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羅斯石油儲量是多少
俄羅斯石油儲量是1078億桶左右。俄羅斯石油儲量佔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6.2%,排名世界第六位,儲產比達到27.6。俄羅斯原油的勘探及開采大部分掌握在其本國的公司手中。2020年俄羅斯原油及凝析油產量達到1019.2萬桶/日,佔世界總產量的13.3%,僅次於美國,排名世界第二位。
俄羅斯的油田分布
季曼—伯朝拉,位於俄羅斯歐洲地區東北部的高緯地區,地處能源短缺的西北區,距耗能高的中央區也比較近。原油生產主要集中於科米自治共和國,烏薩為該油田最大採油區。
伏爾加—烏拉爾斯克,伏爾加—烏拉爾油田,位於烏拉爾河和伏爾加河流域區,又稱「第二巴庫」。儲油區面積近70萬平方公里,產量佔全俄產量的1/5以上。該油田位於俄羅斯經濟發達地域,原油加工與石油化學工業發達,區內有大型煉油廠10多座,年加工能力達1.5億噸,原油與油品管道縱橫交錯並通往外區。
西西伯利亞,俄羅斯主要油氣產地,目前70%的俄羅斯原油開采自西西伯利亞。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油氣田之一。該油氣田位於西西伯利亞平原上,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在西西伯利亞有數十個大油田,大部分油田位於秋明州。秋明州可采2.2億多噸原油,占整個西西伯利亞開采總量的90%強,整個俄羅斯開采總量的55%強。
『貳』 請介紹俄羅斯的油田分布
樓主您好!以下是俄羅斯的油田分布:
季曼—伯朝拉
位於俄羅斯歐洲地區東北部的高緯地區,地處能源短缺的西北區,距耗能高的中央區也比較近。原油生產主要集中於科米自治共和國,烏薩為該油田最大採油區。
伏爾加—烏拉爾斯克
伏爾加—烏拉爾油田,位於烏拉爾河和伏爾加河流域區,又稱「第二巴庫」。儲油區面積近70萬平方公里,產量佔全俄產量的1/5以上。該油田位於俄羅斯經濟發達地域,原油加工與石油化學工業發達,區內有大型煉油廠10多座,年加工能力達1.5億噸,原油與油品管道縱橫交錯並通往外區。
西西伯利亞
俄羅斯主要油氣產地,目前70%的俄羅斯原油開采自西西伯利亞。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油氣田之一。該油氣田位於西西伯利亞平原上,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這里的石油低硫、低石蠟、汽油餾分含量高易揮發物質含量高,油品質較好。在西西伯利亞有數十個大油田,大部分油田位於秋明州。秋明州可采2.2億多噸原油,占整個西西伯利亞開采總量的90%強,整個俄羅斯開采總量的55%強。
希望對您有幫助!
『叄』 俄羅斯大陸架油氣資源概況
俄羅斯大陸架油氣資源豐富,主要蘊藏在遠東薩哈林州附近海域的大陸架上。有關報道說,目前在俄羅斯已探明的陸地油氣田中,75%已經處於開發階段,資源的開發程度接近50%。為增強石油天然氣工業發展後勁,俄羅斯政府開始把目光投向本國的沿海大陸架。俄羅斯政府最新制定的大陸架油氣資源開發戰略顯示,到2010年俄沿海大陸架原油和天然氣開采量將分別達到每年1000萬噸和300億立方米;到2020年,將分別增加到每年9500萬噸和3200億立方米。俄羅斯自然資源部指出,到2020年,俄羅斯准備吸引700億~1100億美元資金(主要是外資)用於開發俄羅斯大陸架油氣資源,俄聯邦財政的相關撥款也將達到350億盧布(1美元約合28盧布)。預計到2020年,開發大陸架油氣資源給俄聯邦財政帶來的總收入將達到1000億~1300億美元。
薩哈林海域中大陸架的油氣資源大部分蘊藏在水深100米以內的大陸架里。薩哈林大陸架的海水較淺,水深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約為12萬平方千米。西北部的薩哈林灣同阿穆爾河三角洲之間水深不到150米,東北部水域100米等深度距岸35千米,東海岸中部的內斯基灣100米等深度距岸60千米,南部阿尼瓦灣水深不到100米,西部韃靼灣水深由南向北,從200米遞減到50米以下。大陸架油氣預測儲量在水深200米范圍內,0~50米內的佔26%,50~100米內的佔33%,100~200米的佔41%。
