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歷百年變化後,野生東北虎還有多少
相較於獅子等大貓來說,國人最喜歡、最了解、最老生常談的還是老虎,關於老虎,中國有兩項是比較值得驕傲的地方,首先我國是全世界老虎亞種數量最多的國家,一共有4種,分別是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其次我國擁有獨有老虎亞種華南虎,不過雖然如此,但是如果算野生老虎數量的話,我國是比較慚愧的,就拿數量最多的東北虎來說,其野生數量也不過十位數,而華南虎更是野外滅絕了。
梅花鹿
為了吸引東北虎前來,我國可謂是費盡了心思,2014年投放的第一批馬鹿、梅花鹿等已經在當地很好地繁殖開來了,加上對環境的保護,對偷獵盜獵的打擊,野生環境越發適合東北虎生存,一旦打通中俄東北虎生活區域的生態通道的話,回遷的老虎就更多了,畢竟相對於積雪豐厚的西伯利亞內陸還說,我國的林海雪原更加適合東北虎生活,因為這里本來就是它們的家園。
② 網上瘋傳東北虎體型退化了,是真的嗎
這幾年網路上風靡的“東北虎體型退化”的觀點,是網友根據2005年的一篇俄語論文提煉出來的,論文作者是俄羅斯學者斯萊特,標題是《誰是獸中之王?結合歷史和當前、圈養和野生數據對東北虎和其他亞種進行對比》。這篇文章是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阿穆爾虎項目”的官方文獻《錫霍特阿林保護區的老虎:生態和保護》第六章的內容,其權威性毋容置疑。
2011年測量的雄虎Banzai,重207千克
不過,通過動物學家的研究和測量,我們已經很清楚東北虎的體型大致在什麼水平上了,這的確是一種很大的貓科動物。但要說它遠遠大於孟虎和獅子肯定是錯誤的,看起來它們基本處在一個水平上,大也大不了多少。由於孟虎和獅子今天的數量和分布都遠超過東北虎,有些年份的局部平均值或近期大個體超過東北虎,都很正常,無需大驚小怪。體重這東西知道個大概就行,沒什麼好糾結的,多關注生態保護才是正道。
③ 西伯利亞虎與東北虎是不同的亞種嗎
對於常關注老虎這一動物的朋友來說,或許對這么一個現象並不陌生,那就是在一些關於虎的論壇,或者是相關文章的評論區裡面,經常會有讀者將西伯利亞虎與東北虎當成兩個物種,比如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東北虎體型的文章,就有讀者留言指出我文章中的“錯誤”,說“最大的虎亞種並不是東北虎,西伯利亞虎才是”,其實這只不過是一種老虎的兩種稱呼罷了。
虎
外在特徵方面,華南虎腦大且圓,身上的條紋偏窄,數量也多,條紋邊緣十分清晰;東北虎體態更為健壯圓潤,毛發略顯蒼白,條紋是褐色的;孟加拉虎體毛短而顏色明亮,身上的條紋又細又長,但條紋邊緣有些模糊;印支虎頭骨較小,身上的色澤偏暗,條紋短而窄;馬來虎與印支虎相似,但體型較小,身上的條紋較細,條紋間的間隔很窄;蘇門答臘虎是現存最小的老虎亞種,身上的條紋較寬的,但在末端會逐漸融成斑點,這是它最大的特徵。
④ 野生東北虎大都擠在西伯利亞一角,為何不向更深的內陸發展
老虎素有“百獸之王”的稱號,是直接上最有名氣的捕食者之一,它屬於貓科動物之一,我國是世界上老虎品種數量最多的國家,現存一共有四種,分別是華南虎、東北虎、印支虎和孟加拉虎,其中華南虎則是我國獨有的品種,只是很可惜已經野外滅絕了,剩下的幾乎都是生活在動物園裡面,由人工飼養,由於生存環境的原因,目前華南虎野化放生幾乎是不可能了。
實際上每年都會有東北虎被餓死,它們雖然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但是捕獵成功率並不是很高,大約只有5%-20%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靠伏擊的方式,一旦到了冬季森林被積雪覆蓋的時候,老虎想要躲藏起來就變得不是那麼容易了,而且行走在積雪上面,更容易發出聲響引起獵物們的注意,因此相對於寒冷多雪的西伯利亞內陸來說,還是東南一角比較好,這也是它們不願意向裡面遷徙的原因。
⑤ 西伯利亞這么大,為何西伯利亞虎的棲息地卻不到21萬平方千米
西伯利亞虎,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東北虎,東北林海雪原的山獸之君。
20世紀後半葉,由於濫捕濫殺和生境破壞,我國的東北虎瀕臨絕跡,有一部分個體遷往俄國逃難去了。
近20年來,隨著內東北環境的改善,很多東北虎又回來了。與外東北相比,內東北的環境更為溫和。冬季積雪較淺,更適合馬鹿、野豬以及東北虎生活。
我國的東北才是東北虎真正的家園,東北虎不僅是東北的虎,也是中國的虎,歡迎東北虎回家。
⑥ 關於西伯利亞虎的資料
西伯利亞虎又稱東北虎,是虎的亞種之一。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成年雄性西伯利亞虎體重平均為250千克,頭體長約為2.3米;成年母虎平均體重約為170千克,體長約為2米,肩高1.1米左右,尾長1.3米左右。
