切的相互依存關系鋪就了雙方天然氣爭端的基礎背景。
(二)2006年俄烏「斷氣風波」開啟兩國天然氣爭端
在歷史上,俄烏兩國關系久遠而密切。1922年烏克蘭作為創始國,與俄羅斯聯邦等一起建立蘇聯,以其遼闊的國土資源和龐大的經濟規模,成為蘇聯的「糧倉」和僅次於俄羅斯的最重要加盟共和國。1991年蘇聯八一九事變後,烏克蘭宣布獨立,而後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共同宣布建立取代蘇聯的「獨聯體」。直至2004年烏克蘭大選之前,總體上烏克蘭還是保持與俄羅斯的睦鄰友好關系。
俄羅斯念在昔日「兄弟」情分上,一直按補貼價格優惠供應烏克蘭天然氣。
但自2004年年底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以及隨後親西方的尤先科總統上台以來,烏克蘭政府扭轉外交基調,執行親美傾歐政策,追求加入北約與歐盟,並與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海軍基地等問題上齟齬不斷,矛盾日深。俄羅斯覺得再無必要為「疏俄倒西」的烏克蘭經濟埋單,便於2005年年末要求將供烏的天然氣價格從每千立方米50美元提高至230美元。而烏方要求分階段提高天然氣價格,並按照市場價格計算俄天然氣過境費。因談判未果,2006年元旦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俄氣」)切斷對烏克蘭的天然 氣供應,形成舉世關注的俄烏「斷氣風波」,直到1月4日雙方談判達成協議後方才恢復通氣。根據協議,俄方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出售天然氣給「俄烏能源公司」,該公司將俄天然氣和來自中亞的天然氣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烏;而俄天然氣經烏境內出口歐盟的過境費則由原來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09美元提至1.6美元。
(三)政治、經濟動因刺激天然氣紛爭再起
2007年俄烏雙方決定以三年時間,逐步將俄對烏供氣價格與國際市場拉平。由於尤先科政權罔顧俄羅斯的一再警告,頑固堅持親美和「去俄入歐」路線,俄烏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地緣戰略上矛 盾日益惡化,俄國內教訓烏的呼聲愈益上升,尤其是在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的刺激下,兩國天然氣爭端更趨激化。
俄方迫不及待地要求提高輸烏氣價,烏方竭力抵制漲價,並要俄支付更多過境管道使用費,還提出讓俄氣直接向烏克蘭消費者銷售天然氣[2]。
烏方認為,2009年俄對烏天然氣售價應為每千立方米201美元。俄總理普京則聲稱,供應烏方的天然氣成本約為每千立方米380美元,主要是俄方出於人道主義因素,考慮到烏在金融危機下處境艱難,而向烏提出250美元的報價[3]。又由於國際油價大跌、盧布貶值,俄羅斯急需現金支持國內經濟,因而向烏方強硬追討所欠的20多億美元債務,其中6.14億美元是烏石油天然氣公司欠下的天然氣債款。而經濟衰退和信貸危機也加大了烏克蘭及時還債的難度。俄羅斯還指責烏克蘭不時截留輸往歐洲的天然氣,要求烏方保證天然氣在烏過境運輸的安全,確保俄羅斯天然氣能夠暢通無阻地運往歐洲國家。烏方則否認俄方指控,聲稱俄輸歐的供氣量不足。
(四)一波三折的沖突進程
(1)爭議談判受阻:早在2008年6月俄方就提出將向烏供氣價格提高近兩倍的要求。11月俄烏供氣談判因價格和債務問題受阻。該月20日,俄又要求烏支付24億美元的天然氣欠款。但 烏石油天然氣公司聲稱與俄氣沒有債務問題。12月18日俄氣宣布,因烏未能償清欠費,俄方明年起停止供氣。12月30日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當天訪俄,試圖解決兩國間天然氣供應問題而未果。
(2)斷氣殃及歐盟:2009年1月1日莫斯科時間10點起,俄氣切斷對烏供氣。1月5日,俄烏「斗氣」升級,烏克蘭地方法院禁止過境輸送俄天然氣。1月7日,烏方表示因俄完全停止向烏境內天然氣管道送氣,「被迫完全停止向歐盟國家輸送天然氣」。以前歐盟將俄烏分歧視為「兩國間貿易糾紛」和「經濟事務」,表示不會介入。然而這次俄烏「斗氣」時,歐洲恰遇罕見冰雪嚴寒,多個歐盟成員國出現取暖用氣短缺和供電困難,對歐洲多國生產和民眾生活形成嚴峻威脅。至此歐盟立場出現重大轉變,強硬敦促俄烏迅速談判,全面恢復對歐盟的天然氣供應,否則「這一問題將上升到最高政治層面」。