遠東鄰海大陸架石油勘探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期,首先對鄂霍次克海北部和韃靼海峽進行了勘探,掌握了第一批海底地質資料。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蘇聯黨和政府曾試圖開發和利用遠東地區的油氣資源,加大了油氣資源勘探規模。首次勘探作業是在薩哈林州鄰海大陸架約2萬平方千米的海域進行的,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為10億噸和1.2萬億立方米。從1974年起,蘇聯採用地震波探測方法,對40萬延長千米的海域進行了油氣資源勘探,重點是薩哈林海洋大陸架21萬延長千米的范圍。這次探查的重要成果是在阿納得爾灣探明了17個有開發前景的礦區。1977~1992年的海上勘探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在薩哈林州鄰海大陸架共發現了8個大油氣區:恰沃、尤斯科耶、皮利通-阿斯托赫斯科耶、阿爾庫通-達吉等,其中6個為大型油氣田,此後均列入薩哈林1~6號油氣開發項目中。
到2000年,海上勘探工作已經涉及了該地區所有海洋大陸架。共鑽深井74個,其中除兩個在馬加丹州鄰海,其餘均在薩哈林海域。薩哈林州現已發現62個陸上油氣產地和9個大陸架油氣產地。大陸架的油氣資源主要集中在大陸架的東北部。見表3-4。
表3-4 1999年薩哈林大陸架主要油氣資源開采儲量
資料來源:Б.Г.薩涅耶夫.俄羅斯亞洲地區和東北亞國家間的能源合作前提條件與可能的方向.21世紀中俄區域合作展望(中俄區域合作與發展國際會議論文集),2001:258
目前俄羅斯政府正在開發的薩哈林大陸架油氣項目共有6個,即薩哈林1~6號。
(1)薩哈林1號項目(2000~2005年完成)。該開發區包括奧多普杜海域的油氣田、恰沃海域的油氣田和阿爾庫通達吉海域的油氣田。按目前的勘探結果,可采儲量為原油2.9億噸,凝析油3300萬噸,天然氣4250億立方米。預計高峰期年產原油2410萬噸,天然氣197億立方米。
該方案於1996年6月開始實施,第一階段的全面勘探工作已完成。參加該方案的有兩家俄羅斯石油公司、一家日本公司(Sodeco)和美國埃克森公司(Exxon)。這4家公司組成了一個國際投資集團,俄方佔40%的股份(薩哈林海上油氣公司(俄羅斯)佔23%,俄羅斯石油公司佔17%),美、日各佔30%,共投資150億美元。由於財團內俄羅斯的兩家公司無力承擔投資責任,工程曾因此而一度停頓。為推動工程的進展,兩家俄羅斯公司只好忍痛出讓本公司的股份換取貸款,以解決投資困難。印度ONGC公司於2001年2月與俄羅斯公司簽訂協議,購買了原屬於俄羅斯公司的薩哈林1號工程20%的股份,為此它需支付20億美元,替俄羅斯公司支付工程投資款。俄羅斯公司則按LIBOR加3%的利率償還印方的墊款。目前薩哈林1號工程財團各方及其股份為:Exxon(美國)佔30%,Sodeco(日本)佔30%,ONGC(印度)佔20%,薩哈林海上油氣公司(俄羅斯)佔11.5%,俄羅斯石油公司佔8.5%。
該項目基建投資127億美元。油氣田的開采期預計為33年,投資集團的利潤率預計為16%。投資集團除按租賃協議繳納租金外,還須按產品分割協議法把15%的產品交給俄聯邦和薩哈林州財政。該方案計劃收入1650億美元,純利潤可達420億美元。2002年薩哈林1號工程的投資額為7億美元。
2005年10月薩哈林1號項目開始產油。
(2)薩哈林2號項目(2010~2015年完成)。開發區包括整個尤斯科耶油氣田和皮利通-阿斯托赫斯科耶油氣田。可供開採的石油為9600萬噸,天然氣凝析油為3700萬噸,天然氣為4600億立方米。
該方案由5家外國公司組成的投資集團參與實施,其中日方兩家(三菱、三井)佔30%的股份,美方兩家(麥克德蒙特和馬拉松)佔50%,英國與荷蘭聯合組建的羅亞爾達奇公司佔20%。投資總額為100億美元。方案已於1996年6月開始實施。薩哈林2號項目中70%的承包工程由俄公司完成。俄大型企業還要參與石油的深加工。該方案可帶來250億美元的純利潤。投資方案規定除繳納租金以外,還要把10%的產品繳給俄聯邦和薩哈林州,其餘90%的產品按比例在投資方之間分配。
薩哈林2號項目1999年如期產油,2000年生產油井達12個,日產9萬桶,約12300噸。1999年生產的原油除向俄聯邦和薩哈林州繳納10%的產品以外,大部分由日本轉賣給韓國。2001年薩哈林2號項目產油200萬噸,2003年產油500萬噸。