最大身長可達2.9米,野生西伯利亞虎體色夏毛棕黃色,冬毛淡黃色。背部和體側具有多條橫列黑色窄條紋,通常2條靠近呈柳葉狀。頭大而圓,前額上的數條黑色橫紋,中間常被串通,極似「王」字,故有「叢林之王」之美稱。
生活習性:
西伯利亞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一起生活。無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間游盪尋食。能游泳。
由於林區開發、人口激增,過去偏遠地區都已發展為村鎮,虎亦常到林區居民點附近覓食。虎多黃昏活動,白天多潛伏休息,沒有驚動則很少出來。虎的活動范圍較大,在北方日尋食活動范圍可達數十公里。
捕獵方式是靜伏或潛行至一定距離,然後突然襲擊,猛撲過去,咬住被捕動物的頸部,使獵物無法逃脫。捕食野豬,以及馬鹿、水鹿、狍、麝、麂等有蹄類動物,偶而亦捕食野禽,秋季亦採食漿果和大型昆蟲等。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西伯利亞虎
⑦ 西伯利亞虎現在有多少只原來有多少只
西伯利亞虎
西伯利亞虎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起源於亞洲東北部,曾經遍及俄羅斯西伯利亞至韓國地區,有300萬年進化史,在中國境內又被稱為東北虎。雖然它擁有巨大的體形和驚人的力量,野生的西伯利亞虎卻依然瀕臨滅絕,這支珍稀物種的生死存亡僅系於一線。
2009年《科學》Carlos A. Driscoll發表了一篇專門闡述裏海虎和西伯利亞虎關系的論文,基因研究表明西伯利亞虎和已經絕滅的裏海虎有著相對別的虎亞種最近的親緣關系。調查指出很可能兩種虎的共同祖先在大約一萬年前通過古中國絲綢之路去往中亞,裏海地區定居繁衍。而其中一支橫穿西伯利亞來到遠東地區形成西伯利亞虎種群。有猜想認為正是人類活動分隔開了這些本來屬於同一種群卻分布於不同地區的虎並最終讓它們分別走上了不同的進化道路。這樣的調查結果引發了人們在中亞地區重新引入老虎的無限遐想。同時棲息地調查也在阿姆河三角洲,伊犁河三角洲等地方進行著。如果設想得到實現,人們將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重新看到虎的身影。
⑧ 德國動物園西伯利亞虎雪中展露霸氣,西伯利亞虎有一些什麼特點如何保護
西伯利亞虎(學名:Panthera tigrisssp.altaica):又稱東北虎,是虎的亞種之一。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最大體重達到350千克以上。野生西伯利亞虎體色夏毛棕黃色,冬毛淡黃色。背部和體側具有多條橫列黑色窄條紋,通常2條靠近呈柳葉狀。頭大而圓,前額上的數條黑色橫紋,中間常被串通,極似“王”字,故有“叢林之王”之美稱。
西伯利亞虎棲居於森林、灌木和野草叢生的地帶。獨居,無定居,具領域行為,活動范圍可達100平方公里以上。夜行性,感官敏銳,性兇猛,行動迅捷,善游泳,善爬樹,很少襲擊人類。東北虎主要捕食鹿、羊、野豬等大中型哺乳動物,也食小型哺乳動物和鳥。捕食方式為偷襲。孕期為103至105天,一胎生2至4仔,二至三年生產一次,野生壽命15至17年,最高為20年,人工飼養情況下壽命為20-25年。
如何保護西伯利亞虎?
1.建立保護區
我國在目前這種東北虎接近絕滅的狀況下,和俄羅斯的種群相連的兩個地方——琿春及其周邊地區、東完達山——成為了唯一拯救東北虎的希望。2001年琿春自然保護區(2005年升級為國家級)建立以來,老虎的活動范圍和頻率都呈現上升趨勢。東完達山區雖然還沒有建立自然保護區,但因為近年來人類活動干擾的減少,老虎活動頻率在過去兩年也明顯上升。
2.吸收俄羅斯保護的經驗
俄羅斯已經造就了一個十分成功的範例,過去50年,俄羅斯老虎數量增長了十幾倍。20世紀30年代末俄羅斯只有20~30隻東北虎。然而由於俄羅斯政府採取積極措施,東北虎種群迅速恢復。80年代中葉冬季調查有240~250隻,1996年普查達到415~476隻,目前有428~502頭東北虎,基本上到了飽和的程度。俄羅斯老虎保護的成功最大的經驗就是要實現大范圍的保護。
3.加強執法、杜絕偷獵、擴大老虎棲息地的保護范圍
東北虎對於森林本身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不一定要原始林,有大量有蹄類動物的次森林,只要有飲水、隱蔽和安全的區域,就能夠生存因此除了加強執法,堅決杜絕對老虎及其獵物的偷獵行為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是擴大老虎棲息地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