(3)妥協化解爭端:迫於國際壓力,俄烏同意重開談判,並接受歐盟就解決紛爭在布魯塞爾舉行三方峰會的建議。經歐盟積極斡旋,1月11日俄烏就恢復經烏向歐供氣達成協議,並同意歐盟派遣觀察員監督過境輸氣。1月13日,在俄、烏、歐盟三方簽署有關成立過境輸氣監督委員會的議定書後,俄方恢復過境烏克蘭對歐洲供氣。孰料隨後烏俄又在輸氣線路和過境管道技術性耗氣等 問題上發生爭執與指責,過境天然氣仍然未達歐洲。1月17日,由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倡議的天然氣消費國「國際峰會」在克里姆林宮召開。會後經長達10小時的艱苦談判,俄烏終於於18日凌晨宣布達成協議:在保持2008年過境費率(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7美元)不變的條件下,2009年俄方將在歐洲價格基礎上給烏方供氣價20%的折扣。同時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俄烏天然氣價格及過境費將完全按照歐洲價格公式生成[5]。1月19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和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在莫斯科簽署協議,結束這場天然氣爭端,並承諾恢復向歐洲供氣。1月20日,俄恢復過境烏克蘭的對歐供氣。至此,這次持續近三周,導致近20個歐洲國家在寒冬季節遭遇能源短缺危機的「斷氣」紛爭告一段落。
2009年3月23日,烏克蘭、歐盟委員會以及世界銀行、歐洲投資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在布魯塞爾簽署了關於烏輸氣系統現代化改造問題的聯合宣言,希望不要再發生像2008年冬天那樣的天然氣危機。11月19日,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和俄羅斯總理普京在烏南部旅遊城市雅爾塔舉行會談,雙方同意修改2009年初簽署的天然氣協議中的一些條款。11月25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發言人謝爾蓋·庫普里亞諾夫說,2010年,俄羅斯將按歐洲價格對烏克蘭出口天然氣,全年平均價格預計約為每千立方米280美元。12月29日,俄羅斯和烏克蘭石油企業在莫斯科就俄羅斯石油過境烏克蘭輸往東歐國家事宜達成協議,從而減緩了人們對2010年俄羅斯經過烏克蘭向歐洲國家輸送石油受阻的擔憂。
2010年4月21日,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烏東部城市哈爾科夫舉行會談,雙方在天然氣價格和黑海艦隊駐扎等一系列問題上達成重要協議。根據兩國總統在會談後簽署的協議,俄羅斯同意在原合同價格基礎上降價約30%向烏克蘭出售天然氣,而烏克蘭同意把俄羅斯黑海艦隊在烏境內駐扎的期限延長25年,並且在該期限屆滿後雙方有權選擇是否再延長5年。
烏克蘭雖積極改善與俄羅斯的關系,卻沒有放棄加入歐盟的外交政策,對於加入由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組成的關稅同盟問題一直含糊其辭。
2012年3月30日,烏克蘭與歐盟草簽了聯系國協定,雙方計劃於2013年11月28日簽署聯系國條約。此舉遭到俄羅斯強烈反對。此後,雙方貿易摩擦不斷。俄羅斯總統普京甚至警告說,如果烏克蘭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以俄為首的關稅同盟將被迫採取保護性措施。
2013年10月31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董事會副主席戈盧別夫證實,如果烏克蘭欠款問題得不到解決,俄將從11月開始對烏供氣採取預付款機制,屆時烏克蘭須在11月提前支付12月份的全額費用。俄烏天然氣爭端再起。據俄聯邦政府新聞局消息,俄天然氣工業公司至今未收到烏方8月份的天然氣供應費,這筆費用總額達8.82億美元,最後支付期限為10月1日。11月5日,俄氣發言人庫普里亞諾夫證實,烏克蘭已開始向俄方償還8月的供氣欠款;烏克蘭能源和煤炭工業部長斯塔維茨基7日表示,烏方已向俄氣支付8月份供氣欠款的20%,而2013年10月的天然氣供應費用已結清。另有數據表明,烏克蘭此前已向俄方全額支付了9月的供氣費用。