薩哈林2號項目也已形成生產規模。包括一個油田(1.4億噸)、一個氣田(4080億立方米)和一座年處理96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凈化廠,由殼牌石油公司擔當作業者。近幾年來該項目已產生效益,並向日本出口了一定數量的油氣。
(3)薩哈林3號項目。薩哈林3號項目開發區域在東奧多普杜海大陸架,包括東奧多普杜、阿亞升和基靈斯克三個油氣田,總面積2.04萬平方千米。石油和天然氣評估儲量分別為1.37億噸和1450億立方米。地質勘探資料表明,這一海域僅南基靈斯克海域石油儲量可高達4.5億噸,天然氣7200億立方米。
薩哈林3號項目共投資約240億美元。俄方佔33.3%的股份,美方佔66.7%的股份。目前,已有三家美國公司(埃克森、美孚、德士古)就三處油氣田的開發與俄羅斯簽訂了租讓合同,但尚未開始實際開發。其中美孚和德士古公司擁有一個區塊的開發許可證,項目投資70億~110億美元;埃克森擁有兩個區塊開發許可證,預計投資130億美元。在油氣田開始商業運營前,工程的所有投資由美方公司承擔。
2005年7月1日,我國的中石化與中石油分別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簽署了《一號議定書》和《長期合作協議》。在《一號議定書》中,中石化與俄石油公司商定共同出資成立一家石油公司,負責在薩哈林3號地區的油氣勘探開發。在新合資公司中,中俄雙方的股權比例暫定為30∶70,未來將引入新的投資者,但中方擁有30%的股權比例將不會因此發生改變。根據計劃,新公司將在2006年開鑿第一口探井,待形成生產規模後,中方將以「份額油」的形式獲取收益。中俄雙方進行先期勘探作業的維寧油氣區塊位於薩哈林島東部,該區塊預期儲量為石油1.14億噸,天然氣3150億立方米。
(4)薩哈林4號項目。薩哈林4號項目包括烏茲洛耶、阿斯特拉哈諾夫卡油氣區、涅克拉索夫卡和科連杜灣油氣田。這一海域石油評估和潛在儲量分別為1.05億噸和1.15億噸,天然氣則分別為4400億立方米和4500億立方米。俄羅斯石油公司、薩哈林海上油氣公司和美國阿科公司組成財團承建該工程,三家公司所佔股份分別為25.5%、25.5%和49%。美國阿科公司參與了薩哈林4號項目一個區塊的勘探開發,項目價值26億美元,該項目目前還處於勘探階段,前期的勘探費用全部由阿科公司承擔。
(5)薩哈林5號項目。薩哈林5號項目包括奧哈、埃哈比和東埃哈比油氣田。該項目的預測原油可采儲量為6億噸,天然氣6000億立方米,2010年正式進行工業開采。俄羅斯石油公司、薩哈林海上油氣公司和英國BP公司組成財團承建該工程,三家公司所佔股份分別為25.5%、25.5%和49%。BP公司承擔全部的勘探費用。該項目石油最高年產量達3550萬噸,天然氣為342億立方米。
(6)薩哈林6號項目。薩哈林6號項目包括奧克魯日諾耶油氣區,石油和天然氣前景儲量分別為1.5億噸和2000億立方米。
『肆』 為什麼俄羅斯境內的油氣資源非常豐富
西西伯利亞的天然氣儲量大,西西伯利亞天然氣潛在儲量佔全俄的60%,天然氣儲量佔全俄的70%。天然氣主要蘊藏在西西伯利亞北部約62萬平A+B+C1方公里區域內。這里分布著烏連戈伊、揚堡、梅德韋日耶、塔佐夫斯基、克魯津什捷爾諾夫斯克等氣田。西西伯利亞的天然氣質量好。天然氣中甲烷含量超過97%,而且含硫量小。天然氣的開采成本也是國內最低的。這里每開采1000立方米天然氣費用比高加索地區低44%,比烏拉爾—伏爾加地區低34%。
『伍』 俄羅斯經貿概況及油氣安全戰略
一、俄羅斯的經濟貿易概況
俄羅斯聯邦亦稱俄羅斯,國土面積1707.5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2年12月1日,人口1.453億,居世界第7位(俄羅斯國家概況,轉自外交部網站,2003,8,14)。蘇聯解體後俄全盤接受美等西方國家推薦的經改葯方,採取「休克療法」,推行以大規模私有化和全面自由化為核心的激進經濟改革,經濟連年下滑。1999年受盧布貶值和國際市場油價上揚以及普里馬科夫政府大幅調整經濟政策,加強國家宏觀調控等內外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俄經濟呈現好轉勢頭。2000年普京繼續推行穩健的社會經濟政策,利用國際油價一度上漲的有利形勢,大力拓展國外能源市場,俄經濟好轉勢頭進一步鞏固,宏觀經濟指標大幅上揚。2001年俄政府進一步深化社會和經濟自由化改革,經濟增幅小於2000年,但恢復性增長的勢頭繼續得到保持,且增長質量有所提高。2002年俄政局進一步穩定,發展經濟成為當局的中心任務和朝野共識,在這一有利環境下,政府進一步加強經濟立法,規范經濟活動,投資和經營環境得到一定改善。同時借國際油價上漲之機,獲取大量石油美元。但俄經濟增長受國際能源市場行情影響仍較大,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仍十分艱巨。
2002年俄羅斯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天然氣、電力、煤、焦炭、機器設備、黑色及有色金屬等(俄國家海關委員會,2003年)。2002年俄與歐盟國家貿易額佔俄外貿總額的36.6%,與獨聯體國家佔17%,與亞太國家佔16.4%,與東歐國家佔12.9%(俄羅斯國家統計委員會,2002年俄社會經濟狀況,2003年)。
二、俄羅斯的油氣產儲量和油氣貿易概況
俄羅斯是原蘇聯解體後所獨立的最大的國家,而其經濟卻一蹶不振,在全球的經濟影響力也比較小,但俄羅斯是世界石油,特別是天然氣資源大國。據不同來源的估計,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俄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為70億~100億噸,佔世界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的8%~13%。俄羅斯2000年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為66.25億噸(表8-1),其分布情況見圖8-1。與1999年的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相比沒有變化。
表8-1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儲量變化表(單位:石油為億噸;天然氣為萬億立方米)
全球42%的天然氣資源和34%的天然氣儲量在俄羅斯,其2000年天然氣探明可采儲量為48.11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的38%~45%。
在俄羅斯石油工業體系中共有13.35萬口油井和6400口氣井。俄羅斯石油行業已經受了多年的嚴重衰退,自1992年到2000年採油量大約減少了25%。俄羅斯石油工業是一個資本密集、生產技術過程復雜、多專業縱向一體化的行業整體。在原油生產方面、俄羅斯有130家石油股份公司,其產量水平見表8-2。但是從2000年開始,俄羅斯停產油井在大幅度減少,投產新井大幅度增加。
圖8-1俄羅斯油氣區分布圖
(據李國玉,2001)
表8-21998年俄羅斯聯邦石油開采企業生產狀況
(據俄聯邦國家統計委員會,1999)
俄2002年原油產量達到3.7963億噸,比2001年增產3140萬噸,約增長9%(孫永祥、劉倩如,俄羅斯燃料能源工業一年回顧與展望,國際石油經濟,2003年第四期)。俄羅斯2000年石油產量為32300萬噸,比1999年增加了8.94%。俄羅斯天然氣2002年的開采量達到5949億立方米,比上年增產137億立方米,約增長2.4%,其2000年的天然氣產量為5450億立方米,比1999年減少了20.97%(表8-3)。
表8-3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產量(單位:石油為億噸;天然氣為億立方米)
(據BP2001;俄羅斯國家統計委員會,2002)
俄羅斯每年向本國市場供氣超過3000億立方米,通過管道向歐洲出口天然氣約1200億立方米,占歐洲天然氣市場需求的25.7%,此外,還向獨聯體和波羅的海國家出口天然氣近800億立方米。1998年俄羅斯共向國內外供應天然氣為5900億立方米,其中59%供應俄羅斯聯邦,25%流向歐洲市場,16%供應獨聯體和波羅的海各國。俄羅斯1998年的天然氣貿易量為1194億立方米,而1999年的貿易量為1255億立方米,增加了5.1%。1999年俄羅斯出口到歐洲的天然氣增加5.1%,達1255億立方米。輸往中歐的氣量減少5.2%,減到393億立方米,向西歐國家(包括土耳其)出口862億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10.7%)。亞(馬爾)-歐(洲)輸氣管道波蘭段的完工以及德國段的擴容增大了向德國的出口能力,目前德國是俄羅斯天然氣最大的進口國,年進口俄羅斯的天然氣能力達到191億立方米,比1998年增長14.4%。隨著新的天然氣進口合同生效,土耳其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上升30.3%,達88億立方米。希臘也大幅度增加了從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達15億立方米。