2013年11月11日,俄羅斯媒體報道說,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已從11月8日起完全停止從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俄氣)購買天然氣。
烏克蘭2014年2月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大幅減少。俄羅斯與烏克蘭又可能爆發類似2013年11月的天然氣貿易戰,當時烏克蘭總理威脅如不修改天然氣進口協議價就將終止向俄羅斯進口。昨日,受俄羅斯警告烏克蘭必須償還30億美元債務及可能不再提供120億美元貸款影響,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兌美元匯價跌至創紀錄新低。
路透由兩位俄羅斯能源業人士處獲悉,2月24日,烏克蘭國有油氣公司Naftogaz向俄羅斯最大天然氣生產商Gazprom每日進口天然氣規模已經降至2800萬立方米,1月1日還多達1.47億立方米。
兩位消息人士稱,Naftogaz二十餘日里逐步減少了進口量,但他們沒有給出Naftogaz進口減少的理由。
2013年12月下旬,俄羅斯宣布,為緊急援助烏克蘭,將斥資150億美元購買烏克蘭債券,並暫時將向烏供應的天然氣價格下調三分之一。但本周一,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暗示,俄出口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可能回調。
俄羅斯是烏克蘭第一大貿易夥伴。烏克蘭每年天然氣消耗量約550億立方米,其中半數以上由俄羅斯進口。2013年Gazprom向歐洲出口天然氣1615億立方米。而就在2013年11月上旬,俄羅斯與烏克蘭還因天然氣協議價的嚴重分歧險些終止貿易關系。Naftogaz2013年11月8日已經完全中止向Gazprom進口天然氣。截止8日,Naftogaz11月日均進口天然氣僅有約900萬立方米,遠低於10月日均的1.04億立方米。時任烏克蘭總理Mykola Azarov當時表示,如果Gazprom拒絕修改天然氣銷售協議,烏克蘭將不再向俄羅斯進口天然氣。
根據前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2009年與Gazprom簽署的進口天然氣預付款協議,俄羅斯向烏克蘭每出口1000立方米天然氣平均售價約400美元,烏克蘭在協議簽署後就已指責這一進口價格過高,在歐洲地區屬於最高水平。
2014.2.25日,在路透報道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天然氣貿易關系再度緊張當天,俄羅斯財政部長西盧阿諾夫接受俄羅斯電視頻道采訪時公開表示,沒有發現烏克蘭有任何理由不償還俄羅斯為烏克蘭歐洲債券投入的30億美元。
同日,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斯托爾恰克表示,俄羅斯沒有法律義務向烏克蘭提供2013年決定資助的120億美元。俄羅斯當時承諾合計投入150億美元,現剩餘120億美元未落實。
據俄塔社報道,斯托爾恰克說:沒有這樣的法律義務。 這里指的是,新一輪談判和新的協議。談判和協議的形式將由時間決定。當天,烏克蘭3個月期債券價格急跌。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重挫6.8%,跌幅創2009年2月新高,格里夫納兌美元跌至9.8,創最低紀錄。
上周末烏克蘭議會表決通過罷免親俄羅斯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親西方的圖爾奇諾夫此後任代理總統。烏克蘭過渡政府本周一對亞努科維奇發布通緝令,並表示為避免違約需要350億美元援助。
作為對烏克蘭上周末事變的回應,昨日俄羅斯威脅將限制烏克蘭糧食進口。俄羅斯進口糧食占烏出口糧食總量的25%。
2014.2.25日消息,歐盟以及IMF准備向烏克蘭提供援助。