俄羅斯是石油生產大國,也是油氣出口大國。每年通過管道出口天然氣1303億立方米,出口石油1億多噸。它的大量石油運往義大利、愛爾蘭、德國、英國、瑞士和匈牙利。此外,還向希臘、奧地利、波蘭、西班牙、加拿大、丹麥、美國、土耳其、芬蘭、捷克、斯洛伐克、荷蘭、比利時,以及古巴、馬爾他和塞普勒斯等國出口石油。歐洲佔俄羅斯石油出口量的95%,其中,中歐佔46%,南歐佔26%,東歐佔21%,北歐佔2%。2002年,俄羅斯原油出口量達1.845億噸,比上年增長13.8%;汽油出口量達到5800萬噸,增長14.3%;重油出口量達到2580萬噸,增長38.7%;天然氣出口量達到1864億立方米,增長3%(孫永祥等,2003)。
至2000年底,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總長21.3萬公里,2002年輸油氣總量20997億噸公里(俄國家統計委,2002)。
目前,俄羅斯正在就俄羅斯的石油向亞太市場出口而努力,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中俄就簽署了俄羅斯向中國提供石油並共同出資修建輸油管道的備忘錄,但關於俄羅斯是把石油輸往中國(安加爾斯克—大慶),還是輸往太平洋沿岸(安加爾斯克—納霍德卡,見圖8-2)合算的爭論已經進行了很久,俄政府一直在兩個方案中舉棋不定。這主要是日本政府從中想獲得一些油氣利益。為了與中國競爭,日本官員也用各種方法向俄羅斯頻頻示意:日本准備將俄羅斯作為其固定的石油進口國,改變過度依賴波斯灣國家石油供應的現狀。目前,波斯灣是日本石油的第一大進口地,占其進口總量的82%,但是今後日本承諾每年從俄進口近5000萬噸石油,這相當於其年進口量的四分之一。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訪問莫斯科時,曾表示日方願參與安加爾斯克—納霍德卡這條長3765公里,耗資38億至56億美元的石油管道建設,並許諾在以後的幾年中向俄羅斯石油工業投資80億~100億美元。
圖8-2東北亞石油管線方案示意圖
(據新浪網,2003)
三、俄羅斯的油氣消費
1.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和油氣消費
自從原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經濟一蹶不振,經濟出現低增長或負增長,這樣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消費也進入低迷狀態(表8-4和表8-5)。
表8-4俄羅斯的人均GNP及其經濟增長(單位:美元/人)
(據《能源政策研究》,2000.4)
表8-5俄羅斯的石油及天然氣消費(單位:石油為百萬噸;天然氣為億立方米)
俄羅斯近幾年每年的天然氣消費量為3772億立方米,石油消費量為1.23多億噸。
2.俄羅斯的油氣消費結構
俄羅斯的油氣消費水平比較高,特別是天然氣高達50%以上。俄羅斯的一次能源消費結構見表8-6。俄羅斯天然氣消費結構見圖8-3。
表8-61998~1999年俄羅斯一次能源消費及結構
(據中國礦情通報——能源礦產專輯.2001)
四、俄羅斯的油氣安全戰略
1.俄羅斯儲備及其能源安全政策
俄羅斯是能源生產大國,其生產的油氣不但滿足本國的需求,而且有大量的出口。因此俄羅斯近幾年不用擔心其油氣消費的供應安全問題,但是俄羅斯目前仍有許多的油氣安全問題需要解決。
圖8-3俄羅斯天然氣消費結構
資料來源:《油氣儲運》,2000年第6期
俄羅斯油氣安全問題是:
1)國內石油產量在從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裡從5億噸逐步下降到了3億噸。但是出口還不可能迅速地減少。
2)20世紀80年代以來,俄羅斯的天然氣、石油生產和地區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主要是西西伯利亞和烏拉爾—伏爾加的油氣產量在全俄羅斯的比重開始下降。到目前為止采儲量很高。從今後5—10年看,俄羅斯必須在它的油氣區找到足夠的資源,才能替補或保持全國油氣產量的穩步增長和出口的需要。新的油氣區主要是在季曼諾—伯朝拉地區、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裏海地區和北部大陸架,但是前景都遠不如老油氣區,而且開發的成本相當高。
3)由於俄羅斯的油氣出口比例比較大,受石油價格波動和外部市場的影響之大直接威脅俄羅斯的外匯和經濟基礎。
4)目前俄羅斯經過烏克蘭島東歐管道運輸仍然面臨支付問題,而新的通道建設面臨資金問題。亞太地區的需求量潛力巨大,為開發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資源提供了巨大的市場。但是本地區的市場開發還面臨著巨大的問題,有待政府和工業界的密切配合和解決。
俄羅斯的能源戰略主要體現在《21世紀前20年的能源戰略規劃》,其總體思路是從全俄羅斯的長遠發展和國家安全出發,重新認識和確定能源戰略和政策。在今後的20年裡,石油天然氣工業的戰略轉移和強化開發是主要內容。
抓緊油氣勘探開發。俄羅斯目前的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亞。據統計俄羅斯大體有65%的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和85%的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位於西西伯利亞。但俄羅斯巨大的後備油氣資源在東西伯利亞、西西伯利亞北部和大陸架。按目前的規劃,東西伯利亞的產量比重可以提高到15%~20%。出於國內外油氣勘探開發的比較成本優勢,俄羅斯已經並將繼續在中亞、伊拉克、利比亞、印度和南美一些國家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活動。其次俄羅斯在本世紀初還將建設第二條到歐洲的天然氣管線、到亞太地區的油氣管線和控制中亞油氣出口的管線。
在保持石油供應基本穩定的同時,積極開發和利用天然氣資源。俄羅斯天然氣發展戰略:
1)開發西西伯利亞天然氣資源,特別是亞馬爾半島的天然氣資源。
2)擴大天然氣出口,鞏固歐洲原有的天然氣市場份額,開辟亞太地區天然氣新市場。
3)進一步提高國內城鄉、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氣化水平,優先滿足商業、民用和農業部門的天然氣需求,擴大電站的天然氣消費量。
4)進一步修復、利用現有的天然氣管網,加速建設新的長輸管線。
2.俄羅斯油氣的儲運
俄羅斯管道運輸約佔全國貨運周轉量的60%和占貨運量的30%。俄羅斯石油運輸股份公司和成品油股份公司負責原油和成品油的運輸業務。這兩家公司是按照1992年7月1日俄聯邦總統令決定組建的。
通過輸油干線向國內消費者提供石油並向國外出口。俄羅斯的輸油干線總長度超過4.8萬公里。隨著俄羅斯石油產量和輸油管道運量(指相當於設計能力的一般)的下降,地區性輸油管道系統的效率和作用隨之削弱。輸油干線老化形勢更加嚴重。為保證管道的可靠性,必須經常檢查管道線路部分和泵站的設備,發展管內診斷是提高這項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針。
從表8-7的數據不難看出,規模很大的俄羅斯輸油業與西歐相比是落後的。除了自然氣候條件之外,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很長的距離決定的。例如,在俄羅斯的歐洲地區消費的燃料和動力佔全國消費量的60%以上、而自產的一次能源只佔46%。1994年俄羅斯運輸1噸原油和成品油的平均運輸距離為2133公里,而法國為300公里,英國為147公里,挪威110公里。
表8-7俄羅斯及西歐國家的油氣儲運
(據歐洲北美運輸統計年報紐約/日內瓦,1996)
俄羅斯統一供氣網管道總長為14.88×104公里(不包括配氣管道),其中設有5508座干線階段閥,河流穿越2000多處,在管網中設有地下儲氣庫22座,在氣田、輸氣干線和地下儲氣庫共設有壓縮機站250座,輸氣干線按不同直徑構成見表8-8。
表8-8俄羅斯不同直徑輸氣管道所佔比重
(據歐洲北美運輸統計年報紐約/日內瓦,1996)
3.俄羅斯的能源地緣政治戰略