Ⅵ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何時開始通氣運行

據報道,中俄東線是目前全球單管輸量最大的天然氣管線,也是國內首條採用X80高鋼級管材和12兆帕高壓力等級的天然氣管線,被中石油認定為國內首條「第三代油氣管道」,預計2020年正式通氣。

分析人士表示,通氣後來自中亞、俄羅斯的進口氣和國內西北天然氣田的氣,可以統一匯成一張天然氣管網,對於保證天然氣供應的作用極大,沿線九個省市區都會受益,改善這些地區的能源結構。

Ⅶ 俄羅斯要到什麼時候才用完天然氣

羅斯為世界天然氣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產量居世界首位,消費量居世界第2位。按現有的開采水平,俄羅斯天然氣證實儲量可供開采79年。
俄羅斯對天然氣的利用除了現有的方式外,現在也從中國采購綠環天然氣發電機組進行發電。綠環天然氣發電機組屬於內燃機發電機組。發電的同時,也可以做冷熱聯供項目,為當地解決了相關問題。

綠環出口俄羅斯天然氣發電機組已有多年,獲得當地采購商、使用者的好評。

Ⅷ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戰略調整的背景

從冷戰後的地緣政治格局看,俄羅斯的國際安全環境不容樂觀。在歐亞大陸,西面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極力向東擴展,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東面,美日聯盟不斷強化———從純粹防禦性質發展到帶有一定程度的向西進攻態勢;南面,美、日、歐以中東為基地,逐步向中亞推進,直指俄「心臟」。面對如此強大的壓力,俄羅斯只有調整能源戰略,施展能源外交,才能加強其在國際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在俄羅斯領導人眼裡,俄羅斯在世界能源市場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地緣政治影響力,石油天然氣不僅是出口換匯的商品,同時還是推行對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首先,從政治角度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社會混亂,經濟衰退,無論是政治影響力還是經濟實力,都淪為一個二流國家,因此,重振俄羅斯雄威成為政府的當務之急。俄羅斯政府制定了優先發展與獨聯體國家關系的對外政策,穩住歐洲,在此基礎上開展以西方為主,兼顧東方的雙頭鷹外交政策。石油天然氣是普京施展其富國強兵戰略的重要資金來源,石油外交更是普京打造新時代俄羅斯外交空間的王牌。在俄羅斯石油外交的版圖上,歐洲是俄羅斯能源的傳統出口市場,歐盟進口的石油和天然氣中分別有16%和41%來源於俄羅斯。利用石油合作換取歐盟對其國內基礎設施、工業生產的投資,密切俄歐關系,是俄羅斯近期的主要目標。這體現在《俄羅斯2020年前的能源戰略》中,俄羅斯將歐盟放在優先的油氣合作夥伴的位置。普京在2004年也曾明確表示:建立俄歐統一經濟空間是「俄在歐洲方向的主要任務」,當前的工作重點也是加速與歐盟的全面合作,盡快實現與歐盟的「大歐洲」計劃。所以俄歐之間的油氣合作比之中俄油氣合作更具有優先地位。此外,俄羅斯對中國始終有一種不信任感,擔心中國強大後會對其安全造成重大威脅。這種擔憂在俄羅斯決策層中很有市場。美國外交委員會副主席IlanBerman認為,普京已經意識到日漸強大起來的中國終將成為俄羅斯的戰略競爭對手,在修建通往中國的原油管道問題上需要慎重考慮。而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地方政府,在石油管道問題上向俄聯邦政府施壓,也是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受阻的一個不可忽視因素。例如,在2003年5月13日,俄總統駐遠東全權代表普利科夫斯基曾召開聯邦區州長聯席會議,向普京上書「遠東州長聯名信」,要求鋪設「安納線」。此外,俄羅斯的媒體經常報道中國對俄羅斯的人口壓力以及未來有可能出現的中國對俄羅斯的擴張,使得俄羅斯社會民意對中國存在戒心。

近年來,俄羅斯國力逐漸恢復,推行「能源外交」實現國家復興的戰略日漸明確。在政治關系明顯改善的背景下,俄羅斯積極擴大同美國在石油市場上的合作,為「新戰略夥伴關系」充實經濟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俄羅斯還努力擴大同歐洲的傳統能源合作。不可否認,石油生產及出口的增加將擴大俄羅斯的政治迴旋餘地。能源對於俄羅斯參與國際合作的保障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俄羅斯除了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外,還擁有相對發達的基礎科學、尖端技術資源,而且仍然保持著雄厚的人才資源和教育潛力。如因政治動盪引發石油危機,俄羅斯很可能通過增加出口來平息危機。這不僅有助於擴大石油出口,同時還將給俄羅斯與西方關系帶來深遠影響。

其次,從經濟角度看,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是俄羅斯現階段經濟復甦和增長的支柱。近幾年,得益於世界石油價格居高不下,俄羅斯經濟快速復甦,並連續5年穩定增長。然而,俄羅斯國內東部與西部之間經濟發展很不平衡,俄羅斯東部地區盡管資源豐富,但是經濟發展明顯落後於西部地區。利用西伯利亞和遠東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積極促進西伯利亞和遠東加入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通過和亞太地區國家的雙邊和多邊合作拉動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經濟的發展,是21世紀俄羅斯經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因此,基於經濟的考慮,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必須既能夠有效帶動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還要符合俄羅斯長期能源戰略。俄羅斯當局認為,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對能源迫切的巨額需求的確可以保證俄羅斯開拓亞太市場的能源戰略,但是中國的技術和管理水平低下,中俄石油天然氣合作可以極大地滿足中國對能源的需求,對於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經濟發展的帶動能力卻相當有限。對此,俄羅斯媒體也有報道。俄羅斯《獨立報》在2004年1月20日刊登了一篇文章《為了避免中國擴張,俄羅斯需要變成中國的原料附庸嗎?》。該文稱:中國正在大量吸納資源以保持經濟增長,俄羅斯豐富的資源可能成為中國對外擴張的首選目標。不論擴張是通過政治、金融、經濟還是移民手段,都將使俄羅斯成為中國的能源附庸。

俄羅斯以石油天然氣的出口為主的對外貿易出口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深重。自1997年8月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國市場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俄羅斯亦未能倖免。東南亞金融危機造成亞洲一些國家對石油天然氣的需求減少,使國際石油天然氣價格大幅度下跌,這對於以能源部門作為支柱產業,其出口佔俄羅斯出口2/3並為俄羅斯主要外匯來源的俄羅斯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隨著整個經濟的復甦,同時又得益於世界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等有利因素,近幾年俄羅斯石油業發展迅速。「9·11」事件後俄美能源關系迅速發展,伊拉克戰爭背後的能源因素和石油管道路線之爭都表明了能源因素對新世紀國際政治經濟關系的重要影響。在這種國際背景下,俄羅斯只有積極調整能源戰略,使之適應國際環境,才能獲取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政治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基本上呈逐年下降趨勢。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工、農業生產均下降50%以上,生產投資逐年減少,外債、內債交織在一起,使俄羅斯經濟陷入長期衰退之中。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對經濟部門的投資減少了80%,其中對固定資產的投資減少了70%,俄羅斯經濟的物質基礎正在受到破壞。對此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有清醒的認識,他在《千年之交的俄羅斯》一文中指出:「俄目前面臨著十分復雜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整個90年代俄國內生產總值幾乎下降了50%,其總量僅相當於美國的1/10,中國的1/5。」

長期以來,俄羅斯歐洲部分一直都是俄羅斯東部地區的能源主要輸出地。蘇聯解體後,東部地區經濟陷入危機,各種原材料的開采量下降以及運費上漲等原因造成東部資源輸出量減少,嚴重製約了歐洲部分經濟的發展。隨著經濟的恢復,俄羅斯歐洲部分資源日益枯竭,其經濟發展更加依賴於東部地區資源的開發。因此,現階段俄羅斯對東部地區自然資源的開發更為迫切。當前,俄羅斯正處於一個復雜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出於經濟和國家安全上的考慮,大力開發東部地區的能源資源是一項明智之舉,也是擺脫經濟困境的捷徑。