俄羅斯聯邦政府和燃料能源部提出,當前對外能源戰略的主要目標是採用外交手段使國家參與平等的國際能源合作,鞏固俄羅斯在世界能源市場中的地位,同時要在對外經濟和地緣政治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為此俄聯邦的確定的能源地緣政治戰略是:
1)把獨聯體國家放在其能源地緣政治的首要地位。俄很重視與獨聯體國家發展合作。俄對獨聯體國家的能源戰略是發展和深化一體化進程。
由於美國藉助打擊國際恐怖主義而在中亞地區大動干戈,派軍隊留守在中亞地區,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滲透中亞和濱裏海地區,確保美國在該地區的能源,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的利益。這對俄羅斯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俄能源外交在此地區最優先的工作是參與獨聯體國家間多邊和雙邊能源合作,防止美國在該地區的進一步滲透。與此同時,必須保證新獨立國家的利益,以及在利益平衡基礎上進行最大限度的能源合作。
2)確保歐洲作為俄羅斯的傳統能源出口地。俄羅斯在此地區的主要任務是,保留對臨近的歐洲和非洲以及中亞國家的競爭力;使俄羅斯能源企業參加東歐和東南歐地區的能源產品出售、當地能源企業的股份制和私有化,保證以優惠的價格和可靠的條件將俄能源輸向西歐;建立有歐洲夥伴投資、功能齊全的基礎設施。
3)中近東既是俄羅斯在世界能源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也是其潛在的財源。俄羅斯在該地區的主要的能源地緣政治是為俄能源公司參加有關該地區的能源項目創造條件;鞏固俄羅斯在土耳其能源市場中的地位,保留俄羅斯作為向土耳其供氣的主角等。
4)把南亞和亞太地區作為俄羅斯能源地緣政治考慮的特殊地區。俄羅斯將擴大與該地區國家的能源合作,目的是要找到理想的能源出口市場。
俄羅斯正加緊與中國進行談判,以便建立走向中國特別是東北亞市場的油氣管道。目前正在論證的管線有:
圖8-4東北亞計劃管線地理分布圖
(據胡見義,2001)
路線一:伊爾庫茨克州→滿洲里→哈爾濱→沈陽→大連→仁川
路線二:A.管輸天然氣到薩哈林島南端的南薩哈林斯克,經液化後,以LNG方式銷往日本、韓國、中國沿海等地區,其中以日本為主要消費市場,直接參與東南亞地區的LNG市場競爭。
B.薩哈林→海參崴→圖們江地區→朝鮮→韓國
路線三:伊爾庫茨克州→烏蘭巴托→北京→日照→韓國(日本)
路線四:雅庫特→黑河→大慶→沈陽
以上管線計劃見圖8-4。
俄羅斯不僅發展與中國、日本、韓國及其他發達國家間的雙邊合作關系,還要發展多邊關系。
5)美國既是俄羅斯的競爭對手,又是難得的夥伴。俄羅斯對美國採取了既斗爭又聯合的辦法,無論在裏海、中東等「熱點」地區,還是在俄羅斯國內產油區都出於自身油氣工業發展的需要和戰略上的考慮,與美國進行著「秘而不宣」的爭奪。
『陸』 俄羅斯著名的油田是
俄羅斯著名的油田是?
b.秋明
原因「秋明油田(turmin
oil
fields)是俄羅斯西西伯利亞盆地秋明東北部中鄂畢河流域的油田
群,實際上是一個油區,是僅次於中東的世界第二大超級含油氣區,是俄羅斯第三大油田。
整個油田的石油遠景儲量達400億噸,可采儲量50億噸。1961年首次在該油區發現梅吉翁油田。在此後10年中相繼發現一系列大油田。已發現的大油田(證實可采儲量超過1億噸)有十多個,如薩莫特洛爾、普拉夫丁斯克、馬蒙托夫、烏斯季巴雷克、西蘇爾古特、費多羅夫、薩雷姆、梅吉翁、蘇維埃、俄羅斯、南切
利姆、阿干、北瓦里耶甘、瓦里耶甘等。探明的總可采儲量超過70億噸,其中薩莫特洛爾為28.5億噸,是世界上少數超級油田之一。」
『柒』 俄羅斯油氣資源概況
俄羅斯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年產石油5億噸左右。石油是俄羅斯的主要能源,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資。2009年俄羅斯石油(包括凝析油)出口2.47億噸。石油工業在俄羅斯國民經濟中居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支柱產業部門。俄羅斯也是世界上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產量最多、消費量最大的國家,還是世界上天然氣管道最長、出口量最多的國家,有「天然氣王國」之稱。
俄羅斯國土面積1707.54萬平方千米,廣闊的國土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有油氣前景的陸地和海域面積約1290萬平方千米,其中大陸架和海域面積為560萬平方千米。俄羅斯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氣的總資源量分別為353.5億噸、8.4億噸和98.74萬億立方米。截至2001年底,俄羅斯石油剩餘探明儲量為67億噸,居世界第七位,佔世界總儲量1400億噸的4.7%;原油探明程度不足34%,凝析油探明程度不足15.6%;天然氣剩餘探明儲量47.57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儲量149萬億立方米的31.9%
俄羅斯油氣資源雖然豐富,但從地理分布上來說不十分合理,絕大部分儲量集中在西伯利亞,遠離國內石油天然氣的主要消費中心,僅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烏拉爾地區的原油儲量就佔全俄的75%左右,其次為蒂曼-伯朝拉地區。俄羅斯的原油生產主要集中在上述三個地區。其北部沿海及近海地區將是有希望的原油蘊藏區。天然氣也主要分布於西西伯利亞地區,其探明儲量佔全俄的80%左右;其次為伏爾加-烏拉爾區、科米自治區共和國、北高加索等地。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利用程度低,僅為3%和9%,而在石油天然氣消費水平高的地區,儲量開發利用程度已超過50%,發現新油氣田的幾率大大降低。
俄羅斯共有8個大油氣區,其中主要油氣區有5個:①西西伯利亞大油氣區。西西伯利亞油氣區面積約350萬平方千米,油氣資源十分豐富,1988年最高產量達4.1億噸。該區共發現300多個油氣田。已開發的油田主要集中在鄂畢河中游地帶的下瓦爾托夫斯克、蘇爾古特油田區和薩伊姆油區。②歐洲的伏爾加-烏拉爾大油氣區。該油氣區位於俄羅斯西部,面積約78萬平方千米,1970年最高產量達到2億噸。該區共發現900多個油氣田。其石油產量僅次西西伯利亞,位居第二。③蒂曼-伯朝拉盆地。該盆地位於俄羅斯歐洲部分的東北部,它是俄羅斯繼西西伯利亞、伏爾加-烏拉爾之後的重要油氣產區和遠景區,共發現油氣田70多個。④東西伯利亞大油氣區。該油氣區位於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面積約400萬平方千米,預測石油儲量為115億噸,天然氣儲量為44萬億立方米,目前只探明很小一部分,是繼西西伯利亞大油氣區之後將要開發的另一大油氣區。已發現幾十個油氣田,成為俄羅斯重要的油氣產能接替地區。⑤俄羅斯周邊海域大陸架含油氣遠景。俄羅斯周邊海域面積620萬平方千米,其中水深200~300米大陸架面積450萬平方千米,佔世界海洋大陸架面積的13%。據地質學家預測,上述大陸架面積中的80%,即360萬平方千米為含油氣遠景區。
俄羅斯周邊海域油氣潛在可采資源量可達900億~1000億噸(摺合成原油),比北海油氣儲量大6倍。石油和天然氣比例中,天然氣的預測資源量又佔有絕對優勢,石油佔比重不超過15%~20%。根據俄羅斯政府制定的計劃,到2020年俄羅斯在大陸架探明的油氣儲量有望分別達到130億噸和20萬億立方米
『捌』 俄羅斯主要油田是什麼油田
俄羅斯主要油田有薩莫特洛爾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和秋明油田三個.秋明油田是俄羅斯第三大油田,整個油田的石油遠景儲量達400億噸,可采儲量50億噸。「但由於技術等方面原因,目前的年產量僅180萬噸。俄方目前很需要引進國外的資金、技術。」
此前由於各種原因,我國國有石油公司一直無緣介入俄石油行業,尤其是俄羅斯的原油開采業。去年,總部設在哈爾濱的龍都石油有限公司以中國民企身份與俄方同為私營公司的盧克攜手打造一個上下游一體化的石油企業,預計總投資達10億元。 其中由俄方投入3億元、中方投入7億元,在秋明油田從事石油的開采及煉制,共同實現中國石油企業在俄羅斯的「零的突破」。
煉油廠建成後將每年向中國輸送其生產的三分之一成品油,約200萬噸。這些成品油將主要在黑龍江省內銷售,滿足當地汽車用油的需要。
『玖』 俄羅斯有那些大油田
薩莫特洛爾油田為俄羅斯最大油田,居世界第二位。
第二巴庫油田為俄羅斯第二大油田。
秋明油田是俄羅斯第三大油田.