能源是俄羅斯的優勢資源。俄羅斯擁有世界石油資源的13%,天然氣資源的45%。不過同其他經濟部門一樣,俄羅斯石油工業也經歷了一個從衰退到爬升的痛苦過程。1991年至2000年這10年間,石油產量從4.6億噸下降到3.23億噸,開采能力下降了2.82億噸,鑽探規模減少了2/3。近幾年俄羅斯石油業才重現生機。石油天然氣工業是俄羅斯經濟主導部門和出口創匯的重要基礎。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約占工業產值的12%,佔俄羅斯聯邦收入的40%,佔俄羅斯出口總額的60%。

俄羅斯國家財政和經濟狀況極易受到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世界石油價格每變動1美元,俄羅斯的國家預算就會出現大約10億美元的變化。對俄羅斯來說,石油就是經濟和財政收入的晴雨表。世界能源價格的上揚,刺激了俄羅斯能源的生產出口,成為了俄羅斯經濟復甦和國力增強的重要因素。經濟轉軌以來,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與經濟危機條件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需求密不可分,俄羅斯的產業結構調整不僅要考慮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而且應服從於經濟轉軌中的反危機任務。俄羅斯外債負擔沉重,正處於還債高峰期,經濟現狀不堪重負,還談不上對國民經濟結構進行重大調整。就俄羅斯近些年的經濟狀況來看,增進能源生產,擴大能源出口,增加外匯儲備,提高還貸能力,已成為其經濟復甦的主要出路之一。

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工業比較發達,是最有競爭力的部門,也是其支持產業部門。在俄羅斯國內需求不足、必須靠出口帶動經濟走向穩定以至擺脫危機的情況下,俄羅斯政府利用以石油天然氣為代表的燃料能源工業為結構改造的龍頭,通過提高該部門的設備創造水平,一方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其產品的技術含量,另一方面帶動作為工業骨乾的整個及其製造業獲得根本革新和發展的需要。

蘇聯解體後不久,俄羅斯就開始制定中長期的能源發展規劃與戰略,分別經歷了1995年、2000年和2003年三次大的修改。2003年年底以來,特別是2004年後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俄羅斯政府對其能源法規、政策以及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思路作了較大的調整。2000年俄羅斯就編制了《2020年俄羅斯能源戰略的基本原則》,2001年又在原部長卡柳日內的主持下編制了《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綜合體發展構想的基本原則》。為了確保俄羅斯政府對石油天然氣資源的控制權,俄羅斯還通過各種途徑將能源企業國有化,並限制國外資本對能源企業的投資。例如,2006年7月初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通過的《俄羅斯聯邦天然氣出口法》就規定,俄羅斯天然氣出口業務將全部由國有公司承擔,這部法律實際上確立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對本國天然氣出口的壟斷地位。

根據俄羅斯推出的新世紀國際能源發展戰略,俄羅斯仍將以能源為杠桿加強其在世界的地位,利用能源因素發展與世界各國能源、經濟組織的合作關系,對能源、經濟等問題施加影響,提升其在中東、歐洲,特別是在亞太地區的分量,今後俄羅斯燃料和能源部門的主要出口戰略將傾向於進入亞太地區市場,即開發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新石油天然氣,拓寬出口渠道,保證石油天然氣產品出口安全。

俄羅斯能源戰略規定,2020年以前的中期發展戰略目標是:保障擴大再生產,滿足國內需求,合理開采已探明資源,加強運輸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出口,擴大在國際市場的存在。為此,俄羅斯的國家政策重點將轉向以下幾個方向:改善投資環境,在新採油區修建石油管道,支持中小石油公司發展,積極介入世界石油市場,更多地參與其他國家的石油項目。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什麼時候恢復燃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